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巴西资讯 > 巴西天然气被什么替代

巴西天然气被什么替代

发布时间:2022-07-23 06:44:54

⑴ 巴西可以开发哪种能源

主要是水电,肯定有火电,分能,太阳能,资源有是有,天然气,煤炭
巴西的水利资源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
巴西天然气储量为 0.33 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坎波斯和桑托斯盆地;
巴西煤炭的特点是高硫分、高灰分、低热量。主要煤田分布在巴拉那盆地;
巴西锰储量 1.52 亿吨锰,占世界锰储量的 8.2 % ,主要分布在阿马帕地区、米纳斯吉拉斯州和巴拉州,主要矿区有卡拉贾斯地区的阿祖尔锰矿床;
巴西铬铁矿储量为 1400 万吨,主要分布在巴伊亚州;
巴西铝土矿储量 25.1 亿吨,位居世界第三位,占世界铝土矿储量的 7.8 % ,主要分布在亚马孙盆地、米拉斯吉拉斯州、波苏斯迪卡尔达斯等;
巴西铜矿储量 1740 万吨铜,占世界铜储量的 1.8 % ,分布在巴伊亚州和卡拉贾斯;
巴西镍储量 600 万吨镍,占世界镍储量的 4.0 % ,主要分布在戈亚斯州和米纳斯吉拉斯州;
巴西金矿储量 200t ,占世界金储量 2.0 %。巴西的砂金矿几乎遍及全国,但最重要的产地都集中在亚马孙地区;

⑵ 现在有没有代替煤气和天然气的物质

(1)氢气——21世纪能源新宠

2002年英国《金融时报》载文说,由于易燃易爆而结束了飞艇称王称霸地位的氢气,可能东山再起,成为21世纪的重要燃料。

氢气作为燃料,有以下特点:一是除核燃料外氢气的发热值是所有化石燃料、化工燃料和生物燃料中最高的,为142 351 kJ/kg,是汽油发热值的3倍;二是它燃烧时,几乎不产生有害气体和微粒;三是蕴藏丰富。据估计,目前全球的石油储量,仅能维持30~40年,煤的储量仅能维持200~300年,核燃料铀等的储量也是有限的,而氢元素存在于水中,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生产氢气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是电解法。将电流通于水,可把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利用石油、煤等发电制氢,同样污染环境,且成本高。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大幅提高,成本降低。这样,如果计入石化燃料治理污染费用和污染引起疾病的治疗费用、运输渠道等开支,氢的成本也只接近于石化燃料生产电力的成本。美国国家能源和环境研究中心已计划在加州的沙漠地带布设大面积太阳能电池,用其电力电解地下含水层的水来生产氢气,然后用泵把氢抽入管道,分配使用。

另外,生物技术制氢也是一种才良有前途的方法。例如,藻类中的红藻、蓝藻、绿藻和褐藻,均能利用阳光将水分解成氢和氧,目前德国正在建造一座藻类制氢农场,预计到2020年,可形成藻类制氢产业。科学家发现有许多原始低等生物,在其新陈代谢过程中可放出氧气。

日本一位细菌学家培养出一种红极毛杆菌,这种细菌每消耗5毫升淀粉培养液,可产生25毫升氧气,是功效很高的一种制氢菌种。美国宇航部门将做这样的试验:将一种光合细菌——红螺杆菌带到太空去,用它所放出的氢气作为能源,供航天器仪器使用。这种红螺杆菌生长繁殖速度很快,并极容易在农副产品的废渣、废水和乳类产品加工后的垃圾中培养。这也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制氢细菌。此外,直接利用太阳光分解水制造氢气的方法也在试验之中。

随着液态氢技术的发展和储氢合金的研制成功,氢的储存、运输将更加安全,氢将成为汽车、飞机、空间飞行器的理想燃料。

(2)可燃冰有望成为21世纪新能源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陆续在世界各地的海洋深处发现了一种以前从未给予充分重视的新能源——可燃冰。猛听这一名词,你一定会感到奇怪!冰,怎么会可燃呢?其实,可燃冰是指水和天然气相结合后形成的一种晶体物质,学术上称为“天然气水化合物”。据测定,1立方米固体可燃冰,约含200立方米天然气。所以可燃冰具有很强的燃烧能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源资源。可燃冰的发现是出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为了输送天然气,开始铺设巨型天然气管道。由于管道经常发生堵塞,结果将管道剖开,才发现是被冰一样的物质所封堵,对这种物质进行研究后,才知道是天然气与水的结合物,有很强的燃烧能力,是一种很有开采价值的新能源。
1、什么叫“可燃冰”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与水分子,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简称Gas Hydrate),又称“笼形包合物”(Clathrate),分子结构式为:CH4·H2O。天然气水合物是在一定条件(合适的温度、压力、气体饱和度、水的盐度、PH值等)下,由气体或挥发性液体与水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白色固态结晶物质,外观像冰。由于天然气水合物中通常含有大量甲烷或其它碳氢气体,因此极易燃烧,被称为“可燃烧的冰”,燃烧产生的能量比同等条件下煤、石油、天然气产生的多得多,而且在燃烧以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或废弃物,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等要小得多。组成天然气的成分如CH4,C2H6,C3H8,C4H10等同系物以及CO2,N2,H2S等可形成单种或多种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主要气体为甲烷,对甲烷分子含量超过99%的天然气水合物通常称为甲烷水合物(Methane Hydrate)。

