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是力拓事件
力拓收买中国内部人员获得更多利益
Ⅱ 力拓案是怎么回事
2009年以来,在中外进出口铁矿石谈判期间,胡士泰等人采取不正当手段,通过拉拢收买中国钢铁生产单位内部人员,刺探窃取了中国国家秘密,对中国国家经济安全和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自从中国钢铁业开始参与到铁矿石价格谈判中以来,谈判从未被国内评价为成功。每一年谈判的结果公布,都引来阵阵质疑。
“原来是中国钢铁企业出了内鬼,提供情报给竞争对手。”昨天山东张店钢铁厂一位内部人士这样对CBN记者发出感慨。
这并不是力拓瓦解中国参加铁矿石谈判根基的唯一路径,了解力拓在中国运作路径的人士向CBN记者介绍,除了通过中国钢厂窃取中国国家秘密外,力拓在中国的“耳目”非常之多。
“耳目”遍布
三大矿山公司中国区一位主管曾与CBN记者共进晚餐时透露,他们经常派遣一些员工到全国各地的钢厂进行调查,了解钢厂的生产需求情况。
“力拓等三大矿山公司通过种种途径,对中国钢厂的需求情况可以说是非常了解。”一位钢铁行业分析师告诉CBN记者。
从2003年起,力拓瓦解中国钢铁企业谈判的基础就逐渐建立起来。这一年,宝钢集团开始参与到铁矿石价格谈判中,中国因素就开始令力拓等三大矿山公司欣喜。他们知道中国是个潜在的巨大市场。
然而,一个不幸的消息是,中国作为全球铁矿石巨大的买家,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没有任何话语权。从2004年至2007年,铁矿石长协价分别上涨了 18.6%、71.5%、19%和9.5%。同期中国钢铁产量也接连增长24.51%、30.94%、23.84%和15.17%。2008年开始,铁矿石谈判规则被“两拓”破坏,“两拓”通过“谈判”从钢铁企业那里“要挟”到了比淡水河谷更高的涨幅。
而自从1981年铁矿石谈判机制形成以来的28年时间里,2002年以前的时间都是平静的,一年一度的谈判价格都没有大的波动。自从中国加入这个游戏规则,力拓等三大矿山公司就琢磨如何从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获得更高的价格。
根据铁矿石谈判规则,谈判格局是三对三,即供方——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力拓和巴西淡水河谷,对需方——宝钢集团、新日铁和欧洲钢厂,决定下一财政年度铁矿石价格(离岸价格),只要其中任何一家矿山与钢厂达成铁矿石买卖合同,谈判即宣告结束,其他各家谈判均要接受此结果。
由于中国钢铁企业过于分散,宝钢集团每年参加谈判,都会有一些钢铁企业私下与力拓等三大矿山公司进行接触。
2003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全球钢铁业对铁矿石需求格局的改变,影响到了力拓公司的战略。因为中国企业分散,力拓找到了瓦解中国这个看似庞大的阵营的突破口。
据CBN记者了解,除了通过收买中国钢铁生产单位内部人员和公司派遣内部人员前往全部各地钢厂调研外,力拓还从全国各大钢厂和政府部门高薪“挖”来政府公关人员、中国钢铁专家、中国矿业专家等“人才”。
记者了解到,此前曾供职于五矿集团、莱钢集团等公司一些人员目前就职于三大矿山公司之中,这些人对中国钢铁企业非常了解,且与相关钢铁公司和政府部门人员非常熟稔。
断供和舆论推波助澜
拥有一群对中国钢铁企业非常熟稔的“耳目”显然不够,力拓还需要借助其他手段进行“推波助澜”。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单尚华在此前协会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铁矿石谈判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谈判的不仅仅是供需关系。
长期关注力拓以及铁矿石谈判的一位分析师告诉CBN记者,力拓借助舆论压力,通过断供等途径在中国钢铁市场上制造紧张氛围。
从2006年开始,记者频繁在外媒上看到关于澳大利亚矿山被洪水冲击、港口受到影响、矿山被迫减产等消息。如2009年2月17日,力拓表示,暴雨和洪水正对西澳大利亚Pilbara地区铁矿石运营造成严重的影响,迫使铁矿关闭,铁矿石列车停开,码头操作停顿。
这给原本供需平衡的铁矿石市场增添一些紧张情绪。“通过制造紧张氛围,可以拉动现货价格上涨,而现货价格上涨,又是长协价格上涨的借口。”上述分析师说。
类似的舆论氛围多了,力拓又制造出更多的紧张氛围——断供。今年6月,就从中国钢铁企业内部传来,力拓停止供应现货。此时,现货价格明显比按照今年“首发价”执行的长协价要低。
这同样发生在淡水河谷的身上。2006年5月16日,淡水河谷与德国钢厂蒂森克虏伯公司达成上涨19%的“首发价”。一周以后,淡水河谷要求中国的钢厂在5月31日之前接受“首发价”,否则将把原定销往中国的铁矿石转卖至其他国家。这让中方最后被迫接受了“首发价”。
