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巴西资讯 > 美国对巴西有什么政策

美国对巴西有什么政策

发布时间:2022-08-07 06:55:50

① 美国对什么国家有过经济等封锁吗

美国在当今世界中成为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在对待世界事务中,很多事情完全是到了为所欲为地步。
经济封锁是美国对待敌对国家和其他令其反感的国家的一种压制和摧残对手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中国曾饱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之苦
2006年,巴勒斯坦人自由自主的选出了一个不是美国政府,更不是以色列的政权所喜欢的政党——哈马斯上台后,美国人立即采用经济封锁手段对哈马斯进行打击
由于古巴的领导人并不甘心臣服听命于美国,使美国非常恼怒,1961年1月5日美国宣布与古巴断绝外交关系,同时,美国使出了经济封锁的杀手锏
2011年美国参议院通过对伊朗执行严厉经济制裁的决定,旨在切断伊朗中央银行与全球金融体系的联系。
还有利比亚和伊拉克。。。
以涉及核不扩散问题的制裁,美国对韩国、巴西和阿根廷等盟国实施或威胁的制裁就获得了成功,对伊朗和朝鲜等国的制裁却收效甚微。

等等等等

② 美国和巴西进行经济合作给巴西带来的最大好处是

巴西和美国的关系没有大的利益冲突,所以复杂强度不大。但中国的掘起,对美国霸主地位的冲击,美国当然要千方百计刁难了。以前中国事事顺着美国,他们还要指东道西,现在中国强大了,美国当然难受了。可中国的实力让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感到吃惊,所美国也只能是象小人一样对中国使坏了。

③ 美国和巴西联手被称为

英媒称美国欲与巴西“联手对付”人民币
2011-02-09 17:10环球网
我有话说
字号:TT
环球网2月9日消息,人民币汇率一直是美国对华施压的头号议题。新年伊始,英国《金融时报》网站于2月7日刊文指出,由于中国商品对巴西国内市场造成“冲击”,美国欲与巴西联手对付人民币,迫使人民币升值。

报道称,2月7日,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于本周一访问圣保罗和巴西利亚。这次访问安排在本月二十国集团峰会和3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巴的前夕,意欲为“两国联手对付人民币的行动打下基础”。

“巴西正面临资本的大量流入,而其他新兴经济体采取的政策使这种资本流入进一步升级。”特纳在圣保罗商学院发表演讲时说,“这些国家试图用受到严格控制的汇率机制来维持估值偏低的本国货币。”

报道还称,在过去的两年,巴西雷亚尔对美元升值近40%,中国进口产品比巴西国内生产的产品更便宜。同时,追求与发展中国家实现“南南”联盟的卢拉已离职,务实派继任者、现任总统迪尔玛• 罗塞夫则更担心人民币定价过低和大量廉价的中国进口产品会对巴西制造业带来冲击。一位了解政府立场的消息人士表示,巴西正在考虑在奥巴马总统访巴期间就全球贸易不平衡和人民币估值偏低问题发表公开声明。

报道还指出,在上周公布的财政部报告中,奥巴马政府不再称中国是“汇率操纵国”,因为担心会引起贸易行动,破坏美国经济复苏。美国转而积极寻求多边支持,与巴西的联合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步。报道援引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拉美计划负责人毛里西奥•卡德纳斯的话说:“对美国而言,没有比巴西更好的盟友了。在这些问题上,巴西显然具有发言权。巴西要说的话也代表了拉美很多小国的想法。”

④ 二战后美国对美洲国家的外交政策

美国一向把拉丁美洲视作自己的“后院”。拉丁美洲是美国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试验场。当代美国在世界各地所采取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各种形式和手段,在它的“后院”拉丁美洲都曾作过试验:

第一种形式:单枪匹马地直接进行军事入侵。如1989年布什总统任内美国对巴拿马的入侵。

第二种形式:利用雇佣军间接进行军事入侵。如1954年利用雇佣军武力推翻危地马拉阿本斯民主政府;1961年对古巴的吉隆滩入侵等。

第三种形式:打着美洲国家组织或其他国际组织的旗号于涉拉美国家内政。如1965年打着美洲国家组织旗号武装干涉多米尼加;1983年打着东加勒比国家组织的旗号入侵格林纳达;1994年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入侵海地等。

