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巴西龟,的问题
原产于美国中南部、被称为“生态杀手”的巴西龟正成为不少上海人的宠物,而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举动。因为巴西龟很可能制造类似于一枝黄花、水葫芦的生态恶果。
事实上,世界多国已对巴西龟下达禁令,而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中国国家地理》曾共同发表呼吁书,呼吁遏制其蔓延趋势。
围绕着巴西龟,来自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的专家态度明确:不要当宠物养,养了别放生。
现况调查:
上百只能当场拿货
万商花鸟市场位于闹市区,虽然面积不大,但每天前来选购的市民络绎不绝。
在市场南面的入口处,一家专售宠物龟的店铺抬眼可见。小店门口放置了不少小鱼缸,其内都按照大小、种类摆放了10多只小龟。“这是草龟,这是巴西龟,这是……”在老板娘的指点下,记者看到,这些宠物龟中,大小不一的巴西龟起码占据了总数的近三分之一,并依照大小以5至20元不等的价格出售。
小店内,一些成年的宠物龟被集中安置在一个大缸内,粗略估算约有二三十只,层层叠叠。除了巴西龟、长寿龟外,还有从国外引进的鳄龟等。“没听说上海有人买去吃,在广东倒是有不少。”老板娘说,巴西龟生长较快,大约12年就能长到3斤重,多被人买去用于观赏。
听说记者打算买来放生,老板娘强烈建议买那种杯口大小的巴西龟:“便宜,而且特别好养活。”她说,太小的巴西龟放生到河流中会淹死,稍大一点生存能力就强得多。
当被问及放生巴西龟是否会对河道生态造成影响,老板娘不以为然:“不会的!”
老板娘还介绍说,随着清明节临近,巴西龟的销售最近一直不错,有的人一买就是好几十只。“如果要上百只,当场就能拿货;如果要更多也不需要提前预订,只要等上一会儿就能拿到货。”
而在市场北侧的另一家宠物龟店内,老板娘听说是要用来放生,便向记者推荐购买长寿龟,并称两者价格相差不多,“巴西龟生存能力太强了,会把河里的鱼虾全吃光,而本地龟只要吃些水草什么的就可以了。”
“之前有客户买了巴西龟去城隍庙等地方去放生,但不让放,因为巴西龟会破坏环境。之后别人来买放生龟,我都推荐他们买本地龟。”老板娘透露。
应对之策:
多国不让进口,我尚缺研究
被称为“生态杀手”的巴西龟到底能不能养?对这个问题,记者查阅国家林业局官网后发现,2003年8月4日,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布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梅花鹿等54种陆生野生动物名单的通知》中,巴西龟赫然在列。这意味着,巴西龟经过批准是可以人工养殖的。
为遏制巴西龟在中国野生环境中的蔓延态势,2009年5月14日,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中国国家地理》共同发表了一份呼吁书,并建议公众谨慎购买和饲养巴西龟。
在接受采访时,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史海涛坦承,由于龟的生活习性较为隐蔽,包括主管部门在内都缺乏研究,“关于巴西龟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性危害的证据,别人的经验应该是可以借鉴的。”
“巴西龟的危害在国外早已受到高度重视。美国1975年禁止非成年巴西龟的国内贸易,欧洲1997年禁止进口巴西龟,韩国2001年禁止巴西龟的进口。”史海涛举例说。
“不能像一枝黄花、水葫芦那样,等到无法收拾时,才想到治理,那就晚了。”史海涛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物种项目主任范志勇持有相同的观点。
最新进展:
已获立项,正展开调查
幸运的是,在经过长期呼吁后,有关部门已意识到巴西龟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海南师范大学网站的消息显示,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审,该校有9个项目获得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其中第一个项目就是“外来物种红耳龟(巴西龟的学名)的生态适应机制研究”,类别一栏填着“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项目负责人正是史海涛。