从去年开始,因为“奇货可居”,必和必拓提出了铁矿石指数定价,即变相的现货价。而力拓虽然没有主动提出,但对必和必拓提出的要求给予了默认。今年6 月30,英国钢铁指数公司(The Steel Index)总裁史蒂文·兰达(Steven Randall)在北京推销其铁矿石指数TSL。他对面坐着的是一群来自中国钢铁公司、铁矿石贸易公司、矿山公司、期货公司的代表。
执行指数定价,是力拓等矿山公司希望看见的。“三大矿山公司掌控着全球70%以上的海运贸易量,操纵BDI指数非常容易。”一位长期从事海运指数和铁矿石指数交易的经纪人告诉CBN记者。
在需求低迷的情况下,为了扩大销售面,从去年岁末开始,力拓等三大矿山公司开始在中国寻找更多的销售对象。据国内媒体报道,去年年底,胡士泰就代表力拓与江西、河北、山西等中小钢厂达成协议。这些钢厂并不具备进口长协矿的资质。
一个确凿的证据是,力拓铁矿石执行官山姆·威尔士也公开透露,今年力拓在全球铁矿石销售中,现货销售已经跃升到总量的50%。而必和必拓首席执行官高瑞思也公开表示,必和必拓上一季度在现货市场销售的铁矿石占总量超过20%以上。
“在这些因素中,最核心的应是通过中国钢铁企业套取情报,得到了中国钢铁业的底牌,那么还怎么跟别人谈判呢?”山东张店钢铁厂内部人士说
Ⅲ 谁能详细介绍一下力拓事件的前因后果
铁矿石:原料
力拓:是卖东西的
中铝: 是买东西的
间谍:是胡士泰以及其他三位被捕工作人员是力拓中国铁矿石业务部门最核心的团队,“最得力的四名干将”。胡士泰更是在中国钢铁行业“非常吃得开”,他是力拓铁矿石谈判组成员,与钢铁行业的很多重量级人物都有良好的私交。
也就是说这些人与中国钢企内部人员很熟,知道中国买家的底牌(谈判价格是有底线的),一边为拉拢收买中国钢企内部人员不惜采取各种手段进行商业贿赂,另一边是国内大钢厂铁矿石贸易部门中的某些人,为了从国际矿山那里拿到更多的长协矿,以高价倒卖给小钢厂套利,拿国家机密与国际矿山私下进行非法交易。
Ⅳ 铁矿石谈判
铁矿石市场是个寡头垄断市场,还是双头垄断!完全的卖方市场.
中日韩还有欧洲都是屁民,价格由两拓和淡水河谷说了算.
中国需求、飙升的现货价格、印度新征的出口关税、不断上扬的
钢铁价格以及欧洲需求回升前景等一系列因素,都使得铁矿石供
应商更有底气在始于4月1日的下一合约年度要求大幅上调价格。
2010年开始,铁矿石降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咱能把价格涨幅控制到30%以
内都已经很困难了,还想指望它们降价,做梦吧!!
咱们还是去潘多拉采铁矿石吧!只要杀了那美人!
Ⅳ 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谈判
中国和澳大利亚的自由贸易协定的基本框架确定,中方同意全面开放包括农业、服务业和投资业在内所有市场。完整内容尚未确定。
The first round of talks, held in Sydney on 23 May, focused on proceral issues, including confirmation that the Chinese negotiating team will be led by Zhang Xiangchen, an experienced negotiator and Deputy Director General of WTO Affairs in the Chinese Ministry of Commerce.
Together with the Head of Australia's China FTA Task Force, Ric Wells, they discussed negotiating proceres, laying the basis for future negotiations. It was agreed that the second round of talks would be held in China in August and would involve an in-depth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During the meeting, Australia offered to provide training for Chinese officials on FTA negotiating processes. Australia offered to provide four workshops per year, based on successful workshops concted by the 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 around the region. The capacity-building workshops would be funded by AusAid.
