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巴西独立什么时候
巴西独立是1822年9月7日。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享有“足球王国”的美誉。国土总面积854.74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总人口2.02亿。与乌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十国接壤。
1822年9月7日,巴西宣布完全脱离葡萄牙独立,建立巴西帝国。接着葡萄牙王子佩德罗加冕称帝,称佩德罗一世。1824年巴西颁布宪法。1825年,葡萄牙承认巴西独立。
㈡ 巴西是什么制度(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的国家
巴西是资本主义的国家,是欧美联邦制资本主义。
第一部帝国宪法于1882年产生。1988年10月5日颁布巴西历史上第八部宪法,规定总统由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五年,取消总统直接颁布法令的权力。
在公民权力方面,宪法保障人身自由,废除刑罚,取消新闻检查,规定罢工合法,16岁以上公民有选举权等。1994年和1997年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将总统任期缩短为四年,总统和各州、市长均可连选连任一次。
国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主要职能是制定一切联邦法律,确定和平时期武装力量编制及兵力,制定全国和地区性的发展计划,宣布大赦令。
授权总统宣布战争或和平,批准总统和副总统出访,批准或撤消总统签署的临时性法令、联邦干预或戒严令,审查总统及政府行政开支,批准总统签署国际条约,决定临时迁都等。
(2)1882巴西独立什么制度扩展阅读:
巴西政党。
1、巴西社会自由党,执政党。1994年10月成立,党员约24万。2018年4月博索纳罗加入该党并于10月赢得总统大选,目前为众议院第二大党。
对内,主张进行政治改革,严厉打击腐败,实行自由经济政策,扩大市场开放,恪守传统社会观,强力打击犯罪。对外,主张发展有利于提升国家经济科技附加值的双边关系。主席卢西亚诺·卡尔达斯·比瓦尔。
2、巴西共和国党。执政联盟成员。2006年10月成立,党员约80万。主张贸易保护主义和对市场进行适当干预。主席安东尼奥·卡洛斯·罗德里格斯。
3、巴西民主运动。1965年成立,党员约236万,在军政府时期长期为唯一合法的反对党。对内,主张维护民主制度,实行土地改革和保护民族工业。主张社会公正,缩小贫富差距。对外主张执行独立的外交政策,尊重各国自决权。主席罗梅罗·茹卡。
㈢ 巴西政治体制是什么
巴西政治体制是君主立宪政体。
巴西帝国为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
1、议会:两院制议会,分上院(贵族院)和下院(众议院)。
2、政府:又称内阁或政府委员会。由国务大臣(政府首脑)及37名部长构成,首任国务大臣为若泽·博尼法西奥·德·安德拉达。
3、国家元首:国家元首为皇帝(Imperador),主要有两位:佩德罗一世和佩德罗二世。
4、司法机构:贵族院为司法机构,一般来说由贵族院组织王座法庭,由皇帝和大法官同时行使司法权。
5、枢密院:为咨询和决策机构,由25名皇帝的亲信组成。
6、督政府:为军事机构,由首相提名的军官组成。
7、摄政委员会:1831—1840年代行政府职能的机构,后失去了其职能。
8、政党:主要由联邦党和保守党,两党执政制。
巴西自8000年前即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则是自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发现巴西后才开始的。
巴西被葡萄牙发现后,成为葡萄牙的殖民地。1822年9月7日,巴西独立,成立了巴西帝国。1889年,巴西爆发了军事政变,巴西帝国被推翻,巴西由君主立宪政体转为共和政体至今。