第四种形式:由美国出钱甚至出武器,通过“选举”或军事政变,扶植代理人上台。从20世纪30年代起至90年代,被美国先后扶植上台执政的有多米尼加的特鲁希略(1930)、尼加拉瓜的索摩查(1934)、古巴的巴蒂斯塔(1952)、巴拉圭的斯特罗斯纳(1954)、巴西的布兰科(1964)、智利的皮诺切特(1973)。巴拿马的恩达拉(1989)、尼加拉瓜的查莫罗夫人(1990)等。

第五种形式;建立军事政治集团。如1947年美国通过同拉美国家签订《美洲国家间互助条约》,建立了一个符合美国称霸西半球乃至全球目标的政治军事集团。1948年在第九次美洲国家会议上,美国通过改组泛美体系,正式建立了美洲国家组织,从而完成了在美洲建立政治军事集团的工作,标志着美国已经在拉丁美洲确立了霸权地位。直至70年代中期,这一情况才有所改变。

第六种形式:通过中央情报局,干涉拉美各国内政。美国中央情报局曾策划和支持推翻危地马拉民主政府,曾策划和组织对古巴的武装入侵。曾进行针对尼加拉瓜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政府的准军事行动,曾多次阴谋杀害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曾支持并参与1964年巴西军人政变和1973年颠覆和推翻智利阿连德政府的活动等。

第七种形式:以维护“人权”、促进“民主”、反对恐怖主义、扫毒等为名干涉他国内政,甚至不惜进行武装侵略。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美国历届政府推行“人权外交”,对拉美一些国家的政府,特别是军政府施加压力,促使它们“还政于民”或实行“民主开放”。美国还以扫毒、维护“人权”等为名,入侵巴拿马,并把巴拿马领导人诺列加抓到美国审判和判刑。

第八种形式:通过经济和军事援助、贷款、投资、贸易和建立跨国公司或通过贸易禁运、经济封锁和制裁等手段施加经济压力,干涉他国内政。如古巴革命胜利后,美国历届政府对古巴一直采取贸易禁运和经济封锁,美国还在90年代先后通过“托里切利法”和“赫尔姆斯一伯顿法”,阻挠第三国同古巴进行贸易和投资。80年代,里根政府对尼加拉瓜桑解阵政府也曾采取停止经济援助、削减出口份额、实行全面贸易禁运、中断两国海空运输等经济制裁手段施加压力;与此同时,里根政府对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提供“非军事援助”和“人道主义援助”。

第九种形式:通过电台、电视台、电影、书报、因特网等传播媒介及交流渠道,进行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推行美国的价值观甚至进行颠覆性宣传。如美国先后于1985年和1990年开设反古宣传的“马蒂电台”和“马蒂电视台”,古巴称之为“电波侵略”。

第十种形式:制造“合法” 理由,如“保护美国侨民安全和利益”、“反对共产主义的干涉”来为自己的干涉行为辩护。美国1965年对多米尼加的武装干涉,就是打着保护美侨安全的旗号,而美国对危地马拉、古巴、智利、尼加拉瓜、多米尼加的干涉,就是打着反对共产主义干涉的旗号。



自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即“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的“门罗宣言”起,也可以说从拉美独立国家建立时起,美国历届政府对拉美的基本方针和政策是干涉、扩张和称霸。美国历届政府对拉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视拉美为禁脔,企图独自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控制并称霸拉美,排除外来干涉、侵略和威胁,尽力保持拉美的稳定,来为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安全利益服务。

美国在拉美的霸权地位经历了一个由弱至盛、由盛至衰、再由衰至盛的过程。“门罗宣言”表述了美国在西半球独自称霸的意愿。由“门罗宣言”衍生的门罗主义是美国称霸拉美的理论和思想基础。然而,在19世纪前半期,由于美国国内局势尚不稳定,经济实力还不够强大,美国还缺乏在拉美地区称霸的实力,更谈不上称霸世界。但是,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成为头号经济强国,美国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其实力大大增强,而欧洲列强在拉美地区的势力和影响明显削弱。第一次世界大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给美国提供了一个排挤英、德、法、日等国在拉美势力的绝好机会,美国在拉美的政治和经济势力和影响逐渐扩大,对拉美国家的干涉也日益频繁。

战后至50年代末,是美国在拉美地区称霸的鼎盛时期。1959年古巴革命的胜利标志着美国在拉美霸权地位开始受到挑战。20世纪六七十年代,拉美反帝、反殖、反霸斗争的高涨,拉美国家独立性的增强,与美国矛盾加深,使美国在拉美的霸权地位呈下降趋势。另一方面,从60年代起,特别是在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苏联随着经济实力特别是军事实力的膨胀以及自己上升为另一个超级大国,加紧在拉美扩张势力和影响,同美国进行激烈的争夺,对美国在拉美的霸权地位形成强大冲击。

