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各国是怎样过新年的
海外华人约有3000万,散居在世界各地120个国家和地区,几乎布满全球。海外华人带着对中国新年的一往情深,把华人的春节庆祝带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届时,世界各国会以举办春节招待会、发行春节邮票等多种方式向华人拜年,祝贺新春。
春节不仅是海外华夏子孙传承中华文化的日子,也是中华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舞台上大放光彩的日子。
【亚洲】
新加坡
华人过春节,家家都要蒸年糕、贴春联、逛花市,除夕全家吃团圆饭。春节那一天,晚辈纷纷给长辈拜年祝贺,孩子们从长辈那里得到压岁钱。年初一扫帚要统统收起来不许扫地,以免扫走吉祥福气。新加坡华人在拜年时,一定拿着一个精致的小纸袋,里面装着两粒柑橘作为贺年礼,两粒柑橘象征着“大吉大利”、“两粒黄金”和“好事成双”等多重意思。柑橘成为新加坡华人农历新年前必须采购的年货之一,年节前往往供不应求。
几乎在新加坡销声匿迹的春节庙会,近年来在韭菜芭城隍庙广场重现,每年都会吸引数千人。庙会上别开生面的福建歌仔戏、现代歌舞秀、小吃摊和游戏摊等,让当地市民感受到春节的热闹和喜庆。
缅甸
华人在除夕之夜,全家人要一起吃年饭,饭后欢聚一堂,等待大年初一的到来。年初一也是这里法定的公休假日,人们穿上新衣走亲戚,分住各地的亲戚朋友都利用这个节日团聚,共贺新年。
泰国
华人开的商店,春节期间一般都会停止营业。除夕各家各户都会举行祭祖仪式,然后全家围坐吃团圆饭。年初一,亲戚朋友互相拜年时,习惯拱手、合十,互致“吉祥如意”。
【美洲】
美国
中国的春节在美国日益受到重视,纽约从2003年将春节纳入公共假日,春节这一天人们享受的待遇和其他合法的公共假日一样,学校虽然不会停课,不过学生可以春节为由向学校请假。纽约政府还允许在中国人集中居住的曼哈顿中国城和法拉盛燃放鞭炮。加州2004年也宣布了中国农历新年日。
每到中国农历新年,纽约标志性建筑帝国大厦1327只彩灯就会一改往日美国星条旗的颜色红、白、蓝,亮起华裔喜爱的红色和金色,表示对中国农历新年的祝贺。这一形式至今已延续了6年。
纽约华人每年春节都举行“新年花车游行”,并表演舞龙、舞狮,近年来更是吸引了迪斯尼,派出卡通主题人物助兴。越来越看重华人文化的美国人,甚至会穿上唐装旗袍和你共度佳节。
加拿大
目前加拿大全国华裔人数已达百万之多,成为加拿大第三大民族。由于华人的增多,春节在当地便成了一个重要的节日,也使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在当地日益扩大。
每年腊月,从加拿大东部的多伦多到西部的温哥华,华裔社团就陆续开始欢庆春节了。有中国使领馆的地方,中国外交官和当地的政府官员就会被一同邀去参加各种庆祝活动。舞龙与舞狮、武术与杂技、歌舞与服装表演、庙会式的展览、狂欢式的游行等活动为当地社区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在温哥华、多伦多、蒙特利尔等大城市,华裔社团与当地一些社区和管理机构联合举行贺岁活动。舞狮、秧歌、京剧、灯笼、剪纸、“中国结”等中华文化的“特产”深深地吸引着其他族裔的居民。
在欢庆活动中,也有许多热爱中国文化的“老外”参与,如在舞狮队伍里常常能见到“老外”的面孔。在首都渥太华,有一位名叫乔治的希腊歌手,他特别喜爱唱中国民歌。在蒙特利尔,一位名叫吉米的加拿大人能用中国民族乐器二胡拉出一首首动人的中国民族乐曲。
【欧洲】
英国
这几年,在英国过春节,应了这么一句吉祥话:芝麻开花节节高。