史海涛透露说,关于巴西龟在中国野外生存现状的调查已在开展,“内容包括巴西龟偏好什么样的环境,依赖什么样的食物,对当地环境的影响等等。”“希望研究可以为政府制定针对巴西龟等外来物种的进口管理、养殖管理和放生活动管理的相关法规和政策提供参考。”史海涛说。
巴西龟:抢吃抢喝抢地盘,还带传染病菌
大陆中、南部都已发现,经20年“入侵”已成台湾地区最普遍龟类
巴西龟被放生到野外,到底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在主张遏制巴西龟蔓延的专家眼中,巴西龟如同水葫芦、一枝黄花一样,是外来入侵生物,是“生态杀手”。甚至有专家担心,再过十几二十年,我国中部、南部的河流中,人们见到的乌龟只会剩下一种——色彩艳丽、头侧有红色条纹的巴西龟,而模样老土的本地龟则将彻底灭绝。
正是基于此,2009年5月14日,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中国国家地理》共同发表了一份呼吁书,要求遏制巴西龟等外来两栖爬行物种在中国野生环境中的蔓延态势,并建议公众谨慎购买和饲养。
那么,在专家眼中,巴西龟的“生态杀手”本性究竟体现在哪里?晨报请他们来帮您一起分析。
巴西龟危害一:
可能导致本地龟灭绝
呼吁书中称,巴西龟“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之一,其食性杂,栖息环境多样,繁殖、竞争和耐受能力强。其在野生环境中竞争能力极强,侵占本土物种栖息地,导致本土龟鳖类濒危或灭绝,破坏当地食物网,造成物种单一化,极大地危害自然生态平衡。”
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史海涛研究巴西龟多年,实地考察过不少巴西龟养殖场,对于巴西龟的超强适应能力印象深刻。
史海涛说,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曾发现过巴西龟身影的野外地区,横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遍及农村、城市。“巴西龟可以吃植物,吃小鱼吃虾,吃蝌蚪甚至吃青蛙,本地龟抢食根本抢不过它。”史海涛说,如果一条河流里巴西龟的密度过高,就会破坏当地的食物网,导致本土龟鳖类濒危或灭绝。
在台湾地区,已有科学调查证明巴西龟是名副其实的“生态杀手”。资料表明,台湾地区原有食蛇龟、柴棺龟、中华鳖、金龟与斑龟5种原生淡水龟。但在20年的时间,由于生态恶化和巴西龟的引入,原生淡水龟的数量急剧减少,而巴西龟则成为台湾地区最普遍的龟类。
还有台湾学者的研究显示,在靠近基隆河中游河段处,1995年至1996年巴西龟占捕获的淡水龟个体数为14%;2001年至2002年间的同样河段,巴西龟所占比例已超过16%,最近几年的调查比例则超过22%。
欧洲也有类似的情况出现:法国学者曾进行过巴西龟对欧洲原生池龟生存影响的实验,结果发现,巴西龟在争夺食物和栖息场所方面优势显着,和巴西龟同池生活的欧洲池龟体重明显下降。
有专家还特别指出,由于巴西龟适应能力强,加上因为是外来物种在国内没有天敌,因此巴西龟繁衍得更加肆无忌惮。
巴西龟危害二:
致本土龟基因流失
呼吁书关于巴西龟的第二条罪状是,“由于巴西龟能够与本土其他淡水龟类杂交繁殖,导致本土淡水龟类的基因流失,也大大影响本土淡水龟类的遗传多样性”。
史海涛曾在养殖场看到过,巴西龟与本土淡水龟杂交后产下的小乌龟。“由于放生等因素,巴西龟经常会在某一个水域内,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这增加了巴西龟与本土淡水龟杂交繁殖的可能性。长此以往,本土龟的基因将不再纯正,慢慢的就可能导致灭亡,造成物种单一化。”
巴西龟危害三:
携副伤寒病菌,能传染人
呼吁还说,“巴西龟还是沙门氏杆菌传播的罪魁祸首,养殖龟类的85%携带副伤寒类沙门氏杆菌,尤其是幼龟。这些病菌已被证明可以传播给包括人在内的恒温动物并在其中流传。”
史海涛透露说,上述研究还在继续进行,“建议小朋友,不要把巴西龟当宠物养。如果已经作为宠物饲养的,那一定要注意在接触巴西龟后,及时洗手,不要立即拿取食物。”
呼吁
政府要严管巴西龟,市民不要养
2009年5月14日,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中国国家地理》共同发表过有关巴西龟的呼吁书,“今天依然适用,算是再次呼吁。”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史海涛表示。