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世界格局和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东欧剧变,华约解体,苏联解体,战后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结束,美国的主要对手消失了,两霸变成了一霸,美国成为当今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90年代,无论在拉美,还是在全世界,美国的霸权地位达到了顶峰。

⑤ 美国人去巴西需要签证吗

需要,在美国护照165个免签证国家中没有巴西。
免签制度:

外籍人士过境免签政策是世界各国实施的免签制度中的一项内容,是指外籍人士依据过境国的法律或有关规定,从一国经转某国前往第三国时,不必申请过境国签证即可过境,并可在过境国进行短暂停留的政策。中国实施的是24小时过境免签制度,且仅限于机场口岸。上海则对部分国家旅客空港口岸间转机提供48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⑥ 无视美国的巴西,与华为完成5G订单之后,美国会有什么态度

如巴西违背美国意愿,允许华为参加明年5月的5G建设招标,将承担此举引发的“后果”,可能会因此停止在巴西的投资。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代表性技术,5G是通信领域的重要革新,且不局限于传统通信领域,而是打破产业边界,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相融合,构成各行各业共同参与的生态系统。

三,华为是5G领军企业

了解,截至去年底,华为5G专利排名已经是全球第一。另据华为内部人士透露,华为在5G Massive MIMO上已经到了第三代,占到全球发货量的90%以上,也是华为5G拉开与友商距离的关键技术之一。国际市场对华为设备亦纷纷投下"赞成票"。华为在2月份曾披露其在全球拿下了91份5G商用合同,虽然之后不再更新,但业内人士预估华为目前5G合同数量已过百。值得一提的是,运营商大部分5G网络测试等都是在华为的帮助下完成。基于此,没有华为,5G网络建设将会被延缓。

各位读者,对于无视美国的巴西,与华为完成5G订单之后,美国会有什么态度?你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⑦ 美国曾制裁过哪些国家如何制裁的(包括政治、经济、军事)

