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分析巴西大豆得以快速发展的区位优势
南美的气候适合种植大豆,全球大豆三大产区:巴西,阿根廷和美国.
㈡ 今年大豆的收获怎么样
一句话,不好
据有关方面提供的信息,大豆收获开始,市场价格下降。
目前安徽、河南的大豆收获已基本结束,山东、河北大豆收获已超
过90%,吉林、辽宁、内蒙古三省大部分收获已经超过80%,黑龙
江大豆收获面积已超过60%。
今年的大豆质量较好,山东、安徽大豆的出油率基本都可以达到
15--16%。
但是刚刚收获的大豆的含水率有些偏高。
安徽新产大豆的油厂收购价为0.96元/斤(合1920元/吨),
河南的收购价格较安徽高出1--2分/斤,为0.97--0.98
元/斤(合1940--1960元/吨)。山东大豆的油厂收购价格
在2000元/吨左右。这些新产大豆的水份含量和出油率均为15-
16%,但商品相对而言较少。黑龙江大豆收购价目前依然维持在
0.87元/斤的水平上。由于大规模的上市还未到来,农民惜售,油
厂在豆粕和豆油价格节节跌落的情况下也不敢冒然收购。
国内市场上,由于8、9月份港口大豆积压非常严重,抑制了国内
大豆市场价格的上扬,有消息表明,山东港积压数为42万吨,疏散速
度非常慢。9月下旬河南、安徽新产大豆率先收获,山东地产大豆也陆
续开始收获上市,东北大豆10月份开始大批量上市将直接导致原料供
应充足,而国内压榨企业在经历了7、8、8三个月的压榨高峰期以后,
对大豆的需求将有所减少。农民在变现的压力下将加快大豆的上市步伐,
短期内的供需矛盾形成了大豆价格上涨的巨大压力。另外,考虑到已下
发的棕榈油配额60万吨年底前必须用完,以及近期菜籽进口有所增加,
国内大豆价格在年底前回升阻力重重。
进口大豆华北地区比上旬下跌30--80元/吨,大连、山东和
天津基本上在每吨2050元左右,华东地区港口成交价大都在2150
元左右,基本与上旬持平。
国际市场上,美国大豆收割进展顺利是大豆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
美国农业部(USDA)10月10日称58%的美国大豆已收割,高于
41%的五年平均。10月12日USDA公布的月度作物报告预计
2000年美国大豆产量28.23亿蒲式耳(合7650万吨),出口
量9.65亿蒲式耳(合2616万吨),期末库存估计仍为3.65亿
蒲式耳(合989万吨),大豆压榨量16.15亿蒲式耳(合4377
万吨)。USDA估计2000/01年度巴西大豆产量3350万吨,
出口量990万吨;预计阿根廷大豆产量2260万吨,出口440万吨;
中国的大豆进口量725万吨。
㈢ 巴西不已经成为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了么,但为什么定价权仍然牢牢掌握在美国人手里
因为国际贸易都是以美金结算,除非以后可以以本国货币互相贸易结算的话,商品就可以按市场需求重新定价。
㈣ 有人说中国每年从巴西和美国进口很多大豆,为什么国内不大面积种植
有以下几点原因:
1,由于中国加入的WTO,我们必须放开大部分的市场,这样国外市场才能也相应的放开。即中国加入世界贸易体系。
6,中国的粮食安全怎么办?中国的粮食安全现在保的是主粮,即水稻、小麦、玉米。大豆不叫粮食。粮食安全的意思是底线,即在配给制度下可以保证最低水平的热量摄入。大豆代表的是油脂和肉类。或许我们国家的人口有现在的一半左右,我们可以实现粮食完全自给自足吧。
㈤ 巴西大豆坐地起价,如今情况突变,大豆价格暴跌一半,你怎么看
大豆价格下跌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从2018年开始已经开始下跌了。所有这是正常调价过程,我认为和巴西大豆坐地起价没关系。
我认为出现暴跌有以下原因:
一、豆子丰收,新豆加上旧豆使市场饱和。大豆这个价格其实一直在走下坡路,从2018年起大豆价格就开始下调,细心的朋友就会发现黑龙江地区去年大豆每吨下调20元。国家在出售国家储备大豆外,还上市了些早熟的大豆,这就说明去年大豆走势为丰收季,在整体不缺的情况下,市场饱和的状态,价格自然就要下调。
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其实就是长期以来我国市场存在的一种“病态”,不能正确的判断市场需求。经营模式要更改一下,需要把新事与陈豆区分开销售。这样才能让客户知道好货有好价的这道理。
㈥ 巴西和阿根廷在大豆市场正在提升存在感吗
