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澳大利亚人不喜欢什么数字或颜色
澳大利亚通行西方礼仪。忌讳数字“13”,视“13日星期五”为不祥日子,忌讳兔子及兔子图案(视为不吉利动物)。喜爱袋鼠、琴鸟和金合欢花图案。忌送菊花、杜鹃花、石竹花和黄颜色的花。
澳大利亚人一般不爱辣味,不吃海参;喜欢酸甜味。喜爱中国的淮扬菜、浙菜、沪菜、京菜。澳大利亚人平等意识浓厚,交往时应注意一视同仁,不要厚此薄彼。乘出租车必须有一人与司机并排坐,以示尊重。讲究约会守时。崇尚自信、自强,交谈时不宜对其国内事务发表议论,也不要说“自谦”的客套话。不可竖大拇指表示赞扬(在当地视为下流动作)。切忌对人眨眼。
B. 澳洲可以携带多少香烟
根据澳大利亚海关新政是2017年7月1日开始实行的,以下是澳洲官网的截图,新政上的正确表述是这样的:如果你的年龄在18岁以上,则可以免税携带:一包25支的香烟(未开封)或25克的烟草制品,和一包(开封)的香烟。
二、你最多可以带1.5公斤(千克)无烟烟草(嚼烟或鼻烟)供个人使用的,但你将不得不支付超过25克烟草以外的烟草税(只有25克允许免税)。而之前的规定里,携带50支香烟里面是没有明文规定身上携带的那包已开封的。这个新政的规定与之前区别就在于:现在连已开封的都要算进去携带的量里面了
(2)澳大利亚哪里禁黄扩展阅读
在进入入境海关区前,所有入境者需填妥一张个人资料的黄色入境卡,用来陈述所携带的特殊物品,这两张表格除英文版外,另有中文、日文及其他语文版。进入海关时需准备护照及入境卡以备检查。疫苗接种不是强迫性的,除非在旅客入境澳洲的前六天是来自传染病源(如霍乱、黄热病等)区,在此情况下澳洲当局会特别注意,甚至需要定时做有关的检查。
进入澳洲禁止携带各种新鲜物品,若真的需要带食物进入,则最好在申报单上填写以接受检验,千万不要冒然一试闯关,最严重后果可能有牢狱之灾。至于行李方面,除非有物品需申报(由挂有红色牌子出口出关),旅客皆由挂有绿色牌子的出口出关。
(参考资料:网络 澳大利亚入境须知)
C. 去澳大利亚,哪些东西不可以带哪些没事,可以带
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更是不允许游客携带中药材,西药也要根据逗留时间计算好剂量。确实需要多带的,要凭医生处方。
中国外交部近日已发出警示:赴新西兰的中国公民要慎带“康泰克”和“新康泰克”这两种药物。这是因为,这两种药物可提取制造毒品的“盐酸伪麻黄碱”。警示 中提到,如确需寄带上述药品,则务必注意将数量严格掌握在合理范围内,并主动向新海关申报,以免遇到不必要的麻烦。
有些食品不能带
牛肉方便面、蛋黄派、水果……许多游客担心吃不惯,出门时都会携带一些食品,不过,这些最普通不过的东西,在携带入其他国家时,也可能遇到麻烦。据悉,一 般旅游团队到达澳大利亚机场后,过边防15分钟,而过海关往往要花费1个小时。因为大大小小的行李,如果有申报,都要被打开检查,即使过绿色通道,每件行 李都要经过X光机检查。
澳大利亚海关禁止游客携带任何乳制品、蛋制品、肉类制品入境(新西兰产的牛奶制品除外)。所以,含有蛋黄的蛋黄派,含有蛋类、肉类馅料的月 饼、粽子等等,都是不允许带的。此外,水果也在被禁范围之内:在澳大利亚,携带水果,不仅会被没收,而且要根据重量罚款,最高可罚3000澳元。
D. 澳大利亚从GOOGLE卫星看下去为什么是黄色的
澳大利亚大部分是半干旱或荒漠地带,但生态环境极为丰富,包括从高地
的石南荒原到热带的雨林,为全球17个超级生物多样性国家之一。