主题:经济制裁的效力。
意义:冷战结束之后,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制裁出现的越来越频繁。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经济制裁在什么情况下能够奏效、其原因何在。
分析:经济制裁与抵制的历史很漫长。就当代而言,美国是动用这两种手段最为频繁的国家。据国际经济研究所统计,1945年以来,大约三分之二的制裁都有美国参与。
制裁增加?冷战的结束消除了制约制裁行为的政治因素,因此经济制裁的出现频率急剧增加。冷战期间,联合国安理会仅仅实施了2次制裁;而1990年至今,安理会至少实施了12次制裁。国际经济研究所指出,上世纪90年代共发生了50余次经济制裁事件,比前一个十年增加了67%。
成功率。值得关注的是制裁的成功率,这里的成功是指制裁对象至少接受制裁国的部分要求。
――基本估计。通行度最高的数字是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研究结论,即制裁的成功率为33%。
――低端估计。芝加哥大学的罗伯特·佩普认为,制裁的成功率只有5%。许多情况下,制裁对象确实改变了政策,但并非出于制裁国的经济压力。举例来说,如果制裁对象担心遭到入侵而作出妥协,就会被错误的视为经济制裁成功。
――高端估计。同是芝加哥大学的丹尼尔·德雷茨纳则认为,33%的数字低估了制裁的成功率,原因有两方面:首先,许多人以为经济制裁仅仅用于“高层次政治”领域,如核扩散和领土争端等。事实上,经济制裁是“低层次政治”中的常用工具,在环保问题、劳动力标准问题以及反洗钱等领域都有应用,而在“多层次政治”中的成功率接近55%。其次,大多数研究只涉及付诸实施的制裁。但在许多情况下,制裁威胁发出之后,尚未实施,目标国就迅速让步了。举例来说,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曾要求以色列停止在西岸地区的定居点工程,否则就收回金额为100亿美元的贷款担保。以色列在美国实施制裁之前就让步了。
成功条件。研究表明,五方面的先决条件可以提高经济制裁的成功率:
1、目标明确、有限。一些情况下,制裁国的目的是在冲突中占据有利地位,但由于目标不明或要求过高,往往不能如愿。相反,如果制裁国提出了明确而有节制的目标,就会增大成功的机率。正因为如此,由于贸易争端或法规争端而进行的制裁的成功率较高。
对比联合国和美国对利比亚和伊拉克实施的两项制裁,就可以就说明这一点:
――制裁利比亚的要求很明确:交出恐怖袭击的嫌疑人,停止所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开发计划。虽然卡扎菲的态度非常强硬,但利比亚实际上执行了联合国的要求。
――相比之下,制裁伊拉克的目标就不够明确。这项制裁的表面理由是终止该国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计划,但还有一个没有明言的真实目的是推翻萨达姆政权。这项制裁未能颠覆萨达姆政权,但确实阻止了该国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研究。
2、谁承担代价?一个国家要使经济制裁的威胁具备可信度,一方面需要使制裁对象付出巨大代价,另一方面则要尽可能缩小自身受到的损害。举例来说,伊朗威胁说对那些反对其核计划的国家进行制裁,然而,伊朗中断石油供应虽然能够对全球经济构成相当压力,但对自己的损害将甚于制裁对象受到的损害,因此这种威胁就缺乏可信度。
对于美国等国而言,最有效的制裁方式是减少援助,而非贸易制裁。任何贸易制裁都会自动对双方造成损害。而援助制裁通常只会打击制裁对象,制裁国几乎不会受到损害。
3、多边合作。很容易想见,几国联合实施制裁的效果往往会大于单独一国进行制裁的效果。此外,如果联合国或南方共同市场等国际组织支持某项特定的制裁,其效果会更好。如果没有国际组织的正式支持,临时的制裁联盟就会非常脆弱,很容易瓦解。1979年的对苏粮食禁运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起初,阿根廷、澳大利亚和西欧都承诺参与制裁,但后来又纷纷毁约,因为它们都认为其他国家也会毁约。
4、盟国与敌国。制裁盟国往往比制裁敌国有效。例如,就未来可能爆发冲突的国家而言,任何一方的政府都很难退让。现在作出让步,敌国就会认为你将来也会让步。盟国之间的利弊权衡则全然不同。以涉及核不扩散问题的制裁为例,美国对韩国、巴西和阿根廷等盟国实施或威胁的制裁就获得了成功,对伊朗和朝鲜等国的制裁却收效甚微,这并非巧合。
5、瞄准精英。制裁成功的关键在于使受到制裁的政府感受痛苦。然而,制裁对象国的政府精英常常能够把经济痛苦转嫁给普通国民,伊拉克的情况就是如此。相比之下,一些制裁就能够有效地打击精英阶层,例如冻结金融资产或旅行禁令等。
结论:经济制裁的历史非常漫长,但未必总是有效。越是近乎“无形”的制裁,效果往往越好,换言之,有助于提高制裁成功率的条件包括:“低层次政治”领域的制裁,实质性的威胁,针对盟国的制裁,以及明确的制裁目标。

⑧ 巴西新任总统邀请美国建立军事基地,但为何巴西军方表示反对反对有效吗

因为巴西军方和巴西总统非常的不对付,而且双方有非常严重的矛盾。更因为如果请美国来建立军事基地的话,这样会对于巴西造成非常不稳定的安全因素。因为南美洲国家普遍的抵触美国。更是因为这也损害了巴西军方的权力以及利益。如果巴西军方坚决反对的话,我想还是会达到效果的。

当然巴西军方在巴西政局里还是非常有权势的。所以如果巴西军方坚决反对的话,就一定会达到效果的。当然,如果巴西总统固守己见的话,那么巴西军方将会发动军事政变,将巴西总统赶下台。以此来维护巴西人民和巴西军方的权益。

