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急急急!!高手帮帮忙啊!手鼓都有什么种类
外国鼓有很多种,手鼓的种类样式很多, 比如非洲鼓,流传于非洲的各种手鼓,虽然外形不一样但都可以统称为:非洲手鼓,比较典型的是:康加鼓(Conga) 结构组成:一般为直径四十厘米,高度约为一米之鼓。常见为两个一组。 康加鼓是打击乐器的一种,又称“非洲手鼓”。一般为直径四十厘米,高度约为一米之鼓。有单个的,也有大小一对的,常见为两个一组。可用背的,亦可立在地上演奏。 通常用单拍子演奏。往往前三下打边鼓缘,第四下以手掌平面拍打鼓中央。 巴西鼓:巴西大鼓、长鼓、手鼓、高音鼓等 韩国鼓:平安鼓,长鼓,七面鼓,座鼓,平安吉祥鼓 日本鼓:鬼太鼓,或者称为:日本太鼓,祭太鼓,橹太鼓新疆手鼓,也称达甫,维吾尔族打击乐器。这件乐器在四世纪至六世纪间已有,清代列入回部乐。手鼓是以木作圆框,一面蒙羊皮制成,框内四周有许多小铁环,演奏时,两手执鼓边,左右手的手指交替击鼓面。击鼓心时发“冬”声,用于重拍;击鼓边时发“达”声,用于轻拍。或摇动鼓身,振动铁环发“沙沙”之声。 这种乐器在维吾尔族民间器乐合奏及伴奏中占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歌舞中,是主要的伴奏乐器。改革的手鼓用蟒皮蒙鼓面,比羊皮蒙面的较好。
⑵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有哪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
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
、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
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
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
文化生态发生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冲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迫在眉睫。
以下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
一、民间文学 (共计31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 Ⅰ—1 苗族古歌 贵州省台江县、黄平县
2 Ⅰ—2 布洛陀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
3 Ⅰ—3 遮帕麻和遮咪麻 云南省梁河县
4 Ⅰ—4 牡帕密帕 云南省思茅市
5 Ⅰ—5 刻道 贵州省施秉县
6 Ⅰ—6 白蛇传传说 江苏省镇江市
浙江省杭州市
7 Ⅰ—7 梁祝传说 浙江省宁波市、杭州市、上虞市
江苏省宜兴市
山东省济宁市
河南省汝南县
8 Ⅰ—8 孟姜女传说 山东省淄博市
9 Ⅰ—9 董永传说 山西省万荣县
江苏省东台市
河南省武陟县
湖北省孝感市
10 Ⅰ—10 西施传说 浙江省诸暨市
11 Ⅰ—11 济公传说 浙江省天台县
12 Ⅰ—12 满族说部 吉林省
13 Ⅰ—13 河西宝卷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酒泉市肃州区
14 Ⅰ—14 耿村民间故事 河北省藁城市
15 Ⅰ—15 伍家沟民间故事 湖北省丹江口市
16 Ⅰ—16 下堡坪民间故事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17 Ⅰ—17 走马镇民间故事 重庆市九龙坡区
18 Ⅰ—18 古渔雁民间故事 辽宁省大洼县
19 Ⅰ—19 喀左东蒙民间故事 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20 Ⅰ—20 谭振山民间故事 辽宁省新民市
21 Ⅰ—21 河间歌诗 河北省河间市
22 Ⅰ—22 吴歌 江苏省苏州市
23 Ⅰ—23 刘三姐歌谣 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
24 Ⅰ—24 四季生产调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25 Ⅰ—25 玛纳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
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民间
文艺家协会
26 Ⅰ—26 江格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
治县、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
楞蒙古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
联民间文艺家协会
27 Ⅰ—27 格萨(斯)尔 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
甘肃省
四川省
云南省
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格萨(斯)尔》办
公室
28 Ⅰ—28 阿诗玛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
29 Ⅰ—29 拉仁布与吉门索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30 Ⅰ—30 畲族小说歌 福建省霞浦县
31 Ⅰ—31 青林寺谜语 湖北省宜都市
二、民间音乐(共计72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2 Ⅱ—1 左权开花调 山西省左权县
33 Ⅱ—2 河曲民歌 山西省河曲县
34 Ⅱ—3 蒙古族长调民歌 内蒙古自治区
35 Ⅱ—4 蒙古族呼麦 内蒙古自治区
36 Ⅱ—5 当涂民歌 安徽省马鞍山市
37 Ⅱ—6 巢湖民歌 安徽省巢湖市
38 Ⅱ—7 畲族民歌 福建省宁德市
39 Ⅱ—8 兴国山歌 江西省兴国县
40 Ⅱ—9 兴山民歌 湖北省兴山县
41 Ⅱ—10 桑植民歌 湖南省桑植县
42 Ⅱ—11 梅州客家山歌 广东省梅州市
43 Ⅱ—12 中山咸水歌 广东省中山市
44 Ⅱ—13 崖州民歌 海南省三亚市
45 Ⅱ—14 儋州调声 海南省儋州市
46 Ⅱ—15 石柱土家啰儿调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47 Ⅱ—16 巴山背二歌 四川省巴中市
48 Ⅱ—17 僳僳族民歌 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泸水县
49 Ⅱ—18 紫阳民歌 陕西省紫阳县
50 Ⅱ—19 裕固族民歌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51 Ⅱ—20 花儿 甘肃省康乐县、和政县、岷县
(莲花山花儿会、松鸣岩花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互助
儿会、二郎山花儿会、老爷山 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
花儿会、丹麻土族花儿会、七 县、乐都县
里寺花儿会、瞿昙寺花儿会、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山花儿)
