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澳大利亚的经济特征
对澳大利亚的经济特征我们可以用"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来概括。
1、是南半球经济最发达国家,采矿业为主要工业部门,矿产大量出口,煤铁矿出口量居世界首位,机械、钢铁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2、农业高度现代化、机械化,大规模农场经营,农畜产品产量高,并大量出口,羊毛产量出口居世界之首,肉类、小麦产量和出口量亦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五大粮食出口国之一。
澳大利亚联邦其领土面积7692024平方公里,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四面环海,是世界上唯一国土覆盖一整个大陆的国家,因此也称“澳洲”。拥有很多独特的动植物和自然景观的澳大利亚,是一个奉行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
(1)澳大利亚经济处于哪个阶段扩展阅读:
澳大利亚主要政党有以下三个:
(1)自由党(Liberal Party):1944年成立,前身是1931年成立的澳大利亚联合党。主要代表工商业主利益,曾多次执政。2016年7月,自由党—国家党联盟在澳联邦大选胜出蝉联执政。现任领袖斯科特·莫里森。
(2)国家党(National Party):成立于1918年,原称乡村党,后称国家乡村党,1982年改用现名。其势力范围主要在农村地区,代表农场主利益,1996年至2007年与自由党联合执政,2013年、2016年与自由党再度联合执政。现任领袖迈克尔·麦科马克。
(3)澳大利亚工党(Australian Labor Party):成立于1891年,为澳最大政党,同工会关系密切,工会会员多为其集体党员。自1940年以来曾11次执政。最近一次执政时期为2007年11月至2013年9月。现任领袖比尔·肖顿(Bill Shorten)。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澳大利亚
Ⅱ 澳大利亚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
澳大利亚(英语:Australia),全名澳大利亚联邦(英语: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亦称澳洲,是全球地理面积第六大国家、大洋洲最大国家。其国境东南邻近新西兰,西北邻近印度尼西亚,北边靠近巴布亚新几内亚、西巴布亚和东帝汶。
“澳大利亚”一词源于拉丁语“未知的南方大陆”(terra australis incognita)。其所在的地理学位置通常称作澳大利亚大陆,是地球上最小的大陆板块。其人民平均拥有国土面积乃世界最广国家之一,经济成就亦属世界高度发达国家。国民生活水平很高,经济的主要重点是高效率的能源和畜牧业。
澳大利亚有多样的自然景观,包括迷人的热带雨林、别称“红色中央”的干燥贫瘠的沙漠,白雪皑皑的山峰、绵羊遍布的牧场、及引人入胜的海滨,和驰名遐迩的自然遗产大堡礁、乌鲁汝。在每年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评选中,澳大利亚名列前茅的城市数目在全球国家之先。
[编辑] 自然地理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东半球,介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拥有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曼尼亚等岛屿。澳大利亚四面环海,东南隔塔斯曼海与新西兰为邻,北部隔帝汶海和托雷斯海峡与东帝汶、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相望。
澳大利亚占有大洋洲绝大部分陆地,总面积769.2万平方公里,其70%为沙漠和半沙漠。澳大利亚四面环海,海岸线长达36,735公里。全澳可分成东部山地、中部平原和西部高原三区。全境平均海拔300米,超过1,000米的山地面积低于1%,低于500米者达87%,乃地表起伏最和缓的大陆。
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拔2,230米,最长的墨内河有2,520公里。中部的埃尔湖是最低点,湖面低于海平面12米。东部沿海的大堡礁是全球最大的珊瑚礁。气候上北部属热带,部份属亚热带,少部分属温带。年均温北部为27℃,南部14℃。内陆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东部山区500~1,200毫米。[6]
澳大利亚是全球最干燥的大陆,饮用水主要是自然降水,并依赖大坝蓄水供水。政府严禁使用地下水,因为地下水资源一旦开采,很难恢复。2006年起,圣婴现象影响扩大,导致降雨大幅减少,各大城市普遍缺水,纷纷颁布多项限制用水的法令,以节水渡过干旱。[7]
