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澳大利亚 > 澳大利亚的巡洋舰是什么样子的

澳大利亚的巡洋舰是什么样子的

发布时间:2022-05-18 21:55:55

Ⅰ 巡洋舰的介绍

巡洋舰是一种火力强、用途多,主要在远洋活动的大型水面舰艇。巡洋舰装备有较强的进攻和防御型武器,具有较高的航速和适航性,能在恶劣气候条件下长时间进行远洋作战。它的主要任务是为航空母舰和战列舰护航1,或者作为编队旗舰组成海上机动编队,攻击敌方水面舰艇、潜艇或岸上目标。

Ⅱ 澳大利亚丰田4700陆地巡洋舰多少钱

您说的应该是进口版兰德酷路泽又叫陆地巡洋舰4.7L /175kW2014款 4700(中东版) 5挡自动 祼车价:135万 优惠价:120万

Ⅲ 关于巡洋舰的资料

简介巡洋舰(Cruisers)是在排水量、火力、装甲防护等方面仅次于战列舰的大型水面舰艇,巡洋舰拥有同时对付多个作战目标的能力。历史上巡洋舰一开始是指可以独立行动的战舰,而与此相对的驱逐舰则需要其它船只(比如补给船只)的帮助。但是在现代这个区分已经消失了。
现代巡洋舰排水量一般在0.8万吨-3万吨,装备有导弹、火炮、鱼雷等武器。大部分巡洋舰可携带直升机。动力装置多采用蒸汽轮机,少数采用核动力装置。随着海军航空兵的崛起,巡洋舰的地位日渐衰落。在现代战争中巡洋舰实际上已经消失了,它们的作用完全被驱逐舰代替。
世界最着名的现代巡洋舰有三级:美国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苏联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以及苏联光荣级导弹巡洋舰。 [编辑本段]历史巡洋舰这个词是在19世纪出现,早期称为护卫舰。在帆船时期,护卫舰指的是小的、快速的、远距的、装甲轻的,只有一层火炮甲板的船只,这些船一般用来巡逻、传递信件和破坏敌人的商船。舰队的主体则由战列舰组成,这些舰只比护卫舰大得多,也慢得多。护卫舰一般逃避这样的战舰,也不参加这样的战舰之间的舰队海战。最早的铁甲舰也只有一层炮台,因为它们的装甲太重了,没法装其它的炮台。尽管它们是带有大炮的大船,而且也可以像战列舰一样作战,它们依然被称为护卫舰。因此护卫舰这个词的意义就开始变化了,原来的小帆船被改称为巡洋舰。
长时期里巡洋舰弥补了非常轻型的船只如鱼雷艇与战列舰之间这个空档。巡洋舰足以抵挡小的船只的进攻,而且足以能够远离自己的基地航行。而战列舰虽然在作战时威力非常大,但它们太慢和需要太多的燃料(尤其是在使用蒸汽机后这个区别就更加明显了),它们19世纪的大多数时间里和20世纪初巡洋舰是一支舰队的远程威慑武器,而战列舰则待在基地附近。巡洋舰最主要的作用在于袭击敌人的商队。巡洋舰比较注重速度,采取瘦长、利于加速的船体以优化高速航行。巡洋舰也被编入主力舰队作为侦查和巡逻用。
随着战列舰的不断增大, 巡洋舰的排水量也不断增大。风帆被蒸汽机代替后出现了装甲巡洋舰,实际上它们是比较小的、很快的战列舰。1880年至1910年期间各国还建造了许多小得多的护卫巡洋舰,被称为轻巡洋舰。由于它们的装甲很少,这些装甲不是装在船侧,而是装在水平方向的甲板。
19世纪末战舰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数年后下水的巡洋舰就已经超过了此前的战列舰。美国的白色舰队在下水几年后就已经过时了。在这段时间里一支舰队往往含有很老的舰只,也含有很新的舰只,而新舰往往比老舰大得多。 日本的妙高级重巡洋舰
20世纪30年代开始根据条约的定义区分轻巡洋舰和重巡洋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不同的军备限制条约中对这两个概念均有定义。伦敦海军条约规定轻巡洋舰的炮径为6.1英寸(155毫米)以下,重巡洋舰的炮径在此以上(不得大于8英寸,即203毫米)。华盛顿海军条约中8英寸为巡洋舰的炮径上限。有几艘巡洋舰的炮径在此之上:两艘阿拉斯加级(美国),是进入无条约时期的超级巡洋舰,是战列巡洋舰在二战的延续。
19世纪前后,殖民地遍布世界的英国皇家海军尤其注重巡洋舰。一支强大的巡洋舰舰队使得英国能够使用比较少的耗费来控制大量海域。这些巡洋舰可以侦查敌情,保护战列舰舰队开赴远处,也可以发起围攻攻。比如在1941年5月,诺福克号重巡洋舰和萨福克号重巡洋舰尾随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直到英国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的到达并击沉俾斯麦号。一艘英国重巡洋舰和两艘轻巡洋舰得以分散德国袖珍战列舰格拉夫·斯佩海军上将号的优势火力。虽然英舰受创,但是德舰不敢恋战,最后决定逃往港口。
一种更小的巡洋舰是辅助巡洋舰,实际上它们是战争爆发后快速装配了火炮的商船。这些船被用来为其它商船提供保护,但由于它们航速慢、火力弱、装甲弱,因此它们实际上几乎无用。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均使用装配了巡洋舰火炮的小商船来袭击盟军商船,因为这些商船一开始没有意识到这些到底是什么船。一些大的远洋轮也被这样改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和德国使用这样的船只来袭击敌方,这些船的优点在于它们的高速度(56千米每小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和日本再次使用这样的船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初期英国使用这样的船只来保护商船队。 [编辑本段]战列巡洋舰战列舰在设计时的一个不成文规定是它们的装甲应该可以在常规交战距离上抵挡它们自己的炮火,这样的设计才被看作是合格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曾有过一种破坏这样均衡的设计。其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比战列舰要快得多,但是在火力上与战列舰一样的舰只,这些舰只的作用在于追击敌人的巡洋舰,尤其是活跃于各大洋、主要用于破交战的装甲巡洋舰。在英国第一海务大臣约翰·阿巴斯诺特·费希尔主持下,这种被称为战列巡洋舰的军舰的首舰1907年4月14曰在阿尔维克船厂下水,它就是“无敌”号。
这些介于战列舰和巡洋舰之间的军舰吨位、火力与战列舰相当,但其装甲却很薄弱,仅相当巡洋舰水平,省下来的重量被投资到引擎和火力中。其结果是一种拥有高机动性的战舰:比任何巡洋舰火力都强,但比战列舰更快。战巡之父对这种军舰赞赏有加,因为当时仅次于战列舰的海军主力----装甲巡洋舰在面对战列巡洋舰25节以上高速时,等待前者的只有屠杀。
它们的设计非常成功,至少圆满完成了设计需求。例如1914年的福克兰群岛海战和随后的多格尔沙洲海战中,战列巡洋舰就对其设计对手显示了其绝威力。但是在舰队作战时针对敌人的战列巡洋舰和战列舰它们非常脆弱。1916年的日德兰海战中英国的战列巡洋舰这种缺陷是很明显的,遭到重大损失。战后英国海军将许多战列巡洋舰拆毁了,剩下的在其允许状态下装甲被加固。不过拆毁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了重型军舰的数量和排水限制。
1940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舰队追击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的过程中也显示出战列巡洋舰的装甲脆弱的弱点。英国的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在炮火上与俾斯麦号一样强大,但是在装甲上却弱得多。在丹麦海峡海战中胡德号还未能够击中俾斯麦号就被俾斯麦号炮火击中,胡德号装甲被击穿后引起弹药库爆炸,断裂为两半,迅速下沉。1419名水手中只有三人幸存。 [编辑本段]20世纪后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航空兵的出现大大地改变了海战的性质。即使最快的巡洋舰也比不上飞机快,而飞机的作战范围不断扩大,最后可以跃大洋作战。这使得单艘船只或者小部队独立作战的机会减小。20世纪后期只有非常大规模的舰队一起作战,这样的舰队可以抵挡几乎所有空袭。这使得大多数海军注重设计只完成一个任务的船只,尤其是反潜和反空船只。大多数舰队中的多功能大船消失了。美国海军、俄罗斯海军、秘鲁海军、意大利海军是目前尚拥有巡洋舰的海军。
苏联海军将巡洋舰当作它们的作战舰队的基础。战后它们建立了一支拥有大炮的舰队,但很快它们就被装载大量导弹和大量反空导弹的大船取代了。苏-俄最着名的巡洋舰是在80~90年代建造的基洛夫级,共4艘。其核动力系统可为本舰提供30节以上高速和几乎无限的续航能力。目前,除最新的“彼得大帝”号外,其它三艘的目前状态均很差,前两舰“乌沙科夫”(原“基洛夫”号)和“拉扎列夫”号(原“伏龙芝”号)甚至已经在筹备拆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海军的中心是航空母舰。1980年代建造的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本来设计为驱逐舰,它们的主要意图在于提供极强大的反空力量。出于公共关系的考虑这些船被误名为巡洋舰,目的在于强调宙斯盾战斗系统的作战能力。不过从1981年提康德罗加号巡洋舰下水后这个级别的船只获得了一系列改善,使得它们的反潜和对地面攻击的力量(使用巡航导弹)大大加强。与它们的苏联对手一样,这些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也可以作为整个作战群的中心。