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有三个基本条件,缺一不可。据专家介绍,首先温度不能太高;第二压力要足够大,但不需太大;0℃时,30个大气压以上就可生成;第三,地底要有气源。天然气水合物受其特殊的性质和形成时所需条件的限制,只分布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单元内。一般来说,除在高纬度地区出现的与永久冻土带相关的天然气水合物之外,在海底发现的天然气水合物通常存在水深300~500m以下(由温度决定),主要附存于陆坡、岛屿和盆地的表层沉积物或沉积岩中,也可以散布于洋底以颗粒状出现。这些地点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使天然气水合物的结构保持稳定。从大地构造角度来讲,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分布在聚合大陆边缘大陆坡、被动大陆边缘大陆坡、海山、内陆海及边缘海深水盆地和海底扩张盆地等构造单元内。据估计,陆地上20.7%和大洋底90%的地区,具有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有利条件。绝大部分的天然气水合物分布在海洋里,其资源量是陆地上的100倍以上。在标准状况下,一单位体积的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最多可产生164单位体积的甲烷气体,因而是一种重要的潜在未来资源。

2、天然气水合物的储量
天然气水合物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这一点已得到广大研究者的公认。在地球上大约有27%的陆地是可以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潜在地区,而在世界大洋水域中约有90%的面积也属这样的潜在区域。已发现的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存在于北极地区的永久冻土区和世界范围内的海底、陆坡、陆基及海沟中。由于采用的标准不同,不同机构对全世界天然气水合物储量的估计值差别很大。据潜在气体联合会(PGC,1981)估计,永久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为1.4×1013~3.4×1016m3,包括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在内的资源总量为7.6×1018m3。但是,大多数人认为储存在汽水合物中的碳至少有1×1013t,约是当前已探明的所有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中碳含量总和的2倍。由于天然气水合物的非渗透性,常常可以作为其下层游离天然气的封盖层。因而,加上汽水合物下层的游离气体量这种估计还可能会大些。如果能证明这些预计属实的话,天然气水合物将成为一种未来丰富的重要能源。

从化学结构来看,天然气水合物是这样构成的:由水分子搭成像笼子一样的多面体格架,以甲烷为主的气体分子被包含在笼子格架中。不同的温压条件,具有不同的多面体格架。

从物理性质来看,天然气水合物的密度接近并稍低于冰的密度,剪切系数、电解常数和热传导率均低于冰。天然气水合物的声波传播速度明显高于含气沉积物和饱和水沉积物,中子孔隙度低于饱和水沉积物,这些差别是物探方法识别天然气水合物的理论基础。此外,天然气水合物的毛细管孔隙压力较高。

有专家预测,可燃冰至少能为人类提供1000年的能源,它将来有望替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

可燃冰是天然气和水结合在一起的固体化合物,外形与冰相似。由于含有大量甲烷等可燃气体,因此极易燃烧,而且燃烧后污染较少。科学家把可燃冰称作“属于未来的能源”。世界上可燃冰的总资源量巨大。据估算,其有机碳含量大约相当于全世界已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的2倍。这些可燃冰资源可满足人类未来1000年的需求。世界上已发现的可燃冰分布区多达116处,其矿层之厚、规模之大,是常规天然气田无法相比的。

天然可燃冰呈固态,不会像石油开采那样自喷流出。为了获取这种清洁能源,世界许多国家都在研究天然可燃冰的开采方法。科学家们认为,一旦开采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那么可燃冰立刻会成为21世纪的主要能源。

相反,如果开采不当,后果是灾难性的。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比二氧化碳要大1020倍;而可燃冰矿藏哪怕受到最小的破坏,都足以导致甲烷气体的大量泄漏,从而引起强烈的温室效应。另外,陆缘海边的可燃冰开采起来十分困难,一旦发生井喷事故,就会造成海啸、海底滑坡、海水毒化等灾害。所以,可燃冰的开发利用就像一柄“双刃剑”,需要慎重对待。

⑶ 怎样才能解决巴西能源不足的问题,急!急!急!