⑨ 巴西财政

1、农业资源利用率较低,增产潜力很大。 巴西的农业资源得天独厚,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等都十分丰富。巴西仍处在“拓展农业边疆”的发展阶段,耕地面积仍在不断扩大。巴西中西部着名的“稀树草原”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1%,其国家可耕地总面积为2.8亿公顷。(注:并非前面所说的12亿公顷,12亿公顷等于1200万平方公里,巴西总国土面积才是850万平方公里左右,这是不可能的)近20年来,巴西的耕地面积每年递增1.84%,从3440万公顷扩大到现在的4950万公顷,但仍只占到国土面积的6%,人均0.3公顷(4.75亩)。巴西农业增产的潜力极大,甚至有专家认为,巴西将是“21世纪的世界粮仓”。
2、农业以出口产品为主,但粮食尚需进口。 政府鼓励生产大豆等出口作物,以赚取更多的外汇,同时也可减少对咖啡、可可等传统出口作物的过分依赖。农业仍是国家赚取外汇的主要行业之一。
3、大庄园主农业和小农并存,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巴西的土地占有状况极不均衡。全国的良田大部分掌握在大庄园主手里,其规模大得惊人,最大的可以达到几万、甚至几十万公顷。他们经营现代化的商业性农场,以生产大豆、甘蔗、咖啡、可可等出口农产品为主。另一方面,占农场总数85%的是自给性小农,以生产木薯、黑豆等为主,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收入都很低。此外,巴西还有无地的农民1200万,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多半仍处于赤贫状态。
巴西的地区发展也很不均衡。在经济发达的南部、东南部地区,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有大量的资本投入。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是巴西的欠发达地区。特别是东北部,虽有不少河流湖泊,但是没有灌溉系统,由于气候干旱,农业基本上“靠天吃饭”,是全国最落后的地区。欠发达地区的小农主要依靠传统的耕作方式,有的甚至刀耕火种,对资源的破坏相当严重。
二、巴西农业生产
咖啡、蔗糖、柑橘和大豆生产居世界第一位,可可、大豆为第二位,玉米居第三。
1、种植业。巴西主要种植水稻、大豆、木薯、甘蔗、小麦、马铃薯等。由于灌溉面积微不足道,产量受气候影响很大。2002年,大米的产量为1048.9万吨(单产153公斤/亩),小麦的产量320.3万吨(单产98公斤/亩)。
近几十年来,巴西农业发展的突出特点是迅速发展了大豆生产。1994年大豆面积增加到了1194万公顷,产量达2485万吨,2002年巴西大豆产量达到4190.3万吨。巴西的大豆产量已经超过了亚洲的大豆总产量,仅次于美国,占世界总产量的1/5。大豆及其加工品的出口成了巴西重要的外汇来源,近年来平均为国家获得近30亿美元的外汇。其中,大豆常年出口量为300万-400万吨,创汇8亿多美元,大豆饼粕出口大致在850万吨,创汇16亿美元,豆油出口达50万-80万吨,创汇约3亿美元。
从70年代中期以来,巴西开始实施用甘蔗加工乙醇以取代汽油的计划,以解决能源不足的问题,因此甘蔗的种植面积大增。与此同时,棉花本来是巴西的第二大出口品,因棉田纷纷转产甘蔗和大豆,出口的结构也有明显的调整。此外,巴西的气候适宜于许多热带水果生长,柑桔和浓缩桔汁是重要的出口产品,香蕉、菠萝等也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畜牧业。巴西的牧场面积相当于耕地面积的3倍,广阔无垠的牧场是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养牛的头数和牛肉的产量均占世界第2位,猪的头数名列世界第3位。巴西的养禽业近年来发展很快, 2002年存栏有1.76亿头牛,3000万头猪,1.05亿羽小鸡。在肉类出口方面,巴西的禽肉和猪肉产量都占拉美国家的首位。肉类出口每年为国家创汇约8亿美元,其中尤以禽肉的出口增长较快。养牛业以放牧为主,集约化的奶牛场集中在大城市附近,奶产品仍需大量进口。在南美洲,巴西是奶制品最大的进口国,每年需耗费外汇1亿多美元。
3、渔业。巴西有很好的发展渔业的条件,但是现在渔业的生产水平还较低。巴西目前渔产品的出口只占拉美国家的第5位,而进口量却占第1位。80年代以来,水产品产量从90万吨下降到了目前的80万吨,主要是由于近海的捕捞量减少,而淡水鱼的产量一直稳定在20万吨的水平上。
4、林业。 巴西森林覆盖率高达60%,是林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90年代初,年产圆木2.65亿立方米,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1992年,巴西的林产品出口总额将近19亿美元,占拉丁美洲的54%。
5、农产品加工业。一方面,由于二元结构,巴西的农村发展很不均衡,许多地方没有相应的基础设施,储存、运销和加工的能力有限,因此农产品的损耗相当可观。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技术,无力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值的利益被转移到发达国家。以可可豆为例,巴西在1992年出口了5.2万吨可可粉,只赚得2151万美元;相反,地处寒温带的荷兰根本不产可可,却出口了10.3万吨可可粉,创汇高达1.46亿美元。
三、巴西农业对外贸易
