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巴西、阿根廷、美国的大豆什么时候成熟,什么时候收割
阿根廷3月末至4月 ,美国9月末至10月收获期。阿根廷大豆1月播种 5月收获。
美国位于北半去中纬度,种植玉米主要位于中部的中央大平原地区,两边高山阻挡,特别是西边,形成拉温带大陆性气候,雨季在夏季,大豆,玉米在雨季之前播种,在雨季之后收割,也就是3.4月就开始播种到9.10月就可以收割拉生长周期大概为半年。
巴西大豆播种从10月开始,收割大约从3月开始。
分布世界主产国和出口国是美国、 巴西和阿根廷,巴拉圭、加拿大、印度尼西亚、日本、朝鲜、前苏联和罗马尼亚等国有少量生产。主要进口国是日本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中国主产区在松辽平原中北部和三江平原、黄淮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黑龙江省的产量居全国首位。
黄豆(学名:Glycine max)又叫青仁乌豆、大豆、泥豆、马料豆、秣食豆,品种有,冬豆,秋豆,四季豆,我国主产于东北地区。中国古称菽,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
豆科植大豆呈椭圆形、球形,颜色有黄色、淡绿色、黑色等。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豆渣或磨成粗粉的大豆也常用于禽畜饲料。
2. 巴西大豆油盛产季节
三月份为巴西大豆主要收获月份。
巴西高原主要是热带草原气候,光照条件好,分为干湿两季,生长期水分充足,有利于大豆的生长。巴西高原大豆9月播种,次年3月收获,或者10月播种,次年4月收获。
3. 全球大豆分布情况,及收割月份是 那些
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和总产已分别退居美国、巴西、阿根廷之后居世界第四,
中国春大豆一般在春天播种,十月份收获,十一月份开始进入流通渠道。我国春大豆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
美国时间和中国接近。
巴西大豆播种从10月开始,收割大约从3月开始
4. 有人说中国每年从巴西和美国进口很多大豆,为什么国内不大面积种植呢
大家应该都知道,中国一直以来都以“农业大国”而闻名。至于为什么有此称号想必大家也十分清楚。所以近几年来不断出台相关政策,调整农业发展机制,使得农业得到优先发展,让我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当然了,随着农业的不断地发展,这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就拿大豆举例吧,近些年来,中国进口了美国大量的大豆,而不收购我们国内自产的大豆。
首先,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是从贸易政策面和国内大豆实际需求量两个层面来考虑的。
总而言之,为什么会出现此类问题呢?结合我国自身的因素,大豆本身就是一种产量不是很高但需要大量耕地面积的植物,如果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并且占用大面积耕地用来种植大豆实在是得不偿失,最关键的是,我国产出的大豆无论是质量上还是品种上都不算是上乘,与之相比就大豆而言,似乎进口是考虑了一切利弊因素后最为稳妥,合适的选择。
5. 阿根廷/巴西的大豆的播种和收割的在什么月份
巴西大豆播种从10月开始,收割大约从3月开始
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和总产已分别退居美国、巴西、阿根廷之后居世界第四,
中国春大豆一般在春天播种,十月份收获,十一月份开始进入流通渠道。我国春大豆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美国时间和中国接近。
黄豆(学名:Glycine max)又叫青仁乌豆、大豆、泥豆、马料豆、秣食豆,品种有,冬豆,秋豆,四季豆,我国主产于东北地区。中国古称菽,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豆科植大豆呈椭圆形、球形,颜色有黄色、淡绿色、黑色等。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 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豆渣或磨成粗粉的大豆也常用于禽畜饲料。
6. 阿根廷美国巴西的大豆几月熟
巴西大豆播种从10月开始,收割大约从3月开始
美国大豆4月播种..9月收获
阿根廷大豆1月播种
5月收获
总的来说(巴西、阿根廷)大豆的收获期是每年的3-5月
至于一年成熟几次
美国大豆是一年一熟
阿根廷巴西的大豆一年两熟
7. 巴西大豆收获期在几月
巴西地处南半球,且地势主要为高原
因此,只要不受雨水等气候因素异常的影响,
一般大豆收获季节在【每年的1~3月份】
8. 巴西的大豆收获季节
C(巴西大豆播种从10月开始,收割大约从3月开始 )
9. 世界各地大豆的收割期是什么时间,详细一点,谢谢!!!
中国的就不用说了吧。
巴西大豆播种从10月开始,3月开始收获
美国大豆4月播种..9月收获
阿根廷大豆1月播种 5月收获
巴西、阿根廷位于南半球,而且阿根廷比巴西更往南(气温降低)。所以大豆的收获期是每年的3-5月
10. 1949年后我国的大豆生产发展实施了什么计划
20世纪50年代,随着农业生产的恢复,大豆生产也相应恢复和发展。1957年大豆面积达1274.8万hm2,是中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的一年,总产达到1005万t。由于中国人口的不断增长,粮食供应紧张,大豆种植面积逐步下滑。1966—1970年,大豆面积年均893.5万hm2,年均总产828万t;1971—1975年降至740.5万hm2和763万t,1976—1980年更下滑到703万hm2和737万t。其中1976年大豆种植面积仅有669.7万hm2,总产量665万t。1978年以后,大豆生产逐步恢复,并在波动中发展。1981—1985年大豆面积年均780.27万hm2,年均总产上升到966万t;1986—1990年大豆年均面积809.52万hm2,平均总产增至1134.4万t。其中1986年总产1160万t,超过了1936年历史最高水平。1991—1995年大豆年均面积821.51万hm2,年均总产又上升到1299万t。1996—2000年大豆年均面积833.44万hm2,年均总产1454.9万t。
从1981年到2000年的20年时间,大豆生产的总趋势是面积略有增加,总产每5年约增加150万t,但年份间波动较大,1983—1985、1990—1992和1995—1996年是大豆面积下降较明显年份,如1991年和1992年,大豆面积分别下降到704.1万hm2和721.8万hm2,供应严重短缺,1993年重视大豆生产,1993年和1994年面积增加,总产分别达到1531万t和1600万t。但1995、1996年面积又下滑到812.7万hm2和747.1万hm2,总产也从1500多万t下降到1300多万t,这一次下滑和短缺促进了大量进口大豆,从此美国、阿根廷和巴西的大豆,尤其是转基因大豆大量涌入中国。1996年进口大豆111万t,1997年296万t,1998年320万t,1999年432万t,2000年增至1042万t,此后进口量均在1000万t以上,成为世界上进口大豆最多的国家,2003年进口量高达2074万t,并超过国内总产。
为了推动中国大豆生产,改进大豆品质,2002年开始实行大豆发展振兴计划,首先在东北大豆产区实施了高油高产大豆示范项目,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安排66.7万hm2高油高产大豆示范,示范区种植的大豆品种含油量必须在21%以上,具有高产和抗病特性,实行连片种植,优质栽培技术到位。在实施的66.7万hm2示范田,平均单产2610kg/hm2,含油量提高,实行订单收购,农民增收,企业增效。2003年示范面积扩大到133.3万hm2,在重灾之年仍获得较好的收成。
目前中国大豆育种和栽培技术,完全可以满足大豆生产的需要,不但有高产优质品种,还研制了高产栽培模式,如垄三栽培模式、窄行密植栽培模式等。只要加以重视,大豆产业就会有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