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哪些地方可以看见流星雨
流星雨代表着浪漫,如果能和伴侣一起观看流星雨是一件很让人浪漫的事情。
观测流星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观测流星雨通常要离开城市。
需要面对辐射点。
选择好时间。
要尽量让自己舒服,保证人身和财产安全。
要学会区分群内、群外。
如何估计流星亮度。
测定极限星等。
‘贰’ 2022年首场流星雨即将上演,哪些地区肉眼可见
2022年首场流星雨象限仪流星雨即将上演,这对于广大天文爱好者来讲又是一次难得的视觉盛宴。因为没有月光的干扰,所以此次流星雨出现时,除了光污染严重城市以及工业污染严重区域观测不便 ,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都可以直接肉眼观测,而不必非要使用望远镜,因为象限仪流星雨极大期是在零点到六点之间,所以无论在哪里观测都要做好防寒保暖。
1、流星雨在我国各地都肉眼可见
象限仪流星雨前后持续半个月的时间,一直到2022年的一月十二号才结束,在这期间我国各地气象条件都非常不错。如果想要找到一个好的观测环境,建议大家去那种距离城市大约两个小时左右车程,而且没有工业污染的地区,如果附近有空山就更好了。
象限仪流星雨几乎每年年初的时候都会出现一次,此次流星雨出现时我国各地观测者都能凭借肉眼看到实属难得,就我国国土范围内来讲我国东部地区观测条件是最为有利的。许多人也在借此次流星雨许下新年当中一个个美好愿望。
‘叁’ 流星雨一般在什么地方形成
流星雨的母体一般是彗星,彗星在绕太阳转时它洒落在轨道上的尘埃物质,当地球转到其轨道上时,与尘埃物质(流星体)相遇,就爆发出流星雨。
接下来的流星雨:
每年有三次比较大型的流星雨,除了近期的英仙座流星雨和已经过去的象限仪流星雨,还有;
12月14日:双子座流星雨
虽然月球仍处于明亮的盈凸月阶段,但它在午夜后会很快沉下去,留下一片黑暗的天空,这时人们每小时可以观测到多达120颗流星。对那些不畏严寒的人来说,这是个不可放弃的机会
还有流星比较少的10月22日的猎户座流星雨
11月18日的狮子座流星雨
11月中上旬的南北金牛座流星雨
12月22日的小熊座流星雨
希望对你有帮助
‘肆’ 北半球三大流星雨
每年1月4日前后极盛的象限仪流星雨;
每年8月13-14日前后极盛的英仙座流星雨;
每年12月14日前后极盛的双子座流星雨。
彗星每次回归太阳附近时都会在太阳风的作用下剥离出一些物质散落在太空中,当地球和这些物质相遇时,就会看到有流星呈辐射状出现。这就叫流星雨。
关于流星雨有几点需要说明一下:
首先,流星雨并不是象想象的那样如同下雨一般,只要流星都是从一个辐射点出来的,就可以认为是流星雨。每年可称为流星雨的有近40个,你只要想一下每年你都能看到几颗流星就会明白了。预报所说的流星雨的流量是指在流星雨达到极盛时,每小时内视力正常的人在无灯光、无月光、天气晴朗且无风的情况下在天顶处能看到流星数量。能达到这个条件是很难的,所以实际上能看到的流星数量是要大打折扣的。每年比较大一些的流星雨有1月4日前后的象限仪流星雨、4月22日前后的天琴座流星雨、8月13-14日的英仙座流星雨、11月17-18日的狮子座流星雨和12月14日前后的双子座流星雨。
其次,流星雨的预报很难准确到小时,因为形成流星雨的物质质量都很小,稍微受到引力扰动就会改变到达地球的时间。
再次,观看流星雨千万不能用望远镜,用肉眼就可以了,使用望远镜反而会因为收到的视场小而严重影响效果。
最后,我的意见是,如果你不是爱好天文,而只是想看流星暴雨的话,别报什么希望。这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媒体记者不懂天文,炒作的结果。他们以为流星雨都和2001年的那次一样。但如果要观测的话,必须去野外,至少去郊外。因为市内的灯光干扰会让你什么也看不到。
