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看待 11 月 6 日起中国停止进口澳大利亚葡萄酒
澳洲酒最近十来年在中国市场做得好,有以下一些原因。
1,价格便宜,或许有人说澳洲酒也不便宜,看看奔富,看看一些红五星酒庄,价格可都不低。是的,现在澳洲酒价格已经涨上来了,但是在十年前甚至四五年前,澳洲酒相对法国酒意大利酒的价格来说是非常低的,这几年因在在中国市场做得非常好,自然水涨船高价格一路上涨,连一些低端产品也卖出了不属于自已的价格。
2,口味适合中国人,严肃的欧洲红酒很难让人亲近,但是味道浓郁,果味爆炸的澳洲酒很容易让人接受,尤其是刚开始接触红酒的人。
3,生产相对自由,自由灌溉,加酸等在欧洲国家不可能用到的种植酿造技术在澳洲都可以使用,这也使得澳洲酒更容易大规模生产,相对旧世界国家更容易做出品牌。
4,人员交流密切,看看周围有多少在澳洲留学的,是不是比其他国家的更多一点?所以做澳洲酒的基础比其他国家更好,比如做澳洲移民,需要投资大概40万澳币,约合200万人民币,此时投资一个酒庄或者买一批葡萄酒就是很不错的选择,葡萄酒保质期长,还容易凸显自己的逼格。
5,关税较低,澳洲采取的是逐步减免关税的政策,在2019年,关税全免,相对同进口价位的欧洲酒来说,价格可以降低接近20%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我不再细说。
再说影响,第一,会释放出大量需求,势必增加其他替代产品的销售增长,法国,意大利,智利,以及近几年新兴的格鲁吉亚等。
第二,对澳洲的葡萄酒是个很严重的打击,中国是澳洲葡萄酒除本土外最大的市场,前些年投资澳洲酒,买酒庄,买葡萄园的应该是欲哭无泪了。
第三,对中国葡萄酒葡萄酒利好,但是中国葡萄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国产葡萄酒质量一般,价格较高,相对进口产品竞争力还是不够。但是随着葡萄藤年份的增加以及中国酿酒人经验的积累,一定会走出属于自己的风格,宁夏产区有前途。
第四,中国白酒,利好肯定有,不过就中国葡萄酒的消费量来说,影响应该也没多大。
最后从我自己角度来看,2016年开始做酒,开始做的格鲁吉亚葡萄酒,我是觉得口感甜美,市面上不是很多(我在华东地区),后来做的也还不错,随着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在2018年给格鲁吉亚免了关税,算是一个利好。做了几年,客户越来越多,需求也越来越多,
这几年陆续补充了意大利,法国酒,也从其他进口商处拿了智利酒,澳洲酒。在2019年的时候决定做澳洲酒,从选择酒庄,选择产品,到产品进口运营,还是花了一些时间的,因为疫情原因,
稍有滞后,大概2020年7月份还8月份做的进口,当时就出了消息,要对澳洲一些产品做的反倾销调查,好在赶在政策落地之前到货了,这批产品算是没有大问题。但是后续应该不会再进口了。
之前一直从产品和市场考虑,今年的时候有个新同事是澳洲留学回来的,从她那边了解了更多的澳洲的其他方面的信息,比如gd,td,zd,以及flg,澳洲就很多,很多澳洲人对华人并不友好,尤其是某些地区,反华严重,甚至高校里华人也得不到基本的尊重,越听越不是滋味。
世界那么大,好酒多的是,禁了就禁了吧,这点损失承受得了,端碗吃饭放碗骂娘也就算了,不能边吃饭边骂娘是不?
