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巴西有哪些主要的农作物农作物集中分布在哪一地带请简要分析该地带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巴西以咖啡质优、味浓而驰名全球,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咖啡王国”之称。咖啡原产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1727年传入巴西。巴西位于南美洲东南,地处热带和亚热带,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很适合种植咖啡,加之劳动力廉价,咖啡种植业迅速兴起。19世纪,巴西的咖啡种植几乎遍及全国,随后又形成持续近一个世纪之久的“咖啡繁荣期”。咖啡大面积种植,给巴西带来了财富和繁荣。20世纪初,巴西的咖啡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从而赢得了“咖啡王国”的美称。咖啡是巴西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全国有大大小小的咖啡种植园50万个,种植面积约220万公顷,从业人口达600多万,年产咖啡200万吨左右,年出口创汇近20亿美元。近年来,由于出口结构的变化和国际咖啡市场不景气,巴西咖啡生产和出口量有所下降。巴西人酷爱咖啡。60年代,巴西人均年咖啡消费量达5.8公斤。近二十年来,随着其它饮料的出现,巴西人均咖啡消费量仍超过3公斤。在巴西,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各式各样的咖啡屋随处可见。人们几乎随时随地都可以喝到浓郁芳香的热咖啡。
❷ 巴西是咖啡产量的最高国家,分析自然区位的条件!
1、热带雨林气候,雨热充沛。 2、地形平坦,适宜发展种植业 。3、地势起伏小,灌溉便利。
4、河流纵横,水源充足。5、土壤高度发育,土地肥活。6、赤道穿越国土,地理位置好。
❸ 初一地理问题 巴西的咖啡豆主要分布在 甘蔗主要分布在
巴西的咖啡豆主要分布在东南部
巴西的咖啡和甘蔗主要分布在巴拉那河流域.
❹ 巴西 种植咖啡的有利条件
巴西在自然条件上看,处于热带地区,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炎热潮湿,适于热带作物生长,咖啡树为喜阳作物,充足的阳光为其生长的条件。
从历史上看巴西长期为葡萄牙殖民地,为满足西欧需求,长期进行单一农作物种植,发展热带种植园经济,由此巴西的咖啡在很长的一段时期类是其支柱产业。
从市场上看,咖啡及其加工产品由于富含咖啡因,有振奋精神的作用,对于脑力劳动者为主的工作群体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现代社会中作用巨大,所以市场广阔。
(4)巴西咖啡种植在什么地形区扩展阅读:
在巴西大约有39亿7千万棵咖啡树,小农场主们现在种植的咖啡占巴西全国总产量的75%。巴西从事咖啡生产的人数是哥伦比亚的2倍甚至3倍,而哥伦比亚是世界上第二大咖啡生产国。
巴西现在的经济较少依赖咖啡,咖啡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10%。在二战前,巴西咖啡总产量占全世界的50%甚至更多,现在接近30%,但是该国对全世界咖啡的影响,尤其是对咖啡价格的影响,却是举足轻重的,例如1994年的两次霜害就曾引起全球咖啡价格的暴涨。
❺ 巴西的咖啡甘蔗主要种植于哪里
A、巴西的咖啡、甘蔗主要种植于东南沿海地带,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故A不符合题意;
B、巴西的铁矿储量巨大,且大部分是富铁矿,铁矿石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故B符合题意;
C、巴西9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东部沿海地带,其中,以东南部人口最为稠密.在发展中国家,巴西的城市化水平很高,目前城市人口已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故C不符合题意;
D、亚马孙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亚马孙水系跨高温多雨的赤道南北,向东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❻ 巴西咖啡位于什么地形区
巴西咖啡,泛指产于巴西的咖啡。巴西咖啡种类繁多,正如其他阿拉伯咖啡一样,巴西咖啡被称为“Brazils”以区别于“Milds”咖啡。绝大多数巴西咖啡未经清洗而且是晒干的,它们根据产地州名和运输港进行分类。巴西有 21个州,17个州出产咖啡,但其中有4个州的产量最大,加起来占全国总产量的98%,它们是:巴拉那(Parana)州、圣保罗(Sao Paulo)州、米拉斯吉拉斯(Minas Gerais)州和圣埃斯皮里图(Espirito Santo)州,南部巴拉那州的产量最为惊人,占总产量的50%。
❼ 巴西种植咖啡的有利条件自然条件
巴西处于热带地区,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炎热潮湿,适于热带作物生长,咖啡树为喜阳作物,充足的阳光为其生长的条件。
❽ 巴西是世界上咖啡产量最大的国家,分析它的自然区位条件
巴西的国土面积为8522996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五大国。南北距离为4394公里, 东西距离为4319公里。该国约90%的面积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毗邻大西洋,蜿蜒的海岸线长达7367公里。西部与讲西班牙语的南美洲国家相连,国境线长15719公里。地形以巴西高原为主,从与整个海岸线平行的山脉到亚马逊平原,平原西部的内布利纳峰海拔3024米,是巴西的最高峰,再一直到巴拉圭盆地(Mato Grosso Pantanal 或沼泽地)。
