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巴西资讯 > 国际足联怎么处罚巴西和阿根廷

国际足联怎么处罚巴西和阿根廷

发布时间:2022-07-09 14:06:06

⑴ 关于巴西和阿根廷问题

巴西与阿根廷之间的足球比赛包含着太多历史的恩怨、民族的偏见、种族的对立。如果需要用现实的例子阐述“足球是和平时代的战争”,巴西与阿根廷两队的较量则完全支持上述观点。身处不同阶级的两国球迷都能通过彼此之间的较量找到攻击对手的素材,两个国家也仿佛永远都是对立的......

巴西是一个混血人种居多的国家;而阿根廷则因为自己保持着欧洲白种人的血统而骄傲。

在经济上,在21世纪之前阿根廷曾被视为南美洲天堂,许多西班牙人为了更好的生活甚至拖家带口移民到阿根廷;然而在两次经济危机的打击下,阿根廷一度濒临破产,而此时的巴西则迎来了前所有物的繁荣时期,一举取代了昔日的宗主国葡萄牙成为了葡语系的领军国。在当今的经济体中他们与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并称为“金砖四国”。

而在球场上双方的对立更为明显,下面借助几个关键词回顾一下阿根廷vs.巴西在球场上的恩怨史。

势均力敌

从1914年双方进行了第一次正式比赛开始,巴西与阿根廷两队总共在国际赛场有过93次交战纪录。其中巴西队以36胜23平34负的成绩略微领先,然而双方足协对于这个统计数据都有自己各自不同的看法,阿根廷人声称许多有利于自己的历史比赛并没有被计算在内......

在最重要的世界杯决赛圈的比赛中,两国曾交手4次,巴西以2胜1平1负占据先手;但在美洲杯的比赛中,阿根廷的成绩却是15胜8平9负。

对于阿根廷而言,他们取得的最伟大的胜利发生在1940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以6-1狂胜巴西;反过来,巴西曾在1945年和1960年两次坐镇里约热内卢用6-2的悬殊比分羞辱了来访的阿根廷。双方的国家队最近一次狭路相逢发生在2008年的6月18日,在巴西的港口城市贝洛奥里藏特,两队苦战90分钟最终互交白卷。

猴子

上世纪初期的国际足坛并不像现在一般热闹,由于受到交通和地域的限制,国家队之间的足球比赛往往会相当难得。在1937年的南美杯(美洲杯的前身)决赛中,巴西与阿根廷两队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狭路相逢。狂热的阿根廷球迷挤满了体育场,然而其中的大部分人都失去了理智,从比赛鸣哨开始就他们就毫无顾忌地肆意嘲笑、侮辱巴西的黑人球员。他们将巴西球员称为“猴子”,并极力模仿猴子的叫声来激怒对手。

阿根廷球迷的“努力”收到了成效,主队在比赛中打进了两球。但巴西人面对如此羞辱已经无力全身心投入比赛,在裁判鸣哨之前他们就纷纷离开了球场。仇恨的种子就此播下,回到国内巴西球员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而当地的媒体也将这场比赛称为“耻辱之战”。

黑哨

1939年在一项名为罗卡杯的主客场比赛中,阿根廷与巴西再次交手。在阿根廷的主场,主队以5-1取得了大捷;巴西人扬言要在一周之后的主场比赛中复仇......

然而第二回合的比赛过程却并没有巴西人预期得那样完美,顽强的阿根廷人在0-1落后的情况下硬是通过努力以2-1反超了比分。巴西队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将比分追平为2-2,但对于他们而言这远远不够。要命的时刻,主裁判的一次有争议的吹罚改变了比赛的进程,迫于主场压力他勉强地判给了主队一记点球。

暴怒的阿根廷球员洛佩兹情急之下居然攻击了当值主裁判,不过他也在随后被场边的巴西警察在球场内制服并带到了警局。阿根廷球员和教练见此情景,如同2年前的巴西人一样提前离开了球场。有趣的是,巴西球员面对空旷的球场,还是坚持将点球踢进了空门,随后裁判鸣哨示意比赛结束,巴西3-2获胜!球场上欢腾声一片!

断腿

在欧洲人民深受二战带来的痛苦之际,南美洲的足球赛事却依旧继续,巴西与阿根廷两队之间的仇恨有增无减。1946年的南美杯决赛依然是两队之间的碰撞,由于在去年的一场比赛中阿根廷球员巴塔格雷罗曾被巴西球员梅内塞斯踢断了腿,在两国媒体赛前极力的渲染下,双方的比赛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火药味。

比赛进行到第28分钟,巴西球员罗萨.平托在争夺一个机会均等的自由球时故意踢向了阿根廷队长萨罗曼的腓骨和胫骨,一声惨叫过后萨罗曼痛苦地球场上翻滚。事实上在本场比赛结束之后,萨罗曼就再也没有康复如初,而足球生涯也在这场事故之后划上了句号。愤怒的阿根廷球员失去了理智,开始与球场上所有巴西球员进行打斗。警方曾短暂控制了局势,然而退到更衣室的两队还是球场内部进行了“二番战”。

令人费解的是,比赛却并没有大规模的混乱而取消。双方在平复了情绪之后,居然完成了随后的比赛,阿根廷以2-0取得了胜利。

交易

1978年阿根廷在主场举办世界杯,两队在第二轮小组赛中戏剧性地被分在了一起。首轮阿根廷以2-0击败了波兰,而巴西同样以3-0轻取秘鲁。两队在罗萨里奥进行的直接碰面还算相安无事,0-0的结果也足以让双方接受。

由于当时FIFA赛程的不健全,小组赛最后一轮的争夺巴西 vs. 波兰,阿根廷 vs. 秘鲁的比赛居然被安排在一前一后进行。巴西人在3-1击败波兰后坐等阿根廷的比赛结果,而肯佩斯和梅诺蒂等人在赛前的更衣室也知晓他们必须要在随后的比赛中净胜4球才能力压巴西晋级决赛。而这对于此前从未赢得过世界杯的阿根廷又谈何容易?

然而最终的比赛结果却让巴西人和东道主以外的球迷瞠目结舌,阿根廷以6-0大获全胜。就这样巴西队在未输掉任何一场球的情况下,窝囊地被挡在了决赛的大门之外,而阿根廷则在主场再接再厉击败了荷兰,首次品尝到了世界杯冠军的滋味。

从种种迹象表明,这并不是一场干净的比赛......秘鲁门将基罗加恰恰就出生于阿根廷;有英国记者通过报道指出,阿根廷军政府为这场胜利付出了5000万美元的代价。

迭戈

马拉多纳在上世纪80-90年代是无可争议的球王,1986年世界杯是他的经典成名作。然而大家是否知道,1982年马拉多纳就曾代表阿根廷参加过西班牙世界杯,只不过当时身处巴西、阿根廷和意大利组成的“死亡之组”中,迭戈.马拉多纳却并没有展现出日后称为一代球王的潜质。相反在与巴西的比赛中,因为0-3落后,急躁的迭戈在一次拼抢中故意蹬踹对方后卫巴蒂斯塔而被直接红牌罚下。

在本届世界杯中,由苏格拉底和济科领军的巴西队踢出了让世界拍手称赞的桑巴足球,只可惜却在与意大利的比赛中大意输球让大部分中立球迷扼腕叹息。

投毒

1990年的意大利之夏,阿根廷因为马拉多纳的原因占据了“主场之利”。然而这位圣保罗球场的上帝却没有在锦标赛中找到了4年前的状态,阿根廷的晋级之路也显得磕磕绊绊。在这届世界杯赛中,马拉多纳只通过自己的天赋送出过一脚助攻,而受害者就是倒霉的巴西......