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Pedro Álvares Cabral)到达巴西。随后的三百年里,葡萄牙人逐渐在此定居,一开始从事巴西红木的采伐,后来逐渐扩展到淘金、甘蔗种植,逐步成为葡萄牙殖民地。
之后葡萄牙一度被西班牙合并后,荷兰人一度占领巴西为己有(1624-1654年),但因为优秀的荷兰总督约翰·毛里茨于1644年去职,葡萄牙就在1654年首次英荷战争后,重新夺取巴西。
1693年巴西发现大金矿,成为世界黄金的主要出产地,因此让葡萄牙国王极度富裕,建立王权强大的绝对君主制。
1808年,拿破仑入侵葡萄牙,葡萄牙女王玛丽亚一世携王室贵族和政府迁往巴西,1821年归国。这期间,巴西开始对英国开放贸易港口,并成为葡萄牙-巴西-阿尔加维联合王国的一部分。
㈣ 南美洲的巴西,是怎样从葡萄牙人手中独立的
15世纪,欧洲的资本主义开始发展,欧洲通往亚洲的商道被奥斯曼帝国垄断,商人为了避开奥斯曼帝国,于是从海上另辟途径,寻找新的航路。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他率领船队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了印度。1500年3月,葡萄牙王室准备了以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为首的探险队。这支探险队的目的地本来是印度,结果船只被海流和狂风改变了航道。公元1500年4月22日,水手们发现了一片无名大陆,船长布拉尔将这块大陆取名为“圣十字地”。
佩德罗一世
荷兰被驱逐以后,再也没有国家挑战葡萄牙人在巴西的地位,即便是1807年,拿破仑入侵葡萄牙,葡萄牙王室迁往巴西,巴西依旧控制在葡萄牙人手中。葡萄牙王室于1820年迁回里斯本,而王子佩德罗留在了巴西任摄政王。两年后,1822年9月7日,佩德罗在巴西建立了巴西帝国,并宣布脱离葡萄牙王室,这一天成为巴西的国庆日。巴西独立67年后,丰塞卡将军发动了政变,并成立了巴西合众国。直到1967年,巴西合众国才改国名为现在的“巴西联邦共和国”。
㈤ 巴西独立运动过程是怎样的
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卡布拉尔无意中发现了巴西,从此巴西沦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几百年的殖民统治使巴西人民受尽了苦难,土着印第安人、黑人奴隶和土生白人都对殖民统治不满。18世纪末,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下,巴西人民也掀起了独立运动。
1789年,半纳斯吉拉斯省的一个曾做过牙科医生的下级军官希尔瓦·沙维尔组织了一个秘密革命组织,有30多人参加,多半是青年知识分子。他们密谋推翻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建立共和国,废除工商业的垄断和消灭奴隶制度。他们选定了内地的圣若昂·德雷伊为首都,设计了新生共和国的国旗。
密谋者曾派人去里约热内卢、圣保罗等地开展革命活动。他们决定在殖民当局正式追收旧税的当天发难,计划首先击溃总督卫队,活捉总督巴巴塞纳。但是,由于参与密谋的白人军官雷伊斯告密,秘密组织遭到破坏,“拔牙者”希尔瓦·沙维尔于1789年4月被捕,1792年4月对日在里约热内卢就义。他在法庭和刑场上大义凛然,表现了巴西人民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这次密谋虽然失败了,但它标志着巴西独立运动的开端。
㈥ 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的简介与结果
在美国独立之后不久,随着拉丁美洲民族意识的觉醒,他们也开始了摆脱西班牙殖民者统治的独立运动。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于1791年8月爆发在加勒比海地区的海地。不足2万人的海地起义军在杜桑·卢维杜尔等杰出领袖的领导下,与广大黑人和混血人种一道,经过12年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法国、西班牙和英国,赢得了民族解放和独立。1814年1月1日,海地正式宣告独立,揭开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序幕。