巴西2002年出口产品中,初级产品出口17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8.1%。在出口的初级产品中,(1)大豆出口30.3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02%,其中向中国出口8.25亿美元居第一,其次是荷兰5.43亿美元、德国3.07亿美元、西班牙2.23亿美元、葡萄牙1.64亿美元、日本1.40亿美元、英国1.28亿美元、比利时卢森堡1.24亿美元、意大利0.97亿美元、法国0.94亿美元、其他4.18亿美元。(2)豆粕出口21.9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64%,其中出口荷兰6.40亿美元、法国4.73亿美元、比利时卢森堡1.11亿美元、意大利1.08亿美元、德国1.05亿美元、韩国0.97亿美元、英国0.90亿美元、泰国0.89亿美元、印尼0.82亿美元、西班牙0.78亿美元、其他3.2亿美元。(3)鲜、冻肉鸡出口13.3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21%,其中出口日本2.15亿美元、沙特1.88亿美元、俄罗斯1.69亿美元、德国1.11亿美元、荷兰1.01亿美元、英国1.01亿美元、香港0.76亿美元、阿拉伯联合酋长国0.57亿美元、科威特0.34亿美元、新加坡0.33亿美元、其他2.46亿美元。(4)咖啡豆出口11.9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98%,其中出口德国2.66亿美元、美国2.07亿美元、意大利1.16亿美元、日本0.92亿美元、比利时卢森堡0.57亿美元、西班牙0.49亿美元、法国0.47亿美元、斯洛文尼亚0.40亿美元、瑞典0.32亿美元、希腊0.28亿美元、其他2.55亿美元。(5)甘蔗原糖出口11.1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84%,其中出口俄罗斯4.94亿美元、加拿大0.85亿美元、伊朗0.80亿美元、埃及0.62亿美元、马来西亚0.39亿美元、美国0.38亿美元、阿拉伯联合酋长国0.38亿美元、尼日尔爾利亚0.35亿美元、沙特0.33亿美元、其他1.72亿美元。(6)橙汁出口8.6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44%,其中出口比利时卢森堡3.13亿美元、荷兰2.45亿美元、美国1.42亿美元、日本0.76亿美元、韩国0.26亿美元、澳大利亚0.15亿美元、波多黎各 0.099亿美元、中国0.073亿美元、新西兰0.036亿美元、其他0.19亿美元。(7)鲜、冻牛肉出口7.7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29%,其中出口智利1.12亿美元、荷兰1.09亿美元、意大利0.64亿美元、沙特0.63亿美元、埃及0.58亿美元、英国0.53亿美元、俄罗斯0.45亿美元、德国0.40亿美元、西班牙0.39亿美元、以色列0.28亿美元、其他1.60亿美元。(8)豆油(毛油)出口6.7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12%,其中出口伊朗2.25亿美元、印度1.57亿美元、中国1.17亿美元、埃及0.43亿美元、摩洛哥0.37亿美元、孟加拉0.27亿美元、塞内加尔0.17亿美元、马来西亚0.11亿美元、南非0.10亿美元、突尼斯0.08亿美元、其他0.19亿美元。
四、巴西农业科学技术
巴西主要的农业科研和推广机构是“巴西农牧业研究公司”和“巴西农牧业技术推广公司”,分别成立于1973和1974年,均隶属农业部。现在,巴西农牧研究公司是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农业科研单位之一,拥有高级农业科研人员2000人,在全国有41个研究中心。在它成立以来的22年里,向社会推出科研成果8000多项,投资回收率高达43%。该公司的主要资金靠联邦政府拨款,此外,该公司还经常接受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私人企业委托的研究项目。这个公司根据国家农业发展的需要,近20多年来研究的重点有:
1、大豆品种改良。70年代巴西大豆年产量仅150万吨左右,经过该公司的努力,培育出了适合赤道地区生长的16个新品种,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低纬度地区试种大豆的热带国家。大豆的单产从每公顷1000公斤提高到2000公斤。目前,巴西大豆种植已逐步由南部、东南部向北部转移,特别是中西部稀树草原地区,大豆产量达2500吨左右。
2、高产品种的培育。巴西已经成功地育成了适合本国气候与土壤条件的小麦新品种,使单产大幅度提高,减少了对进口小麦的依赖。此外,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科学家们还培育成了胡罗卜、马铃薯、甘蔗良种。
3、稀树草原的开发研究。鉴于稀树草原对于巴西农业发展的重要性,1975年专门成立了一个研究中心,研究该地区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问题。经过20余年的研究和开发,吸引了外国资本,本地区的种植面积已由过去的450万公顷扩大到1000多万公顷,成为巴西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和出口基地。
4、根瘤菌育种技术。由于采用这种技术,已经使巴西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每年用于进口氮肥的费用估计可以节省15亿美元。
5、生物工程方面的研究。巴西在胚胎移植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目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巴西农牧业技术推广公司拥有2.3万名职工(其中科技人员1.3万),在全国设有2500余个办事处,其使命是将农牧业新技术直接传授给农业生产者。
五、巴西农业政策支持体系
(一)巴西农业政策的演变