Ⅳ 新款陆地巡洋舰或于今年夏天亮相

据报道,丰田预计将在2020年7月或2020年8月推出下一代LandCruiser车型,将进行大幅升级。2020年款陆巡的汽油动力V8发动机,和在澳大利亚等国家提供了柴油V8发动机将会一起退市。根据海外媒体的报道,丰田将提出一种替代方案,即从雷克萨斯借用双涡轮增压V6发动机用于LandCruiser车型。

下一代LandCruiser车型内部称为300系列,据称将比当前的200系列车型短一些,但宽度却一样,它的高度因市场而异。整备重量上来说,它将变得更重,尤其是在安装了混合动力系统的情况下,但它至少可以与2020款的8100磅牵引能力相匹配。

虽然这家日本公司拒绝就即将推出的车型发表评论,但高管们强调不会丧失任何越野能力。丰田澳大利亚分公司销售和营销副总裁SeanHanley在接受采访时保证,无论新款怎么变化,都有能力满足客户的需求。

丰田预计将在2020年7月或2020年8月推出下一代LandCruiser车型,距离丰田在美国销售其首款已有62年。当然,除了在中东地区畅销,陆巡也在澳大利亚有着不错的销量,更何况是柴油V8版本,因此新款自然也不会差,以对得起它的名号。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Ⅳ 谁击沉了“悉尼”号

1941年11月19日黄昏,德国“鸬鹚”号炮舰正在澳大利亚西部近海航行着。突然,舰长德默发现不远处出现了一艘巡洋舰,仔细一看,正是澳大利亚的“悉尼”号巡洋舰。当时情况糟糕,因为“鸬鹚”号早已经进入了“悉尼”号主炮20千米的射程之内;此外,它只是一只由商船改装而成的炮舰,显然不是眼前这个庞然大物的对手。

德默舰长灵机一动,顿时想出了一个应急的好办法:他先叫人在炮舰上挂上挪威国旗,然后再命手下发出信号,警告说本海域发现了可疑船只。狡猾的德国人希望以此将“悉尼”号巡洋舰的注意力引到另一方向;接着,它又佯装起火,发出“SOS”失事呼救信号,诱骗“悉尼”号巡洋舰前来搭救。

“悉尼”号船长巴尼特见到这一景象后,信以为真,立即就取消了派“海象”飞机搜索敌舰的命令,准备全力营救“起火”的“鸬鹚”号。可是就在两舰近在咫尺的时候,他才发现“鸬鹚”号已经改头换面,挂上了德国的国旗。还没等他回过神,对方的两枚鱼雷及炮火就劈头盖脸地打来。“悉尼”号顿时中弹起火,飞机也被炸毁。大梦初醒的巴尼特舰长急忙下令还击,双方就在这一海域激战起来。德国人虽然抢先下手,但小小的“鸬鹚”号哪里是“悉尼”号的对手。没过多久,它就中弹起火、大炮失灵,丧失了战斗力,不得不乖乖地升起白旗投降。

然而,就在“鸬鹚”号打算缴械投降时,“悉尼”号巡洋舰突然被一枚不知来自何方的鱼雷击中。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十分致命,“悉尼”号舰身迅速下沉,舰上645名官兵也随之沉没,无一幸免。

难道这又是德国人从中耍了花招?后来的历史学家们进行了一番考察,结果表明,当时的“鸬鹚”号确实已经处于被动挨打、无法还手的境地了,那枚鱼雷不可能是它发射的。

事隔32年后,原“悉尼”号巡洋舰领航员之子、英国作家M?蒙哥马利经过长期的私人调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枚神秘的鱼雷是由前来迎接德国“鸬鹚”号炮舰的日本潜水艇发射的。

蒙哥马利在调查结果中指出,当时,作为东南亚盟国战区成员的澳大利亚海军司令部,曾经就“悉尼”号巡洋舰被击沉一事,向英国海军部上报了一份情报,怀疑日本潜水艇曾在那场海战中参战。后来,英国首相丘吉尔也于当年11月26日将此事电告美国总统罗斯福,并收到了罗斯福的回电。

不过令人奇怪的是,英美两国首脑在公开场合对这一事件一直保持缄默态度;两国政府既没有就此事件向当时尚未与美国交战的日本提出抗议,至今为止也没有公布有关“悉尼”号巡洋舰被击沉的任何文件。难道其中又有什么玄机不成?究竟谁击沉了“悉尼”号,这在历史上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悬案。

