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断改进的冲锋枪的功能是什么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研制的M16A1式5.56毫米自动步枪问世。随后,世界各国都在大力研制重量轻的小口径自动步枪。这样,被称做“金不换”的冲锋枪就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尽管冲锋枪受到被淘汰的威胁,但它在目前仍是一种使用较广泛的有效武器,而且很多国家还研制出了一些新型号的冲锋枪。据统计,现在仅在各国军队中服役的冲锋枪已达50多种型号。另外,一些老式的冲锋枪也在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以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
与早期的冲锋枪相比,现代冲锋枪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改进。
一是缩短枪身,便于操作使用。减少枪身长一般是采用折叠枪托或者改变枪的结构等办法。
例如,以色列的“乌齐”式冲锋枪就是将枪栓装在枪管上面向前伸出,而弹匣则装在手枪式的握把里面,使枪身大幅度缩短。美国的英格拉姆M10型冲锋枪,其枪托缩进后比原来缩短了近28厘米。它还有一种无枪托型,全枪长度仅为26.7厘米,小巧玲珑,可以当手枪用,发射速度很高。
二是提高射速。现代冲锋枪的理论射速到每分钟600发,有的甚至达1000发以上。美国AM-180型冲锋枪,理论射速虽然高达每分钟1600发,但射击时很平稳。后坐力很小,射击精度较高。
三是增大携弹量。由于射速提高,必然要求增大携弹量。以美国AM-180型冲锋枪为例,它采用鼓式弹匣,可容弹177发,大大增加了携弹量。
四是简化结构,便于维护保养。巴西的“乌鲁”式冲锋枪,其主要零部件不用工具即可在短时间内拆卸完毕。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即使是使用手枪弹的冲锋枪,也在向轻型化发展。冲锋枪今后发展的总趋势是系列化,使其成为枪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
2. S.A.F.冲锋枪系列有哪些型号
智利的国营轻武器工厂FAMAE(Fábricasy Maestranzas de l Ejército)从1988年开始特许生产SG540突击步枪。在1993年,FAMAE以SG540为基础,研制了一种9mm口径的冲锋枪,命名为S.A.F.。该枪不仅装备了智利的军队和警察,并出口到国外。目前巴西和葡萄牙的军警也有装备该型冲锋枪。
FAMAE S.A.F.的外形看起来就好像是SG540步枪的缩水版,而其机匣、枪托、护木、板机/击锤组和浮动击针的设计均来自SG540,但步枪的的回转式枪机则被改为简单的自由后坐式枪机。为了有较高的射击精度,SAF冲锋枪采用闭膛待击,而非同时代大多数自由式枪机的冲锋枪那样采用开膛待击。
SG540式的机匣分为上下两部分,用两根钢销固定。上机匣为钢制,但下机匣、握把和板机护圈、枪托等均为聚合物制成。保险/快慢机柄有4个位置:保险、单发、3发点射和全自动。早期型号上只有机匣左侧有快慢机,但现在生产的型号在左右两侧都安装有快慢机。
SAF冲锋枪采用类似HK式的旋转照门,可调风偏,射程装定分别有50米、100米和150米三个缺口。准星有护翼,可调高低。机匣顶部可安装能快速拆卸的瞄准镜。
弹匣采用半透明塑料制成,能看得到余弹数。弹匣一侧有连接扣,另一侧有连接销,可把两、三个弹匣并联在一起。弹匣容量有20发和30发两种。
SAF冲锋枪系列主要有4种型号:
标准型SAF配有两种枪托,一种是固定式聚合物枪托,另一种是可向左折叠的管状金属枪托。通常每把枪标配两个30发弹匣。