在这场1/8决赛中,卡雷卡领军的巴西人几乎将阿根廷队困在了半场,要不是横空出世的替补门将戈耶切亚如有神助,阿根廷的球门肯定会被对手射穿。然而巴西人却始终没有迎来进球,最终在一次反击中被接到马拉多纳助攻传球的卡尼吉亚击败。

然而一次电视采访中,马拉多纳却亲口表示,阿根廷队医在球场上曾狡猾地将镇静剂放在了水壶中,并设套让巴西中场核心布兰科喝下。使得布兰科在随后的比赛发挥失常......对此阿根廷足协和时任主教练比拉尔多矢口否认。

北京

谁能想到引发巴西与阿根廷两队最近一次争议的地点居然是北京的鸟巢,两支将夺冠视为唯一目标的球队在半决赛提早相遇。巴萨球星梅西与罗纳尔迪尼奥之间的碰撞让鸟巢坐满了可谓目睹巨星风采的中国球迷,然而比赛的过程却是一边倒,阿根廷最终以3-0取得了完胜。

巴西球员在最后时刻只能通过踢人和犯规来发泄愤怒,卢卡斯不顾俱乐部队友之情对马斯切拉诺犯规而被红牌罚下。这场比赛的失利,几乎让时任巴西队的主教练邓加下课走人,而巴西总统卢拉甚至都通过电视表达了自己对于巴西队表现的失望,并号召巴西球员向阿根廷学习......

转自网络

⑵ 国际足联对违规球队的处罚都有哪些

1. 对足球竞赛规则的一些修改及理事会决定

第一章:比赛场地

决议 四

原条款

在比赛场地外的地面技术区域内和距边线1米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形式的广告出现。

另外,在球门线和球门网之间的区域内也不许有广告出现。

决议 四

新条款

在技术区域或距边线1米范围内的地面,不允许有任何形式的广告出现。

另外,在球门线和球门网之间的区域内也不允许有广告出现。

第四章:队员装备

基本装备

原条款

l 运动上衣

l 短裤-如穿紧身内裤,必须与短裤的主色同一颜色;

新条款

l 运动上衣-如果穿内衣,内衣袖子的颜色应该与运动上衣袖子的主色相同。

l 短裤-如果穿短衬裤,其颜色与短裤的主色相同。

决议一

原条款

● 队员不能暴露有标语或广告的贴身背心。

脱掉上衣暴露标语或广告的队员将受到比赛组织者的处罚。

● 上衣必须有袖子。

决议一

新条款

●队员不能暴露有标语或广告的贴身内衣。基本装备决不允许有任何涉及政治、宗教或个人的言论。

●脱掉上衣暴露标语或广告的队员将受到比赛组织者的处罚。队员的基本装备有涉及政治、宗教或个人标语或言论将会受到比赛组织者或国际足联的处罚。

●上衣必须有袖子。

第四官员

原条款

● 第四官员由竞赛规程指派。同时,在其他三名比赛裁判员中的任何一名不能担任执法工作时上场替补。

第四官员应在整场比赛中协助裁判员工作。

新条款

● 第四官员可以根据竞赛规程指派。同时,在其他三名比赛裁判员中的任何一名不能继续担任执法工作时上场替补(一名助理裁判被委派为替补的情况除外),他在整场比赛中协助裁判员工作。

● 一名替补助理裁判也可以根据竞赛规程指派。他唯一的职责应该是根据需要替补不能继续执法的助理裁判或第四官员。

2.对裁判员、助理裁判员以及第四官员的附加指示

庆祝进球

原条款

队员有下列行为时应该被警告:

● 裁判员认为,队员做出的姿势具有挑拨性、嘲笑性和煽动性。

● 进球后,队员爬上了球场附近的围栏上庆祝。

● 脱去上衣或用上衣将头遮住。

队员离开场地庆祝进球的举动本身,是不应该被警告的,但关键是要看他是否尽快回到球场内参加比赛。

新条款

队员有下列行为时应该被警告:

● 裁判员认为,队员做出的姿势具有挑拨性、嘲笑性和煽动性。

● 进球后,队员爬上了球场附近的围栏上庆祝。

● 脱去上衣或用上衣将头遮住。

● 他用面具或其他类似物品遮住头或脸面欢庆进球。

队员离开场地庆祝进球的举动本身,是不应该被警告的,但关键是要看他是否尽快回到球场内参加比赛。

⑶ 足球史和足球规则

足球史
汉代蹴鞠是训练士兵的手段,制定了较为完备的体制。如专门设置了球场,规定为东西方向的长方形,两端各设六个对称的“鞠域”也称“鞠室”,各由一人把守。场地四周设有围墙。比赛分为两队,互有攻守,以踢进对方鞠室的次数决定胜负。
经过汉代的初步流行,唐宋时期蹴鞠活动达到高潮,甚至出现了按照场上位置分工的踢法。唐代蹴鞠已有多种方式,有比赛巅球次数的“打鞠”,有场地中间挂网、类似网式足球的“白打”,有多人参与拼抢的“跃鞠”,还有了设立球门的比赛,这种方式每队有一定人数和固定位置,规定队员只能在自己的位置上踢,不能移动。同时蹴鞠和佛教一起传到了日本,日语及韩语中仍可见称足球为“蹴球”的用法便是受到中国的影响。[1]
南宋《武林旧事》曾列出了“筑球三十二人”竞赛时两队的名单与位置:“左军一十六人:球头张俊、跷球王怜、正挟朱选、头挟施泽、左竿网丁诠、右竿网张林、散立胡椿等;右军一十六人:球头李正、跷球朱珍、正挟朱选、副挟张宁、左竿网徐宾、右竿网王用、散立陈俊等”。这被认为是历史上的第一份足球“首发名单”。
从春秋时期到元明时代,蹴鞠经历了发展到高潮的过程,但到了清代,这项活动却走入了衰落。据说,希腊人和罗马人在中世纪以前就已经玩一种足球游戏。他们在一个长方形场地上,将球放在中间的白线上,用脚把球踢滚到对方场地上,当时称这种游戏为“哈巴斯托姆”。

现代足球
参见:现代足球
1872年英格兰与苏格兰队之间的一场足球赛
现代足球起源地是在英国。传说在11世纪,英格兰与丹麦之间有过一场战争,战争结束后,英国人在清理战争废墟时发现一个丹麦入侵者的头骨,出于愤恨,他们便用脚去踢这个头骨,一群小孩见了便也来踢,不过他们发现头骨踢起来脚痛,于是用牛膀胱吹气来代替它——这就是现代足球的诞生。[1]
12世纪初,英国开始有了足球赛。比赛是娱乐活动,一年两次,一般在两个城市之间举行。主持人把球往空中一抛,比赛就算开始。双方就会一拥而上,大叫大喊,又踢又抱,哪一方能将球踢进对方的闹市区,哪一方就算胜利。如果球中途窜入居民屋里,运动员也就一窝蜂的冲进去乱打乱踢,常常把屋里的东西砸得稀巴烂,房主只好自叹倒霉。路上行人碰到球滚来,就会遭受一场飞来的横祸。因此在当时,球赛一来,人们就得躲避灾难,关门闭户,一直到球赛结束,才恢复正常。这样的球赛遭到市民的强烈反对,英国政府便下了一道禁令:规定足球比赛要在空地上进行,进入闹市区者重罚,于是就出现了专门的足球场。到19世纪初期,足球运动在当时欧洲及拉美一些国家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的英国已经相当盛行。

