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国家地形是三角形的国家
巴西,
有什么可以自己看哈
⑵ 三角洲相
三角洲系指河流与海盆(或与湖泊)的汇合处形成的大型锥状沉积物堆积体。在河流入海(或入湖)盆地的河口区,因坡度减缓,水流扩散,流速降低,遂将携带的泥沙沉积于此,形成近于顶尖向陆的三角形沉积体。规模可自数平方千米到几千平方千米。依据河流汇入的蓄水体盆地性质的不同,有海洋三角洲和湖泊三角洲之分。影响三角洲沉积的因素较多,包括:①河水的流速、泄水量、搬运来的泥砂数量和比例;②蓄水盆地的性质,尤其是水体密度的大小;③蓄水盆地的营力作用类型(波浪、潮汐、海流)、相对强度及与沉积物输入量(即河流作用)的相对关系;④三角洲向海(湖)推进的深度;⑤蓄水盆地水体的底层水的性质;⑤沉积盆地的构造性质(稳定性、沉降速度、水体进退);⑥沉积盆地的构造性质,稳定性、沉降速度和水体进退规律等。
(一)三角洲的分类
按三角洲的发育位置,首先依据河流汇入的盆地地理位置划分为海洋三角洲和湖泊三角洲。其次按三角洲的形成因素和形态进行细分,划分方案目前主要有两种:
1.斯考特和费希尔的分类方案
斯考特和费希尔(1969)划分方案中,根据河流、潮汐、波浪作用的强弱及其对三角洲沉积的影响,划分为建设性和破坏性两种三角洲类型(图6-10)。
图6-10 三角洲类型与河流、海洋的相互作用关系(据斯考特等,1969)
建设性三角洲 当河流注入沉积盆地,在河口处由河流带入的沉积物不断堆积、不断扩大它的堆积体积,这个时期称为堆积期。在堆积期以河流作用为主、泥砂在河口区的“堆积速度远大于波浪的改造速度”条件下形成的三角洲沉积体,具有增长快、沉积厚、面积大、向盆地方向突出、砂泥比低和常成鸟足状或朵状外形的建设性特点 ( 图 6 -10) 。湖泊三角洲几乎都为此类型,在海洋三角洲中,大型河流入海的河口处多以发育建设性三角洲为主。
破坏性三角洲 由于河流入海的河口处潮汐和波浪作用强烈并而超过河流作用时,沿岸流活跃,海流的能量大于或等于河流输入泥砂的能量,因此对河口三角洲堆积体有强烈的加工、破坏和改造作用,这个时期称为三角洲的破坏期或侵蚀期。被侵蚀改造的三角洲称破坏性三角洲 ( 图 6 - 10) ,常具有形成时间短和面积小、外形呈鸟嘴状 ( 波浪改造的) 或港湾状 ( 潮汐改造的) 的特点。此类型三角洲仅发育于海洋三角洲中,多出现在中、小型河流入海处的海侵地区。
2. 盖洛韦的分类方案
盖洛韦认为河流、波浪、潮汐是直接控制三角洲的形成影响因素,因此,按三者的相对强度作为划分三角洲成因类型的主要依据,提出三端员分类方案 ( 图 6 -11) 。三角形三个端员分别代表了以河流、波浪、潮汐作用为主的三角洲类型,分别称为: 河控三角洲、浪控三角洲、潮控三角洲。
( 1) 河控三角洲
海洋改造作用不强,是以河流搬运大量泥沙入海建造的三角洲,按形态分为: 鸟足状和朵状三角洲两种。
鸟足状三角洲 是因河流输沙量大又发育有几条较大而固定的分流河道,向海推进快,延伸远,分支河道和指状砂体向海伸展长短不一,形似鸟爪。以河流作用为主的极端类型,是最典型的高建设性三角洲,典型的河控三角洲为密西西比河鸟足状河控三角洲。
朵状三角洲 呈向海突出的半圆形或朵形,河流输沙量较鸟足状三角洲有所减少,波浪和潮汐改造作用有所增强,常将指状沙坝改造成席状沙,我国的长江三角洲属于朵状三角洲。
( 2) 浪控三角洲
此类型仅发育在海洋三角洲中,形成浪控三角洲的主导因素是由于波浪作用大于河流作用的结果,其成因与入海的主河道规模不大,分流河道小而少,输沙量较低,被波浪改造后,沿河口两侧形成许多平行海岸的海滩、沙坝、沙嘴,在向陆一侧可形成半封闭潟湖、沼泽,仅在河口区才有较多的砂质堆积呈向海突出的鸟嘴形。典型的浪控三角洲为巴西圣弗兰西斯科河鸟嘴状三角洲和尼罗河犁形三角洲。
