❶ 中国进口哪个国家煤炭
中国进口煤炭的国家有澳大利亚、印尼、俄罗斯、朝鲜等。
中国12月进口其他烟煤777.6万吨,同比增55.5%;进口均价80.5美元/吨,同比增长46.4%。12月份进口其他烟煤最大量的国家分别是澳大利亚,印尼,俄罗斯。
❷ 目前世界上原煤产量最多的国家是哪个
中国是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2005年的煤炭产量预计达到20亿吨!
中国
2005年我国矿产品产量快速上升,原煤产量达到21.9亿吨,原油1.81亿吨,铁矿石4.21亿吨,粗钢3.52亿吨,10种有色金属1635万吨,磷矿石3044万吨,原盐4454万吨,水泥亿吨10.60亿吨。西部石油天然气产量持续增长,煤层气大规模开发利用展开。
储量丰富,分布面广,品种齐全。据中国第二次煤田预测资料,埋深在1000m以浅的煤炭总资源量为2.6万亿t。其中大别山-秦岭-昆仑山一线以北地区资源量约2.45万亿t,占全国总资源量的94%;以南的广大地区仅占6%左右。其中新疆、内蒙古、山西和陕西等四省区占全国资源总量的81.3%,东北三省占1.6%,华东七省占2.8%,江南九省占1.6%。
中国煤炭资源的种类较多,在现有探明储量中,烟煤占75%、无烟煤占12%、褐煤占13%。其中,原料煤占27%,动力煤占73%。动力煤储量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分别占全国的46%和38%,炼焦煤主要集中在华北,无烟煤主要集中在山西和贵州两省。
中国煤炭质量,总的来看较好。已探明的储量中,灰分小于10%的特低灰煤占20%以上;硫分小于1%的低硫煤约占65%-70%;硫分1%-2%的约占15%-20%。高硫煤主要集中在西南、中南地区。华东和华北地区上部煤层多低硫煤,下部多高硫煤。
中国是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1949年仅产煤炭3243万t,1950年4292万t;1960年达到3.97亿t,1970年3.54亿t,1980年6.20亿t,1990年突破10亿t,1995年达到13.61亿t,1996年增加到13.96亿t,创历史最高年产量记录,占世界总产煤量46.07亿t的30%。1997年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煤炭产量下降到13.73亿t。中国煤炭产量分布很不均衡。1997年超过5000万t的有9个省区。其中,山西居第一,达33840万t,约占全国总产量的 1/4;以下依次为:河南(10520万t)、山东(9090万t),黑龙江(8520万t)、内蒙古(8300万t)、河北(7880万t)、贵州(6600万t)、四川(6220万t)、辽宁(5880万t)。年产煤接近5000万t的有2个省,其中陕西为4950万t,安徽为4900万t 。这11个省区的产量共计10.67亿t,占全国产量的77.7%,其它17个省区的产量只有 3.058亿t,占22.3%。
❸ 世界煤炭资源的分布有何特点主要的煤炭生产国、出口国和进口国有哪些
煤炭是世界储量最丰富的化石燃料。2000年末,世界煤炭探明可采储量为9842亿t.按目前生产速度可开采200多年。世界各地都有煤炭资源,但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纬30°~70°之间,占世界煤炭资源的70%.就煤炭质量而言,亚洲国家优质煤占总资源的比重较高。我国煤炭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为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南非和独联体国家。
世界煤炭可采储量的60%集中在美国(25%)、前苏联(23%)和中国(12%),此外,澳大利亚、印度、德国和南非4 个国家共占29%。2001 年,上述7 国的煤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可供炼焦的优质烟煤储量丰富,2002年3国的炼焦煤总产量占世界贸易总量的81%。
根据BP能源数据整理,2006年全球煤炭探明储量排名如下表所示,美国以2446亿吨储量稳坐头把席位,俄罗斯为1570亿吨储量排第2位,中国和印度分别为1145和924亿吨排第3、4位。
据美国能源管理局最新研究报告,世界煤炭消费量将从1999年的4700Mt增长到2020年的6400Mt.其中,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的煤炭消费增长量约占世界总预测煤炭消费增长的92%.预计煤炭在世界一次总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从1999年的22%下降到2020年的19%.煤炭在世界发电燃料中的比重将从1999年的34%下降到2020年的31%.预测世界煤炭贸易量将从1999年的548Mt增长到2020年的729Mt.�在煤炭出口市场上,澳大利亚、美国和南非等9个国家占世界出口量的90%以上。主要的出口市场是东亚和西欧,其中与我国比邻的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占世界进口量的40%左右。1999年和2000年,世界煤炭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煤炭供应方。1999年世界煤炭市场的价格竞争不仅影响了贸易方式,也影响了煤炭出口国家的收入。澳大利亚和印尼煤炭出口量增加,而美国则降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的最低点。南非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煤炭出口国。2000年,影响世界煤炭市场的主要因素是较高的海上运输费、煤炭进口需求增长及出口价格。在过去10年中,世界煤炭价格在40%范围内波动,1995年煤炭价格最高。从2001年开始,因受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等因素的影响,煤价开始回升,2001年的煤价比2000年上涨约5美元/t.4世界10大煤炭公司生产与经营在过去的10年间,世界煤炭工业进入了合并、重组和全球化时代。1999年,世界最大的煤炭公司为印度煤炭公司,其年产量为2.57亿t,目前该公司拥有54万雇员,但其煤炭生产业务全部集中在印度。这里着重讨论参与全球化经营的10大煤炭公司。2000年国外10大煤炭公司多数公司生产包括煤炭在内的多种产品。其中8个公司已在不同的股票交易所上市。
