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巴西利亚大教堂的简介
巴西利亚大教堂是一座超现代化的建筑佳作。巴西利亚大教堂是一座造型奇特的伞形教堂,既像罗马教皇的圆形帽,又似印第安人的茅屋。图为露出地面部分的建筑,只是大教堂的屋顶,弧形的柱子是屋脊,整个教堂大厅是建在地下的。教堂内一派金碧辉煌,大厅中神像悬挂于空中。 它没有通常的高尖屋顶,16根抛物线状的支柱支撑起教堂的穹顶,支柱间用大块的彩色玻璃相接,远远望去如同皇冠。而教堂主体则坐落在地下,人们通过甬道进出。巴西利亚大教堂是巴西利亚闻名世界的景观,他迥异的风格区别于同时期的欧洲教堂,是当时着名设计师奥斯卡·涅莫亚的作品,被称为巴西的象征。
2. 巴西的着名建筑和景点有哪些要很着名的,详细一点。
1、圣保罗市(São Paulo)
圣保罗市于1554年建市,是南美最大城市,圣保罗州首府,位于该州东南部。海拔760米,面积1493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740万。圣市是巴西工商、金融中心,产值和工业产值分别占全州总产值和工业总产值的50%和70%。主要工业:机械、汽车、电器零件和轻工业。此外还有医药、塑料、烟草等以及出版印刷。全市共有各类企业22·5万家,全国50个最大企业中有30个在此。银行和分行5037家,银行职员占就业人口的10%。全市共有超市750个,11个现代化购物中心10余家,还有800多个集市。圣市工业就业人口占全国总数的20%。圣市也是南美最大的外贸基地。
1984年,我国在圣保罗设总领事馆。1988年,圣市与上海市结为友好城市。约有17万华侨华人居住于圣保罗市,多家中资公司在此设有机构。
2、伊瓜苏市(Foz do Iguaçu)
伊瓜苏市位于巴西、巴拉圭、阿根廷三国交界的巴拉那河与伊瓜苏河汇合处。伊瓜苏在印第安瓜拉尼语中意为大水。全市面积630平方公里(其中伊瓜苏国家公园占20%,伊泰普湖占30%)。市区面积85平方公里,海拔183米,人口25万。年平均温度27.7°C,每年1月气温最高,平均温度28.1°C;7月最冷,平均温度14.6 °C,年降雨量1712毫米,年平均湿度80%。
伊瓜苏市是巴西第二大旅游中心,年均接待游客约700万人次,当地居民主要从事商业和旅游业。目前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距市区12公里,着名的伊瓜苏大瀑布距市区28公里。该市距巴拉圭东方市仅6.5公里(每年巴西约有600万人次前往东方市购物),距阿根廷境内的伊瓜苏港市10公里,距阿境内的大瀑布29公里。
伊瓜苏市约有3000华侨华人,其中大多数在位于巴拉圭一侧的东方市经商,居住在伊市。
伊瓜苏大瀑布
伊瓜苏大瀑布位于巴西与阿根廷交界处的伊瓜苏河上,形成于1.2亿年前。1542年被西班牙人发现。大瀑布由275个瀑布组成,最大的瀑布跌水90米,流量1500立方米/秒,被称为魔鬼之喉。大瀑布的四分之三在阿根廷境内,但从巴西一侧看去更为壮观。巴境内参观里程1公里(阿境内参观里程3公里)。
伊泰普水电站
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西与巴拉圭之间的界河--巴拉那河(世界第五大河,年径流量7250亿立方米)上,伊瓜苏市北12公里处,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水电站,由巴西与巴拉圭共建,发电机组和发电量由两国均分。目前共有18台发电机组(每台7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1260万千瓦,年发电量790亿度。
伊泰普(Itaipú)在印地安语中意为会唱歌的石头。伊泰普水电站于1974年10月17日动工修建,1991年5月6日竣工,历时17载。水电站主坝为混凝土空心重力坝,高196米(海拔225米),长1500米。右侧接弧形混凝土大头坝,长770米。左接溢洪道,溢洪闸长483米,最大泄洪量为62200立方米/秒。两岸还接有堆石坝、土坝,整个坝长7853米,水位落差118.4米。水库面积1350平方公里(其中巴西侧750平方公里,巴拉圭侧600平方公里),容量290亿立方米。