52 Ⅱ—21 藏族拉伊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
53 Ⅱ—22 聊斋俚曲 山东省淄博市
54 Ⅱ—23 靖州苗族歌鼟 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55 Ⅱ—24 川江号子 重庆市
四川省
56 Ⅱ—25 南溪号子 重庆市黔江区
57 Ⅱ—26 木洞山歌 重庆市巴南区
58 Ⅱ—27 川北薅草锣鼓 四川省青川县
59 Ⅱ—28 侗族大歌 贵州省黎平县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
自治县
60 Ⅱ—29 侗族琵琶歌 贵州省榕江县、黎平县
61 Ⅱ—30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62 Ⅱ—31 彝族海菜腔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63 Ⅱ—32 那坡壮族民歌 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
64 Ⅱ—33 澧水船工号子 湖南省澧县
65 Ⅱ—34 古琴艺术 中国艺术研究院
66 Ⅱ—35 蒙古族马头琴音乐 内蒙古自治区
67 Ⅱ—36 蒙古族四胡音乐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68 Ⅱ—37 唢呐艺术 河南省沁阳市
甘肃省庆阳市
69 Ⅱ—38 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 四川省茂县
70 Ⅱ—39 辽宁鼓乐 辽宁省、辽阳市
71 Ⅱ—40 江南丝竹 江苏省太仓市
上海市
72 Ⅱ—41 海州五大宫调 江苏省连云港市
73 Ⅱ—42 嵊州吹打 浙江省嵊州市
74 Ⅱ—43 舟山锣鼓 浙江省舟山市
75 Ⅱ—44 十番音乐 福建省龙岩市、福州市
(闽西客家十番音乐、茶亭十番
音乐)
76 Ⅱ—45 鲁西南鼓吹乐 山东省嘉祥县
77 Ⅱ—46 板头曲 河南省南阳市
78 Ⅱ—47 宜昌丝竹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79 Ⅱ—48 枝江民间吹打乐 湖北省枝江市
80 Ⅱ—49 广东音乐 广东省广州市、台山市
81 Ⅱ—50 潮州音乐 广东省潮州市、汕头市
82 Ⅱ—51 广东汉乐 广东省大埔县
83 Ⅱ—52 吹打 重庆市巴南区、万盛区
(接龙吹打、金桥吹打)
84 Ⅱ—53 梁平癞子锣鼓 重庆市梁平县
85 Ⅱ—54 土家族打溜子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86 Ⅱ—55 河北鼓吹乐 河北省永年县、抚宁县
87 Ⅱ—56 晋南威风锣鼓 山西省临汾市
88 Ⅱ—57 绛州鼓乐 山西省新绛县
89 Ⅱ—58 上党八音会 山西省晋城市
90 Ⅱ—59 冀中笙管乐 河北省固安县、涞水县、霸州市
(屈家营音乐会、高洛音乐会、
高桥音乐会、胜芳音乐会)
91 Ⅱ—60 铜鼓十二调 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贞
丰县
92 Ⅱ—61 西安鼓乐 陕西省
93 Ⅱ—62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 陕西省蓝田县
94 Ⅱ—63 回族民间器乐 宁夏回族自治区
95 Ⅱ—64 文水𨱃子 山西省文水县
96 Ⅱ—65 智化寺京音乐 北京市
97 Ⅱ—66 五台山佛乐 山西省五台县
98 Ⅱ—67 千山寺庙音乐 辽宁省鞍山市
99 Ⅱ—68 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 江苏省苏州市
100 Ⅱ—69 武当山宫观道乐 湖北省十堰市
101 Ⅱ—70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哈密
(十二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 地区、麦盖提县
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
102 Ⅱ—71 南音 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
103 Ⅱ—72 泉州北管 福建省泉州市
三、民间舞蹈(共计41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04 Ⅲ—1 京西太平鼓 北京市门头沟区
105 Ⅲ—2 秧歌 河北省昌黎县
(昌黎地秧歌、鼓子秧歌、胶 山东省商河县、胶州市、海阳市
州秧歌、海阳大秧歌、陕北秧 陕西省绥德县
歌、抚顺地秧歌) 辽宁省抚顺市
106 Ⅲ—3 井陉拉花 河北省井陉县
107 Ⅲ—4 龙舞 重庆市
(铜梁龙舞、湛江人龙舞、汕 广东省湛江市、汕尾市
尾滚地金龙、浦江板凳龙、长 浙江省浦江县、长兴县、奉化市
兴百叶龙、奉化布龙、泸州雨 四川省泸县
坛彩龙)
108 Ⅲ—5 狮舞 河北省徐水县
(徐水舞狮、天塔狮舞、黄沙 山西省襄汾县
狮子、广东醒狮) 浙江省临海市
广东省佛山市、遂溪县、广州市
109 Ⅲ—6 花鼓灯 安徽省蚌端口市、凤台县、颍上县
(蚌端口花鼓灯、凤台花鼓灯、
颍上花鼓灯)
110 Ⅲ—7 傩舞 江西省南丰县、婺源县、乐安县
(南丰跳傩、婺源傩舞、乐安傩
舞)
111 Ⅲ—8 英歌 广东省揭阳市、汕头市
(普宁英歌、潮阳英歌)
112 Ⅲ—9 高跷 山西省稷山县
(高跷走兽、海城高跷、辽西高 辽宁省海城市、锦州市
跷、苦水高高跷) 甘肃省永登县
113 Ⅲ—10 永新盾牌舞 江西省永新县
114 Ⅲ—11 翼城花鼓 山西省翼城县
115 Ⅲ—12 泉州拍胸舞 福建省泉州市
116 Ⅲ—13 安塞腰鼓 陕西省安塞县
117 Ⅲ—14 洛川蹩鼓 陕西省洛川县
118 Ⅲ—15 兰州太平鼓 甘肃省兰州市
119 Ⅲ—16 余杭滚灯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120 Ⅲ—17 土家族摆手舞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21 Ⅲ—18 土家族撒叶儿嗬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122 Ⅲ—19 弦子舞 西藏自治区
(芒康弦子舞、巴塘弦子舞) 四川省巴塘县
123 Ⅲ—20 锅庄舞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
(迪庆锅庄舞、昌都锅庄舞、玉 西藏自治区
树卓舞)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124 Ⅲ—21 热巴舞 西藏自治区
(丁青热巴、那曲比如丁嘎热巴)
125 Ⅲ—22 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羌姆 西藏自治区
126 Ⅲ—23 苗族芦笙舞 贵州省丹寨县、贵定县、纳雍县
(锦鸡舞、鼓龙鼓虎-长衫龙、滚
山珠)
127 Ⅲ—24 朝鲜族农乐舞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象帽舞、乞粒舞) 辽宁省本溪市
128 Ⅲ—25 木鼓舞 贵州省台江县
(反排苗族木鼓舞、沧源佤族木鼓舞)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
129 Ⅲ—26 铜鼓舞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
