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澳大利亚人主要人种是
白人。
2006年人口普查中,白人占92%,多数澳大利亚人的祖先是19、20世纪的英国移民,来自其他国家者也很多。
有37.13%的人自称为澳大利亚人,接着是英格兰裔澳大利亚人的31.65%、爱尔兰裔澳大利亚人9.08%、苏格兰裔澳大利亚人7.56%、意大利裔澳大利亚人4.29%、德裔澳大利亚人4.09%、华裔3.37%以及希腊裔1.84%。
澳大利亚人口突破2400万,海外净移民成增长动力
据澳洲网报道,澳大利亚统计局2016年02月公布了该国人口多年来的变化趋势,以及新移民对人口多样性带来的贡献。数据显示,澳大利亚人口近日突破2400万大关,而海外移民对人口增长贡献巨大。
据报道,澳大利亚统计局人口统计主管贝达尔(Beidar Cho)指出,澳大利亚在1901年成为联邦国家,当时的人口为370万。澳大利亚花了整整58年时间,才突破了1000万人口。截至1964年,澳人口每隔4到5年增长100万人。
贝达尔表示,在2003年末,澳人口达到2000万,自那时起,每3年增长100万人。据最新的数据显示,2015年6月,在所有增长的澳人口中,海外净移民数就占了53%之多,而剩余的47%属于自然增长。
贝达尔还指出,自2006年起,海外净移民就成为澳每年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在2009年,移民对人口增长的贡献达到峰值,占人口增长总数的66%。
澳大利亚统计局的数据还揭示了人们定居地点的变化轨迹。1901年,澳大利亚仅有两个州的人口突破了100万。其中,新南威尔士州140万,维多利亚州120万。2015年,新州仍是澳大利亚人口最多的州,共有人口760万,紧随其后的维州有590万。
㈡ 澳大利亚人口增长率为什么那么高
澳大利亚本国人口出生率并不高,但是外来移民多,所以澳大利亚人口增长率那么高。
㈢ 国土巨大却人烟稀少,300年来澳大利亚为何始终地广人稀
事实上,澳大利亚几乎没有完全开发的大型供水系统。这样的自然条件不利于工农业生产,所以实际上只有澳大利亚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相对适合大规模人口定居。人类古老的文明起源于亚洲和欧洲,而澳大利亚长期与世界隔绝。
当埃及、中国、印度、希腊等地已进入高度成熟的文明国家形态时,澳大利亚土着仍处于原始部落时代。作为东亚文明的发祥地,中国早在7000年前就开始种植水稻。西汉时期,中国人口已超过5000万,超过了今天澳大利亚的人口。因此,人口基数小也是澳大利亚人口规模相对有限的重要原因。当英国殖民澳大利亚时,它最初被认为是一个罪恶的殖民地。
相比之下,澳大利亚目前2544万人口,几乎是20世纪初360万至370万人口的7倍。为什么澳大利亚的人口增长如此之快?事实上,这是移民国家的一个典型特征:中国、德国、日本等国的历史比澳大利亚要长得多,从而更早地形成了更大的人口基础。但由于这些国家历史悠久,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民族群体;相比之下,澳大利亚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
作为人口基数有限的国家,澳大利亚在100多年的短时间内人口增长6倍是极为罕见的。然而,尽管澳大利亚人口增长不再迅速,但在人口基数起点上的差距很难弥补。事实上,澳大利亚的人口并没有20世纪初的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那么多。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澳大利亚通过吸纳移民促进人口增长的优势逐渐减弱。