澳大利亚大部分是半干旱或荒漠地带,但生态环境极为丰富,包括从高地的石南荒原到热带的雨林,为全球17个超级生物多样性国家之一。澳大利亚许多生物是当地独有,原因是澳大利亚大陆较古老、地理上长期孤立,和气候极端多变。其被子植物约85%、哺乳类动物约84%、鸟类超过45%,和近岸温带鱼类约89%是特有种。[8]澳大利亚许多生态区,和区内的生物已被人类活动和外来物种所威胁。联邦《1999年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育法案》是保护濒危物种的根本法律。基于“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设立了许多受保护地区以保育独特的生态系统;64个湿地根据《湿地公约》而登记;另有16个世界遗产。“环境可持续指数”公布于2005年,澳大利亚在2006年排名全球第13。[9]
澳大利亚多数木本植物是常绿的,且很能适应火灾和干旱,例如桉树和金合欢。但近十年来,由于干旱恶化,东岸地区屡次传出森林大火;2009年,由于纵火案,东岸地区的森林和部分民宅受到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火灾侵袭。澳大利亚的荚果品种众多且本地特有,它们能与根瘤菌和菌根真菌共生,因此较适应较贫瘠的土壤。澳大利亚出名的动物有单孔目(如鸭嘴兽和针鼹)、有袋类(如袋鼠、树熊和袋熊)、湾鳄和淡水鳄、鸸鹋和笑翠鸟等鸟类。澳大利亚的毒蛇数量在世界之最。[10]
澳大利亚野犬约引进于公元前3,000年,当时澳大利亚原住民与南岛人贸易。[11]人类最初定居后,许多动植物品种很快绝种,包括一些大型动物;欧洲殖民开始后,更多物种步向灭绝,包括袋狼。[12][13]
[编辑] 经济
澳大利亚国民生活水平很高,2007年国民生产总值达8,897亿美元,国民平均经济生产总值42,366美元,与欧洲四大经济体不相上下,乃全球高度开发、最富裕,经济最发达、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15]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国际贸易交流因路途遥远而受到成本劣势,是唯一没加入北约和八国集团首脑会议(G8)的西方大国。澳大利亚近二十年与亚洲国家往来频繁,即是地理因素的影响。虽然人口仅二千多万,但澳大利亚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和商业法治,则是北半球一些富国和人口大国所不及。澳大利亚经济采用西式的混和型经济发展模式,以第三类产业为主,特别是旅游业和教育业。矿产业和畜牧业也以效率着称。
教育是继旅游业之后的一项产业,在全球占有枢纽地位。每年全球有不少学生到此升学,为澳大利亚带来丰厚的外汇收入,并为其知识型经济吸纳众多人才。此外,增取投资移民亦是澳大利亚政府的重要经济计划。2005年起,全球经济成长趋缓,澳大利亚也随之放慢其增长幅度。
澳大利亚四大金融集团是西太平洋银行(Westpac Bank)、澳大利亚国民银行(National Bank)、澳纽银行(ANZ Bank)和联邦银行(Commonwealth Bank)。
[编辑] 金融货币
澳大利亚的货币是澳币,但最初是随英国采用英镑。后来发展自己的币制——澳大利亚镑,币值同于英镑。当时一镑有20先令;一先令有12便士。因此每镑有240便士。
1966年,澳大利亚推行十进位制,亦同时改革货币。当时已是十进位制的1美元约价值0.5英镑,新的澳币改为与美元作等值连结。一澳币等于0.5旧澳大利亚镑,即0.5英镑。一澳币有100分,因此每一澳分约等于1.2便士。
2002年起,澳大利亚改革币质,新纸币内含胶质,不易破烂、耐用美观;不同面值的纸币有不同特色的透明“窗口”,是全球最先采用此设计的国家。
交通
公路列车
纵贯澳大利亚大陆的汗号列车澳大利亚有公路810,641公里(2004年)、铁路38,550公里(2006年)、机场461座(2007年)、河运航道2,000公里(2006年)。
澳大利亚的交通系统发达,特别在主要大都会,如悉尼、墨尔本和布里斯本,皆有大型国际机场和畅通的大众运输系统,如城市火车和城市高速公路。在大多数城镇,汽车限速一般是每小时60公里,学校周围则每小时40公里。城市以外和市区高速公路,限速则高达每小时110公里。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大城市的间距通常很遥远,公路因此是主要交通设施之一,人均拥有汽车数量则为世界最高国家之一。汽车延续英联邦制度的左侧行驶,驾驶员座位亦在汽车右侧,此与英国、日本、香港、澳门相同。澳大利亚的公共交通系统也很发达,悉尼和墨尔本由于城市广大,城市火车和地下铁成为市民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墨尔本另有大量的有轨电车、公共巴士和轮渡。[26]
[编辑] 公路及铁路运输
澳大利亚采矿业发达,国内运输大量使用火车、长途汽车,公路和铁路运输系统因此发达。在专为运输而设的公路上,可看到澳大利亚特有的“公路列车”,即一辆高性能卡车头拉着数节拖车和集装箱在行驶,有时延伸长达 50 米(165英尺)。火车系统也很普遍应用在工业运输。澳大利亚铁路客运却不能算发达的。
Ⅲ 简明扼要的说一下澳洲发展史
