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澳大利亚 > 澳大利亚什么虫害

澳大利亚什么虫害

发布时间:2022-05-30 09:33:24

① 哪些瓢虫是益虫哪些瓢虫是害虫

    瓢虫为鞘翅目瓢虫科圆形突起的甲虫的通称,是体色鲜艳的小型昆虫,常具红、黑或黄色斑点。瓢虫的种类非常繁多,全世界记载约500属5000种。中国已记录近400种。在瓢虫中,大部分为捕食性瓢虫品种,植食性的瓢虫品种约占1/6(包括菌食性瓢虫)。捕食性瓢虫品种为益虫,植食性的瓢虫品种为害虫。
一、捕食性瓢虫有一定程度的专一性。
1、七星瓢虫广泛分布于非洲、欧洲、亚洲的代表性瓢虫。体长约8mm,翅膀为红色,正如中文名称所提示,其有7个黑色图纹。在不同个体之间没有图样的差异存在。以蚜虫与叶螨维生,当食物不足时幼虫间会有同类互食的情形发生。
2、异色瓢虫广泛分布于亚洲等地,和七星瓢虫并列为代表性物种。体长约7mm。与七星瓢虫不同的是体色变化性大,有黑底2个红斑、黑底4个红斑、红与黄色多图样等。捕食蚜虫。
3、六条瓢虫体长约5mm,比异色瓢虫略小。翅膀为黑底色4个红斑,有和异色瓢虫图样相近的种类在而不易分辨。以蚜虫维生。
4、大龟纹瓢虫又称为六斑异瓢虫,体长约12mm的大型瓢虫。翅膀有黑底橙色的图样,由于和龟壳形象相似而得其名。捕食胡桃金花虫的幼虫。
5、龟纹瓢虫和大龟纹瓢虫图样相似,但体长只有约4mm。食物来源为蚜虫。
6、大突肩瓢虫体长约12mm的大型瓢虫,数量稀少。捕食介壳虫。
7、澳洲瓢虫体长约4mm的小型瓢虫。翅膀为红色,有黑色图样。以捕食吹绵介壳虫维生。原产地为澳大利亚,为了驱除吹绵介壳虫而被引进到其他地方繁衍。
7、黑缘红瓢虫以捕食介壳虫维生。多依附于梅树上。
瓢虫亚科的大部分和刻眼瓢虫亚科主要以蚜虫为食,小毛瓢虫亚科和小艳瓢虫亚科捕食蚜虫、介壳虫、粉虱、叶螨;其中食螨瓢虫族专食叶螨,是叶螨的重要天敌;隐胫瓢虫亚科捕食蚜虫和介壳虫;盔唇瓢虫亚科捕食有蜡质覆盖物的介壳虫(如盾蚧、蜡蚧等),其唇基向两侧和向前伸展,成为掀开蜡质介壳的特殊构造;四节瓢虫亚科和红瓢虫亚科取食绵蚜和绵蚧,其幼虫背面亦覆盖蜡粉或蜡质丝,外形与取食对象相似(拟态)。在捕食性的瓢虫中,七星瓢虫是古北界常见的蚜虫天敌,中国采取助迁和保护的方法用它来防治棉蚜。澳洲瓢虫于1888年从大洋洲引入美国,以防治当时严重为害柑橘的吹绵蚧。散放后的第二年,吹绵蚧的种群数量明显下降。随后,又引入到其他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也都取得长期控制吹绵蚧的良好效果,成为引进天敌的第一个着名成功范例。小红瓢虫原产于亚洲南部,1928年自日本引入塞舌尔共和国、加罗林群岛、马里亚纳群岛、马绍尔群岛以防治塞舌尔吹绵蚧。这也是引进天敌防治害虫的成功范例之一。中国曾把大红瓢虫移殖到湖北省宜都县,以防治柑橘园内的吹绵蚧,同样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植食性瓢虫,只有食植瓢虫亚科为草食性。草食性瓢虫的特征为,与肉食性瓢虫相较下翅膀不具光泽。
1、茄二十八星瓢虫和马铃薯瓢虫,此二种瓢虫体长约7mm,在淡褐色身体上有28个黑色斑点。马铃薯瓢虫亦称为大二十八星瓢虫,身体和黑点比茄二十八星瓢虫略大。由于它们会集体吃茄子与马铃薯的叶子而被视为害虫。在食植瓢虫亚科中马铃薯瓢虫所分布的区域纬度最高,最北达到滨海边疆区。茄二十八星瓢虫则是自北海道以南,遍布到东南亚一带。
2、波氏裂臀瓢虫见于日本冲绳诸岛、台湾兰屿等地。以葫芦科植物的叶子为食。
3、锯叶裂臀瓢虫见于日本八重山诸岛内的与那国岛等地、台湾兰屿。
    食植瓢虫亚科的大多数种类取食茄科、葫芦科、菊科植物,也有的取食豆科、禾本科、葡萄科、八仙花科、毛茛科、荨麻科、五味子科、马鞭草科、茜草科等植物,少数种类取食蕨类(海金砂科)。其中一些种以栽培作物为食,例如分布于古北界的马铃薯瓢虫和分布于印度-马来亚区的茄二十八星瓢虫危害马铃薯和茄子;分布于印度-马来亚区的瓜裂臀瓢虫为害瓜类;分布于印度-马来亚区的大豆瓢虫和分布于北美的墨西哥豆瓢虫为害大豆。这些都是重要的栽培作物害虫。
三、菌食性瓢虫,在瓢虫亚科中的食菌瓢虫族以真菌(白粉病菌的菌丝和孢子)为食。
1、柯氏素菌瓢虫亦称为黄瓢虫。体长约5mm。胸部上为白底的2个黑色斑点,整个翅膀皆为黄色。以白粉病菌等维生。
2、十二斑褐菌瓢虫亦称为白瓢虫。体长约4mm。体色为黄褐色,有淡白的斑点。以白粉病菌等维生。
 
