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星期天去圣保罗大教堂
不要参加教会的礼拜,因圣灵已不在那里做工了。 也可暂时收听familyradio电台广播. 但应该到当地教堂购买一本《圣经》,自己在家天天看,只有多读经,才能认识哪些是罪,及耶稣的要求是什么。中国大陆的书店里是很少卖圣经的。
Ⅱ 去巴西旅游有什么好的路线推荐
巴西 10天,出境游
第1天:
上海/巴黎/里约热内卢
从上海起飞乘机经欧洲转机飞往巴西里约热内卢。
第2天:
里约热内卢
早上抵达巴西最美丽的海港城市里约热内卢,入住酒店稍作休息。上午参观世界第一大足球场MARACANA,随后前往里约最具特色的市中心,参观当地教堂、戏剧院等。午餐于当地中餐馆。下午返回美丽的帕卡巴那海滩地区,此海滩被誉为全世界最漂亮的海滩,连绵4.5公里的白沙滩,拥挤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住宿里约。
第3天:
里约热内卢
早餐后乘车前往巴西着名的耶稣山,此山有一高达700米、宽40米、重量超过200吨的巨型基督像,它是为了纪念巴西独立运动胜利而特聘希腊、葡萄牙和意大利的雕塑家制作的。下午乘登山吊车游览面包山,此山海拔335公尺,山畔的植物园种着各种奇花异草,从山顶的凉亭俯瞰里约,四周群山尽收眼底。住宿里约。
第4天:
里约/伊瓜苏大瀑布
早餐后乘机飞往世界三大瀑布之一的伊瓜苏大瀑布。抵达后参观伊瓜苏瀑布(巴西部分),此瀑布高80公尺、宽5公里,是世界上最宽的瀑布,位于巴拉圭、巴西、阿根廷三国交界处,距离瀑布下游28公里处有标志着三国国界的石碑。瀑布区被三国指定为国立公园,观赏气势如虹的大瀑布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晚上自费品尝巴西烤肉并观赏着名的热情奔放桑巴舞表演。住宿伊瓜苏。
第5天:
伊瓜苏大瀑布/玛瑙斯
早餐后驱车前往参观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三国交界友谊桥,下午乘机飞往位于亚马逊河畔的热带雨林城市玛瑙斯。住宿玛瑙斯。
第6天:
玛瑙斯
酒店内早餐后乘船游览亚马逊河,眺望玛瑙斯外滩风貌,观赏黑白两河交汇奇观,穿过曲静木桥,参观当年葡萄牙人残杀印地安人的魔鬼沼泽地JANAVARY。午餐后换小船进行热带原始森林探险。下午四点左右返回。住宿玛瑙斯。
第7天:
玛瑙斯/圣保罗
早餐后,乘机前往圣保罗,抵达后游览PAULISTA金融街,领略圣保罗繁华的都市景象,参观拉美议会大厦,拉美民俗展馆,参观圣保罗大剧院,巴西工艺品店。住宿圣保罗。
第8天:
圣保罗/巴黎
参观IPIRANGA皇宫,观赏欧式皇家花园。圣保罗大教堂,东方移民商业LIBERDADE。晚上乘机飞欧洲。
第9天:
巴黎/上海
巴黎转机飞往上海!!!
第10天:
上海
抵达上海,结束此次愉快的巴西猎奇之旅。
Ⅲ 加尔各答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哪些景点必去
1、维多利亚纪念馆还有190条相关问答,更多加尔各答新奇玩法,点击查看
Ⅳ 圣保罗怎么玩有什么攻略可以推荐一下么
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旅游地推广者,我要告诉你们,巴西除了里约还有一座城市是巴西本地人都很喜欢去的,就是圣保罗。
如果说圣保罗最豪华的建筑,我想还是圣保罗市剧院,设计很有巴黎圣母院的风格。相比起说它只是一个建筑,我更加喜欢形容它是一件艺术品,繁复的外观,被各种金色和大理石包围的内里,都是值得我们认真观看的点。
在巴西突然被人拉起就跑,惊险之旅给我留下了这样的“教训”的城市圣保罗,原来本地人也喜欢这,那么你来么
Ⅳ 圣保罗大教堂的作者
圣保罗大教堂
伦敦圣保罗大教堂简介
St.Paul's Cathedral
圣保罗大教堂(St.Paul's Cathedral)坐落于英国伦敦,位于伦敦泰晤士河北岸纽盖特街与纽钱吉街交角处,巴洛克风格建筑的代表,以其壮观的圆形屋顶而闻名,是世界第二大圆顶教堂,它模仿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是英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
圣保罗大教堂最早在604年建立,后经多次毁坏、重建,由英国着名设计大师和建筑家克托弗.雷恩爵士(Sir Christopher Wren)在17世纪末完成这伦敦最伟大的教堂设计,整整花了45年的心血。圣保罗教堂另一个建筑特色,是少数设计、建筑分别仅由一人完成,而非历经多位设计、建筑师的教堂之一,目前教堂内还有一个雷恩的墓碑,上书“If you seek his monument, just look around”。
