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澳大利亚 > 澳大利亚parkes是什么地方

澳大利亚parkes是什么地方

发布时间:2022-06-04 06:55:09

① 我有一个澳洲50分硬币,正面是伊丽莎白2世,背面是两个男人的是什么版本

图案是发现巴斯海峡的纪念 你说的第一个男人名字是英国探险家乔治巴斯George Bass而不是Rass,巴斯海峡就是1798年以他命名的

巴斯海峡(英语:Bass Strait)是分隔塔斯曼尼亚与澳大利亚大陆南部的海峡,最窄处宽约240公里,平均约50米深。海峡上有很多岛屿,例如金岛(King Island)和弗林德斯岛(Flinders Island)。

澳大利亚的50分硬币每年新出的都会有不同的版本,各有纪念图案,所以很多人喜欢收集50分硬币观赏,不过没有什么特别的经济升值价值,因为每个版本的发行量都很大.

② 找到两颗脉冲星后,FAST还会发现什么

4100光年,1.6万光年。坐落在贵州群山之中的“中国天眼”,刚一“睁眼”就“看见”了离地球如此遥远的2颗脉冲星。

1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经过一年紧张调试,已实现指向、跟踪、漂移扫描等多种观测模式的顺利运行,并确认多颗新发现脉冲星。

脉冲星家族首次有了“中国星”

这是我国的天文设备第一次发现脉冲星,实现了该领域“零的突破”。自1967年发现第一颗脉冲星以来,过去的50年里,人类发现的脉冲星家族至少有2700个成员了。

国家天文台公布了这2颗脉冲星的具体信息:前者自转周期为1.83秒,距离地球约1.6万光年,后者自转周期为0.59秒,距离地球约4100光年,分别由“中国天眼”于今年8月22日、25日在南天银道面通过漂移扫描发现。

这只是“中国天眼”的部分发现。“天眼”工程副总工程师李菂介绍,“天眼”调试进展超过预期,目前已探测到数十个优质脉冲星候选体,其中6颗通过国际认证。

据科学家介绍,脉冲星是一种高速自转的中子星,由恒星演化和超新星爆发产生。它的密度极高,每立方厘米重达上亿吨,一块方糖大小就相当于地球上一万艘万吨巨轮的重量。脉冲星自转速度很快、自转周期精确,是宇宙中最精准的时钟。正因如此,脉冲星会发射一断一续的周期性脉冲信号,就好比转动的灯塔发出忽明忽暗的光。

这一特殊“本领”,让脉冲星在计时、引力波探测、广义相对论检验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李菂说,脉冲星具有在地面实验室无法实现的极端物理性质,对其进行研究有望得到许多重大物理学问题的答案。譬如,脉冲星的自转周期极其稳定,准确的时钟信号为引力波探测、航天器导航等重大科学及技术应用提供了理想工具。

“通过对快速旋转的射电脉冲星进行长期监测,选取一定数目的脉冲星组成计时阵列,就可以探测来自超大质量双黑洞等天体发出的低频引力波。”李菂说。

澳大利亚科学及工业研究院Parkes望远镜科学主管乔治·霍布斯说,“天眼”的调试以及逐渐产出成果,是目前国际天文学界最激动人心的事件之一。

调试一年就出成果,告慰“天眼之父”南仁东

“天眼”的最初构想来自已故天文学家南仁东。从1994年提出设想,到2016年正式启用,22年间,南仁东和他的团队全力推动着这个看似不可思议的世界级项目。

设计和结构均无先例可循,“天眼”前期调试遇到巨大困难。“天眼”工程总工艺师王启明说,各系统一开始专注于设备跟踪维护,系统内调试看起来都没问题,但各系统联调后,系统间的通信、算法的统一、安全协调等一系列问题逐步暴露出来。

