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澳大利亚垃圾分类有什么成功经验
在处理垃圾方面,地广人稀的澳大利亚尽管比许多人口稠密的小国有更多选项,但该国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上仍出台了详尽的规则,并要求国民严格遵守。
新南威尔士州环保局发布的《垃圾分类指南》,就很能说明其规章制度的可操作性。该指南的第一部分“垃圾分类”介绍了分类的基本步骤。简而言之,这些步骤分别是确定垃圾是否属于特殊类型(医疗废物和石棉材料等),是否为液态(摄氏60度以下或者运输时是否能自由流动),是否为预分类垃圾(如危废、一般固废、建筑垃圾、园艺垃圾和木头等),是否具有危险性,以及对其进行化学评估等。该指南读完,居民大体就可以掌握其生活垃圾的归类。
澳大利亚居民区的垃圾桶一般分为3种颜色。红盖垃圾桶装的是一般生活垃圾(送往填埋场);绿盖回收桶可装花园里的剪草、树叶等(可用于堆肥);黄盖回收桶装的是废纸、玻璃瓶、铝、铁罐、硬式塑料瓶等可回收垃圾。当局给居民派发的垃圾分类手册有英、中、韩等6种文字,还特别提醒居民将要回收的瓶子冲洗干净,绿、黄盖的回收桶不能混入塑料袋、泡沫塑料、衣物等生活垃圾。对无法放入垃圾桶中的大型废弃物,政府也提供回收服务,包括可再利用的废物,如家电、家具、床垫、地毯、玩具、树干等。
澳大利亚南部城市伯恩赛德居民区的三色垃圾桶,分别盛放普通生活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可堆肥的有机垃圾。
内容引自:《环境与生活》杂志《快递大国撞上包装垃圾》一文,作者:刘国伟。
2. 澳大利亚对于垃的圾处理做了哪些事
一、澳大利亚垃圾处理的现状 城市
垃圾处理,已日益成为世界范围内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和庞大的综合系统工程。
垃圾处理不但会对城市及周边环境造成巨大污染,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目前国际上的垃圾处理问题已不仅停留在如何控制和销毁的阶段,而是积极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最大限度的回收和综合利用,以创建具有良好经济生态效益的“垃圾产业”。达到即净化城市生态环境的目的,又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对澳大利亚的这次考察感受颇深,澳大利亚的垃圾处理水平可谓世界领先,无论政策导向、技术支撑、公众参与还是舆论监督等方面皆有独到之处,基本上形成了政府一企业一家庭三位一体的有机复合体系,尤其是公司与家庭在垃圾处理回收方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公司履行对政府的承诺,国民道德水准高,老百姓参与意识强并自觉自愿履行各种义务,政府与民众之间存在形式多样的交流如通过访谈或发放专刊或开展其他活动与群众始终保持密切接触,并建立了多种多样的长期互动、交流的平台。
1.垃圾
“2002澳大利亚的街道垃圾资源化自行评估”一文报道85%的澳大利亚人参与街道资源化利用项目的废物收集工作。可见百姓的参与积极性高,同时负责专门物质回收管理的高层人士经常向百姓普及推广一些有关废弃物资源化知识,不仅让人们了解为什么要实行废物回收资源化,必要性何在?哪些物质适合资源化以及怎样实行废物资源化,涉及到老百姓的该做哪些工作等等,同时让人们认识到废物资源化的前景和优势及市场潜力如何,大量推广废物回收利用的常识如让人们了解到可循环再生使用的产品的市场潜力和最终命运取决于产品的市场价值。
2.循环
废物的资源化回收利用由专门管理部门负责,然后建立合约下属公司,如城市服务管理处属墨尔本市政委员会的合约公司之一,其主要功能是收集普通垃圾中可循环利用的部分并负责运输至垃圾分类设施。然后将塑料、玻璃、金属和纸进一步分成各个子类别并包捆好统一送至再生加工处,再生加工处则从承包主那里买进这些原料后加工成可供消费、使用的产品。这样就确保了废物回收利用循环的实现。
3.塑料
