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百度一下深海鱼油多少钱一吨
不好说,这重力眩什么深海的,很难说,再者,是不是深海,你也吃不出来,建议用普通的就行了,不要被人骗了!那玩意没那么神
‘贰’ 世界海洋油气储量多少
如图2-2所示,海底可划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基,海洋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架,约占全球海洋油气资源的60%,其面积仅占整个海底面积的7.49%。大陆坡的深水、超深水域的油气资源潜力可观,约占30%。在全球海洋油气探明储量中,目前浅海仍占主导地位,但随着石油勘探技术的进步,将逐渐进军深海。水深小于500米为浅海,大于500米为深海,1500米以上为超深海。2000—2005年,全球新增油气探明储量164亿吨油当量,其中深海占41%,浅海占31%,陆上占28%。
图2-2海洋水深分类示意图及比例图
从区域看,海上石油勘探开发形成“三湾、两海、两湖”的格局。“三湾”即波斯湾、墨西哥湾和几内亚湾;“两海”即北海和南海;“两湖”即里海和马拉开波湖。其中,波斯湾的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里海沿岸的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和伊朗,北海沿岸的英国和挪威,还有美国、墨西哥、委内瑞拉、尼日尔爾利亚等,都是世界重要的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国。目前世界最着名的海上产油区有波斯湾、委内瑞拉的马拉开波湖、欧洲的北海和美洲的墨西哥湾,称为四大海洋石油区;海上天然气的储量以波斯湾为第一,北海第二,墨西哥湾第三。
地球上海洋油气资源总量极其丰富。海洋的石油资源量大概占了全球石油总量的34%,但还处于勘探开发的早期阶段。据统计,全球石油探明储量为1757亿吨,天然气的探明储量为173万亿立方米。全球海洋石油资源量约1350亿吨,探明约380亿吨;海洋天然气资源约140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约40万亿立方米。
巴西近海、美国墨西哥湾、安哥拉和尼日尔爾利亚近海是备受关注的世界四大深海油区,几乎集中了世界全部深海探井和新发现储量。据2003年底的统计,在已发现的深海储量中巴西有146亿桶,其中的5大发现就超过100亿桶;墨西哥湾有140个发现,储量达115亿桶;安哥拉近海有41个发现,储量95亿桶;尼日尔爾利亚的25个近海油田,储量达83亿桶。
2004年深水石油产量约占全球5%,2010年占世界的9%。在“金三角”区深水石油累计产量达6亿吨,其中巴西占57%,墨西哥湾占39%,西非占4%。按已发现的油气田估计,金三角深水石油的产量可望达到3亿吨左右。
2010年,全球深水油气储量达到40亿吨左右,其中墨西哥湾约10亿吨,西非海域22亿吨,巴西海域8亿吨。
与大西洋盆地相比,东南亚的深海油气活动规模较小,对大型跨国公司的诱惑力不及西非、巴西和墨西哥湾,但东南亚未来的潜在利益为寻找深海区块的石油公司提供了机遇。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未来将成为亚洲深海油气活动的主要地区。
‘叁’ 铁矿石多少钱一吨
你好,《深圳特区报》今天有篇关于铁矿石价格的文章你可以看看——【四季度铁矿石或将涨价】,全文如下:
渣打银行昨日发布研究报告称,5月中旬以来,全球铁矿石市场情绪已由“谨慎”转为“看跌”,由于巴西、澳洲矿业巨头的产能扩张以及主要消费国经济呈现走软趋势,全球铁矿石市场将步入熊市,时间或将持续至2013年第四季度。
渣打研究报告分析,从供应来看,一方面,巴西矿业巨鳄淡水河谷公司的扩产建设仍在进行中;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在黑德兰港的去瓶颈建设也
进展顺利,截至一季度末已完成85%。因此,从长期来看,全球铁矿石的供应量会增加。在需求方面,主要消费国经济增长目前都弱于预期。以中国为例,经济学
家已将2013年GDP同比增长预测从8.3%,下调至7.7%。
基于上述原因,渣打已将今年二季度和三季度价格预测分别从140美元/吨和133美元/吨,下调到124美元/吨和112美元/吨。而四季度的
价格预测同样被从140美元/吨下调到127美元/吨。但渣打也表示,如果四季度中国经济强于预期,钢厂和铁矿石贸易商可能会转变立场、囤积铁矿石,因此
将酝酿新一轮价格上涨。