如果真的下定决心要看流星雨,那么准备一个躺椅或者睡袋,观测流星雨是样躺着观测的;还有蒙着红布的手电,这样手电的光不会刺激眼睛;一份星图;收音机,可以和陕西授时中心对时;如果要做那种很认真的观测,还要做好纪录。另外,夏天注意防蚊虫,冬天注意防寒。
‘伍’ 10月三大流星雨最佳观赏地点分别是哪里
流星雨的地域性非常小,特别是对于巅峰保持的比较长的流星雨,那完全无所谓了(猎户座流星雨就属于此类)。
巅峰比较短的流星雨,观测地点或许还有些影响,比如天龙座流星雨在东欧、观测条件最好。
不过也没必要拘泥于什么最佳位置,有一盏灯,一层云,一切完蛋。比记地理位置引起的影响,大得多了,所以说流星雨的地域性非常小,只要能听过名字的流星雨,都是全中国能观测的。
十月份的三大流星雨(媒体炒出的概念而已)后两个:
不知道什么时候极盛的南金牛(流量小,可以保持2个月,但是偶尔会蹦一颗火流星出来),还有10月21日极盛的猎户额(流量30,高峰长,可达48小时以上)是不适合楼主看热闹的。
唯一还可以去观测的,10月8日极盛的天龙座流星雨,黄昏后开始观测直到1点为止,找到一个能看到200颗星星的地方(那天晚上有月亮,条件不会太好),观测上半夜估计能看到30可流星左右。不知道这个数字否和楼主的预期否?
‘陆’ 谁知道下一次流星雨会在什么时候到来……在那个国家……什么地点……《请慎重回答》……我将永世难忘……
呵呵~ 不用你永生难忘。到时别骂我就好了。先劝你不要抱多少希望。实际看到的并不象一些图片上那样象放烟花似的。因为说是每小时几十颗(这算很大的流星雨了),但多数都是肉眼看不到的。真正有点味道的“火流星”一整晚看到几颗也就不错了。绝大多数不是铁杆天文爱好者的观察者一夜看下来脑子里就是两个字 ――“上当” :)
可能你想不到,流星雨是每年定时出现的。因为这是取决于地球公转轨道位置。不过有些年份大些,有些年份小些。观察流星雨时间一般总是在后半夜到黎明前最佳。这是因为地球公转的关系。后半夜我们是迎着地球运行方向。所以会撞到较多流星体。这就象在雨天奔跑,胸前总归会淋到较多雨滴一样道理。而上半夜我们在地球运行方向的背面。要陨石从背后追上来撞上显然机会就少多了。
一般公认比较值得看的流星雨一年里有这样七次:
1.狮子座流星雨
狮子座流星雨在每年的11月14至21日左右出现。一般来说,流星的数目大约为每小时10至15颗,但平均每33至34年狮子座流星雨会出现一次高峰期,流星数目可超过每小时数千颗。这个现象与谭普-塔特而彗星的周期有关。流星雨产生时,流星看来会像由天空上某个特定的点发射出来,这个点称为“辐射点”,由于狮子座流星雨的辐射点位于狮子座,因而得名。
2.双子座流星雨
双子座流星雨在每年的12月13至14日左右出现,最高时流量可以达到每小时120颗,且流量极大的持续时间比较长。双子座流星雨源自小行星1983 TB,该小行星由IRAS卫星在1983年发现,科学家判断其可能是“燃尽”的彗星遗骸。双子座流星雨辐射点位于双子座,是着名的流星雨。
3.英仙座流星雨
英仙座流星雨每年固定在7月17日到8月24日这段时间出现,它不但数量多,而且几乎从来没有在夏季星空中缺席过,是最适合非专业流星观测者的流星雨,地位列全年三大周期性流星雨之首。彗星Swift-Tuttle是英仙座流星雨之母,1992年该彗星通过近日点前后,英仙座流星雨大放异彩,流星数目达到每小时400颗以上。
4.猎户座流星雨
猎户座流星雨有两种,辐射点在参宿四附近的流星雨一般在11月20日左右出现;辐射点在ν附近的流星雨则发生于10月15日到10月30日,极大日在10月21日,我们常说的猎户座流星雨是后者,它是由着名的哈雷彗星造成的,哈雷彗星每76年就会回到太阳系的核心区,散布在彗星轨道上的碎片,形成了着名的猎户座流星雨。
5.金牛座流星雨
金牛座流星雨在每年的10月25日至11月25日左右出现,一般11月8日是其极大日,Encke彗星轨道上的碎片形成了该流星雨,极大日时平均每小时可观测到五颗流星曳空而过,虽然其流量不大,但由于其周期稳定,所以也是广大天文爱好者热衷的对象之一。
6.天龙座流星