130 Ⅲ—27 傣族孔雀舞 云南省瑞丽市
131 Ⅲ—28 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
旗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32 Ⅲ—29 蒙古族安代舞 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
133 Ⅲ—30 湘西苗族鼓舞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34 Ⅲ—31 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35 Ⅲ—32 黎族打柴舞 海南省三亚市
136 Ⅲ—33 卡斯达温舞 四川省黑水县
137 Ⅲ—34 ?舞 四川省九寨沟县
138 Ⅲ—35 僳僳族阿尺木刮 云南省维西僳僳族自治县
139 Ⅲ—36 彝族葫芦笙舞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140 Ⅲ—37 彝族烟盒舞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141 Ⅲ—38 基诺大鼓舞 云南省景洪市
142 Ⅲ—39 山南昌果卓舞 西藏自治区
143 Ⅲ—40 土族于菟 青海省同仁县
144 Ⅲ—41 塔吉克斯坦族鹰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
塔吉克斯坦自治县
四、传统戏剧(共计92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45 Ⅳ—1 昆曲 中国艺术研究院
江苏省
浙江省
上海市
北京市
湖南省
146 Ⅳ—2 梨园戏 福建省泉州市
147 Ⅳ—3 莆仙戏 福建省莆田市
148 Ⅳ—4 潮剧 广东省汕头市、潮州市
149 Ⅳ—5 弋阳腔 江西省弋阳县
150 Ⅳ—6 青阳腔 安徽省青阳县
江西省湖口县
151 Ⅳ—7 高腔 浙江省衢州市、松阳县
(西安高腔、松阳高腔、岳西高 安徽省岳西县
腔、辰河高腔、常德高腔) 湖南省辰溪县、泸溪县、常德
市
152 Ⅳ—8 新昌调腔 浙江省新昌县
153 Ⅳ—9 宁海平调 浙江省宁海县
154 Ⅳ—10 永安大腔戏 福建省永安市
155 Ⅳ—11 四平戏 福建省屏南县、政和县
156 Ⅳ—12 川剧 四川省
重庆市
157 Ⅳ—13 湘剧 湖南省衡阳市
158 Ⅳ—14 广昌孟戏 江西省广昌县
159 Ⅳ—15 正字戏 广东省陆丰市
160 Ⅳ—16 秦腔 陕西省
161 Ⅳ—17 汉调桄桄 陕西省汉中市
162 Ⅳ—18 晋剧 山西省
163 Ⅳ—19 蒲州梆子 山西省临汾市、运城市
164 Ⅳ—20 北路梆子 山西省忻州市
165 Ⅳ—21 上党梆子 山西省晋城市
166 Ⅳ—22 河北梆子 河北省
167 Ⅳ—23 豫剧 河南省
168 Ⅳ—24 宛梆 河南省内乡县
169 Ⅳ—25 怀梆 河南省沁阳市
170 Ⅳ—26 大平调 河南省濮阳县、滑县、延津县
171 Ⅳ—27 越调 河南省周口市
172 Ⅳ—28 京剧 中国京剧院
北京市
天津市
辽宁省
山东省
上海市
173 Ⅳ—29 徽剧 安徽省、黄山市
江西省婺源县
174 Ⅳ—30 汉剧 湖北省武汉市
175 Ⅳ—31 汉调二簧 陕西省安康市
176 Ⅳ—32 泰宁梅林戏 福建省泰宁县
177 Ⅳ—33 闽西汉剧 福建省龙岩市
178 Ⅳ—34 巴陵戏 湖南省岳阳市
179 Ⅳ—35 荆河戏 湖南省澧县
180 Ⅳ—36 粤剧 广东省文化厅
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
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
广东省广州市、佛山市
181 Ⅳ—37 桂剧 广西壮族自治区
182 Ⅳ—38 宜黄戏 江西省宜黄县
183 Ⅳ—39 乱弹 浙江省台州市、浦江县
184 Ⅳ—40 石家庄丝弦 河北省石家庄市
185 Ⅳ—41 雁北耍孩儿 山西省大同市
186 Ⅳ—42 灵丘罗罗腔 山西省灵丘县
187 Ⅳ—43 柳子戏 山东省
188 Ⅳ—44 大弦戏 河南省滑县、濮阳县
189 Ⅳ—45 闽剧 福建省福州市
190 Ⅳ—46 寿宁北路戏 福建省寿宁县
191 Ⅳ—47 西秦戏 广东省海丰县
192 Ⅳ—48 高甲戏 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
193 Ⅳ—49 碗碗腔 山西省孝义市
(孝义碗碗腔)
194 Ⅳ—50 四平调 河南省商丘市、濮阳市
195 Ⅳ—51 评剧 天津市宝坻区
河北省滦南县
辽宁省沈阳市
196 Ⅳ—52 武安平调落子 河北省武安市
197 Ⅳ—53 越剧 浙江省
上海市
198 Ⅳ—54 沪剧 上海市
199 Ⅳ—55 苏剧 江苏省苏州市
200 Ⅳ—56 扬剧 江苏省扬州市
201 Ⅳ—57 庐剧 安徽省合肥市、六安市
202 Ⅳ—58 楚剧 湖北省
203 Ⅳ—59 荆州花鼓戏 湖北省潜江市
204 Ⅳ—60 黄梅戏 安徽省安庆市
湖北省黄梅县
205 Ⅳ—61 商洛花鼓 陕西省商洛市
206 Ⅳ—62 泗州戏 安徽省宿州市、蚌端口市
207 Ⅳ—63 柳琴戏 山东省枣庄市
208 Ⅳ—64 歌仔戏 福建省漳州市、厦门市
209 Ⅳ—65 采茶戏 江西省赣州市
(赣南采茶戏、桂南采茶戏)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
210 Ⅳ—66 五音戏 山东省淄博市
211 Ⅳ—67 茂腔 山东省高密市、胶州市
212 Ⅳ—68 曲剧 河南省
213 Ⅳ—69 曲子戏 甘肃省敦煌市、华亭县
(敦煌曲子戏、华亭曲子戏)
214 Ⅳ—70 秧歌戏 河北省隆尧县、定州市
(隆尧秧歌戏、定州秧歌戏、朔州 山西省朔州市、繁峙县
秧歌戏、繁峙秧歌戏)
215 Ⅳ—71 道情戏 山西省右玉县、临县
(晋北道情戏、临县道情戏、太康道 河南省太康县
情戏、蓝关戏、陇剧) 山东省莱州市
甘肃省
216 Ⅳ—72 哈哈腔 河北省清苑县、青县
217 Ⅳ—73 二人台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山西省河曲县
河北省康保县
218 Ⅳ—74 白字戏 广东省海丰县
219 Ⅳ—75 花朝戏 广东省紫金县
220 Ⅳ—76 彩调 广西壮族自治区
221 Ⅳ—77 灯戏 重庆市梁平县
(梁山灯戏、川北灯戏) 四川省南充市
222 Ⅳ—78 花灯戏 贵州省思南县
(思南花灯戏、玉溪花灯戏) 云南省玉溪市
223 Ⅳ—79 一勾勾 山东省临邑县
224 Ⅳ—80 藏戏 西藏自治区
(拉萨觉木隆、日喀则迥巴、日喀则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
南木林湘巴、日喀则仁布江嘎尔、
山南雅隆扎西雪巴、山南琼结卡卓扎
西宾顿、黄南藏戏)
225 Ⅳ—81 山南门巴戏 西藏自治区
226 Ⅳ—82 壮剧 广西壮族自治区
227 Ⅳ—83 侗戏 贵州省黎平县
228 Ⅳ—84 布依戏 贵州省册亨县
229 Ⅳ—85 彝族撮泰吉 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
县
230 Ⅳ—86 傣剧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231 Ⅳ—87 目连戏 安徽省祁门县
(徽州目连戏、辰河目连戏、南乐目 湖南省溆浦县
连戏) 河南省南乐县
232 Ⅳ—88 锣鼓杂戏 山西省临猗县
233 Ⅳ—89 傩戏 河北省武安市
(武安傩戏、池州傩戏、侗族傩戏、 安徽省池州市