2000年,国外10大煤炭公司共生产煤炭852Mt,约占世界煤炭总产量的1/5.煤炭产量和总收益最高的是皮博迪集团,利润最高的是力拓公司,煤炭出口量最多的是BHP集团。
❹ 澳大利亚的煤田在什么位置
澳大利亚煤矿
(1)黑煤(Black Coal)
黑煤资源
据2002年评估,澳大利亚拥有再场已证明有经济意义的黑煤资源57.5Gt,可采的黑煤资源39.7Gt。可采的黑煤资源按照现有开采能力估计可开采 100年以上。黑煤资源主要集中在昆州(62%)和新州(34.2%)。据澳大利亚地球科学机构估计,约有近50%的黑煤资源可以露天开采,有36%的黑煤具有焦炭的质量。
此外,澳大利亚还拥有在场隐含(In-situ inferred resources)黑煤资源84.7Gt和隐含可采的(recoverable inferred resources)黑煤资源22Mt。澳大利亚各州和北领地都有黑煤。新州和昆州拥有高质的黑煤。在澳大利亚黑煤主要用于发电,有一部分用于做焦炭以及其他工业的燃料。
澳大利亚各州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
黑煤:昆士兰州的鲍文盆地和新南威尔士州的悉尼盆地。
鲍文盆地:有贡耶拉、皮科顿斯、纽兰兹、恩斯哈姆煤矿。
悉尼盆地:瓦克沃、猎人谷、索利山、乌兰煤矿。
这些大型煤矿出产优质的冶金煤和动力煤。
2.褐煤(Brown Coal)
褐煤资源
澳大利亚各州均有发现褐煤,存在年代在1500万年至5000万年。但仅维州开采, 据2002年评估,澳大利亚拥有已证明有经济意义可开采的褐煤资源37.6Gt,隐含褐煤资源102.9Gt。维州拥有澳大利亚全部褐煤资源的95%,其中又有89%的褐煤资源位于拉车毕谷(La Trobe Valley)是州发电站的主要燃料来源。
生产
2001/02年澳大利亚生产褐煤6670万吨,价值53300万澳元,全部来自维州。其中拉车毕谷(La Trobe Valley)生产1570万吨,榛树林(Hazelwood)1900万吨,老埃杨(Loy Yang)3090万吨。
❺ 煤炭的分类,指标,产地
煤炭是世界上分布最广阔的化石能资源,主要分为烟煤和无烟煤、次烟煤和褐煤等四类。世界煤炭可采储量的60%集中在美国(25%)、苏联加盟共和国(23%)和中国(12%)。
此外,澳大利亚、印度、德国和南非4 个国家共占29%,上述7国或地区的煤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在石油储量的63倍以上,世界上煤炭储量丰富的国家同时也是煤炭的主要生产国。
根据国家科委推荐的《中国煤炭分类方案》,我国煤炭分为十大类,一般将瘦煤、焦煤、肥煤、气煤、弱粘结、不粘结、长焰煤等统称为烟煤;贫煤称为半无烟煤;挥发分大于40%的称为褐煤。无烟煤可用于制造煤气或直接用作燃料,烟煤用于炼焦、配煤、动力锅炉和气化工业;褐煤一般用于气化、液化工业、动力锅炉等。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除上海以外其他各省区均有分布,但分布极不均衡。
在中国北方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贺兰山之间的地区,地理范围包括煤炭资源量大于1000亿吨以上的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河南6省区的全部或大部,是中国煤炭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其资源量占全国煤炭资源量的50%左右,占中国北方地区煤炭资源量的55%以上。
在中国南方,煤炭资源量主要集中于贵州、云南、四川三省,这三省煤炭资源量之和为3525.74亿吨,占中国南方煤炭资源量的91.47%;探明保有资源量也占中国南方探明保有资源量的90%以上。
(5)澳大利亚的焦煤主要来自哪个煤田扩展阅读:
国标把煤分为三大类,即无烟煤、烟煤和褐煤,共29个小类。无烟煤分为3个小类,数码为01、02、03,数码中的“0”表示无烟煤,个位数表示煤化程度,数字小表示煤化程度高。
烟煤分为12个煤炭类别,24个小类,数码中的十位数(1~4)表示煤化程度,数字小表示煤化程度高;个位数(1~6)表示粘结性,数字大表示粘结性强;褐煤分为2个小类,数码为51、52,数码中的“5”表示褐煤,个位数表示煤化程度,数字小表示煤化程度低。
在各类煤的数码编号中,十位数字代表挥发分的大小,如无烟煤的挥发分最小,十位数字为0,褐煤的挥发分最大,十位数字为5,烟煤的十位数字介于1~4之间,个位数字对烟煤类来说,是表征其粘结性或结焦性好坏,如个位数字越大,表征其粘结性越强。
如个位数字为6的烟煤类,都是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大于25mm的肥煤或气肥煤类,个位数为1的烟煤类,都是一些没有粘结性的煤,如贫煤、不粘煤和长烟煤。个位数字为2~5的烟煤,他们的粘结性随着数码的增大而增强。
❻ 关于地理!!!速度!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的分布!
