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开个糖厂要多少钱成本
受NYBOT糖市原糖期货价格持续走低的影响,本周巴西糖市除二级市场稍好外几乎停滞不前。 来自圣保罗食糖和酒精咨询机构Bioagencia的主任塔希洛-罗德里格斯认为,本周巴西糖厂停止出货可能与最近各种不利因素交织导致国际糖价暴跌有很大的关系。 最近国际糖价的走势实在太可怕了,谁都没有想到国际糖价跌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猛,尽管此前市场方面已经预感到糖价会进行回调整理,因为自半年前NYBOT糖市原糖期货价格突破18美分/磅的高位以来基本面的前景的确已发生了变化,没想到0610和0703期约糖价相继跌破了12美分/磅的关口。 NYBOT糖市原糖期货价格在11-13美分/磅的区间震荡了数周后于本周急转直下,本周三NYBOT糖市0610期约糖价已下滑至10.15美分/磅,较上周三下滑了约200个点,0703期约糖价也已下滑至11.17美分/磅,较上周三下滑了约170个点。 与NYBOT糖市原糖期货价格暴跌相对应的是,本周巴西食糖市场上几乎没有成交,目前糖厂方面已纷纷把手中持有的0610期约滚入0703期约,都想看看周五0610期约摘牌时糖价将如何走。 目前部分巴西厂商坚持认为,即便中期内国际糖价冲得不是太高,至少也会回升到13美分/磅一线,不过,也有一些厂商认为,基于新制糖那国际食糖市场将转为供给过剩,国际糖价还有进一步下跌的空间,当然,大家希望糖价能够保持在目前的水平。 来自法国BNPParibas银行圣保罗代办处软性商品交易部的经理安东尼奥-奥古斯托-杜瓦称,其本人并不是那么悲观,尽管不排除糖价进一步下跌的可能性,但目前糖价似乎已见底,估计后市NYBOT糖市0703期约糖价将在10.50-12.50美分/磅的区间波动。 由于巴西北部-东北部地区的产糖厂本相对较高,本周该区的糖厂同样面临着来自海外的新订单减少的问题。来自巴西东北部地区的大型糖业集团--CarlosLyra糖业公司董事会的顾问马格诺-布里托说,如今大家都对糖价的走势感到惊恐,因为按当前的汇率计算,中-南部地区的产糖成本基本上只达到10美分/磅左右,而北部-东北部地区的平均产糖成本则高达10.5-11.50美分/磅,如果国际糖价不回升,北部-东北部地区肯定会吃亏。 虽然现阶段国际市场对巴西产白糖的需求量仍很大,但如果按照目前的国际糖价,糖厂根本没办法买糖。目前CarlosLyra糖业公司正考虑把部分高等级原糖(VHP原糖)转化成白糖,但前提条件市白糖对原糖的升水须保持在目前的水平,一旦国际糖价上涨,公司就马上开始出货。 不过,本周巴西二级市场上VHP原糖的成交情况不算太糟糕。据圣保罗糖商说,由于国际期糖价格下跌,本周部分商家已经按极具竞争力的价格买进了一些VHP原糖。 至于酒精市场,由于国内需求继续复苏,本周巴西国内酒精价格基本与上周持平或者下跌了1-2分钱/公升,无水酒精和含水酒精的含税价均报0.90雷亚尔/公升;出口市场上的酒精价格也变化不大,由于欧盟买主仍在询问纯度在99.7-99.8%的无水酒精的售价,本周Santos港此类无水酒精的报价仍处于FOB480美元/立方米的水平,含水酒精的报价也保持在400美元/立方米左右。 消息方面:生产进度:据巴西国内贸易商说,目前巴西中-南部地区还有约20%的甘蔗有待收割。由于今年干旱天气影响了甘蔗的生长,估计新制糖年该区的部分糖厂,尤其圣保罗州RiberaoPreto市附近生产较顺利的糖厂的停榨时间有可能提前到10月底。 至于北部-东北部地区,目前Pernambuco州以及Paraiba州和RioGrandedoNorte州的大多数糖厂均已开榨,Alagoas州的半数糖厂也已进入06-07制糖年。 行业动态:本周NOVA集团已决定增资2亿美元,共拿出9亿雷亚尔(约合4.11亿美元)在MatoGrossodoSul州新建一家糖厂,其中5.80亿雷亚尔(约合2.65亿美元)用于厂房建设,另外3.20亿雷亚尔(约合1.46亿美元)用于农业生产。 另据巴西国内媒体报道,新制糖年甘蔗入榨量可望达到550万吨的巴西东北部地区TavaresdeMelo糖业集团打算在未来两年内上市。 