Ⅵ 铁矿石谈判谁和谁谈判谈判什么拿什么去谈判
按照传统的国际铁矿石谈判机制,每年年底开始就第二年的长协矿价格进行谈判。谈判的双方分别是钢厂和矿商。钢厂的主要代表是日本(以新日铁为首的五大钢厂)、中国(2005年开始作为独立一方参与谈判,最近一直是宝钢为谈判代表)、欧洲(阿森克虏伯、里瓦等钢厂);矿商就是三大矿业巨头——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与力拓。
谈的是第二财年铁矿石长期供货合同价格,时间是从第二年的4月1日开始结算。谈定长协价后,矿企按照固定的合同价格向钢厂供货。
至于拿什么去谈判就要具体看双方的博弈了。一般来说是对第二年供需情况的判断,如果矿商认定第二年铁矿石供不应求,那肯定就要求涨价了。矿商也会去看钢厂的盈利情况,如果说钢厂利润很丰厚,也会要求涨价;再就是会去看现货市场销售的铁矿石价格,主要是看买到中国的印度矿,还有中国国内矿,如果这些现货矿的价格已经涨过了长协价格,矿商肯定会在谈判中要求涨价。
说白了就是讨价还价,就看各自的谈判能力怎么样了。
但总的来说,要认清楚是买方市场还是卖方市场。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矿山还是更强硬一些,毕竟钢厂不能说不买铁矿石,既然无论怎样都要从人家手里买,由着人家开价也是正常的。
Ⅶ 澳大利亚A公司拟将某种铁矿石出售给日本的B公司。谈判一开始,日方谈判人员就
澳大利亚把铁矿石出说给日本的这个公司借证明利益是第一位的。
Ⅷ 日本一钢铁公司欲从澳大利亚购买煤炭和铁矿石,日本是煤炭资源贫乏的国家,而澳大利亚是矿产品在国家贸...
其实和铁矿石谈判一样,现在中钢协就通过努力,在国内建立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其实既然摆脱不了受制于人的局面,就可以争取在自己熟悉的范围内去争取自己最大的利益,比如把交易中心建在国内,通过指定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去规范交易秩序,监督交易过程,这都是手段。另外就是从自身去想办法,比如寻找替代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您好,我们是“卓创资讯钢铁网”,主做铁矿石类资讯的,分析师都会针对您的问题给出详细回答。欢迎您到我们卓创资讯来看一下铁矿石的价格,我们的进口数据和价格都有报。每天我们都会更新,您可以先试用一下,同时我们也有煤炭的资源。具体详情请您网络搜索一下“卓创资讯钢铁网”然后点击铁矿石页面就可以了,希望能帮到您,并希望您留下宝贵的意见。
Ⅸ 日本和澳大利亚煤炭合同谈判
2、简述确定谈判目标的方法及步骤。 案例题:日本的钢铁和煤炭资源短缺,而澳大利亚则盛产煤、铁。日本渴望购买澳大利亚的煤和铁,而在国际贸易中澳大利亚一方不愁找不到买主。按理来说,日本人的谈判地位低于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一方在谈判桌上占据主动权。可是,日本人把澳大利亚的谈判者请到日本去谈判。澳大利亚人一旦到了日本,一般都 比较谨慎,讲究礼仪,以不过分侵犯东道主的权益,因而日本和澳大利亚在谈判桌上的相互地位就发生了显着的变化。澳大利亚人过惯了富裕的舒畅生活,到了日本几天后,就急于想回到故乡别墅的游泳池、海滨和妻子儿女身边去,所以在谈判桌上常常表现急躁的情绪。作为东道主的日本谈判代表,却可以不慌不忙地讨价还价,掌握了谈判桌上的主动权。结果日本方面仅花费了少量的款待费作“鱼饵”,就钓到了“大鱼”,取得了大量谈判桌上难以获得的东西。 问题: 日本人为什么能够取得谈判的有利地位?
Ⅹ 中澳铁矿石谈判案
11日在上海与澳大利亚贸易部长西蒙·克林(Simon Crean)进行了当面会谈,谈及了胡士泰被拘的一些情况,但更多的是谈到一些更广范围的合作问题。不过沙海林表示,该事件过于敏感,且并不由自己主管, 并不愿透露更多谈话的细节。沙海林还对早报记者表示,其代表上海与西蒙·克林会谈主要是考虑“商务贸易部门”对口的问题,并无其他方面的更多考虑。西蒙·克林在此次临时上海访问中回应此事时显得颇为谨慎。不过,在澳大利亚国内的一些反对党也表现出更为激进的措施,希望施压政府更高层首脑直接与中方会谈甚至通过政治手段要求中方释放胡士泰。“外长史密斯认为‘这已经影响了澳企业到中国投资合作’的说法,目前在澳大利亚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认同,”一位澳大利亚籍业内人士对早报记者表示,“在另一方面,国内以特恩布尔为代表的反对党也趁此向其对手发难,实际在我们国内已经引起了另外一场争论。”实际在澳大利亚的企业界,至少也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戒备心理。昨日,澳大利亚第三大铁矿石生产商FMG首席执行官弗莱斯特(Andrew Forres)在澳大利亚墨尔本颇为意味深长地对媒体表示,现在就力拓事件的影响作出结论还为时过早,不过与中国企业打交道需要特别注意对方企业的股东是 谁。不过,弗莱斯特同时表示,公司在华业务未受“力拓间谍案”影响。他向记者表示,虽然他不能代表其他公司的立场,但FMG一直很满意与中国经济保持的紧密联系,而且这种联系并未减弱。他称,FMG在华员工数量不多,他们的行为都无可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