澳大利亚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占澳大利亚能源产量的70%,一次能源消费量的44.1%。1983/84年度,澳大利亚煤炭出口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煤炭出口国,至今仍保持这一地位。1995/96年度,澳大利亚生产煤炭2.91亿t,排名世界第6大煤炭生产国。
澳大利亚煤炭资源极其丰富,可采煤炭储量909.4亿t,占世界可采煤炭总储量的8.8%,其中无烟煤和烟煤可采储量45.34Gt,次烟煤和褐煤可采储量45.6Gt,位居美国、中国之后排世界第三位。澳大利亚煤炭储量可供开采364年,人均可采储量5038.2 t,这两项指标均居世界第一位。澳大利亚主要煤田有:鲍恩煤田、悉尼煤田和拉特罗布谷煤田。
澳大利亚的煤田和煤产地主要颁在东部太平洋沿岸200km范围内的一系列盆地中。优质炼焦煤主要分布在新南威尔士州的悉尼煤田和昆士兰州的鲍恩煤田及克拉伦斯-莫尔顿煤田。次烟煤主要分布在南澳大利亚和西澳大利亚。褐煤主要分布在维多利亚。
维多利亚州主要生产褐煤,褐煤全部用于国内发电。目前,4个矿区总计产煤6740万t,生产的褐煤供应维多利亚州6座燃煤电站,这些电站总装机容量为6310MW。澳大利亚硬煤发电量为20314MW,褐煤发电量为6310MW。国内煤炭产量(硬煤和褐煤)提供澳大利亚62%的发电需求。2001-2002财政年度,仅昆士兰州硬煤总产值就达87.4亿澳元。
澳大利亚烟煤资源
澳大利亚各州和北领地都有烟煤。新州和昆州拥有高质的烟煤。在澳大利亚烟煤主要用于发电,有一部分用于做焦炭以及其他工业的燃料。
据2002年评估,澳大利亚拥有再场已证明有经济意义的烟煤资源57.5Gt,可采的烟煤资源39.7Gt。可采的烟煤资源按照现有开采能力估计可开采100年以上。烟煤资源主要集中在昆州(62%)和新州(34.2%)。据澳大利亚地球科学机构估计,约有近50%的烟煤资源可以露天开采,有36%的烟煤具有焦炭的质量。
此外,澳大利亚还拥有在场隐含(In-situ inferred resources)烟煤资源84.7Gt和隐含可采的(recoverable inferred resources)烟煤资源22Mt。
❼ 澳大利亚煤炭质量特点
澳大利亚煤炭质量特点:澳大利亚的煤具有低灰、低硫、高热量的特点,开采价值高。
煤炭用途十分广泛,根据其用途,动力煤和炼焦煤是两个主要类型。动力煤主要为热电厂、工矿企业提供燃动力,而炼焦煤主要用于生产焦炭。而焦炭多用于炼钢,是目前钢铁等行业的主要生产原料,被喻为钢铁工业的“基本食粮”。
澳大利亚煤炭
澳大利亚大陆地质年代古老、矿藏富集带分布广泛,煤、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储量非常丰富。
在煤炭家族中,炼焦煤并不算多。世界炼焦煤资源占全球煤炭资源总量的10%,储量最多的俄罗斯,几乎占据了世界炼焦煤资源的1/2。中国是炼焦煤第一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澳大利亚则是炼焦煤出口最多的国家。
除煤炭资源外,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储量也相当丰富。它和巴西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供给国,基本上,两国铁矿产量由四大矿山提供。经历2010年以来的扩产之后,2015年,四大矿山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50%,形成了典型的“寡头垄断”格局。
长期以来,澳大利亚经济依赖资源出口,虽然近年来也在不断寻求经济转型,但是资源出口依然是其重要产业。澳大利亚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盆地,产量高而本国需求少,加上地理位置优越、海运发达,十分利于出口。澳大利亚出口的煤炭约占全球总出口量的1/3,行业利润丰厚,同时提供了大量就业。
❽ 重要矿产资源的主要供应国
比较而言,我国重要矿产资源的主要供应国较为集中,重点是中东地区、澳大利亚、周边国家、非洲和中东等,以下对16种重要矿产资源分别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2.2.1 石油:进口地区结构已有明显优化