沅陵辰州傩戏、德江傩堂戏) 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沅
陵县
贵州省德江县
234 Ⅳ—90 安顺地戏 贵州省安顺市
235 Ⅳ—91 皮影戏 河北省唐山市、邯郸市
(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孝义皮 山西省孝义市
影戏、复州皮影戏、海宁皮影戏、 辽宁省瓦房店市
江汉平原皮影戏、陆丰皮影戏、华县 浙江省海宁市
皮影戏、华阴老腔、阿宫腔、弦板腔、湖北省潜江市
环县道情皮影戏、凌源皮影戏) 广东省汕尾市
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富
平县、乾县
甘肃省环县
辽宁省凌源市
236 Ⅳ—92 木偶戏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漳州
市
(泉州提线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 辽宁省锦州市
漳州布袋木偶戏、辽西木偶戏、邵阳 湖南省邵阳县
布袋戏、高州木偶戏、潮州铁枝木偶 广东省高州市、潮州市
戏、临高人偶戏、川北大木偶戏、石 海南省临高县
阡木偶戏、郃阳提线木偶戏、泰顺药 四川省
发木偶戏) 贵州省石阡县
陕西省
浙江省泰顺县
五、曲艺(共计46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237 Ⅴ—1 苏州评弹 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评话、苏州弹词)
238 Ⅴ—2 扬州评话 江苏省扬州市
239 Ⅴ—3 福州评话 福建省福州市
240 Ⅴ—4 山东大鼓 山东省
241 Ⅴ—5 西河大鼓 河北省河间市
242 Ⅴ—6 东北大鼓 辽宁省沈阳市
黑龙江省
243 Ⅴ—7 木板大鼓 河北省沧县
244 Ⅴ—8 乐亭大鼓 河北省乐亭县
245 Ⅴ—9 潞安大鼓 山西省长治市
246 Ⅴ—10 京东大鼓 天津市宝坻区
247 Ⅴ—11 胶东大鼓 山东省烟台市
248 Ⅴ—12 河洛大鼓 河南省洛阳市
249 Ⅴ—13 温州鼓词 浙江省瑞安市
250 Ⅴ—14 陕北说书 陕西省延安市
251 Ⅴ—15 福州伬艺 福建省福州市
252 Ⅴ—16 南平南词 福建省南平市
253 Ⅴ—17 绍兴平湖调 浙江省绍兴市
254 Ⅴ—18 兰溪摊簧 浙江省兰溪市
255 Ⅴ—19 贤孝 甘肃省武威市、临夏市
(凉州贤孝、河州贤孝)
256 Ⅴ—20 河南坠子 河南省
257 Ⅴ—21 山东琴书 山东省
258 Ⅴ—22 锣鼓书 上海市南汇区
259 Ⅴ—23 绍兴莲花落 浙江省绍兴县
260 Ⅴ—24 兰州鼓子 甘肃省兰州市
261 Ⅴ—25 扬州清曲 江苏省扬州市
262 Ⅴ—26 锦歌 福建省漳州市
263 Ⅴ—27 常德丝弦 湖南省常德市
264 Ⅴ—28 榆林小曲 陕西省榆林市
265 Ⅴ—29 天津时调 天津市
266 Ⅴ—30 新疆曲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
治州
267 Ⅴ—31 龙舟说唱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268 Ⅴ—32 鼓盆歌 湖北省荆州市
269 Ⅴ—33 汉川善书 湖北省汉川市
270 Ⅴ—34 歌册 福建省东山县
(东山歌册)
271 Ⅴ—35 东北二人转 辽宁省黑山县、铁岭市
吉林省
黑龙江省海伦市
272 Ⅴ—36 凤阳花鼓 安徽省凤阳县
273 Ⅴ—37 答嘴鼓 福建省厦门市
274 Ⅴ—38 小热昏 浙江省杭州市
275 Ⅴ—39 山东快书 山东省
276 Ⅴ—40 乌力格尔 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科尔
沁右翼中旗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
县
277 Ⅴ—41 达斡尔族乌钦 黑龙江省
278 Ⅴ—42 赫哲族伊玛堪 黑龙江省
279 Ⅴ—43 鄂伦春族摩苏昆 黑龙江省
280 Ⅴ—44 傣族章哈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281 Ⅴ—45 哈萨克族阿依特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
自治州
282 Ⅴ—46 布依族八音坐唱 贵州省兴义市
六、杂技与竞技(共计17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283 Ⅵ—1 吴桥杂技 河北省吴桥县
284 Ⅵ—2 聊城杂技 山东省聊城市
285 Ⅵ—3 天桥中幡 北京市
286 Ⅵ—4 抖空竹 北京市宣武区
287 Ⅵ—5 维吾尔族达瓦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88 Ⅵ—6 宁德霍童线狮 福建省宁德市
289 Ⅵ—7 少林功夫 河南省登封市
290 Ⅵ—8 武当武术 湖北省十堰市
291 Ⅵ—9 回族重刀武术 天津市
292 Ⅵ—10 沧州武术 河北省沧州市
293 Ⅵ—11 太极拳 河北省永年县
(杨氏太极拳、陈氏太极拳) 河南省焦作市
294 Ⅵ—12 邢台梅花拳 河北省邢台市
295 Ⅵ—13 沙河藤牌阵 河北省沙河市
296 Ⅵ—14 朝鲜族跳板、秋千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297 Ⅵ—15 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竞技 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
族自治旗
298 Ⅵ—16 蒙古族搏克 内蒙古自治区
299 Ⅵ—17 蹴鞠 山东省淄博市
七、民间美术(共计51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00 Ⅶ—1 杨柳青木版年画 天津市
301 Ⅶ—2 武强木版年画 河北省武强县
302 Ⅶ—3 桃花坞木版年画 江苏省苏州市
303 Ⅶ—4 漳州木版年画 福建省漳州市
304 Ⅶ—5 杨家端口木版年画 山东省潍坊市
305 Ⅶ—6 高密扑灰年画 山东省高密市
306 Ⅶ—7 朱仙镇木版年画 河南省开封市
307 Ⅶ—8 滩头木版年画 湖南省隆回县
308 Ⅶ—9 佛山木版年画 广东省佛山市
309 Ⅶ—10 梁平木版年画 重庆市梁平县
310 Ⅶ—11 绵竹木版年画 四川省德阳市
311 Ⅶ—12 凤翔木版年画 陕西省凤翔县
312 Ⅶ—13 纳西族东巴画 云南省丽江市
313 Ⅶ—14 藏族唐卡 西藏自治区
(勉唐画派、钦泽画派、噶玛嘎孜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画派)
314 Ⅶ—15 衡水内画 河北省衡水市
315 Ⅶ—16 剪纸 河北省蔚县、丰宁满族自治县
(蔚县剪纸、丰宁满族剪纸、中阳 山西省中阳县
剪纸、医巫闾山满族剪纸、扬州 辽宁省锦州市
剪纸、乐清细纹刻纸、广东剪纸、 江苏省扬州市
傣族剪纸、安塞剪纸) 浙江省乐清市
广东省佛山市、汕头市、潮
州市
云南省潞西市
陕西省安塞县
316 Ⅶ—17 顾绣 上海市松江区
317 Ⅶ—18 苏绣 江苏省苏州市
318 Ⅶ—19 湘绣 湖南省长沙市
319 Ⅶ—20 粤绣 广东省广州市、潮州市
(广绣、潮绣)
320 Ⅶ—21 蜀绣四川省成都市
321 Ⅶ—22 苗绣 贵州省雷山县、贵阳市、剑河
(雷山苗绣、花溪苗绣、剑河苗绣) 县
322 Ⅶ—23 水族马尾绣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