联调期间,“天眼”人的工作状态基本上是白天分头干活,晚上集中开会商讨,连夜改程序,第二天又接着试新方案,反复调到最优。在“天眼”落成启用后的380个日日夜夜里,除非停电,总控机房总是二十四小时无休。白天,工程团队和施工方的人员集中进行调试;晚上,科研人员会把面型固定好,让其指向一个特定的天区,通过地球自转,让天空从望远镜上方漂移扫描过去。

李菂说,漂移扫描方式在脉冲星搜索上很少被运用,但调试期间只能用这种方式,为此,科研人员不仅需要重新设计软件,数据处理上也要付出更多劳动,但最终结果是令人振奋的,“天眼”每次扫描都能获得一到两个高质量的脉冲星候选体。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天眼”工程副经理彭勃说,国外同类大型射电望远镜建成后一般需要3年至5年的调试阶段,而“天眼”调试了一年就获得了初步成果。

“天眼”会寻找“外星人” 将主导未来宇宙天图

中外科学家都期待“天眼”的发现从量变转为质变。“天眼”若能第一个捕获河外星系脉冲星,将具有开创性意义。李菂和他的研究小组已经在为观测河外星系脉冲星做技术上的准备,最早于明年初会进行尝试。

位发现脉冲星的天文学家乔瑟琳·贝尔今年早些时候参观了“中国天眼”,她期待这座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能发现更多微弱、遥远、独特的脉冲星,包括发现围绕黑洞旋转的脉冲星。

对于观测范围可达已知宇宙边缘的“天眼”来说,发现脉冲星只是使命之一,未来,它还将在中性氢观测、谱线观测、寻找可能的星际通讯信号等方面大放异彩。

宇宙大爆炸学说认为,中性氢是宇宙中几乎与大爆炸同龄的“老人家”,观测和研究中性氢的分布,能帮助科学家进一步弄清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的结构,解开宇宙大爆炸等宇宙起源和演化之谜。“‘中国天眼’将通过巡视宇宙中的中性氢,绘制出最新最大的标准宇宙天图。”国家天文台“天眼”项目高级博士后MarkoKrco(马可)说。

“中国天眼”甚至还能“监听”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发出的无线电波。澳大利亚科学及工业研究院Parkes望远镜科学主管乔治·霍布斯说,Parkes望远镜目前有20%的时间分配给了“寻找外星人”,但仍一无所获,“中国天眼”看得更远,说不定将来会有令人振奋的消息。

③ 澳大利亚国立美术馆的美术馆的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地处澳大利亚首都-坎培拉市中心。Parkes Place, Parkes, ACT 2600
开放时间:10:00 -17:00 (7天)

④ 这是什么硬币

这是一枚英国的英镑,硬币上的图案是英国女王头像,今日实时汇率:1英镑=8.6936人民币元,以上数据仅供参考,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