消声型SAF-SD类似于MP5SD,安装有整体式消声器,外表包裹有塑料护手,并安装折叠式金属枪托,可使用标准弹,也可使用亚音速弹。通常也是每把枪标配两个30发弹匣。
紧凑型Mini-SAF,类似于MP5K的设计,枪管长115mm,有前握把,不安装枪托,一般在枪尾挂背带,但SAF冲锋枪的模块式设计使上述两种枪托都可以装到Mini-SAF上。每把Mini-SAF一般配有两个20发弹匣,这是为了缩小携带尺寸,便于隐藏,但标准的30发弹匣也可使用。
最初的SAF系列只有9×19mm口径型,但后来又增加了.40 S&W口径的SAF MT-40冲锋枪,该型号枪管长200mm,可配固定式或折叠式枪托,一般配两个30发弹匣。
另外针对民用市场或个别禁止使用全自动武器的执法机构,上述型号中都有只能半自动发射的型号,名称上加SA后缀。例如半自动型的标准型SAF称为SAF SA,而紧凑型的半自动型则称为Mini-SAF SA等。
SAF系列冲锋枪很容易维护,不需要专门工具就能分解。而且该枪精度很高,因此经常被用作近距离内的狙击武器。而且性能可靠,重量也轻,以使用性能来说并不比MP5差。Jati-Matic/GG-95
杰迪-玛蒂克(Jati-Matic)冲锋枪由芬兰坦佩雷轻武器公司(Tampeeren Asepaja Oy)公司的经理蒂玛利在1980年设计,并由该公司在1982年开始试生产,在1983投入量产。
杰迪-玛蒂克冲锋枪外形很小巧,大量采用冲压件,所以重量也很轻,但其连发射击稳定性也很好、容易控制,这得益于它的枪机运动方式。在外观上看起来,杰迪-玛蒂克冲锋枪给人的感觉是枪管是向上歪的,但实际上是机匣本身的尾部翘了起来。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让枪机组沿着与枪管轴线夹角成7度的路线来后坐和复进的,再加上该枪采用重量较大和重心较为靠前的包络式枪机,而且也采用开膛待击和前冲击发,因此在射击时枪机的复进运动就会产生一个向前向下的力,也就是说把枪机作为控制枪口上跳的一个配重部件,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枪口上跳。另外这样的枪机运动方式还间接产生了另一个好处:使握把位置比常规结构的冲锋枪要高一些,因此射手的握持位置贴近枪管轴线,也有利于减小射击中的翻转力矩。所以尽管该枪由于尺寸小和重量轻,使其后坐感有点大于UZI、MP5之类重量较大的冲锋枪,但却有效地降低了枪口上跳,连发稳定性相当好,即使单手射击也很好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倾斜的枪机运动方式并非杰迪-玛蒂克首创,早年法国的MAS-38冲锋枪就已经采用类似的设计,不过MAS-38是机匣尾部是向下斜而不是向上斜。杰迪-玛蒂克冲锋枪的枪机和枪机框用蜡模铸件经局部加工而成。拉壳钩为冲压件,除了拉壳外,还兼起枪机和枪机框结合销的作用。与普通的冲锋枪设计相比,杰迪-玛蒂克的特殊设计也使得它生产过程较为费时,成本也稍高。所以没有得到广泛推广。
杰迪-玛蒂克冲锋枪的机匣由钢板冲压而成,作为一支由芬兰人设计的冲锋枪,杰迪-玛蒂克特别考虑到在寒冷、潮湿的冰雪环境下可靠性。枪机动作的设计本身有助于减少灰尘和水分的影响,而抛壳口上还有一个常闭式防尘盖,抛壳时才打开,然后又自动关闭。
下机匣、握把、弹匣和扳机护圈是一个整体成型的聚合物部件,在冰冻条件下不会冻住皮肤,而且也减轻了重量。枪管下面有一个聚合物制成的折叠式前握把,同时也是拉机柄。当前握把折叠时,枪机会被锁住,即便扣动扳机也不会走火。该枪不标配枪托,但有一个可拆卸的肩托作为配件,视客户需要捆绑销售或是单独出售。
杰迪-玛蒂克冲锋枪没有快慢机柄,而采用类似于AUG的单连发扳机,扣压到一半时为半自动,扣到底时为全自动。虽然该枪的射速并不高,为650发/分,但对于没有经验的射手而言,要控制出短点射也是得多练习,因为这两个扳机行程阶段之间的距离较大,扳机扣力也比较大,不容易掌握好。