1901年,澳大利亚联邦的建立标志着澳大利亚民族国家的形成。这是澳大利亚长期以来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尤其是自1851年“淘金热”以来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澳大利亚民族国家的形成是澳大利亚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同时在世界历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它表明资本主义制度作为当时的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由北半球扩展到了南半球。
澳大利亚民族的形成开始于1851年的震惊世界的“淘金热”(Gold Rush)。“淘金热”的出现加速了澳大利亚社会自19世纪30年代以来的全方位的发展,掀起了澳大利亚历史上的第二次经济起飞,造成了民族和国家形成的所必需的一切前提条件。一言以蔽之,“淘金热”使澳大利亚进入了一个完全崭新的历史时期——民族形成时期。
进入19世纪50年代后,澳大利亚已完全由流犯殖民地转变为公民殖民地,英国基本停止了向这里流放犯人,自由移民已超过了各种犯人移民。从1851年5月-1852年6月,先后在新南威尔士的巴瑟斯特和维多利亚的亚历山大山和奔地戈地区发现了蕴藏量极丰富的金矿。这些就成了19世纪50-60年代澳大利亚出现“淘金热”的重要因素。
1848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发现了金矿,轰动了世界,出现了世界第一次大“淘金热”,中国人称之为“旧金山”。1851年哈格里夫斯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发现了金矿,再一次轰动了全世界,这样又出现了一次世界性的“淘金热”,中国人称之为“新金山”。无论是“旧金山”还是“新金山”都以万盎司计的黄金投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为资本主义世界在19世纪50-60年代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大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矿场上,每天都有挖出金块的消息。口头宣传,报纸宣传,电报又把渲染的消息传到其他殖民区和其他国家。这样又有大批人从世界各地蜂踊而至,尤其是1851年8月希斯考克在维多利亚的巴拉腊特发现了神话般的金矿后,外来的采金人就更多了,“淘金热”被推上一个新的狂潮。各种文字的报刊大肆宣传,自然迅速地传遍了全世界,都以为澳大利亚大地上布满了无穷无尽的黄金,从挪威到中国,从美洲到欧亚都传播着这样的神话,因而拥有各种肤色,操着各种语言的移民从世界的各地涌向澳大利亚。巴瑟斯特、巴拉腊特和奔地戈金矿区当时是世界上各种人种混合一起最多的地方,仅中国人一度高达4万人之多(1857年)。第二次世界性“淘金热”达到了高潮。
农牧业经济的新发展
19世纪50年代开始的“淘金热”,使澳大利亚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了第二次起飞,并通过这次经济起飞从根本上改变着它的殖民地面貌,更进一步向着独立方向前进。它吸引了大批移民,其中有不少人是企业家、银行家、工程师、熟练技术工人、农业家、牧业家、教育工作者和各种知识分子、专门人才。这样就把英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又一次带到了澳大利亚,与此同时也把巨额资本带了进来。
1. 畜牧业 到19世纪下半叶,畜牧业已经发展成为澳大利亚经济的支柱之一,因此,它的发展状况,对澳大利亚今后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关系,尤其对其他经济部门影响更大。这一历史时期,绵羊头数迅猛增长,例如1861年已达2098多万只;1881年升至6509万只,比1861年增长两倍多;1891年突破1亿大关(实数为106421068只)。羊毛产量也逐渐增多,1861年产羊毛6700.4万磅,1871年则上升为20822.5万磅,而1881年为31964.9万磅,1891年高达63404.6万磅。1891年羊毛产量比1861年增长8倍多。在这一时期养牛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1884年存栏头数达756.9万头,1894年高达1167.7万头。畜牧业产品(包括乳产品)产值1881年达2953.8万英镑,1891年则为3925.6万英镑。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还表现在它在对外贸易中所占份额方面。请参阅下表:
畜牧业的发展还表现在澳大利亚的屠宰业上。1861年屠宰业产值为270万英镑,1870年上升为340万英镑,1880年为520万英镑,1890年为600万英镑,1900年逾千万英镑大关,达1030万英镑。这样,澳大利亚的畜牧业有两大宗收入,即羊毛和肉产品。这两大收入从1861年的640万英镑上升到1890年的3210万英镑,增长了4倍。