‘肆’ 世界深海油气勘探状况是什么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深海研究和开发的国家,地球上第一座海上油气田于1903年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建成。1957年美国W.H.蒙克、H.H.赫斯曾提出莫霍计划,试图钻穿洋壳最薄处来获取地壳深部和地幔物质样品。1966年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开始筹划“深海钻探计划”,“格罗玛·挑战者”号深海钻探船首次驶进墨西哥湾,开始了长达15年的深海钻探。20世纪70年代末期,世界油气勘探开始涉足深水海域。1975年英荷皇家壳牌(Shell)公司首先在位于密西西比峡谷水深约313m处发现了Cognac油田,揭开了墨西哥湾深水油气勘探的序幕。世界上第一座工作水深超100m的半潜式平台于1979年建成。当今世界最大钻井工作水深为3272m(墨西哥湾的Trident油田),开发最大作业水深为2851m。近年来,在南美巴西东部被动陆缘带、西非大西洋沿岸、墨西哥湾、澳大利亚西北陆架以及东南亚等深水海域相继发现一些大型和巨型油气田,勘探领域扩展到了水深4000m的超深水海域。日本的“地球”号(Chikyu)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深海钻探船,“Chikyu”能向海水下伸长达10km。在2.5~3km水深海域也能钻探到海底地壳下约7km处的地幔。船上配备先进的设备,如Deep Tow(4km、6km级)深海曳航照相/声呐系统,可进行对海底地形、地质、热液、资源等的走航探测。液压活塞取样系统从海底钻取岩心,就可以现场分析岩心的内部结构。
深水油气勘探与开发已成为当今世界油气储量增长的新亮点及油气勘探开发发展的新趋势。
世界深水油气勘探的大型跨国油气公司主要有美国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德士古、英国BP、荷兰皇家壳牌、法国道达尔、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巴西国家石油公司、意大利埃尼集团公司、日本澳大利亚液化天然气集团(由三菱和三井公司组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等。
目前我国在深水油气勘探方面最大的油气发现为荔湾3-1大型气田,这是我国在建开发的最大水深的油气田,水深为1480m。继荔湾3-1气田发现后,又相继在深水发现了流花29-1、流花34-2大气田等。2010年中海油建成了第6代深水3km平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号,最大作业水深3.05km,钻井深度可达10km,几乎可以在全球所有的深水区作业。目前我国已拥有首座深水平潜式钻井平台COSLPIONEER(中海油服先锋),作业水深750m,钻井深度7.5km,钻井设备具有全自动钻进功能。“海洋石油981”号2012年5月9日在南海荔湾6-1区域1500m深的水下开钻,使我国海洋石油的深水战略迈出了跨越性的一步。
‘伍’ 巴西东部大陆架深水勘探概况是什么
巴西石油勘探起步较早,但长期只在陆上的已知油苗附近工作,因而进展不大。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向海上转移,油气储产量也因此上了一个台阶。真正的油气储产量的快速增长时期是在20世纪80年代,源于深水油气田的发现。石油产量从1980年的950×104t增长到1986年的2888×104t,期间年增长率为20.4%;天然气产量从1980年的23.7×108m3增长到1987年的58.0×108m3,年增长率为13.6%。
巴西为仅次于委内瑞拉的南美第二大油气资源国。截至目前,仅巴西东部大陆架深水区的油气储量就达68.25×108t。而巴西东部被动陆缘盆地的油气分布极不均衡,目前已发现的油气田主要集中于坎波斯盆地以及与其相邻的桑托斯盆地和埃斯皮里图桑托盆地。
坎波斯盆地是巴西海上石油勘探生产的主战场,该盆地石油产量占巴西全国的3/4。1984—1996年间巴西近海重大的深水油气发现均来自该盆地。2000—2007年间巴西近海发现的10个大油气田中有7个位于该盆地。重要的油气田有Roncador、Marlim、Marlim E、Marlim Sul、Albacora、Albacora E、Barracuda等巨型或大型油气田。桑托斯盆地主要的油气田有Caravela油气田、Merluza天然气和凝析油田、Tubarao油田、Tupi油田、Jupiter油气田等。