在巴西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巴西的农业依然能够继续发展,主要得益于农业政策的适时调整。巴西农业政策的总体目标是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但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政策特点。以1994年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的达成为标志,巴西农业政策明显分为两个大的阶段。
在1995年以前,巴西的农业政策经历了由补贴向价格支持的转变,目的是支持和保护农民收入。1965-1985年用于农业的政策资金累计约2191亿美元,其中310亿用于农业补贴,其他用于投资和市场政策。限于财政压力,巴西政府从1985年开始取消对农业的补贴,转为以农产品价格支持为主的政策。1975年以前,巴西的农产品出口以咖啡为主。从1975年开始转向谷物,如大豆、玉米、大米和小麦等。为了促进农业结构的转型,从1975年开始正式对大豆、豆类和木薯等实行价格支持。还专门成立了农牧业技术研究公司,改良大豆等,使之更适合于巴西的土壤。从1985年开始,价格支持(PGPM)成为农业政策的支柱,其目的是确保农民具有稳定的收入。价格支持主要有两个手段:一是联邦政府的直接购买(AGF),当市场价格低于规定最低价格时政府买入。例如1987年政府用最低价格方式购买农产品达1230万吨;另一个是营销贷款(EGF)。价格支持促进了巴西农业的发展。1985年到1995年,农业补贴由142亿美元减少到60亿美元,但是,谷物产量却由5980万吨增长到8000万吨。
上述政策一直持续到1994年WTO的成立与农业协议的签署。从1995年开始,农业市场更加开放。一方面出于财政压力,另一方面考虑到必须遵守WTO的游戏规则,巴西政府开始转变农业政策,提出了两个新的政策措施来逐步取代旧的价格支持政策,即产品售空计划(PEP)和期权合约补贴(option contracts)。旧的价格支持计划目前仅限于稻米、玉米、小麦、木薯和豆类等主要作物。2000年,政府购买了51.7万吨大米、9.3万吨豆类和0.3万吨其他作物。这一阶段的政策目标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保持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是针对大农场,减少价格支持,使之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提高;二是确保农民收入不低于城市居民收入,维持社会的稳定,主要是针对小农户而采取家庭农业支持计划,防止农村人口向大城市的过快和过度流动而造成社会问题。从1995年开始,虽然对农业的补贴和价格支持力度降低,但是谷物产量却不断增长,由1995年的8000万吨增长到2001年的9830万吨。
(二)现行巴西农业政策的基本框架
虽然巴西农业政策在1995年之后做出了重大调整,产品售空计划和期权合约补贴成为两个新的政策工具。但是,时至今日,巴西农业政策仍然包含很多方面,它们共同影响着巴西农业的发展和巴西农民的收入。巴西的农业政策由结构政策、国内支持政策和贸易政策等三方面构成。
1、结构政策
结构政策主要包括土地改革计划和家庭农业支持计划。土地改革计划的目的是吸引农民到内陆的中西部开发后备耕地资源,通过大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竞争力的提高;而家庭农业支持计划则专门针对缺乏国际竞争力的小农,通过该计划使小农能够获得稳定的收入,以防止破产的小农向大城市过快流动而带来社会不稳定,最终保证整个经济的稳定发展。
(1)土地改革计划
巴西后备耕地资源丰富,为了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开发,政府一直努力吸引南部地区的农民到这些地区从事农业。促进土地改革的主要工具是土地征用(land confiscation),征用之后分给农民(如早期时为每个农场提供300公顷),使得45401个家庭得以在农村定居下来;另一项措施是于1999年成立“土地银行”,由联邦政府向农民提供信贷用于购买农村地产,从而推动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2000年,这类信贷额高达2.67亿雷亚尔,1.56万家庭从27.6万公顷土地中受益。
(2)家庭农业支持计划(PRONAF)
家庭农业支持计划有三条主线:一条是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农村公共需要的道路、电信、电力、勘探、仓库的建设等。由市上报计划,由农业部驻州代表处审核计划是否可行。然后组织一个评审组,由农业部代表处、州农业厅官员、市农业局官员和农场主代表(一般占50%)组成,根据气候、土壤、农民经验、当地市场情况及产量情况而不是根据作物种类,在可行的计划中确定优先扶持对象,由联邦、州和市三级政府共同出资(各约1/3),农民不出资。在部分地区,也对农民购买农业机械予以支持,大体上农民和政府各出一半价钱。第二条是农业信贷。给小规模农户提供比商业贷款利率(17%)更低的低利率(2%或6%),分期付款的话还可以免除30%的本金。如果到期不能按时归还,可以向农业部门进行解释,可以考虑延长还贷时间。在里约州,“小规模农户”的标准有五条:1)农场农业用地少于20公顷;2)收入来源只能是农业; 3)家庭年收入低于3万雷亚尔(约1.2万美元);4)必须是家庭经营,最多只能雇佣长期工1人,特殊情况下可以再临时雇佣一人;5)必须住在农村或附近村庄。第三条是免费对农民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免费提供各种病虫害防治技术资料,但种子、肥料等仍然是商业行为。
家庭农业支持计划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小农户的基本收入,增加农村就业机会,把小农固定在土地上,不让农民大量进入城市,抑制农业人口向大城市的过快流动而造成的城市社会问题,为维持社会稳定。该计划于1997年开始实施,1999年开始推广。以里约州为例,该州没有大规模农场,主要是中小农场。54%的农场在10公顷以下、37%的农场在10-100公顷、9%的农场在100-1000公顷,基本没有超过1000公顷的农场(而巴西北部很普通的农场就可达到2.5万公顷)。近三年已经在34个市得到推广,约有1.4万个农民参加了该计划。其中用于技术培训的资金300万雷亚尔、用于基础设施的资金约3700万雷亚尔(其中联邦政府提供1500万,其余为州市两级政府提供)、农业信贷项目250项共提供贷款1200万雷亚尔。