足球规则

1848年,足球运动的第一个文字形式的规则《剑桥规则》诞生了。所谓的《剑桥规则》,即是在19世纪早期的英国伦敦,牛津和剑桥之间进行比赛时制定的一些规则。当时每队有11个人进行比赛。因为当时在学校里每套宿舍住有十个学生和一位教师,因此他们就每方11人进行宿舍与宿舍之间的比赛,当前的11人足球比赛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1862年,在英国诺丁汉郡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足球俱乐部。在英国又成立了第一个足球协会(英足总),并统一了足球规则,人们称这一天为现代足球的诞生日。这次制定的足球规则共14条,它是现今足球规则的基础。从1900年的第2届奥运会开始,足球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但它不允许职业运动员参加。1904年5月21日,国际足联在巴黎成立。[1] 1904年,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瑞典和瑞士七个国家的足球协会在法国成立了国际足球联合会。1930年起,每4年举办一次世界足球锦标赛(又称世界杯足球赛),比赛取消了对职业运动员的限制。[1]
1989年国际足联开始正式把五人制足球纳入管理范围之内,成为其主管团体。
1.场地面积:比赛场地应为长方形,其长度不得多于120米或少于90米,宽度不得多于90米或少于45米(国际比赛的场地长度不得多于110米或少于100米,宽度不得多于75米或少于64米)。在任何情况下,长度必须超过宽度。
2. 画线:比赛场地应按照平面图画出清晰的线条,线宽不得超过12厘米,不得做成“V”形凹槽。较长的两条线叫边线,较短的叫球门线。场地中间画一条横穿球场 的线,叫中线。场地中央应当做一个明显的标记,并以此点为圆心,以9.15米为半径,画一个圆圈叫中圈。场地每个角上应各竖一面不低于1.50米高的平顶 旗杆,上系小旗一面;相似的旗和旗杆可以各竖一面在场地两侧正对中线的边线外至少:米处。
3.球门区:在比赛场地两端距球门柱内侧5.50米处的球门线上,向场内各画一条长5.50米与球门线垂直的线,一端与球门线相接,另一端画一条连接线与球门线平行,这三条线与球门线范围内的地区叫球门区。
4.罚球区:在比赛场地两端距球门柱内侧16.50米处的球门线上,这三条线与球门线范围内的地区叫罚球区,在两球门线中点垂直向场内量11米处各做一个清晰的标记,叫罚球点。以罚球点为圆心,以9.15米为半径,在罚球区外画一段弧线,叫罚球弧。
5.角球区:以边线和球门线交叉点为圆心,以1米为半径,向场内各画一段四分之一的圆弧,这个弧内地区叫角球区。
6. 球门:球门应设在每条球门线的中央,由两根相距7.32米、与西面角旗点相等距离、直立门柱与一根下沿离地面2.44米的水平横木连接组成,为确保安全, 无论是固定球门或可移动球门都必须稳定地固定在场地上。门柱及横木的宽度与厚度,均应对称相等,不得超过12厘米。 球网附加在球门后面的门柱及横木和地上。球网应适当撑起,使守门员有充分活动的空间。
注:球网允许用大麻、黄麻或尼龙制成。尼龙绳可以用,但不得比大麻或黄麻绳细。

比赛用球
比赛用球应为圆形,它的外壳应用皮革或其它许可的材料制成,在它的结构中不得使用可能伤害运动员的材料。
球的圆周不得多于71厘米或少于68厘米。球的重量,在比赛开始时不得多于453克或少于396克。充气后其压力应相等于0.6一1.1 个大气压力(海平面上),即相等于600-1100克/厘米’。在比赛进行中,未经裁判员许可,不得更换比赛用球。
国际理事会决议一
1.比赛所用的球,是比赛场地所属协会或俱乐部的财物,在比赛结束时,应将球交给裁判员。
2.国际理事会随时决定制球的质料。任何经许可的质料,均应由国际理事会核准。
3.国际理事会已批准的规则对球所定的相等重量:14至16英两等于396至453克。
4.如球在比赛进行中破裂或漏气时,应立即停止比赛,用新球在原球破漏时所在地点以坠球恢复比赛。除非当时球在球门区内,如遇这种情况,则应在停止比赛时球所在地点最近的、与球门线平行的球门区线上坠球恢复比赛。
5.如球破漏发生在死球时,应用新球按照相应裁判员,并应在比赛成死球时互换。
6.不按此执行则按无替补队员处理。
国际理事会决议二
1.每队上场队员的最少人数,由各国足球协会酌定。
2.理事会认为,任何一队少于7名队员时,该场比赛应为无效。
3. 队员在比赛开始前被罚令出场,可从已登记的替补队员中选一人替补,不应因进行替补而延迟开球。 队员在比赛开始后被罚令出场者,不得替换。 凡替补名单中的替补队员,不论是在比赛开始前,或在比赛开始后被罚令出场,均不得更换(该项决议仅指违反规则第十二章而被罚令出场的队员,而不适用违反规 则第四章的队员)。

队员人数
·上场比赛的两个队每队队员人数不得超过11人。
·每队必须有一名守门员。
·每队在比赛时可有1-2名替补队员,如果是“友谊比赛”,可以有5名以下的替补队员。
·在经裁判员同意后,在比赛暂停时,替补队员可替换队员。
·只有在被替补队员下场后,替补队员才能上场。
·未经裁判员同意,任何队员不得上场或下场。

队员装备
1.上场队员必需的装备是:运动上衣、短裤、护袜、护腿板和足球鞋,上场队员不得穿戴能危及其他运动员的任何物件。
2.护腿板必须由护袜全部包住,而且应是由适当的材料制成(橡胶、塑料、聚氨脂或其它类似的材料)。
3.守门员的服装颜色必须有别于其他上场队员和裁判替补守门员或其他任何队员时,均应遵守下列规定:
·a.替补前应先通知裁判员。
·b.替补队员在被替补队员离场,并得到裁判员许可后,方可进入比赛场地。
·c.替补队员应在比赛成死球时从中线处进场。
·d.被替补下场的队员不得再次参加该场比赛。
·e.替补队员无论上场与否,裁判员均有权对其行使职权。
4.替补队员进入比赛场地,即成为场上队员,同时被替换出场的队员不再是场上队员,至此替补结束。

罚则措施
· a.对于违反本章第(4)条规定者,比赛不应暂停,应在比赛成死球时立即警告各有关队员。
· b.如替补队员未经裁判员许可擅自进场,则应停止比赛,并视情节对该替补队员予以警告,令其离场或罚令出场,然后由裁判员在比赛暂停时球所在地点执行坠球 恢复比赛。除非当时球在球门区内,如遇这种情况,则应在停止比赛时球所在地点最近的、与球门线平行的球门区线上坠球。
· c.对违反本章任何其它规则的有关队员,均应警告。如果裁判员暂停比赛执行警告,则应由对方队员在比赛暂停时球所在地点,踢间接任意球恢复比赛。如果在其 本方的球门区内罚任意球,则可在其球门区内的任何地点执行;如果在对方的球门区内罚任意球,则应在比赛暂停时球所在地点最近的。与球门线平行的球门区线上 执行。
· d.如竞赛规程要求在比赛前将替补队员名单交给裁判
罚则:场上队员违反本章规定时,除 非在成死球前,该队员已经调整好装备,否则在成死球后,该队员应离场调整或换取装备。离场调整和换取装备的队员在回场前,必须先报告裁判员,经裁判员检查 符合规定后,只有在比赛成死球时方可进场比赛。场上队员违反了本章规定时,不要立即停止比赛。