牧场管理水平亦大大地提高了,牧场主普遍用了铁丝网作牧羊场的栅栏,建立了定期的剪毛制度和剪毛合同工制度。畜牧业的大发展使它仍然保持着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澳大利亚这时仍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2. 农业 1860-1861年,全澳大利亚已有耕地1173628英亩,而1900-1901年,高达8813666英亩,和1861年相比,几乎翻了三番。关于历年耕地面积扩大情况详见下表:
播种面积的日益扩大还反映到农业产值的增长上。1861年农业产值为610万英镑, 1871年为640万英镑, 1881年亦逾千万英镑大关,为1020万英镑,1891年为1050万英镑。到19世纪70-80年代,澳大利亚形成了两大谷物生产基地,即南澳大利亚和维多利亚,此外还形成了甘蔗生产基地——昆士兰。到90年代粮食不但自给,且有一定数量的出口,如1891年出口小麦近41万夸特,1900年出口68万多夸特。
促使农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有下列因素:
第一,人口猛烈的增长。澳大利亚的人口从1850年的40多万,猛增至1900年的376.5万,其中城市人口增长尤为迅速,例如1891年大城市人口已达114万多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5.27%。解决376.5万人口的吃饭问题,必须发展农业和牧业。因为澳大利亚四周是茫茫的大海而又远在南半球,不大力发展农业就无饭可吃,不大力发展牧业就换不回来生活必需用品,并且由此使澳大利亚社会频于崩溃。
第二,澳大利亚羊毛经过多次改良成为优质毛,在国际市场上很有竞争力,早在1850年澳毛在英国市场上已压倒西班牙和德国的羊毛。澳毛几乎为英国所包销,市场宽阔是其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农业也有这样的问题。澳大利亚粮食销售市场越来越宽广。在技术上对畜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是 19世纪80年代引进冷藏设备的成功。冷藏设备是使肉类与奶酪出口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1880年,澳大利亚用设有冷冻设备的“斯特拉斯莱文号”船第一次把冷冻肉成功地运到了英国。这在英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从此它成了澳大利亚冷冻牛羊肉的重要市场。这必然反过来又刺激了澳洲畜牧业的大发展。
第三,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伴随着农业生产的增长,其生产技术也发展起来。19世纪70年代,麦克凯发明脱粒收割机,斯密士发明垦荒用的圆盘犁,威廉·法瑞尔培育出适应澳大利亚环境的抗锈病品种的小麦,还建立了农学院,培养农业技术专家,他们在土壤、小麦品种、农业机械、农田水利诸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总之,澳大利亚开始了绿色革命。
第四,交通运输系统的建立,较为合理地解决了农牧争地的矛盾,新殖民地的建立,等等。
工矿业与交通、通讯业的发展
澳大利亚农牧业经济是其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伴随着农牧业的发展,澳大利亚的基础工业也发展起来。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澳大利亚也像欧洲和北美许多国家一样经历着工业革命,即开始了蒸气化和机械化的进程。到19世纪末,澳大利亚初步建立了近代化的基础工业。但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工业依然是澳大利亚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
1. 采矿业 为了培养采矿人才,于1893年建立了第一所高等矿业学校——矿业工程学院。开采最早的是煤矿。19世纪40年代在纽卡斯尔利用犯人采煤。煤的开采量成倍的增长是50年代以后,1884年全澳产量已达288万吨,1894年上升至414.5万吨,1900年高达638.5万吨。这一时期是以开采金矿和铁矿为重点。由于较前大规模地开采,采矿产值迅速增加,如1861年为1010万英镑, 1891年升至1130万英镑,1900年高达2010万英镑。
2. 冶金业 从史料上看,澳大利亚的冶金业始于1833年。1833年在悉尼建立的钢铁铸造厂是澳大利亚早期的工厂之一,也是第一个冶炼铸造厂。像采矿业一样,冶金业大规模发展也在19世纪70-80年代。这一历史时期,澳大利亚冶金业的主体是冶铁业。据统计从1850年到1884年累计共生产铁24543吨。此外还用国产铁加工出一系列产品,如1876年生产铁轨与铁条4820吨, 1879年又生产这样产品1000吨, 1881年产3351吨, 1882年为2139吨。1881年用国产铁加工各种铸件220吨,1882年又加工出这种产品2139吨。1881年还加工螺母螺栓50余吨。一言以蔽之,到这时澳大利亚已有了自己的钢铁工业。