起义首先爆发在墨西哥矿区瓜那华托镇,但是起义军在建立政权后,没有提出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政治、经济纲领,而且起义政权各自为政,力量分散。后来西班牙依靠神圣同盟的帮助,加强了对殖民地的镇压。墨西哥起义领导人莫雷洛斯被捕牺牲。但墨西哥人民仍然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在1824年成立墨西哥共和国。
南美北部地区的独立运动领袖西蒙·玻利瓦尔于1816年解放委内瑞拉后,接着于1819年12月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玻利瓦尔自任总统。1821年,厄瓜多爾尔尔宣布独立,加入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南美洲北部沿海地区和安第斯山一带全部解放。
在拉普拉他地区,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地区于1821年5月爆发了起义。随后,巴拉圭、乌拉圭等地纷纷发动起义。于1816年建立独立的“拉普拉他联合省”。1826年,联合省改组为阿根廷共和国。1818年,阿根廷民族英雄何塞·圣西丁率领起义军解放智利。1823年,玻利瓦尔率军进人秘鲁,于1824年6月在胡宁平原大败敌军。12月9日,在阿亚库乔的决战中,革命军取得决定性胜利。接着,革命军乘胜东进。1825年8月25日,上秘鲁宣布独立。为纪念玻利瓦尔,上秘鲁改名为玻利维亚。1826年1月23日。西班牙军最后的残余力量投降。至此,西班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全部垮台。
巴西则是通过另一条途径走上自立的道路。1807年,拿破仑率领法国军队占领了葡萄牙本国,葡萄牙国王逃到巴西避难。葡萄牙王室在巴西实行重税政策,1816年又发动入侵乌拉圭的战争,这激化了人民的反抗情绪。1822年9月7日,彼得罗宣布巴西独立,自立为皇帝。但是,独立后的政权依然保留着种植园奴隶制度。后来,巴西人民经过几十年的艰苦斗争,终于在1889年推翻帝制,建立了巴西联邦共和国。
㈦ 巴西是什么政治制度为什么有王子
国名:巴西联邦共和国
(The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
国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0∶7。旗地为绿色,中间是一个黄色菱形,其四个顶点与旗边的距离均相等。菱形中间是一个蓝色天球仪,其上有一条拱形白带。绿、黄色是巴西的国色。绿色象征该国广阔的丛林,黄色代表丰富的矿藏和资源。天球仪上的拱形白带将球面分为上下两部分,下半部象征南半球星空,其上大小不同的白色五角星代表巴西的26个州和一个联邦区。白带上用葡萄牙文写着“秩序和进步”。
一名男孩手举国旗观看巴西独立日庆典
国徽: 图案中间突出一颗大五角星,象征国家的独立和团结。大五角星内的蓝色圆面上有五个小五角星,代表南十字星座;圆环中有22个小五角星,代表巴西各州和联邦区。大五角星周围环绕着用咖啡叶和烟草叶编织的花环,背后竖立一把剑,剑柄在五角星下端。绶带上用葡萄牙文写着“巴西联邦共和国”,“1889年11月15日”(共和国成立日)。
重要节日:独立日:9月7日(1822年);国庆日:9月7日(1822年);印第安人日:4月19日;吉卜赛人日:5月24日。
国家政要: 总统卢拉·达席尔瓦 (Lula da Silva) ,2002年10月当选,2003年1月1日任职;2006年10月再次当选 ,2007年1月1日正式宣誓就职 。参议院议长若泽·萨尔内,2009年2月当选;众议院议长米谢尔·特梅尔,2009年2月当选 。