[编辑本段]【巴西概况】
巴西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同除智利和厄瓜多爾尔尔以外的所有南美洲国家接壤,是南美洲面积第一大的国家,也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是世界民族大熔炉的缩影。北邻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圭亚那、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西连秘鲁、玻利维亚,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东濒大西洋。巴西在历史上作为葡萄牙的殖民地长达300年之久。其国名巴西,葡萄牙语意为“红木”。在16世纪,殖民者登上巴西时,发现这里有一种名贵的树木,从中可提取欧洲难得的红色染料,遂将此木称为“红木”后演变成国名。巴西全国面积8,547,403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约占南美洲总面积的46%,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为世界第五大国。
[编辑本段]【巴西地理】
巴西的地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的亚马逊河流域和东南沿海。全境地形分为亚马逊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圭亚那高原,其中亚马逊平原约占全国面积的1/3。有亚马逊、巴拉那和圣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亚马逊河全长6751公里,横贯巴西西北部,在巴流域面积达390万平方公里;巴拉那河系包括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流经西南部,多激流和瀑布,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圣弗朗西斯科河系全长2900公里,流经干旱的东北部,是该地区主要的灌溉水源。海岸线长7400多公里,领海宽度为12海里,领海外专属经济区188海里。
其中,亚马逊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圣保罗是南半球最大的城市。
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气候,南部部分地区为亚热带气候。亚马逊平原年平均气温25~27度,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16~19度。
[编辑本段]【巴西人口】
人口概况
大西洋沿岸人口稠密,内陆地区较为稀少。
巴西全国人口186,957,906(2008年6月2日)居世界第5名。东南地区是巴西人口最多的地区,根据IBGE 2004年数据显示该地区人口约有7800多万,相当于巴西人口总数的42%。该地区拥有巴西三个人口最多的州(圣保罗,7000万人口,MG 1900万,里约1500万)和两个最大的城市(里约和圣保罗)。在圣保罗和里约的交界地带形成了以圣保罗、里约为支柱的商业地带,该地区聚集了约23%的巴西人口,成为该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
民族和移民
巴西种族和文化差异显着。南部居民多有欧洲血统,可溯源到19世纪初来自意大利、德国、波兰、西班牙、乌克兰和葡萄牙等国的移民。而北部和东北部的的居民部分是土着,部分具有欧洲或非洲血统。东南地区是巴西民族分布最广泛的地区,该地区主要有白人(主要是葡萄牙后裔和意大利后裔)混血人,非洲巴西混血以及亚洲和印第安人后代。
这样在整个巴西,巴西人,葡萄牙人和非洲人开始频繁混血。以前居住在这个地区的印第安人拥有这个地区明显的文化特征,比如黑白杂色被葡萄牙人认为是平安,并且开始向爱磨雷族人,后来引起了一场灾难,他们开始袭击并摧毁对内部的村庄。 1532年,自从SAO VICENTE建立以后,葡萄牙人开始以殖民者的身份来到这块地方。由于18世纪采矿业的发展,葡萄牙的各州君王开始纷纷来到这里,和他们一起来的还有从非洲安哥拉和米纳来的奴隶,他们都属于非洲土着人。从第一年的殖民统治开始,黑人的比例就开始极大的增长。
19世纪,亚洲和欧洲的移民化开始受到刺激,德国人开始在1818年来到这里,1875年,意大利人,1880年西班牙人,20世纪初,日本人,叙利亚人和黎巴嫩人开始相继来到这里。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东南地区发生了巴西最巨大的移民潮流,意大利人和葡萄牙人成为这次移民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因为那个时候开始了奴隶解放运动,当时种植园以及刚刚兴奇的巴西工业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巴西历史上曾有过几次大的移民浪潮,仅1884至1962年间迁居巴西的移民即达497万多人,主要来自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德国、法国、波兰和阿拉伯国家。黄种人多来自日本、朝鲜和中国。巴有130万日本人,25万华人,主要集中在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
巴西人口种族构成
由于历史原因,巴西人口的种族构成十分复杂。在巴西,不同种族,多种肤色的人生活在一起,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印第安人是巴西最早的居民。16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等欧洲国家的移民进入到巴西。随着巴西种植园的兴起和矿区的开采,从1532年起,葡萄牙开始从非洲大量贩运黑奴到巴西。到1822年巴西独立前,黑人已占巴西人口的60%。19世纪以后,又有一些中国人和日本人移居到巴西。
【历史政治】
历史