2005年中东地区仍为我国原油主要进口地区,从中东的进口量占全国总进口量的47.2%,为5985.1万吨;其次为非洲,占全国总进口量的30.2%,为3834.2万吨;再次为俄罗斯和中亚地区,占全国总量的11.1%,为1407.0万吨;从亚太地区的石油进口量为969.0万吨,占7.6%。
位居我国原油进口前5位的国家,依次为:沙特阿拉伯(17.5%)、安哥拉(13.8%)、伊朗(11.3%)、俄罗斯(10.1%)和阿曼(8.5%),2005年合计进口量为7752.4万吨,占全国总进口量的61.2%。其他的重要进口国还有:也门(5.4%)、苏丹(5.2%)、印度尼西亚(3.2%)、越南(2.5%)、阿拉伯联合酋长国(2.0%)、科威特(1.3%)、哈萨克斯坦(1.0%)。2005年从南美进口我国所需石油的3.4%,来自欧洲的占0.4%,来自澳大利亚的进口量占0.2%。
与2000年相比,我国原油进口地区结构已有明显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中东和非洲地区的总体依赖程度基本维持不变,但是,对中东地区的依赖程度有所下降,而从非洲的进口量大幅增加。
2)来自北线俄罗斯的原油进口量大幅度增加,占全国总进口量的比重从2000年的不到1.0%增加到2005年的10.1%。同时,开始从中亚地区进口原油。
3)来自欧洲、拉美这些相对遥远地区的进口量呈现下降趋势。来自欧洲的原油进口量占全国总进口量的比重从2000年的3.6%降低到0.4%。
但比较而言也有一些不利的层面,主要是来自亚太地区的原油进口量呈现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15.0%降低到2005年的7.6%。但来自越南的石油进口量呈现增加趋势。
2.2.2 天然气:开始进口液化天然气,管线天然气的进口正在谈判中
在2005年之前,中国不进口天然气。从2006年起,进口液化天然气的数量大幅度增加。据深圳海关发布的统计数据,2006年1~10月深圳口岸进口液化石油气和液化天然气154.1万吨,同比增长17.5%,价值7.43亿美元,增长30.3%。其中,进口液化天然气32.5万吨,价值5558万美元;进口液化石油气121.6万吨,下降7.3%,但受价格提高影响,进口价值6.87亿美元,同比仍上升20.5%。目前,深圳口岸液化气进口结构呈现如下特点:一是液化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进口出现此消彼长态势。二是液化天然气进口价格较低,液化石油气进口价格略有回落但仍然较高。液化天然气进口均价较低,仅170.9美元/吨,但液化石油气1~10月进口均价高达564.6美元/吨,是液化天然气进口均价的3倍多。三是进口来源的趋向分散,但仍以中东和澳大利亚为主。
目前中国正在沿海建设6个进口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预计未来液化天然气的进口量将大幅度增加。预计液化天然气的进口来源主要是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阿曼等。同时,建设中俄和中国一中亚天然气管线的谈判也正在进行中,预计到2010年后还将从俄罗斯和中亚通过管线进口天然气。
2.2.3 煤炭:主要进口国是澳大利亚、越南和印度尼西亚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并且也有相当多数量的煤炭出口到东亚等地区,但是,我国南方相对缺煤,因此从澳大利亚、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向我国南部省份出口煤炭。2005年中国煤炭进口量约2600万吨,占总消费量的1.3%,预计2006年进口约4000万吨。
煤炭主要从东南沿海各口岸进口。我国进口煤炭的省份主要在东南沿海以及长三角地区,进口的品种主要是动力煤和炼焦煤,进口来源国主要是越南、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朝鲜、俄罗斯等国。中国是越南煤炭出口的主要市场,占越南出口量的82.0%,主要进口地区集中在南方沿海城市,从越南进口煤种主要是无烟煤。2006年1~10月我国从越南共进口无烟煤1587万吨。印度尼西亚是全球主要的煤炭出口国,2005年中国进口印度尼西亚煤炭约260万吨,2006年1~10月份进口达329万吨。澳大利亚生产的煤炭75.0%以上供出口,目前日本在澳大利亚煤炭市场占47.0%,韩国占12.0%,中国台湾省占9.0%。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煤炭主要是动力煤和炼焦煤,2006年1~10月进口总额为552万吨,其中动力煤392万吨,炼焦煤160万吨。随着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澳大利亚的炼焦煤在中国将会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2006年1~10月中国共进口朝鲜无烟煤194万吨。2006年1~10月,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煤炭约78万吨。预期今后我国还将从蒙古大量进口煤炭。
