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澳大利亚最好玩的潜水的地方都有哪些
澳大利亚完全被水环绕,拥有众多的岛屿和珊瑚礁,是一个潜水者的天堂。澳大利亚的水域中栖息着大量珍贵的海洋生物,其中包括4000多种鱼类和世界上种类最繁多的海草。
1. 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昆士兰(Queensland)
切勿错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大堡礁。这个活生生的大自然杰作是如此之大,从外太空都可以看见。它沿着昆士兰海岸,从约克角(Cape York)延伸至班达伯格(Bundaberg),全长近2000公里。探索黑容岛(Heron Island)和蜥蜴岛(Lizard Island)的潜水天堂;或者待在圣灵岛(Whitsundays Island)上,乘水上飞机前往美丽的心形礁(Heart Reef)。以凯恩斯(Cairns)或道格拉斯港(Port Douglas)为基地,探访绿岛(Green Island)和费兹罗伊岛(Fitzroy Island)的珊瑚礁群。再向外航行,前往位于大陆架边缘的阿金科特礁(Agincourt Reef)。在玛斯库莱布夫人岛(Lady Musgrave Island)和格莱德斯通(Gladstone)附近费兹罗伊泻湖(Fitzroy Lagoon)充满海龟、海星和海蟹的珊瑚峡谷里游过。从汤斯维尔(Townsville)出发去探索“SS Yongala”号的沉船残骸,或是从麦凯(Mackay)出发去探索“Llewellyn”号的沉船残骸。
2. 珀斯
卡纳克岛的海狮:跟随船长乘船一同出海,享受精彩的一天!佩戴潜水设备,您将会体验到奇特、多彩的海底世界:海狮一同嬉戏,幸运的话还可以与海豚亲密接触!同时还有各种鸟类陪同您一共度过这难忘的一天!
罗丁汉姆的海豚:在澳大利亚珀斯的罗丁汉姆,游客可以近距离接触未经驯养的野生海豚,充分享受在海豚陪伴下的快乐时光!
3. 西澳大利亚(Western Australia)
在宁格鲁海洋公园(Ningaloo Marine Park)沉醉于绚丽的热带色彩之中。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岸礁, 拥有200种硬珊瑚、50种软珊瑚以及500多种鱼类。在本德吉本比斯(Bundegi Bombies)珊瑚礁保护区潜泳或潜入浅水里,置身于色彩明艳的鱼群之中。在埃克斯茅斯湾(Exmouth Gulf)入口处近距离观察如科幻小说里所描述那样的海绵、海扇和柳珊瑚。在灯塔湾(Lighthouse Bay)游入海龟、蝠鲼、海豚、儒艮、蝙蝠鱼、天使鱼和小丑鱼以及许多其他海洋生物之间。在莫里恩岛(Murion Islands)尝试一流的礁石潜水,探索华丽的水下世界。四月到六月间,您甚至还能与世界上最大的鱼类鲸鲨同游。
德克哈托格岛的儒艮:西澳的德克哈托格岛潜水将会是一次非凡的体验,这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未被完全开发的潜水地之一,较好地保存了原有风貌。德克哈托格岛上的两个区有众多珊瑚虫等海洋生物、以及峡谷、洞穴等自然景观。
埃克斯茅斯的鲸鲨:适宜到西澳埃克斯茅斯潜水、观看鲸鲨的月份为3月份和6月份。期间游客会在探鱼飞机的指引下,锁定鲸鲨的位置,体验在这个巨大的海洋生物身边潜水的惊险与刺激!