巴西国内食糖市场:根据巴西圣保罗大学应用经济高级研究中心(Cepea-Esalq)追踪到的数据,本周巴西国内市场上50公斤袋装150色值白糖的含税出厂价已从上周的38.00雷亚尔/袋跌至37.90雷亚尔/袋。 巴西食糖出口市场:本周三10-11月份交货的巴西产150色值白糖的出口报价对NYBOT糖市0610期约糖价的升水已从上周的75-79美元/吨攀升至80美元/吨,对NYBOT糖市0703期约糖价升水70美元/吨,虽然目前NYBOT糖市0703期约糖价相对较高,但卖方仍打算本周五0610期约摘牌后再决定是否卖糖 与此同时,10-11月份交货的巴西产高等级原糖(VHP原糖)的出口报价对NYBOT糖市0610期约糖价的升水已从上周的-15--+15个点变为+5--+10个点的水平,但部分商家仍不愿意出货,希望以对NYBOT糖市0610期约糖价升水15个点的价格卖糖。 巴西不仅是全球最大的食糖生产国和出口国,而且还是全球最大的酒精出口国,其酒精产量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位。
② 与巴西相比,美国甘蔗种植业为何增长停滞
因为美国的甘蔗种植业已经达到环境经济平衡状态,只需要维持现状就可以,不需要产能增长,因此增长停滞。
③ 为什么要进口巴西白糖
我国白糖产能都在降低。
白糖现货市场供求关系。 供求因素一般来说,对于供给而言,商品供给的增加会引起价格的下降,供给的减少会引起价格的上扬;对于需求而言,商品需求的增加将导致价格的上涨,需求的减少导致价格的下跌。白糖的供求也遵循同样的规律。气候与天气。 食糖作为农副产品,无论现货价格还是期货价格都会受到气候与天气因素的影响。甘蔗在生长期具有喜高温、光照强、需水量大、吸肥多等特点,因此,对构成气候资源的热、光、水等
④ 世界上产糖大国是哪个国家
世界第一产糖大国巴西糖业现状
1、总述
巴西位于南美洲的东部,东濒大西洋。国土面积为854.7万平方公里,约占南美洲总面积的46%,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为世界第五大国家。巴西的经济实力居拉美之首。20世纪90年代初巴西实行对外开放以来,由于获得了国外低息贷款和先进生产技术,农业产量出现了大幅增长。目前,巴西是世界农业生产和出口大国,除小麦等少数作物外,主要农产品均能实现自给并大量出口。甘蔗、咖啡、柑橘产量居世界第一。
巴西是世界第一产糖大国,也是一个食糖净出口国,糖业在巴西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巴西食糖生产从每年5月份开始到次年4月份结束。巴西中南部地区是甘蔗和食糖主产区,其产量分别占全国甘蔗和食糖总产量的85%和90%。食糖生产主要采用两步法,产品主要为原糖,产品质量较好,生产成本在全球产糖国当中比较低廉(约为5美分/镑),同时巴西货币汇率较低,因此巴西食糖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较高。巴西食糖可供出口量在世界食糖贸易总量中占最大份额,目前巴西占据国际市场的份额已从过去15年的4%急剧上升至30%。世界食糖市场贸易量的增长率几乎等于巴西食糖出口量的增长率。
近几年,由于巴西政府大力推行食糖和酒精联产计划、扩大对食糖产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增加资金支持酒精储备、拓展酒精海外消费市场等糖业政策,巴西的甘蔗种植面积、甘蔗产量、食糖产量和出口量、酒精产量和出口量逐年上升。目前,巴西食糖产业每年的总产值约为200亿美元,其中60亿美元来自出口,50亿美元来自国内销售,另外87亿美元是酒精产业创造的。
2、甘蔗生产
甘蔗种植面积增加:由于食糖和酒精卖价较好,极大地鼓励了蔗农扩大甘蔗种植面积,另外,糖厂、酒精厂进行资产整合,加大甘蔗种植的投资力度也导致了巴西甘蔗种植面积的扩大。03/04榨季巴西的甘蔗种植面积在02/03榨季的基础上增加了53万公顷,达到560万公顷。03/04榨季巴西的甘蔗收割面积达到505万公顷,比02/03榨季增长了5%。