自然地理: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北邻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圭亚那、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西邻秘鲁、玻利维亚、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东濒大西洋。面积851.49万平方公里,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海岸线长7400多公里,领海宽度12海里,领海外专属经济区188海里。国土80%位于热带地区,最南端属亚热带气候。北部亚马孙平原属赤道气候,年平均气温27-29℃。中部高原属热带草原气候,分旱、雨季。南部地区平均气温16-19℃。 巴西称亚马孙河为世界第一长河
身着盛装的卡拉雅族
巴西南比卡瓦拉族
人进行弓箭比赛
身着盛装的巴西帕塔
肖族跳起民族舞蹈
人口:1.87亿, 居拉美首位。其中白种人占54. 03%,黑白混血种人占39. 94%,黑种人占5. 39%,黄种人占0.46%,印第安人约占0. 16%。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居民大部分信奉天主教。
㈧ 巴西本来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后来为什么又实行了君主制呢
古代巴西为印地安人居住地。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卡布拉尔到达巴西。16世纪沦为葡萄牙殖民地。1807年拿破仑入侵葡萄牙,葡王室逃到巴西后,巴西实际上成了葡的帝国中心。1821年葡王室迁回里斯本,王子佩德罗留巴西任摄政王。1822年9月7日获得独立,建立巴西帝国。1888年5月废除奴隶制度。1889年11月15日丰塞卡将军发动政变废除帝制,成立共和国。1891年2月24日通过第一部共和国宪法,定国名为巴西合众国。1960年将首都由里约热内卢迁往巴西利亚。1964年3月31日,军人政变上台,实行独裁统治,1967年改国名为巴西联邦共和国。
巴西摄政王佩德罗是葡萄牙王子,因和葡萄牙国王闹翻了,于1822年9月7日宣布巴西独立,自任巴西皇帝.1889年11月15日君主制被推翻,建立共和国.
㈨ 巴西哪一年宣布独立
在墨西哥的革命影响下,中美洲其他一些地区纷纷独立,并在1823年成立“中美联合省”。1822年,巴西脱离葡萄牙而独立。1826年1月23日,西班牙国旗在秘鲁的卡亚俄港黯然下降。300多年的黑暗统治结束了,西属美洲大陆殖民地取得独立,在历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
㈩ 巴西独立过程
葡萄牙人殖民统治时期(1500~1822) 巴西古代印第安人主要属于图皮-瓜拉尼、热斯、加勒比、努阿鲁亚克等 4个部落集团。16世纪以前,尚处于原始公社阶段。
1500年葡萄牙探险家P.┭.卡布拉尔率船队横渡大西洋,4月22日发现了这块陆地,并宣布为葡萄牙属地。当地盛产一种叫做“巴西木”的红木,从中可以提炼出当时被认为十分贵重的染料,所以欧洲人后来就以“巴西”称呼这一地区。1530年,葡萄牙王室派M.A.de索萨率领移民到巴西。1532年葡萄牙殖民者开始建立居留地,1534~1536年将巴西沿海至《托德西利亚斯条约》划定的界线以东地区,划分成14个“封地”,作为世袭领地分封给封建主统治。1549年王室委任T.de索萨为第一任总督,统一管辖各“封地”,并建萨尔瓦多城(又称巴伊亚)为首府。此后,葡萄牙移民逐渐增加。1580年,葡萄牙王位为西班牙王室继承,国土被合并于西班牙;西班牙王室在葡萄牙设立印度及海外领地事务院,负责管理巴西。1624年,荷兰人占领巴西东北部大片土地,一直统治到1654年。1640年葡萄牙恢复独立,另设海外事务院管理巴西。1763年葡萄牙政府把巴西总督首府从萨尔瓦多迁往里约热内卢。
在殖民统治初期,葡萄牙人为寻找黄金和捕捉印第安人为奴隶,不断扩张巴西疆土。封建领主把大批掠夺来的土地赏给有功的军官和移民,于是在巴西逐渐形成许多大庄园和大种植园。殖民者强迫捕捉来的印第安人从事奴役性的繁重劳动,大批印第安奴隶被残酷折磨而死,或是逃亡丛林地带。由于劳动力不足,1532年起殖民者开始从非洲运入黑奴,至1585年巴西已拥有 1.4万多黑奴,成为当地的主要生产者。殖民地经济以农业为主,咖啡、棉花和甘蔗种植业以及畜牧业都有较大发展。1694年在米纳斯吉拉斯州发现大金矿,1729年又发现丰富的金刚石矿,采矿业随之发展起来。