天龙座流星雨在每年的10月6日至10日左右出现,极大日是10月8日,该流星雨是全年三大周期性流星雨之一,最高时流量可以达到每小时120颗,其极大日一般接近新月,较无月光影响,为观测者提供了很好的观测条件。Giacobini-Zinner彗星是天龙座流星雨的本源。
7.天琴座流星雨
天琴座流星雨一般出现于每年的4月19日至23日,通常22日是极大日。该流星雨是我国最早记录的流星雨,在古代典籍《春秋》中就有对其在公元前687年大爆发的生动记载。彗星1861 I的轨道碎片形成了天琴座流星雨,该流星雨作为全年三大周期性流星雨之一在天文学中也占有的极其重要的地位。
这里看下一次当然就是10月8日的天龙座流星雨。但这日子天龙座在北边很低的天空。特别是你这里很难观察了。所以我觉得还是11月8日的金牛座观察条件较好。半夜12点时差不多在头顶偏东。以后慢慢往西至黎明都可以看。这是看流星雨最理想的位置了。
‘柒’ 矩尺座的流星雨
3月天,春的气息更加浓郁,星空也随春暖灿亮起来。2008年3月最受瞩目的天象,要属出现于3月15日的半影月食和3月29日的日全食,台湾地区可见月没带4食,日全食则完全不得见。3月21日春分前后则可欣赏黄道光。
2008年全球将发生2次日食和2次月食。3月15日的半影月食,为难得的半影月全食,依比利时天文专家JeanMeeus预测,21世纪仅发生5次的半影月全食,对月食天象感兴趣民众可把握观测。此次月食,最大食分为1.0565,半影食始为清晨5时21分,食甚发生于7时47分,食终10时13分,全程4小时51分54秒,月球完全在地球本影时间长达1小时。
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表示,15日当天,台北市月没时间为清晨6时36分,因此,台湾地区无法全程观测半影月食全部过程,仅能见到月没带食。由于半影月食发生,不同于月食,以肉眼观测很难察觉月球亮度减低程度,通常需透过摄影方式进行观测。
2008年首次的日全食发生于3月29日上午,最大食分为1.0515,本影中央区域宽达184公里,全食带从南美洲的巴西,经过大西洋、非洲北部、中亚地区,直到蒙古结束,可见日食最长时间为4分7秒,全食过程月球本影涵盖0.41%的地球表面积。非洲北部、欧洲和亚洲中部可见到日偏食。台湾地区完全不得见。3月21日2时26分为春分时刻,此时太阳位于黄经赤道升交点,也是北半球春季的开始。每年春分前后,即2月中到4月中旬间为欣赏黄道光最佳时机。所谓的黄道光,乃是积聚在黄道面附近的微小粒子反射太阳光造成的景象,最亮区域与银河一般明亮,但因接近地平线不易观测。台湾在春分前后,只要天气晴朗,日落后2到3小时,可在西方天空见到三角形状亮区,即是黄道光。
3月的流星天象并并特出,2月中观测到3月上旬的狮子座流星雨,正逢残月观赏条件佳,流星较暗;矩尺座流星雨3月初看到22日,极大期落在13日,因接近满月,观测较困难;室女座流星雨一整个月都是观测期,极大期在24日,流星特色较暗且慢。
行星观测则以金星最耀眼,3月25日金星达到达西大距位置。大距,指的是金与太阳间大视距离,在太阳西侧成西大距。金星亮度-4.3等,视直径约24.4角秒,日出前可在东南方仰角30度天空见到。如透过望远镜观测,可见金星呈半圆形弦月状。
除了明亮的金星,亮度0.7等的火星正在金牛座,日落时出现南方天空,子夜时分沈入地平线;水星正由宝瓶到双鱼座,月初为昏星,日落时在西方低空可见,第二周到下旬均不得见,月末转为晨星,日出时在东偏南低空可见,亮度0.3到0.9等间;木星亮度逐渐增至-2.4等,晚间10时在东偏南方升起。
‘捌’ 狮子座星云流星雨
编辑本段
基本资料
母彗星 55P/Tempel-Tuttle
辐射点 赤经153°、赤纬+22°
活跃期 11月14-21日
大爆发日 11月17日 19点 (UT时)
11月18日 3点43分 (本地时)
周期 约33年
流星速度 71km/s
ZHR:40+(1998-1999年为33年周期的大爆发)
CHR:Correctly Hourly Rate
