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里约热内卢在哪个半球,处于哪个纬度地区
里约热内卢简称“里约”,曾经是巴西的首都(1763年-1960年),位于巴西东南部沿海地区,东南濒临大西洋,海岸线长636公里。里约热内卢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气温年、日较差都小,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经纬度
22°54′30″S 43°11′47″W
处于低纬度地区
‘贰’ 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的哪里
里约热内卢也是巴西第二大城市,仅次于圣保罗,又被称为巴西的第二首都,着名的国际大都市。里约热内卢(葡萄牙语:Rio de Janeiro,意即“一月的河”),有时简称为里约,曾经是巴西(1763年–1960年)及葡萄牙帝国首都(1808年–1821年),位于巴西东南部沿海地区,在1960年以前为巴西首都。
里约热内卢州不仅是巴西乃至南美的重要门户,同时也是巴西及南美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素以巴西重要交通枢纽和信息通讯、旅游、文化、金融和保险中心而闻名。里约州是巴西第二大工业基地。市境内的里约热内卢港是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里约热内卢基督像是该市的标志,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里约是巴西最大进口港、全国经济中心,同时也是巴西重要的交通中心。背山面水,港湾优良。工业主要有纺织、印刷、汽车等,有七百多家银行和最大的股票交易所;有世界最大的马拉卡纳体育场。海滨风景优美,为南美洲着名旅游胜地。
‘叁’ 里约热内卢属于哪个国家,濒临哪个海或洋
属于巴西
濒临大西洋 不是太平洋
‘肆’ 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地理位置特征
里约热内卢位于巴西国土的东南部,坐落在美丽的瓜纳巴拉海湾,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是巴西和世界着名的旅游观光胜地。面积4.36万平方公里。人口1,413.3万(1990),城市人口占90%以上。1889年设州,1975年瓜纳巴拉州并入,首府由尼泰罗伊迁至里约热内卢市。里约热内卢曾经是巴西首都,1822定都里约热内卢,1960年4月21日巴西迁都于巴西利亚。
‘伍’ 里约热内卢在哪个州
里约热内卢(Rio de Janeiro)
①南美洲巴西东南部一州。濒大西洋。面积4.36万平方公里。人口1,413.3万(1990),城市人口占90%以上。1889年设州,1975年瓜纳巴拉州并入,首府由尼泰罗伊迁至里约热内卢市。沿海低地气候湿热,内地高原气候温和。重要河流有帕拉伊巴河等。工农业和服务业均甚发达,服务业占就业人口约37%和收入的一半。工业以钢铁、纺织、食品、印刷、石油化工为主。有石油、铝土、铁、煤、大理石等矿产。渔业和盐业兴盛。农业主产甘蔗、柑橘、香蕉、蔬菜、棉花、水果、稻,饲养牲畜。水、陆、空交通发达。风景优美,多游览胜地。
②巴西第二大城和最大海港。在东南部大西洋瓜纳巴拉湾西岸,与东岸尼泰罗伊市有公路桥相连。人口509万,大里约热内卢的人口则达901.8万(1980)。始建于1565年,1763年成为巴西首府,1822年成为首都;1960年首都由此迁往巴西利亚。后改为瓜纳巴拉州(范围与城市相同),1975年瓜纳巴拉州撤销后成为里约热内卢州首府。全国经济、文化中心。有纺织、服装、印刷、汽车、造船、机械、石油加工、化学、冶金和食品等工业。全国最大金融中心;许多大企业、银行和垄断组织在此设有经理处。有许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全国着名的博物馆、图书馆等。海陆空交通发达,巴西最大港口,港湾腹宽口窄,可泊巨轮,年吞吐量3,500万吨以上。世界着名的旅游中心,城市倚山傍水,海滨风景优美,并有面包山、驼子峰等山地游览胜地和全国最大的公园、运动场以及热带植物园等。每年2月举行的狂欢节,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游客。
巴西第二大城市,面积1255.3平方公里,海拔2.3米,南北长35公里,东西长70公里,绿地面积325.6平方公里,人口900万人。年平均气温17-36度。
里约热内卢位于巴西国土的东南部,南临大西洋,在向北伸入的瓜纳巴拉湾西岸,有长达14公里的跨湾公路大桥与东岸的尼泰罗伊市相连。1502年1月,葡萄牙航海家来到海湾,误以为这里是一条大河的入海口,随口起名"一月的河",译音便是"里约热内卢"。建于1565年,1763年到1960年为首都,1960年迁都巴西利亚。
里约市坐落在美丽的瓜纳巴拉海湾,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是巴西和世界着名的旅游观光胜地。主要名胜有耶稣山、面包山、尼特罗伊大桥、马拉卡纳体育场、植物园等。里约的海滩举世闻名,其数目和延伸长度为世界之最,全市共有海滩72个,其中两个最有名的海滩是:科巴卡巴纳海滩和依巴内玛海滩。
世界上许多信奉基督教的国家都有狂欢节,但论规模之大,参加者之众,内容之丰富,气氛之热烈,要首推巴西,而在巴西各大城市中,又数里约热内卢为最,因此被誉为“狂欢节之都”。
每年的二月中下旬,巴西举国欢腾三天三夜。届时,里约热内卢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彩旗飞扬,到处披了节日的盛装。人们倾城出动,潮水般涌上街头,男女老少个个浓妆艳抹,尽情地扭动腰肢,挥动双手,大跳桑巴舞。各种音乐、舞蹈、戏剧演出和比赛此起彼伏。盛大的化妆游行巴节日欢庆活动推向高潮,大型彩车簇拥着选举产生的“国王”、“王后”领先开路,浩浩荡荡的队伍中,魔鬼、天使、美女、妖仙、武士、达官、贵人、黑奴等各种奇形怪状的打扮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观众为自己喜爱的人物喝彩叫好,投去鲜花和彩带。一年一度的狂欢节,淋漓尽致的表现出巴西人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
里约市内设有60多家各种类型的博物馆,70多家图书馆,85座大小剧场和82家俱乐部。
巴西是足球的王国,足球俱乐部遍布全国,这一点在里约热内卢也不例外。在现在的巴西足球甲级联赛中有四支球队来自里约热内卢,它们分别是:弗拉门戈(Flamengo)、博塔福古(Botafogo)、达珈玛(Vasco da Gama)和弗鲁米内西(Fluminese)。
除里约市,在里约州其它地区,被里约州和巴西引以为荣的尚有28处州的着名景点及旅游风景区,其中14个分布在沿海地区,多为风景迷人的海湾、海滩和郁郁葱葱的热带岛屿.