澳大利亚生产的七种塑料中,目前有三种可得到循环再生利用。为了方便,他们将塑料回收利用程度由可再生利用的数字表明确。据多聚物的几种类型,pet被标记为数字“一”、hdpe被标记为数字“二”,聚丙烯被标记为数字“五”。而不能循环再生利用的塑料是聚乙烯(即数子“三”类)、 polythylene(数字“四”类)、聚苯乙烯(即数字“六”类)、所有其他塑料如丙烯酸和尼龙被归为数字“七”类。另外,他们还根据颜色将塑料分类。根据物质类型差异利性能及物质循环回收利用的原理,生产出各式各样的产品。
4.循环再生在经济上的可行性探讨
澳大利亚从事物质循环再生处理的有关专家认为,塑料的循环再生利用取决于生产厂家是否愿意支付使用这些材料的费用,这之中的重大决定因素是原材料的现行价格,而生产新塑料则需由原油、天燃气和煤来加工,这意味着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而循环利用废旧塑料则可弥补这个缺陷。但若要运作一个物质回收机构,要确保其效益的稳定性是非常困难的,塑料的价格是极其不稳定难免存在价格的波动现象,如果当时原油的价格昂贵,塑料资源化利用的回报就比较丰厚一些。尽管如此,进行回收加工的公司还是对其前景看好,主张少量的塑料因为类型的差异难以回收,但仍可以说回收塑料在经济上是可行的,虽然塑料回收利用的花费可能超过利润,尤其是塑料受到其盛装的物品污染时,这种现象更突出,但只要塑料的质量可靠,在澳大利亚存在强大的市场,可以卖给当地使用。
5.回收循环利用所有过程的环境友好性和经济有效性
2001年1月,澳大利亚正式发行了由国家包装契约委员会主持的“澳大利亚街道的废弃物回收利用自行评估”项目汇报,该项目对澳大利亚废物回收再生利用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权衡,结果表明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能带来全面的综合效益。 从经济效益上看,通过比较收集、分类和转运过程中的花费与取得的原材料收入,发现避免了
垃圾填埋处理处置和垃圾收集的费用,项目报告还确定了循环再生利用的经济收益率。评估报告称,“从垃圾回收利用减少的花费中获得经济利益的情况是,在大城市地区平均每个家庭每年大致获益10美元,而在地方上的家庭平均每年受益3美元。” 从环境效益上看,项目对50多种物质(用于生产和作为
污染物的废弃物)进行了评估,考虑当前的循环再生利用及收集系统费用,废弃物回收利用提供的综合环境效益(以美元表示)为平均每个家庭每年42美元,若加上平均每户每年26美元的实际经济费用即可得到平均每年每户68美元的环境效益。
6、“三r”——减量、再生、循环原则
澳大利亚的废物。收再生倡导以再生循环优先并立足于减量化并的原则,而再生、循环往往不太尽如人意。一方面需要努力增加回收利用的废弃物数量,另一方面应该减少废弃物产生的总量。
7、落实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几点问题
(1)尽量避免包装
(2)选择用玻璃和金属包装的产品,少采用塑料包装的物品
(3)选择经循环回收再生的容器
(4)选择用透明塑料包装的产品和pet(为数字“一”标记类)塑料制品,不使用着色塑料以及不易回收处理材料制成的产品
3. 国外垃圾是怎样处理的
日本
日本有家用分类垃圾箱,人们在家就可以轻易地给垃圾分类。同时,扔垃圾还要分日子——每户都有统一发的表格,写着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玻璃、罐头、电池等十余种。如可燃垃圾(包括果皮、菜渣等)是每周一、三、五扔;每周二可扔旧报纸;每月第四个周一可扔不可燃垃圾,如电池等。日本垃圾袋是半透明的,所以扔了什么垃圾一目了然,偷不得懒。
英国
每个英国家庭都有3个垃圾箱:一个黑色,装普通生活垃圾;一个绿色,装花园及厨房的垃圾;一个黑色小箱子,装玻璃瓶、易拉罐等可回收物。社区会安排三辆不同的垃圾车每周一次将其运走。普通生活垃圾主要是填埋,花园及厨房的垃圾用作堆肥;垃圾回收中心则回收42种垃圾,如眼镜、家具等。
美国
美国纽约的垃圾分类制度开始于1986年。为便于民众分类,市政府规定,在学校、机关等地,垃圾桶分蓝色和绿色。凡纸类垃圾都应放在蓝色桶中;而瓶子罐头等则放在绿桶里。秋季的落叶和冬季的圣诞树则会在特定季节由专人回收——当落叶满地时,市政府就会明确要求居民把落叶装入纸垃圾袋中,按指定时间放在房屋前,由垃圾车收走。