教堂平面为拉丁十字形,纵轴156.9米,横轴69.3米。十字交叉的上方矗有两层圆形柱廊构成的高鼓座,其上是巨大的穹顶,直径34米,离地面 111米。教堂正门上部的人字墙上,雕刻着圣保罗到大马士革传教的图画,墙顶上立着圣保罗的石雕像,整个建筑显得很对称且雄伟。正面建筑两端建有一对对称的钟楼,西北角的钟楼为教堂用钟,西南角的钟楼里吊有一口17吨重的大铜钟。教堂内有方形石柱支撑的拱形大厅,各处施以金碧辉煌的重色彩绘,窗户嵌有彩色玻璃,四壁挂着耶稣、圣母和使徒巨幅壁画。唱诗班席位的镂刻木工,圣殿大厅和教长住处螺旋形楼梯上的精湛铁工,都反映了当年的高度艺术与装饰水平。教堂内还有王公、将军、名人的坟墓和纪念碑,如两位11世纪撒克逊国王、威灵顿将军、雷恩建筑师的坟墓。
圣保罗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1981年狄安娜与查尔斯的婚礼大典,到现在仍然不减圣保罗大教堂对旅客的吸引力,因其整体建筑设计优雅、完美,内部静谧、安详。
伦敦圣保罗大教堂是1675~1710年建造的英国国教的中心教堂,被誉为古典主义建筑的纪念碑。由英国建筑师C·雷恩(Christopher Wren,1632——1723)设计。大教堂原方案的平面是希腊十字形,带有一个突出的门廊。教会要求有一个较长的大厅,以适应传统礼仪的需要,因而改成中世纪典型的拉丁十字形平面。建筑总高108米,教堂的平面由精确的几何图形组成,布局对称,中央穹顶高耸,由底下两层鼓形座承托。穹顶直径34.2米,有内外两层,可以减轻结构重量。正门的柱廊也分为两层,恰当地表现出建筑物的尺度。四周的墙用双壁柱均匀划分,每个开间和其中的窗子都处理成同一式样,使建筑物显得完整、严谨。但两旁仍有两座有明显哥特遗风的钟塔,为英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
1666年一场大火将原有的一座哥特式大教堂毁于一旦。现存建筑是英国着名设计大师和建筑家克托弗.雷恩爵士营建的。工程从1675年开始,直到1710年才告完工,共花费了75万英镑。为了这一伟大的建筑艺术杰作,雷恩整整花了45年的心血。
圣保罗大教堂是世界第二大圆顶教堂,仅次于罗马的圣彼得教堂,中世纪的罗马教堂从古典建筑中汲取的特殊的、略带冷峻的、严肃而端庄的美,采用了拜占庭时代第一批教堂、寺院的结构,重新组合了门厅、后殿及堂内的祭坛、凯旋拱门,给了它们一种新的秩序,创造了一种新的模式。
教堂一般都是设在长方形的地基上,内部的各个空间用长排的雄伟大圆柱进行分割。圣保罗大教堂最早在604年建立,后经多次毁坏、重建,在17世纪末由列恩(sir christopher wren)一人独立完成教堂的设计和建筑,目前教堂内还有一个列恩的墓碑。走进教堂就会为那宽广挑高的中殿赞叹不已,圆顶下的诗班席是教堂中最华丽庄严之处,天花板上绘画细腻精致。要想尝试圣保罗耳语廊(whispering gallery)的神奇,要从教堂一侧爬上数百层阶梯,对着耳语廊的通孔说话,神奇回音效果在其他任一通孔都可以听到回声。从耳语廊再往上可抵达塔顶,是眺望伦敦市区的绝佳地点。教堂地下室设有名人英雄纪念碑。1981年戴安娜与查尔斯的婚礼大典就在此举行。
圣保罗大教堂坐落在离奥莱里亚耐城墙两公里远的空旷区域,初建时它的周围是一片广阔的田野,为此被人们称作“城外的圣保罗”。四世纪,君士坦丁大帝在据说是传教者圣保罗为主殉道的墓上筑起了这座教堂。墓地附近有三个缄口苦修会修道院。传说圣保罗被异教徒斩首之后,头颅落地时反弹着跳了三下,顿时地面上涌出了三股清泉,修道院就是筑在泉眼边上的。
壮观的圆形屋顶和别具一格的建筑特色闻名于世.公元604 年, 东撒克逊王埃塞尔伯特在卢德门山顶上建造了这座大教堂, 并以伦敦保护神圣保罗的名字命名.从那以后, 这里一直是伦敦主教堂所在地.
圣保罗大教堂曾经几度重建.现在的建筑是1666年大火烧毁后, 由英国建筑大师克里斯托弗·雷恩爵士重新设计建造的.工程于1675年开工, 直到1710年才最后完工.雷恩爵士于90高龄亲眼目睹了教堂的落成.这座大教堂也成为西方世界中唯一一座在建筑设计师有生之年完成的大教堂.
圣保罗大教堂在设计上深受罗马圣彼得教堂的影响.大教堂平面呈十字形, 其主体建筑是两座长152 米、宽36米的2层十字形大楼, 十字楼的交叉部分拱托着一座高110米的大圆顶建筑, 大圆顶的上端, 安放着一个镀金的大十字架.圆顶底下高出十字楼的部分, 是一个两层圆楼, 底层外围建有一圈挺拔的圆形石柱, 顶层则有一圈围以石栏的阳台, 站在这里可以欣赏伦敦市景.
