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算盘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是中国发明的
算盘是中国传统的计算工具。中国人在长期使用算筹的基础上发明的,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在阿拉伯数字出现前是世界广为使用的计算工具。
关于算盘的来历,一说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末三分时期,关羽所发明,据说我国当时就有了"算板"。古人把10个算珠串成一组,一组组排列好,放入框内,然后迅速拨动算珠进行计算。
据公开资料显示,“珠算”一词最早见于东汉徐岳所撰的《数术记遗》,其中有云:“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北周甄鸾为此作注,大意是:把木板刻为3部分,上、下两部分是停游珠用的,中间一部分是作定位用的。每位各有5颗珠,上面一颗珠与下面四颗珠用颜色来区别,后称之为“档”。上面一珠当五,下面四珠每珠当一。而今天的解释是:算盘为长方形,木框中嵌有细杆,杆上串有算盘珠,算盘珠可沿细杆上下拨动,通过用手拨动算盘珠来完成算术运算。[1]
古时候,人们用小木棍进行计算,这些小木棍叫"算筹",用算筹作为工具进行的计算叫"筹算"。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用小木棍进行计算受到了限制,于是,人们又发明了更先进的计算工具--算盘。
到了明代,珠算不但能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还能计算土地面积和各种形状东西的大小。
B. 发明算盘的国家是哪一个国家
算盘也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中国的算盘是由古代的“筹算”演变而来的。“筹算”就是运用一种竹签作筹码来进行运算。唐代末年,开始见到筹算乘除法的改进,到宋代产生了筹算的除法歌诀。在元代中叶和元末的文学、戏剧作品中有提到算盘的。15世纪中叶,《鲁班木经》中有制造算盘的规格。约在明代末年,算盘逐渐流行。论述算盘的着作也随之产生,流行最广的珠算是1593年明代程大位所辑的《算法统宗》。由于珠算口诀便于记忆,运算又简易方便,因而在中国被普遍应用,同时也陆续传到了日本、朝鲜、印度、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受到广泛欢迎。算盘的出现,被称为人类历史上计算机器的重大改革。现在,中国财贸、工农及各种企业有数千万人仍在使用算盘。
1981年,中国又研制成功了电子算盘,这种电子算盘的上半部用微型集成电路,下半部是算盘。它根据加减算盘快、乘除电子计算机优越的特点,综合成一个整体,乘除用上半部,加减用下半部,从而大大提高了珠算的效率。这种革新成为古老文化与现代科学结合的成果,证明珠算更新换代,仍可发挥它的计算功能,并且可以达到更完美的境界。
C. 什么是算盘
算盘是一种手动操作计算辅助工具形式。它起源于中国,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在阿拉伯数字出现前,算盘是世界广为使用的计算工具。现在,算盘在亚洲和中东的部分地区继续使用,尤其见于商店之中,可以从供应中国商品和日本商品的商店里买到。在西方,它有时被用来帮助小孩子们理解数字,而一些数学家喜欢体验一下使用算盘计算出简单算术问题的感觉。
D. 算盘是哪个国家创造的
算盘是中国人在长期使用算筹的基础上发明的。古时候,人们用小木棍进行计算,这些小木棍叫“算筹”,用算筹作为工具进行的计算叫“筹算”。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用小木棍进行计算受到了限制,于是,人们又发明了更先进的计算器--算盘。
算盘是由早在春秋时期便已普通使用的筹算逐渐演变而来的。珠算最早见于文献的当推东汉《数术记遗》一书,可见汉代已出现用珠子计算的珠算方法及理论。算盘名称之见于算书者以宋代《谢察微算经》为最早,可以确定至迟在宋代,有横梁的穿档的大珠算盘已经出现。至元代,算盘的使用已十分流行。宋元之间的刘因就写有《算盘》诗。明代记载更多,如《瀛涯胜览》、《九章详注比类算法大全》诸书都有关于算盘的记载。明初时,中国算盘流传到日本,其后又流传到俄国,又从俄国传至西欧各国,对近代文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5世纪中叶,《鲁班木经》中有制造算盘的规格。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算盘材料有木、竹、铜、铁、玉、景泰蓝、象牙、骨等等。小的可以藏入口袋,大的要人抬。
随着算盘的使用,人们总结出许多计算口诀,使计算的速度更快了。这种用算盘计算的方法,叫珠算。在明代,珠算已相当普及,并且出版了不少有关珠算的书籍,其中流传至今,影响最大的是程大位(1533~1606)的《直指算法统宗》(1592)。
《算法统宗》是一部以珠算应用为主的算书。全书共17卷,有595个应用题,多数问题摘自其他算书,但所有计算都改用珠算。书中载有算盘图式和珠算口诀,并举例说明如何按口诀在算盘上演算。其中开平方和开立方的珠算法是程大位首先提出来的。书末附录“算经源流”记载了宋元以来的51种数学书名,其中大部分已失传,这个附录便成了宝贵的数学史料。
E. 算盘是什么东西
算盘,又作祘盘,珠算盘是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珠算盘起源于北宋时代,北宋串档算珠
F. 发明算盘的国家是哪个国家
起源
中国算盘是从算筹发展而来的。随着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数学计算日益复杂,拨珠的速度远比摆算筹方便快捷多了,于是人们发明了珠算。汉末三国时期徐岳撰的《数术记遗》中有述:“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这是对珠算的最早的文字记载。明朝人吴敬《九章详注比类算法大全》记载了有关珠算的算法。 1573年徐心鲁所校订的《盘珠算法》一书中就已有类似现在使用的算盘的图形样式,在当时,珠算已广泛地运用了。珠算不是一个人创造,应该是一个时代的产物。珠算盘应该说是中国首创的,并流传到了朝鲜、日本、越南等亚洲国家,后来又经一此商旅传到了西方。
算盘一类的计算工具很多文明古国都出现过,例如古罗马算盘没有位值概念,被淘汰,俄罗斯算每柱十个算珠,计算麻烦。现在很多国家流行的是中国式的算盘。
G. 阅读澳大利亚人的"公用"课本中,于是,我打起了算盘。(句中的“算盘”是什么意思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打主意。
H. 珠算的文化意义和影响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珠算”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撰《数术记遗》。
算盘在元代得到进一步发展, 元末明初得到普及并逐步取代算筹成为中国的主要的计算工具。
明代经济高度繁荣,由于商业发展的需要,珠算得到普遍推广,逐渐取代了以前通用的筹算。在此情势下,明人程大位编撰的《直指算法统宗》为珠算的推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明代以后,中国珠算传到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后又逐渐流行于美洲。16世纪时还传播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对其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后,珠算开始走向衰落,其计算功能已由电子计算机承担。[2] [1]
传承价值
珠算文化涵盖了与珠算相关的数学科学、数学教育、应用技术及智能开发等内容,在文学、历史、音乐、美术等相关文化领域也有一定的作用。珠算适用面广,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1]
传承状况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珠算已失去了原来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日渐边缘化,濒临灭绝,急需各有关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抢救保护。[1]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中国珠算心算协会获得“珠算(珠算文化)”项目保护单位资格。[1]
社会影响
重要展览
2019年9月29日,华北首家珠算文化馆在正定塔元庄村落户,并于国庆节期间开门迎客。[7]
重要活动
2015年8月31日,长春市首届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珠算”知识竞赛决赛在长春广播电视台举行。[8]
2018年,第一届山东省珠算文化传承盛典,在山东大厦举行。[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