澳大利亚占有大洋洲绝大部分陆地,总面积769.2万平方公里,和美国本土相似,
其70%为沙漠和半沙漠。所以澳大利亚总体看上去就是黄色的大陆
E. 澳洲汽车法规怎么查
摘要 澳大利亚开车法规 澳大利亚交通规则。澳大利亚开车遵守的是英国的开车习惯。因为他是英联邦成员国,交通规则沿用英国的,即司机座在右边,车行的是左边道。而道路标志使用的是美国的道路标志,巨大的指路牌,绿底白字,警告是黄色的、禁止是红色的,而旅游景点指示牌则一律绛底白字。
F. 澳大利亚人喜欢什么颜色
象征生命的绿色,金色。澳大利亚的国花金合欢就是绿叶子金花,国徽上也有大量的金色和绿色。只能说是这两种颜色比较有象征性吧
G. 澳大利亚的服装为什么喜欢用黄色啊求大神帮助
澳大利亚人非常喜欢黄色,他们认为黄色是大地的本色,澳大利亚人少地广,他们热爱土地,热爱大自然.
H. 急关于19世纪澳大利亚种族歧视的原因 追加高分
英国殖民者限制有色人种移居澳大利亚的种族歧视政策。19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发现金矿,许多非英国移民包括中国人涌入澳大利亚淘金。维多利亚殖民当局限定每条船登陆的中国人人数,重课人头税。1860年初,新南威尔士的伯兰贡发现金矿,在淘金中发生暴力排华事件。1881年新南威尔士总理H.帕克斯召开澳大利亚各殖民地联合会议,讨论中国移民问题,除西澳大利亚外均同意实行限制政策。19世纪90年代,限制的范围扩及包括太平洋岛屿的其他有色人种。1901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制定《限制移民入境法案》,规定凡入境者必须通过欧洲语言测验。作为限制有色人种入境的一种手段,从法律上确认“白人澳大利亚”政策。1921年颁布航海法,禁止澳大利亚沿海船只雇用有色人种。自1945年起澳官方文件中已不再使用“白澳政策”一词。1958年颁布新移民法,废除“语言测验”。1975年10月公布种族歧视法,在法律上保证全体澳大利亚人不分种族肤色与信仰,一律平等。
澳大利亚移民史话
翻开澳大利亚的历史,人们会发现这个国家的兴衰同移民密不可分。这也是澳大利亚的特色之一。自从1788年1月26日菲利普船长率领第一批欧洲白人来到澳大利亚开始,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移民源源不断地来到这个遥远的大陆。
在英国人占据这块大陆初期,澳大利亚不过是帝国一个流放犯人的囚禁地和羊毛供应地。除了那些因生活所迫犯有盗窃罪的犯人、穷困潦倒的人和遭警方通缉追捕的人以外,绝大多数的英国人把去澳洲视为不光彩的事。上流社会人士更觉得去那里与那些相貌极度丑陋、野蛮愚昧的土着人和从英国本土去的社会渣滓一起生活玷污了自己的形象和尊严。就是那些被帝国政府委以重任,来这块殖民地管教犯人、拓荒垦殖的人,也是出于无奈和迫不得已。但有一个例外,这就是那些冒险家们。他们为寻求刺激,或为获得帝国荣誉勋章,纷纷去那里探险、寻宝,甚至不惜用生命作赌注,希望将来有一天会成为英雄、百万富翁而流芳百世。
然而,直到19世纪初,白人自由移民才开始移居澳洲。英国当局从1820年开始把新南威尔士作为有钱人移入的最合适的定居地,鼓励那些有资金、出身良好、品行高尚的本土人去澳洲开辟新天地。这时,一些英格兰乡下佬、苏格兰佃农和爱尔兰农民也开始成移居澳洲,很快便成为当地拥有土地的绅士。早期自由移民多居住在新南威尔士殖民区的悉尼、墨尔本以及范迪门地区(今塔斯马尼亚岛)。
黑色战争