1、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制定针对巴西龟等外来物种的进口管理、养殖管理和放生活动管理的相关法规和政策;
2、建议两栖爬行动物学者以及相关领域学者重视巴西龟等外来物种在中国的入侵状况研究;
3、建议公众不要购买巴西龟等外来入侵物种作为宠物饲养;
4、建议公众不要把巴西龟等外来两栖爬行物种丢弃、放生和放置在野外环境中。
巴西龟,学名红耳龟,头顶部两侧有2条红色粗条纹,属淡水龟类。
巴西龟原产于美国中南部,现已在欧洲、非洲、大洋洲、亚洲和美国原产地以外的美洲等世界范围内出现。
上世纪80年代,巴西龟进入中国,现已成为市场上数量最多也是最便宜的龟,不少人还将其作为宠物饲养。与此同时,由于大量的人将巴西龟遗弃或放生,内地在野外发现巴西龟的几率越来越高。
专家称,很少有人会坚持养巴西龟,因为它会一直长大,从鸡蛋大小变成巴掌大,然后变成碗那么大,再养下去就有脸盆那么大。“家里放不下了,加上养了那么多年,有感情了,又舍不得杀,所以还是放生,最后破坏了环境。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不要养。 ”
探访
巴西龟繁衍能力超强
嘉定特种水产养殖试验场位于嘉定华亭镇,每年可以孵化出30余万只巴西龟的龟苗。昨日,一名巴西龟养殖人员介绍了巴西龟的生活习性、孵化饲养情况。
据介绍,2003年,养殖场购买了第一批巴西龟,共有几万只,公、母比例1:4左右。“巴西龟一般要养到五六年才会性成熟,交配后产蛋。巴西龟吃的东西比较杂,荤的素的都吃,除了试验场配的饲料,巴西龟还喜欢吃小鱼、小虾、小蝌蚪,它们也吃蔬菜和西瓜。”养殖人员说。
环境条件不同,巴西龟的生活习性也会有所差异。养殖人员介绍说,在上海这种气候条件下,养殖场内的巴西龟会冬眠,时间为每年10月底到次年的4月中旬左右。
巴西龟每年产蛋的时间大都集中在5月15日至7月15日这2个月。“巴西龟平均一年下4次蛋,每次间隔半个月左右,每次能下10来只蛋。也就是说,一只巴西龟正常情况下,一年能下40多只蛋。”
巴西龟产下的蛋被养殖场工作人员捡起后,需要在孵化室孵化80多天,“比较强悍的是,巴西龟的蛋孵化的成功率在90%以上,而且小龟一出蛋壳,就能适应野外环境,直接就可以卖给花鸟市场了。”
养殖人员还透露说,自己曾亲眼看到过,巴西龟蛋在自然条件下孵成小龟,“这已经说明巴西龟在上海是具备自然繁殖的可能。”
作为巴西龟的养殖大户,经济收益受市场影响很大。据了解,2004年、2005年左右,巴西龟龟苗最贵时,一个能卖到10元钱左右。
另外,作为专业养殖机构,养殖场每年都会接到水产部门的通知,“要防止养殖的巴西龟逃逸,因为它们是外来物种,怕对本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好的影响。”
养殖人员还表示,在人们的印象中,巴西龟作为宠物养的比较多,但实际上巴西龟是可以吃的,煲汤、做菜都可以,“只是很多人不太知道。”(新闻晨报) 原产于美国中南部、被称为“生态杀手”的巴西龟正成为不少上海人的宠物,而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举动。因为巴西龟很可能制造类似于一枝黄花、水葫芦的生态恶果。
事实上,世界多国已对巴西龟下达禁令,而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中国国家地理》曾共同发表呼吁书,呼吁遏制其蔓延趋势。
围绕着巴西龟,来自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的专家态度明确:不要当宠物养,养了别放生。
现况调查:
上百只能当场拿货
万商花鸟市场位于闹市区,虽然面积不大,但每天前来选购的市民络绎不绝。
在市场南面的入口处,一家专售宠物龟的店铺抬眼可见。小店门口放置了不少小鱼缸,其内都按照大小、种类摆放了10多只小龟。“这是草龟,这是巴西龟,这是……”在老板娘的指点下,记者看到,这些宠物龟中,大小不一的巴西龟起码占据了总数的近三分之一,并依照大小以5至20元不等的价格出售。
小店内,一些成年的宠物龟被集中安置在一个大缸内,粗略估算约有二三十只,层层叠叠。除了巴西龟、长寿龟外,还有从国外引进的鳄龟等。“没听说上海有人买去吃,在广东倒是有不少。”老板娘说,巴西龟生长较快,大约12年就能长到3斤重,多被人买去用于观赏。
听说记者打算买来放生,老板娘强烈建议买那种杯口大小的巴西龟:“便宜,而且特别好养活。”她说,太小的巴西龟放生到河流中会淹死,稍大一点生存能力就强得多。
当被问及放生巴西龟是否会对河道生态造成影响,老板娘不以为然:“不会的!”