机械瞄准具由片状准星和U形缺口照门组成,照门实际上是位于机匣顶部的一个简单的固定聚合物缺口,而准星则有护耳,可调高低。此外还可在机匣顶部装上一个激光指示具。
枪管由不锈钢制成,露出机匣外的部分不长,如要安装消声器,需换上带螺纹接口的枪管。许多内部零件,特别是那些磨损较大的部件也采用不锈钢。
双排弹匣插在扳机前,容量有20发和40发两种,弹匣体为铝制,托弹板为塑料,弹匣底板为钢。弹匣背面每隔10发弹的位置有一个观察孔。该枪也能使用卡尔古斯塔夫m/45的36发弹匣,稍作修改后还能使用S&W M76的弹匣。杰迪-玛蒂克冲锋枪设计很简单,分解后只有39个部件。
杰迪-玛蒂克冲锋枪产量极少,从1983年至1987年间,一共只生产了500把,其中大部分都出售了。有一种说法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冲锋枪提供给芬兰军队的车组成员和后勤部队,并有少量配发给芬兰的高级军官和特种部队,但没有明显的证据。
1990年,另一家芬兰公司金枪有限公司(Oy Golden Gun Ltd.)购买了杰迪-玛蒂克冲锋枪的设计,并作了改进,然后但改名为GG-95并在1995年重新推出该枪,不过产量也不大。这些设计的改进包括采用一个较传统的击发机构代替原来的单连发扳机,有手动操作的快慢机柄,功能有:保险、半自动、点射限制、和全自动。机械瞄具和原来的差不多,但改用高对比度的色彩,而且准星不再可调,当GG-95归零后有效射程约100米左右。另外机匣顶部增加了一个导轨座,用于安装激光指示器或夜视瞄准仪,或其他的辅助瞄准装置。GG-95没有安装枪托的能力,因为GG-95定位主要是作为一件PDW或作为一件隐蔽武器,而不是普通的冲锋枪。GG-95的产量不大,目前买家也尚未披露。
另外中国也仿制过杰迪-玛蒂克冲锋枪,据说是196厂生产的,由北方工业外销。
3. MP5冲锋枪的使用国家地区
阿尔巴尼亚- RENEA(阿尔巴尼亚特种部队)及阿尔巴尼亚警察,将装备正规军
阿尔及利亚- 阿尔及利亚空降突击师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特种空勤团(SASR)、特别行动部队(Special Operations Command)及警察战术部队
阿塞拜疆- 阿塞拜疆内部警卫队(Azerjan Interior Guard) 比利时- ESR(Equipes Specialisees de Reconnaissance)及ESI(Escadron Special d'Intervention)
巴西- 巴西陆军特种部队及部份巴西警察
加拿大- 多伦多警察及JTF-2(Joint Task Force Two)
智利- 智利第一空降师及Unidad反恐部队(UAT)
哥伦比亚- Lanceros及Agrupacion de Fuerzas Especiales Urbanas
丹麦- 丹麦警察及特种部队
埃及
法国 -法国国家宪兵特勤队(GIGN)、法国外籍兵团、COS(Commandement des Operations Speciales)及Groupement Speciale Autonome
芬兰- 芬兰警察及芬兰国防军
德国 - 德国联邦警察、KSK、Kampfschwimmer及Fernspäher
希腊 - 希腊特种部队
中国香港- 香港警队(包括机场保安队、特别任务连等多个部门)
爱尔兰- 爱尔兰陆军游骑兵(Sciathan Fianoglach an Airm)
冰岛- 冰岛海岸警卫队、危机应变部队及Víkingasveitin
印度 - 印度陆军特种部队、保安部队、MARCOS及其他部队
印尼 -印尼海军、陆军反恐部队及KOPASKA
伊朗- 伊朗陆军及警察(使用DIO仿制版本)
意大利- GIS(Gruppo d'Intervento Speziale)
约旦- SOU-17