除了政要们向英国华人拜年、举行春节招待会以外,主流社会还积极参与庆祝活动,大英图书馆这一类世界级馆所和中小型博物馆以及剧院、基金会、大学乃至社区中心等都会举办中国春节文化介绍,中小学校还纷纷给孩子们讲授中国的春节习俗,教孩子学做红包、灯笼以及中国龙等。
伦敦唐人街每年吸引600万游客,伦敦华端口商会主办的特拉法加广场春节庆典,已经成为伦敦的着名旅游品牌。
法国
随着华侨华人在法国的影响日益增大,庆祝中国春节的活动已为巴黎市政府和市民所接受,每逢春节来临,巴黎市民总会携家带口来到游行和演出场所和华侨华人一道庆祝节日。
每到春节,装饰着红灯笼的巴黎市政府广场便响起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众多巴黎市民聚集在这里观赏由法国华人侨团联合举办的春节彩装游行。巴黎市市长还会为迎春狮子点睛,一时间锣鼓喧天,金龙银龙上下翻飞,彩狮精神抖擞,平安腰鼓、京剧人物、龙舟报喜等精彩表演张扬着华夏文明。
【大洋洲】
澳大利亚
悉尼每年都举办中国农历新年庆典活动,压轴戏龙舟竞赛往往吸引数十万观众。数百名乘坐龙舟的队员竞相泼水,中国传统的舞龙、舞狮、武术表演以及民族歌舞表演,都深深吸引着每一个观众。
墨尔本有世界最长的巨龙,有150米长,100多年的历史。每年春节,200多名健壮的澳洲人和华人扛着这条巨龙串街走巷,非常壮观。
【非洲】
南非
约翰内斯堡的华人每年大年三十都要敬神、拜天地、烧香、吃团圆饭,当地的客家人还要酿豆腐、煎年糕等。还要到“中国城”去观赏放鞭炮、舞狮、舞龙等活动。
㈡ 因为疫情墨尔本跨年烟火被取消,世界各地都有哪些跨年习俗
随着新年到来,世界各地都以不同方式庆祝新年到来,下面介绍一些地区跨年习俗:
一、澳大利亚举办跨年烟火表演形式,庆祝新年到来
在澳大利亚,政府每年花费一定费用举办焰火晚会,在晚会现场,不同地区人们都聚集在市中心,烟花盛开,将城市上空点缀绚烂无比,在烟花中迎接新年到来。
以上是各个国家迎接新年方式,虽然形式不一样,但是寓意都是一样的,都希望在新一年里一切顺利,生活幸福。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人们远离战乱和疾病,世界更加和平友好。
您还知道哪些国家习俗,欢迎分享,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㈢ 澳大利亚过新年的习俗
1、悉尼:
在节日的欢庆心态下,准备好欣赏悉尼海港上空绚丽的新年前夕焰火表演。悉尼的这些主题鲜明、色彩丰富的焰火表演世界闻名。焰火分别在标志性的海港大桥和港口周围六艘驳船上燃放。
西至内西区的巴尔曼、北至塔朗加动物园)、东至沃克吕兹,从许多绝佳地点都可以看到这场激动人心的表演。也可以参加海港岛上的凭票活动、海港航游或是从水边餐馆里近距离观赏。
让前序娱乐活动和晚上九点的家庭焰火为午夜奇观热身。悉尼还将在达令港进行两场焰火表演,在曼利海滩和邦戴海滩也有较小型的表演。
2、墨尔本:
在沿雅拉河的六个市内场地上举行的大型免费庆祝活动里迎接新年。在比拉容马尔公园与乐队、DJ和喜剧演员一起欢迎新年,或是在亚历山大公园欣赏举家皆宜的电影、魔术和舞蹈。参加联邦广场的盛大派对,或是沿着南岸步行道加入巡回表演者和热情的人群中。
在维多利亚港步行道野餐,或是在码头区漂亮的WaterfrontCity广场中找个位置。所有地点都可以观赏到两场焰火表演,其中一场是晚上9:15供全家观赏,另一场是在午夜燃放迎来美好的新年。
3、柏斯:
在北桥的街道派对上无数的祝愿和免费娱乐中辞旧迎新。詹姆斯街被装点成一条老少皆宜的步行街,户外餐饮和热闹的街道表演让您感受到热烈的欢庆气氛。观看多个舞台上停不了的音乐演出,从DJ、大型摇摆乐队到嘻哈组合,应有尽有。
过去几年,娱乐活动还包括摇摆舞、空中特技、激光表演、大型蹦迪舞会、数码雕塑和喜剧表演。您还可以到格洛斯特公园参加每年一度凭票入场的庆祝活动,大声倒数迎新年,一到午夜零时即由炫丽的焰火宣布新年伊始。