CHR=HR×Fa×X
Fa=r1 ^(6.5-Lm)
X=1/(1-k)
ZHR:Zenith Hourly Rate
ZHR=CHR×Fb
Fb=1/cos^rz
z=90-h
HR:流星数×60/观测时间内的流星数
Fa:肉眼可见最暗星等之修正系数
Fb:辐射点高度修正系数
r1:光度系数(2.9) 狮子座流星雨辐射点的位置
Lm:肉眼所见之极限星等
X:云量修正系数
k:个人视野中之云量(1 low-10 max)
r2:常数 1.5
z: 辐射点距离天顶之距离(角度)
h:辐射点之高度
编辑本段
出现周期
这颗彗星绕太阳公转,同时,它不断抛散自身的物质,就象洒农药那样,在它行进的轨道上散下许多小微粒,但这些小微粒分布并不均匀。有的地方稀薄,有的地方密集,当地球遇上微粒稀薄地方,出现的流星就少,遇到密集的地方,出现的流星就多。这些小微粒很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慢慢飘散,但在彗星回归时,地球会经过它近期释放出的颗粒稠密区。地球上的人们便会看到大规模的流星雨。由于坦普尔•塔特尔彗星的周期为33.18年,所以狮子座流星雨是一个典型的周期性流星雨,它的的周期约为33年。
编辑本段
出现记录
早在公元前1768年,我国就有关于它的记载,其它国家的史料中也能找到它的踪影,1799年在南美洲,人类第一次科学地描述了狮子座流星雨的情况。1833年,流星雨的规模达到惊人的程度。一位美国坦普尔•塔特尔波士顿的观测者这样描述到:“1833年11月12-13日,一个惊人的场面降临地球,整个天空被流星照 狮子座星图亮,成千上万颗‘星星’在天上飞舞。就象下雪时漫天空雪花在飘扬。”科学家们估计,在这场长达9小时的流星雨事件中,一个人至少可以看到24万多颗流星。
天文学家预言,33年后,即1866年11月还会看到壮丽的流星雨。果然不出所料,欧洲的人们看到了每小时达到5千颗的流星雨,北美洲的人们由于月光干扰,每小时看到1000颗,规模不如1833年那样壮观。当人们满怀期望地迎接1899年的狮子座流星雨时,却以失望告终。1932年,人们重燃希望,结果又落空了。人们在一分钟内只看到一颗流星。接连遭受打击的人们对狮子座流星雨不再有什么期望了。
1966年11月17日奇迹出现了。狮子座流星雨又迸发了,美国西部的亚利桑那州到处都能看到一物辉煌无比的流星雨,每小时的流星数超过10万甚至达到14万,持续时间为4小时。
狮子座流星雨中的流星过后,在天空中短时间内还会留下一团云雾状痕迹,这就是流星余迹,图7是一颗亮的狮子座流星及其余迹的变化过程。
狮子座流星雨中有时也有火流星(亮度超过金星或是-3等的流星)。
编辑本段
观测过程
1799年欧洲、南美均观测到这一流星雨,德国探险家A.Humboldt有过精彩描述。
1833.11.12 北美东海岸9小时内估计观测到24万多颗流星。
狮子座流星雨1834年 发现辐射点在狮子座,因而命名为狮子座流星雨。奥伯斯证认出1766、1799两年11月在委内瑞拉观测到也是同一流星群的两次出现,周期33.59年。天文界开始认识和研究狮子座流星雨。
1864年 纽顿证明狮子座流星雨从902年起就有活动记载。共计有十个年份,其中6次记载取自中国官方史书。
1866.11 狮子座流星雨再次出现,计算出其运动轨道。
1867.11 奥普尔茨给出彗星1866Ⅰ轨道,因与狮子座流星群轨道十分相似而得知其为流星群的母体彗星。
[1]1899年 未观测到狮子座流星雨,彗星也没观测到,有人认为彗星已瓦解。公众感到受骗上当而十分气愤,对天文学家的不信任感陡然增加。
1900.11.15/16 在加拿大重又观测到狮子座流星雨,每小时1千条。第二年在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又见到,每小时最多达2千条。
1933年 未发现流星雨,有人估计彗星可能已碎裂。
1965年 重新找到了失踪近一个世纪的坦普尔-塔特尔彗星。
1966.11.17 再度观测到狮子座流星雨,最盛时每小时超过14万颗。