Ⅵ 请问二战时期中国海军和澳大利亚海军新西兰海军差距多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海军各种舰艇在吨位、性能、火力上远不如死敌日本帝国海军。但当时的中华民国海军军人却无愧于中国海军的军魂,勇敢顽强的迎战扶桑强敌,可以说战至只剩下最后的一舰一艇,有些舰艇战沉后,还是将其武器和零部件打捞上来继续打击日本侵略者。据当时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1942年的统计,自1939年后中国海军中央舰队只有17艘炮舰、炮艇、鱼雷艇、兵轮、物资轮上驶长江上游,还有海军电雷学校两艘德制鱼雷快艇和部分差艇在长江中游以及所属的10艘英制鱼雷快艇南下广西西江和广东舰队剩下的炮艇会合外,其他的所有的大中型海军舰艇全部战沉殆尽。传上这组有关二战期间中国海军的主要舰艇历史照片,让后人怀念那些在民族存亡的时刻浴血碧海江河的海军英烈,也使大家重视中国的海军和海权建设。请大家记住,没有海权的国家必然落后于他国,落后就必遭凌辱,侵略者来了必会屠杀我民族众生。“宁海”号巡洋舰
1934年拍摄的“宁海”号巡洋舰的历史照片,照片右下角有拍摄年代,估计为当时中国海军内部自行拍摄。
1934年参加日本帝国海军元老东乡平八郎大将葬礼的‘宁海’号驶入日本横滨港口。与早年访日的清末中国海军的“定远”号战列舰一样,因两舷晒满被单衣物而被日本媒体大肆嘲讽。”(清末中国海军战列舰“定远”号访问日本长崎时在舰上晾衣物的军容不整,起源于原日本海军中将小笠原长生的一段错误记载,现已被证明也是与事实不符的谣传。)事实上,这是一种宣传手段而已,因为当时军舰没有烘干机,远航在舰上晾晒衣被符合条例,日本海军也是这样做的。但中国当时国力衰弱,敢怒而不敢言,只好任其嘲弄。
据说是1936年的一张“宁海”号巡洋舰照片,效果很模糊,估计照相装备所限。
1937年9月23日,江阴战役爆发后的“宁海”号被日本“加贺”号航空母舰起飞的攻击机群炸伤坐滩搁浅在长江江阴段。很多中国海军资料上说被日军击沉,显然是不正确的,“宁海”号巡洋舰的结局是被日本海军航空母舰空袭炸伤,后搁浅被俘获后编入了日本海军运输舰队序列。 1930年中华民国时代的中国海军向日本兵库县播磨造船所订造一艘轻巡洋舰“宁海”号。造舰费用为法币432万元,以中国东北大豆折价分期支付。 “宁海”号是民国纪元以来外购的最大型军舰,长106.7米,宽11.9米,吃水3.96米;排水量2,526吨,部分位置有1英寸的装甲。动力部分为四部油炭混烧式锅炉,三部往复式主机三轴推进,10,579匹马力,最高航速23.2节,12节巡航时续航力5,000海里。配备140毫米(5.5英寸)双联装炮3座6门,最大射程10000米;76毫米(3英寸)高炮6门,机关炮10门;535毫米(21英寸)鱼雷发射管4具,鱼雷8枚;设深水炸丵弹投放装置,配深水炸丵弹9枚;可载水上侦察机2架,无弹丵射器,使用时由吊车吊至水面从水上起飞,系由日本时计社研制,爱知厂建造,代号为“爱知AB-3”(即“宁海-1号”,巡航时速137公里,升限4300米,航程970公里)。1937年驻扎江阴,自9月22日起,日军连续轰炸,最终于9月23号被日机数枚炸丵弹命中,遭到重创,在长江岸边搁浅坐沉。日本海军在战役结束后的1938年即将此舰浮扬起做应急的修理,1938年初改装为海防舰兼海兵学校练习舰,并将“宁海”改名“御藏”,1944年6月,由于日军一线舰艇损失严重,被重新改回舰籍,为对空护卫舰兼航空基地移动设营舰,“宁海”号更名为“五百岛”号,武备改为2门127毫米高炮和15门25毫米机关炮,并安装了22号雷达。“宁海”号1944年9月19日御前崎南方八丈岛被美国潜艇“鲋鱼”号发射的3枚鱼雷击沉。

Ⅶ 战列舰,战列巡洋舰,重巡洋舰有什么区别

战列舰(亿之圣提供参考资料)(Battleship,或又称为战斗舰,战舰)是一种以大口径火炮的攻击力与厚重装甲的防护力为主的高吨位海军作战舰艇。是能执行远洋作战任务的大型水面军舰。其自风帆时代诞生,1860年代开始变革,在1870-1890年代之间一度断代,但是期间的实验探讨一直没有中断,由1890年代开始复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末期逐渐式微。战列舰一直是各主要海权国家的主力舰种之一,称为主力舰。二战结束以来战列舰的战略地位被航空母舰和弹道导弹潜艇所取代,不再是舰队中的主力,其称呼方式也相对失去了意义。
战列舰是一种以大口径舰炮为主要武器,具有很强的装甲防护能力和较强的突击威力,承担远洋作战任务的大型水面作战舰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若干世纪里,战列舰曾经雄霸海洋世界,独领一代蓝色风骚,是海军舰队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战列巡洋舰是一种20世纪初兴建的一种大型战舰。是在装甲巡洋舰的基础上演变过来的一种功能性很强的新型主力舰。 英国广布全球的通过漫长海上航运线和商业网络相互联系的殖民利益,需要强大并且可以快速集结的海军舰队保护。英国皇家海军需要一种强大火力与高机动力相结合的战舰,不仅可以有效的打击敌方的袭扰,又能够快速部署应付突发性事件。于是英国海军以“理想型巡洋舰”名义设计的战列巡洋舰是一种把战列舰强大火力和装甲巡洋舰高机动结合在一起的战舰,当时新的技术提供了建造新型战舰的可能性。
重巡洋舰,即重型巡洋舰(Heavy Cruiser)是巡洋舰的一种,一般指在排水量、装甲和火力方面强于轻巡洋舰但弱于战列舰的舰只。
战列舰与战列巡洋舰的区别
军舰设计的要求是他的装甲能承受他这个级别军舰的火力。换句话说就是什么样级别的军舰就有什么级别的火力和防御。
至于战列舰和巡洋舰的区别,一句话说明白,战列舰无论火力还是防御都远超巡洋舰。巡洋舰设计出来的目的就是进行远洋巡航,他航程大、速度快,而战列舰设计的目的则是主力舰队公海决战。巡洋舰平时见到战列舰都要主动跑路的,战列舰也追不上。
战列巡洋舰设计之初的目的即是用于在远洋中歼灭敌对海军的巡洋舰和驱逐舰以及舰队决战时进行火力支援,而非用于和战列舰进行正面决战,在大规模海战中更多的用于对舰队火力的补充和支援。也有例外,在日德兰海战中,率先交火的就是双方由战列巡洋舰组成的诱饵舰队。
英国和德国之所以在一战、二战大量使用战列巡洋舰,是因为,相对于战列舰的高成本和建造工期长,战列巡洋舰的成本低、工期短,但其火力和高航速满足了为舰队远洋作战进行火力支援和对抗敌国海军巡洋舰队的目的。尤其是纳粹德国,在战列舰严重数量不足的情况下(仅有两艘俾斯麦级战列舰),只能依靠重巡洋舰和战列巡洋舰组成的舰队进行破交战,其中以击沉“光荣号”航母的“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最为着名。
战列舰与战列巡洋舰有一定区别,通常战列巡洋舰拥有可媲美战列舰的大口径火炮,装甲比战列舰薄弱而航速更快 。战列舰追求火力、装甲、航速的均衡,而战列巡洋舰兼有巡洋舰的高速和战列舰的火力,战列巡洋舰最重要的还是速度,其次是火力,而防护是最后考虑的。典型的战列巡洋舰有德国的德弗林格尔级战列巡洋舰、英国的狮级战列巡洋舰、胡德号战列巡洋舰等,也有战列巡洋舰经过改造而变成战列舰的例子,如日本的金刚级。且战列巡洋舰一般在火力上不及战列舰,一般作为战列舰战时的辅助舰实用,此外,德国人有时将战列巡洋舰称为袖珍战列舰。