大教堂正门向西, 门前有一道由6对高大的圆形石柱组成的走廊.正门上部的人字墙上, 雕刻着圣保罗到大马士革 (今叙利亚首都) 传教的图案, 人字墙顶尖处立着圣保罗的石雕像.教堂正面建筑的两端, 有一对钟楼彼此呼应.西北角的钟楼里, 挂着一组教堂用钟;西南角的钟楼里, 吊着一口重17吨的大铜钟.这是英格兰最大的铜钟.每天凌晨1点, 由教堂人员敲打5分钟.整座大教堂结构严谨, 造型庄重, 气势宏大, 是英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
圣保罗大教堂内, 是用方形石柱支撑起来的拱形大厅, 厅内有牧师的讲坛和长条木椅.窗户以彩色玻璃镶嵌, 四壁挂着耶稣、圣母和信徒的巨幅油画, 天花板上有各种精美雕刻, 大厅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艺术感染力.唱诗班席位的镂刻木工、圣殿大门和教长住处螺旋形楼梯上的精湛铁工, 都反映了当年高度的艺术水平和装饰技术水平.
圣保罗大教堂有欧洲最大的地下室, 里面有英国海军上将纳尔逊的坟墓.1815年在滑铁卢大败拿破仑的威灵顿将军的墓室在侧室.大教堂设计师雷恩的坟墓在地窖之内.墓志铭为:“如果要找他的纪念碑, 请环顾四周”.地下室里还有一些王公达官的坟墓和纪念碑.
大教堂内还有两座存放着中世纪武士勋章、圣迈克尔和圣乔治骑士团勋章和英帝国勋章的小教堂, 另有一座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英国牺牲的美国人的纪念堂.
圣保罗大教堂是英国人民的精神支柱, 被视为火焰中飞舞的凤凰再度升起的地方.
巴西圣保罗大教堂简介
该教堂始建于1913年,直到1954年才建成,并作为庆祝建市四百周年的活动对外开放。它的前身是殖民时代的大教堂,整个工程由马克西米利亚诺建筑师设计建造。在艺术特点上,它融合了哥特式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教堂的地下墓室安放着包括原印第安酋长在内的名人的灵柩。每扇玻璃窗上都反映着圣经里不同的宗教主题。里面还有多达一万个声管的意大利管风琴以及包含65 个小钟的大套钟。教堂前面的广场从16世纪开始,就一直是每次盛大宗教游行的出发点,正中央的“零起点”是测量圣保罗和其他城市距离的起点。
主教堂从2000年开始关闭,进行装修,耗时两年多,花费三千万雷亚尔,到2002年的九月份才恢复对外开放。
中世纪的罗马教堂有一种从古典建筑中汲取的特殊的、略带冷峻的、严肃而端庄的美,它们采用了拜占庭时代第一批教堂、寺院的结构,重新组合了门厅、后殿及堂内的祭坛、凯旋拱门,给了它们一种新的秩序,创造了一种新的模式。教堂一般都是设在长方形的地基上,内部的各个空间用长排的雄伟大圆柱进行分割。如果你在看惯了辉煌精致的巴罗克风格教堂之后,想领略一下中世纪教堂的风采,那么,就去城外的圣保罗大教堂吧。虽然它是于本世纪初在原教堂的余烬中重新修建的,但属原教堂的忠实翻版,完全保持了古罗马君士坦丁风格教堂的特色。
圣保罗大教堂坐落在离奥莱里亚耐城墙两公里远的空旷区域,初建时它的周围是一片广阔的田野,为此被人们称作“城外的圣保罗”。四世纪,君士坦丁大帝在据说是传教者圣保罗为主殉道的墓上筑起了这座教堂。墓地附近有三个缄口苦修会修道院。传说圣保罗被异教徒斩首之后,头颅落地时反弹着跳了三下,顿时地面上涌出了三股清泉,修道院就是筑在泉眼边上的。395年,罗马皇帝奥瑙里奥在任时,教堂被扩建,自此直到16世纪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落成,城外的圣保罗教堂一直是罗马最大的教堂。从13世纪至15世纪,教堂一次次被修缮美化,许多艺术大师们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成果,这里集中了珍贵的镶嵌画、壁画与浮雕,享有艺术宝库的美名。
1823年7月15日,由于整修时的疏忽,描金的木制天花板意外起火,烈焰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几乎完全吞噬了这座辉煌、罕见的古罗马教堂,除了正门的一部分、大厅的凯旋拱门和十字耳堂及廓庭花园之外,所有其他部分都付之一炬。法国作家司汤达当时正在罗马,对这一不可弥补的惨剧,他在《罗马漫步》一书中有这样的描述:“火灾发生的第二天,我去了圣保罗。它给我留下了一种庄严同时凄丽的美感,恰如奠扎持的音乐一般。灾祸留下的可伯痕迹还是如此活生生地展现在那里,教堂内堆满了半焦的冒着青烟的檀梁,被劈开砸断了的大圆石柱仿佛时刻有倒下来的危险。深深震惊了的罗马人到这里祈祷,来看他们被火烧掉了的教堂。”虽然司汤达“毁掉也是一种美”的叹息呈在这一珍贵文化遗产遭受的巨大损失面前显得肤浅;但他的描绘给后人留下了火灾之后的真实场景。经过长时间的酝酿,教廷决定重新修建圣保罗大教堂,并声明将在所有文字和绘画资料的基础上,尽量按原教堂的结构和规模重建。鉴于工程的巨额需要,教廷不得不向全世界发出了集资的邀请;这一计划立即得到了许多国家的支持,除了提供了大量的金钱和人力之外,很多国家元首还为此捐赠了珍贵的建筑材料,埃及总督赠送了雪花石膏圆柱和镶片,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赠送了大批孔雀石,后来被雕成大殿内的祭坛。修筑工作整整用了一个世纪的时光,它的竣工是以大殿内一百根大理石圆柱的完成为标志的。重建的圣保罗大教堂宏大庄重,忠实地再现了教堂的昔日风貌,但仿佛始终有一层谈谈的薄雾笼罩在它的周围,也许是因为它地处城外,也许它不象其他教堂那样古老,那样豪华,还有许多说不清的原因,除了虔诚的朝圣者外,游人似乎不太喜爱这只从火灾余烬中飞出来的凤凰。