1999年11月18日5时40分前后,有着“流星雨之王”称号的狮子座流星雨大爆发光临地球,每小时可能有300颗左右的流星划过夜空。
编辑本段
出现原因
流星通常是单个零星出现的,彼此间无关,出现的时间和方向也没有规律,平均每小时可看到10 狮子座流星雨条左右,称为偶现流星(又称偶发流星)。有时候在天空某一区域某一段时间内流星数目会显着增多,每小时几十条甚至更多,看上去就象下雨一样,这种现象称为流星雨。特别大的流星雨又称流星暴。流星雨是一大群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的结果,这种成群结队的流星体称为流星群。
通常认为流星雨的出现与彗星有关。彗星是太阳系内一类奇特的天体,它在远离太阳的时候表现为一颗彗核,直径几公里或更大些。一旦接近太阳,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由于彗星核物质的气化会形成巨大的彗发和长长的彗尾。流星群便起源于彗星散射出来的物质碎粒或是瓦解了的彗核。
每年11月14日至21日,尤其是11月17日左右,都有一些流星从狮子座方向迸发出来,这就是狮子座流星雨。天文学家现已清楚,形成狮子座流星雨的母体彗星是1866年发现的坦普尔-塔特尔彗星。
这颗彗星绕太阳公转,同时,它不断抛散自身的物质,就象洒农药那样,在它行进的轨道上散下许多小微粒,但这些小微粒分布并不均匀。有的地方稀薄,有的地方密集,当地球遇上微粒稀薄地方,出现的流星就少,遇到密集的地方,出现的流星就多。这些小微粒很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慢慢飘散,但在彗星回归时,地球会经过它近期释放出的颗粒稠密区。地球上的人们便会看到大规模的流星雨。由于坦普尔•塔特尔彗星的周期为33.18年,所以狮子座流星雨是一个典型的周期性流星雨,它的的周期约为33年。
大名鼎鼎的“狮子座”流星雨并不是“狮子座”上的流星雨。“狮子座”上即使有流星雨,在地球上凭肉眼也看不到。“狮子座”流星雨是由一颗叫做“坦普尔•塔特尔”的彗星所抛撒的颗粒滑过大气层所形成的。因为形成流星雨的方位在天球上的投影恰好与“狮子座”在天球上的投影相重合,在地球上看起来就好像流星雨是从“狮子座”上喷射出来,因此称为“狮子座”流星雨。
编辑本段
相关概念
太阳系内除了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外,在行星际空间还存在着大量的尘埃微粒和微小的固体块,它们也绕着太阳运动。在接近地球时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会使其轨道发生改变,这样就有可能穿过地球大气层。或者,当地球穿越它们的轨道时也有可能进入地球大气层。由于这些微粒与地球相对运动速度很高(11-72公里/秒),与大气分子发生剧烈摩擦而燃烧发光,在夜间天空中表现为一条光迹,这种现象就叫流星,一般发生在距地面高度为80-120公里的高空中。流星中特别明亮的又称为火流星。造成流星现象的微粒称为流星体,所以流星和流星体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大部分流星体在进入大气层后都气化殆尽,只有少数大而结构坚实的流星体才能因燃烧未尽而有剩余固体物质降落到地面,这就是陨星。
编辑本段
相关影响
航天器
1.可能对航天器造成威胁。流星群颗粒大都很小(<1mm),但速度极高。以98年狮子座流星雨为例,相对地球的运动速度为71km/s,达到子弹初速的100倍。如果较大颗粒或结构较坚实的颗粒高速撞击人造卫星或其它航天器,很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如舱面击穿,探测器损坏,太阳能板受损,电子器件因等离子体放电而失效,甚至整个航天器被击坏、击毁等。历史上已经有过这类事件发生,如1993年英仙座流星暴使欧洲航天局的Olympus卫星因遭到一颗流星体的撞击而一度失控。