 
 
 
 
 

② 瓢虫是害虫还是益虫

益虫 七星瓢虫(Coccinella 7-punctata)的幼虫
幼虫的生活单调乏味,它们每天游弋在花草之间,疯狂地捕食蚜虫。瓢虫的生命非常短暂,从卵生长到成虫时期只需要大约一个月的时间,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可以在花园里同时发现瓢虫的卵、幼虫和成虫。 随着时间的推移,瓢虫的幼虫胃口越来越大,身体也在不断地增长,他们必须挣脱旧皮肤的束缚,开始了一个艰辛的历程——蜕皮。这个过程并不象我们脱掉旧衣服,再换一件大号外套那么简单。瓢虫一生之中,要经历5至6次蜕皮,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继续增长,直到积蓄足够的能量步入虫蛹阶段。 当瓢虫准备化蛹时,它会先找一个安全的地方,把自己悬挂着附在叶面下,然后开始经历惊心动魄的转变。 它会从一个身体娇柔的幼虫变成体质强壮的成年瓢虫。这是一个令人难以想象的过程,幼虫的身体将被分解,然后重新组合、调整,再加以修饰装扮,这一切都是为了迎接它崭新的生命。当它最后破蛹而出变为一只新的成年瓢虫时,还要经历一些转变,因为此时它的身体仍旧柔软娇嫩,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它必须暴露在阳光下,吸取氧份,使它的体色慢慢加深,斑纹也会逐渐显露出来,几个小时后,它就会变得和花园中其他成年瓢虫一模一样了。 成虫的捕猎 七星瓢虫(Coccinella 7-punctata)的成虫
成年瓢虫会捕食任何肉质嫩软的昆虫,它们最喜欢吃的是蚜虫,但只要是没有披戴盔甲和其他保护外套,而且身体柔软、体型小的昆虫,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的美餐。 猎物们不会自投罗网,瓢虫必须经常飞动去搜索目标。瓢虫看上去不大可能会飞,它的体型不像个飞行员,而更像是个药箱。它有一个坚硬的外套,而它那套细小精致的翅膀会从外套下伸出,疯狂地舞动。瓢虫确实是一个技艺精湛的飞行家,也正是因为它们具有高超的飞行本领,所以才能在花园的各个角落里来去自如。 雌瓢虫会产下大量的卵,它通常把卵分布在蚜虫时常出没的地方,以确保自己的儿女出生后能获取最大的生存机率。卵被孵化后,新出生的幼虫就会把身边的蚜虫做为它们可口的小吃,幼虫的模样与它的父母区别很大,它们还没有装备上厚实的盔甲,身体非常柔软,成节状分布,但却长着些坚硬的鬃毛,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它们的下颚强壮有力,形状就象一把钳子,能够轻易地洞穿蚜虫的身体。 成虫、幼虫在受到刺激时,都会分泌一种淡黄色液体(成分为生物碱),虽然无毒,但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借以驱散敌害。
编辑本段生长繁殖
瓢虫为甲虫类生物,会经历卵 - 幼虫 - 蛹 - 成虫四阶段的完全变态。 瓢虫的生活周期约需4周,故每年夏季可繁殖数代。幼虫 瓢虫
细长柔软,通常灰色,具蓝、绿、红或黑色斑,以其他昆虫或虫卵为食。要经4个龄期,然后附于某些物体上,在最后一龄幼虫所蜕的皮中化蛹。大群的瓢虫常在同一处地点过冬。
编辑本段瓢虫种类