一到圣保罗大教堂,即使不了解它的历史,你也会情不自禁地对它产生一种敬畏的感觉。它的正六前的四方形门廊庭院是原教堂没有的,这里绿草如茵,几棵巨大的热带棕榈在草坪上投下它们安详的影子。庭院四周的高大圆柱显得肃穆庄严,你在他们中间缓缓走过,抬手抚一下圆润光滑的大理石,一股刺骨的冰凉透过手心直侵入肌体,你会不由地打一个寒战,赶紧垂下手来。你不能解释为什么这里会有如此的气氛。傲然挺立的圆柱似乎顾影自怜,拒绝人们的爱扶。同样是地中海的骄阳,同样有碧绿的草地和茂盛的灌木,这里却不同于其他教堂,那高高的、美丽的热带棕榈给人带来的一向是活力和暖意,在这庭院里却显得格外孤独。庭院的中央立着一尊圣保罗的雕像,他面目严肃,一手持宝剑,一手拿着给众教徒留下的告别信:“我一生经历了艰辛和困苦,我坚守了我的信仰。如今人生的旅程已尽,我预备为主的事业而献身……”也许从这些话语你能明白一点教堂的悲凉气氛吧。抬起头来,眼前是由梵蒂冈镶嵌艺术大师们集体创作的大型镶嵌画,在太阳的直射下闪闪发光,显得壮丽豪华,但那浅蓝色的基调与周围的雪白大理石相衬,更有超凡脱俗的味道。或许这是人为的一种冷调子,想引人步入纯净的天上世界?
一跨入大殿,你顿时会生出一种迷茫无助的感觉来,巨大的空间内一百根高耸的圆柱庄严地托起一个个半圆的拱门,柱头精雕的花叶灿烂夺目,你不由得会有一种错觉,这难道是一座被完整无缺、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的中世纪大教堂吗?沿着光滑的大理石地板,你昂着头径直向前走,像是要迎着一种力量、一种希望似的走着,你的身后,孤独的足音在空旷的大厅里回响。柔柔的光从高大的弓形窗户里射进来,你会突然被那窗玻璃上美丽的波浪纹所吸引,一径走到它的下面,这才发现镶在窗框上的是被削得极薄的、打磨得极光滑均匀的钙质雪花石膏片。于是你忘情地一扇一扇地看过去,围着大殿整整走了一圈。那淡黄的透明底上泛着橙色、浅绿色、灰色、雪白色的纹,曲曲折折、袅袅婷婷,深的如乌云压顶,浅的如烟似雾,竟找不出一块重复的来。停下脚,你才明白这里头的光为何是如此柔和,如此朦胧。
大殿的尽头是教宗祭坛,除了教皇之外,没有任何人有权在此主持弥撒。祭坛的上方是一个13世纪制作的绚丽的华盖,在火灾中幸亏它上方凯旋拱门的保护才没有被毁掉。祭坛的位置正设在圣保罗的墓上。如果你是个有心人,那么沿着大殿转的时候会发现大圆柱壁上的小圆框,每一个框中都有一位教宗的镶嵌肖像,共二百六十五尊。说实话,除了专修天主教历史的学者会移步逐一辩认,很少有人一一看它们,更没人能道得出教皇们的故事来了。
从大殿右边的门出去,你就来到了圣保罗大教堂的廊柱花园,这是1823年火灾中没有被焚毁的珍贵部分。它精美雅致,与教堂前肃静的庭院和空旷的大殿相比,显得更温馨美丽。廊柱花园建于13世纪,是瓦萨莱多的杰作,也是现存的13世纪最典型的建筑与装饰相结合的作品。廊院属阿拉伯科斯马特斯风格,它的结构是这样的:精致秀丽的双排小支柱托起高雅的拱顶,柱子的制作分光滑型、双重型、扭曲型等,一部分的柱身完全是用彩色大理石镶嵌的。这回廊的内侧陈列着许多浮雕碎片和不完整的雕塑,都是从火堆里抢救出来的古物。也许是廊院的异国情调,也许因为它小巧玲珑,这里竟是整座大教堂中最温暖、最有人情味的地方。花园中央的浅盆小喷泉的池底静静地躺着几枚硬币,时时有人弯腰捧起圣水浇湿前额,然后划着十字笑盈盈地离去。栽在草坪四周的是各色玫瑰,几朵浅黄的正在凋零,花瓣落在黑土上显得很安详,它们的身边,一丛深红的花在怒放。
圣保罗大教堂殿内的忏悔亭的小红灯被点亮了,在这庞大的空间里如同无垠的天空中的几颗弱星。一个老妇人跪在那深色樱桃木雕的小间前,双手托在胸上,显得孤零零的。你望着她布满皱纹的脸和身边的采购袋,猜想她的忏悔也许只是一种寻求宽慰的方式,因为小亭的里头有在耐心地倾听她,一如既往地安抚她,再三表示永远不会抛弃她。安慰和关注对每一个人来说是何等的重要,特别是在人生最后一站,许多人会显得无助和孤独。你重又转向后殿的巨型镶嵌画,那上面的天主眉目和善,他望着你,望着在他脚下延伸的直排圆柱,望着向外开着的门,欲语还休,仿佛那句神秘的话永远凝在了他含笑的双唇上。他知道,每一个进到这里的人,只要望着他的眼睛,就能读懂那句话的含义。
Ⅵ 圣保罗大教堂的最成功之作是什么
圣保罗大教堂(St.PauICathedral)位于泰晤士河北岸纽盖特街与纽钱吉街交角处。公元604年,东撒克逊王在伦敦的卢德门山顶上建造了圣保罗教堂。后几经重建。克里斯托弗·雷恩设计的新圣保罗大教堂,1675年动工,1710年建成。教堂平面为拉丁十字形,纵轴156.9米,横轴69.3米。十字交叉的上方矗立有两层圆形柱廊构成的高鼓座,其上是巨大的穹顶,直径34米,离地面111米。马德琳·梅因斯通和罗兰·梅因斯通说圣保罗大教堂最成功之作是交叉形十字堂的左右两个门,圆顶就在其上巍峨升起,恰如一顶完美的皇冠。从一般来看,圣保罗大教堂可以归入文艺复兴建筑,但是它同时具有巴洛克建筑的风格。
Ⅶ 巴西好玩吗有哪些地方可以去玩
对于南美国家巴西来说,独树一帜的拉丁风情是极具吸引力的,作为游客往往会颇为憧憬和向往这个充满了火辣和热情的国度,丰富的旅游资源也足以说明巴西还是很好玩的,且不说声名远扬的足球文化,仅仅是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这两座城市,就有着很多让人乐不思蜀的旅游景点。
除此之外,糖面包山作为里约热内卢的地标性建筑,不但可以俯瞰整座城市的全貌,而且登上山顶还能够被夕阳下的基督山所陶醉,周边主题各异的景致也会让游客的巴西之旅留下难忘的美好回忆,总之充满了拉丁风情的巴西还是值得我们去切身感受的。
Ⅷ 巴西标志性建筑是什么