坎波斯盆地基本位于海域,只有3%位于陆地,油气2P储量为3995.19×106m3油当量,是巴西主要的油气生产区。桑托斯盆地2006年油气2P储量为928.56×106m3油当量,近些年由于在盐下开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油气储量大幅提升。巴西石油储量数据因此(主要来自海上)一再刷新,据2008年BP Statistical Review World Energy数据,截至2008年6月,巴西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126×108bbl(约折合20.03×108t),石油的储采比为18.2,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3600×108m3,天然气储采比为23.6。2009年初巴西国家石油总储量已达到500×108bbl。巴西石油储量跃升至全球第9位,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石油生产国之一(张抗,2010)。海域石油储量占巴西石油总储量的88%。巴西的国家陆地、浅海油气产量趋于稳定甚至逐年减少,而深水区的产量在逐年增加。
上世纪60年代以来,巴西的油气勘探工作逐步转向海上,随着海上油气勘探的不断突破以及不断向深水发展,目前巴西已成为世界上深水油气开发的大国之一。
2007年巴西共获得11个石油新发现,有7个位于海域,其中重要的发现是巴西国家石油公司(Petrobras)在桑托斯盆地发现的Tupi油田,它是迄今巴西境内发现的最大的深水油田,水深6000ft,估计石油储量约(50~80)×108bbl。
2008年巴西油气勘探工作再获新突破,共获得12个石油新发现,其中10个位于海域,主要位于海域内的桑托斯盆地和坎波斯盆地。位于桑托斯盆地的油气发现共7个,排名世界前3位的深水油气发现均位于此。分别为2008年9月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在桑托斯盆地发现的Iara油田,估计拥有石油储量35×108bbl油当量;第二大发现为2008年6月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在桑托斯盆地发现的Jupiter气田;第三大发现为2008年8月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在桑托斯盆地发现的Guara气田,该发现位于巴西海域桑托斯盆地BM-S-9深水区块,水深2141m。
2010年6月巴西石油公司宣布在坎波斯盆地海底盐层下发现了一个新的含油层,初步估计可开采油气储量达3.8×108bbl油当量。据介绍,该含油层位于Marlim油田的深部,该区域水深648m,距离里约热内卢州马卡埃市170km。油井深度达5000m,其中盐层厚度为1000m,含油层位于井深4460m处,原油API为29°的优质轻油。
近年来巴西石油产量增长迅速,由1995年的71.8×104bbl/d增加到2007年的183.3×104bbl/d,增长了155.3%。由于国内天然气输送能力匮乏以及天然气价格较高,巴西的天然气产量增长缓慢。未来巴西期望通过改造国内天然气管网以及停止石油气的燃烧来增加天然气产量。
‘陆’ 世界深海油气深水勘探的主要区域在哪里
世界深水油气勘探主要集中在墨西哥湾、南大西洋两岸的巴西与西非沿海三大海域,这三个地方被称为深水油气勘探的“金三角”。当前世界大约84%的深水油气钻探活动集中于此,其中墨西哥湾最多,占到32%,其次为巴西,占30%,第三为西非,此处集中了全球绝大部分的深水探井,新发现的规模储量也多位于此处。此外,北大西洋两岸、地中海沿岸、东非沿岸及亚太地区的国家都在积极开展深水油气勘探活动。近来挪威和俄罗斯准备在巴伦支海域联合开展油气勘探活动。大西洋两岸的挪威、英国、加拿大、摩洛哥、毛里塔尼亚和纳米比亚、南非和阿根廷,地中海沿岸的埃及、以色列及土耳其,亚太地区的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尼等国家都在积极开展深水油气勘探或开发活动。另外,被称为第二个波斯湾的中国南海,也是具有很大前景的深水油气区。
全球深水盆地分布图
据《深水油气地质导论》,2012
‘柒’ 巴西的油气状况怎么样