以2006年1~10月测算,中国煤炭进口的地区结构为:越南53.0%,澳大利亚19.0%,印度尼西亚11.0%,朝鲜6.5%,俄罗斯2.5%,其余国家8.0%。
2.2.4 铀矿
2006年中国和澳大利亚签署协议,在今后10年内从澳大利亚进口约2万吨铀矿。
2.2.5 煤层气
不存在进口问题。
2.2.6 铜
参与贸易的各类铜产品非常丰富,包括铜材、铜合金、粗铜、精炼铜、铜精矿、废杂铜等,总共大约包括72种铜产品;铜市场相对透明,主要在LME交易。我国铜精矿进口额在整个铜产品进出口结构中所占比例不大,铜精矿进口来源相对分散,自30多个国家进口,其中主要包括智利、澳大利亚、蒙古等。从贸易方式看,我国铜精矿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占总量的83.0%以上,小额边贸也占一定比例。2004年中国铜精矿的主要进口国为:智利(29.1%)、蒙古(20.1%)、秘鲁(12.5%)、澳大利亚(9.1%)、哈萨克斯坦(7.7%)、墨西哥(7.4%)、加拿大(3.4%)、伊朗(3.3%)、巴布亚新几内亚(3.2%)等。
精炼铜进口来源也比较分散。主要包括:智利、日本、菲律宾、韩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
2.2.7 铝土矿
铝土矿矿石本身不是贸易的产品,我国进口的主要是中间产品氧化铝,但同时还出口一部分电解铝。我国电解铝行业投资迅速增加导致氧化铝的供求缺口拉大,推动了氧化铝的进口增长。进口规模由2001年的188.0万吨扩大到2004年的587.0万吨,年均增长46.2%,2005年进一步增加到701.6万吨,同比增长19.4%,进口价值26亿美元,增长27.0%。我国氧化铝进口大部分以现货贸易为主,目前进口数量已占到世界现货贸易总量的60.0%以上,我国进口量的变化对国际氧化铝价格影响非常大。中国30.0%的进口氧化铝以及80.0%的出口原铝都与来料加工有关。为节省电力以及增加国内市场原铝供应,从2005年7月1日起废除有关氧化铝来料加工贸易的政策,此外,商务部已不再发放氧化铝来料加工贸易的许可证。我国氧化铝进口来源基本稳定。2005年我国自澳大利亚进口392.4万吨氧化铝,增长20.0%,占当年氧化铝总进口量的55.9%;自印度的进口大幅度增长,进口100.5万吨,增长37.0%;自牙买加进口56.7万吨,下降24.7%;自美国进口57.1万吨,增长7.3%。自上述4个国家合计进口占总进口量的86.5%。
2.2.8 铅
我国铅矿砂及精矿的主要进口来源是:秘鲁、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土耳其、纳米比亚、伊朗、韩国和朝鲜等。
我国精炼铅的主要进口来源是: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日本、韩国、朝鲜和加拿大等。
2.2.9 锌
我国锌矿砂和精矿的主要进口来源是:澳大利亚、秘鲁、伊朗、印度、越南、智利、缅甸等。
我国精炼锌的主要进口来源是:哈萨克斯坦、朝鲜、比利时、韩国等。
2.2.10 铁矿石
“十五”期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从2001年的9231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27500万吨,增加1.83亿吨,增长197.9%。2005年中国进口铁矿石2.75亿吨,是1990年的19.3倍,是1996年的6.3倍。