Ⅷ 肯特级重巡洋舰的介绍

肯特级重巡洋舰,该级舰官方的称呼是条约级重巡洋舰、万吨级重巡洋舰和郡级重巡洋舰第一批。但是由于其装甲薄弱所以又被私下蔑称为白象、白色的坟墓和薄皮。万幸的是在二战爆发前该级舰进行了彻底的现代化改装,加装了附加装甲并提升了防空能力。该级舰还有两艘出售给澳大利亚。

Ⅸ 世界各国现役的巡洋舰有哪些

苏联/俄罗斯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2艘-"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彼得大帝"号
苏联/俄罗斯海军首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也是当今世界上吨位最大,火力最强的导弹巡洋舰,共建造4艘,首舰092"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号(原名"基洛夫'号)1980年服役,第2艘150"拉扎耶夫海军上将"号(原名'伏龙芝'号)1983年服役,第3艘065"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原名"加里宁"号)1989年服役,第4艘183"彼得大帝"号(原名"安德罗波夫"号)1995年10月服役。目前,第1、第2艘舰已退役,第3、第4艘舰服役于俄海军北方舰队。
该级舰长252米,宽28.5米,吃水9.1米,标准排水量19000吨,满载排水量24300吨,2座核反应堆,2两座燃油锅炉,总功率12万马力,航速32节,续航力14000海里/30节。武器装备:20座SS-N-19“花岗岩”反舰导弹发射装置,20枚导弹;12座SA-N-6“雷声”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96枚导弹;2座八联装SA-N-9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128枚导弹;2座双联装SA-N-4“壁虎”舰对空导弹发射器,40枚导弹;6座CAD3-N-1“卡什坦”弹炮合一近防系统(第1、第2艘舰为8门30毫米舰炮),每座系统8枚SA-N-11舰空导弹和1门30毫米双管舰炮;1座130毫米双管舰炮(首舰为2座100毫米单管舰炮);1座双联装SS-N-14反潜导弹发射器(后3艘舰无),14枚导弹;2座5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1座10管RBU12000反潜火箭发射器(第1、第2艘舰为12管RBU6000反潜火箭发射器)、2座6管RBU1000反潜火箭发射器。搭载1架卡-25B标定直升机和2架卡-27A反潜直升机。
苏联/俄罗斯光荣级导弹巡洋舰3艘-"莫斯科"号,“乌斯季诺夫元帅"号,"瓦良格"号
光荣级长186.4米,宽20.8米,吃水8.4米。标准排水量9380吨,满载排水量11490吨。编制员额454人,其中军官62名。该级舰为燃气轮机推进方式,6台燃气轮机,航速32节,续航力7500海里/15节或2500海里/30节。
光荣级为平甲板大型燃气轮机导弹巡洋舰,其首柱前倾斜度较大,有利于减少前甲板淹湿;舰体具有显着外倾,以进一步改善舰艇的耐波性.该级采用"三岛式"设计方法,上层建筑分为首、中、尾不相连接的三段,,有利于武器、舱室的均衡布置和提高舰艇的稳定性.
光荣级装备8座双联SS-N-12"沙箱"反舰导弹,长11.7米,直径0.88米,采用惯导+中继修正+主动雷达末制导方式,射程550千米,飞行速度为1.7-2.5马赫,战斗部重1000千克,可与核装药互换;8座4联"暗礁"防空系统,发射SA-N-6"雷声"编队防空导弹,射程100千米,射高25-25000米,采用无线电指令+末段TVM制导方式,装药144千克;2座双联SA-N-4"壁虎"近层防空导弹,射程1.5-15千米,射高25-5000米;6座AK630型6管30毫米速射炮,4000-5000发/分;1座双管130毫米AK130型炮,60发/分,射程8.1千米;2座12管RBU6000火箭式反潜深弹发射装置,射程6000米;2座五联533毫米多用途鱼雷发射管,可以发射SS-N-15反潜导弹、CAЭТ-65反潜鱼雷、ТЭ-31和ТЭСТ-96反潜反舰两用鱼雷;1架卡-27"蜗牛"直升机.
电子设备方面,光荣级装备3部控制6管30毫米速射炮的"椴木棰"火控雷达,1部控制130毫米AK130型炮的"鸢鸣"火控雷达,2部控制SA-N-4"壁虎"近层防空导弹的"汽枪群"雷达,1部引导SA-N-6"雷声"编队防空导弹的"顶罩"雷达,1部控制SS-N-12"沙箱"反舰导弹的"前门"火控雷达,1部"顶舵"/"顶板"搜索雷达和1部"顶对"对空搜索雷达;"洒桶""边球"电子战设备等;另外还有1部"公牛角"舰壳声呐和1部"菜牛皮"拖曳声呐.
美国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共27艘,编号为CG47-CG73-"提康德罗加"、"约克城"、"文森斯"、"福吉谷"、"托马斯.S.盖茨"、"邦克山"、"莫比尔湾"、"安提坦"、"莱特湾"、"圣贾辛托"、"张伯伦湖"、"菲律宾海"、"普林斯顿"、"诺曼底"、"蒙特里"、"钱瑟罗斯维尔"、"考佩斯"、"杰蒂斯堡"、"乔辛"、"休城"、"西罗"、"安齐奥"、"维克斯堡"、"伊利湖"、"圣乔治角"、"维拉湾"和"皇家港","提康德罗加"、"约克城"、"文森斯"、"福吉谷"、"托马斯.S.盖茨" 已退役.
排水量:轻载7015吨,满载9516吨(CG47-48),满载9516吨(CG49-51),满载9516吨(其余)
主尺度:长-172.8米,宽-16.8米,吃水-9.5米(含声呐)
动力:4座GE LM 2500燃气轮机;86000马力(64.16兆瓦);双轴;可调螺距浆
航速-30节以上
续航力-6000海里/20节
编制-358人(军官24人)
武器-8枚"捕鲸叉"反舰导弹(2座四联装),射程130千米(0.9马赫)
2座MK41 0型垂直发射装置,装备有122枚GDC"标准"SM-2 BLock IVA舰空导弹(CG52起),射程73千米(2马赫);2座双联装MK26 5型发射装置(CG47-51),装备有68枚GDC"标准"SM-2 BLock IVA舰空导弹;"阿斯洛克"VLA反潜导弹,射程16.6千米;8枚"战斧"巡航导弹(备弹12枚),射程1300千米(0.7马赫);
2座MK45 Mod1型127毫米炮,射程23千米(20发/分)
2座MK15 2型"密集阵"6管速射炮,射程1.5千米(3000发/分)
2座25毫米炮,4座12.7毫米炮
2座三联装324毫米MK32 14型鱼雷发射管,用于发射MK46 5型反潜鱼雷(射程11千米/40节)和MK50鱼雷(射程15千米/50节)
2架SH-60B"海鹰"LANPSⅢ直升机;2架SH-2F"海王" LAMPS I(CG47-48)
声呐-1部SQR-19被动拖曳式阵列声呐(CG54-55);1部SQS-53A/B舰壳中频主动攻击声呐(CG47-55);SQQ-89(V)3(CG56起,CG52-56,98年列装),包括1部SQS-53B舰壳中频主动攻击声呐(CG56-67)或1部SQS-53C舰壳中频主动攻击声呐(CG68-73)和1部SQR-19被动拖曳式阵列声呐
雷达-4块SPY-1A相控阵三座标对空搜索/火控雷达(CG47-CG58),4块SPY-1B相控阵三座标对空搜索/火控雷达(CG59起); 1部SPS-49(V)7对空搜索雷达;1部SPS-55对海搜索雷达;1部SPS-64(V)9导航雷达;1部SPQ-9A火控雷达;4部SPG-62火控雷达;1部URN 25战术导航雷达;
电子对抗-假目标;8座6管固定式MK36 2型罗拉尔·海科尔快速散开干扰箔条;红外曳光弹和箔条干扰弹;SLQ-25"水精";摇曳鱼雷诱饵
电子支援/干扰;SLQ-32V,具有拦截,干扰,欺骗系统
“伊利湖”号导弹巡洋舰在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实验中,屡建奇功,数次用"标准"-3型击中靶弹;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是以斯普鲁恩斯级导弹驱逐舰为原型设计建造的.共有7艘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参加了91年海湾战争.
意大利维内托级1艘-"维内托"号
为意大利海军的第一艘直升机母舰,除携载直升机外,本身又有很强的攻防能力,所以也称直升机巡洋舰。服役后一直作为舰队的旗舰,率领中型水面舰艇编队在中近海执行反潜、反舰和防空作战任务。
"维托里奥·维内托" (C550) 1965.6.10开工 ,1967.2.5下水
标准排水量: 7500吨 满载排水量: 9500吨
主尺度: 总长179.6米,舰宽19.4米,吃水6米 航速: 32节
飞行甲板: 长40米,宽18.6米 服役: 1969.7.12
动力: 4台福斯特-韦勒(Foster wheeler)锅炉,压力50公斤/厘米2,温度450oC;2台托西(Tosi)蒸汽轮机,73000马力,双轴
续航力: 5000海里/17节
舰员: 557名,其中军官53名
导弹:4具“奥托马特”(OTO Melara Teseo)Mk2(TG2)对舰导弹发射筒,惯性巡航,主动雷达寻的,0.9马赫速度时,射程98.4海里,战斗部重210公斤,末段2.2海里掠海飞行.
1座“紫菀”(Aster)双联Mk10 9型发射装置,可发射通用动力公司波莫纳分公司(GDC Pomona)“标准”(Standard)SM-1ER对空导弹,也可发射“阿斯洛克”(ASROC)反潜导弹,3个弹舱可备弹60枚,指令制导,半主动雷达寻的,2.5马赫速度时,射程64公里(35海里)霍尼韦尔(Honeywell)“阿斯洛克”反潜导弹,惯性制导,入水后射程1-5.4海里,载Mk46鱼雷
火炮:8座“奥托·梅莱拉”(OTO Melara)76毫米炮,仰角85o,发射率55-65发/分,射程4.4海里,弹重6公斤
3座布雷达(Breda)双联40毫米高平两用炮,85o仰角,发射率300发/分,对海射程6.8海里,对空射程4公里,弹重0.96公斤
鱼雷:2座Mk32三联324毫米鱼雷发射装置,发射霍尼韦尔(Honeywell)Mk46反潜鱼雷,主/被动寻的,40节速度时射程5.9海里,战斗部重44公斤
对抗措施:假目标:2座布雷达SCLAR 105毫米20管可旋转发射器,发射箔条弹2.7海里,曳光弹6.6海里;SLQ25“水精”(Nixie);拖曳鱼雷诱饵
电子支援/对抗:SLR4,截获;3部SLQ-B,2部SLQ-C,干扰
作战数据系统:SADOC 1 作战数据自动处理系统,11号数据链,卫星通信系统
武器控制:4部“阿古”(Argo)10系统,用于76毫米炮;2部“达多”(Dardo)系统,用于40毫米炮
雷达:对空搜索:休斯(Hughes)SPS52C,3座标,E/F波段,240海里;塞莱尼亚(Selenia)SPS 768(RAN 3L),D波段,120海里
对海搜索/目标指示:SMA SPS 702,I波段
导航:SMA SPS 748,I波段,40海里
火控:4部塞莱尼亚SPG70(RTN10X),I/J波段,22海里,用于76毫米炮;2部塞莱尼亚SPG 74(RTN 20X),I/J波段,7海里,用于40毫米炮;2部斯佩里(Sperry)/RCA SPG 55C,G/H波段,28海里,用于“标准”导弹
敌我识别:Mk XⅡ
战术空中导航:URN-20
声纳:圣加蒙(Sangamo)SQS 23G舰首声纳,主动搜索和攻击,中频
载机:6架AB 212反潜直升机
法国1艘-"贞德"号(R97),1964.7.16服役
主尺度:舰长182米,舰宽24米,吃水7.3米
排水量:10000吨(标准)/13270吨(满载)
航速:26.5节
续航力:6000海里/15节
动力装置:2台蒸汽轮机,功率40000马力.
舰员编制:626名(26名)
武器装备:2座100毫米舰炮;4座12.7毫米机枪;2座三联装"飞鱼"MM38型导弹发射装置.
雷达:1部DRBV 22D型对空搜索雷达;1部DRBV 51型对海搜索雷达;2部DRBN 34A型导航雷达;3部DRBC 32A型火控雷达;1部SRN-6战术导航雷达.
声纳:1部DRBV 2C型声纳.
舰载直升机:8架"山猫"或"黑豹"直升机.
秘鲁格劳海军上将级巡洋舰1艘-"格劳海军上将"号
原为荷兰“德鲁伊特尔”号巡洋舰,秘鲁于1973年购入。原舰主要用于防空,以适应战后初期的使用要求。1976年购入该舰的姐妹舰“德泽文普罗文显”号,易名“阿吉雷”,改装成直升机巡洋舰,于1978年编入现役。艉部拆除“小猎犬”(Ter—rler)导弹系统,改建成飞行甲板,可供3架“SH—3D”型或5架“阿哥斯塔212 AS”型直升机起降。
世界上现役装备巡洋舰的国家有:
美俄两国的网上介绍有很多,就说说别的吧!

