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请问虾喜欢生长在哪些地方
你好
虾是近岸浅海虾类,常栖息于泥沙质或半泥沙质底海区。据教授介绍,基围虾学名为刀额新对虾,国内的产地主要是在长江以南,最主要的就是广东和福建两省。主要分布于日本东海岸,在中国广泛分布于山东半岛以南沿岸水域。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及澳大利亚一带也有分布。我国沿海5~8月为产卵盛期。
‘贰’ 澳大利亚的饮食
澳大利亚人的食物应该是世界上最丰富多样的. 肉,蛋,禽,海鲜,蔬菜和四季时令水果应有尽有. 几乎全部是自产自销, 很少依赖进口, 而且品质优良, 其中牛肉, 海鲜, 水果还远销世界各地以往澳大利亚传统的饮食文化以英格兰,爱尔兰为主. 50年代随着大量欧洲移民的涌入, 也带来了饮食文化的多样化. 意大利,希腊,法国,西班牙,土耳其,阿拉伯等各地菜肴,食品相继在澳洲各地落户生根, 它不仅满足了各地移民的需要, 也给那里的英国后裔带来了新的口味。
谈到饮食文化, 最值得一提的是亚洲食品在澳洲的兴盛. 如同世界各地一样亚洲食品的主流是中国餐. 从19世纪50年代淘金潮开始, 华工就已经把中餐带进澳大利亚. 当时的许多小城镇都可以找到中餐馆.20世纪初, 糖醋排骨, 黑椒牛柳, 咕老肉, 杏仁鸡丁就已经成为风行一时的异国情调菜肴. 现在你可以在澳洲任何一个小城镇里看到中式餐馆. 在大城市里的唐人街,中餐馆,酒楼更是鳞次栉比, 枚不胜举.据说在各国风味餐馆中中餐的数目是最多的。
随着70年代后期越南难民的涌入, 一种价格低廉的越南菜悄悄流传开来, 其中最脍炙人口的就是特别牛肉粉, 这几乎成了越南食品的象征, 然后没过多久越南风味酒杯咸,辣,甜的泰国菜所取代. 泰国餐馆就像当年的法国餐馆一样迅速遍及各个城区, 并风行了10年. 现在最为流行的亚洲餐依次为中餐, 泰餐, 日餐, 韩餐, 越餐和马来餐。
澳大利亚的一些着名餐馆, 20年前是法国菜, 现在却呈现多元化特色. 许多菜兼收并蓄, 互相借鉴, 形成新派的法餐,澳餐和意餐。
90年代以后澳洲的家常菜中最普遍的是什么呢? 浇汁意大利面加蔬菜沙拉加泡沫咖啡!
现在澳洲人发现, 在澳大利亚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可以种植各种任何在其他国出产的东西, 所以他们学会了各种烹调技术和在饮食上有了创新意识, 也能够是丰富的物产物尽其用. 澳洲人终于可以说: 世界已经在我的舌尖上!
‘叁’ 澳洲龙虾的原产地是澳大利亚吗
澳洲龙虾的原产地是澳大利亚。主要产地是大洋洲。
澳洲龙虾主要产地大洋洲具有六大特征:
1,体大肥美,一般商品虾澳洲龙虾龙虾仔体重100—200克,成虾在750克以上。
2,生长快,产量高。
3,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滑脆、味道鲜美香甜,风味别具一格。
4,适应性强,能忍耐恶劣天气环境,在水温5℃—35℃之间,盐度17-24度之间能正常生活。
5,食性杂,既吃动物性饲料,也吃人工配合饲料和腐殖质,且粗生易养。
6,经济效益高。澳洲龙虾不仅产量高,而且有极强的耐活力,便于长途运输。鲜活大虾在国内外市场上倍受消费者青睐。
(3)澳大利亚什么地方有大虾扩展阅读
生活习性:昼伏夜出,白天藏匿洞中,仅显露两对触角和头部用以感触洞外动向,夜间外出觅食。主要摄食小鱼、虾蟹类、小贝类、海胆、藤壶、多毛类、藻类等。龙虾依靠步足爬行,不喜游泳,行动迟缓。触角灵敏,遇敌时转动第二触角摩擦发音器发出吱吱声响以惊吓对方。
受惊时常屈腹弹跳,引体向后。喜厮斗,常以俯冲方式攻击对方,有群栖习性,虾群区域性明显,常因季节水温变化和索饵、生殖等因素发生迁移,通常夏季栖于浅水处,秋冬移向较深海区,繁殖时复又到浅海处。