4、布里斯班:
在布里斯班南岸公园的一声巨响中迎来新的一年,还有现场音乐、适合所有年龄的舞会派对、免费电影和两场壮观的焰火表演。庆祝活动从中午开始,在人造海滩上和着DJ节拍一起疯狂,或是早早占据克莱姆琼斯步行道的有利位置,准备观看焰火表演。
在小士丹利街的三个舞台下观赏现场音乐表演,或是融入Suncorp广场免费跳舞派对的强劲音乐声中。对于一家大小来说,文化广场准备了嘉年华活动、棉花糖、儿童比赛与电影。晚上8:30和午夜时分,当焰火在布里斯班河上方绽放时,感受人群的情绪。
澳大利亚简介:
澳大利亚联邦(英语: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简称“澳大利亚”(Australia)。其领土面积7692024平方公里,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四面环海,是世界上唯一国土覆盖一整个大陆的国家,因此也称“澳洲”。
拥有很多独特的动植物和自然景观的澳大利亚,是一个奉行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澳大利亚(Australia)一词,原意为“南方的大陆”,由拉丁文terraaustralis (南方的土地)变化而来。欧洲人在17世纪发现这块大陆时,误以为是一块直通南极的陆地,故取名“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原为澳大利亚土着居住地。17世纪,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殖民者先后抵此。1788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901年组成澳大利亚联邦,成为英国的自治领。1931年成为英联邦内的独立国家。
㈣ 墨尔本当地有什么风俗习惯要适应的
墨尔本当地风俗:
1,墨尔本人很喜欢吃牛排,多数人只吃5分熟的牛排,墨尔本人冬天也是从冰箱里取出牛奶就喝,旅馆里早餐准备的牛奶也都是冰凉,据说他们给婴儿喂牛奶就是从冰箱里取出就喂.
2, 墨尔本当地男男女女对寒冷的冬天没有丝毫感觉。当地女人着装,大多数是上身穿尼子马甲或防寒服,但下身穿着裙子露着腿,任凭寒风肆意吹打着她们裸露的双腿。
3,每年春节,特别距离每年年初一之后最近的周末,墨尔本唐人街彩灯高挂,旗帜飘扬,很多华人(唐人)会来到唐人街参与庆祝中国农历新年的活动,墨尔本市政府把唐人街及与之垂直的罗素街(Russell Street)的一部分进行封闭,禁止车辆通行,特别让给华人举行庆祝聚会活动,本地居民和游客可以欣赏舞龙舞狮,文艺表演等,除了吸引华人之外,也吸引大量的澳大利亚本地居民前来观赏。唐人街对华人来说是凝聚力,对澳大利亚各民族而言是吸引力,近年来已经越来越负有盛名。
4,墨尔本是一个体育盛事之都,曾举办过夏季奥运会,英联邦运动会、世界游泳锦标赛,另外也是每年主办举世闻名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和一级方程式赛车澳大利亚大奖赛的城市。
㈤ 不同国家的另类春节习俗有哪些
中国春节文化已有几千年的深厚积淀,被3000万华侨华人同胞带到了全球各地:
美国
每逢春节,纽约标志性建筑帝国大厦上的1327只彩灯就会一改往日美国星条旗的红、白、蓝三色,亮起华裔喜爱的红色和金色,表示对中国农历新年的祝贺。这一形式至今已延续了6年。
加拿大
由于当地中餐文化的兴盛,许多华人都选择在餐馆吃年夜饭,然而在饭桌上,有两种习惯是吸收了当地的文化演变而来的:一个是人们交谈大都轻声细语,少有高谈阔论,另一个是个人饮酒随意适量,少有酩酊大醉。
澳大利亚