美国(提康德罗加级)

俄罗斯/乌克兰(基洛夫级,光荣级,卡拉级)

意大利(维内托级)
维内托级是意大利海军服役了30多年的老舰,这级巡洋舰前半部拥有强大的武装,后半部则为庞大的飞行甲板和一具可容纳3架AB.212直升机的机库。排水量: 9500吨(满载),全长:176.5米,全宽:19.3米,吃水:6米,主机:2座蒸气涡轮机,73000马力,双轴。最大航速:32节,续航力:9250公里/17节,武备:双联装紫苑舰空导弹,标准一型中程防空导弹,OTOMAT舰舰导弹4座,霍尼威尔反潜导弹发射器,布瑞达6*40毫米三联装近防炮,324毫米反潜鱼雷发射管6具等,主炮:奥托76毫米主炮,声纳:Sangamo SQS 23G型舰首声纳
飞机:6架AB.212反潜直升机或4架海王直升机,雷达:对空搜索:SPS 52C三坐标;对海搜索:SMA SPS 702;导航:SMA SPS 748等,电子支援/干扰:UAA-1截取,SLQ-2 B/C干扰,编制:550-650人

法国(贞德号)训练/直升机巡洋舰
主尺度:舰长182米,舰宽24米,吃水7.3米,排水量:10000吨(标准)/13270吨(满载),航速:26.5节,续航力:6000海里/15节,动力装置:2台蒸汽轮机,功率40000马力. 舰员编制:626名(26名),武器装备:2座100毫米舰炮;4座12.7毫米机枪;2座三联装"飞鱼"MM38型导弹发射装置. 雷达:1部DRBV22D型对空搜索雷达;1部DRBV51型对海搜索雷达;2部DRBN34A型导航雷达;3部DRBC32A型火控雷达;1部SRN-6战术导航雷达.声纳:1部DRBV2C型声纳.舰载直升机:8架"山猫"或"黑豹"直升机.