伊泰普水电站工程由美国旧金山国际工程公司和意大利米兰电力顾问公司提供咨询并于1971-1974年间完成了总体规划、导流工程、水轮发电机组选用等关键性设计。发电机组全部由德国和巴西的合资企业在巴西制造。巴西、巴拉圭两国政府为开发伊泰普水电站组成伊泰普联营公司,负责施工建设和经营管理。两国政府签订的有关协议对水电站的重大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巴西和巴拉圭两国电力频率不同,分属巴西和巴拉圭的机组分别采用60赫和50赫的频率。高压交流输电线为750千伏。巴拉圭目前只能消费水电站发电量的2%,故按规定(50年内,巴拉圭分得电力的多余部分必须卖给巴西,50年后可以自由转售)将剩余48%的电卖给巴西。伊泰普水电站由巴西福纳斯公司(Furnas)中心调度所负责调度。
伊泰普联营公司注册1亿美元,两国电力公司各出一半并分别拥有水电站的一半产权。建设资金的99%依靠贷款,由巴西负责筹集。水电站建设总投资为234亿美元,其中工程投资112.4亿,利息支出121.6亿。根据两国政府协议,水电站按50年(1974-2023年)还清本息确定电价(仍以美元计)。其间可借新债还旧债。贷款还本付息费用占水电站经营管理费的70%。
自1991年起,伊泰普水电站每年发电收益约23亿美元。
3、里约热内卢(Rio de Janeiro)
里约热内卢市是里约热内卢州首府,位于该州南部,坐落在瓜纳巴拉海湾内侧,海拔2.3米,面积1250平方公里,人口约550万,是巴西第二大城市。年均最低温度为17°C,最高温度为36°C。里约市建于1565年,1834-1960年为巴西首都。是巴西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也是巴西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文化中心。
里约热内卢在葡萄牙语中意为一月的河。1501年1月葡萄牙航海家抵达这里时,误以为瓜纳巴拉湾是大河的入海口,因而得名。里约依山傍海,风景优美,是巴西和世界着名的旅游观光胜地。主要名胜有耶稣山、面包山、尼特罗伊大桥等。里约的海滩举世闻名,其数目和延伸长度为世界之最,全市共有海滩72个,其中两个最有名的海滩是:科巴卡巴纳海滩和依巴内玛海滩。里约被誉为狂欢节之都,巴西一年一度在这里举办最有特色的狂欢节。
1986年里约热内卢市与北京市结为友好城市。1992年我国在里约设总领事馆。约有5000华侨华人居住于里约市,多家中资公司在此设有机构。
科尔科瓦多山(Corcovado)
科尔科瓦多山(又称耶稣山)高710米,位于里约市蒂茹卡国家公园内。山顶塑有一座两臂展开、形同十字架的耶稣像,故又名耶稣山。巨大的耶稣塑像在全市的每个角落均可看到,是里约的象征之一。该塑像建于1931年,高30米(相当于13层楼高),重1145吨。仅其头部就高3.75米、重30吨;左右两手手指顶端之间距离为28米;两臂面积约38平方米,重114吨;塑像基座面积为100平方米。
面包山(Pão de Açucar)
此山因形似法式面包而得名。位于瓜纳巴拉湾入口处,是里约的象征之一。山高394米,登上山顶可将里约全景尽收眼底。与面包山为邻的有两座略低的山峰--狗面山和乌尔卡山,均为215米高。1565年,里约市在这两座山之间创建,现在山脚下还能看到当年保卫里约市的圣若奥古城堡。
4、巴西利亚(Brasília)
历史上,巴西曾先后在萨尔瓦多和里约热内卢两个海滨城市建都。为开发内地,1956年库比契克总统决定迁都内地。1957年,建都工程启动。1960年,在历时三年零七个月时间后,一座现代化的都市--巴西利亚(Brasilia)在巴西内地建成。同年4月21日,巴首都从里约迁至巴西利亚。
巴西利亚是联邦区政府所在地,联邦区(Distrito Federal)面积5822平方公里,所属城区和卫星城共19个,总人口约200万。现任联邦区长官为若阿金·罗里兹(Joaquim Roriz)。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210亿美元,占全国的2.73%。经济以服务业为主,约占联邦区产值的90%;工业占10%,主要为建筑业和水泥制造业。