最后给自己打个广告,想喝优质葡萄酒的可以联系我,进口商给出的价格不会高,江苏上海地区想学习葡萄酒的可以联系我,在苏州地区开课,wset1-3级都有。
㈡ 澳洲32亿订单被取消,彻底失去中国客户,如今又想怎样
这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都非常普遍,而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也是人口大国,不管是出口,还是进口,都是世界市场中重要的一环,中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因此对于很多国家来说都非常重要。
但是有些国家,虽然和中国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却做出一些让中国买家无法忍受的事情,比如中国的邻国,越南就是如此,虽然出口中国的水果,蔬菜非常多,但却会坐地起价,并且出口劣质产品给中国,如今和中国合作越来越少了。
而除了越南外,澳大利亚也是一个和中国合作非常深入的国家,但这几年,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合作关系却岌岌可危,澳大利亚几乎彻底失去了中国客户,而对于澳大利亚来说,这也是巨大的损失。
㈢ 中方对澳大利亚红酒征重税,这会对我国有何影响
关于现在全世界由于新冠疫情的一个爆发在,全世界都在努力的抗击新冠疫情,虽然说2020年这是充满曲折的一年,但是这一年当中我们也努力的贡献出自己更多的财富为让我们人民实现我价值。但国际风云变幻多端,中国现在和其他国家也一直在保持着紧密合作当中,但是有一些国家信奉其他的一个国家支持,在其和中国作对,那么其中中国这一次对澳大利亚的红酒征收了重税,那么这对于我国会有怎样的影响?其中的就是有以下几点影响。
最后就是关于澳大利亚这一行为,一切都是咎由自取,我们作为中国人,肯定要一律反对这些伤害我国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一切国家,我们也要抨击这些国家的行为对于中国的一个不公平。
㈣ 澳洲进口红酒 资料
酷羊比利葡萄酒作为一种酒精饮料,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改善循环,还具备更独特的美容功效。在人们印象中,法国的红酒是比较出名的,但专家介绍说,其实从2006年开始,澳洲红酒出口到中国的数量就远远超过了法国,澳洲也成为世界第一大红酒出口国。
不仅在中国,澳洲红酒还是美国最大的红酒出口国。世界上传统的葡萄酒产区主要集中在北半球,这也是传统意义上的红酒,目前有专家倾向把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智利、南非产区的葡萄酒称为“新世界的葡萄酒”,而这一称谓的提出,正是法国人。
享有澳洲红酒三大品牌之一的酷羊比利葡萄酒,更因为它是目前唯一能和瓶装口味相媲美的易拉罐包装而受时尚人士推崇。“酷羊比利的优点还在于它携带非常方便,可以每时每刻享受惬意和美味,不必拘泥传统的红酒礼数,能够更加轻松的享受葡萄酒的果味醇香。以前玻璃瓶红酒只要一打开就无法保存,而设计罐型轻巧的易拉罐包装的酷羊比利只有一杯半的容量,根本不会造成浪费,另一个优点就是非常环保,易拉罐还可以回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并且在红酒市场上只有酷羊比利一家拥有这种灌装技术并拥有多项国际专利。”方华告诉记者。目前,在美国、加拿大、欧盟、新加坡、中国香港……都能看到酷羊比利的时尚靓影。
,生产商BurongaWinery是澳大利亚最负盛名的葡萄酒生产厂家。也是澳大利亚第二大葡萄酒酿造厂。酷羊比利更跻身于澳洲三大红酒品牌。
澳洲最大的四个葡萄酒生产省份是南澳、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和西澳,另外塔斯马尼亚岛气候非常寒冷,只有数家酒厂生产一些白葡萄酒和起泡酒,昆士兰也生产一些葡萄酒,产量很少。