‘肆’ 海水虾有哪些
基围虾
中国对虾
中国毛虾
竹节虾
竹节虾,也称花虾、竹虾、斑节虾、日本对虾,与老虎虾同类。特征是在其头部上方有细小的锯齿,向前突出的长刺和两眼间的刺状突出;虾体有蓝色的横斑花纹。
竹节虾的附肢呈黄色,尾部呈鲜黄带蓝色。竹节虾的壳薄而硬,肉质厚实。目前,竹节虾在我国福建、广东沿海有人工养殖。自日本北海道及至黄海南部,中国浙江、福建、台湾、广东,菲律宾、新加坡、澳大利亚北部、印度、非洲东部以及红海均有分布。
日本对虾含肉率为39.21%,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别为17.74%和2.08%,肌肉(干样)中18种氨基酸总量(TAA)为70.68%。日本对虾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占脂肪酸总量的64.04%,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分别为1.70%和10.92%,多不饱和脂肪酸和EPA、DHA含量高于其他几种经济虾类及淡水鱼类。
基围虾,就是基围地带出产的虾子,因为喜欢随海的潮水游到基围下的水流平缓区产卵,所以被称作基围虾。基围虾属于浅海海水虾,在我国原产于福建、广东沿海等地。其生长在河涌的泥底,身体稍呈黝黑色泽,壳较硬,有明显的红色条纹,体型偏小,口感脆甜,额头上没有刺(虾枪)。基围虾可在10℃左右的水温存活。
近年来,基围虾通常是淡水育种,海水围基养殖的,其得名原因是围基养殖。基围虾形态像对虾,但它的壳没有对虾软,形态没有对虾大,且体肥壳薄。基围虾适合白灼烹饪,肉质鲜美爽口。
中国对虾,又称“大明虾”,为海产八珍之一,是我国沿海重要的水产品。中国对虾是海水虾,偏黄色的对虾为雄性,偏青色的对虾为雌性,过去常因成对出售,故称对虾,又称东方对虾。海捕非养殖的中国对虾一般在30-50克,规格越大越稀少;用此虾做的油焖大虾是经典名吃,壳薄且虾肉香酥绵软。
对虾烹饪,大致有蒸煮、油炸,既可制作各色品种精美点心,也可以炮制各种名菜鲜肴。中国对虾是我国特有的名贵品种。据检测,每100克东方对虾含蛋白质20.6克,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佳品,具有补肾兴阳等特殊功效,是不可多得的海中珍品。
中国毛虾又称小白虾、梅虾、虾皮、苗虾等,为中国特有种类。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尤以渤海沿岸产量最多。产地主要有辽宁、山东、河北、江苏、浙江、福建沿海。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毛虾体长仅2.5~5.4厘米,体形侧扁,虾皮和壳都很薄。全身除极少的红点外完全透明。毛虾喜欢栖息在河口浅滩水质肥沃的地方。毛虾是一种生长迅速、生命周期短、繁殖力强、世代更新快、游泳能力弱的小型虾类,在生态习性上属于浮游动物类群,随潮流推移而游动于沿岸、河口和岛屿一带。毛虾的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
因体小壳薄肉嫩,适于加工成虾皮或虾酱,是虾皮、虾酱的主要加工原料。市场上的虾皮即为毛虾加工而成。虾皮的营养价值很高,在水产品中属价格比较低廉的大众化海味品。经化验每100克虾皮中含蛋白质39.3克,还富含钾、镁、硒等无机元素及维生素B5和维生素E。虾皮中钙和磷的含量在水产品中最为可观,儿童适当地食用虾皮,对其生长发育大为有益。家庭食用方法多而简便,如虾皮炒鸡蛋、熬冬瓜、烧白菜或萝卜、炸丸子、作馅及汤料均很鲜美。
‘伍’ 澳大利亚饮食文化
1、本土人热衷于西式餐饮,因此最常见的是沿街的速食店。