老板娘还介绍说,随着清明节临近,巴西龟的销售最近一直不错,有的人一买就是好几十只。“如果要上百只,当场就能拿货;如果要更多也不需要提前预订,只要等上一会儿就能拿到货。”
而在市场北侧的另一家宠物龟店内,老板娘听说是要用来放生,便向记者推荐购买长寿龟,并称两者价格相差不多,“巴西龟生存能力太强了,会把河里的鱼虾全吃光,而本地龟只要吃些水草什么的就可以了。”
“之前有客户买了巴西龟去城隍庙等地方去放生,但不让放,因为巴西龟会破坏环境。之后别人来买放生龟,我都推荐他们买本地龟。”老板娘透露。
应对之策:
多国不让进口,我尚缺研究
被称为“生态杀手”的巴西龟到底能不能养?对这个问题,记者查阅国家林业局官网后发现,2003年8月4日,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布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梅花鹿等54种陆生野生动物名单的通知》中,巴西龟赫然在列。这意味着,巴西龟经过批准是可以人工养殖的。
为遏制巴西龟在中国野生环境中的蔓延态势,2009年5月14日,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中国国家地理》共同发表了一份呼吁书,并建议公众谨慎购买和饲养巴西龟。
在接受采访时,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史海涛坦承,由于龟的生活习性较为隐蔽,包括主管部门在内都缺乏研究,“关于巴西龟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性危害的证据,别人的经验应该是可以借鉴的。”
“巴西龟的危害在国外早已受到高度重视。美国1975年禁止非成年巴西龟的国内贸易,欧洲1997年禁止进口巴西龟,韩国2001年禁止巴西龟的进口。”史海涛举例说。
“不能像一枝黄花、水葫芦那样,等到无法收拾时,才想到治理,那就晚了。”史海涛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物种项目主任范志勇持有相同的观点。
最新进展:
已获立项,正展开调查
幸运的是,在经过长期呼吁后,有关部门已意识到巴西龟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海南师范大学网站的消息显示,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审,该校有9个项目获得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其中第一个项目就是“外来物种红耳龟(巴西龟的学名)的生态适应机制研究”,类别一栏填着“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项目负责人正是史海涛。
史海涛透露说,关于巴西龟在中国野外生存现状的调查已在开展,“内容包括巴西龟偏好什么样的环境,依赖什么样的食物,对当地环境的影响等等。”“希望研究可以为政府制定针对巴西龟等外来物种的进口管理、养殖管理和放生活动管理的相关法规和政策提供参考。”史海涛说。
巴西龟:抢吃抢喝抢地盘,还带传染病菌
大陆中、南部都已发现,经20年“入侵”已成台湾地区最普遍龟类
巴西龟被放生到野外,到底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在主张遏制巴西龟蔓延的专家眼中,巴西龟如同水葫芦、一枝黄花一样,是外来入侵生物,是“生态杀手”。甚至有专家担心,再过十几二十年,我国中部、南部的河流中,人们见到的乌龟只会剩下一种——色彩艳丽、头侧有红色条纹的巴西龟,而模样老土的本地龟则将彻底灭绝。
正是基于此,2009年5月14日,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中国国家地理》共同发表了一份呼吁书,要求遏制巴西龟等外来两栖爬行物种在中国野生环境中的蔓延态势,并建议公众谨慎购买和饲养。
那么,在专家眼中,巴西龟的“生态杀手”本性究竟体现在哪里?晨报请他们来帮您一起分析。
巴西龟危害一:
可能导致本地龟灭绝
呼吁书中称,巴西龟“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之一,其食性杂,栖息环境多样,繁殖、竞争和耐受能力强。其在野生环境中竞争能力极强,侵占本土物种栖息地,导致本土龟鳖类濒危或灭绝,破坏当地食物网,造成物种单一化,极大地危害自然生态平衡。”