其他支持政策
①解决农民的债务危机
自1995年以来,巴西政府一直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农民的债务危机问题。其中一项重要措施是通过立法的形式允许到期(1995年6月份)不能还债的农民可以继续与放款者协商而延期还贷。农场债务在20万雷亚尔(约合10万美元)以下的,可以延期10年还贷,年利率为3%加上政府制定的特定商品最低价格的变化率;债务在20-50万雷亚尔之间的,可延期20年还贷,年利率为8%加上物价指数变化率(the variation of the General Prices index);债务在50-100万雷亚尔之间的,年利率为9%加上物价指数变化率;债务在100万雷亚尔以上的,年利率为10%加上物价指数变化率。
②促进农业合作计划 (RECOOP)
RECOOP的目的是促进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增强其资本实力。为此,该计划预算210亿雷亚尔,其中包括16.5亿雷亚尔用于债务再协商。RECOOP执行委员会分析了652项提案,认为有439项可行,其中已经有322项获得通过。截至2001年2月13日,已经有133项得以实施,大约14.33亿雷亚尔。
③税收政策
对农民只征收个人所得税,所得税税率为27.5%,但是年收入在15000雷亚尔以下的免征所得税。如果亏损,三年之内可以在税前所得中抵扣。
④鼓励加工业发展
各州对农产品加工企业有不同的优惠政策。例如帕雷拉斯州规定,在加工企业投产之后前10年,政府把所得税全部留给企业作流动资金,第11年开始逐步偿还,保证了加工业发展对资金的需要。
⑤公路建设
巴西大面积后备耕地资源开发的最大制约条件是交通问题。因此,巴西政府把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作为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州际间的公路以及州际公路到各个农场之间公共道路完全由政府出资。此外,农场内部的道路建设也有可能争取到一定的政府支持。
3、农业贸易政策
巴西政府努力促进与农业有关的各贸易团体和机构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协调。此外,在农产品贸易领域着力于动植物卫生检疫协定的落实。在动物健康、植物保护和食品检疫检验等方面加强管制,对转基因产品十分慎重。

⑩ 美国为什么不打巴西

经济超不超过自己会决定对这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吗?这样说的话,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两国就要开战了,欧洲加一起的经济也超过美国,怎么没绝交呢?
当然也是有竞争的,日本当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进逼美国,美国于是想法让日本陷入了"经济泡沫"经济从此长期不景气,现在的第二是谁呢,况且两国还有着意识形态的差异,所以美国会时不时的抵制中国的崛起。还有一些坚定反美的国家,美国也会针对甚至动用武力。

阅读全文

与美国对巴西有什么政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858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239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1010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105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515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571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516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36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368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731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57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448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365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996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324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974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90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136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852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