巴西为仅次于委内瑞拉的南美第二大油气资源国。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00年的世界油气资源报告,巴西待发现的石油资源为548.73亿桶,天然气3.47万亿立方米。截至2006年底,巴西石油总储量为181.74亿桶(28.89亿立方米),其中已探明并得到巴西国家石油管理局正式确认的石油储量121.81亿桶(19.36亿立方米),其中海洋石油储量112.76亿桶(17.93亿立方米),陆地石油储量9.05亿桶(1.43亿立方米),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3600亿立方米。巴西深水勘探正不断获得新进展,油气储量大幅增长,石油储量从2000年的85亿桶增加到2007年的126亿桶,增长48.2%;天然气储量从2000年的2200亿立方米增加到2007年的3600亿立方米,增长63.6%。
图12-1巴西地理位置图
巴西已探明海洋石油储量主要集中在里约热内卢州,共97.62亿桶,占全国储量的87.57%。已探明陆地石油储量集中在北里约格朗德州、巴伊亚州和塞尔希贝州,三州储量共7.31亿桶,占全国陆上储量的80.77%。
位于巴西大陆边缘的沉积盆地发展史在很多方面是相同的,在沉积盖层的不同部位形成的沉积层成分也非常接近:底部是侏罗纪—尼欧克姆世的陆相、冲积—湖泊三角洲系列;中部是所谓碳酸盐地台的石灰岩(中—上自垩统);顶部为上白垩统—古近、新近系的陆源海洋形成物(浊积岩),至陆架边缘转变为泥质岩石。
厚层和区域性分布的成为油、气容纳者的浊积岩储层和覆盖其上的气液遮挡层(盐,黏土),与高度潜在的生油岩一起提供了在巴西大陆坡上形成巨大烃类聚集的所有前提。因此,巴西边缘盆地的含油气性(特别是含油性)前景很高,最有意义的是其深水地段——陆坡,估计此地段可采的石油储量达12亿吨。
在巴西境内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生产的公司大约46家,其中约有10家为巴西本国公司,其余都是外国公司,国际大型石油跨国企业如雪佛龙、壳牌、埃索、英国石油公司等都已进驻巴西。
2009年,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贷款100亿美元,为其海洋石油开发提供资金,这笔贷款将以石油偿还。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于2010年10月收购西班牙Repsol YPF公司旗下巴西子公司的部分股权,中国石化注资后,巴西子公司的市值将达到178亿美元,成为拉美地区最大的私营石油公司之一,将有能力开发巴西桑托斯盆地(Santos Basin)的瓜拉(Guara)和卡里奥卡(Carioca)区块的深海石油蕴藏。这是中国的石油公司首次参与巴西的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2010年中国一跃成为巴西最大的海外直接投资来源国,成为巴西的最大贸易伙伴。近年来,包括中国石油企业在内的多家中国公司都与巴西当地公司形成战略合作关系,进行多方面的合作,其中包括中化30亿美元购买挪威石油公司巴西油田的股份,中国石化71亿美金投资西班牙石油YPF子公司等。随着国内几大油公司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增加,中国将更深入、更广泛地参与到巴西油气资源的开发之中,巴西的海洋油气资源将成为中国未来重要的能源供应渠道之一。
巴西为世界第十大能源消费国。2007年巴西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石油占44.5%,天然气占9.1%,煤炭占6.3%,水电占38.8%,核电占1.3%。巴西为南美地区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20世纪80年代巴西国内产量较低,90%的石油依靠进口。两次石油危机以后,巴西加大了国内石油勘探开发的力度,特别是1998年以后政府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内的勘探开发,石油产量大幅度增长,石油自给率逐年增加,2003年已达91.3%。2007年巴西的石油日消费量为219.2万桶,居世界第12位,为南美第一大石油消费国。
巴西为南美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消费量为220亿立方米。天然气主要替代燃料油用于工业和发电。由于高油价巴西努力增加天然气消费,天然气进口逐年增加,2007年天然气进口量为100亿立方米,主要通过管道从玻利维亚和阿根廷进口,2007年从玻利维亚的进口量为98.8亿立方米。
‘捌’ 深海油气储量、产量及钻井情况是怎样的
近年来世界海上主要的油气发现多在深水区,深水区将是未来全世界油气战略接替的主要区域。深水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已成为世界主要石油公司的投资热点。