日本- 日本警察特殊急袭部队(SAT),东京都警视厅刑警搜查一课特殊搜查班(SIT,Special Investigation Team),大阪府警察刑事部捜查第一课特殊犯捜查系(MAAT,Martial Arts Attack Team),各都道府县警察的机动队-枪械对策部队
拉脱维亚- Speciālo Uzdevumu Vienība
黎巴嫩- 第101空降连
中国澳门- 澳门治安警察局特警队(UTIP),特别行动组(GOE,又称 澳门飞虎队)保护重要人物及设施组(GPAEII)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军队、部份特种部队及执法部门
墨西哥- 特种部队、执法部门及联邦警察
荷兰- 荷兰海军陆战队、军警、BBE反恐部队(Bijzondere Bijstands Eenheid)及部份警察部队
挪威- 挪威国防军(将被MP7取代[1])及警察
新西兰- 第1特种空勤队
巴基斯坦 - SSG(采用合法生产版本)
波兰- GROM
葡萄牙- GOE(Grupo de Operacoes Especiais)
中国台湾 - 中国台湾陆军特种部队和台湾维安特勤队、台湾宪兵特勤队、海军陆战队人质解救小队、台北市刑大特勤中队
罗马尼亚- SRI反恐部队(Serviciul Român de Informa?ii)及警察
沙特阿拉伯 - 特种部队旅
新加坡- 新加坡警察
斯里兰卡- 警察及保安部队
塞尔维亚- SAJ反恐部队、UBPOK、军警及部份军队和警察
斯洛伐克- 斯洛伐克警察及特种部队
瑞典- SSG(Särskilda Skyddsgruppen)
瑞士 - FSK-17
西班牙- Tercio de Extranjeros
南非- 多个不同部队
韩国- 韩国特种部队第707特别任务连
土耳其 - 多个不同部队(采用合法生产版本)
阿联酋 -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特种部队、Abu Dhabi特警队、Du特警队、VIP保护队
英国- 特种空勤团(SAS)、特种海勤团(SBS)及CO19
美国 - 美国陆军、美国海军、美国空军、美国海军陆战队、SWAT、FBI及多个执法部门CS之MP5
中国香港-机场特警(ASU) 在开联合国大会中,MP5是各国总统保镖的标准配备。
4. 新式冲锋枪的特性是什么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研制的M16A1式5.56毫米自动步枪问世,随后,世界各国都在大力研制重量轻的小口径自动步枪。这样,被称做“金不换”的冲锋枪就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尽管冲锋枪受到被淘汰的威胁,但它在目前仍是一种使用较广泛的有效武器,而且很多国家还研制出了一些新型号的冲锋枪。
据统计,现在仅在各国军队中服役的冲锋枪已达50多种型号。另外,一些老式的冲锋枪也在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以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
与早期的冲锋枪相比,现代冲锋枪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改进。
一是缩短枪身,便于操作使用。减少枪身长一般是采用折叠枪托或者改变枪的结构等办法。
例如,以色列的“乌齐”式冲锋枪就是将枪栓装在枪管上面向前伸出,而弹匣则装在手枪式的握把里面,使枪身大幅度缩短。美国的英格拉姆M10型冲锋枪,其枪托缩进后比原来缩短了近28厘米。它还有一种无枪托型,全枪长度仅为26.7厘米,小巧玲珑,可以当手枪用,发射速度很高。
二是提高射速。现代冲锋枪的理论射速到每分钟600发,有的甚至达1000发以上。美国AM-180型冲锋枪,理论射速虽然高达每分钟1600发,但射击时很平稳。后坐力很小,射击精度较高。