议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总统府和外交部水晶宫等是巴西利亚的标志性建筑。
最高的建筑是高224米的电视塔,比巴黎埃菲尔铁塔低100米,为世界第四高铁塔,重378吨。
巴西联邦共和国(The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
东濒大西洋,同除智利和厄瓜多爾尔尔以外的所有南美洲国家接壤。北邻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圭亚那、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西界秘鲁、玻利维亚,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东濒大西洋。国土面积约占南美洲总面积的46%,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为世界第五大国家。
巴西利亚是联邦区政府所在地,联邦区(Distrito Federal)面积5822平方公里,所属城区和卫星城共10个,总人口约200万。现任联邦区长官为若阿金.罗里兹(Joaquim Roriz)。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210亿美元,占全国的2.73%。经济以服务业为主,约占联邦区产值的90%;工业占10%,主要为建筑业和水泥制造业。
巴西利亚位于巴西中央高原,海拔1158米,气候宜人,全年分为雨季和旱季,年均最高温度为29.3°C,最低温度为17.1°C。年降雨量为1603毫米。巴西利亚以其独特的建筑闻名于世。其总体建设计划由建筑大师卢西奥.科斯塔(LÚCIO COSTA )完成。在灯火通明的夜晚从空中俯视,巴西利亚宛如一架驶向东方的巨型飞机。整座城市沿垂直的两轴铺开:向机翼南北延伸的公路轴和沿机身东西延伸的纪念碑轴。机头是三权广场,机身是政府机构所在地,机翼则是现代化的立体公路。三权广场左侧是总统府,右侧是联邦最高法院。广场对面是国会参、众两院,两院会议大厅建筑外观如同两只大碗,众议院的碗口朝上,象征“民主”、“广开言路”;参议院的碗口朝下,象征“集中民意”。国会的两座28层大楼之间有通道相联,呈“H”型,为葡语“人”的首字母。三权广场上的议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总统府和外交部水晶宫等是巴西利亚的标志性建筑。1987年12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巴西利亚为“人类文化遗产”。
巴西利亚最高的建筑是高224米的电视塔,比巴黎埃菲尔铁塔低100米,为世界第四高铁塔,重378吨。铁塔了望台位于75米处,可容纳150人,游客可免费乘电梯登台。每逢周末铁塔周围有手工艺品市场。
市内帕拉诺阿(PARANOA)湖为人工湖,由四条河流拦截而成,状如“人”字,面积近40平方公里,蓄水量4.91亿立方米,有调节气候的作用。湖区人口约50万。湖岸长80公里,沿岸分布着45个娱乐和运动俱乐部。 巴西利亚现有小学464所、中学84所、大学10所,剧院15家,电影院20家,博物馆13个,艺术馆19个。
2000年人口1.69799亿,居拉美首位,世界第五位。
圣保罗市(Sao Paulo)于1554年建市,是南美最大城市,圣保罗州首府,位于该州东南部。海拔760米,面积1493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740万。圣市是巴西工商、金融中心,产值和工业产值分别占全州总产值和工业总产值的50%和70%。主要工业:机械、汽车、电器零件和轻工业。此外还有医药、塑料、烟草等以及出版印刷。全市共有各类企业22.5万家,全国50个最大企业中有30个在此。银行和分行5037家,银行职员占就业人口的10%。全市共有超市750个,11个现代化购物中心10余家,还有800多个集市。圣市工业就业人口占全国总数的20%。圣市也是南美最大的外贸基地。1984年,我国在圣保罗设总领事馆。1988年,圣市与上海市结为友好城市。约有17万华侨华人居住于圣保罗市,多家中资公司在此设有机构。
伊瓜苏市(Foz do Iguazul)位于巴西、巴拉圭、阿根廷三国交界的巴拉那河与伊瓜苏河汇合处。“伊瓜苏”在印第安瓜拉尼语中意为“大水”。全市面积630平方公里(其中伊瓜苏国家公园占20%,伊泰普湖占30%)。市区面积85平方公里,海拔183米,人口25万。年平均温度27.7°C,每年1月气温最高,平均温度28.1°C;7月最冷,平均温度14.6 °C,年降雨量1712毫米,年平均湿度80%。
伊瓜苏市是巴西第二大旅游中心,年均接待游客约700万人次,当地居民主要从事商业和旅游业。目前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距市区12公里,着名的伊瓜苏大瀑布距市区28公里。该市距巴拉圭东方市仅6.5公里(每年巴西约有600万人次前往东方市购物),距阿根廷境内的伊瓜苏港市10公里,距阿境内的大瀑布29公里。
伊瓜苏市约有3000华侨华人,其中大多数在位于巴拉圭一侧的东方市经商,居住在伊市。伊瓜苏大瀑布伊瓜苏大瀑布位于巴西与阿根廷交界处的伊瓜苏河上,形成于1.2亿年前。1542年被西班牙人发现。大瀑布由275个瀑布组成,最大的瀑布跌水90米,流量1500立方米/秒,被称为“魔鬼之喉”。大瀑布的四分之三在阿根廷境内,但从巴西一侧看去更为壮观。巴境内参观里程1公里(阿境内参观里程3公里)。