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史海涛研究巴西龟多年,实地考察过不少巴西龟养殖场,对于巴西龟的超强适应能力印象深刻。
史海涛说,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曾发现过巴西龟身影的野外地区,横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遍及农村、城市。“巴西龟可以吃植物,吃小鱼吃虾,吃蝌蚪甚至吃青蛙,本地龟抢食根本抢不过它。”史海涛说,如果一条河流里巴西龟的密度过高,就会破坏当地的食物网,导致本土龟鳖类濒危或灭绝。
在台湾地区,已有科学调查证明巴西龟是名副其实的“生态杀手”。资料表明,台湾地区原有食蛇龟、柴棺龟、中华鳖、金龟与斑龟5种原生淡水龟。但在20年的时间,由于生态恶化和巴西龟的引入,原生淡水龟的数量急剧减少,而巴西龟则成为台湾地区最普遍的龟类。
还有台湾学者的研究显示,在靠近基隆河中游河段处,1995年至1996年巴西龟占捕获的淡水龟个体数为14%;2001年至2002年间的同样河段,巴西龟所占比例已超过16%,最近几年的调查比例则超过22%。
欧洲也有类似的情况出现:法国学者曾进行过巴西龟对欧洲原生池龟生存影响的实验,结果发现,巴西龟在争夺食物和栖息场所方面优势显着,和巴西龟同池生活的欧洲池龟体重明显下降。
有专家还特别指出,由于巴西龟适应能力强,加上因为是外来物种在国内没有天敌,因此巴西龟繁衍得更加肆无忌惮。
巴西龟危害二:
致本土龟基因流失
呼吁书关于巴西龟的第二条罪状是,“由于巴西龟能够与本土其他淡水龟类杂交繁殖,导致本土淡水龟类的基因流失,也大大影响本土淡水龟类的遗传多样性”。
史海涛曾在养殖场看到过,巴西龟与本土淡水龟杂交后产下的小乌龟。“由于放生等因素,巴西龟经常会在某一个水域内,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这增加了巴西龟与本土淡水龟杂交繁殖的可能性。长此以往,本土龟的基因将不再纯正,慢慢的就可能导致灭亡,造成物种单一化。”
巴西龟危害三:
携副伤寒病菌,能传染人
呼吁还说,“巴西龟还是沙门氏杆菌传播的罪魁祸首,养殖龟类的85%携带副伤寒类沙门氏杆菌,尤其是幼龟。这些病菌已被证明可以传播给包括人在内的恒温动物并在其中流传。”
史海涛透露说,上述研究还在继续进行,“建议小朋友,不要把巴西龟当宠物养。如果已经作为宠物饲养的,那一定要注意在接触巴西龟后,及时洗手,不要立即拿取食物。”
呼吁
政府要严管巴西龟,市民不要养
2009年5月14日,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中国国家地理》共同发表过有关巴西龟的呼吁书,“今天依然适用,算是再次呼吁。”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史海涛表示。
1、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制定针对巴西龟等外来物种的进口管理、养殖管理和放生活动管理的相关法规和政策;
2、建议两栖爬行动物学者以及相关领域学者重视巴西龟等外来物种在中国的入侵状况研究;
3、建议公众不要购买巴西龟等外来入侵物种作为宠物饲养;
4、建议公众不要把巴西龟等外来两栖爬行物种丢弃、放生和放置在野外环境中。
巴西龟,学名红耳龟,头顶部两侧有2条红色粗条纹,属淡水龟类。
巴西龟原产于美国中南部,现已在欧洲、非洲、大洋洲、亚洲和美国原产地以外的美洲等世界范围内出现。
上世纪80年代,巴西龟进入中国,现已成为市场上数量最多也是最便宜的龟,不少人还将其作为宠物饲养。与此同时,由于大量的人将巴西龟遗弃或放生,内地在野外发现巴西龟的几率越来越高。
专家称,很少有人会坚持养巴西龟,因为它会一直长大,从鸡蛋大小变成巴掌大,然后变成碗那么大,再养下去就有脸盆那么大。“家里放不下了,加上养了那么多年,有感情了,又舍不得杀,所以还是放生,最后破坏了环境。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不要养。 ”
探访
巴西龟繁衍能力超强
嘉定特种水产养殖试验场位于嘉定华亭镇,每年可以孵化出30余万只巴西龟的龟苗。昨日,一名巴西龟养殖人员介绍了巴西龟的生活习性、孵化饲养情况。