在巴西第一产糖大省-圣保罗地区,甘蔗种植取代了牧草和柑橘的种植。因为据巴西农业部计算,种植1公顷甘蔗的投资成本为2122雷亚尔,比种植柑橘少73%,比发展牧草少36%,同时,种植甘蔗的平均边际利润为7.31%,高于柑橘的6.01%和牧草的3.27%。甘蔗连续增产:根据巴西农业贸易办公室的统计,由于甘蔗种植面积的扩大、适宜的天气和管理方面的改善。03/04榨季巴西甘蔗总产量达3.5亿吨,比上一榨季的3.21亿吨增加了9%。主产区中南部地区本榨季共产甘蔗2.98亿吨,比02/03榨季的2.69亿吨增加了11%。另一产区东北部地区的甘蔗产量为5180万吨。巴西03/04榨季平均单产达到68.3吨/公顷,比上一榨季提高
⑤ 糖价未来2个月的走势请问有没有市场调研的帮预测下,有数据或者说服力的更好,拜托谢谢啦:)
食糖:国内糖价有望再上一个台阶
11 月19 日,USDA 如期发布了《全球食糖供求报告》,有几点值得特别关注:
(1)与五月份报告相比,USDA 调低全球09/10 产量640 万吨或4%至153.5 万
吨,较上年度增加975 万吨或6.8%,但仍然低于历史正常水平;调低全球09/10
消费530 万吨或3.3%至153.7 万吨,较上年度减少0.4%。
(2)调低全球09/10 期末库存520 万吨或16.7%,较上年度降低157 万吨或5.7%。
对比来看,08/09 期末库存较07/08 减少1220 万吨或31%,新榨季期末库存降低
幅度锐减。
(3)与五月份报告相比,USDA 调低印度09/10 年度食糖产量345 万吨或16.7%
至1730 万吨,这与我们在前几期月报援引的预测值(Kingsman SA)非常接近,
也印证了我们不必对印度新榨季产糖量过分悲观的观点。
(4)与五月份报告相比,USDA 调低巴西09/10 年度食糖产量290 万吨或7.5%,
主要来自于甘蔗产量调低2.2%、TRS(含糖量)调低2.5%,不利天气是主因;但是
值得乐观的是,09/10 年巴西产糖量较上年度增加390 万吨或12.2%,得益于榨糖
用蔗占比从40.4%提升至44.65%。
(5)与五月份报告相比,USDA 亦对08/09 年度各项估计值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
整,09/10 各项预测值调低幅度较大与此有关。
对于全球情况,新榨季食糖依然供不应求,缺口在157 万吨(根据库存变化计算),
较五月份预测有所恶化,尚在市场预期范围之内。
对于国内情况,USDA 预计09/10 年度食糖产量1316 万吨,调低了134 万吨或
9.2%,较上年度减少16 万吨或1.2%;消费预期稳定,基本没有调整;库存调低
130 万吨或39%,较上年度同期减少142 万吨或41%;预计进口量为90 万吨,与
历史正常水平相当。总的来看,国内食糖供不应求状况可能恶化。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1)中期来看国际国内糖价均获得基本面支持,这是我们
5 月份以来一直坚持的观点;(2)8 月份以来我们坚持的糖价高位震荡的观点将告
一段落,USDA 报告是一个基本面利多因素,糖价向下概率较小,美元贬值、油
价上涨等因素有望推动糖价走高;(3)伴随着国内库存的逐渐下滑,国内糖价有
望再上一个台阶。
⑥ 巴西的农业发展状况是怎样的
巴西的农业发达,是世界蔗糖、咖啡、柑橘、玉米、鸡肉、牛肉、烟草、大豆的主要生产国。巴西是世界第一大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咖啡王国”之称。巴西又是是全球最大的蔗糖生产和出口国、第二大大豆生产和出口国、第三大玉米生产国,玉米出口位居世界前五,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牛肉和鸡肉出口国。可耕地面积约1.525亿公顷,已耕地4660万公顷,牧场1.77亿公顷,2012农牧业产值同比下降2.3%,粮食总产量1.66亿吨。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分布东南沿海一带。
⑦ 世界蔗糖生产概况怎么样
世界甘蔗产区主要集中于33°N到30°S之间的南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大洋洲、亚洲、非洲的国家;从温度界线来看,世界蔗区的分布是年平均气温17~18℃的等温线以上。在36°~37°N和35°S的地区也有种植,但因生长期较短,糖分和产量较低,甘蔗往往只供制酒或作果蔗;甘蔗的垂直分布在赤道附近一般可达1500m。