春节正逢盛夏,民间便以龙舟赛作为春节庆典活动的压轴戏,往往能吸引数十万观众。此外,墨尔本有世界最长的巨龙,长150米,有100多年的历史。每年春节,200多名健壮的澳洲人和华人扛着这条巨龙走街串巷,喜庆至极。
㈥ 外国国家过春节的习俗有哪些
新加坡
柑橘是必购年货。新加坡华人在拜年时,一定用一个精致的小纸袋装上两个柑橘作为贺年礼,以表达“大吉大利”、“两粒黄金”和“好事成双”的多重祝福。“红包”本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今年“红包”将被“金包”代替。因为金、蓝、黑和白被认为是今年新加坡的吉利色,而华人不喜欢在春节用素色,所以多选金色。
马来西亚
华人中有20%的天主教和基督教徒,而他们也过春节。为此,教堂大年初一开放,供这些教徒做弥撒,教堂还允许华人的舞狮队到教堂舞狮,象征兴旺发达。在正月十五,未婚男孩向未婚女孩抛苹果,而女向男抛柑橘,希望未来找一个如意郎君或温柔女孩。
伊拉克
为数不多的华人们喜欢吃从底格里斯河里打捞上来的螃蟹,可伊拉克本国人因为不知如何下嘴,不吃螃蟹。哈尼店的伊拉克老板一般只进少量的螃蟹,如果赶上哪家中国公司来人多,或是使馆举办活动采购,这家小店的东西就会被抢购一空。所以,要想在节日里能保证吃上螃蟹,就要隔三差五到这家店逛逛。然而,美国的部分华人却在春节忌吃螃蟹,因其有横行霸道或不行正路之名,可见同宗、异地文化的差异。
美国
每逢春节,纽约标志性建筑帝国大厦上的1327只彩灯就会一改往日美国星条旗的红、白、蓝三色,亮起华裔喜爱的红色和金色,表示对中国农历新年的祝贺。这一形式至今已延续了6年。
加拿大
由于当地中餐文化的兴盛,许多华人都选择在餐馆吃年夜饭,然而在饭桌上,有两种习惯是吸收了当地的文化演变而来的:一个是人们交谈大都轻声细语,少有高谈阔论,另一个是个人饮酒随意适量,少有酩酊大醉。
澳大利亚
春节正逢盛夏,民间便以龙舟赛作为春节庆典活动的压轴戏,往往能吸引数十万观众。此外,墨尔本有世界最长的巨龙,长150米,有100多年的历史。每年春节,200多名健壮的澳洲人和华人扛着这条巨龙走街串巷,喜庆至极。
北极
2002年2月16日,我国第一支纯粹民间性质的北极探险队飞向北极,并于除夕在挪威斯瓦尔巴德群岛的朗伊尔城举办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中国人极地春节联欢晚会,在极地燃起了红红的中国火焰。
印度:饿肚子
印度人在新年这天实行禁食,从凌晨直到午夜。过了午夜,各家才品尝准备好的饭菜,互相祝贺新年。
法国:存酒喝光
法国人有一种迷信,认为除夕家中有剩酒,来年会交厄运。只有干干净净,才能迎来一年的好日子。因此,他们宁可喝得酩酊大醉,也要将家中的酒喝个精光。
波兰:吃青菜
波兰少女在过新年时,要穿上特色的兔行衣服吃青菜,据说吃了青菜会事事顺心如意。
巴拉圭:不食烟火
南美洲的巴拉圭人将年终的最后5天定为“冷食日”。这5天,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都不动烟火,只吃冷食。新年零时钟声敲响后,才能开始点火烹煮佳肴,大摆宴席欢度新年。
马达加斯加:忌吃肉
在马达加斯加,新年以前7天时间内不准吃肉,要到除夕晚餐,方可吃些禽类。元旦这天,夫妇要向双方父母赠鸡尾,表示尊敬;向兄弟姐妹赠送鸡腿,表示关心和友谊。
越南:禁止喝汤
越南北方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除夕夜要到平日取水的地方烧香、磕头,并打一桶水煮年夜饭。煮好后,先祭奠祖宗,然后全家吃年夜饭。吃这顿饭的时候,绝对禁止喝汤。他们认为,喝了汤,种下的庄稼就会受涝。
匈牙利:忌食飞禽
匈牙利人除夕夜不吃禽类,因为他们认为吃鸡、鸭、鸽等飞禽,来年的幸运便会飞走。他们在新年送亲友的礼物,大都喜欢礼物上有打扫烟囱工人和小肥猪的图形,打扫烟囱当然是除旧的象征,胖乎乎的小肥猪,令人喜欢,含意也喜欢。人们在形象上尊重小肥猪,但实际上又是另一回事了,因为他们新年的传统食品是油炸小乳猪,那是要拿小肥猪开刀的!