电离效应
2.大批流星群闯入地球大气造成的电离效应可能使远距离电讯发生异常。
成云降雨
3.对云层和雨量的影响。大批流星体尘埃散入地球大气,提供了额外的水汽凝结中心,会使云层和雨量增大。
人畜伤害
4.陨星击中人类或牲畜。关于人体被陨星直接击中尚未见报道,但据说1836年在巴西曾砸死几只羊,1911年埃及打死一条狗,1969年澳大利亚发生过陨星打穿屋顶等事件。
撞击灾变
5.严重的撞击灾变事件。这类事件的祸首已不能算是流星体,而是大小不等的小行星。
军事影响
6.可以利用流星出现时,因流星体燃烧形成的长条电离离子柱对无线电讯号的反射作用,进行高频或甚高频通讯,作用距离可达1800公里。因流星通讯不受太阳活动或核爆炸影响,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美国已有流星通讯设备作为战术通讯的一种手段来装备部队。
编辑本段
观测历史
902年,中国天文学家第一次记录到狮子座流星暴(中国古代天象记录); 狮子座流星雨1799年,德国着名科学家洪堡在委内瑞拉记录到这一天象;
1833年,北美洲出现了罕见的流星暴,估计在9小时内有24万颗流星划破天空;
1866年,发现坦普尔-特塔尔彗星,并确定了该彗星的轨道,在欧洲观测到流星暴;
1899年,预期的流星暴并未出现,公众对天文计算可靠性的信心发生动摇;
1933年,仍未有观测到流星暴的报道;
1966年,在美国的中西部又一次出现了壮观的"流星暴",估计高峰时达每小时有10万颗流星自天而降;
1998年,狮子座流星雨再次光临地球,让大多数现代人真切地认识到这位“流星雨之王”。
2001年11月18日深夜全球共有3000多万人等待流星雨。
2009年狮子座流星雨的峰值将出现在北京时间11月18日5时43分(可能会后延30分钟-60分钟)。届时,每小时最大流量约为500颗,这将是“次暴雨级别”的。公众从18日凌晨2时至天亮都可对该流星雨进行观测。美国宇航局流星体环境署主管威廉-库克(William Cooke)说:“受益于先进的计算机性能,自上世纪90年代我们就能较准确地预测流星现象。2009年是狮子座流星群最强的爆发期,最强时可达到每小时出现300颗流星。”在欧洲地区狮子座流星群在凌晨1-3点清晰地位于夜空东北地平线位置,当彗星接近太阳时将融化其灰尘微粒中的冰物质,这些灰尘微粒多数比沙粒大。对于多数近距离接近地球的彗星,它们将在大气 狮子座流星雨层中燃烧并形成陨石。
在每年度进行的天文观测中,狮子座流星群非常像一颗不稳定的岩石恒星,多年以来一直出现着彗星,通常情况下平均每小时出现15颗流星。而在一些特殊的年份中,狮子座流星群可以突然喷射出壮观的流星风暴,平均每小时出现数千颗流星。
狮子座流星雨的一些活动可能源自一个非常古老的彗星碎片尾迹,年代可追溯到1102年。这些物质的年龄超过900岁,绕太阳运行了不到27周。其结果是,它们几乎已完全被驱散,不具有任何活跃性。格林威治标准时间11月18日的凌晨3点29分,地球将穿过这条尾迹中央长3万英里(约合4.8万公里)的区域。
编辑本段
相关预言
1833年11月13日居住在波士顿市郊的26岁女作家,天文爱好者艾格丝. 克拉克看见了狮子座流星雨,每分钟平均580颗,每小时3.5万颗,共计21万颗。
她断言这种流星雨每隔33年一次,这就是着名的“克拉克预言”。
1866年流星雨如约而至。
1899年克拉克的女儿华蒂断言11月14日流星雨将会来临,但只有少量的流星。
1932年73岁的美塔兰确信流星雨将回来,但老天却开了一个玩笑,当晚天气骤变,乌云密布。
1965年学姐前辈麦卫尔并没有让儿子德恩预报流星雨的来临,但流星雨却来了。
2001年德恩与女儿拉蒙声称流星雨将来,但并没有人认同,但是流星雨却来了,只是晚来了3年,一直成谜。
2002年5月19日,美国流行探索者联合会授予拉蒙以“家庭杰出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