近10年来,全球年产糖量1.23亿~1.45亿t,平均年消费食糖量1.24亿~1.47亿t,人年均消费食糖约22.6kg,其中,欧洲人均消费39.4kg,非洲15.8kg,亚洲15kg,巴西人均消费量较高,约为56kg。近年来,国际食糖消费量不断递增,年递增1%~1.5%,每年增量130万~200万t。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发展中国家的食糖消费需求增长和部分产糖国减产,特别是石油涨价,巴西等国加大利用甘蔗生产燃料酒清等因素,使全球食糖供求关系从长期以来供大于求转向供小于求或供求基本平衡。
据统计,全世界130个产糖国家(含地区)中,生产蔗糖国家有81个。1900年,世界蔗糖产量仅300万t,为当时甜菜糖800万t的37.5%。后来,通过,改进育种方法,育成了大批高产、高糖、抗逆性强和抗病虫的新良种,甘蔗种植面积、单产持续增长,极大地促进了20世纪蔗糖业的快速稳定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甘蔗单产由1996年的62.7t/hm2发展到2002年的66t/hm2。蔗糖生产几乎以每年100万t的速度递增,至2004年,世界蔗糖产量为9860万t,世界产糖量的增加几乎都是甘蔗糖。生产蔗糖的前10位国家有巴西、印度、中国、南非、澳大利亚、美国、古巴、墨西哥、泰国、菲律宾,生产蔗糖占全球蔗糖总产的70%以上。甘蔗糖逐渐取代甜菜糖已成为国际食糖产业发展的主流。
⑧ 巴西发展民族工业发展感到紧张的是什么不足
近代巴西经济发展史
殖民地时期的巴西经济
1500年,葡萄牙人佩德罗·阿·卡布拉尔到达巴西沿海登陆,将登陆地命名为“真十字地”,并宣布该地为葡萄牙王国的属地。随后他又将“真十字地”更名为“圣十字地”。后来,“圣十字地”被巴西这个名称取而代之。
1530年,葡萄牙国王派大贵族马丁·阿方索·德索萨率领400多名移民到巴西,建立殖民地,实行殖民统治。
从此,巴西便沦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在殖民地时期,巴西的经济发展有以下特征。
①实行土地分封制,建立殖民统治机构。
葡萄牙殖民者入侵巴西后,为了加强对巴西的统治和掠夺,广泛地推行分封制,建立殖民统治机构。
所谓分封制,就是指葡萄牙殖民者将巴西分成若干管区,委派大贵族官吏进行统治的总称。
1534年,葡萄牙将巴西的领土划分为13个管区,由国王任命葡萄牙的大贵族负责统治。
每个管区所辖的土地,都作为国王的领地授予葡萄牙大封建主及贵族出身的人。
各个管区的封建主和大贵族享有行政、立法、司法、征税、募兵、铸币、建立城市、经营庄园、奴役印第安人等特权。
大封建主和贵族统治者“每年除将收入的20%上交国王外”,其余中饱私襄。
1549年,葡萄牙王室为了加强对巴西的统治和奴役,在萨尔瓦多(即巴伊亚)建立总督府,委派托梅·德索萨为首任总督,负责管理巴西殖民事务。在总督府下建立8个都督府作为地区行政机构,分别管理本地区的殖民事务。
②推行大庄园奴隶制。
16世纪30年代,葡萄牙殖民者在巴西建立殖民地后,宣布全部土地归王室所有,并将土地作为国王领地分封给大封建主和贵族,建立大庄园,推行种植园奴隶制。所谓种植园奴隶制,就是指葡萄牙殖民者在巴西的土地上利用奴隶劳动进行种植棉花、甘蔗、烟草、咖啡等农作物,剥削和奴役印第安人的一种制度。
葡萄牙殖民者在巴西推行种植园奴隶制,允许农场主或大业主任意鞭笞、虐待、甚至杀害黑奴。同时,葡萄牙殖民当局还命令禁止农民生产小麦、葡萄酒、植物油和可以从宗主国进口的其他农产品和商品。
③限制巴西工商业的发展。
巴西人民要求发展工商业,葡萄牙殖民者千方百计地限制巴西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在16世纪中叶,巴西的工商业一度迅速兴起,其中制糖业、采矿业、手工业作坊等都在发展,出现了16-18世纪的蔗糖繁荣时期。贸易也不断扩大。同时,冶金业也很兴旺,黄金产量不断增长,金刚石矿也在兴起,出现了采金热潮。