古代巴西为印地安人居住地。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抵达巴西。他将这片土地命名为“圣十字架”,并宣布归葡萄牙所有。由于葡殖民者的掠夺是从砍伐巴西红木开始的,“红木”(Brasil)一词逐渐代替了“圣十字架”,成为巴西国名,并沿用至今,其中文音译为“巴西”。16世纪30年代葡派远征队在巴建立殖民地,1549年任命总督。1807年拿破仑入侵葡萄牙,葡王室迁往巴西。1820年葡王室迁回里斯本,王子佩德罗留巴任摄政王。1822年9月7日宣布完全脱离葡萄牙独立,建立巴西帝国。1889年11月15日丰塞卡将军发动政变,推翻帝制,成立巴西合众国。1964年巴军人政变上台,1967年改国名为巴西联邦共和国。1985年3月军政府还政于民。1989年11月15日,巴举行了近30年来第一次全民直接选举,费尔南多•科洛尔当选总统。1992年12月29日,科洛尔总统因涉嫌受贿被迫宣布辞职,副总统伊塔马尔•佛朗哥即日接任总统。1994年10月3日,费尔南多•恩里克•卡多佐在全国大选中获胜,1995年1月1日就任巴西第38任总统。1998年10月4日,卡多佐再次当选。1999年1月1日,卡就任巴第39任总统,任期至2002年12月31日。
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2002年10月第四次参加总统选举并获胜,当选巴西第40任总统,2003年1月1日任职,任期4年。他是巴西历史上第一位工人出身的总统。2006年10月再次当选巴西总统,2007年1月1日正式宣誓就职,成为巴西历史上第二位通过直接选举获得连任的总统。
巴西曾受葡萄牙统治,以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然而,巴西的葡萄牙语深受印地安及非洲语言的影响,甚至有些地名、动植物名称,都是沿用非洲方言。所以,葡萄牙语字典在巴西不是很好用,因为葡萄牙语在巴西,已经和发源地有很大的差异。巴西人通常都听得懂基本的西班牙语,至于英文,就不太普遍了。
国旗
巴西国旗为绿色长方形中央为黄色菱形,菱形中央是深蓝色圆形。圆形为天球仪,白色绶带上书以葡萄牙文“秩序与进步”。天球仪上有白色五色星,象征国家的26个行政区。绿色和黄色是巴西的国色,绿色象征森林,黄色象征矿藏和资源。
国徽
图案中间突出一颗大五角星,象征国家的独立和团结。大五角星内的蓝色圆面上有五个小五角星,代表南十字星座;圆环中有22个小五角星,代表巴西各州和联邦区。大五角星周围环绕着用咖啡叶和烟草叶编织的花环,背后竖立一把剑,剑柄在五角星下端。绶带上用葡萄牙文写着“巴西联邦共和国”,“1889年11月15日”巴西国徽(共和国成立日)。
国花为毛蟹爪兰。
国歌:Hino Nacional Brasileiro
巴西独立后的第一首国歌,是由颇有音乐才华的佩德罗一世亲自创作的。在1822年9月7日宣告巴西独立的当天,他创作了《啊祖国,啊皇帝,啊人民》的歌曲,并亲自在当晚圣保罗的爱国集会上演唱,由合唱队伴唱,这首歌成为巴西的第一首国歌。佩德罗一世退位后,里约热内卢国立音乐学院的创办者,着名音乐家弗朗西斯科•达席尔瓦谱写出一首后来成为巴西国歌的歌曲。1909年着名诗人奥里索•杜克•埃斯特拉达重新填词,经专家委员会审查,1922年被定为巴西国歌。国歌《听伊皮兰加的呼声》回顾了1822年9月7日佩德罗一世在圣保罗郊外伊皮兰加河畔发出“不独立,毋宁死!”呼声的情景,歌颂祖国获得了独立,充满着巴西人民对祖国的爱恋之情。
重要节日:
日期 节假日
1月1日 元旦日
2月中、下旬 嘉年华会(巴西狂欢节)
复活节前三天 耶稣受难日
4月21日 独立英雄纪念日
5月1日 劳动节
圣三一主日后的星期四 基督圣体节
9月7日 国庆日(独立日)
10月12日 圣母显灵日
11月2日 亡灵日
11月15日 共和国成立日
11月20日 神诞节
12月25日 圣诞节
[编辑本段]【巴西经济】
巴西货币——雷亚尔巴西经济实力居拉美首位。1992年巴西国内生产总值4305亿美元。1994年7月1日废除原货币名称克鲁赛罗雷亚尔(废除时1美元兑2750克鲁赛罗雷亚尔),同时命名新货币名称为雷亚尔(1美元兑1雷亚尔)。2009年4月5日汇率1美元兑2.2095雷亚尔。
巴西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铁矿砂储量650亿吨,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铀矿、铝矾土、锰矿储量居世界第三位。此外还有较丰富的铬矿、镍矿和黄金矿。煤矿储量230亿吨,但品位低。石油储量约36亿桶,另有相当于15亿桶石油的油页岩,天然气储量1330亿立方米。水力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52.2%。工业居拉美之首。70年代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电力、纺织、建筑等。核电、通讯、电子、飞机制造、军工等已跨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
咖啡、蔗糖、柑橘和大豆生产居世界第一位,可可、大豆为第二位,玉米居第三。粮食基本自给,但需进口一小部分小麦。畜牧业发达。
主要旅游点有里约热内卢、圣保罗、萨尔瓦多的教堂和古老建筑、巴西利亚、伊瓜苏瀑布、伊泰普水电站、马瑙斯自由港、黑金城、巴拉那石林等。
巴西公路运输占全国运输总量的70%,铁路占17%,水路不足10%。公路总长150万千米,铁路总长3.03万千米。主要港口有维多利亚、桑多斯、里约热内卢等。全国有3家航空公司。
主要贸易对象为美国、欧共体、日本、中东及拉美邻国。主要进口石油、化工原料、光学仪器、小麦等。出口钢材、交通运输设备、铁矿砂、纸浆、皮鞋、咖啡、糖、大豆、橙汁等。
巴西以咖啡质优、味浓而驰名全球,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咖啡王国”之称。咖啡原产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1727年传入巴西。巴西位于南美洲东南,地处热带和亚热带,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很适合种植咖啡,加之劳动力廉价,咖啡种植业迅速兴起。19世纪,巴西的咖啡种植几乎遍及全国,随后又形成持续近一个世纪之久的“咖啡繁荣期”。咖啡大面积种植,给巴西带来了财富和繁荣。20世纪初,巴西的咖啡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从而赢得了“咖啡王国”的美称。咖啡是巴西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全国有大大小小的咖啡种植园50万个,种植面积约220万公顷,从业人口达600多万,年产咖啡200万吨左右,年出口创汇近20亿美元。近年来,由于出口结构的变化和国际咖啡市场不景气,巴西咖啡生产和出口量有所下降。巴西人酷爱咖啡。60年代,巴西人均年咖啡消费量达5.8公斤。近二十年来,随着其它饮料的出现,巴西人均咖啡消费量仍超过3公斤。在巴西,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各式各样的咖啡屋随处可见。人们几乎随时随地都可以喝到浓郁芳香的热咖啡。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⑷ 现在都用天然气,是否可以用液态氢代替天然气呢