南澳省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地,生产全澳洲超过一半的葡萄酒。这里气候温暖,出产的葡萄酒浓郁而丰满,颜色深浓,经常带着巧克力和咖啡的香味。巴罗莎山谷(Barossa Valley)、伊甸山谷(Eden Valley)、迈克莱伦溪谷(McLaren Vale)现在是澳洲最炙手可热的产区,在高级葡萄酒上有很多海外市场。澳洲最着名、最昂贵的葡萄酒几乎都产在这里,比如Penfolds Grange, Henschke Hill of Grace,Clarendon Hills Astralis Syrah。这里因为气候的原因最主要是生产Shiraz, Cabernet Sauvignon, Merlot, Grenache为主的红酒。由于这里曾是德国移民的聚居区,Riesling白酒也很流行。
新南威尔士是澳洲第二大葡萄酒产区。这里阳光充足,不过由于云雾缭绕,气温倒不是十分炎热。由于离第一大城市悉尼更近,新南威尔士的葡萄酒也在出口中更具有便利条件。悉尼以北的猎人谷(Hunter Valley)是新南威尔士最着名的高质量红酒产区,这里出产的葡萄酒以果香丰富取胜,圆润而甜美。Cabernet Sauvignon和Chardonnay是主要栽植的品种,当然更少不了澳洲最广泛种植的Shiraz、Tyrrell’ Wines、Mont Pleasant等高质量的酒厂是这里的典型代表。
维多利亚和西澳产量上都无法与南澳和新南威尔士相比,但是这两个省的葡萄酒却各具特色。西澳的气候比较炎热,天鹅谷地区尤其如此,生产的波特酒比较多,玛格丽特河地区由于河水的条件,气候相对凉爽一些。这里的Cabernet Sauvignon, Shiraz和Chardonnay非常浓郁厚实。维多利亚是澳洲气候最为凉爽的大葡萄酒产区了(除了塔斯马尼亚岛)。由于气候温和凉爽,这里有机会种植更多不同的葡萄品种,从比较经典的Shiraz、 Cabernet Sauvignon、Merlot、 Chardonnay外,这里还出产酸度有力的Riesling,香气馥郁的Marssane,精致轻盈的Pinot Noir等。
Brown Brothers Shiraz Victoria 布琅兄弟设拉子红 年份:2003 产地:维多利亚
维多利亚的国王谷是出口价格实惠质量可靠的葡萄酒产地,布朗兄弟酒厂在国王谷是最重要的酒厂之一,他们从来不追求高利润的诱惑生产不切实际的Cult Wine。所有的葡萄酒都遵循平价但是有相当高质量的原则。布朗兄弟酒厂所拥有的葡萄园遍布维多利亚的每个葡萄产区,从很炎热到很寒凉的葡萄产区,种植着品种异常广泛的葡萄品种,让布朗兄弟酒厂可以生产各种各样不同品种的葡萄酒:经典的澳洲Shiraz,芳香的Viognier,独特的Barbera和Graciano。这款Shiraz是布朗兄弟酒厂所生产澳洲红酒的典范之作,充满浓郁的黑梅,李子和黑胡椒的香气,成熟而带有强烈的香料香气,入口充满细腻单宁,柔和而平衡的口感又有丰满持续的力度,是日常酒里面非常超值的一款。
Leeuwin Estate Cabernet Sauvignon Art Series, Margaret River
露纹酒园加本力苏维翁干红 年份:2001 产地:玛格丽特河
在玛格丽特河,Leeuwin Estate无疑是最值得参观的一个酒厂,甚至可以说是玛格丽特河标志性酒厂了。酒厂生产的“艺术系列”葡萄酒也是澳洲高质量葡萄酒的代表,他们学习法国波尔多着名的木桐酒庄,每年在自己的酒标上部使用澳洲本土艺术家的绘画作品作为标签的一部分。这款2001年份Cabernet Sauvignon实际上是一种混合了少量其他品种(Petit Verdot和Malbec)的经典波尔多款型葡萄酒。这款酒也带着一些不同于一般澳洲的“波尔多味道”。丰沛细腻的黑加仑和红色浆果香气是主调,但是也点缀着如同法国酒中能够找到的泥土和雪茄盒的香气。入口可能是由于Petit Verdot葡萄的存在,具有更加紧密完整的结构感,口感浓郁丰满但是依然不失雅致。
Cult Wine风潮
最近十几年间,澳洲葡萄酒一股暗潮涌动,很多酒厂开始纷纷向高标准看齐,兴起了Cult Wine风潮。所谓Cult Wine就是指那些质量高,产量小,价格昂贵的酒。如果单说他们是高档酒,似乎还不能包含全部的意义,暂且就以Cult Wine称呼吧。
澳洲的葡萄酒兴起Cult Wine风潮要从澳洲两大名酒:Penfolds Grange和Henschke Hill of Grace说起。这两款酒在澳大利亚享有长久的声誉,价格也是一直居高不下。一般新酒价格都要在150美金左右。上世纪90年代一开始,又有Clarendon Hills酒厂跟进,推出年产量只有450箱左右的Astralis Syrah,价格直逼Grange和Hill of Grace。由于产量稀少,又备受着名品酒家罗伯特�6�1帕克的赏识,大有供不应求之势。于是这似乎成为了澳洲酒厂的一个范本,如何生产价格高昂的葡萄酒的范本,那就是低产量再加上帕克先生的高评分。既然Penfolds、Henschke和Clarendon Hilss等酒厂能够做到的事情,我们为什么不行?这就是朴实自信的澳洲人的想法。于是,一些酒厂开始纷纷推出高端的酒款,并希望通过帕克先生的高评分而让自己身价倍增。
