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澳大利亚 > 澳大利亚有哪些石头

澳大利亚有哪些石头

发布时间:2022-05-17 01:16:11

❶ 澳洲有哪些宝石

澳洲宝石,世界奇宝 , 又名欧泊(Opal),蛋白石,变彩石。

因其主产地为澳大利亚,所以多称为“澳宝”。七彩颜色,绚丽多彩,集各种宝石的色彩于一身,是世界上最美的宝石,拥有一块澳洲宝石是很多人的愿望。澳宝具有星光效应和变彩效应。其化学成分组成是SiO2·nH2O(硅分子和水的混合体)。

天然澳宝主要分三大类,黑澳宝,白澳宝,火澳宝。 其中以黑澳宝最为珍贵,市面上见到的多以白、火澳宝为主。这种具有奇特变彩效果的宝石早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已经小有名气,神话中它是宙斯的眼泪所化;野史中它镶嵌在安东尼送给埃及妖后克里奥帕特拉的指环上。然而,直到19世纪末在澳大利亚发现矿藏后,澳宝的辉煌时代才真正揭开序幕。澳大利亚目前供应了国际市场上95%的澳宝,全世界八成以上的澳宝来自澳大利亚的南澳大利亚州,价值最为昂贵的黑澳宝也只产自这里。1993年,澳大利亚政府将澳宝定为“国石”,使这种古老的世界性宝石成了一个年轻国家的象征符码。澳宝是种极有个性的宝石,每一颗都与众不同,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欧泊,外观光润灿烂,在澳洲 ,欧泊是幸运的代表,是贵族的象征。古罗马人称之为“ 丘比特 ”之子,是恋爱中美丽的天使 ,代表着希望和纯洁。东方人把它看做象征忠诚精神的神圣宝石。美国人大多喜欢红色、桔红色的欧泊,日本人普遍喜爱蓝色和绿色的欧泊,中国人则喜欢喜庆的暖色调的红色欧泊。欧泊是尊贵与身份的象征,国际宝石界把欧泊列为“十月诞生石”,是希望和幸运之石。

❷ 澳大利亚的着名岩石叫什么名字

中文名:艾尔斯岩
英文名:Ayers Rock
所在地:澳大利亚北领地
澳大利亚艾尔斯岩石(Ayers Rock),又名乌鲁鲁巨石。艾尔斯岩高348米,长3000米,基围周长约9.4公里,东高宽而西低狭,是世界最大的整体岩石(体积虽巨,只是独块石头)。它气势雄峻,犹如一座超越时空的自然纪念碑,突兀于茫茫荒原之上,在耀眼的阳光下散发出迷人的光辉。

❸ 据报道,澳大利亚兄妹兄妹俩挖出稀有泊石,这些泊石有多大的价值

据报道,澳大利亚兄妹兄妹俩挖出稀有泊石,这些泊石的价值价格百万澳元。澳大利亚被誉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正是因为澳大利亚有着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森林资源。同时澳大利亚也是南半球第十二大经济体,是非常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澳大利亚两兄妹挖出的价值百万澳元的稀有泊石,最终会在澳洲博物馆与世人见面。

❹ 澳大利亚金刚石/钻石的宝石矿物学特征

8.5.4.1 澳大利亚金刚石/钻石的颜色及类型

西澳大利亚阿盖尔金刚石中大约72%为棕色(亦称“香槟色”“干邑色”),其余大部分则是黄色到近无色和无色,不超过1%的金刚石是非常稀有的粉色、灰蓝色和绿色,特征见图8.31,图8.32和表8.8 (Shigley et al.,2001)。目前,阿盖尔的棕色金刚石/钻石和粉色金刚石/钻石已经享誉全球。

表8.8 Argyle金刚石/钻石的颜色特征及类型Table 8.8 Argyle diamond colors and diamond types

a. 根据 Chapmen et al,1996 整理,数据有更新;b. 同样发现比例 <1%的蓝色和绿色金刚石 / 钻石

西澳大利亚Ellendale具有商业价值的金刚石(>1mm)常呈黄色(图8.34),1mm以下的金刚石呈无色或浅褐色(Taylor et al.,1990)。

南澳大利亚Springfield Basin砂矿和Eurelia原生矿的金刚石/钻石具有相似的颜色特征,据Tappert等(2009a)的统计结果,约40%为淡棕色,20%为深棕色,另外还有无色、黄色和灰色。两个产地金刚石/钻石的氮赋存状态相似,低氮者(<100×10-6)占绝大多数,包括了各种氮集合体状态(Tappert et al.,2009a)。