伊泰普水电站 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西与巴拉圭之间的界河--巴拉那河(世界第五大河,年径流量7250亿立方米)上,伊瓜苏市北12公里处,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水电站,由巴西与巴拉圭共建,发电机组和发电量由两国均分。目前共有18台发电机组(每台7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1260万千瓦,年发电量790亿度。
伊泰普(Itaipú)在印地安语中意为“会唱歌的石头”。伊泰普水电站于1974年10月17日动工修建,1991年5月6日竣工,历时17载。水电站主坝为混凝土空心重力坝,高196米(海拔225米),长1500米。右侧接弧形混凝土大头坝,长770米。左接溢洪道,溢洪闸长483米,最大泄洪量为62200立方米/秒。两岸还接有堆石坝、土坝,整个坝长7853米,水位落差118.4米。水库面积1350平方公里(其中巴西侧750平方公里,巴拉圭侧600平方公里),容量290亿立方米。
伊泰普水电站工程由美国旧金山国际工程公司和意大利米兰电力顾问公司提供咨询并于1971-1974年间完成了总体规划、导流工程、水轮发电机组选用等关键性设计。发电机组全部由德国和巴西的合资企业在巴西制造。巴西、巴拉圭两国政府为开发伊泰普水电站组成伊泰普联营公司,负责施工建设和经营管理。两国政府签订的有关协议对水电站的重大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巴西和巴拉圭两国电力频率不同,分属巴西和巴拉圭的机组分别采用60赫和50赫的频率。高压交流输电线为750千伏。巴拉圭目前只能消费水电站发电量的2%,故按规定(50年内,巴拉圭分得电力的多余部分必须卖给巴西,50年后可以自由转售)将剩余48%的电卖给巴西。伊泰普水电站由巴西福纳斯公司(Furnas)中心调度所负责调度。
伊泰普联营公司注册1亿美元,两国电力公司各出一半并分别拥有水电站的一半产权。建设资金的99%依靠贷款,由巴西负责筹集。水电站建设总投资为234亿美元,其中工程投资112.4亿,利息支出121.6亿。根据两国政府协议,水电站按50年(1974-2023年)还清本息确定电价(仍以美元计)。其间可借新债还旧债。贷款还本付息费用占水电站经营管理费的70%。 自1991年起,伊泰普水电站每年发电收益约23亿美元。
里约热内卢(Rio de Janeiro) 是里约热内卢州首府,位于该州南部,坐落在瓜纳巴拉海湾内侧,海拔2.3米,面积1250平方公里,人口约550万,是巴西第二大城市。年均最低温度为17°C,最高温度为36°C。里约市建于1565年,1834-1960年为巴西首都。是巴西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也是巴西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文化中心。
里约热内卢在葡萄牙语中意为“一月的河”。1501年1月葡萄牙航海家抵达这里时,误以为瓜纳巴拉湾是大河的入海口,因而得名。里约依山傍海,风景优美,是巴西和世界着名的旅游观光胜地。主要名胜有耶稣山、面包山、尼特罗伊大桥等。里约的海滩举世闻名,其数目和延伸长度为世界之最,全市共有海滩72个,其中两个最有名的海滩是:科巴卡巴纳海滩和依巴内玛海滩。里约被誉为“狂欢节之都”,巴西一年一度在这里举办最有特色的狂欢节。
1986年里约热内卢市与北京市结为友好城市。1992年我国在里约设总领事馆。约有5000华侨华人居住于里约市,多家中资公司在此设有机构。
科尔科瓦多山(Corcovado) 科尔科瓦多山(又称耶稣山)高710米,位于里约市蒂茹卡国家公园内。山顶塑有一座两臂展开、形同十字架的耶稣像,故又名耶稣山。巨大的耶稣塑像在全市的每个角落均可看到,是里约的象征之一。该塑像建于1931年,高30米(相当于13层楼高),重1145吨。仅其头部就高3.75米、重30吨;左右两手手指顶端之间距离为28米;两臂面积约38平方米,重114吨;塑像基座面积为100平方米。
面包山(Pão de Açucar) 此山因形似法式面包而得名。位于瓜纳巴拉湾入口处,是里约的象征之一。山高394米,登上山顶可将里约全景尽收眼底。与面包山为邻的有两座略低的山峰--狗面山和乌尔卡山,均为215米高。1565年,里约市在这两座山之间创建,现在山脚下还能看到当年保卫里约市的圣若奥古城堡。
玛瑙斯市(Manaus)为亚马逊州首府,地处黑河和索里芒斯河(亚马逊河支流)交汇处,面积14337平方公里,人口150万。该市地处亚马逊平原,位于南纬3度,常年湿热多雨,年平均温度26°C,最高可达35.6°C,最低18.5°C。年平均降雨量2500毫米。该市工业以冶金、电子和机械为主。该市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浮动码头,全长1313米。农产品主要有柑橘、木瓜等水果。现有高等院校4所,中学370所,小学72所,医院24所,病床1570个。玛瑙斯是着名的旅游城市,主要景点有海关大楼(砖瓦均从英国进口)、马瑙斯大剧院、印第安人博物馆等。距市区80公里就是野生热带雨林。亚马逊河亚马逊河发源于秘鲁中部的科迪勒拉山脉,全长6751公里,在巴西境内3165公里,河面宽广,支流众多,流域和流量均居世界第一,水量占世界淡水总量的20%。由亚马逊河冲击而成的亚马逊平原面积705万平方公里,大多位于巴西境内。亚马逊流域适合植物生长,有浩瀚无际的原始森林,各种植物两万余种,盛产优质木材,并被誉为“地球之肺”。亚马逊河上游由黑河和索利芒斯河组成。索河河水为黄色,黑河河水为浓咖啡色,因比重、流速不同,两种河水在交汇处长达数十公里的河面上黑黄分别,互不相犯,成为一大景观。