三是增大携弹量。由于射速提高,必然要求增大携弹量。以美国AM-180型冲锋枪为例,它采用鼓式弹匣,可容弹177发,大大增加了携弹量。
四是简化结构,便于维护保养。巴西的“乌鲁”式冲锋枪,其主要零部件不用工具即可在短时间内拆卸完毕。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即使是使用手枪弹的冲锋枪,也在向轻型化发展。冲锋枪今后发展的总趋势是系列化,使其成为枪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
5. 谁是贝肯苞尔
弗朗茨·贝肯鲍尔
贝肯鲍尔无论是在德国足坛、欧洲足坛还是世界足坛,都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从他投身德国足坛的第一天起直到今天,他的一切都与德国现代足球运动密切相关。
1945年9月11日,弗朗茨·贝肯鲍尔出生于巴伐利亚州慕尼黑城的工人区。他的父亲是一
位忠厚老实的邮递员,也是一位足球爱好者,经常带贝肯鲍尔一起踢足球。1977年父亲去世 ,他的一生对贝肯鲍尔职业的选择和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
贝肯鲍尔16岁那年加入慕尼黑青年队,18岁又加入国家青年集训队。那年他的保险营销学学业已经完成。这时父亲要求他找一份比较保险而安定的工作,但他却选择了足球。1964年在荷兰举行的欧洲青年足球锦标赛上,贝肯鲍尔第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他的足球才华。
1965年9月,刚满20岁的贝肯鲍尔入选国家队,随队出征瑞典斯德哥尔摩,争夺1966年英国世界杯决赛圈的参赛资格。他司职前卫,在迎战奥地利、塞浦路斯和瑞典国家队时他锋芒毕露,尤其在对瑞典队的比赛中发挥出色,一举成名,为西德队参加世界杯预选赛取得优异成绩立下了汗马功劳。
1966年是贝肯鲍尔最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他为国家队踢进第一个球;第一次当选联邦德国足球先生;并且第一次参加世界杯足球赛。在初赛阶段他几乎场场得分。在对瑞士队的比赛中他独得两分,全队以
5∶0击败对手;在对乌拉圭的比赛中他首先破门,鼓舞了全队士气,最后以4∶0战胜对手;在对苏联队的比赛中,他踢进决定性的一球,以2∶1击败对手。他不是前锋,但得分能力超过前锋。
决赛中西德队遭遇东道主英格兰队。贝肯鲍尔作为中场队员既要组织和实施犀利的攻击,又要协调全队防守。他出色地将英格兰名将博比·查尔顿盯死,没有让他发挥作用。不过查尔顿毕竟驰骋绿茵场多年,经验丰富,贝肯鲍尔稍不留神就让他传出了两脚极具威胁的球,最终英格兰队以4∶2战胜西德队。但贝肯鲍尔给球迷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内行人士预言一颗新的足球巨星已经诞生。
1970年6月,第九届世界杯大赛在墨西哥举行。贝肯鲍尔与队友密切配合,杀入半决赛。这次的对手是上届世界杯赛的冠军英格兰队,真是冤家路窄。
比赛前夕,教练舍恩做了精心的布置,贝肯鲍尔也积极献计献策,建议自己打前卫线与后卫线之间的位置,根据场上的形势适时灵活地出击或者防守。他的这一建议被主教练采纳,从此足球史上多了一个名词"自由人"。比赛开始后,贝肯鲍尔负责组织全队的攻防。这场比赛空前的激烈。英格兰队在老将查尔顿的组织下频频向西德队发起进攻,上半场结束时英格兰队以2∶0领先。下半场开始后,贝肯鲍尔在23分钟时得队友传球快速带球往前冲,英格兰队员以为贝肯鲍尔会把球传给队友,没想到贝肯鲍尔并没传球,而是大步流星冲向禁区,在离球门约25米的地方急停,抬脚打门,赢得一分。这一球鼓舞了全队士气,贝肯鲍尔和队友们再接再厉,由轰炸机格特·穆勒再下一城,将比分扳成2∶2。加时赛再战,这次与4年前不同的是幸运之神在向西德队微笑。贝肯鲍尔和他的队友们明显占有心理上的优势,结果又得一分,以3∶2战胜了"宿敌"英格兰队,为4年前在温布利体育场的失败报了一箭之仇。