( 3) 潮控三角洲
此类型也仅发育在海洋三角洲中,形成潮控三角洲的主导因素是潮汐的改造作用远大于河流向海的建造作用,因而在河流流入河口湾或其他形状的港湾中堆积的泥砂沉积物无法保持稳定,分流河口沙坝被潮汐改造成裂指状向海扩散分布的潮汐沙脊 ( 坝) ,沙脊间有潮汐水道及潮坪岛。但这类三角洲较少,典型的潮控三角洲为巴布亚湾港湾形三角洲。
图6-11 三角洲类型划分和实例
3.薛良清的三角洲综合分类方案
薛良清(1991)在总结已有分类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河流、波浪、潮沙三种能量作用的关系、三角洲沉积区与物源区的关系、三角洲平原河流类型,以及三角洲沉积物粒度特征,提出三角洲综合分类方案。该方案首先按三角洲沉积区与物源区的关系和三角洲的平原河流类型,以及沉积物的粒度,将三角洲划分为:近基的粗碎屑扇三角洲;短源的粗-中碎屑辫状河三角洲;远源的中-细碎屑正常三角洲三种主要类型,其中正常三角洲按河流、波浪、潮汐作用的相对强度再细分为河控三角洲、浪控三角洲、潮控三角洲。此方案非常适合我国中、新生代广泛发育的湖泊三角洲的应用。
(二)三角洲沉积相划分和特征
三角洲是河流补给的滨、浅海(或滨、浅湖)沉积体系,由陆向海(或向湖),沉积环境发生一系列变化,因而产生了与各种沉积环境相适应的沉积岩。很早就有人把三角洲相沉积划分为顶积层,前积层和底积层,即所谓的吉尔伯特三角洲。以研究非常深入的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为例,海洋三角洲沉积相被划分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3个亚相和众多微相类型(图6-12和表6-3)。
图6-12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沉积相划分横剖面图(据ColemanandGagiano,1964)
表6-3 三角洲沉相简明亚相和微相划分表
1.三角洲平原亚相
为三角洲沉积的陆上部分,范围从河流大量分叉位置—海平面以上的广大河口区,是与河流沉积体系在海滨区延伸(图6-12)。其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与河流相有较多共同之处,包括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及湖泊、沼泽沉积,有时还有风成沉积物。沉积物以砂、粉砂及粘土质为主,砾石及化学物少见,分选性较差。层理复杂,视具体沉积环境不同而不同,河流、湖泊、沼泽各有其层理特征。层面构造有雨痕、干裂、足迹等,河道沙体横向变化大,常呈透镜体状。生物化石少,且多为淡水动物化石和植物残体。分流河道与沼泽是构成三角洲平原沉积的主体部分,这也是该亚相与一般河流相沉积的重要区别。
2.三角洲前缘亚相
位于水下平原亚相之下(图6-12),为三角洲的前缘部分,具一定沉积地形坡度,因此,又称之为前缘斜坡亚相。在此地带河流的搬运作用近于停止,海水的作用相应地增强,由分流河口沙坝、远沙坝、三角洲前缘席状沙和分流间湾等沉积微相组成,也是组成三角洲沉积的主体部位,具有成分均一、分选较好、分布广和厚度大的特点。沉积物主要是细砂、粉砂及泥质和胶体物质。因前缘斜坡地带堆积快,故典型的海生动物较少,但河流带来的树干和植物碎片非常丰富,沉积物向海洋方向倾斜,当其倾角接近于和大于沉积物堆积时的休止角时,或有地震、海啸等外因影响时易发生地滑现象,形成滑移枕状构造、变形层理及气胀构造等。如川西绵竹县汉旺上三叠统小塘子组就有很发育的枕状构造,伴生的沉积构造有重荷模、槽模、沟模、变形层理、火焰构造等。