新南威尔士冲积砂矿产出的A组金刚石/钻石包括了稻草黄至浅黄、白色和褐色,B组金刚石/钻石包括50%的褐色或白色(B1组)和50%的黄色(B2组)。A组金刚石/钻石可进一步划分,其中A1组占90%,N含量为(250~2500)×10-6,6%~42%为IaB型;A2组占10%,N含量为(140~900)×10-6,44%~95%为IaB型。B组金刚石/钻石中,B1组N含量小于400×10-6,不到12%为IaB型;N含量为(900~2800)×10-6,33%~65%为IaB型(Davies et al,2002;Taylor et al.,1990;Davies et al.,2003;Barron et al.,2008)。

8.5.4.2 澳大利亚金刚石/钻石的晶体形态、生长结构及微量元素

西澳大利亚阿盖尔金刚石/钻石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大部分金刚石/钻石都经历了晶格的变形。不规则形态者的比例小于60%,八面体双晶约占25%,晶体集合体约占10%,强烈熔蚀的十二面体及正八面体-十二面体约占5%,立方体少见。通常,金刚石/钻石的内部和表面常经过了蚀刻,有凹蚀管、六边形蚀坑,以及霜化的表面等特征(Chapman et al.,1996)。阿盖尔金刚石常见条带状、交叉阴影线、榻榻米等异常消光式样(Shigley et al.,2001)。粉钻常见不规则的内部断裂,互相平行或呈60°/120°交角;可见内部位错;阴极发光具同心圆或六边形的发光式样,证实了晶格缺陷的存在(Rolandi et al.,2008)。

西澳大利亚艾伦代尔金刚石/钻石中,粒径在1mm以上者由于经历熔蚀作用而呈晶形圆化的十二面体,表面光滑,光泽较好;粒径在1mm以下者形态主要为平面的、有台阶状生长纹,外皮磨砂感强的八面体(Taylor et al.,1990)。通常显示为八面体的内部生长习性,与低碳超饱和的生长条件一致;也有一些金刚石显示出复杂的生长区,指示有几个微生长中心(Smit et al.,2010)。

阿盖尔金刚石和艾伦代尔4号岩筒、9号岩筒金刚石在微量元素上特征相似,都亏损Mn,Ni,Cr而富集Na,K,Ti,Zn,Cu,Ga,Rb,Sr。其中,绿辉石包裹体具有很高的K质量分数且高的K/Rb比值,可能指示了金刚石形成源区的地幔富集K和Rb(Griffin et al.,1988)。

南澳大利亚Springfield Basin砂矿金刚石/钻石的晶体形态和表面特征与Eurelia原生矿金刚石/钻石相似。Tappert等(2009a,b)对122颗Springfield金刚石/钻石和43颗Eurelia金刚石/钻石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八面体晶形的金刚石/钻石在两个产地中的比例相似,约为20%;十二面体晶形分别为23%和40%;不规则晶形(即金刚石/钻石只有不到一半的晶面发育)分别为36%和26%;假异极像晶形分别为21%和12%;Eurelia金刚石/钻石中还出现了立方体晶形(2%)。两个产地的金刚石/钻石都有双晶以及单晶组成集合体。金刚石/钻石表面纹理多出现在八面体或十二面体晶面上,包括较深的凹坑、蚀坑和较少见的微圆盘,变形壳层只出现于十二面体晶面上。不过由于样本容量较小,上述归纳不能完全代表这两个产地的金刚石/钻石形态特征(Tappert et al.,2009a,b)。