323 Ⅶ—24 土族盘绣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324 Ⅶ—25 挑花 湖北省黄梅县
(黄梅挑花、花瑶挑花) 湖南省隆回县
325 Ⅶ—26 庆阳香包绣制 甘肃省庆阳市
326 Ⅶ—27 象牙雕刻 北京市崇文区
广东省广州市
327 Ⅶ—28 扬州玉雕 江苏省扬州市
328 Ⅶ—29 岫岩玉雕 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
329 Ⅶ—30 阜新玛瑙雕 辽宁省阜新市
330 Ⅶ—31 夜光杯雕 甘肃省酒泉市
331 Ⅶ—32 金石篆刻 浙江省杭州市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
332 Ⅶ—33 青田石雕 浙江省青田县
333 Ⅶ—34 曲阳石雕 河北省曲阳县
334 Ⅶ—35 寿山石雕 福建省福州市
335 Ⅶ—36 惠安石雕 福建省惠安县
336 Ⅶ—37 徽州三雕 安徽省黄山市
(婺源三雕) 江西省婺源县
337 Ⅶ—38 临夏砖雕 甘肃省临夏县
338 Ⅶ—39 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 四川省色达县
339 Ⅶ—40 潮州木雕 广东省潮州市
340 Ⅶ—41 宁波朱金漆木雕 浙江省宁波市
341 Ⅶ—42 乐清黄杨木雕 浙江省乐清市
342 Ⅶ—43 东阳木雕 浙江省东阳市
343 Ⅶ—44 漳州木偶头雕刻 福建省漳州市
344 Ⅶ—45 萍乡湘东傩面具 江西省萍乡市
345 Ⅶ—46 竹刻 上海市嘉定区
(嘉定竹刻、宝庆竹刻) 湖南省邵阳市
346 Ⅶ—47 泥塑 天津市
(天津泥人张、惠山泥人、凤翔泥 江苏省无锡市
塑、浚
⑶ 有关于北京的资料
北京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最多的城市,三千多年的历史孕育了故宫、天坛、八达岭长城、颐和园等众多名胜古迹。
北京位于东经115.7°—117.4°,北纬39.4°—41.6°,中心位于北纬39°54′20″,东经116°25′29″,总面积16410.54平方千米。位于华北平原北部,毗邻渤海湾,上靠辽东半岛,下临山东半岛。
北京市山区面积10200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62%,平原区面积为6200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38%。北京的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北京市平均海拔43.5米。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
2017年,北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7230元,住户存款总额和人均住户存款均居全国第一。2017年,北京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183家,数量居全国第一。
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全年无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区较短。2007年平均降雨量483.9毫米,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
截至2017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70.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2万人,下降0.1%,自然增长率为3.76‰。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汉族人口1881.1万人,少数民族人口80.1万人,各少数民族人口中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满族、回族、蒙古族、朝鲜族和土家族,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0.2%。
文化:
1、宗教:北京地区居民宗教信仰者50多万,约占北京市4%。信仰的宗教主要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其中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对北京的历史、文化、艺术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北京现有宗教活动场所达100多处。
2、传统建筑:北京在历史上曾为六朝都城,在从燕国起的2000多年里,建造了许多宫廷建筑,使北京成为中国拥有帝王宫殿、园林、庙坛和陵墓数量最多的城市。
3、饮食文化:北京是世界第八大“美食之城”,居内地之首。北京的风味小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用料讲究、制作精细,堪称有口皆碑。清代《都门竹枝词》云:“三大钱儿卖好花,切糕鬼腿闹喳喳,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
网络--北京
⑷ 架子鼓占地面积能有多大
架子鼓占地面积2-4平方米左右。
1、大鼓:BASSDRUM简称(B.D)实际的翻译名称是(低音鼓)。
尺寸:直径:20/22/24/26深度不等。标准SIZE:22寸直径乘以16寸深度。
2、小鼓:SNAREDRUM简称(S.D.)实际的翻译名称是(响线鼓)小鼓的底部有安装响线(SNARE),可以用小鼓侧面的板机来操作,分别作安装与分离的切换。
尺寸:直径:13/14深度从3寸到8寸标准SIZE:14寸直径乘以5又1/2寸深度。
3、中音鼓:TOMTOM简称(T.T.)架设在大鼓上排的几乎都是T.T.可以加装无限多个。
尺寸:直径:6-16寸各式,8-15寸深度不等。5鼓组直径SIZE:12/13寸直径乘以11/12寸深度。(5鼓组5PIECEDRUMSET是指大鼓×1/小鼓×1/TOM×2/落地×1)。
4、落地鼓FLOORTOM 简称(F.T.) 这个翻译是(地板桶)有趣的是,这个可是中文翻译上唯一正确的一种鼓的名称。意思是:架在地上形式的TOM TOM鼓。
尺寸:直径:16/18寸深度14-16寸标准SIZE:16寸直径乘以16寸深度。
(4)巴西大鼓面积与什么有什么扩展阅读:
首先是演奏者两腿中间最矮小的“小军鼓”,小军鼓的音色最特别,因为它属于双面膜鸣乐器,不敲击的那面通过金属响弦发出“嗒嗒”的声音。
其次是演奏者右手边的“落地鼓”,落地鼓体形稍大,也叫大鼓。演奏者正专前方两个中等大小的鼓,叫作中鼓或小鼓。位于两边高高挂起来的铜钹称为“吊镲”,用来敲击节奏、渲染气氛,通常在演奏到高潮时使用。
除了手击乐器外,演奏者的左右脚各有分工。右脚边的脚踩踏板控制乐队中的“低音大鼓”,左脚边的踏板是用来演奏“脚踏镲”的。脚踏镲由两片金属钹闭合而成,通过踏板的抬起、踩下,镲片一张一合,发出声音。
根据演奏乐曲的需求,还可增加鼓或镲的数或者添加木鱼、三角铁等其他音色的打击乐器。但无论增加多少属种乐器,一套架子鼓始终是由一位演奏者来完成的。
⑸ 有一个大鼓和小鼓,用同样的力气敲他们,哪个响度大哪个音调高
大鼓响度大,小鼓音调高.
因为
大鼓的牛皮面积大,振幅大.
小鼓的发音部分的尺寸小,就象那琴弦一样,手按得越靠近下端,长度越小,音调越高.原因是惯性小,容易改变运动状态.所以频率大.