16世纪后期至17世纪,葡萄牙殖民当局为了保护葡萄牙工商业者的利益,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对巴西的工商业实行严格的限制,不准发展工商业,禁止建立手工工场。在这种政策下,巴西的工商业日趋衰落,蔗糖生产和制糖业从繁荣走向萧条,黄金产量下降,矿源枯竭,淘金热走向低潮。直至19世纪,巴西的食品、服装、纺织、冶炼、制糖业,才逐渐恢复与发展起来。
④垄断巴西的对外贸易。
从16-17世纪,葡萄牙殖民者为了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对巴西的对外贸易实行垄断政策。葡萄牙对巴西的对外贸易垄断是逐渐发展起来的。16世纪初,葡萄牙垄断巴西的红木经营,利用红木提炼红色染料,远销欧洲各国,从中获得暴利。自16世纪中叶起,葡萄牙人垄断了巴西的蔗糖、黄金、钻石、橡胶、咖啡、烟草、食盐等商品的外贸业务。在垄断贸易中,大获其利。
葡萄牙垄断巴西对外贸易的政策:一是强迫巴西生产适销欧洲市场的名牌产品;二是禁止巴西建立手工工场;三是禁止巴西同宗主国以外的国家进行对外贸易,从他国进口商品由葡萄牙在巴西的贸易公司及港口负责,以保证其贸易利润和税收。
从1530年起,葡萄牙商人一方面为葡萄牙在巴西的种植园提供奴隶,另一方面将黑人奴隶从巴西运到美洲或欧洲卖给种植园主和矿主作奴隶,从中牟取暴利。葡萄牙殖民者建立猎奴队,将捉到的印第安人运至奴隶市场出卖。
17世纪,葡萄牙殖民者在巴西的的奴隶贸易日益发展。奴隶贸易为葡萄牙积累了巨额资本。
独立后至二战前经济发展模式
巴西于1822年独立,但掌握政权的大地主和大种植场主继续保存奴隶制,阻碍了巴西社会经济的进步。
奴隶劳动是巴西种植场经济的基础。
19世纪中叶,巴西的经济纳入世界市场,咖啡、糖、烟草和棉花等农产品的产量日益增加,但巴西所需的稻米、玉蜀黍等粮食产品依赖从国外进口。
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也开始出现和成长,1850年已有50家工厂;1851年巴西与英国轮船通航;1852年,巴西建成了国内第一条铁路;1874年,开辟了通往欧洲的海底电报。成长中的资本主义同奴隶制、封建制的矛盾在加剧。
巴西农业,在1870年以后逐渐向单一种植制发展。农作物中咖啡占据首要地位。到20世纪初,巴西的咖啡产量已占世界咖啡产量的75%以上。此外,橡胶种植园也迅速发展。
巴西工业在1889年废除帝制以后,有了显着的发展。
从1889年到1907年,工业企业数目由636家增为3258家。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15年到1919年,工业企业又新增5936家。
但占主要地位的是食品、纺织等轻工业,冶金、机器制造等重工业几乎没有任何发展。
经济的片面发展造成了畸形的经济结构,从而使巴西愈益成为初级产品出口国。
巴西的主要出口产品是咖啡、橡胶和可可。
1890-1913年,巴西出口总值由2.8亿克鲁赛罗增加到9.8亿克鲁赛罗。其中,咖啡的出口值始终占到一半以上。
橡胶出口量从1880年的7000吨增至1912年的42000吨,出口价值占出口总值的40%。
可可出口量也从1880年的6000吨增加到1915年的45000吨。
在拉丁美洲的可可出口国中,巴西的出口量仅次于厄瓜多爾尔尔。
巴西经济的这种片面发展,使它更加依附于帝国主义国家,成为它们的农业—原料附庸。
这一时期,巴西对外贸易额的增长比较迅速。
但是,这个时期的巴西对外贸易主要是同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同英、美、德、法四国进行的;与此同时,巴西也成为英、美、德、法四国工业品的重要市场。帝国主义四大列强基本上控制了巴西乃至拉丁美洲的对外贸易。
⑨ 印度 巴西 阿根廷的经济如何
非洲最富
南非:
属于中等收入的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非22%,对外贸易占全非24%,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自然资源丰富,是世界五大矿产国之一。金融、法律体系比较完善,通讯、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良好。矿业、制造业和农业是经济三大支柱,深矿开采等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国内生产总值(2002年):1017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2年):2255美元。
非洲最穷
津巴布韦:
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较好。工业占工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二。工业制成品向周边国家出口,正常年景粮食自给有余,为世界第三大烟草出口国,经济发展水平在南部非洲地区仅次于南非,制造业、矿业和农业为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私有企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0%。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7%,农产品出口约占全国出口收入的三分之一.
完全失控的通货膨胀,津巴布韦2008年07月21日发行面额1000亿津元的钞票,不过这样一张钞票,仍不足以购买一条面包。
津巴布韦曾是非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但该国经济近年来崩溃,全国至少80%的人口陷入贫穷,面临生活基本物资大量缺乏的窘境。
巴西:
城市人口占81.25%,农村人口占18.75%,平均寿命68.8岁,。白种人占54.38%,黑白混血种人占39.88%,黑种人占5.21%,黄种人占0.39%,印第安人约占0.14%分属227个族,讲175种不同的语言。
巴西拥有拉美最为完善的产业体系,经济实力居拉美首位。20世纪初,巴西开始工业化进程。巴西推行“进口替代”经济模式,并依靠大量举借外债获得了经济腾飞,其中1967-1974年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1%,创造了“巴西奇迹”,并初步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后近20年的时间里,巴一直为外债和通货膨胀所困扰,经济发展陷于停顿。1994年7月巴西推出“雷亚尔计划”,成功控制了恶性通膨,使经济出现了稳定增长。
2007年总GDP排名,: 12名 巴西 9340 亿美元)
阿根廷:
2007年总GDP排名,: 33名 阿根廷 2330 亿美元
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国土面积的55%是牧场,农牧业发达,畜牧业占农牧业总产值的40%。全国牲畜的80%集中在潘帕斯大草原。阿是世界粮食和肉类重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粮仓肉库”之称。其中肉类、小麦、玉米、大豆、亚麻籽、羊毛等占出口总值的75-80%,
印度:2007年总GDP排名,: 13名 印度 9280 亿美元
2001/2002年度农业及相关产业增长率5.7%,产值30205亿卢比,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7%,农村人口约占全国的72%。全国耕地面积约1.6亿公顷,人均0.17公顷。印度是世界第一大产奶国,2001/2002年度牛奶产量约为8460万吨,人均每天226克。印也是世界重要的产棉国和产茶国。2001/2002年度,工矿业比上年度增长2.7%,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4%,