澳大利亚
一般澳大利亚人家的院子里,都会有3个深绿色大塑料桶,盖子的颜色分别为红、黄、绿。绿盖子的桶里,放清理花园时剪下来的草、树叶、花等;黄盖子的桶里,则放可回收资源,包括塑料瓶、玻璃瓶等;红盖子的桶放其他垃圾。
瑞典
瑞典的清扫公司由三家民间团体联合组成,该公司给每户居民四种纤维袋,分别盛放可以再利用的废纸、废金属、废玻璃瓶和废纤维。清扫公司利用特制的废弃物回收车每月登门收集一次,对其他垃圾则是每周收一次。此外在公寓、旅馆等公共住宅区,还设有专门的收集装置,用以回收各类废弃物。
芬兰
芬兰各个城镇的居民区和购物中心,都设有不同颜色的废品分类回收箱。芬兰人外出时习惯将家里积攒起来的旧报纸、空玻璃瓶和旧衣服顺手放到分类回收箱,或直接将垃圾送到赫尔辛基地区3个垃圾处理中心的废品分类回收点。回收点再将金属废品送到金属处理厂回炉,将玻璃瓶送到玻璃厂当原料,将废木料送到热电厂作燃料,而废纸和纸板则被造纸厂再次利用。
对于像废油、硫酸、电池和药品等有害垃圾,垃圾管理局每年春、秋两季派专车进行回收,然后送到专门处理有害垃圾的工厂进行特殊焚烧处理,并利用焚烧产生的热能发电。
4. 国外垃圾如何分类处理
一、日本:垃圾分类条款518项。日本从1980年就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如今已经成为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
目前,日本每年人均垃圾生产量只有410公斤,为世界最低。横滨市民手里有一本27页的手册,条款共518项。包括:口红属于可燃物,但是口红用完后的口红管则被划分到了“小金属物”一类。袜子,如果只有一只则属于可燃物;如果是两只,在“没被穿破,左右脚搭配”的情况下则属于旧衣料。
二、瑞典:垃圾分类是日常习惯。家家户户都在厨房的水池下或抽屉中放置不同的垃圾收纳容器,分别收集玻璃瓶、金属、纸张、塑料和厨房垃圾等;每条街边都设有不同分类的大垃圾箱,每家每户附近都有一个垃圾回收中心,专门收集分类后的垃圾。更为先进的是,有些居民的厨房水槽里还装有食物垃圾粉碎机,垃圾可被搅碎后直接冲到地下水桶,再由垃圾运输车直接送往沼气场,连收拾都省了。
三、德国:垃圾分类从小培养。德国早在1904年就开始实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至今已有100多年。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形成了一整套成熟而合理的体系。为将这套复杂的分类系统传给下一代,德国学校的老师和父母们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垃圾分类意识。
四、美国:被称为垃圾生产大国的美国,垃圾分类逐渐深入公民的生活。政府为垃圾分类提供了各种便利的条件,除了在街道两旁设立分类垃圾桶以外,每个社区都定期派专人负责清运各户分类出的垃圾。在纽约,垃圾处理被称为“垃圾管理”。
五、加拿大多伦多市:2008年施行的一项制度规定,每户家庭必须从小、中、大、超大4种不同规格的垃圾箱中选择一种放生活垃圾。依据选用垃圾箱规格的不同,居民需缴纳的垃圾处理费也各不相同,大约合为小型10美元、中型39美元、大型133美元、超大型190美元。
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
垃圾在分类储存阶段属于公众的私有品,垃圾经公众分类投放后成为公众所在小区或社区的区域性准公共资源,垃圾分类驳运到垃圾集中点或转运站后成为没有排除性的公共资源。
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的。
5. 澳洲生活常识:怎么处理垃圾
(1)通体绿色的垃圾桶收集的是普通垃圾,黄色盖子绿色桶身的收集的是可回收垃圾。这两种垃圾桶由市政府提供,所以家家户户都一样。处理这两类垃圾的费用包括在每年收取的物业管理费中。