⑹ 关于非洲的资料
非洲全称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南部,赤道横穿大陆。西北部有部分地区以及岛屿伸入西半球。面
积约302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是仅次于亚洲的第二大洲。
非洲现有53个独立国。
西撒哈拉地位未定。留尼汪为法国的“海外省”。圣赫勒拿为英国“直属殖民地”。
非洲海岸线平直(与欧洲相比,非洲面积是欧洲的三倍,而海岸线还不如欧洲的海岸线长),半岛、海湾
极少。地势较为平坦,为高原大陆。埃塞俄比亚高原被称为“非洲屋脊”,海拔在1000米以上。乞力马扎罗
山是非洲最高峰,海参拔5895米。非洲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撒哈拉沙漠位于非洲北部,横盘整
个大陆,面积920万平方公里,占非洲总面积的1/3。西南部还有纳米布沙漠和卡拉哈迪沙漠。东非大裂谷是
世界最长的裂谷,东支南起希雷河河口,向北越过红海至死海北部,全长约6400公里。河流多峡谷、急流和
瀑布,水力资源丰富,但不利于航行。主要河流:流入大西洋的有尼罗河、刚果河、尼日尔爾尔河、塞内加尔
河、沃尔特河等;流入印度洋的有赞比西河、林波波河、朱巴河等。非洲的湖泊多集中于东非高原,大我又
是大裂谷的一部分:马拉维湖、坦噶尼喀湖、基伍湖、爱德华湖、区伯特湖、维多利亚湖、图尔卡纳湖等。
维多利亚湖是非洲最大的湖泊,又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坦噶尼喀湖是世界第二深湖。此外,位于埃塞俄比
亚高原上的塔纳湖海拔1830米,是非洲最高的湖。乍得湖则是内陆盆地的最大湖泊。
非洲气候高温、少雨、干燥,因此,非洲有“热带大陆”的称号。但少数地区,如某些地中海沿岸地区、
高原地区气候冰爽,甚至四季如春。
非洲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石油、天然气、铁、锰、铬、钴、镍、钒、铜、铝、锌、锡、铀和磷酸盐都有
可观的储量,黄金和钻石更是久负盛名。非洲的植物达40000种以上,有不少是稀有或特有的。非洲的森林
面积占总面积的21%,红木、黑檀木、花梨木、柯巴木、乌木、樟木、栲木、胡桃木、黄漆木、栓枝栎等贵
重木材应有尽有,而且储量丰富。非洲草原辽阔,占总面积的27%,畜牧潜力巨大。非洲的渔业资源也是十
分丰富的。
非洲经济落后,是世界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大陆。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中,非洲国家占了绝大
多数。农业是非洲经济的支柱,绝大多数国家是农业国。农业中经济作物如咖啡、可可、甘蔗、棉花、花
生、油棕、腰果、剑麻等的种植占有相当比重。工业基础薄弱,管理和技术落后。交通运输也处于落后状
态。
非洲是古老的,又是年轻的。说它古老,是由于非洲是人类发源地之一,非洲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
明。在200万年以前,南部非洲和东非的“南猿”即开始使用石器工具。不少地区纪元前就建立了治理完好
的奴隶制国家。大河流域,如尼罗河流域、尼日尔爾尔河流域,形成了自己辉煌的古代文明。纪元后,绝大多数
地区都相继建立部族国家。可叹的是,近代开始,非洲国家一个个被欧洲殖民者征服,丧失了自己的独立地
位,这种状态持续了一个多世界。所以,当人们打开50年代地图时会发现,当时的非洲没有几个独立的国
家。绝大多数国家都是1960年之后独立的,它们建国还不到40年。从这一意义上讲,非洲是一个年轻的大
陆。
60年代在非洲大陆兴起的民族独立运动,是本世界最伟大的政治事件之一。它最后冲垮了西方的殖民统
治,对人类的进步事业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非洲人口74800万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大陆。
非洲的民族问题十分复杂。大部分民族处于部族状态。部族数量之多,非洲可称世界之最。有的资料说非
洲的部族数量可达3000个,最保守的数字也有250个,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数字差别,是因为一些部族之间区
别不大,既可分为多个部族,又可视为一个部族。每个部族都有各自的特征,包括风俗习惯。
总体讲,各部族都有自己传统的“领地”,彼此之间可以友好相处,至少可以做到和平共处。但也有少数
地区,部族之间矛盾根源很深,彼此势不两立,冲突和格斗不断,有时上升到部族战争,双方死伤以万人
计,有时死伤竟超过百万。
非洲地形复杂,历史悠久,给人类提供了众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非洲地域辽阔,开发不充分
⑺ 不同地方的鼓(鼓名和地方)
凤阳花鼓,又称双条鼓、打花鼓、花鼓小锣,是安徽地区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汉族民间表演艺术,流行于明清时期,最初表现形式为姑嫂二人,一人击鼓,一人击锣,口唱小调,鼓锣间敲。“音节凄婉,令人神醉”(《扬州画舫录》),内容多是“状家室流离之苦”(《清稗类钞》)。
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1日那天安塞腰鼓参加了国庆六十周年天安门广场的群众游行演出。安塞腰鼓是安塞三绝之一。
齐天圣鼓,艺人模仿孙悟空的击鼓姿态和鼓点节奏,节目极富鼓舞性、趣味性、幽默性。是灵宝市阳平镇苏南村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堪称中原一绝。06年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韩城行鼓,俗称“挎鼓子”,在韩城传布极广。是陕西省渭南市所属县级市韩城的一种汉族音乐舞蹈。历史上,几乎大一点的村庄都有自己的锣鼓队,不论逢年过节,还是求神祈雨,总能听到激昂的锣鼓声。
长鼓:朝鲜族长鼓,又称杖鼓、两杖鼓。流行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及其他朝鲜族聚居地区。
朝鲜族鼓为两面鼓,其两端音高不同,女性长鼓舞风格优雅,男性长鼓舞活泼潇洒。打击乐器之一。一般由两端绷紧皮面的空心圆筒构成,以一根或一对木槌敲击时发出深沉的咚咚声。近百余年来,杖鼓在中国中原逐渐销声匿迹,而在朝鲜族人民中广为流传,遂改名为长鼓。
威风锣鼓,是流行在霍州、洪洞、汾西、临汾一带的民间广场艺术,是一种民间打击乐器的合奏形式,由于它击奏多姿,威武雄壮,所以俗称为“威风锣鼓”。每逢过年过节,喜庆丰收,集会游行,便会出现在民间。威风锣鼓是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据传,这种锣鼓演奏形式开始于尧、舜时代,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绛州大鼓,又称绛州鼓乐,泛指山西省新绛县汉族民间流行的锣鼓乐和吹打乐。绛州是山西锣鼓音乐的一方宝地。花庆鼓、汾南车鼓、穿相锣鼓,皆在此诞生。新绛县有三大区域:汾北片、汾南片、河槽片,汾北片以穿箱锣鼓、汾南片以车鼓、河槽片以花敲鼓着称。
东北大鼓是流行于中国东北地区(黑,吉,辽)的汉族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民间传播的历史悠久,并一度盛行于沈阳,而沈阳于清末曾设奉天府,故曾有"奉天大鼓"之称。
法鼓是天津民间的一种音乐舞蹈艺术,以老会或圣会的表演形式出现。2008年6月,国务院批准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挂甲寺庆音法鼓、杨家庄永音法鼓、刘园祥音法鼓为代表的津门法鼓名列其中。法鼓是天津汉族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娱乐活动。法鼓一词源自佛教,是指法堂上做法事时专用的鼓。法鼓起源于僧、道作法时演奏的音乐,后传入民间,鼓牌子都是群众自己创造的,富有地方色彩。
象脚鼓,是傣族的重要民间乐器,因鼓身似象脚而得名,广泛用于歌舞和傣戏伴奏。象脚鼓还受到景颇、佤、傈傈、拉祜、布朗、阿昌和德昂等族人民以及克木人的喜爱,是各族歌舞中不可缺少的乐器。算云南?