巴西利亚位于巴西中央高原,海拔1158米,气候宜人,全年分为雨季和旱季,年均最高温度为29.3°C,最低温度为17.1°C。年降雨量为1603毫米。
巴西利亚以其独特的建筑闻名于世。其总体建设计划由建筑大师卢西奥·科斯塔(LÚCIO COSTA )完成。在灯火通明的夜晚从空中俯视,巴西利亚宛如一架驶向东方的巨型飞机。整座城市沿垂直的两轴铺开:向机翼南北延伸的公路轴和沿机身东西延伸的纪念碑轴。机头是三权广场,机身是政府机构所在地,机翼则是现代化的立体公路。三权广场左侧是总统府,右侧是联邦最高法院。广场对面是国会参、众两院,两院会议大厅建筑外观如同两只大碗,众议院的碗口朝上,象征民主、广开言路;参议院的碗口朝下,象征集中民意。国会的两座28层大楼之间有通道相联,呈H型,为葡语人的首字母。三权广场上的议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总统府和外交部水晶宫等是巴西利亚的标志性建筑。1987年12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巴西利亚为人类文化遗产。
巴西利亚最高的建筑是高224米的电视塔,比巴黎埃菲尔铁塔低100米,为世界第四高铁塔,重378吨。铁塔了望台位于75米处,可容纳150人,游客可免费乘电梯登台。每逢周末铁塔周围有手工艺品市场。
市内帕拉诺阿(PARANOA)湖为人工湖,由四条河流拦截而成,状如人字,面积近40平方公里,蓄水量4.91亿立方米,有调节气候的作用。湖区人口约50万。湖岸长80公里,沿岸分布着45个娱乐和运动俱乐部。
巴西利亚现有小学464所、中学84所、大学10所,剧院15家,电影院20家,博物馆13个,艺术馆19个。
5、马瑙斯市(Manaus)
马瑙斯市为亚马逊州首府,地处黑河和索里芒斯河(亚马逊河支流)交汇处,面积14337平方公里,人口150万。该市地处亚马逊平原,位于南纬3度,常年湿热多雨,年平均温度26°C,最高可达35·6°C,最低18·5°C。年平均降雨量2500毫米。该市工业以冶金、电子和机械为主。该市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浮动码头,全长1313米。农产品主要有柑橘、木瓜等水果。现有高等院校4所,中学370所,小学72所,医院24所,病床1570个。
马瑙斯是着名的旅游城市,主要景点有海关大楼(砖瓦均从英国进口)、马瑙斯大剧院、印第安人博物馆等。距市区80公里就是野生热带雨林。
亚马逊河
亚马逊河发源于秘鲁中部的科迪勒拉山脉,全长6751公里,在巴西境内3165公里,河面宽广,支流众多,流域和流量均居世界第一,水量占世界淡水总量的20%。由亚马逊河冲击而成的亚马逊平原面积705万平方公里,大多位于巴西境内。亚马逊流域适合植物生长,有浩瀚无际的原始森林,各种植物两万余种,盛产优质木材,并被誉为地球之肺。亚马逊河上游由黑河和索利芒斯河组成。索河河水为黄色,黑河河水为浓咖啡色,因比重、流速不同,两种河水在交汇处长达数十公里的河面上黑黄分别,互不相犯,成为一大景观。
3. 圣保罗大教堂是如何建成的
在克里斯多弗·雷恩爵士还在世的时候,人们就热切地希望建造一座纪念碑来表达对他的敬意,但是圣保罗大教堂的建筑师却否决了这个想法。建筑师的儿子在圣保罗生后题字以示对他的赞颂,这块铭牌就在闻名于世的圣保罗大教堂穹顶下,上书:“读者,如果你想寻找纪念碑,那么它就在你心中。”
这个特殊的纪念物是设计师的天才之作,也是伦敦城的荣耀之地。圣保罗大教堂是一座主教教堂,同时也担负着相当于整个英联邦牧区教堂的功能。它是英国巴洛克式教堂仅有的经典,在伦敦苍穹下散发着无法抵挡的魅力,堪称不列颠岛国上盛放的奇葩。
圣保罗大教堂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604年,那时它还是现在的伦敦城上方一座小山上供奉伦敦守护神使徒保罗的教堂,后来被几幢单独的建筑取而代之。直到1300年一座全新的哥特式大教堂初具规模,并且开始恰如其分地将当代最瑰丽与壮美的教堂融为一体。历经几个世纪的风雨,规模宏大的圣保罗大教堂已亟需整修,可是直到十七世纪早期,主要的维护工作才展开。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伴随着“共和国时代”的来临,维护工程被迫中止,大教堂竟转而充当市场和马厩之用。直到查理二世聘用克里斯多弗·雷恩监管修复工程,情势才有所转变。