新南威尔士冲积砂矿产出的金刚石/钻石经历了强烈的熔蚀,只保留了原重量的50%或更少的比例,呈圆化的十二面体形态。A组金刚石/钻石常见四六面体、十二面体,其中35%为双晶,而极少碎片状;B组金刚石/钻石常见扁平状、拉长状或不规则的十二面体,少见双晶,有15%的金刚石/钻石为碎片状。A组和B组金刚石/钻石的表面磨蚀及放射性破坏的程度有差异:A组金刚石/钻石具浅浮雕似的表面,有扇形条纹、楔形微坑、微形盘刻纹;40%的A组金刚石/钻石有滑动平面,粒状表皮上有碰击痕和细微冻裂,30%有绿色和褐色的斑点。B组金刚石/钻石具浅浮雕似的光亮表面,有半球形凹坑、环形坑;95%的B组金刚石/钻石有脆性形变纹,表面有变形小丘和细小新冻裂,少见绿色和褐色的斑点。

新南威尔士冲积砂矿产出的A组金刚石包括了稻草黄色至浅黄色、白色和褐色,B组金刚石包括50%的褐色或白色(B1组)和50%的黄色(B2组)。A组金刚石可进一步划分,其中A1组的占90%,N的质量分数为 0.025%~0.25%,其中6%~42%为IaB型;A2组的占10%,N的质量分数为 0.014%~0.09%,其中44%~95%为IaB型。B组金刚石中,B1组中N的质量分数小于 0.04%,不到12%为IaB型;B2组中N的质量分数为0.09~0.28%,其33%~65%为IaB型(Davies et al,2002;Taylor et al.,1990;Davies et al.,2003;Barron et al.,2008)。

从生长结构上看,A组金刚石中,75%的为十二面体(包括25%的多元生长),20%的生长结构均匀,5%的呈区块状;B组金刚石中,50%的为不规则脆性形变(B1),50%的生长结构均匀 (B2)(Davies et al,2002)。此外,B组金刚石的矿物包裹体成分特别:石榴石富Ca,单斜辉石亏K,Na,一些透辉石富Ni,Cr,橄榄石含较少的镁橄榄石、Ni和Cr(Davies et al.,2003)。

8.5.4.3 澳大利亚金刚石/钻石的包裹体特征

西澳大利亚Argyle金刚石/钻石的包裹体,包括75%的榴辉岩型包裹体,10%的橄榄岩型包裹体,以及10%不能确定的硫化物。其中,榴辉岩型的原生/同生包裹体包括橙色的石榴子石(57%),石榴子石与单斜辉石(16%),绿辉石(6%),蓝晶石(3%),金红石(2%),柯石英(1%),混合物如金红石-石榴子石,石榴子石-硫化物,石榴子石-单斜辉石-硫化物,石榴子石-蓝晶石,蓝晶石-硫化物(15%)。橄榄岩型的原生/同生包裹体包括橄榄石(45%)、镁铝榴石(9%)、顽火辉石(9%),混合物如橄榄石–透辉石,橄榄石-石榴子石,橄榄石-石榴子石-顽火辉石,顽火辉石-石榴子石(37%)。后生包裹体石墨沿解理和裂隙分布,是Argyle金刚石/钻石最常见的内含物(Chapman,et al.,1996;Jaques et al,1989;Griffin et al.,1988)。Argyle金刚石/钻石的晶体形态和矿物包裹体类型之间有一定联系,榴辉岩型金刚石/钻石的外皮磨砂感强,有明显的凹蚀管,表面见六边形的蚀坑,而橄榄岩型金刚石/钻石的熔蚀和变形特征不明显(Jaques et al.,1989;Taylor et al.,1990)。

西澳大利亚Ellendale金刚石/钻石的内含物有榴辉岩型和橄榄岩型两种共生序列。其中榴辉岩型内含物包括石榴子石、绿辉石、柯石英和金红石。而橄榄岩型内含物包括橄榄石、顽火辉石、铬透辉石以及少量的铬镁铝榴石和硫化物(Griffin et al.,1988)。Ellendale4号和9号岩筒产出的金刚石/钻石中,橄榄岩型与榴辉岩型的内含物约占相等的比例(Jaques et al.,1989)。

南澳大利亚Springfield basin砂矿金刚石/钻石和Eurelia原生矿金刚石/钻石中最常见的包裹体为石墨,常沿裂隙呈絮状分布。Eurelia原生矿金刚石/钻石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包裹体组合中含低铁方镁石,指示这类金刚石/钻石是超深部、次岩石圈来源(Scott-Smith et al.,1984;Tappert et al.,2009a)。Springfield Basin砂矿金刚石/钻石中也有含低铁方镁石的包裹体组合,两个产地的金刚石/钻石成因来源相似(Tappert et al.,2009b)。