其他工业部门在采矿业和冶金业的推动下也迅速发展起来,到19 世纪90年代,民族工业体系已初具规模。但从整个澳大利亚经济结构看,畜牧业和采矿业(主要是采金业)是澳大利亚民族经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两大支柱,也是出口贸易的两大支柱。这种局面一直保持到20世纪上半叶。
3. 交通运输业 澳大利亚的交通运输一向很糟。最初,殖民当局曾利用犯人修筑了一些公路,但均系土路。内河运输能力也十分差,海洋运输完全靠英国。1850年以后这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特点是开始了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过程。这主要表现在铁路网的建立上。
澳大利亚是从1850年开始修筑铁路的。建筑的第一条铁路是悉尼——巴拉腊特铁路线,全长仅14英里。1853年又建筑纽卡斯尔至麦特兰的铁路,全长20 英里。接着又建造了墨尔本——季隆铁路线,为50英里。19世纪70-90 年代是澳大利亚大规模建筑铁路时期,这是与澳大利亚当时社会经济大发展相适应的。1861年拥有铁路243英里,1870年猛增至950英里,1881年达2800英里,到1891年,澳大利亚拥有10024英里的铁路。1891年比1861年铁路长度增长了39倍多!到1901年基本上建成了全澳铁路网。但是,在海洋运输上十分落后,仍依赖英国。
澳大利亚铁路网存在着许多缺点,有些缺点是严重的。首先,各殖民区的铁路轨距不同,特别是维多利亚和新南威尔士两殖民区,极大地降低了铁路网运输能力的发挥。其次,铁路网主要集中在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在内陆、西部和北部沿海地区几乎没有铁路。澳大利亚铁路网最大优点是经济发达区域,以及重要城市都有铁路相通。
4. 通讯业 为了适应经济、政治和军事发展的需要,澳大利亚在19世纪下半叶还大力发展通讯事业,到70年代末,各大城市间都互通电报:1858年7月墨尔本和阿得雷德间;同年10月悉尼和墨尔本间;1861年悉尼和布里斯班间;1867年悉尼和阿得雷德间。隆塞斯顿和墨尔本间临时性互通电报是1859年,永久性的是1869年;奥古斯塔和达尔文港间通电报在1872年,而阿得雷德和佩思间在1877年。各殖民区首府都设立了电报局:墨尔本于1878年,布里斯班1880年,悉尼1881年,阿得雷德和赫巴特均于1883年,佩思1887年。到19世纪90年代形成了以悉尼和墨尔本为中心的全澳电讯网,并统一了各殖民区的邮电业务的管理。
这一时期澳大利亚经济的特点
第一,澳大利亚经济没有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更没有简单协作阶段,而是通过自由移民和资本的流入把资本主义制度从英国移植进来。1830-1850年间,主要引入的是资本主义的农牧业经济体制,在19世纪下半叶主要引入的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体制。当然这种移植不是生搬硬套,而是把一般资本主义原则同澳大利亚具体情况结合起来,换言之,使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澳大利亚化,或者说使澳大利亚经济体制资本主义化,从而形成了具有澳大利亚特色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第二,澳大利亚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通过合法斗争迫使英国政府改变对澳大利亚的殖民政策来完成的。这种斗争是争取改革的斗争,不是暴力革命。换句话说,澳大利亚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是渐进式的,而不像西欧那样是突变式的,因而社会没有发生大动荡,社会生产力没有遭到巨大的破坏。
第三,澳大利亚经济体制保留了浓厚的殖民地残余,这既在经济上又在政治上反映出来。从经济上说,澳大利亚19世纪的资本主义经济结构不是以工业为主,而是以农牧业和矿业为主;出口贸易不是以工业品为主,而是以畜牧产品(主要是羊毛)和矿产品(主要是黄金)为主;而进口贸易却以工业品为主。西欧北美那些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恰恰与此相反。从政治上说,由于澳大利亚人口主要是英国移民及其后裔,这样不仅移植进来人口和经济关系,而且还移植进来英国的各种社会关系,包括政治的、文化的以至道德、伦理、宗教、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说,澳大利亚社会实质上是英国社会的扩大。在澳大利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形成过程中,很大一部分资金是从英国引进的,引进资金的同时,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及高级人才也同时被引进,例如1861年通过各种渠道从英国引进资金140万英镑。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扩大,特别是工业和铁路建设规模的扩大,引进的数额也就越来越多,如1862年为240万英镑,1870年480万英镑,1885年高达2040万英镑。从1861年到1900年,英国向澳大利亚投资累计近3亿英镑(29970万英镑)。从澳大利亚经济史看,它的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是和引进外资的数额成正比例的。例如,1882-1891年这十年内,英国共向澳大利亚投资18190万英镑,占40年(1861-1900)投资总额的60%以上,而这十年(1882-1891)又恰恰是澳国经济大发展的十年。可以断言,澳大利亚是一个因引进大批英国资金而使自己的经济迅速发展的国家。