㈣ 澳大利亚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高还是低
澳大利亚目前拥有人口为2300万。
人口增长率为1.4%,高于全球平均1.1%的人口增长率。
主要因素是自然增长和净海外移民。
增长率比较高,其中主要原因我个人认为是海外移民较多,澳大利亚社会经济水平较高,福利较好,并且移民政策宽松,地广人稀。吸引了大批移民,带来了大量人口。
㈤ 澳大利亚战后的人口是如何增加的
澳大利亚战后经济发展与其人口的增长密切相关,而人口的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大规模地吸收移民。大规模地吸收移民是澳大利亚传统的国策。
第三,人口城市化,墨尔本和悉尼这两城市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1. 1%。又如6个州的首府再加上5个10万人以上的城市的人口合计占全澳人口的69. 8%。
第四,澳大利亚人口结构中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移民的较高比重,1971年普查,悉尼人口的25%、墨尔本人口的27%、阿得雷德人口的28%、佩思人口的31%出生在海外,换言之是移民。1966 年中国血统的移民为3.5万人。
以上就是澳大利亚战后人口如何增加的主要内容。
㈥ 你澳大利亚人的了解
①指大洋洲澳大利亚土着居民(Australianaborigines)。有16万多人(1978)。属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肤色棕黑,鼻翼宽扁,眉脊明显,颌部突出,发形卷曲,或呈波状。新南威尔士州西部发现的古人类化石(据碳素测定距今2.6万年,出土石器尚早1万多年),说明早在4万年前这里已有原始人类居住。 从土着居民的体质特征来看,与南印度达罗毗荼人种类型和维达类型均有相似之处。其祖先最早可能住在南亚,后来途经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逐渐迁至澳大利亚。1788年英国殖民者侵入前,土着居民约有30万人,分为阿兰达、卡米拉罗伊、库尔奈等500多个部落,讲500多种语言,无文字。1788年英国开始在这里建立殖民地,土着居民逐步被赶到中部沙漠和半沙漠地区,或被圈入保留地,并大量遭到屠杀或死于传染病,到1944年人口锐减至7万多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进步舆论强烈要求改善土着居民的悲惨处境,迫使政府作了某些改进,土着居民的人口有所回升。1967年经全国公民投票,改变了宪法中歧视土着居民的条款。1972年成立土着居民事务部,承认土着居民对部分土地的所有权,并准备逐步归还其土地。土着居民只有少数同化于白人社会,部分在牧场或其他企业从事劳动,其余仍在部落辖区内过游猎生活。有的仍用石、贝、骨、木等制作工具。 飞去来器(Boomerang)为其独特武器,系用新月形坚硬曲木制成,熟练猎手掷出,能准确击中飞禽或小兽;如不中的,仍可返回原处。男子主要以狩猎为业,捕猎袋鼠、鸵鸟、负鼠等。居住海滨的,还捕食鱼类。土着居民还知按期收割野生黍类。衣服简单,有的围以袋鼠皮,有的仅在身上涂饰各种颜色。住所通常用树枝搭成窝棚,上面覆盖树皮或涂泥。已有木筏、树皮船和独木舟。土地为集体财产,工具属个人,猎获物大家分享。部落一般划分为两个半边,即两个氏族。氏族内禁止婚配。有的氏族还划分为2个或4个“婚姻组”,进一步限制近亲通婚。成丁礼(见成年式)普遍存在。男子进入社会必须经历一系列严酷的锻炼和考验,并学习、继承部落的传统知识、道德标准和习俗信仰。盛行图腾崇拜,每个氏族都以某一动物或植物为图腾,相信自己同它具有某种特殊的亲属关系,并作为该氏族的标志。作为本氏族图腾的动物不能杀害或食用。音乐的典型形式是敲打着节拍歌唱,通常是为舞蹈伴奏。舞蹈一般是集体性的,内容多模仿狩猎活动。木刻画、崖壁画和树皮画均涂以不同颜色,画面多为几何图形及袋鼠等动植物的形态。
