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教地理:为什么巴西高原东北一角,年平均降水量仅500毫米左右
巴西高原海拔相对较高,气温偏低,导致对流不像热带雨林地区那样旺盛,因此降水也就不那么多了,所以虽然地处赤道和10°S之间,但是形成的不是热带雨林气候而是萨瓦纳气候,也就是说,巴西高原的海拔高成为其东北部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气温偏低降水偏少的根本原因。
萨瓦纳气候也称热带草原气候,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依降水多少分为干湿两季
㈡ 厄尔尼诺事件为什么会导致巴西干旱
厄尔尼诺暖流,太平洋一种反常的自然现象,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东部,自南向北流动着一股着名的秘鲁寒流,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正是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海域水温普遍升高,向西流动的赤道暖流得到加强。恰逢此时,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到南半球自偏向力(也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左偏转成西北季风。西北季风不但削弱了秘鲁西海岸的离岸风——东南信风,使秘鲁寒流冷水上泛减弱甚至消失,而且吹拂着水温较高的赤道暖流南下,使秘鲁寒流的水温反常升高。这股悄然而至、不固定的洋流被称为“厄尔尼诺暖流”。
㈢ 巴西东部为什么气候
巴西全境大部份为热带气候,亚马孙平原为赤道多雨气候,巴西高原为热带干湿季气候,最南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偶见霜雪。亚马逊平原降水丰沛,东北部地区略为干燥。热带气候:巴西的大部分土地处于赤道线与南回归线之间,只有占全国面积五分之一的土地位于南回归线之南,因而巴西的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根据气候特点,巴西共分潮湿赤道带、潮湿热带、半潮湿热带、半干旱热带和潮湿亚热带五个气候带。平均气温从南向北缓慢上升。然而亚马孙流域,尽管处于赤道带,但气温并不像人们相像的那样高,平均温度不超过27℃,最高气温不超过36℃。巴西利亚、圣保罗等高原城市平均气温仅19℃,气候宜人。在南部亚热带地区,平均温度在16℃—20℃,一些地势高的地方平均温度只有10℃,冬天有时还要下雪。不过巴西各地的湿度相当高,特别是在沿海地带。年降雨量随地区不同而有差异。在潮湿赤道带的亚马孙地区年降雨量最高为1500毫米—2500毫米。只有8月—10月是少雨季节。潮湿热带地区主要是在北里奥格兰德到圣保罗州北部的沿海地区,这里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巴西的大部分地区从米纳斯吉拉斯州、圣保罗州内地、南马托格罗索州和马托格罗索州的南部,到巴伊亚州、马拉尼昂州和塞阿拉州的内地,均属半潮湿热带气候,每年分旱季和湿季,年降雨量为1500毫米。半干旱热带在巴西东北部,年降雨量一般低于1000毫米,而且多集中于一段时期,全年大部分时间缺雨。南回归线以南的巴西土地属潮湿亚热带气候,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巴西与我国的季节正好相反,9月22日—12月21日为春季,12月22日—3月21日为夏季,3月22日—6月21日为秋季,6月22日—9月21日为冬季。
㈣ 巴西热带雨林环境问题
1.热带雨林的树木生长很快,对促进光合作用起着重要作用。这些林木每年从空气中摄取上百万吨二氧化碳,有了雨林就可以保持大气环境的平衡
2.砍伐和焚烧热带雨林加快了不凡,地球上生命多样性的毁灭意味着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这是一种连锁反应。
3.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加大雨林所在地人民的教育,提高其素质,此外限制有污染的企业进入雨林;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特色化经济。
此外如果你对这个问题,还可以通过一下衔接获取你要的信息:
http://www.people.com.cn/GB/huanbao/57/20011219/630312.html
http://2006fjnd.blog.163.com/blog/static/135629112007119102134613/
为了保护环境,更是让我们广大的网民更加了解,我在后面附上一部分内容:
亚马逊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占地球上热带雨林总面积的50%,达65O万平方公里,其中有480万平方公里在巴西境内。这里自然资源丰富,物种繁多,生态环境纷法复杂,生物多样性保存完好,被称为“生物科学家的天堂”。