液态氢作为燃料,原因是:1、产物为水,不污染环境。2、用水做原料,有广泛的来源。3、相同质量的燃料,液态氢产生的热量多。

氢气作为燃料,有以下特点:一是除核燃料外氢气的发热值是所有化石燃料、化工燃料和生物燃料中最高的,为142 351 kJ/kg;二是它燃烧时,几乎不产生有害气体和微粒;三是蕴藏丰富。据估计,目前全球的石油储量,仅能维持30~40年,煤的储量仅能维持200~300年,核燃料铀等的储量也是有限的,而氢元素存在于水中,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氢可以从水、甲烷、天然气或煤中提取,贮存方式有物理和化学两种 ,目前制约氢能大规模投产应用的技术瓶颈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脱氢工艺成本较高,难以实现批量生产;二是常温下的高压贮运,易爆,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液氢的沸点非常低,大概只有20 K左右,首先在这么低的温度下保存液氢就不容易 液氢现如今不能代替天然气的原因主要在于氢气的制取、运输和储藏。在这些方面的技术还不够成熟,成本降不下来,所以液氢暂时无法取代天然气。

⑸ 现在什么东西可以代替天然气

电能。现在的电器可以做到燃气灶具的所有功能,就连汽车现在都可以用电能了

⑹ 巴西的油气状况怎么样

巴西为仅次于委内瑞拉的南美第二大油气资源国。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00年的世界油气资源报告,巴西待发现的石油资源为548.73亿桶,天然气3.47万亿立方米。截至2006年底,巴西石油总储量为181.74亿桶(28.89亿立方米),其中已探明并得到巴西国家石油管理局正式确认的石油储量121.81亿桶(19.36亿立方米),其中海洋石油储量112.76亿桶(17.93亿立方米),陆地石油储量9.05亿桶(1.43亿立方米),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3600亿立方米。巴西深水勘探正不断获得新进展,油气储量大幅增长,石油储量从2000年的85亿桶增加到2007年的126亿桶,增长48.2%;天然气储量从2000年的2200亿立方米增加到2007年的3600亿立方米,增长63.6%。

图12-1巴西地理位置图

巴西已探明海洋石油储量主要集中在里约热内卢州,共97.62亿桶,占全国储量的87.57%。已探明陆地石油储量集中在北里约格朗德州、巴伊亚州和塞尔希贝州,三州储量共7.31亿桶,占全国陆上储量的80.77%。

位于巴西大陆边缘的沉积盆地发展史在很多方面是相同的,在沉积盖层的不同部位形成的沉积层成分也非常接近:底部是侏罗纪—尼欧克姆世的陆相、冲积—湖泊三角洲系列;中部是所谓碳酸盐地台的石灰岩(中—上自垩统);顶部为上白垩统—古近、新近系的陆源海洋形成物(浊积岩),至陆架边缘转变为泥质岩石。

厚层和区域性分布的成为油、气容纳者的浊积岩储层和覆盖其上的气液遮挡层(盐,黏土),与高度潜在的生油岩一起提供了在巴西大陆坡上形成巨大烃类聚集的所有前提。因此,巴西边缘盆地的含油气性(特别是含油性)前景很高,最有意义的是其深水地段——陆坡,估计此地段可采的石油储量达12亿吨。

在巴西境内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生产的公司大约46家,其中约有10家为巴西本国公司,其余都是外国公司,国际大型石油跨国企业如雪佛龙、壳牌、埃索、英国石油公司等都已进驻巴西。

2009年,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贷款100亿美元,为其海洋石油开发提供资金,这笔贷款将以石油偿还。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于2010年10月收购西班牙Repsol YPF公司旗下巴西子公司的部分股权,中国石化注资后,巴西子公司的市值将达到178亿美元,成为拉美地区最大的私营石油公司之一,将有能力开发巴西桑托斯盆地(Santos Basin)的瓜拉(Guara)和卡里奥卡(Carioca)区块的深海石油蕴藏。这是中国的石油公司首次参与巴西的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2010年中国一跃成为巴西最大的海外直接投资来源国,成为巴西的最大贸易伙伴。近年来,包括中国石油企业在内的多家中国公司都与巴西当地公司形成战略合作关系,进行多方面的合作,其中包括中化30亿美元购买挪威石油公司巴西油田的股份,中国石化71亿美金投资西班牙石油YPF子公司等。随着国内几大油公司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增加,中国将更深入、更广泛地参与到巴西油气资源的开发之中,巴西的海洋油气资源将成为中国未来重要的能源供应渠道之一。

巴西为世界第十大能源消费国。2007年巴西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石油占44.5%,天然气占9.1%,煤炭占6.3%,水电占38.8%,核电占1.3%。巴西为南美地区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20世纪80年代巴西国内产量较低,90%的石油依靠进口。两次石油危机以后,巴西加大了国内石油勘探开发的力度,特别是1998年以后政府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内的勘探开发,石油产量大幅度增长,石油自给率逐年增加,2003年已达91.3%。2007年巴西的石油日消费量为219.2万桶,居世界第12位,为南美第一大石油消费国。