身为建筑界名副其实的明星,雷恩广受同时代人的敬重,他的设计作品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却被1666年焚毁13200户民宅、81座牧区教堂的伦敦大火全盘否决了。由于受到毁灭性的破环,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修复可以解决的问题了,而是必须整个重建。于是,雷恩又一次挑起了大教堂建筑工程的重任。
雷恩深受罗马基督教建筑风格的影响,因而英国独一无二的穹顶教堂圣保罗大教堂,明显是以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为蓝本建造的。
经历了前后35年施工,大教堂终于在1711年落成。170米长,穹顶距离地面108米高,它堪称英国最庞大的建筑杰作。这里曾举行过许多重大历史性事件,比如:威灵顿公爵、尼尔森爵士、温斯顿·邱吉尔的葬礼,还有拿破仑战争和二战结束庆祝仪式。
英国皇室把西敏寺作为举行加冕典礼以及皇家丧葬的传统场所,与之相比,圣保罗大教堂则用来承办更为喜庆的仪式:维多利亚女皇的60周年庆典,约有7亿5千万电视观众观摩的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的婚礼,都是在这座“英国版的圣彼得大教堂”举行的。
矗立于大教堂西面主入口两侧的两座巴洛克式塔楼让游客顿生敬意,然而还有更让人叹为观止的场面。将视线深入中殿,从巨大的穹顶天花板降至唱诗席,辽阔空旷的气势一览无余,而十九世纪拜占庭风格的马赛克更是烘托出浓郁的宗教气息。唱诗席上方的圣坛是1959年为了纪念两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335451名联邦英雄而增设的。唱诗席上方天花板上的壁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损环,后经修复重见世人。唱诗席上还有韩德尔在黑暗时刻来临之前一直使用的管风琴。
大教堂里的科林斯风格石柱非常值得花时间去品味。八个巨大的圆柱一字排开,伸向穹顶之中。为了确保大教堂内部不会像个阴暗的漏斗,设计者在外部穹顶里面插入了一个较低的锥形,这样便达到了一种常见的建筑学效果。在大教堂内部,双层墙壁制造出所谓的“低语廊台”,在这里,一个人的低语声可以传播到穹顶的另外一边。
圣保罗大教堂不仅是建筑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同时它那富有艺术性的纪念堂也见证了英国的历史。大教堂的地下室墓地里埋葬着艺术家、科学家、音乐家,甚至民族英雄的陵寝。在这里,可以找到尼尔森、威灵顿、华盛顿、南丁格尔等人的安息之所。
对许多游客来说,最大的诱惑来自登上穹顶,即便这意味着需要攀登530级台阶的艰难过程。穿过低语廊台,就到了悬挂着精美灯笼的金色廊台。从圣保罗大教堂顶上俯视拥挤的城市,那种感觉可以真切地证实克里斯多弗·雷恩的话:“建筑的终极目标在于创造永恒。”
4. 圣巴西尔大教堂的综合介绍
圣巴西尔大教堂由建筑师波斯特尼克·雅科夫列夫所设计,是一座东正教教堂,坐落在莫斯科红场,是现在俄国传统建筑的象征。这座教堂是受伊凡四世的委托,为纪念其对喀山汗国的征服而于1555年和1561年之间建造的。
该教堂最初的设想是建造一群小礼堂,每一个礼堂代表一个圣人,寓意每到一个圣人的节日,沙皇就打赢一场战斗。但中间的一个单独的塔将所有空间整合成了一个大教堂。
根据红场的方位轴来看,教堂是偏向右边的,这给予了它不对称的外貌,在照片上甚至显得有些凌乱。从西面看来,我们还是能看到这个结构的对称。方形的主教堂往上是一个逐渐缩小的八角形,后由镀金圆屋顶装顶。四个八角形的中型塔楼在四个主要的方向点上围绕着主教堂。四个小塔形成一个方形,并且穿插于中型塔中间,构成这个建筑八角星的形状。