图8.36 金刚石/钻石中柯石英包裹体及其Raman散乱光谱

(据 Barron et al.,2011)

Figure 8.36 Coesite inclusion in diamond and its Raman spectra

(Barron et al.,2011)

新南威尔士冲积砂矿产出的A组金刚石/钻石主要含橄榄岩型包裹体,橄榄石最常见(具方辉橄榄岩的特征),其次为镍黄铁矿、铬铁矿和自然铁;也有极少数榴辉岩型的石榴子石和辉石类包裹体出现(Davies et al.,1999)。B组金刚石/钻石中最多的为透辉石包裹体,其次有绿辉石、单斜辉石、SiO2、钙铝榴石、橄榄石、辉钼矿和榍石,同时还发现了黄长石和自然铜,但不确定是否为同生。除了出现橄榄石这一例外特征,B组金刚石/钻石应归类为榴辉岩型。因为尽管石榴子石、透辉石和单斜辉石的组成很独特,但是它们与金刚石/钻石中的其他榴辉岩型包裹体具有成分上的连续性,表明金刚石/钻石可能是在消减环境中生长的(Davies et al,2002)。

❺ 世界最珍贵的石头(宝石)是什么

中国历史上最完美奇石就是“血胆金莲”了,自然界与人类无法突破的“鱼中有鱼”、“石中有胆”、“胆中有血”。


中国四大顶级奇石价值排行 (其产地均为内蒙阿拉善大沙漠)

1,血胆金莲(1.65亿元);

2,东坡肉石 (1.30亿元);

3,小鸡出壳(1.30亿元);

4,岁月老人(0.96亿元)。

❻ 澳大利亚沙漠中那块有名的石头叫什么名字

澳大利亚艾尔斯巨石(Ayers Rock),又名乌卢鲁巨石(Uluru Rock属澳大利亚土着人语言),位于澳大利亚中北部的艾丽斯泉市(Alice Springs)西南方向约340公里处。艾尔斯岩高348米,长3000米,基围周长约8.5公里,东高宽而西低狭,是世界最大的整体岩石(体积虽巨,只是独块石头)。它气势雄峻,犹如一座超越时空的自然纪念碑,突兀于茫茫荒原之上,在耀眼的阳光下散发出迷人的光辉。1873年一位名叫威廉·克里斯蒂·高斯的测量员横跨这片荒漠,当他又饥又渴之际发现眼前这块与天等高的石山,还以为是一种幻觉,难以置信。高斯来自南澳洲,故以当时南澳州总理亨利·艾尔斯的名字命名这座石山。艾尔斯巨石俗称为我们“人类地球上的肚脐”,号称“世界七大奇景”之一,距今已有4—6亿年历史。如今这里已辟为国家公园,每年有数十万人从世界各地纷纷慕名前来观赏巨石风采。
艾尔斯巨石底面呈椭圆形,形状有些像两端略圆的长面包。长3.6千米,宽约2千米,高348米,基围周长约8.8千米。岩石成分为砾石,含铁量高,其表面因被氧化而发红,整体呈红色,因此又被称作红石。突兀在广袤的沙漠上,艾尔斯巨石如巨兽卧地,又如饱经风霜的老人,在此雄伟地耸立了几亿年。由于地壳运动,巨石所在的阿玛迪斯盆地(AmadeusBasin)向上推挤形成大片岩石,而大约到了3亿年前,又一次神奇的地壳运动将这座巨大的石山推出了海面。经过亿万年来的风雨沧桑,大片砂岩已被风化为沙砾,只有这块巨石凭着它特有的硬度抵抗住了风剥雨蚀,且整体没有裂缝和断隙,成为地貌学上所说的“蚀余石”。但长期的风化侵蚀,使其顶部圆滑光亮,并在四周陡崖上形成了一些自上而下的宽窄不一的沟槽和浅坑。因此,每当暴雨倾盆,在巨石的各个侧面上飞瀑倾泻,蔚为壮观。