巴西为南美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消费量为220亿立方米。天然气主要替代燃料油用于工业和发电。由于高油价巴西努力增加天然气消费,天然气进口逐年增加,2007年天然气进口量为100亿立方米,主要通过管道从玻利维亚和阿根廷进口,2007年从玻利维亚的进口量为98.8亿立方米。

⑺ 天然气是怎么形成嗒

天然气和石油是一起形成的.
石油的原料是生物的尸体,生物的细胞含有脂肪和油脂,脂肪和油脂则是由碳、氢、氧等3种元素组成的。生物遗体沉降于海底或湖底并被淤泥覆盖之后,氧元素分离,碳和氢则组成碳氢化合物。

我们已经在地球上发现3000种以上的碳氢化合物,石油是由其中350种左右的碳氢化合物形成的,比石油更轻的碳氢化合物则成为天然气。煤矿与石油的成因很类似,但煤是植物的化石,又是固态。

大量产生碳氢化合物的岩石即称为“石油源岩”。埋没于地中的石油源岩受到地热和压力的影响,再加上其他多种化学反应之后就产生石油,而石油积存于岩石间隙之间便形成油田。

地壳变动而石油生成

我们最近逐渐了解地球内部的变化与石油的生成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描述此种关系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地球内部的状况。

地球的半径大约是6400公里,覆盖地球表面的地壳下方是由岩石形成厚达2900公里的“地慢”,其下方则是由金属形成的“地核”,并以大约5100公里深处分界,分为“外核”与“内核”。外核主要是由液态金属铁组成,内核则主要是固态铁。 地球表面铺满坚硬的“板 块”,厚度约有100公里,是由向上喷出的“洋脊”产生的,’在 缓缓移动到“海沟”后就沉降于 另一板块下方。 80年代后期,人们学会捕捉地震波传递到地球内部时的立体图,于是发现令人惊讶的地慢活动状况。高温又巨型的上升流“超级卷流”由地底涌上后,以蘑菇形态分别存在于夏威夷和非洲大陆正下方。此外,低温的巨型下降流“冷卷流”则以水滴形态占据亚洲大陆及南美洲大陆正下方的冷卷流似乎是沉降到地函底部。

我们现在的知道的是,地幔内部落热对流是以冷卷流向超级卷注移动的形态而形成的。此种运动不仅影响板块运动,似乎也对整个地球的地质和环境的变化产生很大的影响。

超级卷流是石油制造者?

现在全球生产的石没之中,有60%是产生了恐龙称霸地球时期所形成的石油源岩,所形成的“黑色页岩”则遍布世界各地。黑色页岩主要是由未经氧化的藻类等浮游植物遗骸堆积而成。由此可知当时必须有可让浮游植物繁殖又不会产生氧化的缺氧环境条件,大量的黑色页岩才会形成。

最近发现,石油源岩在此时代的形成似乎与超级卷流运动的活化可以促使由地下涌出的地幔物质所形成的洋脊体积增大,海面因而上升,使得较低的陆地变成浅海,而浅海则具有可当石油原料的藻类等浮游植物极易繁殖的环境。

浅海地区的藻类等浮游植物因而出现大幅增加和大量死亡的现象,周围的细菌为分解其残骸而消耗氧气,于是出现了缺氧环境。

地球温暖化也会改变深层海水的流动状况,由于高纬度地区与低纬度地区海水的温度高低不同,较低温但含有丰富氧气的高纬度地区深层海水会流向低纬度地区海洋。但地球温暖化的现象减少。氧气较少的海域因而扩大,无法氧化的浮游植物便逐渐堆积,所留下的大量有机物则形成石油源岩。

生物的演化改变了石油的性质

由于石油的原料是生物的遗骸,因此调查石油的性质便可以得知古老时期的生物演化过程和地球环境历史。

生命的演化大概有下述的过程。生命是于38亿年前诞生,并逐渐地进行演化,到了距今5亿5000万年前的古生代寒武纪时期,爆发性的演化才开始,大约4亿4500万年前,生命也登上了陆地。

4亿4000万年至4亿年前时期,石油源岩的主要成分是当时繁茂的浮游植物所形成的耐碳氢化合物。另一方面,羊齿类植物在此时期繁琐盛于海岸近处,因此以陆上植物为原料的石油源岩也出现了。

2亿9000万年前,广大的陆地普遍出现由裸子植物组成的森林,并到处形成被沼泽地包围的湖沼,藻类便在湖沼中开始繁殖。由此也产生了以藻类为原料的新种石油源岩,这也是陆上植物的繁盛促使新性质石油源岩诞生的一例。

9000万年前时期,被子植物和针叶树林开始逐渐扩张到高纬度地区和高地,因而出现以陆地木材为原料的石油源岩。另一方面,树木的树脂成为轻质原油的原料,形成新的石油源岩。针叶树林的增加竟使得木材取代了藻类,成为石油源岩的主要原料。

最近石油性质的分析技术有长足的进步,我们已逐渐可以取得有关石油原料性质,以及由热能引起的变化过程等的详细资料。由此种资料即能进一步了解原料生物遗骸逐渐堆积时的环境状况。

大约1亿7000万年到200万年前所发生的全球性规模“阿尔卑斯造山运动期”也造出了巨油田,在此时期,分布于广大范围的1亿年前前后形成的石油源岩都没入地中。现有的石油和天然气有大约3分之2就是此时期形成的。