圣巴西尔大教堂从外部看起来不仅十分壮观,而且色彩极其丰富,圆形屋顶更是异常醒目,如梦境童话般的感觉成为很多设计师的灵感来源。
5. 跪求巴西利亚大教堂的详细资料,最好有平立剖,受力,结构等信息
圣巴西利亚大教堂(Holy Brasilia Cathedral),是莫斯科甚或全俄罗斯最具体而微的象征,也是俄罗斯最具代表性的纪念建筑。这座教堂是受伊凡四世的委托,为纪念其对喀山汗国的征服而于1555年和1561年之间建造的。
1588年,费奥多尔·伊万诺维奇沙皇在该建筑中一位俄罗斯东正教圣人瓦西里·柏拉仁诺之墓东上方添置了一个小礼堂。此后,该教堂就被人们普遍称为“圣瓦西里教堂”。
传说教堂竣工后,伊凡弄瞎了所有参与兴建该教堂的建筑师,因为他不想让他们建出比该教堂更富丽堂皇的建筑。
圣巴西利亚大教堂
像罗马教皇的圆形帽,又似印第安人的茅屋。图为露出地面部分的建筑,只是大教堂的屋顶,弧形的柱子是屋脊,整个教堂大厅是建在地下的。该教堂有9个不同的房间,每间都有其独特的穹顶。
圣巴西利亚大教堂建造在不平的地面上当建成时就有裂缝。正因为如此,俄罗斯政府警告说它正在慢慢下沉到地面下。如今,修缮工作已经让此建筑完好无损,但此大教堂还需要继续保养,直到它不再矗立为止。俄罗斯计划在其旁边建造豪华饭店和地下车库建筑群,以加大人们对此建筑的关注。俄罗斯的圣巴西尔大教堂是莫斯科甚或全俄罗斯最具体而微的象征,也是俄罗斯最具代表性的纪念建筑
6. 巴西圣保罗大教堂简介
该教堂始建于1913年,直到1954年才建成,并作为庆祝建市四百周年的活动对外开放。它的前身是殖民时代的大教堂,整个工程由马克西米利亚诺建筑师设计建造。在艺术特点上,它融合了哥特式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教堂的地下墓室安放着包括原印第安酋长在内的名人的灵柩。每扇玻璃窗上都反映着圣经里不同的宗教主题。里面还有多达一万个声管的意大利管风琴以及包含65 个小钟的大套钟。教堂前面的广场从16世纪开始,就一直是每次盛大宗教游行的出发点,正中央的“零起点”是测量圣保罗和其他城市距离的起点。
7. 巴西利亚大教堂的介绍
巴西利亚大教堂,坐落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由奥斯卡·涅莫亚设计,1970年5月31日完工。整体呈现双曲线型,16根抛物线状的支柱支撑起教堂的玻璃穹顶,远处看去好似变形的洋葱。教堂大厅位于地面以下,内部最大为直径70米。这座现代化的教堂见证了巴西利亚这座最年轻的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城市的辉煌。
8. 关于巴西的小知识
国名:巴西联邦共和国
(The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
国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0∶7。旗地为绿色,中间是一个黄色菱形,其四个顶点与旗边的距离均相等。菱形中间是一个蓝色天球仪,其上有一条拱形白带。绿、黄色是巴西的国色。绿色象征该国广阔的丛林,黄色代表丰富的矿藏和资源。天球仪上的拱形白带将球面分为上下两部分,下半部象征南半球星空,其上大小不同的白色五角星代表巴西的26个州和一个联邦区。白带上用葡萄牙文写着“秩序和进步”。
国徽: 图案中间突出一颗大五角星,象征国家的独立和团结。大五角星内的蓝色圆面上有五个小五角星,代表南十字星座;圆环中有22个小五角星,代表巴西各州和联邦区。大五角星周围环绕着用咖啡叶和烟草叶编织的花环,背后竖立一把剑,剑柄在五角星下端。绶带上用葡萄牙文写着“巴西联邦共和国”,“1889年11月15日”(共和国成立日)。
重要节日:独立日:9月7日(1822年);国庆日:9月7日(1822年);印第安人日:4月19日;吉卜赛人日:5月24日。
国家政要: 总统卢拉·达席尔瓦 (Lula da Silva) ,2002年10月当选,2003年1月1日任职;2006年10月再次当选 ,2007年1月1日正式宣誓就职 。