埃斯佩兰斯的叶海龙: 西澳埃斯佩兰斯适宜进行岸浅,这里有一种非常奇特的动物-叶海龙(leafy sea dragons)。叶海龙属于海龙科,主要栖息在隐蔽性较好的礁石和海藻生长密集的浅海水域。无论形态、生活习性和食物习性都与海马很相似。因其身上布满形态美丽的绿叶,游动起来,摇曳生姿,被称为“世界上最优雅的泳客”。外观像海藻叶又像龙的叶海龙,无疑是海洋鱼类中最让人惊叹的生物之一。
除了叶海龙之外,还有一种草海龙(weedy sea dragons),这两种海龙都只产于澳洲南部近海一带。
4. 南澳
艾尔半岛(Eyre Peninsula)上宁静的拜尔得湾拜尔得湾(Baird Bay),在活泼的海狮和宽吻海豚身边游泳、潜泳或潜水。这个渔村因为栖息在海岸外一个有遮挡的泻湖里的濒危海狮群而着名。观看成年海狮带着幼兽在离岸不远的清澈海水中翻滚嬉戏。凝视它们带有灵气的棕色眼睛,让它们轻轻地推推您,邀请您一起嬉戏。和一群喜欢嬉戏、但更油滑的海豚一起潜入更深的水中。在附近的林肯港(Port Lincoln),您可以在乌贼和金枪鱼身边游泳,甚至待在笼子里潜入水中观看大白鲨。
南澳林肯港的大白鲨: 南澳林肯港潜水观大白鲨一日游!适合时间或资金有限的游客,最重要的是该项活动不需要潜水证!
5. 澳大利亚墨尔本
波特兰的蓝鲸:澳大利亚墨尔本波特兰由于邦尼上升流养育了丰富的磷虾,吸引了众多蓝鲸每年11月份至5月份前来觅食。潜水世界工作人员对该地情况非常熟悉,可以带领游客参观蓝鲸觅食活动,游客见到蓝鲸的可能性达95%以上。蓝鲸是一种海洋哺乳动物,属于须鲸亚目。蓝鲸被认为是地球上生存过的体型最大的动物,长可达33米,重达181吨。
6. 新西兰北部
虎鲸是一种大型齿鲸,别称逆戟鲸、杀人鲸,身长为8~10米,体重9吨左右,背呈黑色,腹为灰白色,有一个尖尖的背鳍,背鳍弯曲长达1米,嘴巴细长,牙齿锋利,性情凶猛,食肉动物,善于进攻猎物,是企鹅、海豹等动物的天敌。有时它们还袭击其它鲸类,甚至是大白鲨,可称得上是海上霸王。
在新西兰北部水域国王岛,游客有机会看到各种鲨鱼、旗鱼、海豚、座头鲸等海洋生物。
7. 汤加
1773年,库克船长,英国探险家、航海家和制图学家,参观汤加王国,因岛上土着友善热情而称之为“友谊群岛”(Friendly Islands)。
座头鲸,又名大翅鲸、驼背鲸、巨臂鲸,属于须鲸亚目的海洋哺乳动物。其“座头”之名源于日文“座头”,意为“琵琶”,指鲸鱼背部的形状。其前缘具不规则的瘤状突如锯齿状,口大,进食时上下颌间特殊韧带结构可使口张开90度的角度。常发出类似“唱歌”的繁杂声音,因此受到海洋生物学家、音乐家、摄影师的钟爱。已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8. 麦克罗(Mackerel)
麦克罗是世界着名的潜水胜地之一,这里有成群的牛鲨,有时还可见到大型的虎头鲨。牛鲨,别称公牛鲨、公牛白眼鲛,体型较小,身体较其它鲨鱼相对宽阔,躯干粗大,整个身体呈纺锤型。体背呈侧暗灰色,腹侧为灰白色。雄性牛鲨可长到2.1米长,90公斤重。雌性则更大,达3.5米长,230公斤重。
牛鲨的头宽扁,尾基上下方各长有一个凹洼,牛鲨眼睛很圆,瞬膜发达,前鼻瓣呈宽三角形;没有口鼻沟或触须。牛鲨经济价值较高,肉质很好,可加工成各种肉制品;鳍可做成鱼翅;皮厚,可加工成皮革;肝可加工制成维他命或鱼肝油;剩余物可制成鱼粉。
9. 莫宁顿半岛(Mornington Peninsula),维多利亚(Victoria)
在菲利普港海角海洋公园(Port Phillip Heads Marine Park)潜水,置身于黄貂鱼、海马、乌贼、鱿鱼、海胆、石斑鱼和如杂草般的海龙之间。这个神奇的海洋世界就位于距离墨尔本仅一小时车程的莫宁顿半岛外。在教皇之眼(Popes Eye)这个小小的保护区里惊叹于鱼类、鸟类和海豹的数量之多。在索兰托(Sorrento)与海豚共游。在海藻床礁(Kelp Beds Reef)潜水,从8米深处笔直落到18米处,观察那里的水下悬崖、暗礁和洞穴;或是在菲利普港海角潜得更深,那里可以进行墙潜、峭壁潜水,还有沉没的一战潜艇。在波特西码头(Portsea Pier)学习潜水,在莱依码头(Rye Pier)周围的水路中探索极为多样的鱼类。