日媒称,巴西和阿根廷在大豆市场正在提升存在感。两国的产量比10年前增加5成。尤其是巴西,其产量可匹敌世界最大生产国美国。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南美产的大豆被视为替代美国产的供应来源,正成为期货市场的交易对象。
据报道,成为大豆国际价格指标的美国芝加哥市场期货价格在中国时间3月29日晚间的盘前盘后交易中,降至1蒲式耳10.18美元。比月初下降5%。背景是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的钢铁和铝的进口限制措施。
其实,在中美贸易摩擦发生之前,就出现了显示南美存在感的事件。2月,大豆行情在1个月时间里上涨6%。
报道称,往年被称为大豆的“二月小息”,经常呈现价格下跌趋势。这是由于冬季补贴结束,同时美国农户为了确保资金而出售手头的谷物而容易造成的影响。
不过,今年则基本呈现单边上涨态势。主要是因为阿根廷的减产。此前预计产量达到5400万吨,但有预测认为,由于生长期的干燥气候,将降至4700万吨。
日本Green County公司的代表大本尚之表示,“即使是美国产大豆生长期之外的时期,影响南美产大豆收成的气候也不容忽视”。美国产收获之后的11月至第二年3月成为气候影响行情的新的时期的可能性正在提高。
报道称,日本企业也将推动供应企业的多样化。日本大陆稻米公司的代表茅野信行表示,“油分增加,品质也保持稳定。已开始选择比美国产更低廉的产品”。或许有必要从扩大原料采购渠道这一角度重新思考南美大豆的增产。
㈦ 有人说中国每年从巴西和美国进口很多大豆,为什么国内不大面积种植呢
大家应该都知道,中国一直以来都以“农业大国”而闻名。至于为什么有此称号想必大家也十分清楚。所以近几年来不断出台相关政策,调整农业发展机制,使得农业得到优先发展,让我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当然了,随着农业的不断地发展,这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就拿大豆举例吧,近些年来,中国进口了美国大量的大豆,而不收购我们国内自产的大豆。
首先,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是从贸易政策面和国内大豆实际需求量两个层面来考虑的。
总而言之,为什么会出现此类问题呢?结合我国自身的因素,大豆本身就是一种产量不是很高但需要大量耕地面积的植物,如果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并且占用大面积耕地用来种植大豆实在是得不偿失,最关键的是,我国产出的大豆无论是质量上还是品种上都不算是上乘,与之相比就大豆而言,似乎进口是考虑了一切利弊因素后最为稳妥,合适的选择。
㈧ 如果巴西大豆不再出口中国,国内的大豆价格会出现大幅度的上涨吗
可能会上涨但幅度不大,自从停止美国大豆后,中国采取了多套办法,从巴西进口只不过是一个渠道,还有很多办法。
㈨ 巴西是怎样成为转基因大豆强国的
阿根廷大豆好一点,他是大豆生产大国
最好还是别选国外的大豆,都是转基因作物,对人的影响虽然现在没什么充分的证据证明有害,但难保五年以后、十年呢?
所以少吃点转基因作物,别当了转基因的白鼠。
大豆的话,推荐东北三省那一块有很多大豆是非转基因的,虽然产量有限,但都是黑土地生长的!
㈩ 1700万吨的大豆将要运往中国,中国很缺大豆吗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何秀荣教授指出,中国每年大约进口8000万吨大豆。我国要生产这种规模的大豆,需要6亿亩左右的耕地,势必会占用其他农作物和工业用地。总的来说不划算。据报道,大豆根据用途分为油豆和食用豆。美国等进口大豆含油量高,适合榨油;国产大豆富含蛋白质,适合加工成豆腐、豆浆、腐竹等豆制品。所以单纯的认为增加国产大豆可以减少进口大豆是不符合实际的。
美国大豆“从地做起”,失去中国市场!巴西大豆已经达到1700万吨从国内总体供应情况来看,未来豆粕供应将继续增加。预计4-6月中国进口大豆总量将上升至2700万吨,届时国内大豆供应将更加宽松,这进一步表明国内油厂运营率下降是由于需求不足而不是大豆供应短缺。但需求消费是限制豆粕涨价的主要原因。非洲猪瘟仍零星发生,育种端积极性差,猪饲料对豆粕的需求减少。但随着水产品旺季的到来,豆粕市场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