据介绍,2003年,养殖场购买了第一批巴西龟,共有几万只,公、母比例1:4左右。“巴西龟一般要养到五六年才会性成熟,交配后产蛋。巴西龟吃的东西比较杂,荤的素的都吃,除了试验场配的饲料,巴西龟还喜欢吃小鱼、小虾、小蝌蚪,它们也吃蔬菜和西瓜。”养殖人员说。
环境条件不同,巴西龟的生活习性也会有所差异。养殖人员介绍说,在上海这种气候条件下,养殖场内的巴西龟会冬眠,时间为每年10月底到次年的4月中旬左右。
巴西龟每年产蛋的时间大都集中在5月15日至7月15日这2个月。“巴西龟平均一年下4次蛋,每次间隔半个月左右,每次能下10来只蛋。也就是说,一只巴西龟正常情况下,一年能下40多只蛋。”
巴西龟产下的蛋被养殖场工作人员捡起后,需要在孵化室孵化80多天,“比较强悍的是,巴西龟的蛋孵化的成功率在90%以上,而且小龟一出蛋壳,就能适应野外环境,直接就可以卖给花鸟市场了。”
养殖人员还透露说,自己曾亲眼看到过,巴西龟蛋在自然条件下孵成小龟,“这已经说明巴西龟在上海是具备自然繁殖的可能。”
作为巴西龟的养殖大户,经济收益受市场影响很大。据了解,2004年、2005年左右,巴西龟龟苗最贵时,一个能卖到10元钱左右。
另外,作为专业养殖机构,养殖场每年都会接到水产部门的通知,“要防止养殖的巴西龟逃逸,因为它们是外来物种,怕对本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好的影响。”
养殖人员还表示,在人们的印象中,巴西龟作为宠物养的比较多,但实际上巴西龟是可以吃的,煲汤、做菜都可以,“只是很多人不太知道。”(新闻晨报)
Ⅱ 为什么不要放生巴西龟 巴西龟的危害
巴西红耳龟(拉丁学名: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英文名:Red-eared slider),也叫巴西龟、红耳龟、可爱龟、秀丽锦龟、红耳彩龟,萆草龟、强生龟、麻将龟、七彩龟、红耳滑板龟、密西西比红耳龟、红耳侧线龟、可爱锦绣龟,是泽龟科彩龟的亚种之一,是一种半水栖龟类。因其头顶后部两侧有2条红色粗条纹,故又名为红耳龟,是龟类中的优良品种。原产美洲 ,具有很高的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而且很适宜人工养殖。首先要指出的是巴西龟事实上是来自巴西的巴西斑彩龟。20世纪80年代中国有引入。后期因为经费问题,引入了原产地美国的密西西比红耳龟。由于两者幼体相似度极高,难以区分。称呼上延续了之前的“巴西龟”久而久之巴西龟变成了密西西比红耳龟的俗称。此龟有两个特点:一是乌龟不乌,色彩斑斓,头部有红色及纵向淡绿色条纹,背部呈深绿色带规则几何图案,圆周裙边似花蝴蝶翅膀,腹板处有黄、白、黑相间的甲文字式花纹,且每只龟不尽相同。二是运动活泼,比一般龟好动而且速度快。
巴西红耳龟的原产地并非位于巴西,而是生存于北美密西西比河及格兰德河流域。现已被不少家庭当作宠物来养殖或观赏用宠物,但仍有餐厅拿来做为食用动物料理。
巴西红耳龟可能是世界上饲养最广的一种爬行动物,因大量掠夺同类生存资源被列为世界最危险入侵物种之一。
在当地没有天敌,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国际明文规定外来物种不能放生,不光巴西龟,包括外来植物,外来动物
Ⅲ 巴西龟的危害有哪些 巴西龟为什么不能放生
巴西龟一来 本土龟灭绝
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史海涛指出,巴西龟在野外捕食能力强,并掠夺其他生物的生存资源,使同类物种的生存受到毁灭性打击,调查发现,有巴西龟的出现几乎无一例外地使其他本土龟类灭绝。与本土陆龟做个对比,巴西龟两岁就有繁衍力,而本土陆龟到七八岁才开始性成熟。等本土陆龟成熟长大,巴西龟早已是“子孙满堂”,抢夺食物,本土龟根本不是成群巴西龟的对手。抢了本土龟的美味不说,它们还和本土龟“联姻”,导致本土淡水龟类的基因污染,并且杂交品种在以后的繁殖中也许会产生新的变异,大大增强它的入侵能力。
巴西龟还是沙门氏杆菌传播的罪魁祸首。养殖龟类的85%携带副伤寒类沙门氏杆菌,尤其是幼龟。该病菌会同时出现在带病龟的粪便以及其生活的水域和岸边的土壤中,并且被证明可以自变温动物传播给恒温动物,可在鸟类和兽类中传播。据了解,美国每年大约有100万至300万人感染此病菌,其中14%的病例由龟类传染。
Ⅳ 巴西龟的危害
据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邓学建介绍,现在在宠物市场上流行的巴西龟对生存环境要求不高,适应性和繁殖力非常强,被认为是一种外来入侵生物,一旦进入本地的生态系统,将会侵蚀本地生态资源,威胁本土野生龟与类似物种的生存。