薯条、沙拉和面包是这些店的基本配置,再在街边设几张小桌子,四周摆放几把简易的椅子。总能看见沿街一边吃薯条、沙拉,一边谈笑风生的人们。
2、除了西餐厅,当属烧烤最受当地居民欢迎。
为了迎合人们的这种喜好,政府在公园及其他一些适宜的公共区域设置了免费烧烤场所,并提供煤气供人们烧烤聚会。
3、咖啡和酒是必不可少的。
用“把咖啡当茶喝”这句话来形容人们对咖啡的热爱,丝毫不为过。光是在墨尔本大学校园中,就有不下10家大大小小的咖啡屋。
在墨尔本,星巴克只不过是一家再普通不过的便捷咖啡馆而已。有咖啡的地方就有甜点,可以说在这里品尝过咖啡和甜点的人一定会情不自禁地迷恋上咖啡和甜点的味道。
(5)澳大利亚什么地方有大虾扩展阅读:
澳大利亚的生活习俗:
尽管澳大利亚常常被描绘成一个以农村为主的国家,事实上,占主导地位的仍是市区的文化和大都会的生活方式,包括可以享受到的世界各地的美味佳肴。
澳大利亚有特别浓厚的自由和无拘无束的气氛。人们日常互相直呼其名(只称呼名,不称呼姓),老板和员工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都如是。
在两大城市悉尼和墨尔本的市中心,平日中午常常可看见穿笔挺西服的白领人士或白领丽人和朋友同事聚在一起,坐在建筑物门前的台阶上吃简单的午餐,如三明治或热狗,白领人士坐在街上吃便当,同样是现代化的大都市,同样的场面在东京或香港这样的地方是难以想象的。
‘陆’ 澳洲淡水龙虾的产地
澳洲淡水龙虾,是指澳洲地区的淡水螯虾,虽然有100多种,但目前在澳大利亚已经大规模养殖并开始出口创汇的主要有Cherax属的三种。第一种是马龙螯虾(英文Maron,学名C.tenuimanus),有人译作马朗螯虾或麦龙螯虾;第二种是牙别螯虾(英文Yabbie,学名C.destructor),又有人译作亚比螯虾;第三种是红螯螯虾(英文Red Clow,学名C.quadricarinatus),也有人译作四脊滑螯虾。为此,现在一般水产养殖者所称的澳洲淡水龙虾,就是指已经商品化养殖的上述三种螯虾。这三种澳洲淡水龙虾在澳大利亚分布地区有所不同,这主要是由于各自的生理生态习性决定的。马龙螯虾最初主要在澳大利亚西部、西南部养殖,现在在南部、新南威尔士州、昆士兰州也有养殖。牙别螯虾在澳大利亚分布最广,产量也最大。红螯螯虾养殖场以昆士兰州最多,由于这个州在澳大利亚北部,气温较高,很适于该虾的生长。
‘柒’ 澳大利亚生态学家为什么没有在墨累河中寻找到墨累河螯虾
生态学家Nick Whiterod花费了4年的时间,在澳大利亚南部的墨累河中寻找墨累河螯虾,然而令他失望的是,如今那条河流中再没有一只墨累河螯虾的出现。Nick认为,澳大利亚南部的墨累河上游建造了堤堰之后,减缓了下游的水流,降低了水中的氧气含量导致了墨累河螯虾的减少,而在上游的水域中,其它的淡水龙虾生活几乎没有受到影响。
现在Nick呼吁重新引进墨累河螯虾回到这里,因为他相信在一些地方它们还是能够存活下来的,他计划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能和自己的非盈利组织为河流下游补充一些龙虾的库存,将小龙虾引进墨累河里。
‘捌’ 澳洲淡水龙虾的特点有哪些 3种澳洲龙虾的做法介绍
澳洲淡水龙虾,隶属于十足目拟螯虾科,是一种大型淡水螯虾,原产澳大利亚。该虾近年经广东省引进试养并先后取得人工繁殖种苗和成虾养殖成功,目前正陆续在省内外推广养殖
澳洲淡水龙虾又名红螯螯虾,隶属于十足目拟螯虾科,是一种大型淡水螯虾,原产于澳大利亚。该虾近年经广东省引进试养并先后取得人工繁殖种苗和成虾养殖成功,目前正陆续在省内外推广养殖。 澳洲淡水龙虾因个体较大,且外形有些酷似海中龙虾,又只生活在淡水中,故被称为淡水龙虾。其个体一般重100~200克,在澳洲最大的个体可重达500克。 据研究,澳洲淡水龙虾是目前世界上的名贵经济虾种之一。
特点:
一、是体大肥美,一般个体重100~200克,最大个体达500克。