巴西的印第安人在接待客人时,有一种特殊的礼仪--淋浴礼。
巴西狂欢节原是北半球和天主教的节日,是由葡萄牙人传入巴西的,它吸收了黑人的音乐和舞蹈而变成闻名遐迩的巴西特有的传统节日。
巴西人具有尊敬老人的民族美德,每年8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父亲节,这一天举国同庆。
巴贡巴祭典是巴西黑人的宗教节日。
Ⅸ 巴西圣保罗大教堂简介
该教堂始建于1913年,直到1954年才建成,并作为庆祝建市四百周年的活动对外开放。它的前身是殖民时代的大教堂。在艺术特点上,它融合了哥特式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教堂的地下墓室安放着包括原印第安酋长在内的名人的灵柩。每扇玻璃窗上都反映着圣经里不同的宗教主题。里面还有多达一万个声管的意大利管风琴以及包含65 个小钟的大套钟。教堂前面的广场从16世纪开始,就一直是每次盛大宗教游行的出发点,正中央的“零起点”是测量圣保罗和其他城市距离的起点。
Ⅹ 世界十大教堂哪十大
世界十大着名教堂
1、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是欧洲中世纪最大的教堂,可供4万人举行宗教活动。它始建于公元1386年,到公元1485年才完成。这座教堂全由白色大理石筑成,大厅宽达59米,长130米,中间拱顶最高45米。教堂的特点在它的外形。尖拱、壁柱、花窗棂,有135个尖塔,像浓密的塔林刺向天空,并且在每个塔尖上有神的雕像。教堂的外部总共有2000多个雕像,甚为奇特。如果连内部雕像总共有6000多个雕像,是世界上雕像最多的哥特式教堂。因此教堂建筑格外显得华丽热闹,具有世俗气氛。这个教堂有一个高达107米的尖塔,出于公元15世纪意大利建筑巨匠伯鲁诺列斯基之手。塔顶上有圣母玛利亚雕像,金色,在阳光下显得光辉夺目,神奇而又壮丽。
2、法国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是一座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教堂建筑,也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歌特式”教堂,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因为它是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圣母院的正外立面风格独特,结构严谨,看上去十分雄伟庄严,1953年6月2日英国女王伊丽沙白二世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
3、俄罗斯圣彼得堡滴血大教堂
圣彼得堡滴血大教堂也叫复活教堂或喋血教堂,1883年-1907年由巴尔兰德建造,是为纪念亚历山大二世沙皇被革命激进分子杀害而建,是1881年3月1日,恐怖份子格涅维斯基暗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案发地点。
4、美国纽约圣约翰大教堂
纽约圣约翰大教堂 ,英文全称(The Cathedral Church of St.John the Divine)。这座逾百年历史的圣约翰教堂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岛阿姆斯特丹大道和112街交界处。是世界最大的哥特式基督教堂。圣约翰大教堂是一间新教主教大教堂,以其世界最大的哥特式建筑而享誉全球。该教堂始建于1892年,建筑工程时断时续,至今还在进行之中。圣约翰大教堂的建造工作分三阶段:
(1)1892~1911年,由海斯和拉法热设计,建筑风格为罗马式;
(2)1916~1941 年,主设计为克兰姆,建筑风格为哥特式;
(3)1945年至现在,继续完成剩余部分,右中厅旁的小教堂、西部塔楼、中厅和唱诗楼的屋顶等。
5、德国科隆大教堂
德国科隆主教座堂(全名Hohe Domkirche St. Peter und Maria查格特·彼得·玛丽亚大教堂),是位于德国科隆市中心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它是科隆市毫无争议的标志性建筑物。157米高的钟楼使得它成为德国第二(仅次于乌尔姆市的乌尔姆主教座堂)、世界第三高的教堂,另外也是世界上第三大的哥特式教堂(前两位是塞维利亚主教座堂和米兰主教座堂)。它从13世纪中起建,工程时断时续,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时超过600年,直到今日仍然修缮工程不断。
1996年,在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0届会议报告上,科隆大教堂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它以轻盈、雅致着称于世,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它与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和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并称为欧洲三大宗教建筑。