木鼓,佤语称“克罗克”,是佤族乐器和报警器具,更是佤族的象征,是佤族人民崇拜的神圣之物。他们认为,木鼓是“通神之器”、“通天之鼓”,“生命靠水,兴旺靠木鼓”。因此,平时不能乱动,只有祭祀报警和节日喜庆等重大集体活动时才能敲打。木鼓,是佤、高山、苗、侗等族敲击体鸣乐器。历史久远,形制古朴、发音低沉,应用广泛 。流行于云南、贵州、台湾等地。
太阳鼓舞即大鼓舞。每年的2月6日—8日“特懋克”节,是基诺族最盛大的节日,在这一天,村里最高长老卓巴率领村民们面对着大鼓祭神灵和祖先,然后围绕大鼓翩翩起舞,基诺语称“司吐国”,译为大鼓舞。大鼓的四周镶嵌着形似太阳光芒的木楔,所以大鼓被称作“太阳鼓”。
铜鼓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一种打击乐器,多在节日或某些隆重的场合使用。铜鼓体如圆墩,平面曲腰,中空无底,两旁有耳,花纹奇异。铜鼓也是西南少数民族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物.自从汉代伏波马援将军征战骆越获得骆越铜鼓以后,西南地区屡有铜鼓出土,文献对铜鼓的记载也不绝
八合鼓,湘西苗族武术鼓的开山之作,“八合鼓”作为湘西苗族武术鼓的开山之鼓,伴着刚柔相济的音律跳荡,鼓手们于勾拉手、推拉掌、弓马步、腾转身中身走龙蛇,尽展苗族人民敢爱敢恨、热情奔放之态。
手鼓,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混合击膜鸣乐器。流行于新疆地区。
扁鼓,是蒙古、藏、朝鲜、满、纳西、彝、苗、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蒙古语称恒格勒格,藏语称额阿、额穷、当木穷,朝鲜族、满族称架鼓,苗语称嗯铎,汉族称跨鼓,鼓身扁圆形。流行于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西藏、青海、甘肃、云南、广西和中国北方等省区。
人皮鼓,藏族人信仰佛教,藏密中一种特殊法器---人皮手鼓,这类法器只有少数活佛、法师才可拥有,用于密宗的修炼、驱魔治病等慈悲用途。
天水旋鼓是原流行于武山县滩歌、龙泉乡一带的汉族民间舞蹈,俗称“羊皮鼓”、“点高山”。旋鼓是舞蹈中的主要道具,其以铁圈为箍,鼓面为精制的羊皮做成,外形如一面大葵扇,扇面直径一般在30厘米左右,厚度仅1毫米。鼓面上绘有花纹图案,下置一柄,柄端缀以铁环或小铜镲,用藤条做的鼓鞭敲击鼓面时,震动铁环与小铜镲频频作响。旋鼓表演少则十几人,多则上百人或上千人,以男性青壮年为主。表演时,舞者左手持鼓,右手握鼓鞭,或敲鼓心,或敲鼓边,边敲边舞,鼓点变化多端,舞蹈动作粗犷,技巧复杂,旋转自如,队形纵横穿插自如,形如风,声如雷,充分显示出天水儿女刚健豪迈、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嘭嘭鼓又称“牡丹花调”,属莲花落的一个分支,是一种独具风韵的曲艺形式。主要流行于福建闽东的福鼎、霞浦、宁德、寿宁等县。
广东狮鼓是单面鼓,内含鼓胆八个,这是它最大的特色。材质以较硬的牛皮为鼓面。 广东狮鼓的打法种类及变化,要较其它狮种的鼓法来得多,基本上配合基本舞狮的动作,也可略分为几个基本鼓法:三拜狮鼓、高狮鼓、低狮鼓、三抛狮鼓。 狮子舞什么动作,就打什么鼓音;相对的,狮子听到什么样的鼓音,就舞什么动作;狮与鼓之间必须配合的天衣无缝。
河南盘鼓是河南地区的一种民俗表演剧目,它是河南传统民间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也享有很高的声誉。开封盘鼓,又名大鼓,武陟盘鼓是豫北盘鼓的缩影
八角鼓,又名“八旗鼓”,因伴奏乐器八角鼓而得名。最初八角鼓是满清军营中的“军歌”,盛行于满清贵族中,后渐渐形成一种说唱艺术形式。八角鼓在山东流传之久远。已知山东济南、济宁、聊城、莱阳、胶州、淄博、青州、临沂等地,均有流传,通称山东八角鼓。
水鼓舞是一种在德昂族与苗族中流传的,以祭祀祖先、祈求风调雨顺、村寨平安的水、鼓、舞相结合的群众舞蹈,但德昂族与苗族的跳法有些不同。
湖北大鼓是一种流行于孝感、黄冈和武汉一带的说唱艺术,原名“鼓书”,又称“打鼓说书”、“打鼓京腔”等。1950年定名湖北大鼓后,在湖北省内广泛流传。
羊皮鼓是青海民间老师傅或法师做道场或跳biangbiang时使用的一种击打器具,用鼓跳击打发出响亮的声音,音似biangbiang的声音,因而把法师在村庙中作的道场称之为“biangbiang会”。
广西渔鼓,鼓曲类道情分类曲种。又名桂林渔鼓。是广西代表性民间说唱艺术形式之一。由道情演变而来。受湖南渔鼓影响颇深。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说唱艺术是在本世纪50年代初,以艺人王仁和自编自唱的现代曲目《王老头子学文化》为代表作。
⑻ 架子鼓哑鼓垫多大的就够了
有很多尺寸的,8,10,12,14英寸 都有
-[鼓手教学]鼓棒的详细介绍
鼓棒在你的演奏中也是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的,有一副合适的鼓棒会给你带来更好的演奏感觉,那么什么样的鼓棒才是最适合你的鼓棒呢?看完下面的文章你就会有个大体的了解了。
最好的鼓棒是什么样的?
它要完美地融合了本身的匀称、对鼓皮的响应和手的感觉,在鼓棒的设计中每一个功能都是这样精心制造出来的,当然也包括了鼓棒的尖头形状、棒肩的位置、颈部的锥度与鼓棒粗细的设计,还有木料的种类。
下面我们将从鼓棒的各个方面详细的介绍一下:
一:木料--------------木料的种类是决定鼓棒的回应与耐用性能的主要因素。
鼓棒基本上都是用木料做原料的,当然也有其他特殊的材料做的,如合成纤维,玻璃钢等,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那么木料又都是些什么样的呢?呵呵,那可就多了,有枫木, 山胡桃木,橡木,槭木,桦木,山毛榉,乌木,及玫瑰木等等制造而成.不同的木料有不同的手感和音色,我们就介绍下最最常见的两种木料山胡桃木和枫木,
1:枫木的木纹纹理漂亮,木质轻、演奏起来较敏捷,音色柔和。较适用与流行,JAZZ,FUNK等风格.