现在的澳洲Cult Wine几乎有了一个普遍适用的公式,帕克的高评分则是里面最重要的一个系数。不过好在帕克先生的口味大家渐渐地都比较了解了,FullandFruity(酒体丰满,果香浓郁)的酒要生产出来也不是极度困难,尤其是在澳洲这块温暖的土地上。于是那些CultWine厂家用几乎相似的手法来生产葡萄酒,葡萄的亩产控制得极低,以获得最浓缩的果实,使用全新的法国橡木桶来陈酿葡萄酒,甚至不惜使用各种方式来让酒达到无与伦比的浓郁。
终于Cult Wine发展到了21世纪初期,有了更为惊人的结果。2款澳洲的Cult Wine在拍卖会上拍出了1000美金以上一瓶的天价。要知道在当时美国经济并不景气的时候,一瓶不算老年份的葡萄酒很难超越1000美金一瓶的槛儿。然而正是这个节骨眼儿上一支1995年份的DuckMuck Shiraz和另一支1993年份的ThreeRiverShiraz却在拍卖会上叫出了1200美金的高价。这两支酒产量很少,ThreeRiverShiraz一年只有75箱,而DuckMuck只有更少的30箱产量,更重要的是,这两款酒都有一个共同点——帕克先生都给了99分的高分!这个价格对于澳洲的Cult Wine生产者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无疑会吸引更多的酒厂走向CultWine之路。只不过,Cult Wine一般产量很少,除了拍卖会上很难觅其踪影,多数情况是听到的机会比喝到的机会要多。另外帕克先生也会有入土为安的一天,不知到那个时候这个略感疯狂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对于我们能够经常见到的澳洲酒,大家不妨参考一个权威澳洲葡萄酒网站WinePros(www.winepros.com),里面有对于澳洲各个酒厂的评价和他们所出品葡萄酒的品评报告,其中大部分来自澳洲葡萄酒专家詹姆斯�6�1哈利戴(James Holiday)。
Penfolds St. Henri Shiraz, South Australia
奔富酒园圣亨利设拉子干红 年份:2000 产地:南澳大利亚
Penfolds酒厂出产的顶级酒Grange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澳洲最好的红酒之一,价格也被收藏家炒得越来越高。1998年份的Grange,价格已逼近450美金一瓶。但是如果选择性价比更好的产品,我会倾向于St. Henri这款酒。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完全不使用新橡木桶陈酿,而是用3000公升大的旧木桶来陈酿,因而这款酒中有着更加纯净的果味。在遍尝顶级澳洲Shiraz之后,会发现在其他重量级经过新橡木桶长时间陈酿的成熟带有极重木味的Shiraz红酒中,St. Henri的优雅和纯净是多么难能可贵。虽然不经过小橡木桶陈酿,Shiraz葡萄依然在这款酒中完美地表现应有的复杂性和深度。充沛的黑色果香夹带着皮革烟草和胡椒肉桂的香料香气,入口柔顺但是还有些潜力,要过上2~3年,口感则会进入最佳的时期,完全成熟的St. Henri会呈现出如水珠滚于浮萍上的奇妙口感。
Torbreck Descendant Shiraz 托布雷酒园丝蕾山干红 年份:2003 产地:布诺萨山谷
Torbreck算是澳洲葡萄酒中的“镇上新丁”。这个酒厂成立不过10年的时间,顶级酒Run Rig就已经在澳洲Cult Wine中占有极重要地位,由于只产300箱,再加上罗伯特�6�1帕克的极力推崇,价格居高不下。1995~1999年份帕克给RunRig的分数最低也是95分,最高的1998年则达到了99分。然而极高的价格让Run Rig喝起来总有点如鲠在喉的感觉,笔者个人倒是觉得它的小兄弟Descendant更让人能够接受。如同它的字面意思,原本是Run Rig的子嗣,来自一个叫做Descendant的葡萄园,而这个葡萄园的枝条都是那些酿造Run Rig老葡萄的后代。因为是单一葡萄园的酒,笔者认为Descendant Shiraz有着更加完整和多层次的口感和丰富的变化感。
澳洲最着名的红酒是奔富,一般喝红酒的人都知道
奔富里面档次也拉的很开,从便宜的200一瓶到贵的5000一瓶,很适合进口销售