土着人称这座石山为“乌卢鲁”,意思是“见面集会的地方”。西方人称之为“艾尔斯石”,它的得名可追溯到1873年,一位名叫克里斯蒂·高斯的欧洲地质测量员到此勘探,意外地发现了这一世界奇迹,由于他来自南澳洲,故以当时南澳洲总理亨利·艾尔斯的名字命名这座石山。更迷人的是,艾尔斯石仿佛是大自然中一个爱漂亮的模特,随着早晚和天气的改变而“换穿各种颜色的新衣”。当太阳从沙漠的边际冉冉升起时,巨石“披上浅红色的盛装”,鲜艳夺目、壮丽无比;到中午,则“穿上橙色的外衣”;当夕阳西下时,巨石则姹紫嫣红,在蔚蓝的天空下犹如熊熊的火焰在燃烧;至夜幕降临时,它又匆匆“换”上黄褐色的“夜礼服”,风姿绰约地回归大地母亲的怀抱。

关于艾尔斯石变色的缘由众说纷纭,而地质学家认为,这与它的成分有关。艾尔斯石实际上是岩性坚硬、结构致密的石英砂岩,岩石表面的氧化物在一天阳光的不同角度照射下,就会不断地改变颜色。因此,艾尔斯石被称为“五彩独石山”而平添了无限的神奇。

雨中的艾尔斯石气象万千,飞沙走石、暴雨狂飙的景象甚为壮观。待到风过雨停,石上又瀑布奔流、水汽迷蒙,又好似一位披着银色面纱的少女;向阳一面的几道若隐若现的彩虹,有如头上的光环,显得温柔多姿。雨水在岩隙里形成了许多水坑,而流到地上的雨水,浇灌周围的蓝灰檀香木、红按树、金合欢丛以及沙漠橡树、沙丘草等植物,使艾尔斯石突显勃勃生机。

❼ 澳大利亚“十二门徒石”充满了怎样的神话色彩


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和自然的破坏,现在12座岩壁只剩下了7个半,而且因为海浪长年的冲刷使其中的三个已经坍塌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了令人叹服的壮美景观,如今看来却令人惋惜,最让人心痛的是人类却不能做什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被毁坏。而我们只能无奈和惋惜。所以,如果你想来看看大自然的奇景,那你就趁他们还在可以看到壮美,抓紧时机,不要让自己留有遗憾。因为这里附近的海域也十分的美丽迷人,只要你来了,相信你的相机不会停下来,只会让你不过瘾一直在拍照。

❽ 澳大利亚好像有一块叫 艾什么的巨石 全名是什么

澳大利亚艾尔斯巨石(Ayers Rock),又名乌卢鲁巨石(Uluru Rock属澳大利亚土着人语言),位于澳大利亚中北部的艾丽斯泉市(Alice Springs)西南方向约340公里处。艾尔斯岩高348米,长3000米,基围周长约8.5公里,东高宽而西低狭,是世界最大的整体岩石(体积虽巨,只是独块石头)。它气势雄峻,犹如一座超越时空的自然纪念碑,突兀于茫茫荒原之上,在耀眼的阳光下散发出迷人的光辉。1873年一位名叫威廉·克里斯蒂·高斯的测量员横跨这片荒漠,当他又饥又渴之际发现眼前这块与天等高的石山,还以为是一种幻觉,难以置信。高斯来自南澳洲,故以当时南澳州总理亨利·艾尔斯的名字命名这座石山。艾尔斯巨石俗称为我们“人类地球上的肚脐”,号称“世界七大奇景”之一,距今已有4—6亿年历史。如今这里已辟为国家公园,每年有数十万人从世界各地纷纷慕名前来观赏巨石风采。
艾尔斯巨石底面呈椭圆形,形状有些像两端略圆的长面包。长3.6千米,宽约2千米,高348米,基围周长约8.8千米。岩石成分为砾石,含铁量高,其表面因被氧化而发红,整体呈红色,因此又被称作红石。突兀在广袤的沙漠上,艾尔斯巨石如巨兽卧地,又如饱经风霜的老人,在此雄伟地耸立了几亿年。由于地壳运动,巨石所在的阿玛迪斯盆地(AmadeusBasin)向上推挤形成大片岩石,而大约到了3亿年前,又一次神奇的地壳运动将这座巨大的石山推出了海面。经过亿万年来的风雨沧桑,大片砂岩已被风化为沙砾,只有这块巨石凭着它特有的硬度抵抗住了风剥雨蚀,且整体没有裂缝和断隙,成为地貌学上所说的“蚀余石”。但长期的风化侵蚀,使其顶部圆滑光亮,并在四周陡崖上形成了一些自上而下的宽窄不一的沟槽和浅坑。因此,每当暴雨倾盆,在巨石的各个侧面上飞瀑倾泻,蔚为壮观。