印服务业实现了7.1%-10.5%的高速增长。2001/02年度,服务业比上年增长6.5%,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8.8%。从业人数1994年为1261.8万人,其中85.2%为政府机关和国营部门职工。印度软件制造与服务业近几年来以年均超过50%的增长率迅速发展,2001/02年度软件总产值 98.6亿美元,其中出口78亿美元。政府计划到2008/2009年度,印软件产值将达到870亿美元,出口500亿美元。
墨西哥:2007年总GDP排名,: 14 墨西哥 8850 亿美元
墨西哥是拉美经济大国,国内生产总值居拉美第二位,次与巴西。地下天然气、金、银、铜、铅、锌等15种矿产品的蕴藏量位居世界前列,其中白银的产量多年来居世界之首,是拉美第一大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居世界第13位。石油产量继续保持世界第四位,墨西哥是世界主要蜂蜜生产国,居世界第四位。生产的蜂蜜90%用于出口。其中对虾和鲍鱼是传统的出口产品,全国有可耕地3560万公顷,已耕地2300万公顷。
古巴:
是世界主要产糖国之一,被誉为“世界糖罐”。工业以制糖业为主,占世界糖产量的7%以上,人均产糖量居世界首位,蔗糖的年产值约占国民收入的40%。其次是水稻、烟草、柑橘等,古巴雪茄烟享誉世界,国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旅游业。官方统计,2003年古巴共接待外国游客190多万人次,旅游业收入为20亿美元。
⑩ 巴西的经济如何
巴西联邦共和国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人口居世界第五,面积居世界第五。巴西是金砖国家之一,得益于丰厚的自然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位居南美洲第一,世界第七。
巴西经济是一个自由市场经济与出口导向型的经济。 其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美元,是世界第6大经济体,美洲第2大经济体。 若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话,其国内生产总值则达到1.8万亿美元,巴西在2011年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6大经济体和美洲第2大经济体。
巴西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建成了非常完善的工业体系。工业领域涉及各个方面,因为巴西的铁矿量非常丰富,所以钢铁部门是很重要的工业部门,并且铁矿石质地非常优良,因此产量和出口量都非常巨大,居世界前列。还有化工、造船、石油、汽车、冶金等等非常健全的工业部门。这么多完善健全的工业部门,也使得巴西的经济非常稳定。巴西还拥有非常多,储量非常大,质地非常好的矿种,人均水资源也居世界第一,如此种种有利条件,都有利于工业经济的发展。
当然,巴西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因此,巴西的农业就显得尤为重要。巴西的农业部门是巴西国民经济中非常基础的部门,巴西的农产品对巴西经济增长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巴西的咖啡,可可,柑橘,蔗糖等热带经济作物出口量和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每年赚取大量的经济外汇。并且粮食可以基本自给,养活世界第五多的人口,这也免去了进口粮食的烦恼。并且劳动力非常充足,成为经济增长坚实的保障。而且巴西的畜牧业非常发达,农业在巴西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巴西拥有非常稳定的内政和外部环境,对发展经济非常有利。巴西的旅游资源相对较丰富,每年也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相对薄弱的服务业,也使得巴西的潜力非常巨大,经济前景非常被看好。
现在巴西经济现状非常好,稳定,并且健康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