自然地理:851.42万平方公里(资料来源《巴西四月年鉴》),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北邻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圭亚那、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西邻秘鲁、玻利维亚、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东濒大西洋。海岸线长7400多公里,领海宽度12海里,领海外专属经济区188海里。国土80%位于热带地区,最南端属亚热带气候。北部亚马孙平原属赤道气候,年平均气温27-29℃。中部高原属热带草原气候,分旱、雨季。南部地区平均气温16-19℃。
人口:1. 816亿(2004年),占世界人口的2.8%,居拉美首位。其中白种人占54. 03%,黑白混血种人占39. 94%,黑种人占5. 39%,黄种人占0.46%,印第安人约占0. 16%。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71%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巴西“印第安人日”
首都: 巴西利亚(Brasilia) ,人口205.1万人(2000年),融汇了世界古今建筑艺术的精华,有“世界建筑博览会”之称。城市建造在人工湖旁,以三权广场为核心,形状像一架头朝东方的巨型飞机。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将巴西利亚城列为“人类文化财富”。
行政区划:全国共分为26个州和1个联邦区(巴西利亚联邦区),州下设市,全国共有5562个市。各州名称如下:阿克里、阿拉戈斯、亚马孙、阿马帕、巴伊亚、塞阿拉、圣埃斯皮里图、戈亚斯、马拉尼昂、马托格罗索、南马托格罗索、米纳斯吉拉斯、帕拉、帕拉伊巴、巴拉那、伯南布哥、皮奥伊、北里奥格兰德、南里奥格兰德、里约热内卢、朗多尼亚、罗赖马、圣卡塔琳、圣保罗、塞尔希培、托坎廷斯。
简史:古代巴西为印地安人居住地。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卡布拉尔到达巴西。16世纪沦为葡萄牙殖民地。1807年拿破仑入侵葡萄牙,葡王室逃到巴西后,巴西实际上成了葡的帝国中心。1821年葡王室迁回里斯本,王子佩德罗留巴西任摄政王。1822年9月7日获得独立,建立巴西帝国。1888年5月废除奴隶制度。1889年11月15日丰塞卡将军发动政变废除帝制,成立共和国。1891年2月24日通过第一部共和国宪法,定国名为巴西合众国。1960年将首都由里约热内卢迁往巴西利亚。1964年3月31日,军人政变上台,实行独裁统治,1967年改国名为巴西联邦共和国。
更多详细请点击: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6/23/content_453177.htm
9. 巴西标志性建筑有哪些
1、巴西议会大厦
巴西议会大厦矗立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市的核心三权广场上,建于1958~1960年,设计人是巴西建筑师尼迈耶。
整幢大厦水平、垂直的体形对比强烈,而用一仰一覆两个半球体调和、丰富建筑轮廓,构图新颖醒目。在巴西灿烂的阳光下,它就象是一曲恢宏的乐章,自由自在地歌唱着,使人震撼,令人陶醉。
10. 黄金树大教堂二楼怎么上
打完幻想初始之王之后右转会有一个树干,沿着树干往上到平台之后再右转直行,出门之后到左边窗户旁边跳下去之后会发现有一扇窗户是开的,顺着窗户跳进去就到二楼了。
黄金书大教堂出自于游戏艾尔登法环的一处建筑场景。艾尔登法环是一款由日本开发商FromSoftware开发、BandaiNamco发行的黑暗幻想风格动作角色扮演游戏。于2022年2月25日于Steam、MicrosoftWindows、PlayStation4、PlayStation5、XboxOne、XboxSeriesX/S上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