1972年贝肯鲍尔又和队友们参加了第四届欧洲足球锦标赛,他们抖擞精神,分别以3∶1、2∶1、3∶0力克英格兰、比利时、苏联队,夺得冠军。贝肯鲍尔的足球生涯锦上添花。
1974年6月,第十届世界杯在西德举行,贝肯鲍尔第三次参加世界杯大赛。他参加过两次世界杯,但都未能夺冠,他心有不甘。此时的他无论经验、技术和组织能力都优于以往,达到巅峰,他立志要拼。
但天有不测风云,第一场比赛西德队就以0∶1败在了东德队的脚下。出师不利使全队信心大减,甚至连教练都心灰意冷了。但关键时刻贝肯鲍尔站了出来,成了全队的精神支柱。他从教练手中接过指挥权,由他排兵布阵,决定谁上场和打什么战术。虽然这些做法激怒了一些队友甚至教练,但后来证明他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英雄气概是值得赞扬的。
7月7日,西德队与荷兰队争夺冠军。由于对荷兰队的踢法估计不足,一开场负责防守克鲁伊夫的福格茨不知所措。荷兰队在中圈开球,三传两递将球交给克鲁伊夫,就在克鲁伊夫快速带球往前冲形成单刀的时候,西德队后卫无奈只好将其拌倒,被罚点球,先失一城。此时离开场才56秒钟,西德队连球还没碰到过。失球后贝肯鲍尔不急不躁,全队不慌不乱,有条不紊地打着自己的战术,最终以2∶1战胜强大的荷兰队夺得冠军。当贝肯鲍尔从国际足联主席斯坦利·劳斯手中接过世界杯的时候,他无比激动地说:"1954年我还只是一个小孩,守在收音机旁听世界足球锦标赛的实况转播,如今我自己亲身参加了这样的比赛,我的梦想实现了。"
由于他在纳税问题上与当局发生了不必要的纠纷,贝肯鲍尔一气之下于1978年5月与美国纽约宇宙队签约,离开了祖国,与球王贝利、克鲁伊夫等同台献艺,为在美国传播足球技术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并为宇宙队夺得3次全国杯赛的冠军。
他在美国的生活是平静的,也是幸福的。在美国没有多少人能够认出他的面孔,他享有极大的生活自由。贝利在退役时对贝肯鲍尔表示感谢,表示在运动生涯快结束时能和贝肯鲍尔这样一位伟大人物同场竞技实在是人生乐事。
1980年贝肯鲍尔回到阔别三载的祖国,3年的美国生活使贝肯鲍尔几乎成了西德人遗忘的球星,但他不后悔。1981年他加盟汉堡俱乐部,使该队获得1982年西德甲级联赛冠军和欧洲足协亚军。他参加了世界杯的外围赛,但由于伤痛的原因,没有参加决赛阶段的比赛。
1982年6月1日,37岁的贝肯鲍尔因伤病原因被迫挂靴,在告别仪式上,面对数以万计的拥戴者,他激动万分。为了表彰贝肯鲍尔对足球的贡献,联邦德国于1983年授予他国家十字勋章。
退役后,贝肯鲍尔担任了体育评论员,并兼任西德足球队技术顾问。1983年他又回到了美国宇宙队。
1984年欧洲锦标赛中,西德队没能进入半决赛,主教练德瓦尔引咎辞职,西德足球队的水平一天不如一天。贝肯鲍尔在这种情况下接过国家队帅印,重整队伍,严肃纲纪,逐渐地复苏了西德足球,并在1986年墨西哥举办的世界杯赛上夺得亚军。
贝肯鲍尔擅长谋划,琢磨对手,将对手的优劣分析得一清二楚。在1990年的意大利世界杯上,西德队在复赛中遇到了拥有古利特、巴斯腾和里杰卡尔德三驾豪华马车的荷兰队。为了打败荷兰队,他授意沃勒尔以小动作惹怒里杰卡尔德,里杰卡尔德中计,不仅推搡沃勒尔,还向他脸上吐口水,结果双双被红牌罚下。沃勒尔对西德队并不重要,但里杰卡尔德不在场上,荷兰队失去了一个进攻和防守的组织者,最后败下阵来。在决赛中,贝肯鲍尔看破了阿根廷的劣势--马拉多纳已经不如从前,体力不支,另外4名主力禁赛,阿根廷队队伍参差不齐。于是他授意全队加强进攻,把阿根廷队拖垮。比赛开始后全队严格按照他的部署,围着阿根廷球门狂轰滥炸。阿根廷队疲于防守,无力还击,被拖得筋疲力尽,最后西德队以布雷默的一记点球小胜,获得冠军。