秘鲁(德鲁伊特尔级“格劳海军上将”号)
它是目前世界上最老的在役舰只之一。它于1939年由荷兰建造,1944年下水,直到1953年才作为防空巡洋舰编入现役,1973年秘鲁购进该舰,并于1985至1988年重回荷兰进行耗资1.4亿美元的大修和改装,在当时是作战能力较强的导弹巡洋舰,今天,它已是有60年舰龄的老一代战舰,即将退出现役走进历史。

意大利:维内托级巡洋舰
目前,世界上拥有巡洋舰的国家有四个,分别是美国、俄罗斯、意大利和秘鲁,在役的巡洋舰共有7级36艘,全部为导弹巡洋舰。其中美国拥有1级27艘、全部为常规动力导弹巡洋舰。
美国海军;俄罗斯海军和秘鲁;意大利海军是目前唯一拥有巡洋舰的海军。

苏联海军原将巡洋舰作为战舰队的基础,二战后曾建立了一支强大的舰队,但很快它们就被装载大量导弹和大量对空导弹的驱逐舰所取代了。

最新的四艘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是在1980和90年代建造的,除最新的彼得大帝号巡洋舰外其它三艘的维护状态目前均很差。

二战后美国海军的中心是航空母舰,1980年代建造的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主要设计意图是以其为一种可提供极强大的对空力量的驱逐舰,目的在于强调宙斯盾战斗系统的作战能力。从1981年提康德罗加号巡洋舰下水后这个级别的船只获得了一系列改善,使得它们的反潜和对地面攻击的力量(使用巡航导弹)大大加强。与苏联一样,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也可以作为整个作战群的中心使用。

美国的导弹巡洋舰: “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加利福尼亚”级 核动力导弹巡洋舰, “莱希”级导弹巡洋舰,“弗吉尼亚”级核动力导弹巡.

俄罗斯的导弹巡洋舰: “基洛夫”级重型导弹巡洋舰,“卡拉”级导弹巡洋舰, “光荣”级导弹巡洋舰,“莫斯科”级直升机巡洋舰.

意大利的导弹巡洋舰 :“安德烈娅·多里亚”级巡洋舰, “维多利亚·维南多”级导向导弹直升机巡洋舰, “西北风”级导向导弹巡洋舰.

