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与澳大利亚的地理要素和差别
印度位于北半球,气候湿润;耕地多;人口多;属于发展中国家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气候比较干旱,耕地少,人口少,属于发达国家
⑵ 印度也是英联邦国家(和澳大利亚一样),为什么澳大利亚的总统是英国女王,而印度却又不是
印度只是曾经英国的殖民地,现在是完全独立的
而澳大利亚不是,是“自由结合的英联邦的成员”,只有总督。
这样做,我想也是出于利益的考虑吧
⑶ 印度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都曾是英国的殖民地,为什么却与那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如此不同
是的印度和加拿大,澳大利亚都是前英国殖民地,属于英联邦国家,都信仰英国女皇。
你首先要弄明白一点就是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是根本的,对经济而言,最重要的是政策的影响,国家的具体情况。我们国家从50年代年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国家,但是为什么从78年前后看经济发展差异这么大?原因就是政策不同了,国情不同了。
同样,加拿大经济发展快和澳大利亚类似他们都是白人国家,都是美国的盟国,发展阻力小,负担小。但是印度其实是个灾难深重的国家,几经分裂,种族矛盾,宗教信仰矛盾,和邻国的冲突,人口众多……几乎是负重前进,所以慢。而且印度是不结盟国家,虽然是资本主义制度但是和前苏联关系很好~所以之前在发展经济上西方不一定给予支持。
⑷ 印度和澳大利亚综合国力哪个强
印度 如果印度能实行改革阶级 再加上人口解放,就能与小国平起平做 澳大利亚吧 没毛用
⑸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印度等曾属英国的殖民地现在与英国什么关系为什么加拿大只是有总理而印度却有总统
加拿大和美国原来都是英国殖民地,后来美国爆发独立战争,忠于英国的人纷纷迁移到加拿大,美国独立后一度想吞并英属加拿大,与英国爆发了第二次英美战争,由于实力差距,这个目标没有达到,美国与英国谈判,划分了美国和加拿大的分界线,所以从地图上看美加边境线基本上是直的。1926年英国承认加拿大的“平等地位”,加拿大始获外交独立权。1931年,加拿大成为英联邦成员国,其议会也获得了同英议会平等的立法权。1967年魁北克人党提出了要求魁北克独立的问题,1976年该党在省选举中获胜。1980年魁北克就独立一事举行了公民投票,结果反对者居多,但该问题并未最后解决。1982年3月英国上院和下院通过《加拿大宪法法案》,4月法案经女王批准生效,加拿大从此获得了立法和修宪的全部权力。
1949年,印度成为共和国,选举了自己的国家元首。从此英联邦成员由需对英王效忠的原则演变为英联邦成员“接受英王为独立成员国自由联合体的象征”,英王是“英联邦的元首”。
澳大利亚以前是英国的殖民地,
后独立.但仍然算是英联邦的国家之一.与英国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澳大利亚1931年获内政、外交独立自主权,成为英联邦内的独立国家.1986年,英国女王在澳大利亚签署了《与澳大利亚关系法》。据此,澳大利亚最高法院享有终审权,终止了英国议会和政府对澳大利亚各州的权力,英国法律对澳大利亚不再有效。澳大利亚的联邦议会是立法机构
,由英国女王、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英国女王为澳大利亚国家元首。总督是英国女王的代表。
英国女王应该称得上是他们的精神领袖.澳大利亚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国歌。弗雷泽就任总理时,曾以《马蒂达》作则国歌。1977年6月21日规定:由州主持的仪式,以《前进吧!美丽的澳大利亚》作为国歌;由英国女王或联邦总督主持的仪式,则以《天佑女子》作为国歌。
至于澳大利亚还有总督一职,因为澳大利亚为英联邦成员国,根据澳大利亚法律,英国的君主——英国女王是澳大利亚的国家元首,由女王任命的总督为法定的最高行政长官。
⑹ 澳大利亚跟那几个国家是边境关系
首先澳大利亚是四面环海的国家,所以没有和任何国家有大陆上的边界。
从领海的角度,这个边境就有点空泛了,譬如按照距离来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相隔一千多公里海洋,肯定是领海相望,但是实际距离和中国与倭国本土都差不多,按照我们传统意义的大陆边境概念来说,中国和倭国肯定没有直接边境(争议的岛屿不算)
和澳大利亚领海接近在一千公里左右的国家主要是新西兰和印度尼西亚,再加上一些太平洋岛国譬如斐济瑙鲁汤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