作为队员和教练贝肯鲍尔都得过世界冠军。世界杯赛后,他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他信守承诺,辞去了国家队主教练的职务。后来,虽然在马赛队当过技术部主任,但中途退出,又回到拜仁慕尼黑队。阿维兰热曾有意推荐他竞选国际足联主席,但他却推辞不就,宁愿当拜仁慕尼黑俱乐部主席。
贝肯鲍尔敢作敢为,在足球场上无往不胜,在婚姻生活上也我行我素。他的这些做法影响了马特乌斯、沃勒尔等着名球员,他们纷纷与结发妻子离婚,投奔情人的怀抱。
在特别强调集体力量和纪律的德国,贝肯鲍尔算是一个性情散漫与众不同的人。他踢球讲究优雅、欢快,是一个技术型的球星。他踢起球来华丽、文雅、高尚,体现了最大程度的自由发挥与即兴表演,丝毫都不呆板。作教练时,他允许队员发挥个性,而不是限制个性的发挥。他给德国足球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
参考资料:
6. 现代冲锋枪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改进
与早期的冲锋枪相比,现代冲锋枪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改进。
一是缩短枪身,便于操作使用。减少枪身长一般是采用折叠枪托或者改变枪的结构等办法。
例如,以色列的“乌齐”式冲锋枪就是将枪栓装在枪管上面向前伸出,而弹匣则装在手枪式的握把里面,使枪身大幅度缩短。美国的英格拉姆M10型冲锋枪,其枪托缩进后比原来缩短了近28厘米。它还有一种无枪托型,全枪长度仅为26.7厘米,小巧玲珑,可以当手枪用,发射速度很高。
二是提高射速。现代冲锋枪的理论射速到每分钟600发,有的甚至达1000发以上。美国AM-180型冲锋枪,理论射速虽然高达每分钟1600发,但射击时很平稳。后坐力很小,射击精度较高。
三是增大携弹量。由于射速提高,必然要求增大携弹量。以美国AM-180型冲锋枪为例,它采用鼓式弹匣,可容弹177发,大大增加了携弹量。
四是简化结构,便于维护保养。巴西的“乌鲁”式冲锋枪,其主要零部件不用工具即可在短时间内拆卸完毕。
7. 现代冲锋枪正在不断改进的目的是什么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研制的M16AI式5.56毫米自动步枪问世,随后,世界各国都在大力研制重量轻的小口径自动步枪。这样,被称做“金不换”的冲锋枪就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尽管冲锋枪受到被淘汰的威胁,但它在目前仍是一种使用较广泛的有效武器,而且很多国家还研制出了一些新型号的冲锋枪。以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
与早期的冲锋枪相比,现代冲锋枪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改进。
一是缩短枪身,便于操作使用。减少枪身长一般是采用折叠枪托或者改变枪的结构等办法。
二是提高射速。现代冲锋枪的理论射速达到600发/分,有的甚至达1000发以上。
三是增大携弹量。由于射速提高,必然要求增大携弹量。
四是简化结构,便于维护保养。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即使是使用手枪弹的冲锋枪,也在向轻型化发展。冲锋枪今后发展的总趋势是系列化,使其成为枪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
美国AM-180型冲锋枪,它采用鼓式弹匣,可容弹177发,大大增加了携弹量。
巴西的“乌鲁”式冲锋枪,其主要零部件不用工具即可在短时间内拆卸完毕。
8. 巴西出局后的思考!