比赛裁判
每场比赛应委派一名裁判员执行裁判任务。在他进入比赛场地时,即开始行使规则赋予他的职权。在比赛暂停或比赛成死球时出现的犯规,裁判员均有判罚权。裁判员在比赛进行中,根据比赛实际情况,诸如比赛结果等所作的判决,应为最后判决。他应当:
a.执行规则
b.避免作出对犯规队有利的判罚。
c.记录比赛成绩和比赛时间,使比赛赛足规定的时间或双方同意的时间,并补足由于偶然事故或其它原因所损耗的时间。
d.因违反规则、遇风雨、观众或外界人员干扰及其它原因妨碍比赛进行时,裁判员有权暂停、推迟或终止比赛。事后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有关要求将具体情况书面报告主办机构。书面报告在规定的时间内一经投邮即为合乎手续。
e.裁判员从进入比赛场地起,对犯有不端和不正当行为的队员应给予警告并出示黄牌。事后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有关要求将该队员的姓名和具体情况书面报告主办机构。
f.除参加比赛的队员及巡边员外,未经裁判员允许,任何人不得进入比赛场地。
g.如裁判员认为队员受伤严重时,应立即停止比赛,须将受伤队员尽可能迅速地移至场外,并立即恢复比赛。如队员受轻伤,则比赛不应在成死球前停止。凡队员能自己走到边线或球门线接受任何护理者,不得在场内护理。
h.裁判员对于场上队员的暴力行为、严重犯规、使用污言秽语或辱骂性语言,以及经警告后仍犯有不正当行为者,应罚令出场并出示红牌。
i.在每次比赛暂停后,以信号指示恢复比赛。
j.审定比赛用球是否符合规则第二章的要求。
巡边员
每场比赛应委派两名巡边员,他们的职责(由裁判员决定)应为示意:
1.何时球出界成死球;
2.应由哪一队踢角球、球门球或掷界外球;
3.当要求替补时。 他们还应协助裁判员按照规则控制比赛。巡边员如有不正当行为或不适当地干扰比赛,裁判员则应免除其职务并指派他人代替(裁判员应将此情况上报主办机构)。巡边员使用的手旗,应由比赛场地所属的俱乐部提供。

比赛时间
比赛时间应分为两个相等的半场,每半场45分钟。特殊情况双方同意另定除外,并按下列规定执行:
·a.在每半场中由于替补、处理伤员、延误时间及其它原因损失的时间均应补足,这段时间的多少由裁判员决定。
·b.在每半场时间终了时或全场比赛结束后,如执行罚球点球,则应延长时间至罚完为止。 除经裁判员同意外,上下半场之间的休息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

开球方法
·a. 比赛开始前,应用投币方式选定开球或场地,先挑的一方应有开球或场地的选择权。比赛应在裁判员发出信号后,由开球队的一名 队员将球踢入(即踢动放走在比赛场地中央的球)对方半场开始。在球被踢出前,每个队员都应在本方半场内,开球队的对方队员还应当保持距球不少于9.15 米;球被踢出后,须滚动到它自己的圆周距离时,才应认为比赛开始,开球队员在球经其他队员触或踢及前不得再次触球。
·b.在进一球后,应由负方一名队员以同样方式,重新开球继续比赛。
·c.下半场开始时,两队应互换场地,并由上半场开球队的对方开球。
§罚则:
·a.任何违反本章规则的开球都应重开。如开球队员在球经其他队员触或踢及前再次触球,则应由对方队员在犯规地点。
·b.踢间接任意球。
·c.开球不得直接射门得分。
·d. 比赛如因本规则未规定的原因暂停时,球并未越出边线或球门线,则恢复比赛时,裁判员应在暂停时球所在的位置坠球,球着地即恢复比赛,如果比赛暂停时球在球 门区内,则应在比赛暂停时球所在位置最近的、与球门线平行的球门区线上坠球,坠球时在球落地之前,队员不得触球,否则应由裁判员重新坠球。
比赛进行及死球
§下列情况成死球:
·1.当球不论在地面或空中全部越过球门线或边线时.
·2.当比赛已被裁判员停止时。
自比赛开始至比赛终了时,比赛均应在进行中,包括:
·a.球从球门柱、横木或角旗杆弹回场内。
·b.球从场上的裁判员或巡边员身上弹落于场内。
·c.场上队员犯规而裁判员并未判罚。

计胜方法
·除规则另有规定外,凡球的整体从门柱间及横木下越过球门线,而并非攻方队员用手掷入、带入,故意用手或臂推入球门(守门员在本方罚球区内除外),均为攻方胜一球。在比赛中,胜球较多的一队为得胜队,如双方均未胜球或胜球数目相等,则这场比赛应为“平局”。