需指出的是,在河流作用占绝对主导位置的三角洲前缘,围绕在陆上平原外围海平面以下的平缓部分,是在河流与海水两因素影响下形成的沉积物,包括分流河道及天然堤在海平面以下的延伸部分,被称之完水下分流河道和水下天然堤、水下决口扇,以及水下分流河道之间的间湾沉积微相,以沉积砂、粉砂及泥质为主,常混有较多的胶体物质,如Fe2O3、SiO2等,并可含有细砾石。其中由于水下支流不稳定、常改道,故形成的堆积物在剖面中总是呈大小不等的透镜体,由较粗碎屑岩组成的透镜体可代表古河道,河道间较细的砂、泥质沉积物表面常见波痕、小型交错层理和含有混生的咸水和淡水生物及植物,有人将此带单独划出,称之为水下平原亚相,但更多的研究者将上述以水下分流河道为代表的诸微相仍划归三角洲前缘亚相(表6-3)。由于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前缘席状沙体分选好、物性好、厚度较大,因此,其为三角洲相中主要的油、气储集层段。
3.前三角洲亚相
前三角洲亚相又叫底部亚相或三角洲底积层,它位于三角洲前缘的前方,是三角洲沉积环境水最深的地区(图6-12)。沉积物大部分是在波基面以下深度范围内沉积的,主要由暗色粘土、粉砂质粘土和胶体物质组成,可含少量细砂。层较薄,以发育水平层理为主,也见块状层理。可见海绿石等自生矿物,常见有丰富的介形虫、瓣鳃类和软体类等广盐性的生物化石。向海洋方向,正常海相化石增多,生物潜穴及生物扰动构造发育,是典型的浅海环境沉积产物。前三角洲暗色泥岩富含有机质,可作为良好的生油层。三角洲前缘砂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如地震、海啸和构造运动等),可向前滑塌在前三角洲地带形成滑塌型浊积扇,形成有利的储集砂体。
(三)古代三角洲的鉴别标志
通过现代三角洲的研究,可归纳出如下几点作为识别古代三角洲的标志:
1.剖面结构和沉积层序
在河流不断向前推进的海退条件下可形成粒度向上变粗的进积型剖面结构和沉积层序(图6-13),而在海侵条件下则形成相反的退积型剖面结构和沉积层序。一般以具有进积型剖面层序的三角洲保存较完整,其沉积层序自下而上依次为:底部为前三角洲泥;向上变为三角洲前缘的砂和粉砂、夹粉砂质泥;最上部为三角洲平原沉积,具有典型的逆粒序结构。除了分流河道砂体外,还有天然堤粉砂、分流间湾泥及沼泽泥炭等组合。
2.沉积构造
在沉积构造上显示有河流与波浪或潮汐流的共同作用,故常见反映双向水流作用的楔形交错层理。以进积型三角洲剖面层序为例,层序的下部以水平层理和沙纹层理为主,向上出现可出现较多的变形构造,如包卷层理、滑塌变形层理和枕状构造,大型交错层理和底冲刷构造出现在上部。
3.古生物标志
生物化石既有海相生物又有陆相生物,并有较多的广盐度生物。以进积型三角洲剖面层序为例,自下而上,生物化石由正常海相化石组合为主,可含有丰富的广盐度生物,向上逐渐过渡为海、陆相化石混生组合,至层序的上部以陆相化石组合为主,并可出现大量的煤层。
4.古地理位置
在岩相古地理图上,位于陆地与海洋(或湖泊)过渡带的河口位置。在垂向剖面上,位于海相地层与陆相地层的过渡部位。
5.沉积建造特征
三角洲相沉积物往往很厚,自下而上由大套泥岩逐渐过渡为砂、泥岩薄互层至大套砂岩夹泥岩和煤层的陆源细-中碎屑岩沉积建造,厚度可从几百米达几千米。
图6-13 进积型河控三角洲沉积序列(据孙永传等,1985)
图6-14 以潮汐作用为主的河口湾沉积相特征
⑶ 有金三角,还有两个三角是哪
四大毒品产地:
·金三角
“金三角”是指位于东南亚的泰国、缅甸和老挝边境地区的三角地带。
·银三角