亦称土着(Aboriginal)。
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岛上的澳大利亚地理人种(Australoid geographic race)之总称,其人数在18世纪末欧洲人殖民期间据认为有30~100万以上。分属于约500个部落,各有其疆土,各有其语言或方言。由于同欧洲人的接触,澳大利亚原住民民族的传统文化大部产生了深刻变化。
澳大利亚的考古资料证明,人类在该地居住的时间至少有40,000年之久,有些学者认为已有60,000年。现称原住民民族是在一个或几个时期进入该地的。他们或是从现在沉入海底的萨湖陆棚(Sahul Shelf)迁来,或是在陆路交通不便时,取道海上乘坐木筏或独木舟到达的。
一种澳洲野犬(dingo)在3,000~4,000年前已出现在澳大利亚,大约在同时期,原住民开始使用一些小的石片工具。在过去的1,500~3,000年中,发生了一些其他的重要变化:人口增加了、开辟了新的栖息地、采用了开发资源的更有效的方法,在广大地区交换物品的活动增加了。
尚不清楚的是进入澳大利亚的大批移民是一次或许多次。西南部发现的头骨提出曾有过两种不同的人种,分别来自中国南方和印度尼西亚,但对这种说法根据许多理由存在着争议。
这些原住民民族不懂种植,而澳大利亚又无适于他们放牧的牲畜,因之他们只得以采集食物和狩猎为生,同时,他们的活动也要受到淡水水源远近的限制。随着人口的增长,有些部落的支系他迁,另觅水源:当地神话中所说的古代英雄觅水之“路”以及“交易”之途可以说明这些迁徙活动的方向。
一个原住民部落或由语言命名的团体由几个地方性宗族组成,在觅食条件许可时,多可常年聚集一起。每个宗族各有其疆土,宗族成员依男性继承,以水源为中心而居住。水源则为宗族远祖最初定居之所,而且人们相信,水源还是宗族中早期成员的灵魂逗留之地,灵魂在那里等待转世或再转世。宗族分支所建第二个聚落的奠基人及其子孙,永远是第一聚落及其子孙的亲族,不管地点、时间以及风习上相差有多么遥远。画定人与人亲属关系的一套方法确定彼此之间相互行为的模式,其根据有4种:1.如有旁系亲属关系,则以公认的间接血缘关系为准;2.依据明显的辈分;3.依据个人在宗族以内的地位;4.依靠礼仪宗教方面的联系。
在澳大利亚的大部地区,原住民民族之间的亲属关系都分为二、四或八个宗族,彼此按照婚姻关系及继承制度而有所关联,而且在一般情况下都实行族外婚制。
原住民民族因所处地区不同而将一年分为5个或8个季节,画分标准是根据可以正常期待的气候条件和可以获得的食物之种类。他们面对干旱和饥荒重复出现的年景,也只是把自然物种和降雨视作社会道德秩序之一部,从而对自然顶礼膜拜以求保护。
一个传统“部落”中所属的每个宗族不仅包括男人和妇女,也包括几个物种,因之人与物都是亲属关系。宗族即以一个物种命名,物种即成为全族之图腾。此外,男人被画入若干住所之中,掌管神话传说、祭祀仪式、祭祀地点以及与某些自然物种和前辈英雄人物有关的各种标志。通过宗教仪式的活动场面,可以收到“古往今来,生生不已”的效果,物种和人的生命,均可得到保持。神话和宗教仪式构成梦想期之全部内容,表明生命常存,不受时、空之限制。只有年长者才拥有梦想期的全部知识,因而他们是举行宗教仪式的权威,也是社会行为规范的宗师。