⑻ 天然气的来源与使用

天然气(Natural Gas)是一种主要由甲烷组成的气态矿物燃料。它主要存在于油田和天然气田,也有少量出于煤层。

当非化石的有机物质发生厌氧腐烂而产生富含甲烷的气体时,这就是沼气。沼气的来源包括沼泽、湿地、垃圾、下水道淤泥、肥料和胃肠涨气。

甲烷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温室气体,当它被释放到空中时会使全球气温升温。而且到处飘散的甲烷所带来的污染要比它作为一种有用的能源要严重得多。然而,在空气中的甲烷一旦与臭氧发生发应,就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因此甲烷所导致的温室效应相对短暂。作为一种污染,甲烷较为重要的生物来源是白蚁、牛(反刍动物)和耕种(估计每年散发量约为1亿吨)。
目录
[隐藏]

* 1 化学成分和能含量
o 1.1 化学成分
o 1.2 能含量
* 2 储存和运输
* 3 天然气危机
* 4 应用
o 4.1 发电
o 4.2 天然气车辆
o 4.3 家用
o 4.4 肥料
o 4.5 其它
* 5 来源
o 5.1 未来可能的来源
* 6 Safety
* 7 参见

[编辑]

化学成分和能含量
[编辑]

化学成分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这是最短和最轻的碳氢化合物分子。它也可能包括有较重的气态碳氢化合物例如乙烷(C2H6)、丙烷(C3H8)和丁烷(C4H10),也有一些不定量的含气硫磺,参见天然气冷凝物。

有机硫磺化合物和硫化氢(H2S)是常见的污染物,在大多数的使用之前都必须将其去除。天然气含硫磺杂质多被称为“酸的(sour)”。
[编辑]

能含量

燃烧一立方米商业品质的天然气可产生38MJ(10.6KWh)的能量.
[编辑]

储存和运输
铺设聚乙烯的天然气管道
放大
铺设聚乙烯的天然气管道

天然气使用中主要的困难是储存和运输。天然气管道最为经济,但在穿越海洋时非常困难。Many existing pipelines in North America are close to reaching their capacity prompting some politicians in colder climates to speak publicly of potential shortages. 液化天然气油轮同样被使用,但成本较高而且存在着安全问题。在许多情况下,油田里在开采石油时获得的天然气并不能被出售,仅仅是在油田里燃烧。这种浪费的做法如今在许多国家是被禁止的,特别是它会给地球大气增加温室气体污染,将来可能会有一种经济的方法被发现。因此,这些气体被重新注入地岩层以待将来开采。这被称为地下天然气储存。这也有助于石油的抽取,因为它增加了地下的压力。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在沙特阿拉伯,一项被称为Master Gas System的技术发明,结束了燃烧。这些天然气被用来发电和生热以用于脱盐作用。

天然气经常以压缩天然气(CNG)的形态被储存在盐穹(salt domes)的地下洞穴中,或者以液化天然气(LNG)的形态在油轮中。
[编辑]

天然气危机

许多政治家和知名人士已在北美公开发表有关于天然气危机可能发生的讲话。这些人中包括美国前能源部长斯潘塞·亚伯拉罕(Spencer Abraham)、美联储主席阿兰·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以及加拿大安大略省能源部长德怀特·邓肯(Dwight Duncan)。

在美国,天然气危机的显着特点就是过去几年中不断增涨的天然气价格。这是因为本土供应的下降和发电站需求量的增加。价格如此之高使得许多工业用户,主要是石化企业,不得不关闭他们的工厂并引发了失业。格林斯潘已经为天然气危机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重视液化天然气(LNG)。

这个解决方案是资本密集性的,而且由于对本地发展持反对态度的人士而在政治上引起了激烈的争议。因为在公众的理解中,LNG的终端有爆炸的危险,特别是在美国9/11恐怖袭击之后。美国国土安全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负责维持本土安全,根据在2004年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民主会议上通过的安全计划安排,美国本土仅保留六个LNG的终端,非常之紧。

Infrastructure issues to establish new or expanded LNG terminals are non-trivial, to say the least, especially when taken together with high capitalization needs of each subsystem. LNG terminals require a very spacious—at least 38.5m deep—harbor, as well as being sheltered from wind and waves. These "suitable" sites are thus deep in well populated seaports, which are also burdened with right of way concerns for LNG pipelines, or conversely, required to also host the LNG expansion plant facilities and end use (petrochemical) plants amidst the high population densities of major cities (with the associated fumes, multiple serious risks to safety).