二、是生长快,产量高。该虾每年4~5月份放养,10~11月份收获,每亩鲜虾产量达400千克以上。
三、是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滑脆、味道鲜美香甜,风味别具一格。
四、是适应性强,能忍耐恶劣的气候环境,在水温5~35℃之间能正常生活。
五、是食性杂,既吃动物性饲料,也吃人工配合饲料和腐殖质,且粗生易养。
六、是经济效益高。澳洲淡水龙虾不仅产量高,而且有极强的耐活力,便于长途运输。鲜活大虾在国内外市场上倍受青睐,目前在西方国家、日本和港澳地区十分抢手。
澳洲淡水龙虾的特点有哪些 3种澳洲龙虾的做法介绍
编辑:T-laixia…yxlady发布时间:2015/10/24
澳洲龙虾的做法:
1、龙虾伊面
龙虾的处理方法:用筷子从龙虾尾部搓进去,放出黄色的血水,接下来就是把龙虾切块,建议拿处理食物的剪刀来处理龙虾会比较方便,把龙虾头部和身体分开,然后把身体切块。把处理好的块块沾上生粉,放盘里备用,再清洗一下龙虾头里的血水,冲洗干净,也沾上生粉,将锅子烧热,倒入油,把龙虾放进去,煎至颜色深红,大概7-8分熟便可拿出来。
做法:用一个大锅将水煮开,加入少许盐,将面煮熟后沥干,铺在碟子上,在锅里放上牛油,转动锅让黄油均匀,放入切好块的洋葱,爆香,倒入鲜奶油,稍微加热后,倒入高汤和白酒,用盐和胡椒调味,然后把龙虾放进去炖10分钟左右,最后,放入罗勒,即可倒入煮好的面上,搅拌均匀后即可享用。
2、香鲜澳洲龙虾
先将刀柄将活澳龙头部拍昏;在澳龙脖子处下直刀将澳龙活杀切断;从中段至尾部分成八块;再将头部切开成十六快;将切好的澳龙用蛋清,淀粉挂糊,放入七分热的色拉油中,煎至金黄色,出锅;所有澳龙煎完后,将葱姜煸出香味加料酒,墨西哥鸡汁,白糖,盐少许和高汤三勺做汤汁,滚开后将煎过的澳龙下锅翻炒,汤汁见浓时出锅,装盆上桌。
3、碳烤龙虾
准备好碳烤架并预热。在龙虾和烤架上都刷上适量橄榄油。烧烤龙虾,直至外壳变红色,肉质变白,约8-10分钟。(如果解冻龙虾尾需要约8分钟)。可以i撒上适量黑胡椒粉调味。把龙虾一边放置一会,稍凉即可食用。注:如果有需求,也可在碳烤前切开虾壳,除去虾肠。
‘玖’ 淡水龙虾和澳洲淡水龙虾有区别吗
1、产地不同:
澳洲淡水龙虾原产澳大利亚,外形酷似海中龙虾,是目前世界上最名贵的淡水经济虾种之一。该虾体色褐绿,螯的外侧顶端有一膜质鲜红带,美丽好看,故又被誉为红螯螯虾。
淡水龙虾,俗称小龙虾,在中国各地又名蝲蛄、螯虾,在新加坡俗称虾婆是一种淡水虾类,形似龙虾而体形小,目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2、适应环境不同:
澳大利亚淡水龙虾又名红螯虾,属于十足目龙虾科,是一种大型淡水螯虾,原产于澳大利亚。近年来,该虾已引进广东省试种,并先后成功进行了人工育苗和成虾养殖。目前,正在省内外推广养殖。
淡水龙虾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主要分为三个科:拟螯虾科(Parastacidae)、正螯虾科(或称蟹虾科)(Astacidae)和螯虾科(或称蝲蛄科)(Cambaridae),数十个属,400多种。
3、寿命不同:
淡水龙虾寿命短,身长较小,而澳洲淡水龙虾长的大,寿命长达60年,抱卵次数产卵较多。
(9)澳大利亚什么地方有大虾扩展阅读:
淡水龙虾日常食用:
小龙虾因体型比其他淡水虾类大,肉也相对较多,及肉质鲜美之原因,而被制成多种料理,包括2010年8月末在江苏南京传出含有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物质,而赫赫有名的麻辣小龙虾(麻小儿)等,都是常见的餐点,也都受到了普遍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