其次是杰卡斯,这是保乐力加主推的红酒品牌,档次也从100到上千,各个收入阶层的人都考虑到了。
其他的品牌就太多了,澳洲红酒的进口量在排前三的
你是要自己做红酒生意,我建议你进口一些便宜的澳洲红酒,利润多,竞争少,特别在甘肃,可以卖的贵点。好的红酒,你的进价是不会有多大的竞争优势的,而且好的红酒,行情透明,暴力不太可能。便宜的,你可以独家代理,市场定价,你说了算。
具体的你上贸易网站,找客户吧
㈤ 商务部对澳大利亚葡萄酒发起反补贴调查,这是怎么回事
众所周知,我国一直都是葡萄酒消费大国。每年我国都需要消费巨额的葡萄酒,这也使得很多国外厂商都会向国内进口葡萄酒,无疑国内的葡萄酒市场已经成为了已经成为了国际市场上的香饽饽,很多海外企业都想借此分一杯羹。
尤其是近年来国内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葡萄酒也是被纳入了养生品行列之中,这也进一步推动了葡萄酒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随着中澳自贸协定签订以来,澳大利亚的葡萄酒也是不断的扩大对国内进口。
其实在当前的自由贸易中,反补贴也是国家为了保护自己国家贸易发展所使用的一个非常常见的举措,主要也是为了维护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平衡和公平。不过如果我国对于澳大利亚葡萄酒的反补贴政策一旦成立,那么这也可能导致澳大利亚葡萄酒市场失去超60亿元的出口损失,这是澳大利亚不希望看到的。
㈥ 急求葡萄酒进口国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葡萄酒业的规模化和大发展是近百年来的事情,现在葡萄酒业已遍布全球五大洲,葡萄酒的生产大国也不再局限于西欧国家,在美洲、大洋洲、非洲和亚洲也崛起了一些葡萄酒生产大国。
伴随着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中产阶层的发展壮大,中国葡萄酒的消费量也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在酒类消费中的比例已不断的提高。
2007年,中国葡萄酒产量为66.5万吨,同比增长37%;实现工业总产值150亿元,同比增长22.8%;实现利润16亿元,同比上升23.6%,增速较为稳定。2007年,葡萄酒产量中,干葡萄酒占比62%(约32.5万吨)。6家规模最大的企业合计产量占总产量的39.8%,工业产值占行业工业总产值的51.1%。
截止到2008年10月葡萄酒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5.86亿元,同比增长33.44%;销售产值150.63亿元,同比增长28.65%。2008年,前三季度的葡萄酒产品进口量同比增幅达到35%。
葡萄酒近几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产量持续增加,质量稳步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增长,成为酒类行业中的朝阳产业。
进口葡萄酒近些年在中国展现出了惊人的爆发力,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将吸引越来越多的进口葡萄酒进入。但目前进口葡萄酒仍没有在中国落地生根,在进口葡萄酒当中,除了拉菲、卡斯特等少数几个品牌外,为消费者普遍熟悉的品牌并不多,中国消费者对进口葡萄酒的认知度总体而言并不高。由于目前进口葡萄酒仍没出现一个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领导性品牌,这将使得未来进口葡萄酒行业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由于中国的葡萄酒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葡萄酒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所以在近几年内,中国的葡萄酒产业将迎来的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同时发展潜力巨大。