面对殖民者的压迫和奴役,巴西人民不断掀起反抗斗争。1558年印第安艾莫雷人与邻近部落结成联盟,几乎把葡萄牙殖民者赶出两个“封地”。1572年,起义的印第安人曾占据 300多个村庄。1686年巴西东北地区爆发 1.5万多印第安人参加的暴动,最后迫使葡萄牙殖民者求和。1750~1756年,瓜拉尼部族反对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的战争,曾把耶稣会教士争取到自己一边。由于人民的反抗斗争,葡萄牙王室被迫于18世纪多次颁发禁止以印第安人为奴的敕令。与此同时,黑奴的斗争也十分激烈。1630~1697年,黑奴在伯南布哥举行起义,并按照非洲社会的组织形式成立了“帕尔马雷斯共和国”(见帕尔马雷斯起义)。巴西的土生白人不满宗主国的歧视,也不断举行起义。1660~1666年间,里约热内卢和累西腓的居民发动起义并夺取政权,最后遭到镇压。1684年,马拉尼昂的土生白人在贝克曼领导下,成立由贵族、僧侣和商人联合组成的洪达,逮捕地方当局代表。1710~1711年,伯南布哥地区的土生白人也举行过大起义。
18世纪末,随着种植园经济和工商业的发展,巴西人民要求摆脱葡萄牙统治和争取民族独立的呼声日益高涨。1789年,蒂拉登特斯在米纳斯吉拉斯密谋组织武装暴动,要求建立共和国,因叛徒告密而失败。1798年,在巴伊亚又发生了反对葡萄牙殖民统治的秘密活动,亦遭镇压。这些斗争推动了巴西独立运动的发展。
1807年,葡萄牙王室为躲避拿破仑一世入侵,逃往巴西里约热内卢。1815年12月,若昂亲王为缓和巴西人民的反抗情绪,宣布巴西与葡萄牙处于平等地位,成立葡萄牙-巴西-阿尔加维联合王国。1816年,若昂亲王即位,任“联合王国”国王,称若昂六世。葡萄牙王室驻巴西期间,采取了一些改良措施。如开放巴西港口,取消王室的垄断专营政策,出版报刊,建立剧院、图书馆、学校和医院等。但若昂六世的腐朽统治,引起人民不满。1817年伯南布哥人民起义,成立共和国,结果遭到镇压(见伯南布哥起义)。1820年葡萄牙本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821年若昂六世将王室迁回葡萄牙,并任命王子佩德罗为巴西摄政王。同年,葡萄牙议会向巴西下达各省直属里斯本的命令,并令佩德罗立即返回葡萄牙。这些命令激起了巴西人民的愤怒,独立运动席卷全国。佩德罗为保持布拉干萨王族的统治地位,于1822年9月7日宣布巴西独立,成立巴西帝国,接着加冕称帝,称佩德罗一世。1824年巴西颁布宪法。1825年,葡萄牙承认巴西独立。
帝国时期(1822~1889) 巴西帝国成立后,布拉干萨王朝的体制和葡萄牙贵族势力原封未动,大庄园制和奴隶制依然存在,巴西在经济和政治上都依附于英国。佩德罗一世实行专制统治,1823年强行解散议会,接着又用武力镇压了东北部伯南布哥等省的共和派起义。1825~1828年巴西与阿根廷进行争夺乌拉圭的战争(见乌拉圭战争),以失败告终。专制统治引起人民群众广泛不满,战争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社会矛盾,黑人也不断举行起义。1831年里约热内卢等地的居民发动起义,军队也加入起义者的行列,最后迫使佩德罗一世让位给他 5岁的儿子,即佩德罗二世。
佩德罗二世即位后, 由三人摄 政委员会主持政务。1833~1849年,巴拉、南里奥格兰德、巴伊亚、马拉尼昂和伯南布哥等省先后爆发大规模人民起义,基本目标是取消君主制、废除苛捐杂税、建立共和国和实行联邦制,最后均遭镇压。佩德罗二世于1840年 7月提前亲政。他利用30年代中期出现的两个重要政党-保守党和自由党交替管理政务,自己则保持最后裁决权。执政期间,工农业有所发展,咖啡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左右,橡胶在对外贸易中占有显着地位,资本主义因素日益增长,欧洲移民大量增加。但奴隶制度和专制统治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长年对阿根廷和巴拉圭的战争又加重了人民的负担。70年代后,巴西人民掀起大规模的废奴与共和运动。1888年5月13日,帝国政府被迫宣布废除奴隶制。1889年11月15日,军队与共和党人联合推翻帝国,组成以M.D.da丰塞卡为首的临时政府。