2:山胡桃木有纤维木纹,比枫木的质地更硬、密度更大。因此,山胡桃木做的鼓棒敲击出来的声音要更洪亮、没有枫木的柔和,它也能经得起大力的敲击,因而也更耐用一些 。一般金属鼓手都会性质这种木料的.
(国内一些便宜的鼓棒,基本都是用柳道木做的,凑合可以用一下,但还是推荐用好一点的鼓棒,因为它对你的练习感觉起到直接的作用)
二:鼓棒的形状-----------影响你的手感和音色的主要因素
1:棒头形状
棒头的形状对声音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个你在打叮叮镲(RIDE)是最为能感觉到的,它对镲片的音色可以说起着决定性的因素.
基本上小鼓棒的头型共可分为三大类:
A圆型 B 椭圆型 C 三角型 当然这些形状里也有大有小的。
A:圆型---大圆头鼓棒产生出来的声音会更强烈些,小圆头鼓棒产生出来的声音会响亮些(高音成分较多);因为圆形棒头因为总是有着同样的接触面,所以改变它的接触点对音色并没有太大的影响,音质力道穿透力强。
B: 椭圆型---可以出制造广阔音色,因为椭圆形的鼓棒的头形比圆形头鼓棒接触钹的面积要来的大,所以敲出来的声音会比圆形头鼓棒所敲出来的声音灰暗。总的音色较温和,均匀,最适合在录音室里用。
C: 三角型---敲击出的吊钹声音,有些暗淡、丰满(低音成分较多);
总的来说颗粒越小.接触面小所打出来的声音较明亮清脆,频率较高。颗粒大.接触面大则敲出来的声音便会较沉重灰暗,频率也较低。现在还比较流行的一种尼龙棒, 尼龙棒头可以制做出最明亮声音,也最耐用。
三:鼓棒的长度和重量----影响着它的重量,音量及手感
一般来说粗的、沈重的鼓棒,音量更大,也耐用一些;而较细、较轻的鼓棒,演奏起来更轻快、更容易。
而鼓棒的长度则影响杠杆作用。较长的鼓棒提供的杠杆作用更明显,能触及的范围也更大。
四:鼓棒肩和鼓棒颈
1:鼓棒肩位置决定了鼓棒敲击鼓皮时的声音。另外,它还起着杠杆的支撑点作用,鼓棒肩位置的选择是否适当,还与鼓棒的粗细等有关,这些都会影响最佳的鼓棒回弹的性能。
2:鼓棒颈的锥度影响着鼓棒的触感与性能。鼓棒颈锥度较长的,声音柔弱,反应更快,而锥度较短的,声音硬朗,更有力度。
五:鼓棒的型号分类
鼓棒的型号分类根据品牌有所不同,但大概差不多,这里介绍几种常用型号
型号 直径 长度
5A 14MM 406MM
5B 15MM 406MM
5C 16MM 406MM
2B 16MM 406MM
7A 13MM 390MM
3A 15 1/2MM394MM
根据这些型号你就可以选择你所需要的不同长度粗细的鼓棒了。
⑼ 一个架子鼓占用多大的空间
1、大鼓:BASSDRUM简称(B.D)实际的翻译名称是(低音鼓)。
尺寸:直径:20/22/24/26深度不等。标准SIZE:22寸直径乘以16寸深度。
2、小鼓:SNAREDRUM简称(S.D.)实际的翻译名称是(响线鼓)小鼓的底部有安装响线(SNARE),可以用小鼓侧面的板机来操作,分别作安装与分离的切换。
尺寸:直径:13/14深度从3寸到8寸标准SIZE:14寸直径乘以5又1/2寸深度。
3、中音鼓:TOMTOM简称(T.T.)架设在大鼓上排的几乎都是T.T.可以加装无限多个。
尺寸:直径:6-16寸各式,8-15寸深度不等。5鼓组直径SIZE:12/13寸直径乘以11/12寸深度。(5鼓组5PIECEDRUMSET是指大鼓×1/小鼓×1/TOM×2/落地×1)。
4、落地鼓FLOORTOM 简称(F.T.) 这个翻译是(地板桶)有趣的是,这个可是中文翻译上唯一正确的一种鼓的名称。意思是:架在地上形式的TOM TOM鼓。
尺寸:直径:16/18寸深度14-16寸标准SIZE:16寸直径乘以16寸深度。
(9)巴西大鼓面积与什么有什么扩展阅读:
1、小鼓击奏法
小鼓也称军鼓,是西洋无调打击乐器中最主要的一件乐器,是架子鼓中的一件。小鼓的演奏姿势,也是架子鼓的演奏姿势。在架子鼓演奏中,因脚需同时踩大鼓和踩镲,所以采用坐姿演奏。演奏时要姿势端正,胸、肩、大臂等上身肢体自然放松。
击奏时,双臂向上自然弯曲置于鼓面上,双手握槌,右手拇指第二关节和食指二三关节握鼓槌柄部,拇指与食指第三关节自然并拢,中指、无名指、小指掌心弯曲,与槌柄保持一定的间隙以控制鼓槌。
2、低音大鼓踏奏法
低音大鼓用右脚踏击,在通常情况下,脚跟踩在踏板的后端,以踝关节为轴,用前脚掌踏击踏板而带动鼓槌击打鼓面。踏击时,大腿、小腿、脚部肌肉相应放松,槌头击鼓面后要立即返回,形成循环的踏击动作。
3、踩镲踏奏法
踩镲用左脚踏击,它的击奏要领是将脚跟踩在踏板的后端,以踝关节为轴,由脚前掌踏击踏板,当脚前掌击下后,不需要立即返回而需控制延音,造成封闭的音响效果,这也是与右脚大鼓不同之处。
⑽ 巴西战舞中使用的乐器叫什么
Berimbau伴奏
巴西战舞基本动作
1.左脚踏前,右脚踏后,把右手提起至接近肩膀同一高度。
2.右脚向横踏前一步,与左脚并排,右手则保持提起的姿势。
3.手按地,双脚向上踢,可修紧大腿及臀部肌肉。
4.双手按地支撑全身,防守同时训练手部及肩膀肌肉。
5.踢脚这个进攻动作,可修臀部及大腿肌肉。
6.防守动作之一,两脚屈曲扎稳马步,身体重心倚向其中一边。巴西战舞的踢腿、侧手翻、倒立及跳跃等大动作,有助训练体能,提升心肺功能,兼达到修身效果。
巴西战舞瘦身贴士
1.基本的动作可训练手部、肩膀、大腿、腰和臀部肌肉。
2.以腰力作支撑的动作,可结实腰部,帮助收肚腩;集中下身如腿部动作则有助收臀部肌肉。
3.一个月可减去5-15磅脂肪,专为想在短时间内瘦身及修整身形线条的人士而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