欧洲白人到澳大利亚以前,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当时叫范迪门地区)生活着众多土着居民。他们分成若干部落,过着狩猎采集、自给自足、群居式的原始生活。白人的到来打破了土着人平静的生活。白人凭借物质文明,开荒种植,建立居民点,强占了土着人赖以生存的猎场、良田,大量捕杀袋鼠。他们把土着人赶出家园,逼到生存条件恶劣的地区。不仅如此,一些白人移民还拿土着人作为取笑、嘲弄的对象。他们拿酒给好奇的土着人喝,挑拨喝醉酒的土着持械格斗、互相残杀,而他们却在一旁哈哈大笑。他们还经常绑架和滥杀无辜。土着人出于无奈开始采取报复行动。他们对这些陌生的白人由排斥变为仇视,视之为恶魔。他们潜入白人居住区,袭击单个或小批白人移民,流血冲突因此而频繁发生。
1804年5月的一天,在范迪门地区的一个土着居住区附近,一群欧洲白人士兵向正在丛林里狩猎的土着人开枪射击,引起土着人的反抗,从而爆发了一场持续了26年之久的白人与土着人之间的战争。1830年秋天,范迪门地区总督阿瑟下令将该地区所有的土着人驱赶到这个岛屿东南部的丛林中一网打尽。于是数以千计的白人士兵及移民组成一道“黑线”,试图包围土着人,将其赶尽杀绝。这就是澳大利亚殖民时期着名的“黑色战争”。但阿瑟的计划没有得逞。土着人凭借丛林和对地形的熟悉,巧妙地与白人周旋;甚至出其不意地抢夺白人手中的武器自卫反击。在整个战争中,只有一个土着妇女和一个土着儿童被白人抓住。黑色战争最直接的后果是引起澳大利亚整个殖民区外来移民同土生居民之间的仇恨,使本来由麦夸里总督倡导的、旨在使土着人接受欧洲文明的努力前功尽弃。
黄金的诱惑
澳大利亚发现黄金以前,各殖民区的人口很少。1788年,菲利普船长率领第一批欧洲人来这里时,只有1000多人。到1820年时,也不过2万人。而且这些人多数是从英伦三岛流放来的犯人。他们用出卖劳动力作抵押。在1830年以前,英国政府往这里流放了6.3万名犯人,而从英国来的自由移民只有1.4万人。1850年时,上述两类移民比例发生变化,自由移民首次超过流放犯,而且不仅来自英国,也来自其他国家。1851年,澳大利亚发现黄金前夕,整个殖民区总共有人口501520人(土着居民除外)。1851年,澳大利亚发现黄金的消息轰动了世界,各地的淘金者、寻宝人、移民蜂拥而至。在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人们争先恐后地预购前往澳大利亚殖民区的船票。甚至连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淘金者也纷纷来到澳大利亚。移民范围已不再仅仅局限英伦三岛,而扩展到欧洲大陆、美洲、亚洲、太平洋岛屿。移民的成份也同以往大不相同,他们当中有投机者、商人、官吏,也有冒险者、乞丐和平民百姓。不管他们的地位、身份有多么不同,但他们来澳大利亚的目的却非常一致:到澳洲淘金去,发财去!他们当中有些人甚至放弃了原有的优裕的生活条件,远渡重洋,举家来到这陌生的土地上。
1851年至1861年这10年间,全澳人口由50多万猛增至1168149人。大批移民的涌入改变了澳大利亚的社会结构,给澳大利亚带来了劳动力、技术和资金,促使殖民地经济迅速发展,并为后来澳大利亚政治、经济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01年联邦成立时,澳大利亚总人口为380万人,其中英格兰人占53%,爱尔兰人占23%,苏格兰人占13%,其余是其他民族的移民和澳大利亚土着居民。
白澳政策