Ⅹ 巡洋舰的基本信息


巡洋舰这个词是在17世纪出现的。巡洋舰与其说作为舰只的分类,不如说是表明这种舰只的作用和任务。无论如何,这个词被用作形容小的、快速的、合适于这种角色的战舰。在十七世纪,舰队的主体则由战列舰组成,这些舰只比护卫舰大得多、昂贵得多,也慢得多,并不适合执行长距离的任务(例如美洲)。而且战列舰在战略上太过重要,执行持续巡逻任务显得过于冒险。巡洋舰一般逃避这样的战舰,也不参加这样的战舰之间的舰队海战。
荷兰海军在17世纪开始增加巡洋舰的数量和配置,英国海军以及晚些时候的法国和西班牙海军赶上这个潮流。为了保护国会中的商业利益,英国颁布巡洋舰和护航法——开始将海军的注意力放在用巡洋舰进行商业保护和搜捕,而不是建造更多恐怖和昂贵的战列舰。在18世纪中,巡防舰是一种卓越的巡洋舰种。巡防舰是一种既小、又快、长距离、轻武装(单层炮甲板)的战舰,主要用来侦查,运送信件,破坏敌方贸易线等等。另一种主要的的巡洋舰种是单轨纵帆船,不过其他各色各样的船只也被当作巡洋舰使用。
在19世纪,各国海军开始使用蒸汽动力战舰,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时,开始出现实验性的蒸汽巡防舰和单轨纵帆船。在五十年代中期,英国和美国海军开始制造拥有很长的船体和重炮的蒸汽巡防舰,比如USS Merrimack和HMS Mersey。在1860年代,铁甲舰登上战争舞台。
法国人以1865年下水Belliqueuse号为起点,建造了许多较小型铁甲舰来执行远海巡洋任务。这些“车站铁甲舰”是装甲巡洋舰发展的开端——一种为了快速、独立、搜捕和巡逻的传统巡洋舰任务而生的铁甲舰。
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装甲巡洋舰是俄罗斯的General-Admiral号,在1874年完工。英国的HMS Shannon号在数年后服役。
长时期里巡洋舰弥补了非常轻型的船只如鱼雷艇与战列舰之间这个空档巡洋舰足以抵挡小型船只的进攻,它们太慢和需要太多的燃料(尤其是在使用蒸汽轮机后),使它们在远距离作战时非常依赖补给舰队。19世纪的大多数时间里和20世纪初巡洋舰是一支舰队的远程威慑武器,而战列舰则待在基地附近。巡洋舰最主要的作用在于袭击敌人的商队。巡洋舰在设计的时候就非常注重速度:它们瘦长、流水线的船体尤其利于高速航行。为了减少流体漩涡它们的船首和船尾均逐渐变细。
在1880年至1910年期间各国还建造了许多小得多的防护巡洋舰。由于它们的装甲很少,没有侧舷装甲,而是在甲板内设有弓型的水平装甲。
同时,巡洋舰也被编入主力舰队作为侦查和巡逻用途。
随着战列舰的不断增大,巡洋舰的排水量也不断增大。风帆被蒸汽机代替后出现了装甲巡洋舰,实际上它们是比较小的、快速的战列舰。19世纪末战舰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数年后下水的巡洋舰就已经超过了此前的战列舰。美国的白色舰队在下水几年后就已经过时了。在这段时间里一支舰队往往包括很老的舰只,也有很新的舰只,而新舰往往比老舰大得多。
从这个时候开始人们开始区分轻巡洋舰和重巡洋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不同的军备限制条约中对这两个概念均有定义。轻巡洋舰的主炮口径为6.1英寸(155毫米)以下,重巡洋舰的主炮口径则在此以上(8英寸,即203毫米最为常见)。在华盛顿海军条约中规定8英寸为重巡洋舰的炮径上限。只有五艘巡洋舰的主炮口径在此之上:三艘德国德意志级装甲舰和美国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两艘阿拉斯加级大型巡洋舰。实际上,这五艘军舰就性质来说都不完全是巡洋舰,而只是因为各种原因被称为巡洋舰。
英国皇家海军尤其重视巡洋舰。原因在于英国有大量殖民地,需要保持大量的巡洋舰以保持殖民地的安全。这些巡洋舰可以侦查敌情,保护战列舰舰队开赴远处,亦可以群攻敌人的大型军舰。比如在1941年5月,诺福克号重巡洋舰和萨福克号重巡洋舰尾随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直到英国战列舰和航空母舰到达并最终击沉俾斯麦号。而在1939年12月的拉普拉塔河口海战中,英国的埃克塞特号重巡洋舰和两艘轻巡洋舰得以分散德国格拉夫·斯佩海军上将号袖珍战列舰的优势火力。虽然英舰受创,但是德舰不敢恋战,最后决定逃往港口。 军舰设计的一个标准是,自己的装甲应该可以抵挡自己发射的炮弹。比如说,一艘战列舰发射的是16英寸炮弹,则装甲亦要抵挡16英寸的炮火。这样的设计保证了火力和防护力的均衡。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曾经有过一种破坏这样的均衡的设计:无敌级战斗巡洋舰。其目的在于设计一种速度相当于巡洋舰,火力相当于战列舰的舰船。
这些战列巡洋舰的大小和火力与战列舰一样,但是其装甲只是巡洋舰的装甲,省下来的重量被投资到更强大的引擎中。其结果是一种拥有高战术机动性的船只:比任何巡洋舰的武力均强,而比更大的船则快。
在图纸上,战列巡洋舰的设计应当说是比较成功的。比如在1914年的福克兰群岛海战中,但是在舰队作战时针对敌人的战列舰时它们非常脆弱。在1916年的日德兰海战中英国的战列巡洋舰在德国重火力下爆炸。
英国的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在火力上与俾斯麦号一样强大,但是在装甲上却弱得多。在丹麦海峡海战中,一发炮弹在击穿胡德号的装甲后落入弹药库,导致弹药库发生爆炸,船体断裂为两半沉没。1419名水手中只有三人幸存。 巡洋舰 是海军中比较老的一个舰种,差不多和战列舰同时诞生和发展。早在17-18世纪的帆船时代,巡洋舰是指那些装备火炮较少,一般不直接参与战列线战斗,而主要执行巡逻及护航任务的快速炮船。当时最好的巡洋舰是英国的阿拉巴马号,它是一艘多桅帆船,采用蒸汽机推进,排水量1040吨。19世纪末,随着战列舰的崛起,巡洋舰、特别是装甲巡洋舰得到迅速发展。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巡洋舰的发展速度加快,质量也有明显提高,排水量已经达到3000-4000吨。航速25-30节,舰炮口径一般为127-152毫米,个别达190毫米,已经具备压制敌驱逐舰,引导和支援己方海上兵力进行作战的能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巡洋舰主要分重巡洋舰、轻巡洋舰和辅助巡洋舰三种类型。重巡洋舰的吨位已经达到2-3万吨,航速32-34节,续航力1万多海里,装甲厚达127-203毫米。舰上装有八、九门203毫米口径的舰炮,射程20海里以上,主要用来攻击敌水面舰艇和岸基目标。另外,还装有10—16门副炮,口径130毫米以下。同时,还装有几十门自动炮,用来打飞机和小型舰艇。例如,二战中美国的阿拉斯加级巡洋舰就达30000多吨,装有9门304毫米的舰炮。有的巡洋舰上还可以携载三、四架水上飞机,用来校正舰炮射击的精度和进行侦察。这种重型巡洋舰和战列舰一起构成威力强大的海上堡垒,曾经称雄于世界海洋一个多世纪。
1922年限制海军军备的华盛顿条约签署之后,战列舰、航空母舰和巡洋舰的吨位和数量受到了严格限制。为了不违反条约规定,各国开始发展轻巡洋舰。这种巡洋舰吨位在10000吨以下,航速很快,可以达到35节,舰上装有6—12门主炮,口径在127—133毫米左右。另外,装有8—12门127毫米以下的副炮和几十门小口径炮,同时配有鱼雷和水雷等武器。有的舰也携载2—4架水上飞机,主要用来侦察。由于这种轻型巡洋舰在条约中没有具体规定,所以各海军大国开始打擦边球,搞了许多小动作。比如英国建造的条约型巡洋舰,在设计时按照190毫米大口径舰炮的设计,但在配备武器时却采用了152毫米口径的舰炮,等条约失效后立即更换大口径舰炮。日本也是这样,先装备5座155毫米炮,然后突然换装5座203毫米大口径炮。
二战以后,巡洋舰在数量上急剧减少,主要是提高质量。从技术的发展方面来看,主要是采用了核动力装置,装备了导弹武器和携载直升机作战。发展核动力巡洋舰的主要是美国和前苏联海军,美国在八个级别的巡洋舰中有五个级别采用了核动力推进,而前苏联只有一级舰采用了核动力装置。从吨位方面来看,二战后建造的巡洋舰吨位基本都在10000吨左右,只有前苏联海军发展了一级基洛夫级,排水量达到28000吨,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级巡洋舰。由于导弹技术的迅猛发展,一向以装备几十、上百门舰炮为主要攻击武器的巡洋舰开始换装导弹,舰炮只作为辅助性武器。前苏联海军的基洛夫级巡洋舰是世界上第一艘采用导弹垂直发射装置的舰艇,采用这种装置后,舰艇的载弹量增大,导弹发射速率显着提高。基洛夫级上装有250多枚防空、反舰和反潜导弹,美国的提康德罗加级虽然吨位只有它的三分之一,但载弹量已达到122枚。另外,为了进行反潜作战,舰上还可携载2架直升机。 1990年以来,由于40年冷战的结束,世界形势出现了裁军的趋势,巡洋舰又面临一次大的考验。人们发现,两、三万吨的大型巡洋舰和几千吨级的驱逐舰所用武器相差不大,都是导弹、舰炮和直升机,所不同的只是携载数量的多少而已。所以,人们对于是否还有必要继续建造新的巡洋舰提出质疑。美国现役所有核动力巡洋舰在2000年前全部退役,开始研发新型的CGX巡洋舰,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暂时搁置了该研发计划,转而研发DDG1000驱逐舰。俄罗斯由于经济衰落已难以继续建造大型战舰,只能对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进行改装,改装后的巡洋舰将在2020年前服役。
巡洋舰这个词是在19世纪出现,早期称为护卫舰。在帆船时期,护卫舰指的是小的、快速的、远距的、装甲轻的,只有一层火炮甲板的船只,这些船一般用来巡逻、传递信件和破坏敌人的商船。舰队的主体则由战列舰组成,这些舰只比护卫舰大得多,也慢得多。护卫舰一般逃避这样的战舰,也不参加这样的战舰之间的舰队海战。最早的铁甲舰也只有一层炮台,因为它们的装甲太重了,没法装其它的炮台。尽管它们是带有大炮的大船,而且也可以像战列舰一样作战,它们依然被称为护卫舰。因此护卫舰这个词的意义就开始变化了,原来的小帆船被改称为巡洋舰。
随着战列舰的不断增大,巡洋舰的排水量也不断增大。19世纪初,首先出现的是带有风帆和蒸汽轮机的风帆巡洋舰。风帆被蒸汽机代替后出现了装甲巡洋舰和防护巡洋舰,装甲巡洋舰其防护能力较好,排水量较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为小,我国北洋水师的经远、来远是装甲巡洋舰。防护巡洋舰装甲较薄,但航速高,北洋水师中的致远和靖远和日本联合舰队的吉野、高砂都是防护巡洋舰。
巡洋舰区分轻巡洋舰和重巡洋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不同的军备限制条约中对这两个概念均有定义。在华盛顿条约中规定重巡洋舰主炮不大于8英寸(203mm),主炮不超过10门,排水量不超过10000吨,速度不超过35节;轻巡洋舰主炮不大于6.1英寸(155mm),主炮不超过19门,全舰排水量不超过10000吨,速度不超过35节。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英美两国较好的遵守了这一规定,德国则打起了擦边球,设计并建造了所谓的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实际上可视为重巡洋舰),日本则在较大幅度上突破了这一条约的限制,建造了妙高级、高雄级和最上级重巡洋舰,排水量都在1.2-1.5万吨左右,唯一符合规定的是主炮口径和数量。
从各国设计建造巡洋舰的情况看,都有所侧重。英国拥有广泛的海外领地,所以特别注重轻巡洋舰的发展。而日本则希望以质取胜,倾向于重巡洋舰的设计和建造,而轻巡洋舰则被作为水雷战队的旗舰,用于引导驱逐舰分队对敌进行大规模鱼雷攻击和夜战。美国的巡洋舰相对均衡,还创造性的发展出了以防空为主要任务的防空型巡洋舰(轻巡洋舰)。
还有一种更小的巡洋舰是辅助巡洋舰,实际上它们是战争爆发后快速装配了火炮的商船。这些船被用来为其它商船提供保护,但由于它们航速慢、火力弱、装甲弱,因此它们实际上几乎无用。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均使用装配了巡洋舰火炮的小商船来袭击盟军商船,因为这些商船一开始没有意识到这些到底是什么船。一些大的远洋轮也被这样改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和德国使用这样的船只来袭击敌方,这些船的优点在于它们的高速度(56千米每小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和日本再次使用这样的船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初期英国使用这样的船只来保护商船队。
防护巡洋舰
轻巡洋舰前身,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几乎被轻巡洋舰取代。
例如甲午战争中日本的浪速号,高千穗号。
装甲巡洋舰
近代巡洋舰的前身,提升了装甲防护。
轻巡洋舰
一般指在排水量、装甲和火力方面强于驱逐舰但弱于重巡洋舰的舰只。
重巡洋舰
一般指在火力和装甲方面强于轻巡洋舰但仅次于战舰的舰只。
导弹巡洋舰
在驱逐舰取代巡洋舰前的过渡舰种,其主要火力改以反舰导弹取代主炮,并强化防空与反潜能力的现代化巡洋舰。
大型巡洋舰