神话与宗教仪式可用艺术、诗歌、音乐及舞蹈等形式予以表现出来。神话多以吟唱赞颂的方式保存下来,语词富有诗意,结构具有节奏感,而所用语言和音乐又颇为复杂难辨。圣物乃至诸如飞标(boomerang)之类的武器,均涂以彩饰,雕以花纹,以表示神话之内容,而神话也是被“吟唱到”这类器物中的。举行仪式时,歌者、舞者要着彩纹身,而神话图案则彩绘或雕刻于石上、树上和地上,同时彩绘及雕刻本身也是宗教仪式。有时彩绘仅为赏心悦目而施,歌舞则在社交夜宴及秘密场地举行。各个地区都拥有自己的艺术和音乐学校,而圣物或武器的形制和装饰也因地区而异。有些主要宗教的祭祀仪式和崇拜内容也有地区差别。
澳大利亚原住民民族与欧洲人的接触,始于19世纪的血腥的“武力安抚”直至今天的都市的同化,都彻底改变了其原始的原住民文化。为防止人们所认为的原住民民族解体的可能性,澳大利亚政府于1920年代之末和30年代之初为原住民民族建置了若干保留地。可是,没有一个原住民有生以来从未与澳大利亚现代社会接触过,现在,他们都是澳大利亚公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澳大利亚南部曾出现更多的有明显t的原住民民族集团。这些人坚持统令,反对同化,也就是说,保持原住民民族的本来面目,以之作为一种独特的身分标志而与其他澳大利亚人区别开来。在北部,焦点曾集中在土地的所有权及支配权这些问题上,包括在原住民民族保留地上矿山开采项目中的土地价格之补偿(不仅仅是使用费)以及物产收益之分享等等。
根据1986年6月人口调查的结果,澳大利亚原住民民族已不足228,000人,是现代澳大利亚全人口的2%弱。原住民民族人数锐减之原因不外流离失所、贫困、文化传统中断和疾病。原住民的失业率是澳大利亚全国平均失业率的6倍多,而原住民的平均工资却是全国平均工资的一半。参阅澳大利亚(Australia)条。
② 指英裔澳大利亚人(Anglo-Australians,旧译盎格鲁-澳大利亚人)。澳大利亚人口占多数的民族。约1170万人(1978),占全国人口的82%。属欧罗巴人种,通用英语文,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多数信基督教,部分信天主教。主要由英国和爱尔兰移民的后裔结合而成。86%为城市居民,文化程度较高。经济以牧业、农业为主,盛产羊毛、肉类、奶制品和小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矿业有显着发展,铝土、铁、铅、铀等产量居世界前列,钢铁、机械、化工、纺织、食品等工业发展迅速。澳大利亚原为澳大利亚土着居民的故乡。1788年首批迁入澳大利亚的欧洲人只有1000多,至1820年达2万多人。其中主要是流放犯,后来,由于饲养美利奴羊成功和发现金矿,引来大批志愿移民,至1850年达18.5万,大大超过当时流放犯(14.5万)的人数。这时,由于人民群众的斗争,迫使殖民当局于1850年、1868年在东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各殖民地彻底废除流放制度。1901年,当6个殖民地结合为联邦宣布独立时,人口已达380万。其中以英格兰人(53%)、爱尔兰人(23%)和苏格兰人(13%)为主,他们相互结合,并不断同化和吸收欧洲其他国家的移民,于20世纪初形成为统一的现代民族。但原属不同来源的人们,仍不同程度地保持着各自的文化和生活特点。同时,还有很大一部分欧洲新来移民未被同化,他们自称为英格兰人(80万)、苏格兰人(22万)、爱尔兰人(7万)、威尔士人(2.5万)、意大利人(30万)、希腊人(17万)、斯拉夫人(13万)等。
另有18万多英裔澳大利亚人分布在新西兰、英国、美国和巴布亚新几内亚。
③ 澳大利亚联邦居民的总称。
澳大利亚的习俗与礼节