第四,澳大利亚在发展民族经济的全过程中始终把自己的经济纳入世界市场,纳入世界经济大循环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其经济是典型的开放(外向)型经济,这是它得以迅速发展,能及时使其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相协调,起码不致于落后世界经济发展势头的根本原因。例如,1881-1890年,这一时期年平均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894万英镑,而1886-1890这三年年度国民收入分别为5100万英镑,5500万英镑和6400万英镑。
第五,澳大利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主要通过两次经济起飞而形成。一次是1831年土地改革所引起的经济起飞;第二次是1851年发生淘金热而引起的经济起飞。澳大利亚人及时地抓住了历史提供的良机,毫不迟疑地全力和全方位地发展经济,从而使自己摆脱了落后,进入世界先进的行列。
Ⅳ 澳大利亚目前经济状况
先说一点我自己的看法。
自从去年金融危机以来,澳洲在西方发达国家之中,属于受影响较小。这主要归功于澳洲稳健的金融银行业体系。当然,这并不代表澳洲经济没有受到影响。众所周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澳洲经济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失业率明显上升,通货紧缩有所发生。为刺激经济,RBA(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也就是澳洲的央行,连续调低利息。
值得庆幸的是,自今年年中以来,澳洲经济有复苏的迹象,失业率小幅下降。并且,RBA率先提高利率,这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也是第一个。利率的提高,也是反映经济好转的一个指向标。
往远一点讲,从九十年代以来,澳洲经历了"mining boom",因为发现本国丰富的矿产储备,澳洲经济由此迅速的发展,这一点是与别的传统发达国家所不同的。当时的霍华德政府(Howard Government)也有很大功劳。被公认为澳洲史上最优秀的经济管理者之一的当时财长Peter Costello有效的进行金融改革,巩固了澳洲的金融银行市场,建立了一套独立的成熟的金融体系。而且把上任政府的巨额财政赤字,只经历短短几年就转为盈余,这一点在西方国家是非常非常难的。
这些都帮助澳洲奠定了基础来抵御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
以上是我自己对近期澳后经济状况的总结。下面再给你引用一下网上的内容:
“澳大利亚国民生活水平很高,2007年国民生产总值达8,897亿美元,国民平均经济生产总值42,366美元,与欧洲四大经济体不相上下,乃全球高度开发、最富裕,经济最发达、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国际贸易交流因路途遥远而受到成本劣势,是唯一没加入北约和八国集团首脑会议(G8)的西方大国。澳大利亚近二十年与亚洲国家往来频繁,即是地理因素的影响。虽然人口仅二千多万,但澳大利亚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和商业法治,则是北半球一些富国和人口大国所不及。澳大利亚经济采用西式的混和型经济发展模式,以第三类产业为主,特别是旅游业和教育业。矿产业和畜牧业也以效率着称。
教育是继旅游业之后的一项产业,在全球占有枢纽地位。每年全球有不少学生到此升学,为澳大利亚带来丰厚的外汇收入,并为其知识型经济吸纳众多人才。此外,增取投资移民亦是澳大利亚政府的重要经济计划。2005年起,全球经济成长趋缓,澳大利亚也随之放慢其增长幅度。
澳大利亚四大金融集团是西太平洋银行(Westpac Bank)、澳大利亚国民银行(National Australia Bank)、澳纽银行(ANZ Bank)和联邦银行(Commonwealth Bank)。”
Ⅳ 澳大利亚的经济是不是开始衰退了
很多网友在看相关的经济新闻的时候,也会发现关于澳大利亚的经济情况也是出现了不容乐观的趋势。很多人都会觉得澳大利亚的经济增长一直是处在一个比较强劲的状态,而且看他28年的经济增长的记录,也是能够感受到他的一些政治上面的远见也是有着比较亮丽的数据,所以普通民众他们的生活想必也是比较好的。
而下一任的总理可能就是在经济方面的政策有一些错误的判断,所以很多网友们也会觉得澳大利亚的经济增长是不是开始出在了一个下滑的阶段。从2007年开始仿佛就没有一个长期存在的政府了,而且能够看到一些总理和部长也是变动的比较频繁。像这样的状况,也可能导致一些长期政策进行比较有序的有效的贯彻落实。