全球海洋油气资源非常丰富,约占全部油气储量的34%,探明率大约为30%。已有资料表明,在丰富的海上油气资源中,大陆架的资源量占据主要部分,约为60%,深水、超深水的资源量也不容小觑,占全部海洋资源量的30%。
近年来,在全球油气勘探获得的重大发现中,有50%来自海上,特别是深水海域。据Douglas-Westwood公司预测,未来世界石油地质储量的44%将来自海域的深水区。从新增储量上来看,陆上及浅水区新增油气储量主要集中在1954—1980年间,深水区在20世纪70、80年代新增油气储量相对比较少,1996年之后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世界新增油气储量区域已由陆地、浅水转向广阔的深水水域。
虽然全球深水油气资源储量丰富,但分布非常不均匀,主要分布在巴西、墨西哥湾、西非三大热点地区,它们在深水区的石油储量分别占其全部海域总储量的90%、89%和45%。
截至目前,世界主要深水区油气探明总储量为206.03×108m3,其中巴西东部陆架深水区储量为68.25×108m3,美国墨西哥湾深水区储量为29.256×108m3,墨西哥湾深水区储量为14.38×108m3,西非大陆边缘深水区储量为14.3×108m3,澳大利亚西北陆架深水区储量为46.8×108m3,挪威中部陆架深水区储量为5.37×108m3,南海北部深水区储量为3.38×108m3,南海南部深水区储量为5.3×108m3,埃及(尼罗河三角洲)深水区储量为4.8×108m3,孟加拉湾深水区储量为14.193×108m3。
据英国Douglas-Westwood公司2007年预测,到2010年全球深水油气产量将达到约4.5×108t。据调查,目前澳大利亚西北陆架深水区油气产量为4386.87×104m3,西非深水和浅水区油气总产量为23457×104m3,巴西东部海域油气产量为10368×104m3,墨西哥湾油气产量为22076×104m3,其中深水区油气产量占产量的70%。
经过三十余年的勘探开发,全球相继发现了一批大型深水油气田,深水油气的产量不断增加。1990—2015年间全球深水区油气产量呈增长趋势。2006年之后全球深水区石油产量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天然气产量在2008年之后有了显着的提升。2000年全球海上油气产量约占总产量的22%,深水油气产量仅占1%;2010年分别上升为33%和7%,预计2015年深水油气产量所占比例将升至15%。
全球主要深水油气勘探区储量分布图
大型跨国石油公司拥有领先的深水勘探技术,已成为深水勘探开发的主力军,BP、埃克森美孚、壳牌、巴西国家石油公司、道达尔、埃尼、雪佛龙、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等国际石油巨头占2003—2008年间世界深海油气产量的73%以上。探测出的深水油气储量居世界前10位的公司是BP、埃克森美孚、壳牌、巴西石油、道达尔、埃尼、雪佛龙、挪威国家石油、加州联合石油和BG公司。
目前,全球深海油气探明可采储量主要分布在以下国家:巴西、美国、安哥拉、澳大利亚、尼日尔爾利亚、阿塞拜疆、印度、挪威、印度尼西亚、埃及、马来西亚、赤道几内亚、英国、刚果共和国、菲律宾、毛里塔尼亚、加纳、科特迪瓦、以色列、中国、爱尔兰、墨西哥、加拿大、西班牙、意大利等。
据IHS美国能源咨询公司介绍,2003年全球共有46个重大油气发现,西非安哥拉取得了10个深水油气发现,在西非尼日尔爾利亚发现1个深水油气田,在巴西Santos盆地发现了14.8×1012ft3的天然气。其中,水深大于200m的区域的油气发现占70%,水深大于1000m的区域的油气发现占65%。
2004年全球共有353个油气发现,其中发现了9个深水油气田,均在南大西洋两岸海域,其中,安哥拉—刚果扇盆地4个,刚果1个,赤道几内亚1个,尼日尔爾利亚2个,南非海域1个。
2005年全球共有34个主要油气发现,深水区油气发现至少有11个。其中安哥拉4个,刚果1个,赤道几内亚1个,挪威1个,印度2个,墨西哥湾2个。
截至2007年,全球深水区共发现42个大型油气田(水深大于500m,油气储量均大于5×108bbl油当量),总储量450×108bbl油当量。截至2008年年底,我国南海传统疆域共发现油气田95个,含油气构造122个。南海深水海域有含油气构造200多个,油气田180个。
1901—2008年间,全球探井数目达到了23.8040万口,其中,陆上地区探井20.4962万口,浅水地区探井2.9915万口,深水地区探井0.3163万口。
1985年,全球深水油气勘探成功率仅在10%左右,20世纪90年代以来,深水勘探成功率显着提高,平均值超过30%。其中,西非深水勘探成功率最高,下刚果盆地的地质勘探成功率高达80%以上,巴西深水钻探成功率为50%以上,墨西哥湾为33%,全球深水油气勘探成功率平均为30%左右。