近年来我国铁矿石主要进口来源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首先,澳大利亚一直是我国最大的进口国,澳大利亚对中国的铁矿石出口量近年来大幅度上升,从2000年的3272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11218万吨,增加了242.8%。但是,澳大利亚对中国铁矿石的出口量占中国铁矿石总进口量的比例,却有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46.8%下降到2004年的38.0%,但2005年又增加到41.0%。印度超过巴西成为中国铁矿石第2大进口国。2000年中国从印度进口1100万吨铁矿石,占中国进口量的15.7%,但是到2005年,中国从印度进口的铁矿石数量达到6855万吨,占当年中国总进口量的24.9%。从2000~2005年,中国从印度进口的铁矿石数量增加了5.23倍,占中国总进口量的比重,增加了近10个百分点。印度本来是我铁矿石第3进口国,并且长期以来作为平衡从澳大利亚和巴西进口的铁矿石价格的一个手段,但现在我国从印度进口的铁矿石已成为一种主要的进口来源,并且不仅量增,而且价格的增长幅度还大于来自澳大利亚和巴西的铁矿石。巴西是我国稳定的铁矿石进口国。巴西对中国的铁矿石出口量稳定增加,从2000年的1482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5471万吨,增加269.2%,并且自2000~2003年,占中国铁矿石总进口量的比重也连续增加。2005年与2004年相比,尽管巴西对中国铁矿石出口量增加,但由于来自印度进口量的增加,所占比重下降5个百分点。南非一直是我国第4大铁矿石进口国,每年对中国的铁矿石出口量大约在1000万吨左右,并且近年来有略微增加的趋势。但是,由于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大幅度增加,南非对中国铁矿石出口量占中国总进口量的比重逐年下降,从2000年的11.5%下降到2005年的3.8%,但仍然是中国第4大进口国。以上4个国家,占中国铁矿石进口量的比重,2005年为90.0%。2001年,这一数字为95.8%。秘鲁、智利等也是中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国。2000年,中国从秘鲁进口173万吨铁矿石,2001年进口184万吨,2002年进口198万吨,2003年进口220万吨。目前差不多也是这个水平,每年200万吨左右。2002年中国从智利的铁矿石进口量为123万吨,2003年为164万吨。除此之外,中国还从其余近20个国家进口铁矿石,但数量不大。
2.2.11 锰矿石
近年来我国锰矿石进口量不断增加,主要通过广东口岸进口。我国锰矿石进口来源主要包括以下7个国家:澳大利亚、加蓬、加纳、缅甸、巴西、印度、南非等。从这7个国家进口的锰矿石占我国全部锰矿石进口总量的95.0%。从澳大利亚、加蓬、加纳这3个国家进口的锰矿石,均占全国进口总量的2/3。
2005年中国进口锰矿石457.8万吨,主要进口来源包括:澳大利亚34.3%,加蓬13.4%,加纳12.1%。3个国家合计占59.8%。
2.2.12 镍
2005年,中国共进口镍(未锻轧镍)89580吨,主要来自于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
2.2.13 钨
钨是中国优势矿产,大量出口。
2.2.14 锡
锡是中国优势矿产,大量出口。
2.2.15 钾盐
2005年中国进口钾肥883.4万吨,进口来源主要为:俄罗斯46.2%,加拿大25.6%,白俄罗斯19.3%。这3个国家合计占全国进口总量的91.1%。
2.2.16 金
近年来我国每年进口黄金约200吨,其中90%用于首饰制造。我国黄金市场已放开,进口来源广泛。
❾ 中国主要煤田名称
我知道潞安属于沁水煤田,准 东 煤 田
新疆准东煤田是我国目前已知最大的煤田,也是世界上罕见的巨型煤田,预计煤田中资源量(煤矿储量)为3900亿吨,目前探知2236亿吨,含煤面积3.21万平方千米,占我国总储量的近1/4。新疆淮东煤田1989年开始建设,2010年前后基本完成后,将成为年产原煤6000万吨的大型煤矿。
准东煤田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是指准噶尔盆地东部从阜康市到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的一条狭长地带,东西长约220公里。准东煤田资源预测储量达3900亿吨,目前累计探明煤炭资源储量为2136亿吨,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整装煤田。
准东煤田在2005年被勘探确认为地下储藏着上千亿吨的煤炭资源.准东煤田东西长达220公里的茫茫戈壁下蕴藏着3900亿吨煤炭资源,以现在我国煤炭年产量计算,一个准东煤田就够全国使用一百年。