然而,亚马逊热带雨林却并没有因为它的富有而得到人类的厚爱。人们从16世纪起开始开发森林。1970年,巴西总统为了解决东北部的贫困问题,又做出了一个最可悲的决策:开发亚马逊地区。这一决策使该地区每年约有8万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坏,1969-1975年,巴西中西部和亚马逊地区的森林被毁掉了11万多平方公里,巴西的森林面积同400年前相比,整整减少了一半。
热带雨林的减少主要是由于烧荒耕作、过度采伐、过度放牧和森林火灾等,其中烧荒耕作是首要原因,占整个热带森林减少面积的45%。在垦荒过程中,人们把重型拖拉机开进亚马逊森林,把树木砍倒,再放火焚烧。
热带雨林的减少不仅意味着森林资源的减少,而且意味着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恶化。因为森林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消减污染及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
热带雨林像一个巨大的吞吐机,每年吞噬全球排放的大量的二氧化碳(CO2),又制造大量的氧气,亚马逊热带雨林由此被誉为“地球之肺”,如果亚马逊的森林被砍伐殆尽,地球上维持人类生存的氧气将减少1/3。
热带雨林又像一个巨大的抽水机,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再通过蒸腾作用,把水分散发到空气中。另外,森林土壤有良好的渗透性,能吸收和滞留大量的降水。亚马逊热带雨林贮蓄的淡水占地表淡水总量的23%。森林的过度砍伐会使土壤侵蚀、土质沙化,引起水土流失。巴西东北部的一些地区就因为毁掉了大片的森林而变成了巴西最干旱、最贫穷的地方。在秘鲁,由于森林木断遭到破坏,1925-1980年间就爆发了4300次较大的泥石流,193次滑坡,直接死亡人数达4.6万人。目前,每年仍有0.3万平方公里土地的20厘米厚的表土被冲入大海。
除此之外,森林还是巨大的基因库,地球上约1000万个物种中,有200-400万种都生存于热带、亚热带森林中。在亚马逊河流域的仅O.08平方公里左右的取样地块上,就可以得到4.2万个昆虫种类,亚马逊热带雨林中每平方公里不同种类的植物达12OO多种,地球上动植物的1/5都生长在这里。然而由于热带雨林的砍伐,那里每天都至少消失一个物种。有人预测,随着热带雨林的减少,对皿年后,至少将有50-80万种动植物种灭绝。雨林基因库的丧失将成为人类最大的损失之一。
㈤ 2014巴西旱灾气候成因
2014年巴西严重干旱是指2014年巴西遭遇了近5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导致该国境内最长的圣方济河(Sao Francisco)主要源头干涸,影响河域生态系统。米兰达指出,圣方济河源头干涸,对河域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动态等,正产生质与量的变化。上游分支流形成的几处主要水坝水位迅速下降,除河水质量恶化外,河流生物多样性受影响,沿岸居民用水也受威胁。
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西南的卡纳斯特拉山国家公园是圣方济河的发源地,河流全长2700公里,横越米纳斯吉拉斯、巴伊亚等6州及巴西利亚联邦特区,最后流入大西洋。
圣方济河域委员会主席米兰达(Anivaldo Miranda)表示,河流源头干涸乃前所未有,主因可能是长期严重干旱导致,情况堪忧,甚至已反映在水坝水位上,威胁河域的生物多样性。
米兰达指出,尽管圣方济河源头不是减少河域水量的决定因素,却可做为“测温器”,因为该地区的水库水位可对圣方济河域造成重大环境影响。
也因此,无论如何试图扭转气候变化,当务之急是相关各方必须达成水资源协议,变更圣方济河域的能源开采模式,因为相较于水力发电,巴西东北部干旱地区约100万平方公里面积,更需要水资源解决灌溉、饮用问题。
今年巴西全国遭遇到近50年来最严重干旱,除了南部外,其他地区的情况堪忧,许多城市供水吃紧,一连几个月不定时停水,民众苦不堪言。
南半球地区日前迎来立春,巴西气象局预测气温应较往年同期偏高2至3摄氏度,10月开始雨量正常,但仍不足以解决水库缺水问题。[1]
㈥ 巴西的气候特点
巴西的地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中部和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的亚马逊河流域。全境地形分为亚马逊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圭亚那高原,其中亚马逊平原约占全国面积的1/3,为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约占全国面积60%,为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最高的山峰是内布利纳峰,海拔2994米。巴西大部分地区处于热带,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中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南部部分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亚马逊平原年平均气温25~28度,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16~19度。