据了解,巴西龟比本地物种有更多的优势,适应能力极强,将会逐渐排挤本地物种。在其原来的生态系统中必然有天敌生物,但在引入地区巴西龟目前没有找到任何天敌,因此有可能会泛滥成灾。邓学建提醒说,市民千万不要随意放生巴西龟,以免破坏湘江水系的生态系统。相关政府部门对于买龟放生的行为也应该加以制止。
Ⅳ 欲将720只巴西龟放生为什么执法员要阻拦
7月12日,抚仙湖畔的澄江县海口镇热水塘出现4辆大客车和一溜小轿车,车上的人拿出720只乌龟,准备放进抚仙湖。澄江县抚仙湖管理局(以下简称“抚管局”)执法人员赶到后,阻止了这次放生。经了解,这些乌龟多是巴西龟,属于外来物种,如若放生到抚仙湖,可能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到当地的水生生态环境。
据执法人员介绍,抚仙湖保护条例明文规定不允许放生非土着水生生物。因此,他们希望借助媒体报道此事,使保护抚仙湖生态环境、不要盲目放生的观念深入人心,以避免今后再出现此类事件。
看来盲目放生不是善行 ,而是“杀生”。
Ⅵ 巴西龟有什么危害
巴西龟,绝对不能放生到野外,当一种生物传入一个新的环境后,如果脱离了人为控制变为野生,在适宜的气候、土壤、水分及传播条件下,极易大肆扩散蔓延,形成大面积单优群落,破坏本地动植物,甚至危及本地濒危动植物的生存,从而丧失了生物多样性。这些入侵物种在其原来的生态系统中,必然有天敌控制其种群量,而在新的环境中通常没有这种控制机制,于是,这些物种就有可能泛滥成灾。
二、国内在香港和台湾,科学调查证明巴西龟是名副其实的“生态杀手”。巴西龟引进到台湾不到20年,已经在台湾定居繁殖建立族群,成为台湾最普遍的龟类,野外巴西龟会大量捕食小型鱼、贝及蛙类的卵和蝌蚪,造成当地生态水中浩劫。台湾的基隆河早已被巴西龟和琵琶鼠占据了。巴西龟2岁就有繁衍力,而本土陆龟到七八岁才开始性成熟,这也是巴西龟价格便宜的原因之一。巴西龟对食物和生存环境要求不高,环境适应能力很强,生长快,繁衍力强,捕食凶狠。如果随意放生,从长远来说,因其基本没有天敌,大量进入江河、湖泊,与本地龟抢夺食物,会威胁本地龟及相关物种的生存,对原有生态链造成极大的破坏。二、国外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政府最近宣布发起一场清剿外来乌龟的战斗,因为这种名为“红耳龟”的龟种可能会威胁到澳大利亚本土生长的龟类生存。
红耳龟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宠物被带到澳大利亚的,之后它们以惊人的速度在澳大利亚繁衍。当它们被证实对当地生态平衡极具威胁性时,其繁衍的数量已经相当之大。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已经将这种乌龟列为最具入侵性的100种生物之列。澳大利亚有关当局警告说,红耳龟可能会为那些从事淡水渔业养殖的人带来重大的损失,因为这些龟喜食淡水龙虾等生物。此外,在维多利亚州和新南威尔士州一些水域也发现了红耳龟的的踪迹。昆士兰州还使用一种拉布拉多猎狗进行猎捕红耳龟。这种猎狗嗅觉很灵敏,可以发现红耳龟的尿迹和卵。如果发现了龟卵,捕猎人员就会将龟卵从土里挖出来处理掉。此外,昆士兰州政府还规定,如果发现任何人饲养或出售红耳龟,将会被处以6万澳元的罚款。
Ⅶ 巴西龟有什么危害啊!要写科技小论文,我那巴西龟做材料,详细点
外来入侵物种,切忌不要放生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常弘教授在记者采访中指出,巴西龟绝对不可以放生到野外,市民买龟放生野外的行为政府部门应予以禁止。因大量掠夺同类生存资源被列为世界最危险入侵物种。
"巴西龟"当初引进和"福寿螺"一样作为食用为目的,同属个体大、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产量高,抗病害能力强,经济效益高的特点,引进后在中国各地均有养殖。由于"巴西龟"整体繁殖力高,存活率高,觅食、抢夺食物能力强于任何中国本土龟种.!如果把它放生后,因基本没有天敌且数量众多大肆侵蚀生态资源,将严重威胁我国本土野生龟与类似物种的生存。而且在只要适于生存的旅游景点加上民众"积极的放生"基本上都可看到满塘皆是"巴西龟"的震撼景象!
虽然"巴西龟"寿命仅为20几年,但只要达到生殖期,就能顺利交配,顺利孵化,顺利成活,近几年"巴西龟"在中华大地遍地"开花"个体已呈几何状繁衍,占据了大面积属于中国本土龟种的野外生存空间!