(2)垃圾分类最困扰人们的可能就是时常会拿不准某一种垃圾应该是普通垃圾还是可回收垃圾。在澳大利亚,遇到这种情况,可以看一下垃圾桶上的图例,也可以看一下要扔掉的包装上是否有三个箭头围成的三角形可回收标志,更详细的情况则可以上市政府的网站查询一下。澳大利亚规定,厨余垃圾和普通生活垃圾应该扔在绿色垃圾桶里。同样是塑料,废弃的食品保鲜膜应该放在绿色的普通垃圾桶里,而装牛奶的硬塑料桶应该放在黄色盖子的可回收垃圾桶里。除了硬质塑料桶,可回收垃圾还包括旧报纸、纸盒纸箱、邮件、办公用纸、玻璃瓶罐、铁罐、铝罐、铝箔、铝盘。政府相关网站还特别提醒,不要把旧衣服、纸尿裤、机油、注射器、陶器、玻璃杯、窗玻璃或镜子、汽车部件扔到可回收垃圾桶。
(3)至于家具等大件物品、家电等电子垃圾、化学物品、危险品、放射性物品、地沟油等各类垃圾,上述三种垃圾桶就都不适合了,因为对于这些物品的处理,政府都有明确规定。如果希望像记者的邻居那样扔掉家中多余的电器、家具等,住户需要自己把多余的东西拉到可回收中心,按照中心工作人员的定价付款,才能把家里的垃圾处理掉。
(4)澳大利亚从2008年开始就建立起专门的电子垃圾回收工厂以减小逐渐增多的电子垃圾造成的污染。而为了鼓励市民主动将电子垃圾有别于其他垃圾而进行特殊的回收处理,政府更是推出了免费电子产品回收项目。这份2012年制定的“国家电视和电脑回收计划”由电视和计算机行业资助和经营,目标是到2021-2022年,将澳大利亚电视和电脑的回收率由目前的17%提高到80%。
6. 可回收垃圾是什么颜色的厨余垃圾是什么颜色的其他垃圾是什么颜色的有害垃圾是什么颜色的
蓝色:代表可回收再利用垃圾,包括塑料、纸类、金属等有利用价值的物质,这些物质将被纳入废品回收系统,作资源再生处置使用。
红色:代表有害物质,有时也用橙色标示,有害物质包括废电池、荧光灯管、油漆、过期药品、化妆品等不可回收且带有一定污染危害的物质。
绿色:在多种塑料垃圾桶组合的情况下,绿色代表厨余垃圾,厨余垃圾可以作为植物养分的肥料使用,土壤掩埋后可被大自然微生物和植物分解吸收,起到废物再利用的作用。
黑色:除了有害物质跟可回收物质以外的垃圾,这类物质一般会被焚烧、掩埋等处理。
(6)在澳大利亚垃圾怎么扔扩展阅读
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在一些垃圾管理较好的地区,大部分垃圾会得到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无害化处理,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则常常被简易堆放或填埋,导致臭气蔓延,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体。
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费用是非常高的,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一百元至几百元不等。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又大量地生产着垃圾。后果将不堪设想。
从国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如德国一般分为纸、玻璃、金属和塑料等;澳大利亚一般分为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日本一般分为塑料瓶类,可回收塑料、其他塑料、资源垃圾、大型垃圾、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和有害垃圾等等。
7. 垃圾怎样分类处理
垃圾可分为四种归类来处理。
1、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2、其他垃圾(上海称干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尘土、食品袋(盒)。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3、厨余垃圾(上海称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6~0.7吨有机肥料。