巴西境内有亚马逊、巴拉那和圣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河流数量多,长度长,水量大,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区。西南部有巴西的水利枢纽--伊泰普水电站。亚马逊河全长6751公里,横贯巴西西北部,在巴流域面积达390万平方公里;巴拉那河系包括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流经西南部,多激流和瀑布,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圣弗朗西斯科河系全长2900公里,流经干旱的东北部,是该地区主要的灌溉水源。海岸线长7400多公里,领海宽度为12海里,领海外专属经济区188海里。
㈦ 巴西东北部为什么要干旱
请问是地理题吗,因为 巴西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但水资源分布不均,很多地区都要靠天吃水。去年巴西就曾发生严重干旱,导致1265个城市水资源告急。从去年底到现在,由于降水量不足,还有就是巴西西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要说干旱也只能是巴西东部,巴西东部虽然与西部同属赤道地区但由于地形影响(巴西高原)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是干湿季节分明,每年11月-次年4月为干季,有的年份会造成严重干旱。
另外近年来的雨林破坏,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气候异常,环境污染等也加剧了巴西的干旱程度。
希望能够帮到你。
㈧ 巴西的地理环境怎样
巴 西
自然地理:854.7万平方公里,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北邻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圭亚那、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西邻秘鲁、玻利维亚、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东濒大西洋。海岸线长7400多公里,领海宽度12海里,领海外专属经济区188海里。国土80%位于热带地区,最南端属亚热带气候。北部亚马孙平原属赤道气候,年平均气温27-29℃。中部高原属热带草原气候,分旱、雨季。南部地区平均气温16-19℃。
㈨ 巴西为什么干旱那是热带雨林和草原气候的
巴西境内并不是都干旱,西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要说干旱也只能是巴西东部,巴西东部虽然与西部同属赤道地区但由于地形影响(巴西高原)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是干湿季节分明,每年11月-次年4月为干季,有的年份会造成严重干旱。
另外近年来的雨林破坏,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气候异常,环境污染等也加剧了巴西的干旱程度。
希望能够帮到你。
㈩ 巴西的气候怎样
巴西全境大部份为热带气候,亚马孙平原为赤道多雨气候,巴西高原为热带干湿季气候,最南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偶见霜雪.亚马逊平原降水丰沛,东北部地区略为干燥.热带气候:巴西的大部分土地处于赤道线与南回归线之间,只有占全国面积五分之一的土地位于南回归线之南,因而巴西的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根据气候特点,巴西共分潮湿赤道带、潮湿热带、半潮湿热带、半干旱热带和潮湿亚热带五个气候带.平均气温从南向北缓慢上升.然而亚马孙流域,尽管处于赤道带,但气温并不像人们相像的那样高,平均温度不超过27℃,最高气温不超过36℃.巴西利亚、圣保罗等高原城市平均气温仅19℃,气候宜人.在南部亚热带地区,平均温度在16℃—20℃,一些地势高的地方平均温度只有10℃,冬天有时还要下雪.不过巴西各地的湿度相当高,特别是在沿海地带.年降雨量随地区不同而有差异.在潮湿赤道带的亚马孙地区年降雨量最高为1500毫米—2500毫米.只有8月—10月是少雨季节.潮湿热带地区主要是在北里奥格兰德到圣保罗州北部的沿海地区,这里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巴西的大部分地区从米纳斯吉拉斯州、圣保罗州内地、南马托格罗索州和马托格罗索州的南部,到巴伊亚州、马拉尼昂州和塞阿拉州的内地,均属半潮湿热带气候,每年分旱季和湿季,年降雨量为1500毫米.半干旱热带在巴西东北部,年降雨量一般低于1000毫米,而且多集中于一段时期,全年大部分时间缺雨.南回归线以南的巴西土地属潮湿亚热带气候,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巴西与我国的季节正好相反,9月22日—12月21日为春季,12月22日—3月21日为夏季,3月22日—6月21日为秋季,6月22日—9月21日为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