胜 利 煤 田
胜利煤田位于锡林浩特北郊,整个煤田总体呈北东-南西条带状展布,走向长45公里,倾向宽平均7.6公里,含煤面积342平方公里,煤炭地质储量224亿吨。煤田伴生有益矿物(锗、石油)。煤田内15个煤层中,6号煤层以上绝大部分区段适合大型露天开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沙尔湖煤田
庆阳煤田
专家称,庆阳市的煤炭资源埋藏较深,大多在 1000米以下,但储量集中,构造简单,属于未受破坏的整装煤田,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根据成煤规律和地质理论,整个陇东地区(主要指庆阳市,平凉市)的煤炭预测储量大约为 1342亿吨,占全省储量的 94%。正宁南煤田是甘肃省截至目前发现的储量最
大的煤田。
巨野煤田
本煤田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包括巨野、金乡、梁宝寺等区。现已探明总地质储量55.7亿吨,主要煤藏以国家紧缺的焦煤、肥煤为主,具有高热值、低灰分、低含硫等特点,平均厚度6.6米,适合建设大型和特大型矿井,是山东乃至华东地区尚未开发的最好、最大的一块煤田,属菏泽、济宁两市管辖。巨野煤田规划有7对矿井,建成后每年可产煤1800万吨,平均服务年限达60多年,将有效地解决山东省乃至华东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问题。2007年3月28日正式在其所在地产出“乌金”。
网络文库客户端,免财富值下载文档
1/10
沁水煤田
沁水煤田为中国目前产煤最多的大型石炭二叠纪煤田。它位于山西省中南部,介于太行山、吕梁山、五台山、中条山之间,跨太原、寿阳、阳泉、昔阳、和顺、左权、武乡、沁县、长治、高平、晋城、阳城、沁水、安泽、沁源等20余市,县,面积近30000平方公里。该煤田范围内已建成阳泉、潞安、晋城等大型矿务局,地方煤矿在数百处以上,煤炭开发极盛大,是中国无烟煤,化工用煤和炼焦煤最大的供应基地。
淮南煤田
中国华北聚煤区南侧的石炭二叠纪煤田。位于安徽省中北部,跨淮河两岸。煤田以中厚倾煤层为主,构造复杂程度中等,一般开采条件尚可。
淮南煤田位于中国华北聚煤区南侧安徽省中北部,以淮南市为主体,东部伸入滁县地区,西部延展到阜阳附近,平面呈北西西向长椭圆状,长约100km,宽度20~30km,面积2500km。为石炭二叠纪煤田。煤田因发现及开发从淮河南岸开始,故名淮南煤田,后经勘探在淮河北岸更大范围内见煤,但乃沿用原名。
河东煤田
河东煤田位于山西省西部,西临黄河,含煤地层为石炭系太原组(C3T)和二叠系山西组(P1S),含煤面积15285.5km2,划分偏关河曲、保德、兴县、柳林、离石、隰县、蒲县、乡宁等7个矿区,总资源量2335.2亿吨,区内产量为3858万吨。区内有山西焦煤汾西矿业的贺西、双柳矿生产400万吨,霍州煤田庞庞塔、店坪、等生产300万吨,华晋焦煤河曲生产200万吨。该煤田北部(兴县及其以北矿区)为动力煤,其中部和南部为炼焦煤。其余为地方煤矿生产,产品以主焦煤为主。该煤田基本没有进行规模化的开发,具备建设大型矿井的资源条件,是山西炼焦煤保有储量最为充足的煤田。
河东煤田离柳矿区的4#煤即“柳林煤”,属于世界范围稀有的优质炼焦煤。目前产量约500万吨,是山西小焦炉生产优质铸造焦的主要原料。
以柳林煤为代表的河东煤田中部4#主焦煤,以及与之相似的乡宁煤,后备资源充分,其综合质量指标将超过所有澳大利亚煤,与美国、加拿大的优质主焦煤媲美,而最终将以质量与成本的双重优势大举进入国际市场。
2/10
山西煤炭资源数据库
1 大同煤田(侏罗纪矿区 ;石炭二叠纪矿区)
大同煤田位于山西最北端,大同市西南约10km,跨大同市南郊区及左云县和朔州市怀仁、右玉、山阴等县,北东以青磁窑断层南端为界;南和东南界为口泉山西麓煤层露头;西界为洪涛山东麓煤层露头;北部十里河一带已为煤系沉积边缘;西北为推测的煤层剥蚀边界。地理坐标东径112°30′00″~113°11′07″,北纬39°37′33″~40°07′01″,大致以鹅毛口河分别为北、南两个矿区。该为双纪煤田,石炭二叠系,含煤面积为1260km2 ,侏罗系含煤面积为772km,是山西重要动力煤产地之一。
2 宁武煤田
宁武煤田位于山西省北中部,为双纪(石炭二叠纪和侏罗纪)含煤地层,含煤田面积3087 km2,资源量974.34亿吨。区内产量3700余万吨,其中平朔煤炭公司2527万吨。 平朔矿区 朔州矿区 轩岗矿区 岚县矿区
宁武侏罗纪矿区