保加利亚:打喷嚏得牛羊
你若在保加利亚人家吃年夜饭,一定要打喷嚏,这样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当地习俗认为,第一个打喷嚏的人会给全家带来一年的幸福。于是主任走向自己的农场,将自己首先看到的第一只羊,第一头小牛,或第一匹马驹牵过来,送给第一个打喷嚏的客人,这个喷嚏打的多么值得啊!
英国:元旦前一天,家家户户都必须做到瓶中有酒,橱中有肉。英国人认为,如果没有余下的酒肉,来年便会贫穷。除此之外,英国还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风俗,人们都争取第一个去打水,认为第一个打水人为幸福之人,打来的水是吉祥之水。英国人在除夕的深夜,常带上糕点和酒出去拜访,他们不敲门,就径直走进亲友家去。按英国人的风俗,除夕千夜过后,朝屋里迈进第一只脚的人,预示着新的一年的运气。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黑发的男人,或是个快乐、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将全年吉利走好运。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浅黄头发的女人,或是个忧伤、贫穷、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将遭霉运,会遇上困难和灾祸。除夕在亲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谈前,要先去拨弄壁炉的火,祝福主人“开门大吉”。在英国中部的一些地区,新年早上出门时,不管熟识还是陌生,都会互送铜钱,他们认为这样做,不但对方一年有财气,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幸运。
印度:印度的元旦被人称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他们在新年第一天,谁也不许对人生气,更不准发脾气。有些地方,过年不但不庆祝,反而相抱大哭。他们认为,元旦一开始,岁月易逝——人生短暂,用哭声来表示自己的感叹。有些地区的人们则以禁食一天一夜来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开始直到午夜为止。
蒙古:新一年到来,蒙古老人会装扮成牧羊人的样子,穿着毛绒的皮外套,头戴一顶皮帽,手拿一根鞭子,不停地把鞭子在空中抽得啪啪响,以示驱邪祝福。
巴西:巴西人在元旦这天,高举火把,蜂拥登山。人们争先恐后地寻找那象征幸福的金桦果。只有不畏艰险的人,才能找到这种罕见的果子。他们称之为“寻福”。巴西农村有一个独特的风俗习惯——便是互相揪耳,人们在元旦见面时,一定要相互使劲揪住对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巴基斯坦:在元旦这一天,巴基斯坦人们个个手拿红粉跑出门,见了亲友,道过新喜,便互相将红粉涂在额上,以示庆祝新年吉祥如意。
阿富汗:在阿富汗北部地区的居民,每逢元旦都要举行激烈的抢山羊比赛,以示庆祝。两队骑手争抢猎物,比赛既紧张激烈,又喜庆欢乐。
阿根廷:阿根廷人认为水是最圣洁的。每年元旦,各家老少成群结队到江河中洗“新年浴”,以洗去身上的一切污秽。
㈦ 墨尔本的风俗习惯