‘玖’ 什么是世界深水油气勘探历程
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是陆地石油勘探开发的延伸,1887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岸数米深的海域钻探了世界上第一口海上探井,拉开了海洋石油勘探的序幕。自1947年世界上第一口海上油井在美国艾利湖钻探成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海洋石油资源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范围已从浅海扩大到半深海(100~500m)、深海(500~1500m)、甚至超深海(1500m以上)。在一次又一次刷新深水油气开发记录后,本世纪初,石油工业界已经开始把目光投向蕴藏在海底3000m深处的油气藏。深水油气开发领域正在成为世界石油工业的主要增长点和科技创新的前沿。
1901—2008年间,全球探井数目已达到了23.8040万口,其中陆上地区探井20.4962万口,浅水地区探井2.9915万口,深水地区探井0.3163万口。
1901—1923年间陆上地区探井数量很少,且大多集中在1907—1917年间,且每年探井数量都少于100口;1924—1946年间探井数量缓慢增长,每年探井数量稍有波动,平均为320口左右;1946年之后陆上地区探井数量快速增长,1961年达到高值4479口;1962—1980年间探井数量在3710口上下波动,20世纪80年代探井数量达到高峰期,每年基本都在4000口以上,1981—1986年间陆上地区探井数量处于快速增长阶段,1986年达到历年来的最高值,约为4955口;1987—2000年间探井数量急剧下降,2000年探井数量约为1738口;2001—2008年间陆上地区探井数量处于一个下降后的稳定阶段,探井数量稍有增长,保持在每年2000口左右。
1901—2008年历年探井数目
浅水地区勘探较晚,1947—1963年间每年探井数量都未超过85D;1964—1970年间浅水地区探井数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1970年探井数量为468口;1971—1981年间探井数量呈缓慢增长趋势;1982—1986年间探井数量达到高峰期,每年都在1000口以上,1983年达到峰值;1987—1993年间探井数量有所下降,每年为780口左右;1994—2008年间浅水地区探井数量减少到平均每年610口左右。
深水地区相对来说探井数量较少,但存在不断增加的趋势,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1)起步阶段(1975—1984年)
1975—1984年间全球深水地区探井数量每年保持在10口左右,深水地区的勘探活动很少。
(2)发展阶段(1985—1995年)
从1985年开始,全球深水地区的勘探成功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全球深水地区的勘探活动也有所增加。1985—1995年间深水地区探井数量有所增长,每年在30~78口之间波动,平均约为60口。
(3)活跃阶段(1996年至今)
从1996年开始,全球进入深海油气勘探的活跃期(据迟愚,2008)。1996—2000年间全球深水地区探井数量急剧增长,2000年为250口;2001—2004年间深水地区探井数量每年保持在260口左右;2004—2008年间深水地区探井数量相比前一阶段有所下降,每年约为220口。全球超过1500m水深的海域(超深海)陆续有大的油气发现,主要集中于巴西近海、西非海域、墨西哥湾和东南亚地区。西非的主要油气发现分布在水深200~2000m处。这个时期的油气增长速率较前期增长速率更快,油气田的规模相对较大。
经过三十余年的勘探开发,全球相继发现了一批大型深水油气田,深水油气产量不断增加。1990—2015年全球深水区油气产量呈增长趋势(英国Douglas-Westwood公司,2007;江怀友,2008)。从1990—1994年间全球深水区油气几乎没有任何产量,到1995—1999年间产量进入缓慢增长阶段;从2000年之后深水区石油产量快速增长,到2002—2004年间增长趋于平缓;从2005年开始全球深水区石油产量急剧增长,到2010年深水区石油产量增长趋势稍缓,预计到2015年一直保持快速的增长。全球深水区天然气产量在1994—2012年间处于缓慢增长阶段,其增长速度基本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