⑤ 澳大利亚的标志性建筑有哪些象征意义

Sydney opera house,Sydney hrabour,Sydney hrabour bridge,Sydney darling harbour,

⑥ 中生联合 产品与澳大利亚什么关系

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澳大利亚一直飘浮在西方世界意境地图的边缘,是一个位于我们传统上认为的亚太地区边缘的大洲岛。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杰弗里•布雷尼(Geoffrey Blainey)着名的一句话:“距离的暴政”,同时也是亚洲持久而过时的冷战思维的表现。
如今,世界重心正在从西方转向东方,澳大利亚在地缘政治中的地位也从“底层”上升到了“上层”。澳大利亚位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交汇处,从环绕南极的冷海向东南亚广阔的群岛海域延伸。澳大利亚是一个拥有辽阔大陆的西方小国,它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矛盾:文化上接近西方,地理上却远离西方。因此有人认为澳大利亚是一个“破碎的国家”,一个在文化的断层线上不断求索其身份和在世界中的地位的国家。事实上,在中国的崛起和自信促使人们关注未来亚洲的稳定之际,澳大利亚的边缘位置或位于两个世界结合部的位置远没有给它带来什么不妥,反而成了其最大的优势。
从一开始,澳大利亚的战略文化就在内向而不是外向的“大陆气质”和现代安全危机的现实之间摇摆,这使得堪培拉一次又一次地表现出一种两栖心态。从布尔战争(Boer War)和加里波利(Gallipoli)战役到二战期间的西南太平洋战役,从越南的丛林到阿富汗山区,澳大利亚军队都不得不远离家园去实施离岸作战。在离家稍近的地方,澳大利亚国防军(ADF)传统上一直扮演着维稳角色,无论是1999年联合国授权的干预东帝汶的行动,2004年东南亚海啸后的大规模援救行动,还是在诸如所罗门群岛或斐济等地的持久的管理和维护社会治安行动。
在中国寻求富国强军之际,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澳大利亚传统的在大陆防御和离岸军事存在之间的摇摆不定已不再能提供一个充分的概念框架来应付快速变化的地区不安了。因此,澳大利亚2009年国防白皮书呼吁实行二战以来最宏大的强军计划,澳大利亚活跃的战略界目前正在进行其早该进行的最激烈和最基本的辩论。
与此同时,华盛顿的战略家们则在制定一个革命性的新理论,即:“空海一体战概念”。该理论强调通过美国海军和空军之间的无缝结合来应对北京日益强大的反介入能力。由于五角大楼担心美国的前进基地会在中国的导弹攻击下变得越来越脆弱,因此具备战略纵深和后勤支援能力的澳大利亚就成了一个极有诱惑力的战术位置。除了地理优势外,澳大利亚还是美国坚定的盟国,不像该地区其它盟国那样在美国驻军问题上总是持一定的保留态度,如日本。
堪培拉在亚洲舞台上的中心位置还导致它去寻求扩展战略视野,从传统的太平洋重心向印度洋延伸,后者曾一度被称作是“被忽视的海洋”,这里构成了广阔的西部海上前线。在进入印度洋这一战略高地的同时,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要与印度等主要崛起大国建立更牢固的关系,尤其是印度尼西亚,该国正快速成为澳大利亚在该地区的重要伙伴。在未来,澳大利亚或许会成为美国和印尼以及其它东南亚国家和海洋国家之间的一座桥梁,从而成为国家间合作链中的一个中心环节。
澳大利亚的地理战略位置、它与美国牢固的盟国关系以及它在亚太地区日益重要的作用使得一些人大胆地猜测,美澳关系或将发展成为本世纪的“特殊关系”,这种关系在范围和重要性方面甚至可能取代美国与英国的关系。
本文认为,澳大利亚将会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最坚定的盟友,这两个英语国家之间的战略合作将对亚洲的地区发展和稳定发挥巨大的积极影响。这种特殊关系将使双方都去适应亚太世纪这一现实并对其重新进行定义。这种关系不一定会以淡化美英关系为代价,反而可能会形成亚洲的“民主英语圈”( Democratic Anglosphere),这种英语圈从一开始就已经构成了美国联盟体系的内在核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将导致一种分工形式或是地理分化连锁战略关系的出现。美英特殊关系仍将在处理传统的大西洋和地中海地区问题上得到高度重视,而“苏伊士之东”区域将成为牢固的美澳关系的焦点。在英国统治印度时期,英国总督总是在印度西姆拉的山头小镇或加尔各答或德里繁忙的街区主持着亚洲的未来,而在遥远的西方,欧洲和地中海地缘政治的繁琐事务则由威斯敏斯特市政厅来解决。同样,美国只有通过建立跨太平洋和跨大西洋特殊关系来支撑其战略规划才能保住其全球霸主地位。