4、有害垃圾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包括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部分家电、过期药品及其容器、过期化妆品等。这些垃圾一般使用单独回收或填埋处理。
(7)在澳大利亚垃圾怎么扔扩展阅读:
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费用是非常高的,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一百元至几百元不等。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又大量地生产着垃圾。后果将不堪设想。
从国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如德国一般分为纸、玻璃、金属和塑料等;
澳大利亚一般分为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日本一般分为塑料瓶类,可回收塑料、其他塑料、资源垃圾、大型垃圾、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和有害垃圾等等。
8. 澳洲生活知识
澳洲留学生活禁忌
1、不要随地吐痰、扔烟头或丢垃圾
这些行为在澳大利亚会被训斥或罚款。
2、对待外国小孩不能跟中国相同
中国游客认为外国小孩可爱,经常会想与其照相或抚摸逗弄孩子。
如果希望和孩子合影,一定要事先征得家长的同意,切记不要随意抚摸小孩的头或与其发生身体接触,以免被误认为有骚扰的嫌疑。
3、乘坐火车一定要买票。
澳大利亚的车站上大都没人查票,但偶尔会有火车巡检员,一旦被发现逃票,将要被处以几十倍票价的罚款,并被记录在案,如再犯将可能会被吊销签证,并终生没有机会再到澳大利亚。
4、勿对土着过于亲密
澳大利亚的土着居民较为保守,一般不喜欢游客替他们拍照,因此切勿贸然偷拍,以免引起误会,此外,标有“禁止拍照”标志的地方,也一定要遵守规定不要拍照。
5、衣着。
澳大利亚人衣着很随便,不是出席正规场所一般不会穿西装,因此作为旅客也宜以轻便和休闲服装为主。
6、买东西、办事情要注意排队。
澳大利亚人在公共场合会自觉排队,有些时候虽没排队,但也有先来后到之分,每到一地应先注意有多少人是在你之前,然后应耐心地自觉等候。
在银行或提款机等一些地方排队时,还要注意和前面的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7、不要驱逐小动物,更不能打鸟。
澳大利亚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城里也随处可见各种小动物和鸟类。
这里的人们非常爱护小动物,鸟类更是受到法律的保护。
8、大部分公共场合请勿大声喧哗。
中国游客喜欢高声谈笑,但在澳大利亚需注意场合,在飞机、餐厅、火车、巴士、地铁、电影院或商场等公众场合,澳大利亚人一般喜欢细声谈话,大声谈话会引人注目。
9. 墨尔本垃圾多往哪里扔
在墨尔本,一般人家的院子里,都会有三只大塑料垃圾桶,一只装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垃圾;一只装不可回收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另一只则装清理花园时剪下来的草、树叶、花等。桶的盖子的颜色和桶的大小都可作为分类的标志。
每周倒一次垃圾,单周倒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双周倒草、树叶和不可回收垃圾,用户把垃圾桶拉到马路边,一字排开。成了一道风景线。由垃圾清运公司的密闭车统一运掉。
如果你家有较多的树枝,可整齐地堆放在路旁。由垃圾清运公司就地粉碎密闭运走。
在这里,每年有一个大件垃圾的处理月,你可以在规定的时间里将家中的无用的物品或者是损坏的物品,堆放在路边,由垃圾清运公司在指定日就地挤压成块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