答案:我个人认为最后冠军肯定是德国。
列举的德国夺得本届世界杯冠军的十条理由如下:
1.这只德国国家队平均年龄只有25.6岁,是70年来德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德国国家
队。
2.德国队可以踢出令人赏心悦目的足球,厄齐尔、波多尔斯基、克洛泽、穆勒以
及施魏因斯泰格等人组成的新老结合的攻击阵容在球上显得十分快乐。
3. 1974年世界杯,盖尔德-穆勒凭着自己出色的发挥帮助德国人捧走了最后的的
冠军。而现在,德国人有了新的21岁的托马斯-穆勒,他同样来自拜仁,同样身披
13号球衣,同样为德国冲锋陷阵。
4.我们拥有勒夫这样优秀的教练,他能够让低谷中的球员迅速找回状态。克洛泽
在上赛季中的联赛很少首发,但是在本届世界杯首场比赛就取得进球。勒夫很喜
欢也非常信任年轻球员,这对德国的帮助很大。柯林斯面就说:“我们将赢得世界
杯,因为勒夫是一个沉着稳定的教练。”
5.德国第一次夺取世界杯冠军是1954年,20年后拿到了第二次。 90年到现在又已
过去了20年,按照这个 规律,2010年,德国会取得冠军。
6. 德国队永不放弃的意志品质是球队的传统,每名上场的球员都会在球场上战
斗到最后一刻。他们已经 做好了7场比赛的准备!
7. 德国队的球迷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他们不会在球场里乱喊,而是喜欢齐声歌唱
。德国各大城市的球迷都因德国队的表现而疯狂,卡恩就说:“德国队将能够点
燃远在千里之外的德国国内球迷的热情。”
8. 德国队首场完美的表现将让许多强队感到位居,英国的《太阳报》就撰文:“
德国队重新点燃了世界杯,他们给英格兰对好好上了一课,告诉我们足球应该是
这样踢得。
9. 至今为止,德国是南非世界表现最好的球队,大比分获胜,漂亮的进球。荷兰
中场范博梅尔就说:“德国队是夺冠最大热门。”盖尔德-穆勒也说:“我们是最
好的球队,我们会走到最后。”
10. 11名德国队员团结一心!尽管这听上去有些俗气,但钢铁一般的团队精神是
德国队最大的优势,这将 帮助德国走向辉煌。
世界杯打到现在,再次证明两个道理:
1.大热必死
2.足球是圆的, “实力”与“胜利”中间没有等号
正在任务中,楼主能否给个采纳
9. MP18冲锋枪的使用国列表
玻利维亚 巴西 爱尔兰共和国 韩国 巴拉圭 芬兰 法国 德国 印尼 马来西亚 荷兰 巴拉圭 波兰 葡萄牙 西班牙 瑞典 瑞士 泰国 魏玛共和国 也门 中国
10. M12冲锋枪的资料
贝瑞塔M12(Beretta Model 12,又名PM12)是由意大利贝瑞塔在1958年制造的9 × 19毫米冲锋枪,1961年开始成为意大利陆军的制式冲锋枪,亦是部份非洲及南美国家的制式武器,巴西及印尼获授权特许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