澳大利亚95%的居民是英国和其它欧洲国家移民的后裔,华裔和华侨约20万,98%的居民信奉基督教,其余信奉犹太教、佛教和伊斯兰教。 澳大利亚人办事认真爽快,喜欢直截了当,待人诚恳,热情,见面时喜欢热烈握手,称呼名字。乐于结交朋友,即使是陌生人,也一见如故。他们崇尚友善,并谦逊礼让,重视公共道德,组织纪律强,时间观念强,赴约准时并珍惜时间。女性比较保守,接触时要谨慎。做客可以赠送葡萄酒和鲜花。
澳大利亚旅行风俗禁忌
风俗
澳大利亚的城市都是现代化的城市,由于政府提倡栽花种草和注意保护环境,所以每座城市都建设得象花园一样。有些土着人不愿意住政府提供的住宅,而宁愿住在肮脏不堪的木屋里。澳大利亚人的服饰与西欧人一样,均为西装革履。土着人的服饰也与西欧人一样,所不同的是他们的衣服很少洗,显得很脏。还有的土着人赤身裸体,或在腰间扎一块布遮盖。有的佩带臂环、项圈、前额箍和骨制鼻针。节日时,他们还在身上涂上各种颜色。澳大利亚人一般喜欢吃牛、羊肉、鸡、鸭、蛋、野味等。菜要清淡,讲究花样,不吃辣,对中国菜颇感兴趣。爱吃各种煎蛋、炒蛋、冷盘、火腿、虾、鱼、西红柿等。西餐喜欢吃奶油烤鱼、炸大虾、什锦拼盘、烤西红柿等。
禁忌和礼仪
澳大利亚人很讲究礼貌,在公共场合从来不大声喧哗。在银行、邮局、公共汽车站等公共场所,都是耐心等待,秩序井然。握手是一种相互打招呼的方式,拥抱亲吻的情况罕见。澳大利亚社会上同英国一样有“妇女优先”的习惯;他们非常注重公共场所的仪表,男子大多数不留胡须,出席正式场合时西装革履,女性是西服上衣西服裙。澳大利亚人的时间观念很强,约会必须事先联系并准时赴约,最合适的礼物是给女主人带上一束鲜花,也可以给男主人送一瓶葡萄酒。澳大利亚人待人接物都很随和。
澳大利亚人的饮食习惯、口味和英国人差不多。菜清淡、不吃辣。家常菜有煎蛋、炒蛋、火腿、脆皮鸡、油爆虾、糖醋鱼、熏鱼、牛肉等。当地的名菜是野牛排。澳大利亚人食量比较大,啤酒是最受欢迎的饮料,其中达尔文城的居民以喝啤酒闻名。
往往是邀请友人一同外出游玩,他们认为这是密切双边关第的捷径之一。所以如果拒绝的话,会被他们理解成不给面子。
澳大利亚的基督教徒有“周日作礼拜”的习惯。他们的这种作法“雷打不动”,所以要避免在这天和他们邀约。
在澳大利亚人眼里,兔子是一种不吉利的动利。他们认为,碰到了兔子,可能是厄运将临的预兆。
澳大利亚人喜欢体育活动,游泳和日光浴是人们的僻好,如果有谁不会游泳,还会成为众人嘲讽的对象。
和澳大利亚人谈论跑马,是非常受欢迎的话题。
网络找的,不介意吧!
㈦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什么这几个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这几个国家本身出生率都不高,但是每年有大量外来移民,所以这几个国家的自然增长率高。
㈧ 澳洲人及澳洲社会的8个特征:震惊到了没
风俗习惯:
澳洲人以不拘小节和态度友善闻名.若需求助,不妨提出.虽然较为随便,但日常生活礼节却以西式为主:见面时握手为礼、进出门口让女士先行、女士入席男士通常起立.尚获邀至友人家,一般习惯是携酒赴会,需注意服装打扮(如属烧烤会,可穿运动衣和短裤).
消费习惯:
一般来讲,澳大利亚消费者口味并不高奢,多讲究“货有所值”.该市场畅销产品的花色款式等,多介于英美市场同类产品之间.一般澳洲人并不喜欢流行于美国市场的强反差色调.对于象结婚礼服,家具之类的产品,澳洲人较青睐传统清淡款式,不喜欢那种令人有“眼花缭乱”之感的样式.然而,许多年青的消费者又十分崇尚流行于美国市场的花色款式.
澳各地消费行为也不尽相同.墨尔本和阿德雷德在服饰和消费行为方面更为保守.悉尼,布里斯班和佩斯的消费行为则更趋于轻快随意.
十多年来,有一较为明显的消费倾向是,更多的消费者愿意买那些价格虽高但美观耐用的商品.为此,在总体形象改变之前(如日本产品的发展过程),发展中国家欲向澳出口,有时不得不为适应澳消费者心理而将价格定低些.