瓢虫的种类非常繁多,任何时候我们都能在花园里发现不同种类的瓢虫。我们可以从它们的颜色上加以区别,有些是黄色,有些是桔色或红色,我们也可以根据它们的体型来区别,有些体型瘦小,有些则较为粗壮。但识别它们的最好途径是通过它们身上的斑点,有些瓢虫有两个斑点,有些有9个,有些有12个,有些则一个也没有。 全世界记载约500属5000种。中国已记录近400种。其中,植食性的种约占1/6。食植瓢虫亚科的大多数种类取食茄科、葫芦科、菊科植物,也有的取食豆科、禾本科、 葡萄科、 八仙花科、毛茛科、荨麻科、五味子科、马鞭草科、茜草科等植物,少数种类取食蕨类(海金砂科)。其中一些种以栽培作物为食,例如分布于古北界的马铃薯瓢虫和分布于印度-马来亚区的茄二十八星瓢虫为害马铃薯和茄子;分布于印度-马来亚区的瓜裂臀瓢虫为害瓜类;分布于印度-马来亚区的大豆瓢虫和分布于北美的墨西哥豆瓢虫为害大豆。这些都是重要的栽培作物害虫。在瓢虫亚科中的食菌瓢虫族以真菌(白粉病菌的菌丝和孢子)为食。 除此以外,瓢虫亚科的大部分和刻眼瓢虫亚科主要以蚜虫为食,小毛瓢虫亚科和小艳瓢虫亚科捕食蚜虫、介壳虫、粉虱、叶螨;其中食螨瓢虫族专食叶螨,是叶螨的重要天敌;隐胫瓢虫亚科捕食蚜虫和介壳虫;盔唇瓢虫亚科捕食有蜡质覆盖物的介壳虫(如盾蚧、蜡蚧等),其唇基向两侧和向前伸展,成为掀开蜡质介壳的特殊构造;四节瓢虫亚科和红瓢虫亚科取食绵蚜和绵蚧,其幼虫背面亦覆盖蜡粉或蜡质丝,外形与取食对象相似(拟态)。在捕食性的瓢虫中,七星瓢虫是古北界常见的蚜虫天敌,中国采取助迁和保护的方法用它来防治棉蚜。 近10年来,美国东北部也出现了七星瓢虫,其分布区在不断扩展。异色瓢虫也是古北界常见的蚜虫天敌,因其色斑变异很大,曾用于遗传学的研究。澳洲瓢虫于188 瓢虫
8年从大洋洲引入美国,以防治当时严重为害柑橘的吹绵蚧。散放后的第二年,吹绵蚧的种群数量明显下降。随后,又引入到其他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也都取得长期控制吹绵蚧的良好效果,成为引进天敌的第一个着名成功范例。小红瓢虫原产于亚洲南部,1928年自日本引入塞舌尔共和国、加罗林群岛、马里亚纳群岛、马绍尔群岛以防治塞舌尔吹绵蚧。这也是引进天敌防治害虫的成功范例之一。中国曾把大红瓢虫移殖到湖北省宜都县,以防治柑橘园内的吹绵蚧,同样取得良好的效果。 此外,还有二星瓢虫、四星瓢虫、六星瓢虫、双七瓢虫、九星瓢虫、十星瓢虫、十一星瓢虫、十二星瓢虫、十三星瓢虫、十四星瓢虫、二十八星瓢虫、刀角瓢虫、大红瓢虫、红环瓢虫、纵条瓢虫、六斑显盾瓢虫、艳色广盾瓢虫等等。
编辑本段生物作用
人们常采集成群的瓢虫卖给农民和园艺业者以防治蚜虫、蚧、螨等害虫。澳大利亚瓢虫(Rodoliacardinalis)被引进到北美西部以防治吹绵蚧(Iceryapurchasi)爆发的灾害,因吹绵蚧会破坏柑橘园。集栖瓢虫(Hippodamiaconvergens)的幼虫和成虫都是蚜虫的重要天敌。有人做过统计,一只七星瓢虫平均每天能吃掉138只蚜虫。 有个耳熟能详的童谣:“瓢虫快快飞,赶紧往家走,你家着了火,孩子满处游”(Ladybugladybug,flyawayhome/Yourhouseisonfire,yourchildren 瓢虫
doroam),说的是英国于收割后焚烧忽布藤,这不但清了地,还烧死了许多瓢虫。瓢虫在民间药方中用以治疗绞痛、麻疹和牙痛。