中投顾问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葡萄酒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九章。首先介绍了葡萄酒的概念、由来及分类等,接着分析了国际国内葡萄酒行业的发展概况,并对中国葡萄酒制造行业的工业统计数据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然后分别介绍了中国葡萄酒总体市场、高端市场和红葡萄酒、桃红葡萄酒、干葡萄酒、甜葡萄酒、冰葡萄酒、山葡萄酒、起泡葡萄酒、新型葡萄酒、年份酒、庄园酒的发展。随后,报告对葡萄酒市场做了区域发展分析、营销分析、原料供应分析、行业竞争分析、进出口分析、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和产业政策环境分析,最后分析了葡萄酒制造业的投资潜力与未来前景。您若想对葡萄酒市场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葡萄酒制造,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㈦ 葡萄酒的进出口情况
2014年一季度,我国累计进口葡萄酒8.8万升,较去年同期减少20.7%;2升及以下的葡萄酒原瓶进口酒进口6.2万千升,减少18.5%。对此,对此分析,原因之一在于国内市场需求减少,去库存压力大。
参考消息网11月3日报道外媒称,成箱法国波尔多布雷哈特干红堆积在上海郊区的一个保税仓库里,积了三年的灰尘,直到今年7月,这些葡萄酒的主人为减少损失,把每瓶50美元(约合317元人民币)的酒降价四分之三出售。
根据国际葡萄酒与烈性酒信息公司2015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国的葡萄酒零售市场价值约为780亿元,进口葡萄酒占三分之一左右。
㈧ 中澳都加入了crep,为什么中国还可以对澳大利亚葡萄酒实施反倾销税
中国跟澳大利亚之间有协议,就是进口澳大利亚葡萄酒每年不能超过多少,现在中国发现每年从澳大利亚进口的葡萄酒已经超过了年度限额,所以中国开始对澳大利亚葡萄酒征收反倾销税。
㈨ 2012年我国进口葡萄酒总量是多少
据海关官方统计数据,2012年,我国进口葡萄酒总量达394,455,181升,比上年增长7.9%;进口金额为1,581,611,815美元,同比增长10.1%。
其中,散装(>2升)葡萄酒的进口量为121,627,019 升,同比增1.1%;进口额143,985,618美元,同比增长15.6%。
瓶装(≤2升)葡萄酒的进口量为272,828,162升(含葡萄汽酒),同比增长11.2%;进口额1,437,626,197美元,同比增长9.5%。
㈩ 进口葡萄酒对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影响
随着葡萄酒市场需求量的进一步高速增长,进口葡萄酒的数量逐年高速增长,继2006年进口葡萄酒瓶装酒比2005年增长97.7%后,2007年再次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仅法国、澳大利亚、意大利、西班牙、智利、美国、德国这七个国家的瓶装葡萄酒进口量就已经达到惊人的38942千升,与2006年中国进口瓶装葡萄酒总量20215千升相比,2007年进口瓶装葡萄酒比2006年增长翻番已成定局。
银联信分析:
一、2007年葡萄酒进口分析
2007年中国进口瓶装葡萄酒增长比率最高的国家依次是:意大利、法国、智利、澳大利亚、西班牙、阿根廷、德国、美国。而法国葡萄酒的中国市场占有率仍然达到了37%左右,比2006年的约34%又有新的增长,市场占有率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
1、供求失衡,进口葡萄酒价格持续上涨
进口葡萄酒普遍涨价,最明显的是法国八大名庄酒,涨幅达到了30%。其主要原因是国外葡萄酒产区产量下滑,国内市场需求增加,供求失衡所致。
2007年经广东口岸进口葡萄酒均价加速上扬。其中零售包装2升以下容器的葡萄酒进口均价为4.9美元/升,上涨21.3%;装入2升以上容器的葡萄酒进口均价为0.85美元/升,上涨10.6%;进口蒸馏葡萄酒制得的烈性酒进口均价更是高达15.6美元/升,增幅达到1.1倍。
2、高档酒占据更多进口份额