10. 东海岸潜水路径(East Coast Dive Trail)
塔斯曼尼亚(Tasmania) 从比那龙湾(Binalong Bay)到塔斯曼半岛(Tasman Peninsula),一路尝试沿着塔斯曼尼亚东海岸的11个一流的潜水点潜水。清澈的碧波中能见度为10到40米。在比切诺(Bicheno)附近的沃布斯湾(Waubs Bay)从岸边下潜,观察大腹海马和如杂草般的海龙。在总督岛海洋自然保护区(Governor Island Marine Nature Reserve)的水域里从海葵和蝴蝶鲈鱼群旁边滑过。在福柯岛(Isle de Phoque)迷人的洞穴中游过。这里也生长着一大群海豹。潜水探索玛丽亚岛(Maria Island)附近被放弃的“Troy D”号,或是在瀑布湾(Waterfall Bay)从小船上跳下水,潜到大片的珊瑚礁和洞穴间。穿行于福特斯库湾海藻林(Fortescue Bay Kelp Forest)之间或是于1915年沉入40米海底的“SS Nord”号周围。
11. 达尔文港(Darwin Harbour),北领地
在海水温和的达尔文港(Darwin Harbour)潜水探索二战残骸和鱼类丰富的海岸珊瑚礁。这里的潮汐大约每两周就能带您去探索这些水底的秘密。在铺满苔藓的船体间游过。这些船是在1942年的空袭中被击沉的,现在里面栖息着星斑、沃比贡鲨鱼、海鲈和梭子鱼。在港口两边的浅礁里观察柳珊瑚、软珊瑚树、竖琴珊瑚、花瓶海绵和海鞘。欣赏达尔文着名的火红日落,然后到温暖平静的海水里夜潜。在自然照明的水中,您会看到石笔海胆,有时还能看见章鱼。
12. 克洛威利(Clovelly)和戈顿(Gordons)湾,新南威尔斯
在克洛威利(Clovelly)和毗邻的戈顿湾(Gordons Bay)风景如画的岩石水道中观赏五彩缤纷的鱼类。这片海域距离悉尼中心商业区仅八公里,到处都是石斑鱼、太阳鱼、红鳍笛鲷、无膘石首鱼、大鳐鱼、巨型乌贼和鲬鱼。到有遮挡的克洛威利池(Clovelly Pool)或克洛威利北端鲨鱼角(Sharks Point)风浪更大的水域夜潜。沿着500米长的水下自然路径(Underwater Nature Trail)绕戈顿湾潜水,游过礁石、沙坪和海藻林。在常见的海洋生物中,您会找到海草鱼、海龙、沃比贡鲨鱼和杰克逊港鲨鱼,以及海星、海参和海胆。
❷ 澳大利亚风浪最大的海域是什么海域
应该是在澳大利亚南部海域,因为这里是属于西风带,常年盛行西风,而且诶澳大利亚南部海域几乎岛屿、陆地以减弱西风,所以这一带的海域风浪在澳大利亚比较大。。。
❸ 新西兰的库克海峡与澳大利亚的巴斯海峡所处的纬度差不多,但前者的风浪远大于后者,为什么
东澳大利亚暖流正好穿过库克海峡,巴斯海峡处在暖流的西边。
❹ 库克海峡常年风浪较大,受海陆轮廓影响形成了什么效应
降水。轮廓破碎有利于海洋水汽深入,降水多。
库克海峡比巴斯海峡风浪大的原因是:库克海峡两边是悬崖,巴斯海峡两边是岛屿,悬崖更易使风浪反复潮涌。所以库克海峡比巴斯海峡风浪大。库克海峡海岸边地形各异,澳大利亚沿岸山地逼近海岸,沿岸平原狭窄,局部地段有平原和较宽的海滩,多数为溺谷型海岸,塔斯马尼亚岛南岸和新西兰南岛的西北岸为曲折的峡湾海岸,北岛西岸岸线曲折,多半岛和港湾,其他海岸大都较为平直。
❺ 澳大利亚出现咖啡色泡沫海浪,这种奇怪现象是怎么形成的
海外网12月15日电 澳大利亚暴雨来袭,引发山洪和特大潮汐,海边卷起大量泡沫,一些当地居民玩起新花样,自发组织划船、游泳等活动,甚至还有居民裸跑。据英国《每日邮报》15日报道,恶劣天气导致澳大利亚多地道路封闭,小型社区被隔离,大约有1000栋房屋受到影响。国家应急服务局(SES)已发出洪水疏散警报,300多名应急人员已被派往新南威尔士州北部,与当地救援人员一起进行支援行动。