③ 蛀木虫的天敌是什么

双条杉天牛又名蛀木虫,属鞘翅目天牛科,为杉、柏主要害虫。幼虫蛀食树干,引起针叶黄化,长势衰退,重则引起风折、雪折,甚至造成大片杉林枯死,直接影响杉、柏的速生丰产和优质良材的形成。因此,对双条杉天牛的防治十分必要,防治方法如下:
一、 加强抚育管理,防治和消灭虫害。①深挖松土,挖壕压青,追施土杂肥,促进苗木速生,增强树势。②冬季进行疏伐,伐除虫害木、衰弱木、被压木等,使林分疏密适宜、通风透光良好,树木生长旺盛,增强对虫害的抵抗力。③夏季及时砍除枯死木和风折木,除去根际萌蘖,清除林内枝丫,保持林内卫生。
二、 发动群众,人工捕捉。①越冬成虫还未外出活动前,在前一年发生虫害的林地,用白涂剂刷2米以下的树干预防成虫产卵。②越冬成虫外出活动交尾时期,在林内捕捉成虫。③在初孵幼虫为害处,用小刀刮破树皮,搜杀幼虫。也可用木锤敲击流脂处,击死初孵幼虫。
三、 药剂防治。①成虫期,在虫口密度高、郁闭度大的林区,可用敌敌畏烟剂熏杀。②初孵幼虫期,可用6%可湿性六六六、50%甲基氧化乐果乳剂、20%益果乳剂、20%蔬果磷乳剂、25%杀虫脒水剂的100倍液;8%敌敌畏1倍、一线油(柴油或煤油)9倍混合,喷湿3米以下树干或重点喷流脂处,效果很好。
四、 保护和利用天敌。双条杉天牛幼虫和蛹期,有柄腹茧蜂、肿腿蜂、红头茧蜂、白腹茧蜂等多种天敌,应加以保护和利用。

④ 澳大利亚为控制甘蔗害虫而引入有毒的蔗蟾,如今已成为新的生物灾难.面对泛滥的蔗蟾,科学家打算利用与蔗

A、毒蔗蟾就是外来物种,虽然控制住了甘蔗害虫,但是也带来泛滥成灾的弊端,所以不适当的引进外来物种则会使得缺乏自然天敌的外来物种迅速繁殖,并抢夺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进而导致生态失衡及其他本地物种的减少和灭绝,严重危及本地的生态安全.A正确;
B、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联系就是生态平衡,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B正确;
C、从生态系统角度分析,食肉蚁是一种食肉动物,应该属于消费者而不是分解者,C错误;
D、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非生物成分,D错误.
故选:A、B.