除去价格上涨的变化,法国高档葡萄酒在去年占据了更多的进口份额。统计显示,2007年经广东口岸进口葡萄酒仍以法国产的高档葡萄酒为主,进口量达到633.1万升,迅猛增长1.7倍,已占经广东口岸进口葡萄酒数量的45.9%,比上年提升了9.8个百分点;自法国进口葡萄酒的价值为6141.4万美元,增长3.6倍,进口额占同期经广东口岸进口葡萄酒金额的76%.自法国进口葡萄酒均价为9.7美元/升,上涨70.1%。除法国外,2007年经广东口岸进口澳大利亚和美国产的葡萄酒分别为299.5万升和205.4万升,分别增长75.4%和42.9%。
3、葡萄酒进口数量增长原因分析
(1)人均消费量小、增速快,市场潜力大
我国目前的葡萄酒产业仍处在培育期。目前人均消费0.38升,城镇人均消费葡萄酒0.7升。与世界人均6升多的消费量差距很大。从国内饮料酒的消费结构看,葡萄酒也仅占酒类年消费总量的1.5%。
据国际权威机构IWSC最新报告表明,中国的葡萄酒生产与消费同步增长,每年增长率在20%以上。据这份研究报告,2001到2010年10年间,中国葡萄酒的消费量将增长65.2%,比全球总增长速度快6.5倍。
(2)进口成本下降
根据2006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进口葡萄酒消费税办法》,进口的葡萄酒消费税可用进口环节已经缴纳的消费税抵减,这一规定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对葡萄酒进口增长形成了直接的刺激。
此外,人民币升值也使得葡萄酒进口成本大幅度下降,国产葡萄酒成本优势下降,进口葡萄酒国内市场竞争力加强。
(3)国外葡萄酒业消化产能
近几年欧洲、南美、澳大利亚等地葡萄及葡萄酒产量大幅增长,但其国内消费能力增长有限,国外政府通过对葡萄酒出口采取优惠措施来刺激出口,消耗过剩产能。
二、进口葡萄酒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据海关数据,我国2006年进口原装葡萄酒2.0442万千升,同比增长97.7%;进口散装葡萄酒8.9313千升,同比增长108.7%总价值1.3亿美元,分别占我国葡萄酒消费量的4.1%与17.9%(2005年同期为2.4%和9.8%)。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葡萄酒市场现有品牌200多种,洋品牌160多种,占了近八成份额。从进口品牌来看,目前,有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葡萄酒产品已经进入上海市场。在上海近5万千升的葡萄酒消费量中,有11%左右的市场被进口葡萄酒所占据。
近年来,北京消费者对进口葡萄酒的需求量逐渐增多,其市场销售量增长每年都维持在30%至45%。受到消费者欢迎的进口葡萄酒主要来自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亚、美国等几个国家。
三、进口葡萄酒对国产品牌的影响
1、葡萄酒行业收入增速放缓
受到国外葡萄酒对市场的冲击的影响,国内2006年葡萄酒行业收入增长幅度由2005年的37.8%大幅降至28.8%。目前我国葡萄酒标准尚不健全,多数葡萄酒企业规模过小,产品在品牌和质量上缺乏竞争力,仍存在着企业运作不规范,酿酒葡萄基地建设跟不上行业发展步伐,产品同类化问题没有根本解决,葡萄酒文化建设缺失等问题。
2、中高端产品市场影响有限
国外葡萄酒大量涌入,目前更多的是“国家品牌”强大,而“产品品牌”的影响力较小,除了“拉斐”等部分超高档的葡萄酒外,在中高端市场国外产品的品牌影响力有限。张裕、长城、王朝在中档产品上品牌和渠道的优势都较洋葡萄酒明显,增长态势较好。
四、信贷风险提示
目前进口葡萄酒受制于价格和渠道的影响,在中国的市场销售还仅处于打开局面阶段,由于葡萄酒销售并非是渠道决定一切,更重要的是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认知,随着进口成本的下降,以及进口品种的增加,国外葡萄酒凭借其深厚的文化气息在国内的市场竞争力逐步提高,国内葡萄酒业的成本和渠道优势将会弱化。
从葡萄酒的进口可以看出,国外高端产品向中国输出的比例在不断扩大,其中品牌酒输出的比例逐步提升,进口葡萄酒凭借其技术和品质的国际影响力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中外葡萄酒高端产品市场份额的争夺将日趋激烈,国内葡萄酒企业不可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