‘陆’ 里约热内卢这个城市在哪个大洲的哪个国家的哪里,具体
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的第二大城市和巴西最大海港。位于南美洲、巴西国土的东南部,南临大西洋,在向北伸入的瓜纳巴拉湾西岸。
‘柒’ 里约热内卢在哪里经纬度多少
里约,巴西第二大城市,赤道附近。有世界上最美丽的海岸。每年2月22日为最着名的巴西狂欢节。有大耶稣像。
‘捌’ 里约热内卢是哪个国家的
属于巴西,濒临大西洋
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第二大城市,位于巴西国土的东南部,在向北伸入的瓜纳巴拉湾西岸,有长达14公里的跨湾公路大桥与东岸的尼泰罗伊市相连。1502年1月,葡萄牙航海家来到海湾,误以为这里是一条大河的入海口,随口起名"一月的河",译音便是"里约热内卢"。里约依山傍海,风景优美,是巴西和世界着名的旅游观光胜地。主要名胜有耶稣山、面包山、尼特罗伊大桥等。里约的海滩举世闻名,其数目和延伸长度为世界之最,全市共有海滩72个,其中两个最有名的海滩是:科巴卡巴纳海滩和依巴内玛海滩。
关于里约热内卢市立剧院历史典故:里约热内卢市立剧院的建筑灵感来自巴黎歌剧院,所有建材都是从欧洲进口的。装饰表演厅、门面和内部的绘画和雕刻,都是特别订制的。剧院的布幕是画家叶力赛丹杰洛维斯恭奇特别为剧院在巴黎绘制的,题材为“艺术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绘出几位已作古的主要艺术家,包括画家、作家和作曲家,还有巴黎的都市发展里程碑速写,如凯旋门,以及古希腊的一些艺术象征。虽然市立剧院在1909年启用,但自1930年起,剧院才有自己专属的交响乐团、合唱团和芭蕾舞团。1947年9月2日
里约热内卢条约签署
1947年9月2日,美国与拉美18个国家共同签订了“美洲国家间互助条约”,即“里约热内卢条约”。这一条约是美国自1947年初就已开始酝酿推动,自“杜鲁门主义”宣布后更进一步加紧筹划而促成的。它是在“查普特庇克议定书”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并且多了“冷战”的背景。这一条约最主要的条款是,规定“对任何一个美洲国家的进攻都将被视为对所有美洲国家的进攻”,因而缔约国有义务对直接受害国采取援助措施,并通过适当的机构采取“集体措施”。条约所列举的可能采取的行动包括使用武力。
值得一提的是该条约援引了联合国宪章第51条关于区域性防御权利的条款,而这一条款恰好是美国方面为了使泛美体系合法化而倡议的。原来敦巴顿橡树园的议案中没有这一条款,而且规定“未经安理会授权,不得依区域安排或由区域机构采取执行行动”。“查普特庇克议定书”通过后,显然与此条款相冲突。因此在旧金山会议上,美国支持拉美国家反对这一规定。最后由范登堡提出一妥协方案,既承认安理会最高权威,又允许泛美体系发挥作用,最后即以联合国宪章第51条的形式获得通过:
联合国任何会员国受到武力攻击时,在安全理事会采取必要办法、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以前,本宪章不得认为禁止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之自然权利。会员国因行使此项自卫权而采取之办法应立即向安全理事会报告,此项办法于任何方面不得影响该会员国按照本宪章随时采取其所认为必要行动之权责,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
现在“里约”又反过来引用这一条款,其实都是美国一手操纵的。
“里约”的重要性在于它是第一个在美国领衔下的集体防务条约,为以后“北约”等一系列防务集团开创了先例。它的适用范围也不仅限于拉美国家,本来美国提出的草案含糊其词,因多数拉美国家担心为美国在世界各地区的冲突承担义务,坚持划定了范围,即包括格陵兰、阿留申岛、百慕大等地区在内的大片西半球地区。另外,在“杜鲁门主义”之后,美洲国家发生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也被列入外来侵略,这也是美国积极推动该条约的目的之一。
‘玖’ 里约热内卢位于巴西利亚的什么方向
里约热内卢,它位于巴西利亚东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