墨尔本人很喜欢吃牛排,多数人只吃5分熟的牛排墨尔本人冬天也是从冰箱里取出牛奶就喝,旅馆里早餐准备的牛奶也都是冰凉,据说他们给婴儿喂牛奶就是从冰箱里取出就喂.墨尔本当地男男女女对寒冷的冬天没有丝毫感觉。当地女人着装,大多数是上身穿尼子马甲或防寒服,但下身穿着裙子露着腿,任凭寒风肆意吹打着她们裸露的双腿 现在(2007年的数据)每年大约十万名新移民抵达澳大利亚,当中约三分之一往墨尔本定居。移民在墨尔本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但同时也各自带来自己民族的传统和习惯。三分之一的墨尔本居民为生于澳大利亚以外的移民,在墨尔本被使用的语言超过180种之多,墨尔本有来自全球233个国家和地区的移民,和116种宗教信仰。除主要语言英语外,希腊语、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中文、越南语、黎巴嫩语、韩国语等各种语言都有人使用。在墨尔本居民平常收到的政府部门和公用服务部门的信函上,除了英文之外,还用十六种常用的非英语语言列出传译服务电话,方便不熟悉英语的居民和政府部门沟通。不同族群的人们聚居成区,在生活习惯、节庆、餐饮上各成不同风格,为墨尔本带来多元文化的丰富情趣。 每年春节,特别距离每年年初一之后最近的周末,墨尔本唐人街彩灯高挂,旗帜飘扬,很多华人(唐人)会来到唐人街参与庆祝中国农历新年的活动,墨尔本市政府把唐人街及与之垂直的罗素街(Russell Street)的一部分进行封闭,禁止车辆通行,特别让给华人举行庆祝聚会活动,本地居民和游客可以欣赏舞龙舞狮,文艺表演等,除了吸引华人之外,也吸引大量的澳大利亚本地居民前来观赏。唐人街对华人来说是凝聚力,对澳大利亚各民族而言是吸引力,近年来已经越来越负有盛名。 墨尔本是一个体育盛事之都,曾举办过夏季奥运会,英联邦运动会、世界游泳锦标赛,另外也是每年主办举世闻名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和一级方程式赛车澳大利亚大奖赛的城市。
㈧ 其他国家过春节都有哪些习俗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每逢春节,中国人都家人团聚,办年货、吃团圆饭、拜年,并举办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尽享天伦之乐。而除了中国,还有很多其它国家也是过春节的,比如说我们周边的韩国、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过春节的。
一、韩国:年夜饭一定要亲手做。
曾经作为中国的附属国多年韩国,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对春节也是情有独钟的。韩国人也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也会送灶神,然后祭祀等,在家静心祝福,祈求好运。。在大年三十这天全家团聚,并且吃年夜饭。而他们的年夜饭有个特点,绝不会去酒店去吃,而是自己亲手做。意思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因此,韩国的饭店在春节期间基本上是停业的。
鲜为人知的是,其实,越南鱼露并不是越南自产的特产,而是从中国传入的。相传在明朝末年时,广东福建一带人依然对大明有依赖情绪,不愿意归降满清人,一些明朝人便逃避到了越南,并将家乡的美食也带到了这里。这些中国人为了谋生,就利用越南靠海优势制作大量鱼露销售给当地人,并且作为贡品进贡给越南的皇帝。就这样,逐渐使之成为越南人必不可或缺的一样食物。
据悉,越南鱼露集中了鱼的精华,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越南妇女保持美丽容颜的“秘方”。中国女孩一定对这个很感兴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