违规判罚
越位
Ö1.凡进攻队员较球更接近于对方球门线者,即为处于越位位置。下列情况除外:
·a.该队员在本方半场内。
·b.至少有对方队员两人比该队员更接近于对方的球门线。
Ö2.当队员踢或触及球的一瞬间,同队队员处于越位位置时,裁判员认为该队员有下列行为,则应判为越位:
·a.在干扰比赛或干扰对方;
·b.企图从越位位置获得利益。
Ö3.下列情况,队员不应被判为越位:
·a.队员仅仅处在越位位置;
·b.队员直接接得球门球、角球或界外掷球。
Ö4.队员被判罚越位,裁判员应判由对方队员在越位地点踢间接任意球。如果该队员在对方球门区内越位,那么这个任意球可以在越位时所在球门区内任何地点执行。
犯规与不当行为
队员故意违反下列九项中的任何一项者,即:
a.踢或企图踢对方队员。
b.绊摔对方队员,即在对方身后或身前,伸腿或屈体绊摔或企图绊摔对方。
c.跳向对方队员。
d.猛烈地或带有危险性地冲撞对方队员。
e.除对方正在阻挡外,从背后冲撞对方队员。
f.打准企图打对方队员准向对方吐唾沫。
g.拉扯对方队员。
h.推对方队员。
i.用手触球,例如:用手或臂部携带、推击球(守门员在本方罚球区内除外)。
以 上情况都应判由对方在犯规地点踢直接任意球。如犯规地点在对方球门区内,该任意球可以在球门区内任何地点执行。如果守方队员在本方罚球区内故意违反上述九 项中的任何一项者,应判罚球点球。 在比赛进行中,如守方队员在本方罚球区内故意违反上述九项中任何一项时,则不论当时球在什么位置,都应判罚球点球。
队员犯有下列五项犯规中的任何一项者,即:
1.裁判员认为其动作带有危险性,例如:企图去踢守门员已接住的球。
5.比赛中守门员在本方罚球区内时:
a.以手控制球后向任何方向持球、拍球或向空中抛球再接住,行走4步以上而未使球进入比赛状态。
b.持球后在行走4步过程中及其前后,虽已使球进入比赛状态,但未经罚球区外的同队队员或罚球区内外的对方队员触球前,根据第5(c)条的情况自己再次用手触球。
c.同队队员故意将球踢给守门员后,守门员用手触球。
d.裁判员认为由于战术上的目的,有意停顿比赛,延误)比赛时间而使本队获得不正当的利益。
以上情况都应根据第十三章的具体情况判由对方在犯规地点踢间接任意球。
e.队员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被警告并出示黄牌:
f.比赛开始后,队员进场或重新进场加入比赛或在比赛进行中离场:意外事故除外),不论哪一种情况,事先未经裁判员示意允许者。
g.如果裁判员暂停比赛执行警告,则由对方在暂停比赛时球的所在地点根据第十三章的具体情况,踢间接任意球恢复比赛。
h.如犯规队员另有更严重的犯规情节时,则应按规则的有关规定判罚。
i.队员连续违反规则。
j.用言语或行动对裁判员的判决表示不满者。
k.有不正当行为者。
除发生更严重的犯规外,队员的行为属上述最后三项中的任何一项者,应给予黄牌警告,并判由对方在犯规地点根据第十三章的具体情况踢间接任意球。
6.裁判员认为队员出现下列情况时,应罚令其出场并出示红牌:
a.犯有暴力行为。 b.严重犯规。 c.用污言秽语或进行辱骂。 d.经黄牌警告后,因犯规又被给予第二次黄牌警告。 因罚令队员出场使比赛暂停,如该队员并未违反其它规则时,则应判由对方在犯规地点根据第十三章的具体情况踢间接任意球。
任意球
任意球分两种:直接任意球(这个球可以直接射入犯规队球门得分)及间接任意球(踢球队员不得直接射门得分,除非球在进入球门以前曾被其他队员踢或触及)。
队员在本方罚球区内踢直接或间接任意球时,在球被踢出罚球区前,所有对方队员都应站在该罚球区外,并须至少距球9;15米。当球滚至球的圆周距离,并出罚球区后比赛即为恢复。守门员不得将球接入手中后再踢出进入比赛,如球未 被直接踢出罚球区,则应令重踢。
队员在本方罚球区外踢直接或间接任意球时,所有对方队员在球被踢出前应至少距球9.15米,除非他们已站在自己的球门线上,当球滚动至球的圆周距离时,比赛即为恢复。
如果对方队员在任意球踢出前,进入罚球区或距球少于9.15米,裁判员应令其退到规定的位置后,方可执行罚球。
踢任意球时,须将球放定。踢任意球的队员将球踢出后,在球经其他队员踢或触及前,不得再次触球。尽管本规则的其它条款对踢任意球的地点已作出规定:
1.守方在本方球门区内踢任意球时,可以在球门区内的任何地点执行。
2.凡攻方在对方球门区内踢间接任意球时,应在距犯规地点最近的、与球门线平行的球门区线上执行。
罚则:如踢任意球的队员在球被踢出后,经其他队员踢或触及前再次触球,则应判由对方队员在犯规地点踢间接任意球。
第十四章 罚球点球
罚 球点球应从罚球点上踢出,必须明确主罚队员。踢球时除主罚队员和对方守门员外,其他队员均应在该罚球区外及比赛场内,并至少距罚球点9.15米处。对方守 门员在球被踢出前,必须站在两门柱间的球门线上(两脚不得移动)。主罚队员必须将球向前踢出;在其他队员踢或触及前不得再次触球。当球滚动至球的圆周距离 时,比赛即为恢复。罚球点球可直接射门得分。当比赛进行中执行罚球点球,以及在上半场准全场比赛终了而延长时间执行或重踢罚球点球时,如踢出的球触及任何 一个门柱或两个门柱;或触及横木;或触及守门员;或连续触及门柱、横木或守门员而进入球门,只要没有犯规现象发生,均应判为胜一球。
罚则:对违反本章任何规定者,应作如下处理:
a.如守方队员犯规,则球未罚中应重罚。
b.如踢罚球点球队员以外的攻方队员犯规,则球罚中无效,应重罚。
c.如踢罚球点球队员在比赛恢复后犯规,则应由对方队员在犯规地点根据第十三章的具体情况踢间接任意球。
掷界外球
当球的整体不论在地面或空中越出边线时,应由出界前最后触球队员的对方队员,在球出界处掷向场内任何方向。
掷球时,掷球队员必须面向球场,两脚均应有一部分站立在边线上或边线外,不得全部离地,用双手将球从头后经头顶掷入场内。球一进场内比赛立即恢复。掷球队员在球被其他队员踢或触及前,不得再次触球。掷界外球不得直接掷入球门得分。
罚则:
a.如球不按规定的方法掷入场内,应由对方队员在原处掷界外球。
b.如掷球队员掷球入场后在球被其他队员踢或触及前再次触球时,应由对方队员在犯规发生地点踢间接任意球。如 队员在对方球门区内犯规或在本方球门区内犯规,则应根据第十三章的具体情况踢间接任意球。
球门球
当 球的整体不论在空中或地面从球门外越出球门线,而最后踢或触球者为攻方队员时,由守方队员在球门区内任何 地点直接踢出罚球区恢复比赛。守门员不得将球接入手中后再踢出进入比赛。如球未被直接踢出罚球区,即未进入比赛, 应令重踢。踢球门球的队员在球被其他队员踢或触及前,不得再次触球。踢球门球不得直接射门得分,踢球门球时,对方队 员在球被踢出罚球区前都应站在罚球区外。
罚则:
踢球门球的队员将球踢出罚球区后,在球被其他队员踢或触及前再次触球,应判由对方队员在犯规发生地点踢间接 任意球。如队员在球门区内犯规,则根据第十三章的具体情况执行。
角球
当球的整体不论在空中或地面从球门外越出球门线,而最后踢或触球者为守方队员时,由攻方队员将球的整体放走。在离球出界处较近的角球区内踢角球。
踢角球时,不得移动角旗杆。角球可直接胜一球。踢角球队员的对方队员在球未进 入比赛时,即球未滚动至球的圆周距离时,不得进入距球9.15米以内。踢角球队员在球被其他队员踢或触及前,不得再次触球。
罚则:
a.踢角球的队员,在球被其他队员踢或触及前再次触球时,裁判员应判由对方队员在犯规发生地点踢间接任意球。如队员在球门区内犯规,则根据规则第十三章的具体情况执行。
b.如有任何其它犯规,角球均应重踢

⑷ 足球裁判误判足联如何处罚

足球裁判误判的处罚方式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严重误判会被严重警告或者是停职。
足球比赛中,即使裁判员出现了误判,也要以裁判的判罚为准!但是,如果裁判出现了严重偏袒的行为,国际足联可能会要求重赛。
详细说明:
赛场上主要由边裁和主裁对场上情况作出判罚,但是,由于裁判的视角有一定局限性以及尺度不一,难免会出现一定的误判。当赛场上出现误判,即使出现了争议点球,在比赛过程中,也要遵守裁判的判罚,否则,会受到足联的严重处罚。
如果一方对判罚结果非常不满意,可以申诉,但是为了维护裁判的权威,一般不会改判或重赛,除非非常严重的,而且是裁判出现了严重偏袒行为!