共和国建立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889~1945) 1891年 2月24日,国会通过宪法,定国名为巴西合众国。25日举行选举,丰塞卡当选为首届总统。共和国成立后,大种植园经济仍占主要地位。工农业生产有所增长。20世纪初,巴西咖啡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75%以上。资本主义因素进一步发展,但人民群众的生活并未改善,工人罢工、农民夺地、士兵起义不断发生。1893~1897年,巴伊亚腹地发生卡努杜斯农民起义;1911~1916年,南部地区发生康特斯塔多农民战争。20世纪初,工人运动兴起。1922年巴西共产党成立。1924年,以“尉官派”为主的军人举行起义,而后称为“普雷斯特斯纵队”的起义部队转战 13州,行程2.5万多公里,坚持战斗到1927年,给地主资产阶级的统治以沉重打击。1929年,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巴西陷入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之中。1930年10月,巴西几个州同时发生反政府武装暴动,以G.D.瓦加斯为首的自由主义者同盟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建立了新兴资产阶级与自由派地主的联合政权。11月初,瓦加斯就任临时政府总统。1934年临时政府颁布新宪法。同年瓦加斯当选正式总统。他执政期间,宣布将地下资源收归国有,采取优先发展民族工业和实现农业经济多样化的方针,使经济有较大发展。1937年他解散所有立法机构和政党,进一步巩固了独裁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瓦加斯政府保持中立。1942年对德、意宣战。大战期间,巴西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加速发展本国经济。1945年瓦加斯辞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巴西(1945~1985) 1951年,瓦加斯再次当选总统,进一步推行发展民族经济的政策,采取了一些抵制外资的措施,经济有较大的发展。1954年发生军事政变,瓦加斯自杀。1956年起,J.库比契克·德奥利韦拉、J.da S.夸德罗斯、J.B.古拉特先后任总统。他们基本上继承了瓦加斯的发展民族经济的政策。1960年将首都迁到巴西利亚(见彩图)。1964年3月31日,军人发动政变,推翻古拉特政府,建立了以H.C.布朗库为总统的军人政权。此后,C.席尔瓦、E.G.梅迪西先后任总统。这 3届军政府在政治上取消民主制度,实行独裁统治;经济上鼓励利用外资,限制通货膨胀,对财政经济机构进行改组,促进了经济发展。1968~1973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 10%以上。1969年 10月30日改国名为联邦共和国。1974~1979年E.盖泽尔任总统,提出逐步实行有控制的“民主开放”政策。1974年8月15日,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79年3月,J.B.de菲格雷多就任总统。他继续推行“民主开放”政策,采取了一些准备向文官执政过渡的措施,如实行大赦,恢复多党制和州长与联邦参议员直接选举制等;对外实行独立外交,宣称巴西属于第三世界。1974~198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 7.1%。1981~1983年经济衰退,国内生产总值累计下降10.6%。1984年经济缓慢回升。目前巴西的经济实力居拉美首位。1985年巴西民主运动党和自由阵线党联合竞选获胜,由坦克雷多任总统。同年坦克雷多病逝,由副总统J.S.科斯塔接任总统。新政府把“和平、自主、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定为外交政策的最高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