它预告沿海居民该地方将会出现糟糕的天气,尽早让他们及时的做好准备。这大概也是海洋生态系统自我排污能力。不过,在面对海洋气泡的时候还是尽量的不要在里面玩耍。因为大家也分不清里面的物质是不是有害。如果你不小心碰触,危害了人体健康,反而得不偿失。不过大家面对这种现象也可能会新奇,也就跑进去游玩一下,但还是不要待太久吧。
❻ 世界上最大的风浪区
“好望角”的意思是“美好希望的海角”,但最初却称“风暴角”。是位于非洲西南端非常着名的岬角。位于34°21′S,18°30′E处。北距开普敦52km。但从此通往富庶的东方航道有望,故改称好望角。苏伊士运河通航前,来往于亚欧之间的船舶都经过好望角。现特大油轮无法进入苏伊士运河,仍需取此道航行。好望角多暴风雨,海浪汹涌,位于来自印度洋的温暖的莫桑比克厄加勒斯洋流和来自南极洲水域的寒冷的本格拉洋流的汇合处。1939年这里成为自然保护区。
地理位置
[编辑本段]
好望角正位于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汇合处,即非洲南非共和国南部。强劲的西风急流掀起的惊涛骇浪常年不断,这里除风暴为害外,还常常有“杀人浪”出现。这种海浪前部犹如悬崖峭壁,后部则像缓缓的山坡,波高一般有15-20米,在冬季频繁出现,还不时加上极地风引起的旋转浪,当这两种海浪叠加在一起时,海况就更加恶劣,而且这里还有一很强的沿岸流,当浪与流相遇时,整个海面如同开锅似的翻滚,航行到这里的船舶往往遭难,因此,这里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航海地段。
名称由来
[编辑本段]
南非大地上很早就生存着一股股游猎部族。就在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土着黑人年复一年以缓慢的节奏从事着日出而作、日落则息的农牧生活时,一支来自葡萄牙的船队正在非洲西海岸边的狂涛中奋力挣扎着驶向好望角。
1487年8月,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约1450~1500年)奉葡萄牙国王若奥二世之命,率两艘轻快帆船和一艘运输船自里斯本出发,再次踏上远征的航路。他的使命是探索绕过非洲大陆最南端通往印度的航路。迪亚士率领的船队首先沿着以往航海家们走过的航路先到加纳的埃尔米纳,后经过刚果河口和克罗斯角,约于1488年1月间抵达现属纳米比业的卢得瑞次。船队在那里遇到了强烈的风暴。苦于疾病和风暴的船员们多数不愿继续冒险前行,数次请求返航。迪亚士力排众议,坚持南行。船队被暴裹挟着在大洋中飘泊了13个昼夜,不知不觉间已经绕过了好望角。风暴停息后,对具体方位尚无清醒意识的迪亚士命令船队掉转船头向东航行,以便靠近非洲西海岸。但船队在连续航行了数日之后仍不见大陆。此时,迪亚上醒悟到船队可能已经绕过了非洲大陆最南端,于是他下令折向北方行驶。1488年2月间,船队终于驶入一个植被丰富的海湾,船员们还看到土着黑人正在那里放牧牛羊,迪亚士遂将那里命名为牧人湾(即今南非东部海岸的莫塞尔湾)。迪亚士本想继续沿海岸线东行,无奈疲惫不堪的船员们归心似箭,迪亚士只好下令返航。
在返航途中,他们再次经过好望角时正值晴天丽日。葡萄牙历史学家巴若斯在描写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时写道:“船员们惊异地凝望着这个隐藏了多少世纪的壮美的岬角。他们不仅发现了一个突兀的海角,而且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感慨万千的迪业士据其经历将其命名为“风暴角”。