Ⅵ 澳大利亚的经济现状是什么它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和主要成功方面
澳大利亚是一个后起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全球排名第14,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排名中列第11。澳农牧业发达,自然资源丰富,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之称,澳大利亚长期靠出口农产品和矿产资源赚取大量收入,盛产羊、牛、小麦和蔗糖,同时也是世界重要的矿产资源生产国和出口国。农牧业、采矿业为澳传统产业。澳大利亚的高科技产业近几年有较快发展,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有所提高。自1970年代以来,澳经济经历了重大结构性调整,旅游业和服务业迅速发展,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渐增加,目前已达到70%左右。
近年来澳经济持续增长,2005年经济增长率为3.2%,从1997年至今的十年内,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3.6%。经济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国民储蓄率偏低,澳大利亚在1980年代初期受国际外部环境影响,曾经历经济衰退,1992年的失业率曾高达12%,经过政府和国民的不懈努力,过去十多年澳大利亚的经济持续好转,政府财政扭亏为盈,随着政府出现财政盈余,澳大利亚自2001年开始每年逐步降低个人所得税,失业率下降到二十年来的最低水平。
澳大利亚主要的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 7730亿美元(2007年度)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7,300美元(2007年度)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4.3% (2007年度)
失业率:4.2% (2007年10月)
货币汇率:1澳元=0.66美元 (2009年1月)
【工业】澳大利亚的工业以矿业、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主。2004/2005财年矿业产值340.42亿澳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制造业产值883.24亿澳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6%。建筑业产值537.12亿澳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5%。
【农牧业】澳大利亚农牧业很发达,农牧业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国。2004/2005年度,农牧业产值达231 .68亿澳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农牧业用地4.4亿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57%。2004年农牧业就业人数34.6万人。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油籽、棉花、蔗糖和水果。
【服务业】服务业是澳大力亚经济最重要和发展最快的部门,2004/2005年度,服务业产值5954.46亿澳元,占澳国内生产总值的65.3%,就业人数699万人,占全部就业人数的74%。服务业中产值最高的行业是房地产及商务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分别占服务业总产值的10.3%和8%。1997-1998年度至2002-2003年度的5年间,服务业实际增长22%,其中房地产及商务服务业增速最快,分别比5年前实际增长31%,年均增长率为6%。其次是通讯服务业,实际增长29%,年均增长率为6%。增长最慢的行业是教育,实际增长9%。
【对外贸易】澳大利亚对国际贸易依赖较大。2004/2005财年澳外贸总额3501.5亿澳元,约占GDP的42%,同比增长12.7%。贸易逆差为255亿澳元,同比减少14亿澳元。其中出口额1623.08亿澳元,进口额1878.42亿澳元。出口总额中,商品出口约占76%,服务贸易出口占约24%。澳大利亚与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2004/2005年度,澳主要贸易伙伴依次为日本、中国、美国、韩国、新西兰、新加坡、英国、德国、中国台湾地区和泰国。
Ⅶ 现在澳大利亚和美国的经济处于什么状态
澳大利亚和美国虽然都处于经济衰退状态,但其原因则不近相同.