⑸ 足球规则

足球规则的制订和完善是基于足球规则的基本精神的。 足球规则的基本精神主要包括3个方面。 1.保护双方运动员。这是足球规则基本精神的核心。 2.促进技术、战术的发展。任何一项体育运动竞赛规则的宗旨都是有利于促进本项目技术、战术的发展,足球规则也不例外。 3.对等的原则。对等原则是指规则对比赛双方一致的原则。如果违背这一原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不公正”。就像国家制定的宪法一样,要求每一个公民都要遵守,大家都要执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这3条基本精神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贯穿的。在裁判工作中,对于规则没有明确规定的一些特殊情况,必须根据上述精神妥善处置。 1963年10月26日,英国伦敦周围地区11个俱乐部针对足球比赛的种种纷争难题的问题举行了联席会议,联合组成了第一个足球协会。为了大力开展足球运动,使各队能在任何地方彼此进行比赛,协会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制定比赛规则。1863年12月26日,协会会员代表在伦敦克鲁米沙街的一个小酒馆召开了第二次会议,研究制定了13条比赛规则。内容是: 1.场地长200码(180米)、宽100码(90米),端线4个角上插旗。 2.得分后双方交换场地,失分队开球。 3.抽签胜者选择球门,败者开球。开球前,对方球员需退至距球9码(8.1米)外。 4.球门不设横梁。球从两门柱间或顶端延长线之间通过即为得分。 5.球出界后,最初触球队员从球出界的球场边线上朝着与球场边线垂直方向将球掷入场内。掷进球场的球触地前不算比赛开始。掷球须用单手持球从头顶上方掷出。 6.当某个队员踢完球时,站在比球更接近对方门的同队队员不能参加踢球。 7.球从端线出界,如果守方队员先得球,有权从正对得球点的端线上发任意球;若攻方队员先得球,有权从正对得球点的端线15码(13.5米)处向球门发任意球。 8.某个队员接到对方踢出的球,如果立即用脚后跟在地面做一标记,就可以在原点发任意球。 9.不能用手持球跑。 10.禁止踢人、绊人、用手拉人或推人。 11.比赛最多参加者,每方不得超过11人。 12.无论任何理由,进入比赛状态后,禁止用手触球。 13.接住对方踢来的凌空球或者第一次反弹球,可以掷球,也可以传给其他队员。 这13条足球规则一经颁布。立即得到了足协诸会员队的拥护,在1871—1872年举行的比赛中,各队普遍运用了这套规则。1872年11月30日,苏格兰队与英格兰队比赛之后,苏格兰足协开始采用和推广这套“英国规则”。一时间,这套规则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为人们所认可,成为足球比赛的法律文件。从此,足球运动也正式从游戏的性质中蜕化出来,成了一项高尚的体育运动。 为了适应足球运动发展的需要,1904年5月21日,法国、比利时、丹麦、荷兰、西班牙、瑞典、瑞士等国在巴黎发起成立了国际足球联合会(总部设在瑞士苏黎士)。1925年,国际足联公布了新的“越位”规则(无球进攻队员与端线之间少于两名对方队员即判越位),加重了防守任务,攻防矛盾又趋尖锐,比赛更加激烈,足球比赛规则也日臻完善了。 今天,足球规则已经由最初的113条发展到了17章180余款,较之过去不知严谨、合理了多少倍。最初制定的13条规则的每一条文都经过了多次修改。但人们发现,不管如何修改,它的最基本的原则和最初的精神还是保留了下来。1863年12月26日的“克鲁米沙会议”意义深远,是足球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如今,足球规则仍然不够尽善尽美,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由于翻译等原因,一些正确的规则也常被曲解。为此,国际足联几乎每年都要对规则进行审定和解释,力图不断完善规则并统一判罚尺度,使之更加合理。
标准规则
【最早的一部足球规则】 1.场地面积,在长150码,宽100码以内。 在每条边线上距端线25码处,各树立两根标志杆。 2.球门由两根立竿组成,相距英尺. 3.用投币选择球门或开球权。 4.上半时比赛时间结束后,交换场地。 5.当队员将球踢出时,同队任何队员站在球的前面较对方队员更接近对方端线时,不得参加比赛接触球,也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碍其他队员接触球。 6.当球被踢出边线外则为死球,由对方在出界地点 将球直接踢入场内,恢复比赛。 7.当一队将球踢出 对方端线时,对方任何队员谁先拿到球便可持球在垂直端线25码处发任意球。 8.当球踢来时,队员在对方端线后面不可触球。 9.如果球落到端线之后和边 线标志杆之外时,任意球应该在距端线25码处发。 10.当一队员踢任意球时,同队队员不得处在他与对方端线之间,并且对方队员不可站在距离他10码之内. 11.队员可选择任何方式踢任意球。 12.球从两竿之间或从其间上方无限高度穿过,算胜一球。 13. 在比赛进行中,可用身体任何部位接触球,但不得用手、臂、肩部持、击球。 14.所有冲击都是公平合法的,但禁止用手抱、推,用脚绊掉或吵闹。 这套正规原始规则经英格兰足协主席公布刊登在(BELIS LIFE)杂志上。三年后足协补充规定,球门高度为6码,宽度为8码,两立柱之间拉上一条绳,作为球门高度。 11人制足球规则 足球比赛场地介绍 (一)球场 1、 球场面积必须符合规则的规定。国际足联曾规定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场地为长105米、宽68米。国内基层比赛的场地可因地制宜,但在任何情况下,边线的长度必须长于球门线的长度,场内各区域的面积不得变更。 2、 球场地面必须平坦,硬度合适,以不伤害运动员和不影响球的正常运行为原则。国际足联世界杯赛组织委员会曾指令世界杯足球赛不得在人造草皮球场上进行。 (二)界线 1、球场各线须与地面平齐,不得做成V型凹槽或高出地面的凸线。线的颜色须清晰。土地球场最好用白灰粉或灰浆画线,天然草皮球场宜用熟石灰粉画线,不要用生石灰粉或灰浆浇画。为了防止雨水冲刷,亦可用白色涂料画线,但不得用木条、砖石或碎瓦等物填平的沟槽作界线。 2、场地各线的宽度不超过12厘米(一般以12厘米为宜)。边线与球门线的宽度应包括在场地面积之内,其他各线宽度亦应包括在该区域面积之内。球门区和罚球区的丈量,都应从球门柱内侧和球门线外沿量起。