Ⅷ 外来入侵品种巴西龟也被装入盲盒公然出售,消费者为何维权难
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会维权困难的主要还是因为第一点就是这个,和他是正常进行销售的,而且没有国家明令规定的禁止也没有相关的法令规定是不允许进行出售,而且消费者的权益,并没有得到明确的损害,目前的恶劣,后果还没有产生,而且消费者他去进行维权的话,这个理由是不够充分的一方面,他们没有去提高售价,或者说进造成一些非常直接的伤害,另一方面消费者的权益,也并没有遭受到损害,只不过说。是觉得这件事情的隐患比较大,所以的话会进行维权,所以说消费者的维权是非常困难的。
一。因为销售巴西龟并不违反国家法律
因为目前来说我们国家的法律并没有完善,对于入侵物种如何处理这样的一些法律条文,所以的话社会上是没有任何的根据可以去惩罚那些销售入侵物种的一些商家的,虽然说我们公众作为常识性知识都知道巴西龟作为一种入侵物种,他是对我们的国家生态环境造成了非常大的破坏,并且它是具有非常大的伤害能力的。是目前来说没有这样的法律依据,所以说消费的,他想要去维权的话是非常困难的
Ⅸ 养巴西龟对人体的害处
主要是巴西龟可能携带的病菌,比如沙门氏病菌。
巴西红耳龟还是沙门氏杆菌传播的罪魁祸首。养殖龟类中约85%都携带有副伤寒类沙门氏杆菌,尤其是幼龟。该病菌已被证明可自变温动物传播给恒温动物,美国每年约有上百万人感染此病菌,其中14%的病例由龟类传染。
以幼龟携带量最大,此病菌对孕妇,婴幼儿的危害极大,当然,成年巴西龟身上也会携带沙门是病菌,只是数量比幼龟少一些而已,所以,家里有巴西龟的朋友们要注意,尽量避免孕妇和婴幼儿与龟的接触,在接触巴西龟后,及时洗手,不要立即拿取食物。
(9)巴西龟危害大为什么不出台政策扩展阅读
生态杀手巴西龟的危害:
一、可能导致本地龟灭绝
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之一,其食性杂,栖息环境多样,繁殖、竞争和耐受能力强。其在野生环境中竞争能力极强,侵占本土物种栖息地,导致本土龟鳖类濒危或灭绝,破坏当地食物网,造成物种单一化,极大地危害自然生态平衡。
二、致本土龟基因流失
由于巴西龟能够与本土其他淡水龟类杂交繁殖,导致本土淡水龟类的基因流失,也大大影响本土淡水龟类的遗传多样性,由于放生等因素,巴西龟经常会在某一个水域内,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这增加了巴西龟与本土淡水龟杂交繁殖的可能性。
长此以往,本土龟的基因将不再纯正,慢慢的就可能导致灭亡,造成物种单一化。
三、携副伤寒病菌,能传染人
巴西龟还是沙门氏杆菌传播的罪魁祸首,养殖龟类的85%携带副伤寒类沙门氏杆菌,尤其是幼龟。这些病菌已被证明可以传播给包括人在内的恒温动物并在其中流传。
建议小朋友,不要把巴西龟当宠物养。如果已经作为宠物饲养的,那一定要注意在接触巴西龟后,及时洗手,不要立即拿取食物。
Ⅹ 中国对巴西龟的规定
我国并没有全面禁止饲养巴西龟。巴西龟会给自然环境带来巨大危害,不可随意放生,但是对人没有危害,可以作为宠物饲养, 目前巴西龟并没有被国家列入禁养名单。
巴西龟是指巴西红耳龟,它们的性格非常活泼,是一种很活跃好动的淡水龟,反应灵敏,属于杂食性动物,主要以肉类为食,是自然界的野生龟类。
巴西龟有价格便宜,喂养简单,生命力顽强的优点,但却是被世界公认的生态杀手,已经被世界环保组织列入最具入侵性的100种生物之一,因为它们会对自然环境造成难以估量的破坏,但是对人没有什么危害,可以当做宠物饲养。
巴西龟的危害
巴西龟没有毒,而且是素食动物,作为宠物饲养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不能在大自然里,因为会破坏生态环境。巴西龟的生长速度很快,存活率高,而且捕食非常凶狠,它们对环境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而且身体素质很好,不易生病。
将巴西龟放在任何地方,它都会与本地龟争夺生存资源,抢夺食物,本地龟根本抢不过它,而且巴西龟在野外条件下基本没有天敌,包括小鱼小虾和蛙类动物都会成为它的囊中之物,对于生态而言将会是一场浩劫。
所以一旦将巴西龟放入自然环境中,会严重威胁同类物种的生存,甚至会对本地物种的生存带来灭绝性的打击,还会极大地破坏生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