⑤ 前十大害虫有哪些,都叫什么

第10名:臭虫

夜深人静之时,是抓捕害虫的最佳时机。方法很简单,多抖抖你的被褥,仔细察看一下,一旦发现任何蛛丝马迹,一定要穷追不舍,直到将臭虫捉拿归案为止。治虫要果断,预防更重要。怎样才能防止臭虫爬上你的床呢?可以在家具腿上涂一些凡士林或矿物油,也可以沿着床柱堆放一些石灰粉或粘上地毯胶带,臭虫就会知难而退了。

第9名:苍蝇

当成年家蝇享受完你的食物和饮料后,还会在上面进行排泄。它们为了消化固化食物,会将其转化为液体以便反复消化,而这些不卫生的习惯很容易传染疾病。要想拒苍蝇于千里之外,其实很简单,装好门窗,盖好购物篮就可以了。

第8名:蚂蚁

蚂蚁为了彼此之间进行交流,以及找到回家的路,会留下许多气味线索。当你侦察到它们的行军路线时,可以用海绵擦一些肥皂水在上面,这样敌军的通讯就被切断了。蚂蚁也不喜欢凡士林、红辣椒粉、樟脑丸和硼酸,也可用这些武器对其实施打击,但是,如果家中有小孩子的话,这些方法就显得过于危险了。

第7名:鹿

鹿虽然性格温顺,但很多坏事却是因其而起。这一温柔杀手是如何作乱的呢?它们会将花园和草坪吃出新的道路,造成交通混乱,还会携带鹿璧虱,会引起莱姆病。瓦解它们的阴谋也很容易,修筑篱笆不失为一种简易的办法,还可以种植一些它们不喜欢的芳香型植物,比如熏衣草、艾菊、迷迭香、山艾树等。在树林中,可以给它们穿上袜子,并经常为其检查并清除鹿璧虱。

第6名:蟑螂

只要墙上有一个细小的裂痕,蟑螂就可以在其中安居乐业,它们会将各种病菌带入你的家中。经过2亿上的进化,它们的适应能力极强,甚至断水一周也能够幸存下来。但是,再强的生物也有其弱点,来沙尔消毒剂和樟脑丸就是它们的克星。

第5名:野兔

野兔看上去虽然讨人喜欢,但实际上,它们一点也不乖。野兔作为典型的啮齿动物,会啃坏草坪、蔬菜园、花园,甚至是塑料灌溉管道也不放过。野兔还会传染野兔病,这种病由细菌引起,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疾病。为了保护澳大利亚农场免受这些“可爱”入侵者的破坏,1901年起,澳大利亚人就开始修建兔栅栏,目前已经形成了世界上最长的兔栅栏,但很明显,这种防兔方式效率十分低下,根本不可能堵住每一个细小的漏洞。

第4名:鸽子

众所周知,鸽子是和平的使者,殊不知它经人类带来的危害也不小。鸽子携带的细菌可以很轻松地入侵人类的免疫系统,但最糟糕的是它们实在太邋遢了,随时会向地面空投粪便,把建筑物弄得十分肮脏,这会对房子造成长期的损害。为了远离鸽子粪便,请不要饲养它们。现在,一些具备防鸽功能的建筑物已经在逐渐取代受损屋顶砖瓦,并且在一些鸽子喜欢栖息的地方,还装上了长长的钉子和铁丝网。

第3名:蚊子

为了养育它们的卵,雌蚊子以动物和人类的血液为食,这会导致疟疾、登革热西尼罗病毒的传播。蚊子产卵后两天就要准备孵化了,但这些卵就算过上几个月也不是死亡。为了限制蚊子的繁殖,可以经常清洗池塘,也可以通过在其中养鱼的办法进行治理,因为蚊子卵可是鱼的美味佳肴。