球门线的宽度必须与球门柱的宽度相等。 (三)边线与球门线 1、边线与球门线划定的足球场是足球比赛时队员的基本活动区域。比赛开始后,未经裁判员许可,队员及其他人员不得擅自进场。 2、当球的整体从地面或空中越过边线或球门外的球门线时,即为球出界而成死球,分别以掷界外球、踢球门球或角球恢复比赛。 3、球门间的球门线是判断球是否进门的标准线,只有当球的整体从地面或空中越过球门内的这条线时方可算球进门。 4、执行罚球点球时,防守方守门员应站在球门间的球门线上。 5、在对方罚球区内踢间接任意球时,如果球距球门间的球门线不足9.15米,则允许防守方队员站在球门线上。 (四)中线 1、中线把全场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半场,中线的宽度应包括在每个半场的面积之内。 2、开球时,双方队员必须站在本方半场内(且守方队员不得进入中圈)。当裁判员鸣哨后,球被踢并向前移动时,比赛方为开始,这时双方队员可进入对方半场。 3、 队员在本方半场无越位犯规。 (五)球门区 1、可以在球门区内的任何一点踢球门球及本方的任意球。 2、当球在球门区内时,裁判员令比赛停止,若以坠球恢复比赛时,应在停止比赛时球所在地点最近的、与球门线平行的球门区线上坠球。 3、凡在对方球门区内踢间接任意球时,应在离犯规地点最近的、与球门线平等的球门区线上执行。 (六)罚球区 1、守门员在本方罚球区内可以用手触球。 2、队员在本方罚球区内违犯规则第十二章可判为直接任意球的十种犯规中的任何一种时,都应判罚球点球。 3、踢球门球或在本方罚球区内踢任意球时: (1)对方应退出罚球区。 (2)必须把球直接踢出罚球区,比赛才能恢复。 4、罚球点球时,除主罚队员与对方守门员外,其他队员均须在罚球区及罚球弧外的场内、罚球点的后面;当球被踢并向前移动,比赛即为恢复,此时队员方可进入罚球区。 (七)角球弧 踢角球时,球必须放定在角球弧内。 (八)罚球点 罚球点球时,球必须放定在罚球点上。因大雨冲刷,罚球点模糊不清时,由裁判员确定罚球点的位置。 准确位置:在球门线中垂线上,距离11米(12码)。 点 中线的中点俗称开球点。开球时,球必须放定在该点上。 (十)中圈 开球时,守方队员须站在中圈以外的本方半场内。这同踢任意球时,守方队员须站在至少距球9.15米处的意义相同,其作用是保证攻方队员踢球时不受对方阻碍。 (十一)罚球弧 罚球点球时,除主罚队员与对方守门员外,其他队员均须在罚球区及罚球弧外的场内、罚球点的后面;当球被踢并向前移动,比赛即为恢复,此时队员方可进入罚球弧。 (十二)角旗 1、角旗是场地四周的标志,应垂直竖于边线与球门线外沿的交点处。 2、角旗杆的高度(杆顶至地面)不得低于1.50米,杆的顶端应为平顶,以防刺伤队员。角旗颜色应与助理裁判员用旗和场地颜色有明显区别,晚间比赛使用灯光时,可用白色角旗。角旗可用布或绸料制成,规格一般为30厘米×40厘米。 (十三)中线旗 在中线两端距边线外至少1米处,可各竖立一面与角旗大小相同的中线旗,作为中线的标志。它对判断越位有益。 (十四)球门 比赛场地的球门应是固定的,门柱及横梁的宽度与厚度均应相同。球门颜色必须是白色。准确规格为:球门7.32米×2.44米。 球门网 1、球门网的作用是帮助裁判员看清球是否进入球门,因此球门网只能挂在球门后面,牢固地附加在球门横梁、立柱上,下端钉在地上,不得使球穿过。挂钩不得钉在门柱侧面或横梁的下沿。 2、球门网应适当撑起,使守门员有充分活动的空间,并在球进网后不致弹出。一般较多采用从球门后面用绳将网拉起的方法。 (十六)场地四周 1、按照比赛组织机构的要求,可在球门线的外面(一般距角旗2米、球六区线与球门线的交点3.5米、球门柱6米)画一条摄影人员限制线,摄影人员应在这条线的后面。如有广告牌的后面。 2、第四官员的席位设在场外靠近中线的延长线处;替补员的席位设在距第四官员席位两侧各10米左右并与之相齐处。各队的教练员、替补员及工作人员应在替补席上。替补席的席位数按照比赛组织机构的要求确定,目前我国确定为14个席位。 3、技术区域。技术区域一词在《足球竞赛规则》第三章中国际足球理事会决议的第二条已经提及,区域内有为球队的技术人员和替补队员提供的座位。 技术区域可以根据场地情况做大小和位置上的调整。以下是对技术区域设置的一般性指导: (1)技术区域是从替补席两侧向外1米、距边线1米以内的区域。 (2)建议用标记线明确该区域。 (3)技术区域内的人数由竞赛规程规定。 (4)根据竞赛规程,技术区域内的人员应在比赛开始前确认。 (5)每次只允许一人在技术区域内进行战术指挥,指挥结束后应立即退回替补席。 (6)教练员和其他官员必须在限定的技术区域内,除非遇到特殊情况,例如理疗师或队医在得到裁判员的允许进场察看受伤队员时。 (7)技术区域内的教练员和其他人员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十七)检查场地 裁判员应认真检查比赛场地。比赛开始前和中场休息时,对于模糊不清的界线(尤其是球门附近的界线)要令有关人员重新画出。如因雨雪致使场地泥泞、界线不清时,可在场地四周的规定位置插上10面小旗,小旗距界线均为1米,小旗的规格与角旗相同,以有助于裁判员作出判断。 国际足协规则小组决议 (1)国际比赛球场最大面积为:长度一一0公尺、宽度六四公尺。 (2)各国足球协会必须严格遵照规定的面积,布置球场。在举办国际比赛时,必须于赛前,将比赛地点及球场面积,通知客队的国家足球协会。 (3)国际足球协会规则小组,已同意规则中所用的英制与公制对照 (4)端线的宽度,应和球门柱及横木的厚度相同,因此球门柱内外边的 线应是一样宽。 (5)为了划球门区域及罚球区域,在端线上量的六码及十八码的距离, 必须从球门柱的内方量起。 (6)球场的面积,包括场内各区域界线的宽度在内。 足球的材料及标准 球是圆形的,以皮革或其它合适的材料制成,一般是为12块黑色正五边形面料与20块正六边形面料拼合而成。球体的圆周,不得超过70公分(28吋),不得少于68公分(27吋)。球 的重量,在比赛开始时,不得超过450公克(16盎司),不得少于410公 克(14盎司)。 球的气压,在海平面为0.6至1.1大气压力(每平方公分 600公克至1100公克=每平方吋8.5磅至15.6磅)。更换不合标准的球 如果在比赛中,球破裂或不合标准:停止比赛。更换标准的球,在球破裂的地点,坠球重新开始比赛。如果当时球是 在球门区内,则坠球的地点是在平行球门线的球门区线上,最接近比赛停止时球的位置的地点。如果不是在比赛中,如中场开球、球门球、角球、自由球、罚球点球或掷球入场时,球破裂或不合标准:依照规则重新开始比赛。比赛时间内,未经过裁判同意,不可更换比赛用球。