亚马逊平原海拔不超过200米,总面积达4489552平方公里,而山区海拔自200米至1200米,面积达4976平方公里。巴西的全部土地几乎都是可耕地,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巴西的亚马逊丛林含有世界上最大的氧气保留地。巴西的河谷(面积达四百万平方公里)位于亚马逊地区。
巴西拥有人口约1.64亿,大部分沿海岸居住,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地区,因为这里有两个大都市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还有贝洛奥里藏特等重要的内陆城市。全国有广泛的现代铁路系统纵横交错,通往人口居住最少的地区。那里一般都是进行农业耕作和放牧,以及开采黄金等矿产的地区。
所以那里的地理位置使得巴西的种植业很发达
❾ 为什么巴西有种植咖啡的黄金纬度
巴西在自然条件上看,处于热带地区,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炎热潮湿,适于热带作物生长,咖啡树为喜阳作物,充足的阳光为其生长的条件。植被纬度地带性也称为植被分布的纬向地带性。在地球表面,太阳辐射随地理纬度的高低而从赤道向两极形成了各种热量带,与此相应,植被类型也沿着纬度方向成带状发生有规律的更替。所以,巴西适宜咖啡种植的地带沿纬度分布。
❿ 有关巴西地形、气候、人口、经济等的资料
大西洋沿岸人口稠密,内陆地区较为稀少。
巴西全国人口186,957,906(2008年6月2日)居世界第5名。东南地区是巴西人口最多的地区,根据IBGE 2004年数据显示该地区人口约有7800多万,相当于巴西人口总数的42%。该地区拥有巴西三个人口最多的州(圣保罗,7000万人口,MG 1900万,里约1500万)和两个最大的城市(里约和圣保罗)。在圣保罗和里约的交界地带形成了以圣保罗、里约为支柱的商业地带,该地区聚集了约23%的巴西人口,成为该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
巴西货币——雷亚尔巴西经济实力居拉美首位。1992年巴西国内生产总值4305亿美元。1994年7月1日废除原货币名称克鲁赛罗雷亚尔(废除时1美元兑2750克鲁赛罗雷亚尔),同时命名新货币名称为雷亚尔(1美元兑1雷亚尔)。2009年4月5日汇率1美元兑2.2095雷亚尔。
巴西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铁矿砂储量650亿吨,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铀矿、铝矾土、锰矿储量居世界第三位。此外还有较丰富的铬矿、镍矿和黄金矿。煤矿储量230亿吨,但品位低。石油储量约36亿桶,另有相当于15亿桶石油的油页岩,天然气储量1330亿立方米。水力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52.2%。工业居拉美之首。70年代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电力、纺织、建筑等。核电、通讯、电子、飞机制造、军工等已跨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
咖啡、蔗糖、柑橘和大豆生产居世界第一位,可可、大豆为第二位,玉米居第三。粮食基本自给,但需进口一小部分小麦。畜牧业发达。
主要旅游点有里约热内卢、圣保罗、萨尔瓦多的教堂和古老建筑、巴西利亚、伊瓜苏瀑布、伊泰普水电站、马瑙斯自由港、黑金城、巴拉那石林等。
巴西公路运输占全国运输总量的70%,铁路占17%,水路不足10%。公路总长150万千米,铁路总长3.03万千米。主要港口有维多利亚、桑多斯、里约热内卢等。全国有3家航空公司。
主要贸易对象为美国、欧共体、日本、中东及拉美邻国。主要进口石油、化工原料、光学仪器、小麦等。出口钢材、交通运输设备、铁矿砂、纸浆、皮鞋、咖啡、糖、大豆、橙汁等。
巴西以咖啡质优、味浓而驰名全球,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咖啡王国”之称。咖啡原产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1727年传入巴西。巴西位于南美洲东南,地处热带和亚热带,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很适合种植咖啡,加之劳动力廉价,咖啡种植业迅速兴起。19世纪,巴西的咖啡种植几乎遍及全国,随后又形成持续近一个世纪之久的“咖啡繁荣期”。咖啡大面积种植,给巴西带来了财富和繁荣。20世纪初,巴西的咖啡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从而赢得了“咖啡王国”的美称。咖啡是巴西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全国有大大小小的咖啡种植园50万个,种植面积约220万公顷,从业人口达600多万,年产咖啡200万吨左右,年出口创汇近20亿美元。近年来,由于出口结构的变化和国际咖啡市场不景气,巴西咖啡生产和出口量有所下降。巴西人酷爱咖啡。60年代,巴西人均年咖啡消费量达5.8公斤。近二十年来,随着其它饮料的出现,巴西人均咖啡消费量仍超过3公斤。在巴西,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各式各样的咖啡屋随处可见。人们几乎随时随地都可以喝到浓郁芳香的热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