第2名:老鼠

作为哺乳动物里最大的家族,老鼠可谓罪大恶极。它们到处筑巢,咬断电线引发火灾。早在中世纪,就有数百万欧洲人死于老鼠传染引起的瘟疫。快快藏好你的食物,千万不要让老鼠找到,因为它们也会引发斑疹伤寒病、旋毛虫病和食物中毒。

第1名:超级病菌

抗生素的滥用已经培养出许多新的细菌,它们在与抗生素的战争越战越勇,层出不穷,最新的细菌几乎可以抵抗所有的抗生素了。这些细菌十分可怕,它们可以骗过抗生素,引起葡萄状球菌感染、心脏瓣膜感染、肺炎等疾病。遵循达尔文“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法则,很多病菌越来越强大,它们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对抗生素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这些超级病菌经常在医院、看护房以及一些病人常用的设施上神出鬼没。但是大家也无需惶恐,远离超级病菌的最好办法就是:勤洗手。

⑥ 1935年澳大利亚为控制甘蔗害虫而引入的有毒蔗蟾如今已成为新的生物灾难.面对泛滥的蔗蟾,科学家打算利用

A、从生态系统角度分析,食肉蚁、蔗蟾都是食肉动物,应该属于消费者,A正确;
B、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不仅满足自身的需要,还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来源,B正确;
C、从食物关系分析,该系统中食肉蚁捕食蔗蟾是捕食关系,但并不是唯一的捕食关系,C错误;
D、我们知道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就会因为缺少天敌,而数量大增,进而与其它生物争夺生存资源,从而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甚至引起其它生物的死亡,就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因此,蔗蟾泛滥成灾警示我们要预防外来生物入侵,D正确.
故选:C.

⑦ 哪些瓢虫是益虫,哪些瓢虫是害虫

一、害虫

1、茄二十八星瓢虫:茄二十八星瓢虫的寄生植物为马铃薯、茄子、番茄、青椒等茄科蔬菜及黄瓜、冬瓜、丝瓜等葫芦科蔬菜,此外还危害豆类、龙葵、酸浆、曼陀罗、烟草等,成虫和幼虫食叶肉,残留上表皮呈网状,严重时全叶食尽,此外尚甜食瓜果表面,受害部位变硬,带有苦味,影响产量和质量。

2、十星瓢虫:十星瓢虫成虫及幼虫均取食叶片,便叶片呈孔洞或缺刻状,或将叶片吃光只留叶脉,幼虫老熟后钻入土中筑室化蛹,成虫羽化后迁至寄主危害,主要取食葡萄、野葡萄及五敛梅等植物。

3、马铃薯瓢虫:马铃薯瓢虫成虫、幼虫在叶背剥食叶肉,仅留表皮,形成许多不规则半透明的细凹纹,状如箩底,也能将叶吃成孔状,甚至仅存叶脉,严重时受害叶片干枯、变褐,全株死亡,果实被啃食处常常破裂、组织变僵、粗糙、有苦味,不能食用。

二、益虫

1、七星瓢虫:七星瓢虫是益虫,成虫可捕食麦蚜、棉蚜、槐蚜、桃蚜、介壳虫、壁虱等害虫,可大大减轻树木、瓜果及各种农作物遭受害虫的损害,被人们称为“活农药”,在我国各地广泛分布。

2、异色瓢虫:异色瓢虫的成虫和幼虫除捕食棉蚜外,还可捕食棉铃虫的卵和低龄幼虫,成虫日最大平均捕食棉铃虫卵70粒左右,幼虫未见捕食棉铃虫卵,对棉铃虫初孵幼虫,成虫为70头、四龄幼虫为69头。

3、六条瓢虫:六条瓢虫别称六斑月瓢虫,幼虫体色黑色,体背中央有白色纵斑,取食多种蚜虫,成虫斑型变异多达20种以上,但前胸背板的斑纹较稳定,普遍分布于平地至低海拔山区,常见于有蚜虫的植物上活动,全年可见。