土着人称这座石山为“乌卢鲁”,意思是“见面集会的地方”。西方人称之为“艾尔斯石”,它的得名可追溯到1873年,一位名叫克里斯蒂·高斯的欧洲地质测量员到此勘探,意外地发现了这一世界奇迹,由于他来自南澳洲,故以当时南澳洲总理亨利·艾尔斯的名字命名这座石山。更迷人的是,艾尔斯石仿佛是大自然中一个爱漂亮的模特,随着早晚和天气的改变而“换穿各种颜色的新衣”。当太阳从沙漠的边际冉冉升起时,巨石“披上浅红色的盛装”,鲜艳夺目、壮丽无比;到中午,则“穿上橙色的外衣”;当夕阳西下时,巨石则姹紫嫣红,在蔚蓝的天空下犹如熊熊的火焰在燃烧;至夜幕降临时,它又匆匆“换”上黄褐色的“夜礼服”,风姿绰约地回归大地母亲的怀抱。

关于艾尔斯石变色的缘由众说纷纭,而地质学家认为,这与它的成分有关。艾尔斯石实际上是岩性坚硬、结构致密的石英砂岩,岩石表面的氧化物在一天阳光的不同角度照射下,就会不断地改变颜色。因此,艾尔斯石被称为“五彩独石山”而平添了无限的神奇。

雨中的艾尔斯石气象万千,飞沙走石、暴雨狂飙的景象甚为壮观。待到风过雨停,石上又瀑布奔流、水汽迷蒙,又好似一位披着银色面纱的少女;向阳一面的几道若隐若现的彩虹,有如头上的光环,显得温柔多姿。雨水在岩隙里形成了许多水坑,而流到地上的雨水,浇灌周围的蓝灰檀香木、红按树、金合欢丛以及沙漠橡树、沙丘草等植物,使艾尔斯石突显勃勃生机。

❾ 澳大利亚有哪些矿产

澳大利亚独占一块大陆,使得澳大利亚具有极强的资源禀赋,加上人口数量少,所以澳大利亚人均资源占有量名列世界前茅,所以澳大利亚是世界上重要的矿产资源出口国。澳大利亚拥有超过70余中的矿产资源,被誉为“坐在矿车里的国家”。其中铝土矿的储量位居世界第一位,约占全球总储量的35%。

澳大利亚除了铝土矿之外,铁矿石、烟煤、褐煤、铅、镍、白银、黄金、锌、铀、天然气、石油等矿产资源储量也十分丰富。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烟煤、铝土、铅、锌出口国,也是第二大铁矿石、铀矿出口国,第三大黄金出口国。澳大利亚是我国第一大铁矿石进口来源国,2018年全年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7.24亿吨,占我国进口铁矿石总量的近70%。

❿ 跟黑欧泊相似的石头有哪些

斑彩石。
黑欧泊泛指黑色或灰色体色并有变彩效应的贵蛋白石,是欧泊中名贵品种。欧泊是澳大利亚国石、十月生辰石。在深色的胚体色调上呈现出明亮色的有彩蛋白石,我们称之为黑欧泊。黑欧泊出产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闪电岭,是最着名和最昂贵的欧泊品种。黑欧泊并不是指它完全是黑色的,只是相比胚体色调较浅的欧泊来说,它的胚体色调比较深。 天然黑欧泊是欧泊中的皇族,由于他们的形态和稀少,所以高品质黑欧泊价格昂贵。
斑彩石(Ammolite)是一种有机生物宝石zoee9999(珍珠、琥珀亦属此类),是七千万年前斑彩螺(Ammonite)的外壳化石。是最近50年来全球新发现的最重要的三种宝石之一。它所依附的主人曾与恐龙同时期活跃在这个地球上,又与恐龙一起神秘地消失,至今它的身上还常常留有恐龙的牙印。从古至今,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它都被认为是具有宇宙中某种神奇的力量,而被人争相追寻。

阅读全文

与澳大利亚有哪些石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7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1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3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1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1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4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2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7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2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