平朔矿区是宁武煤田最北端的一个矿区。跨朔州市区及其平鲁县境,矿区东、北、西三边均为煤层露头,南以担水沟断层与朔州矿区分开。东西宽20km,南北长19 km,面积约380 km2。
3 西山煤田
太原西山煤田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市西侧,属太原市、晋中市管辖,是山西省重要的炼焦用煤产地之一。该煤田呈北东-南西向展布,跨太原市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古交市、清徐县,晋中市交城县、文水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1?49?~112?30?00?,北纬37?23?51?~38?02?12?。南北长约75 km,东西宽约20~50km,呈不规则长方形。面积约为1853 km2。该煤田包括古交(697 km2)、西山(223 km2)、清交(400 km2)和东社(533 km2)等4个矿区。
古交矿区 西山矿区
3/10
东社矿区
4 霍西煤田
霍西煤田位于山西省中南部属吕梁市、晋中市、临汾市管辖,是山西省重要的炼焦用煤产地之一。该煤田呈南北向展布,跨吕梁市汾阳县、交口县和孝义市,晋中市灵石县、介休市和临汾市尧都区、汾西县、蒲县、洪洞县、襄汾县、翼城县和霍州市境内。南北长约170 km,东西宽约70km,呈长方形。面积约为11900km2,含煤面积6907km2,其中勘探面积(主要指勘探、详查、普查)3170 km2,占总面积的26.64%。
该煤田包括汾孝(1100km2)、灵石(510km2)、霍州(560km2)、克城南湾里(700km2)和襄汾(300km2)等5个矿区。汾西和霍州煤田公司是重点国有企业,生产能力每年3000万吨。区内煤种以焦煤、肥煤、1/3焦煤为主,是原料法优质炼焦煤。
汾孝矿区 灵石矿区 霍州矿区 克城南湾里矿区 襄汾矿区
5 河东煤田
河东煤田位于山西省西部,西临黄河,含煤地层为石炭系太原组(C3T)和二叠系山西组(P1S),含煤面积15285.5km2,划分偏关河曲、保德、兴县、柳林、离石、隰县、蒲县、乡宁等7个矿区,总资源量2335.2亿吨,区内产量为3858万吨。区内有山西焦煤汾西矿业的贺西、双柳矿生产400万吨,霍州煤田庞庞塔、店坪、等生产300万吨,华晋焦煤河曲生产200万吨。该煤田北部(兴县及其以北矿区)为动力煤,其中部和南部为炼焦煤。其余为地方煤矿生产,产品以主焦煤为主。该煤田基本没有进行规模化的开发,具备建设大型矿井的资源条件,是山西炼焦煤保有储量最为充足的煤田。
河东煤田离柳矿区的4#煤即“柳林煤”,属于世界范围稀有的优质炼焦煤。目前产量约500万吨,是山西小焦炉生产优质铸造焦的主要原料。
以柳林煤为代表的河东煤田中部4#主焦煤,以及与之相似的乡宁煤,后备资源充分,其综合质量指标将超过所有澳大利亚煤,与美国、加拿大的优质主焦煤媲美,而最终将以质量与成本的双重优势大举进入国际市场。
保德矿区 偏关、河曲矿区 兴县矿区 柳林矿区
4/10
隰县蒲县矿区 乡宁矿区
6 沁水煤田
沁水煤田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含煤地层为石炭系太原组(C3T)和二叠系山西组(P1S)。含煤面积30500.1km2,占全省煤田面积1/2,划分为东山、寿阳、阳泉、平昔、和顺、武乡、襄垣、潞安、长治、高平、晋城、阳城、沁水、翼城、古县、沁源等16个矿区,总资源量3316.5亿吨,区内2005年产量17000万吨。
其中有阳泉、潞安、晋城三大集团和东山、荫营、固庄煤矿等国有重点煤矿产量约8000万吨;地方煤矿产量约9000万吨。以无烟煤和贫煤为主,瘦煤和焦煤次之。知名品牌有晋城无烟煤和阳泉无烟煤,是山西省仅次于大同煤、平朔煤的第三大出口产品。
该煤田是中国无烟煤、化工用煤最大的供应基地。阳泉煤业集团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高炉喷吹煤基地;晋城无烟煤集团是全国最大的化工用煤基地;潞安矿业集团是我国主要的优质贫瘦煤生产基地。
东山矿区 寿阳矿区 阳泉矿区 平定昔阳矿区 和顺矿区 左权武乡矿区 襄垣矿区 潞安矿区 长治矿区 高平矿区 晋城矿区 阳城矿区 沁水矿区 翼城矿区 古县矿区 沁源矿区
山西三大煤炭生产基地:晋北煤炭基地,晋中煤炭基地,晋东煤炭基地
晋北煤炭基地:地处太原市以北,行政区划跨大同、朔州、忻州、太原4个市的18
个县(市)。包括大同煤田、宁武煤田及河东煤田北部以动力用煤为主的各煤炭资源矿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