4、龟纹瓢虫:龟纹瓢虫是益虫,会捕食蚜虫、叶蝉、飞虱等,在棉田7、8月以捕食伏蚜、棉铃虫和其他害虫的卵及低龄幼若虫。同时,7~9月也是果园内的重要天敌,在苹果园取食蚜虫、叶蝉、飞虱等害虫。

5、澳洲瓢虫:澳洲瓢虫是农业益虫,原产于澳大利亚,喜荫蔽环境,有假死习性,初孵时常集中取食吹绵蚧雌成虫,以后逐渐分散。目前,已有50多个国家引进澳洲瓢虫防治吹绵蚧,中国从1955年引种开展研究利用,有效地控制了吹绵蚧的发生,已知分布于南方各柑橘产区。

⑧ 澳大利亚的骆驼,为何从珍贵资源变成野生“害虫”

骆驼是沙漠里重要的行走动物,当人去沙漠的时候,首选的就是骆驼,骆驼一直以来有着“沙漠之舟”的称号,但是当骆驼碰上澳大利亚,竟然变成了害虫,澳大利亚是属于澳洲大陆和亚欧大陆的生态系统不一样,所以我们这边常见的生物在那边几乎没有天敌,很容易泛滥成灾,掠夺原生生物的生态位,主要原因还是澳大利亚地广人稀。

三、被迫处理骆驼

骆驼不挑食,经常可以大吃大喝,甚至可以强行咽下一些相当坚硬的食物,所以给当地其他牲畜,几乎没有留下任何食物,人们不得已开始处理这些骆驼,在当地猎杀骆驼是被允许的,所以他们就开始捕杀野生骆驼,然后出口给其他国家,即使这样,骆驼仍然困扰着当地人。

⑨ 老鼠侵袭澳大利亚,生物入侵会给当地带来哪些影响

澳大利亚的老鼠能够无忧无虑的进行大量繁殖,或多或少都是与其天敌少有着关联,因为没有天敌的抑制,老鼠的数量一旦多了起来,便会进行多方面的破坏,而这也是澳大利亚人憎恨老鼠的关键原因之一。其实每一个地方的生态系统都是平衡的,这都是长期发展而形成的规律,一旦一个新物种出现的话就会造成一些无法逆转的危害,造成生物之间的系统的紊乱。 生物入侵是人们最不想看见的事情,它的危害是很大的,生物入侵会严重破坏生物的多样性,有一些物种会加速灭绝,还会破坏生态的平衡,除此之外,外来入侵生物有可能携带一些微生物,会有一些疾病出现,这个问题直接就危害到了人类的健康,所以生物入侵是不是一个小事情,它是一种危险性质的存在。

对个体的影响,入侵种对于本地种个体具有着快速而显着的影响;对遗传的影

传播途径

经研究老鼠传播疾病有三个途径:

1、鼠体外寄生虫作媒介,通过叮咬人体吸血时,将病原体传染给人;

2、体内带致病微生物的鼠,通过鼠的活动或粪便污染了食物或水源,造成人类食后发病;

3、老鼠直接咬人或病原体通过外伤侵入而引起感染。

资料来源:网络:生物入侵

资料来源:网络:老鼠

⑩ 澳大利亚的骆驼,如何从珍贵资源变成野生“害虫”

最后

到2010年,人们不得不开始积极处理这些骆驼。

在当地,骆驼的猎杀是被允许的,使用直升机捕杀野生骆驼是当地一种常规的做法,捕获的骆驼会以食用肉形式出售,据说口感和牛肉差不多,政府机构还采取了其他措施,例如活捉后出口给其他国家,或者圈养用来产奶,骆驼奶是最接近人奶的,营养价值很高。

截止到2012年,澳大利亚每年平均淘汰75000只野生骆驼。

尽管如此,骆驼的问题仍然困扰着当地人,澳大利亚还在探索其他控制骆驼种群的方法。

阅读全文

与澳大利亚什么虫害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6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1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3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0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0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4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7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2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