一、从边缘到中心
(一)亚洲的历史制高点
在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澳大利亚一直飘浮在西方世界意境地图的边缘,是一个位于我们传统上认为的亚太地区边缘的大洲岛。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杰弗里•布雷尼(Geoffrey Blainey)着名的一句话:“距离的暴政”,是它使澳大利亚成了永久的边陲。在十八世纪,欧洲探险家曾一度不愿相信,澳大利亚就是亚洲和美洲之间的最后一片南方大陆。库克(Cook)船长和他的竞争对手们徒劳地寻找着他们所说的“失踪的大陆”,他们相信这片大陆正等着他们去发现,从而可以增添南半球的平衡。的确,虽然在今天看来这种关于地理均势的坚定信念似乎有些异想天开,但在当时并非如此。欧洲伟大的地理学家和勇敢的探险家认为,亚洲大陆这种杂乱无章的布局是不符合逻辑的。当他们失望地发现澳大利亚就是最后一片大陆时,我们对亚洲的认知又一次被这片广袤的大陆、伟大的文明和赤道以北拥挤的城市所吸引。澳大利亚成了最后的前哨,一片蜷缩在世界边缘的孤独的土地。冷战在很大程度上使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了西方民主国家与苏联之间的全球争斗上,同时也保留了这种传统的制图和心理认知。
事实上,澳大利亚在亚洲地理上的位置是很重要的,即便是在刚被发现的几年里。那种认为澳大利亚只是被大英帝国视为一个最糟糕最不幸的垃圾场的看法是不对的。历史学家指出,对南威尔士殖民化的决定是与十八世纪英国贸易竞争的重要性以及全球海洋强国的出现分不开的。在世界首次真正的全球争斗期间,即:1757年至1763年的“七年战争”期间,早已被荷兰人划入其版图的澳大利亚开始被视为是大不列颠的重要资产。这一南太平洋大陆板块为白厅提供了一个海上基地,英国由此可以切断荷兰、法国和西班牙的海上交通线,也可作为来自东印度和中国物资的自由贸易场所。据说当时的悉尼勋爵敦促东印度公司的董事们去鼓励发展澳大利亚的人口以“防止欧洲邻国移民到这块土地”。
澳大利亚在亚洲的中心地位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也得到了体现,它能成为进入大洋洲和南太平洋的中途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澳大利亚军队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成功发动了一系列两栖登陆战来对付凯撒的军队;在二战期间,澳大利亚成为美国重要的军火和后勤支援基地,并参与了西南太平洋打击日军的重要战役。
(二)从下到上
澳大利亚是一个拥有辽阔大陆土地的西方小国,它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矛盾:文化上接近西方,地理上却远离西方。这种源自文明摇篮的孤独感从澳联邦成立之初就注定了澳大利亚的身份。当时,被誉为澳大利亚联邦之父的亨利•帕克斯(Henry Parkes)爵士有名的一句话——“亲属关系的红线”——将澳大利亚与大不列颠绑在了一起。这种地处亚洲而具有西方文化的双重性从一开始就深深融入了澳国的战略文化,以致让一些人——如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认为澳大利亚是一个“破碎的国家”,一个在文化的断层上不断徘徊并徒劳地寻找其在世界上的身份和位置的国家。在提到这个年轻的国家时,政治学家常常用“边缘化”来形容它,将它描绘成一个位于两者之间或边缘位置的国家,它“悬浮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之间,可以接近任何一方但又似乎无法永远属于任何一方”。
事实上,在世界的注意力转向亚洲、中国不受约束的影响力正引起关于地区甚至全球稳定的广泛关注之际,澳大利亚的边缘位置或介于两个世界之间的位置已成为一个很大的优势而非不妥的根源。快速变化的地缘政治环境使得美国的注意力从西方转向了东方,使人觉得美国以往对亚洲“不够重视”,而对诸如中东等地区则“过分重视”。
这不仅是因为美国低估了亚洲力量结构的变化和影响力,而且还因为2001年的“9•11”恐怖事件,该事件导致美国在中东地区发动了两场大规模反恐战争。正如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美助理国务卿库特•坎贝尔(Kurt Campbell)所说的,“我们(美国)在过去的十年里在中东问题上走了一些弯路,我们的未来将完全取决于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局势发展”。