罕见的类别,拥有比重巡洋舰更强的火力和装甲,但不及于战列舰,另外也拥有比标准的战列舰更快的速度。由于重巡洋舰与战列舰的界线已有所模糊,加上又存在具两者部分性质的战列巡洋舰,故该类别常难以辨认,不少接近的舰种都被归类于战列巡洋舰,因此此类别仅为政府官方认定而存在。
战列型
战列舰在设计时的一个不成文规定是它们的装甲应该可以在常规交战距离上抵挡它们自己的炮火,这样的设计才被看作是合格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曾有过一种破坏这样均衡的设计。其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比战列舰要快得多,但是在火力上与战列舰一样的舰只,这些舰只的作用在于追击敌人的巡洋舰,尤其是活跃于各大洋、主要用于破交战的装甲巡洋舰。在英国第一海务大臣约翰·阿巴斯诺特·费希尔主持下,这种被称为战列巡洋舰的军舰的首舰1907年4月14曰在阿尔维克船厂下水,它就是无敌号。
这些介于战列舰和巡洋舰之间的军舰吨位、火力与战列舰相当,但其装甲却很薄弱,仅相当巡洋舰水平,省下来的重量被投资到引擎和火力中。其结果是一种拥有高机动性的战舰:比任何巡洋舰火力都强,但比战列舰更快。战巡之父对这种军舰赞赏有加,因为当时仅次于战列舰的海军主力----装甲巡洋舰在面对战列巡洋舰25节以上高速时,等待前者的只有屠杀。
它们的设计非常成功,至少圆满完成了设计需求。例如1914年的福克兰群岛海战和随后的多格尔沙洲海战中,战列巡洋舰就对其设计对手显示了其绝威力。但是在舰队作战时针对敌人的装甲巡洋舰和战列舰它们非常脆弱。1916年的日德兰海战中英国的战列巡洋舰这种缺陷是很明显的,遭到重大损失。战后英国海军将许多战列巡洋舰拆毁了,剩下的在其允许状态下装甲被加固。不过拆毁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了重型军舰的数量和排水限制。
1940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舰队追击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的过程中也显示出战列巡洋舰的装甲脆弱的弱点。英国的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在炮火上与俾斯麦号一样强大,但是在装甲上却弱得多。在丹麦海峡海战中胡德号还未能够击中俾斯麦号就被俾斯麦号炮火击中,胡德号装甲被击穿后引起弹药库爆炸,断裂为两半,迅速下沉。1419名水手中只有三人幸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航空兵的出现大大地改变了海战的性质。即使最快的巡洋舰也比不上飞机快,而飞机的作战范围不断扩大,最后可以跃大洋作战。这使得单艘船只或者小部队独立作战的机会减小。20世纪后期只有非常大规模的舰队一起作战,这样的舰队可以抵挡几乎所有空袭。这使得大多数海军注重设计只完成一个任务的船只,尤其是反潜和反空船只。大多数舰队中的多功能大船消失了。美国海军、俄罗斯海军、秘鲁海军、意大利海军是眼下尚拥有巡洋舰的海军。苏联海军将巡洋舰当作它们的作战舰队的基础。战后它们建立了一支拥有大炮的舰队,但很快它们就被装载大量导弹和大量反空导弹的大船取代了。苏-俄最着名的巡洋舰是在80~90年代建造的基洛夫级,共4艘。其核动力系统可为本舰提供30节以上高速和几乎无限的续航能力。除最新的“彼得大帝”号外,其它三艘的状态均很差,前两舰“乌沙科夫”(原“基洛夫”号)和“拉扎列夫”号(原“伏龙芝”号)甚至已经在筹备拆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海军的中心是航空母舰。1980年代建造的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本来设计为驱逐舰,它们的主要意图在于提供极强大的防空力量。出于公共关系的考虑这些船被误名为巡洋舰,目的在于强调宙斯盾战斗系统的作战能力。不过从1981年提康德罗加号巡洋舰下水后这个级别的船只获得了一系列改善,使得它们的反潜和对地面攻击的力量(使用巡航导弹)大大加强。与它们的苏联对手一样,这些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也可以作为整个作战群的中心。 进入21世纪后,美国出于自身战略需要,大力发展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也是反导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其中伊利湖号导弹巡洋舰搭载标准III型防空导弹多次参与弹道导弹拦截试验。
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也设计过多款核动力巡洋舰如弗吉尼亚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但经过使用被认为性价比并不突出。现代大多数巡洋舰与驱逐舰的差别已经很小了,传统意义上以排水量和火力来区分驱逐舰和巡洋舰已经不太适用。有些国家为了掩盖其军事目的,将一些接近巡洋舰指标的大型水面舰艇命名为驱逐舰。典型的例子包括日本的金刚级、韩国的世宗大王号导弹驱逐舰。它们的满载排水量均接近10000吨,美国最新型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也有9000多吨,而新型的DDG1000驱逐舰更是达到1.4万吨。而相对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也是9000多吨。
CGX巡洋舰是美国海军新一代巡洋舰,是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升级版,排水量预计在一万至三万吨,可能采用核动力装置。仍处于研发阶段。

阅读全文

与澳大利亚的巡洋舰是什么样子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7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1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3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1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1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4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2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7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2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