它除了有重要的建筑和艺术价值外,还在于它是欧洲基督教权威的象征。
6、梵蒂冈圣彼得教堂
圣彼得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又译为梵蒂冈圣伯铎大殿,是罗马基督教的中心教堂,欧洲天主教徒的朝圣地与梵蒂冈罗马教皇的教廷,位于梵蒂冈,是全世界第一大圆顶教堂。总面积2.3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高45.4米,长约211米,最多可容纳近6万人同时祈祷,只不过必须衣冠整齐并通过安检才可以进入教堂。
登教堂正中的圆穹顶部可眺望罗马全城;在圆穹内的环形平台上,可俯视教堂内部,欣赏圆穹内壁的大型镶嵌画。其中比较着名的有米开朗琪罗“哀悼基督”的雕像。圣彼得大教堂俯视图拉斐尔的《雅典学院》油画等。圣彼得教堂不仅是一座富丽堂皇值得参观的建筑圣殿,它所拥有多达百件的艺术瑰宝,更被视为无价的资产。
7、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Westminster Abbey) 坐落在伦敦泰晤士河北岸,正式名称为“圣彼得联合教堂”。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整座建筑既金碧辉煌,又静谧肃穆,被认为是英国哥特式建筑的杰作。
它既是英国国教的礼拜堂,又是历代国王举行加冕典礼、王室成员举行婚礼的大礼堂,还是一个国葬陵墓。从 11 世纪胜利王威廉开始,除了爱德华五世和爱德华七世外,所有英王都在此加冕登基,当今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就是于1953 年6月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里举行加冕典礼的。2011年4月29日,威廉王子与凯特·米德尔顿的世纪婚礼也在此举行。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还是英王的墓地。1066 年撒克逊王爱德华死后就埋葬在这里。从亨利三世到乔治二世的 20 多位国王都埋葬在这里。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国王亨利七世的教堂和陵墓。
宏伟壮观的威斯敏斯特教堂是英国的圣地,在英国众多的教堂中地位显赫,可以说是英国地位最高的教堂。除了王室成员,英国许多领域的伟大人物也埋葬在此。英国人因此把威斯敏斯特教堂称为“荣誉的宝塔尖”,认为死后能在这里占据一席之地,是至高无上的光荣。
8、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圣索菲亚大教堂
索菲亚大教堂闻名于其巨大的圆顶,被誉为拜占庭式建筑的典范及“改变了建筑史”。大教堂保持着世上最大教堂的地位近千年,直到1519年被塞维利亚主教座堂取代。现存的教堂是受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之命而于532至537年间建造,是建造在同一地方的第三所教堂(前两所教堂在暴乱间被摧毁)。教堂是由物理学家米利都的伊西多尔(Isidore of Miletus)及数学家特拉勒斯的安提莫斯(Anthemius of Tralles)设计。1453年5月29日,圣索菲亚大教堂被转为清真寺,在角上加建了呼唤穆斯林们按时举行礼拜的授时塔。1935年,第一任土耳其总统及土耳其国父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蒂尔克将圣索菲亚大教堂变为博物馆。
9、莫斯瓦西里升天大教堂
瓦西里升天大教堂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的红场南端,紧傍克里姆林宫。由俄罗斯建筑师巴尔马和波斯特尼克根据沙皇和伊凡大公的命令主持修建。
整个教堂由九座塔楼巧妙地组合为一体,在高高的底座上耸立着八个色彩艳丽,形体下满的塔楼,簇拥着中心塔。造型别致,多奇异雕刻。富于创意的形式、色彩与精妙绝伦的结构完美结合,使这座教堂令人叹为观止。
瓦西里升天教堂历史上仅有很少时间使用过,现为俄罗斯国立历史博物馆分馆,作为建筑文物供人参观。
10、巴塞罗那圣家赎罪大教堂
圣家大教堂(La Sagrada Familia)也叫圣家赎罪堂,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由西班牙最伟大的建筑设计师高迪(Gaudí)设计的,无论你身处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哪一方,只要抬起头就能看到它。整个建筑华美异常,令人叹为观止,是建筑史上的奇迹。登上教堂顶部平台,巴塞罗那城区尽收眼底。
圣家大教堂始建于1884年,目前仍在在修建中。尽管是一座未完工的建筑物,但丝毫无损于它成为世界上最着名的景点之一。教堂主体以哥特式风格为主,细长的线条是主要特色,圆顶和内部结构则显示出新哥特风格。
圣家大教堂是一座宏伟的天主教教堂,整体设计以大自然诸如洞穴、山脉、花草动物为灵感。高迪曾经说:“直线属于人类,而曲线归于上帝。”圣家赎罪大教堂的设计完全没有直线和平面,而是以螺旋、锥形、双曲线、抛物线各种变化组合成充满韵律动感的神圣建筑。大教堂显示出来的梦幻浪漫、怪诞陆离,吸引了来往于这座市的所有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