华盛顿重返亚洲的战略就这样得到了重视,这在某种程度是出于一种紧迫感,是想把过去失去的时间夺回来。官方的文件呼吁“美国要更广泛地分布于亚洲并适应在亚洲的存在”,采取印度洋和太平洋两洋战略,而不是以往的太平洋和大西洋战略。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曾明确地表示,美国对盟国和伙伴国的“优先义务”是“重申美国在该地区的安全承诺”。美国对亚洲军事存在的重新重视表现在美国正逐渐在西太平洋战区重新部署海军和空军装备并加强美国在关岛等地军事基地的建设。奥巴马政府重返亚洲的决心还表现在一系列外交活动和机制措施方面,如美国首次举办美国-东盟峰会、美国参加东亚峰会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在去年在河内举行的亚洲国防部长会议上公开支持南中国海问题多边化解决方案等。
所有这些意味着,如今随着世界重心从西方向东方的转移,澳大利亚在亚洲地缘政治的重要位置也将从“下层”上升为“上层”。在未来十年里,位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交汇处、从南极冷海延伸到广阔的东南亚群岛海域的澳大利亚将被卷入风暴之中。澳大利亚不仅需要一个新的中心,而且还需要在西方盟国体系中获得一席之地以便支撑自冷战以来的全球稳定。进入印度洋这一“被遗忘的海洋”之后,堪培拉在亚洲的中心位置还使其扩大了战略视野。传统上,澳大利亚的决策者和政策都严重倾向于以太平洋为中心的世界观。这是因为澳大部分人口和经济区都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澳大利亚最大的盟国美国则位于太平洋的另一边,澳大利亚战略界将其称之为“澳新美湖”(ANZUS Lake)。
然而,在过去的几年里,堪培拉开始重视位于其西海岸的印度洋,这里有时也被称为“被遗忘之洋”或“被忽视之洋”。澳大利亚分析家认为,世界第三大海洋的印度洋已成为一个主要的海上贸易中心,世界上一半以上的集装箱运输和70%的石油运输要进入霍尔木兹海峡然后从拥挤的马六甲海峡驶出。澳大利亚作者约翰•伯明翰在《澳大利亚月刊》里这样写道:“‘被遗忘之洋’的时代已经来临。下个世纪将只是部分属于太平洋。正如欧洲的崛起使得大西洋在五百年来成为海上争夺的中心一样,力量中心的转变将把更多商船和军舰吸引到6860万平方公里的印度洋上。地理上位居公海的东南海域、有着丰富的矿藏和能源资源、与正在衰退的美国有着长期的全球和地区盟国关系的澳大利亚将经受一场世界倒转的痛苦经历”。的确,虽然在历史上堪培拉忽略了这片广阔的西部海疆,但在海域的划分方面澳大利亚却属于最大的印度洋国家。此外,由于近期澳大利亚西部和西北沿海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曾被称作死水一塘的澳大利亚西部的经济也开始繁荣起来了。
现在澳大利亚约三分之一的出口产品来自西部,而且据估计澳大利亚约90%的天然气储量位于西部。该地区的贸易增长速度极快,印度正快速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出口市场,在过去的五年里双方贸易额增长了40%。
在战略层次上,澳大利亚国防分析家们担心在珀斯和达尔文之间(两地相隔约3000公里)没有基地,以后这里日益重要的经济设施需要保护,担心该地区会受到大国的争夺,尤其是印度和中国。在冷战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澳大利亚一直在警惕印度的海上意图,其主要原因是印度与苏联关系比较近。有趣的是,至今这种思维在某种程度上仍然贯穿于澳大利亚的战略观。虽然现在已不再使用“印度霸权”这一说法,但澳大利亚还是担心过分亲近印度可能会疏远像斯里兰卡或巴基斯坦等一些南亚小国,更重要的是可能会疏远中国。
近期,印澳这两个亚洲民主国家在国防合作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双方在2006年签署了防务条约,该条约主张加大双方在海上安全、军事研究与发展和联合训练方面的合作。2007年双方还达成了关于恐怖活动和海上安全情报共享协议。2009年双方签署了一份《安全合作联合宣言》,宣言称双方将在安全及相关领域加强合作,包括反恐、国防、裁军和防扩散以及海上安全。不过,堪培拉也小心谨慎尽量不让北京觉得其中存在着某种战略牵制。2007年,当澳大利亚、日本、印度和美国举行大规模联合海上演习时,中国就质疑是不是要建立亚洲的“北约”。从此以后,澳大利亚就处处注意,尽量不造成这种印象,在参加多边海上演习时强调反恐或反海盗,而不是常规作战。但是,当中国在该地区变得越来越自信时,澳大利亚是否还会顾及中国的敏感性还将拭目以待。