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再率船队探索直通印度的新航路。当年11月27日,达·伽马的船队再次绕过好望角,次年5月20日驶抵印度西海岸重镇卡利库特。又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达·伽马约于1499年9月1日前后返回里斯本。
“好望角”一名的由来有着多种说法。最常见的说法有两种:一说为迪亚士1488年12月回到里斯本后,向若奥二世陈述了“风暴角”的见闻,若奥二世认为绕过这个海角,就有希望到达梦寐以求的印度,因此将“风暴角”改名为“好望角”;另一种说法是达·伽马自印度满载而归后,当时的葡王才将“风暴角”易名为“好望角”,以示绕过此海角就带来了好运。
顽强的迪亚士不期然而然地揭开了好望角神秘的面纱,他的名字也永远与好望角连在一起。葡萄牙诗人卡蒙恩斯在其优美的叙事长诗《鲁西亚德》中,讲述了好望角神奇的传说:古希腊时,硕大无朋的亚当阿斯特伙同其他99个巨人图谋反抗诸神,试图用风暴攻取奥林匹斯山,但被在诸神面前的赫尔克勒斯和沃尔坎所打败。作为永久的惩罚,巨人们被流放到世界尽头,埋葬在火山群峰之下。亚当阿斯特的身体化为峥峥山岳,形成了好望角,开普敦北面的桌山是他制造风暴和雷电的作坊,好望角周围海域上怒号的狂风和肆虐的雷暴是他不断巡游的魂灵。对敢于在这一海域搅扰他的人,他会咆哮着施以可怕的报复。迪亚士首先闯人了亚当阿斯特的禁地,亚当阿斯特自然不会忘记对他施行报复。1500年5月,在随卡布拉尔率领的庞大船队再次远航印度的旅途中,迪亚士在好望角附近的一场风暴中葬身大洋……
形成原因
[编辑本段]
与好望角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在南半球中纬度地带只有非洲的好望角、南美洲的合恩角,以及澳大利亚南部沿岸和新西兰的南岛位于这里,其它几乎被三大洋的南部海域所环绕,构成一个封闭的水圈通称为南大洋,这里终年西风劲吹,风暴频繁。在夏季也是西风咆哮而过,冬季更是寒风凛冽,常年的西风把海水也驯服得环绕地球由西向东奔驰,形成了着名的“西风漂流”。
下面这段文字是经常航行在这段航程中的一位海员对那里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描述:“乌云密蔽,连绵不断,很少见到蓝天和星月,终日西风劲吹,一个个涡旋状云系向东飞驰,海面上奔腾咆哮的巨浪不时与船舷碰撞,发出的阵阵吼声,震撼着每个海员的心灵。”形成这种景象的原因,主要是地球自转对气流的方向起了重要作用。使西风变得强烈的另一个原因是,中纬度的温差大。向极地或向赤道航行一天,就会明显感到冷暖的差异,这是由于低纬度的能量在向两极输送中,相当大的部分要消耗在中纬度地区,同时极地冷空气不停地向南侵袭,在这两股冷暖差别较大的气流夹击下,中纬度地带就成了温差较大的地区,冷暖气流不断交汇运动,极易导致风暴频发。
商业作用
[编辑本段]
好望角的发现,促使许多欧洲国家把扩张的目光转向东方。荷兰、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的船队都先后经过这里前往印度、印度尼西亚、印度支那、菲律宾和中国。1652年,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掠取好望角的主权,并在现今的开普敦建立居民点,专为本国和其他国家过往的船队提供淡水、蔬菜和船舶检修服务。19世纪初,在海外已攫取大量殖民地的英国人看到掌握好望角制海权的重要性,遂侵入南非将荷兰人取而代之。在苏伊士运河1869年开通之前的三百多年时间里,好望角航路成为欧洲人前往东方的唯一海上通道。苏伊士运河开通后,这条航路的作用虽有所减弱,但仍然是欧亚之间不可或缺的重要通道,一些巨轮还必须从这里绕道。据在好望角的南非人士讲,现在每年仍有三、四万艘巨轮通过好望角。西欧进口石油的三分之二、战略原料的百分之七十、粮食的四分之一都要通过这里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