⑹ 巴西和阿根廷是被国际足联给整的吗

准确得说是各大博彩公司+国际足联

⑺ 巴西+阿根廷足球史

巴西,阿根廷足球史上共交战92次。

巴西和阿根廷的92次交锋全记录,从60年代(巴西夺得世界杯后)巴西优势极其明显!
巴西和阿根廷从1908年开始的交锋战绩,按照阿跟蹄足协的统计,到2005年德国联合会杯决赛为止,共有90场.总战绩双方打成:巴西胜:36场;打平:22场.阿根廷胜:34场
具体比赛记录如下:
2007-07-16 美 洲 杯 巴西 - 阿根廷 W 3:0 0.5 赢
2006-09-03 国 友 赛 巴西 - 阿根廷 W 3:0 0 赢
2005-6-29 巴西4:1 阿根廷 FIFA联合会杯决赛
2005-6-8 阿根廷3:1 巴西 世界杯预选赛
2004-7-26 巴西 2:2 阿根廷 美洲杯
2004-6-2 巴西3:1 阿根廷 世界杯预选赛赛
2001-9-5 阿根廷 2:1 巴西 世界杯预选赛
2000-7-26 巴西 3:1 阿根廷 世界杯预选赛
1999-9-7 巴西 4:2 阿根廷 \"Zero Hora\"35周年纪念赛
1999-9-4 阿根廷 2:0 巴西 \"Zero Hora\"35周年纪念赛
1999-7-11 阿根廷 1:2 巴西 美洲杯
1995-11-8 阿根廷 0:1 巴西 Clarín 50周年纪念赛
1995-7-17 阿根廷 2:2 巴西 美洲杯
1994-3-23 巴西 2:0 阿根廷 友谊赛
1993-6-27 阿根廷 1:1 巴西 美洲杯
1993-2-18 阿根廷 1:1 巴西 阿根廷足协百年纪念赛
1991-7-17 阿根廷 3:2 巴西 美洲杯
1991-6-27 巴西 1:1 阿根廷 友谊赛
1991-3-27 阿根廷 3:3 巴西 友谊赛
1990-6-24 阿根廷 1:0 巴西 世界杯
1989-7-12 巴西 2:0 阿根廷 美洲杯
1988-7-10 巴西 0:0 阿根廷 澳大利亚两百年金杯赛
1985-5-5 巴西 2:1 阿根廷 友谊赛
1984-6-17 巴西 0:0 阿根廷 友谊赛
1983-9-14 巴西 0:0 阿根廷 美洲杯
1983-8-24 阿根廷 1:0 巴西 美洲杯
1982-7-2 阿根廷 1:3 巴西 世界杯
1981-1-4 阿根廷 1:1 巴西 金杯赛
1979-8-23 阿根廷 2:2 巴西 美洲杯
1979-8-2 巴西 2:1 阿根廷 美洲杯
1978-6-18 阿根廷 0:0 巴西 世界杯
1976-5-19 巴西 2:0 阿根廷 大西洋杯
1976-2-27 阿根廷 1:2 巴西 大西洋杯
1975-8-16 阿根廷 0:1 巴西 美洲杯
1975-8-6 巴西 2:1 阿根廷 美洲杯
1974-6-30 阿根廷 1:2 巴西 世界杯
1971-7-31 阿根廷 2:2 巴西 Roca杯
1971-7-28 阿根廷 1:1 巴西 Roca杯
1970-3-8 巴西 2:1 阿根廷 友谊赛
1970-3-4 巴西 0:2 阿根廷 友谊赛
1968-8-11 巴西 3:2 阿根廷 友谊赛
1968-8-7 巴西 4:1 阿根廷 友谊赛
1965-6-9 巴西 0:0 阿根廷 友谊赛
1964-6-3 巴西 0:3 阿根廷 国家杯
1963-4-16 巴西 5:2 阿根廷 Roca杯
1963-4-13 巴西 2:3 阿根廷 Roca杯
1963-3-24 阿根廷 3:0 巴西 美洲杯
1960-7-12 巴西 5:1 阿根廷 大西洋杯
1960-5-29 阿根廷 1:4 巴西 Roca杯
1960-5-26 阿根廷 4:2 巴西 Roca杯
1960-3-20 阿根廷 0:1 巴西 泛美锦标赛
1960-3-13 巴西 1:2 阿根廷 泛美锦标赛
1959-4-4 阿根廷 1:1 巴西 美洲杯
1957-7-10 巴西 2:0 阿根廷 Roca杯
1957-7-7 巴西 1:2 阿根廷 Roca杯
1957-4-3 阿根廷 3:0 巴西 美洲杯
1956-12-5 巴西 1:2 阿根廷 Raúl Colombo杯
1956-7-8 阿根廷 0:0 巴西 大西洋杯
1956-3-18 巴西 2:2 阿根廷 泛美锦标赛
1956-2-5 阿根廷 0:1 巴西 美洲杯
1946-2-10 阿根廷 2:0 巴西 美洲杯
1945-12-23 巴西 6:2 阿根廷 Roca杯
1945-12-20 巴西 6:2 阿根廷 Roca杯
1945-12-16 巴西 3:4 阿根廷 Roca杯
1945-2-15 阿根廷 3:1 巴西 美洲杯
1942-1-17 阿根廷 2:1 巴西 美洲杯
1940-3-17 阿根廷 5:1 巴西 Roca杯
1940-3-10 阿根廷 2:3 巴西 Roca杯
1940-2-25 巴西 0:3 阿根廷 Roca杯
1940-2-18 巴西 2:2 阿根廷 Roca杯
1939-1-22 巴西 3:2 阿根廷 Roca杯
1939-1-15 巴西 1:5 阿根廷 Roca杯
1937-2-1 阿根廷 2:0 巴西 美洲杯
1937-1-30 阿根廷 1:0 巴西 美洲杯
1925-12-25 阿根廷 2:2 巴西 美洲杯
1925-12-13 阿根廷 4:1 巴西 美洲杯
1923-12-9 阿根廷 2:0 巴西 Roca杯
1923-12-2 阿根廷 0:2 巴西 Confraternit杯
1923-11-18 阿根廷 2:1 巴西 美洲杯
1922-10-22 巴西 2:1 阿根廷 Roca杯
1922-10-15 巴西 2:0 阿根廷 美洲杯
1921-10-2 阿根廷 1:0 巴西 美洲杯
1920-10-12 阿根廷 3:1 巴西 友谊赛
1920-9-25 阿根廷 2:0 巴西 美洲杯
1919-6-1 巴西 3:3 阿根廷 Roberto Cher杯
1919-5-18 巴西 3:1 阿根廷 美洲杯
1917-10-3 阿根廷 4:2 巴西 美洲杯
1916-7-10 阿根廷 1:1 巴西 美洲杯
1914-9-27 阿根廷 0:1 巴西 Roca杯
1914-9-20 阿根廷 3:0 巴西 友谊赛
1912-9-8 巴西 3:6 阿根廷 友谊赛
1908-7-9 巴西 2:3 阿根廷 友谊赛

⑻ 很伤脑筋的足球规则问题,请高手帮忙解答

根据最新版本的2008欧洲杯竞赛规则,本届欧洲杯在小组赛中就可能出现通过罚点球决出出线权的场景。此前虽然亚冠联赛采用过这一规则,但在洲际的国家队大型赛会中,还是首次采用这一规则。
欧足联版本的“2006-2008年欧足联足球锦标赛章程”的第7条第7款明确规定,大赛决赛
圈的小组赛最后一轮后,如果出现两队或多队同分的情况,将按照以下顺序计算出线权:1.相互比赛的积分;2.相互比赛的净胜球;3.相互之间的总进球;4.小组比赛的净胜球;5.小组比赛的总进球;6.2006年世界杯和欧洲杯预选赛阶段的积分系数(积分除以比赛场次);7.决赛圈阶段的公平竞赛积分;8.抽签。

但和以往欧洲杯不同的是,这一次在第3个条件后欧足联提供了一个直接对决、赢者全拿的机会:根据第7条第8款的例外规定,如果同分两队相互间积分、净胜球和总进球都相同,最后一轮又正好是同一块场地的对手,那第4到第8个决胜条件将被点球大战取代。也就是说,极端情况下小组赛确实可能首次出现点球大战。

估计世界杯也应该是这样

阅读全文

与国际足联怎么处罚巴西和阿根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874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253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102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1088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536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5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529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378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382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7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58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46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379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1017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341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9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305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151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866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