⑦ 澳洲悉尼一所Pittwater House School好吗

匹特沃特.豪斯学校位于悉尼北部美丽海滩上的高档的住宅区Collaroy。这里空气清新、交通便利、环境幽雅。 匹特沃特.豪斯学校是一所由政府官员董事会管理的非盈利性学校。该校于1962年由澳洲最着名的教育家之一Rex Morgan先生创办。学校以“姊妹校”概念而闻名,即男女同校不同班。
建立年份 1962年
学校位置 悉尼北郊Collaroy,临海 (13 Parkes Road, Collaroy NSW)
在校学生 800人
海外学生人数 150人
学校性质及课程 - 男校/女校 (同校不同班,高年级除外)
在新南威尔士中学中名列前十位

你在网上搜一下,会出现这个学校的信息。说白了,这个学校是私立学校,澳洲的私立学校学费一般都挺贵的,这个学校10-12年级的学费每年是26500澳币,比政府中学贵出一半了。只要你觉得学费可以接受,像这样的学校,教学质量还是可以保证的。至于预科课程,如果你想将来读新南威尔士大学,当然最好可以去本校读预科了。
学费比较高,估计中国人不多。

⑧ '天眼”可能第一个捕获河外星系脉冲星

“天眼”若能第一个捕获河外星系脉冲星,将具有开创性意义。目前中国大陆科学家李菂和他的研究小组已在为观测河外星系脉冲星做技术上的准备,最早于明年初尝试。

报道称,对于观测范围可达已知宇宙边缘的“天眼”来说,发现脉冲星只是使命之一,未来它还将在中性氢观测、谱线观测、寻找可能的星际通讯信号等方面大放异彩。“天眼”会寻找外星人,可望主导未来宇宙天图。

报道称,根据宇宙大爆炸学说,中性氢是宇宙中几乎与大爆炸同龄的“老人家”,观测和研究中性氢的分布,能帮助科学家进一步弄清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的结构,解开宇宙大爆炸等宇宙起源和演化之谜。大陆国家天文台“天眼”项目高级博士后马可说:“‘中国天眼’将通过巡视宇宙中的中性氢,绘制出最新最大的标准宇宙天图。”

澳大利亚科学及工业研究院Parkes望远镜科学主管乔治·霍布斯说,“中国天眼”甚至还能“监听”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发出的无线电波。Parkes望远镜目前有20%的时间分配给了寻找外星人,但仍一无所获,“中国天眼”看得更远,说不定将来会有令人振奋的消息。

报道称,脉冲星是一种高速自转的中子星,由恒星演化和超新星爆发产生。它的密度极高,每立方公分重达上亿吨,一块方糖大小就相当于地球上1万艘万吨巨轮的重量。脉冲星自转速度很快、自转周期精确,是宇宙中最精准的时钟。正因如此,脉冲星会发射一断一续的周期性脉冲信号,就好比转动的灯塔发出忽明忽暗的光。

报道称,自人类1967年发现第一颗脉冲星以来,过去的50年里,人类发现的脉冲星家族至少有2700个成员。

“中国天眼”的最初构想来自已故天文学家南仁东。从1994年提出设想,到2016年正式启用,22年间,南仁东和他的团队全力推动着这个看似不可思议的世界级项目。

阅读全文

与澳大利亚parkes是什么地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6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1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3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0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0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4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7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2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