Typically, to attain "well sheltered" waters, suitable harbor sites are well up rivers or estuaries, which are unlikely to be dredged deep enough. Since these very large vessels must move slowly and ponderously in restricted waters, the transit times to and from the terminal become costly, as multiple tugs and security boats shelter and safeguard the large vessels. Operationally, LNG tankers are (for example, in Boston) effectively given sole use of the harbor, forced to arrive and depart ring non-peak hours, and precluded from occupying the same harbor until the first is well departed. These factors increase operating costs and make capital investment less attractive.
[编辑]

应用
[编辑]

发电

天然气是燃气涡轮和蒸汽涡轮发电的重要原料。通过联合循环的模式将燃气涡轮和蒸汽涡轮联合起来使用可以得到特别高的效率。对环境而言,燃烧天然气比其它化石燃料更加干净,例如石油和煤,而且天然气产生的温室气体也更少。获得同样的热量,燃烧天然气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燃烧石油要少30%,比煤要少45%。 [1]使用天然气的联合循环发电在可用化石燃料能源中最为洁净。此项技术在能够以合理的成本获得天然气的地方正被广泛采用。燃料电池(fuel cell)技术可能最终为天然气转化为电提供更清洁的选择,但是此项技术目前还不具备价格竞争力。同样,据说天然气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顶峰,比石油顶峰晚了20年。全球天然气供应将在二十一世纪八十年代中叶枯竭。
[编辑]

天然气车辆

压缩天然气(以及LPG)被用作其它汽车燃料的清洁替代物。自2003年起,拥有天然气车辆最多的国家为阿根廷、巴西、巴基斯坦、意大利和印度。它的能量效率与柴油发动机相比较低,但改善它的方法正在研究当中。
[编辑]

家用
Many stoves use natural gas.
放大
Many stoves use natural gas.

向家庭提供的天然气被用来烹饪和取暖/制冷。CNG被用于没有公用事业管道连接的乡村家庭或便携式烤架。
[编辑]

肥料

天然气是哈勃固氨法(Haber process)产生用于肥料生产的氨水的主要原料。
[编辑]

其它

天然气同样被用于制造纤维、玻璃、钢铁、塑料、油漆以及其它产品。
[编辑]

来源

天然气的商业生产主要来自油田和天然气田。
[编辑]

未来可能的来源

一种实验性方法是使用垃圾产生的甲烷气来为城市提供能源。实验表明甲烷气是一种经济上可行的能量来源。

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有一项计划,即从圈养在工厂化农场里的牛的肥料中获取沼气和甲烷气,来向小城镇提供能源。

There is also the possibility that with the source separation of organic materials from the waste stream that by using an anaerobic digester, the methane can be used to proce useable energy. This can be improved by adding other organic material (plants as well as slaughter house waste) to the digester.
[编辑]

Safety

In any form, a concentrated, rotten-egg like scent (such as mercaptan/ethanethiol) is deliberately added to the otherwise colorless and odorless gas, so that leaks can be detected by smell before an explosion occurs. In mines, sensors are used and mining apparatus has been specifically developed to avoid ignition sources (e.g. the Davy lamp). Adding scent to natural gas began after the 1937 New London School explosion. The builp of gas in the school went unnoticed, and killed three hundred students and faculty when it ignited.

Explosions caused by natural gas leaks occur a few times each year. Indivial homes, small businesses and boats are most frequently affected when an internal leak builds up gas inside the structure. Frequently, the blast will be enough to significantly damage a building but leave it standing. In these cases, the people inside tend to have minor to moderate injuries. Occasionally, the gas can collect in high enough quantities to cause a deadly explosion, disintegrating one or more buildings in the process. The gas usually dissipates readily outdoors, but can sometimes collect in dangerous quantities if weather conditions are right. Also, considering the tens of millions of structures that use the fuel, the indivial risk of using natural gas is very low.

Contrary to popular belief, natural gas and the odorant that's added to it,is non-toxic, though some gas fields yield 'acid gas' or 'sour gas' containing hydrogen sulfide. This untreated gas is toxic.

Extraction of natural gas (or oil) leads to decrease in pressure in the reservoir. This in turn may lead to subsidence at ground level. Subsidence may affect ecosystems, waterways, sewer and water supply systems, foundations etc.
[编辑]

参见

* 液化石油气

取自"http://wikipedia.cnblog.org/wiki/%E5%A4%A9%E7%84%B6%E6%B0%94"

Category: 燃料

⑼ 有哪些产品可以替代天然气呢

你好,据我了解现在市场上有种产品,属于半干馏釜设备,不需消耗外部热源;具有连续不间断生产、产气量大、气体热值高等特点。可替代天然气,多应用于日常生活用气及取暖、为锅炉提供热源、发电等;可用于生活垃圾及工业小量有机垃圾的处理及能源再利用的,希望能够帮助你选择!

⑽ 天然气、石油、煤炭能不能被代替答案是什么

如果五六百年之后。地球的煤石油天然气用尽。人类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人类能源的三大基石,这个假设动摇到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但到底有多大的影响也许大家都有一些想法,但可能都只是考虑到了这些燃料的能源利用方面,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意识到这些资源的工业原料作用,因为能源是可以被替代的,但工业原料却很难找到替代物!


全世界石油开采量中约有6%被用于塑料生产,理论上使用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的化学反应以及合成的化合物再与二氧化碳反应,最终将可能得到多种聚合物以满足不同的需求,但这只能部分取代石油基的原料!大量的材料仍然无法满足要求,未来如果石油真正枯竭,这才是我们真正要面对的局面,如何来解决石油的化工原料替代!

综上所述,作为能源的石油煤炭和天然气是比较容易被替代,但作为化工原料的功能,石油煤炭和天然气至少在现代是极难被替代的,也许500年后技术进步了可以!

阅读全文

与巴西天然气被什么替代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861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240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101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1055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517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574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518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368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369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73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571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45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367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999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325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975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94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139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854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