白澳政策产生于19世纪中叶。1851年澳大利亚发现金矿引来大批海外移民,是产生这一种族歧视政策的历史原因,而直接原因是有色人种,特别是中国移民涌入。尽管中国移民干的是最艰苦、最没人愿意干的活计,但他们吃苦耐劳的品德令欧洲白人惊讶,并引起一些白人嫉恨和不满。于是殖民当局便开始限制中国人入境,并对已来澳的华工百般刁难与限制,甚至用暴力手段迫害华工。殖民当局最初采取限制海船搭载华人数量的办法,接着对在澳从事采金业的华工课以重税,剥夺其劳动所得。一些白人甚至组织力量到华工居住区大打出手,而当局却视而不见。
在1896年澳大利亚各殖民区的会议上,有人提出了对有色人种移民进行限制的《纳格尔法》,一些种族歧视者进一步提出:“澳大利亚人要建立的是一个独立的、自由的、纯粹的、白种人的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应保持白澳大利亚的高尚思想——一个像雪一样洁白的澳大利亚。”
当时,昆士兰殖民区的一家报刊《布里斯班工人报》曾有过这样一篇报道:“澳大利亚一定要免于有色人种的祸害,要消除罢工,获得没有穷人、没有贫民救济院的声誉,实现民有、民治、民享的政体。不然的话,澳大利亚将要变成一个杂种的国家,因种族纷争而动乱不安,因工业竞争而受摧残,……澳大利亚打算让全世界自开天辟地以来第一次看到在一面旗帜、一个民族、一个政府下的一个完整的大陆。”这就是白澳政策的核心内容。
在联邦成立以前,各殖民区均有歧视有色人种的法规。1901年联邦成立时制定的第一部移民法规,就对有色人种实行严格限制。此外联邦政府还规定,凡代表联邦政府签订的关于运输邮包合同或协议,只许雇拥白人;任何澳大利亚、亚洲、太平洋岛屿(新西兰除外)的土着居民,其姓名不得列入选民册;养老金条例禁止上述几种人领取残废抚恤金;禁止中国人与白人居民共同住;禁止有色人、土着人、混血人加入澳大利亚的工会组织,等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亚洲出现了众多新独立的国家,它们与澳大利亚有密切关系,如果继续执行白澳政策对澳不利。国际舆论亦认为,白澳政策违背联合国宪章,种族歧视色彩甚浓,这对澳在国际上的影响不好。因此国内外要求改变白澳政策的呼声日高,联邦政府遂于1958年宣布废止白澳政策。但澳政府对有色人种移民问题仍持谨慎态度,为不引起社会不满,政府曾向澳民众解释说,有一部分非欧洲移民进入澳大利亚,而这部分人与澳大利亚总人口的比例关系是有限的,他们虽然比以前多了,但保持澳大利亚居民的同一种族还是我们的基本目标。可见澳政府和相当一部分白人对废止白澳政策是有保留的。1972年,惠特拉姆领导的工党政府上台后宣布,澳大利亚在移民问题上将实行无种族、肤色、信仰之歧视的政策。自此白澳政策基本上销声匿迹。但由于澳大利亚是一个以白人为主体民族的移民国家,要彻底根除对有色人种的偏见和歧视尚需时日。
I. 请问去澳大利亚,可以带些什么,什么东西不能带
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更是不允许游客携带中药材,西药也要根据逗留时间计算好剂量。确实需要多带的,要凭医生处方。
澳大利亚海关禁止游客携带任何乳制品、蛋制品、肉类制品入境(新西兰产的牛奶制品除外)。所以,含有蛋黄的蛋黄派,含有蛋类、肉类馅料的月 饼、粽子等等,都是不允许带的。此外,水果也在被禁范围之内:在澳大利亚,携带水果,不仅会被没收,而且要根据重量罚款,最高可罚3000澳元。
一定要带系列:有效护照+签证(电子签打印出来)。
各种规格的证件照(护照尺寸的用得最多)。
驾照原件+翻译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