还有一点需注意的是,澳消费者对自然和野生动物保护十分关注.为此,他们并不欢迎用受保护动物之皮制作的产品,如蛇皮,鳄鱼皮制作的扩包,钱包,鞋等.
澳各州都定有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法.因而零售商几乎皆实行包退作法,有时退货期可长达数月.为此,对澳出口产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豆子澳大利亚每年元旦都有选豆王的风俗,谁吃到馅饼里的豆子,谁就成为当地的豆王,来年一定运气特佳。
小费:
在澳大利亚,不论饭店、餐厅、机场行李服务员、计程车司机均无收取小费习惯,但在饭店给搬运行李服务人员以及在高级餐厅觉得服务不错时,亦可酌付小费,多以10%为限.
电源规格:
澳大利亚电压240/250 Volts,50Cycles.澳大利亚所用的三角插座与我国的不同,因此要预备合用的插头.倘电器品适用电压为110 Volts,须查明有无电压转换开关器,否则要用变压器.饭店多设有万用插座供电刮胡刀使用.一般大百货公司及旅行用品商店有多种电压电器及变压器出售.
气候、服装:
(1)气候
澳大利亚季节与北半球刚好相反.春季:9月至11月;夏季:12月至2月;秋季:3月至5月;冬季:6月至8月.
澳大利亚气候怡人,天气不会极端冷热.
一般而言,澳洲大致可分为两个气候区.南回归线以北之地区(包括昆士兰省北部、北领地及西澳省北部)属热带,约占澳大利亚四成地区.其余以南各地(包括新南威尔斯省、维多利亚省、塔斯曼尼亚省、南澳省和西澳省南部)均属温带地区.
但由于澳大利亚幅员广阔,同一气候区内的天气也因地而异,由干爽的热带(达尔文)和半荒芜地区(爱丽丝坪),以至亚热带气候(悉尼和布里斯班)、地中海气候(伯斯及雅特莱)和清凉的温带气候(墨尔本及荷伯特).温带地区四季分明;热带地区则只有两季,冬干夏湿.
来澳旅游,全年任何季节都一样适宜.南方冬季较冷,偶有雨天,但一般阳光普照(仅高山有雪).夏季则到处一样温暖.
(2)穿着
澳大利亚北部热带地区全年适宜穿着轻便衣服.南方温带地区夏季(12月至2月)白天天气炎热,宜穿轻便衣服.但晚上气温凉快,宜添外衣或毛衣.南方冬季(6月至8月)微寒,须带毛衣及保暖衣物.出门旅行,以轻爽易干料缝制的便服最理想.澳大利亚人一般衣着随和,但出席隆重场合、商业会议、音乐会或在高级餐厅用餐,男士宜穿外衣或西装,打领带;而女士则宜穿洋装或悦目时装.
堪培拉平均温度(℃)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2.3 22.4 21.5 18.9 15.6 13.4 12.4 13.4 15.3 17.7 19.6 21.5
办公时间:
一般为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9时至下午5时.购物时间则为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9时至下午5时30分,及星期六上午9时至中午12时.大多数商店自星期六中午12时起至星期日全天停止营业.大城市每星期有一、两个晚上,商店营业至晚上9时.小型食品店及餐厅则每日营业,惟时间各异.
银行营业时间为周一至周四上午九时半至下午四时;周五上午九时半至下午五时.
㈨ 澳大利亚经济高度发达,人口增长特快。是最具崛起的潜力的国家之一吗 在1788年西方殖民者最初踏
已经是发达国家了,潜力自然不多了。澳大利亚资源不少,这是优势,但是人口么,这就要看它的土地能养活多少人了。一般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率都很低,而且澳大利亚有大片的沙漠和大规模的畜牧业,主要人口都集中在东南一角。个人感觉若果澳大利亚要养活几亿人,没有高端的农业技术和大片土地是不行的。
㈩ 为什么外国人长得那么高
外国人长得那么高主要有三个原因:遗传、基因与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