美国:常年的战争导致外债横生,但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特殊地位,将危机引向国际社会.加上近来年的政府危机,威信下降,处于特殊的尴尬地位.加之美国鼓励经济政策而引发的次贷危机,未能真正的解决问题反而使分化现象更为严重.美国为维持军事=庞大开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经济恢复发展.
澳大利亚:主要表现在对未来市场导向不明确,缺乏自身发展后劲.过分依附其他国家,而其缺乏本土投资=
Ⅷ 澳大利亚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历史和经济怎么样
澳大利亚的历史:
澳大利亚现今原住民均是外来户。
16至17世纪,欧洲人发现澳大利亚,英国人库克宣布澳大利亚为英国殖民地。英国为能有效建立殖民地,将不少囚犯流放到这里,加强殖民地土建设,澳大利亚是个靠囚犯建立起来国家。
Ⅸ 澳大利亚的地理环境及经济状况
一,地理环境: 北部靠近赤道终年高温,西部受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一沙漠为主,,该国的西南和东南的沿海属于混合农业区,东部有大分水岭东侧降水丰富,西侧降水少.
二,经济发展: 澳大利亚的经济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南半球3个发达国家之一,人均收入水平高,
Ⅹ 澳大利亚属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澳大利亚属于发达国家。
澳大利亚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首都为堪培拉。作为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全球第12大经济体、全球第四大农产品出口国,其也是多种矿产出口量全球第一的国家,因此被称作“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同时,澳大利亚也是世界上放养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也被称为“骑在羊背的国家”。澳大利亚人口高度都市化,近一半国民居住在悉尼和墨尔本两大城市,全国多个城市曾被评为世界上最适宜居住的地方之一。
(10)澳大利亚经济处于哪个阶段扩展阅读:
澳大利亚经济概况
澳大利亚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全球排名第12,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7742美元,排名世界第5,在2000万人口以上的国家中排名第一,远高于美国,英国等其他主要英语国家。
澳农牧业发达,自然资源丰富,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和“手持麦穗的国家”之称。
澳大利亚长期靠出口农产品和矿产资源赚取大量收入,盛产羊、牛、小麦和蔗糖,同时也是世界重要的矿产资源生产国和出口国。
澳大利亚资源是很多国家极为羡慕的,英语中甚至有一个词组专门形容“Theluckycountry”,意思是说澳大利亚的气候、历史、生活方式各方面都比较幸运,国民不需要太辛苦劳动,只要让牛羊随便吃草,在地上挖矿就可过高水平的生活,而且没有受到两次世界大战战火的侵扰。
农牧业、采矿业为澳传统产业。澳大利亚的高科技产业近几年有较快发展,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有所提高。
自197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经济经历了重大结构性调整,旅游业和服务业迅速发展,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渐增加,当前已达到70%左右。黄金业发达,已经成为世界屈指可数的产金大国。澳大利亚邮政是世界上少见的赚钱而不需要政府补贴的邮政系统。
主要经济数据:
1、国内生产总值(2016/2017财年):1.69万亿澳元。
2、经济增长率(2016/2017财年):2.0%。
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16/2017财年):约6.9万澳元。
4、货币:澳元(1澳元≈0.77美元,2018年3月)。
5、失业率:5.5%(2018年1月)。
6、进出口总额(2016/2017财年):7354亿澳元,同比增长14.5%。其中,出口3732亿澳元,同比增长16.8%;进口3622亿澳元,同比增长1.4%。贸易顺差110亿澳元。
7、外汇储备:854亿澳元(2018年1月)。
8、货币汇率
1澳元=0.72美元(2015年9月)
1澳元=4.57人民币元(2015年9月)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发达国家
网络-澳大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