“银三角”是指拉丁美洲毒品产量集中的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和巴西所在的安第斯山和亚马逊地区。
·金新月
金新月位于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朗交界的三角地带,因其形状近似新月且又盛产鸦片,故被称为“金新月”。
·贝卡谷地
黎巴嫩的贝卡谷地,沃野千里。然而,随着国内动荡局势的加剧,五颜六色的罂粟花开始在这片千里沃野上盛开。
⑷ 三角洲的分类方法
三角洲的分类依照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1)Fisher等(1969)提出了建设性和破坏性三角洲的二分法,强调了河流、波浪和潮汐作用对三角洲共同作用的结果。
(2)Galloway(1975)在收集了30个近代和古代海相三角洲的资料之后提出了以河控、浪控和潮控为端元的三角图解。
(3)Reading(1978)在他主编的《沉积环境和相》中将三角洲划分为河控、河流—波浪相互作用、浪控、河流—波浪—潮汐相互作用以及潮控五大类。
(4)有人根据沉积物的粒度划分为粗粒三角洲和细粒三角洲(Gould,1960;于兴河,1991)。
(5)有人根据受水盆地的类型划分为海相三角洲和湖相三角洲(锅谷淳和宫田一郎,1990)。
(6)另有学者根据注入受水盆地冲积体的不同类型来对三角洲加以概括,如将冲积扇直接注入受水盆地称为扇三角洲(Megowen,Garner,1970;Gal-lowa,1976;Duton,1980;Miall,1984;李思田等,1988),将辫状河注入受水盆地形成的沉积体称为辫状河三角洲(Mepherson,1987;赖志云等,1991)。
(7)Nemec和Steel(1988)在Holmes(1965)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冲积物物源类型和沉积物特征将三角洲分为二类6种,即冲积三角洲(河流三角洲、辫状河平原三角洲、冲积扇三角洲和碎石锥三角洲)与非冲积扇三角洲(火山碎屑三角洲和熔岩三角洲),该分类扩大了三角洲所包涵的内容和范围。
上述几种分类方案只是众多分类方案中的一小部分,每一种方案都具有各自的优点,适用于某种特定的沉积环境。 Galloway(盖洛韦)提出了三元分类方案。其中有三种极端类型的三角洲:
①河流作用为主的三角洲(河控三角洲)
②波浪作用为主的三角洲(浪控三角洲)
③潮汐作用为主的三角洲(潮控三角洲)
河控三角洲
河流作用为主,平面形态呈长三角形,泥砂输入量大,砂与泥比值低。 天然堤发育好,使分支流河道趋于固定。分支流河口沙坝很发育,它们向前延伸,形成的“指状沙坝”(长轴方向、沉积走向与滨线垂直)。 浪控三角洲
波浪作用大于河流作用,有一条或二条主河流入海,分支流不太发育,输入的泥砂量少,砂与泥比值高,输入的砂泥很快就被波浪作用改造,于是在河口两侧形成一系列平行于海岸分布的海滩沙坝,只在河口处才有较多的沙质堆积,形成向海方突出的河口(鸟嘴状)。巴西圣弗兰西斯科河三角洲为典型实例。
潮控三角洲 低能河流和低能海洋,海岸带比较平坦。潮汐作用强,对河口三角洲沙体作用,结果是,只能堆积成小型三角洲。潮汐双向潮汐流和河流的冲刷作用,常将河流带来的沉积物在河口的前方改造成线状潮汐沙坝。沙坝平行于潮流方向分布,在河口的前方呈裂指状放射分布。如果河流作用再弱,则不形成三角洲,形成海湾。潮汐流将砂带到较远处沉积,使河口形成特征的喇叭形,并向海方向扩展为较开阔的海湾(河口湾)(如杭州湾)。潮控三角洲较少见,有珠江三角洲、越南湄公河三角洲、巴布亚湾三角洲、恒河三角洲。 Galloway的分类方案分出的是极端类型的三角洲,没有说明三端元互相影响的类型。且这三种分类只涉及海相三角洲,而无湖相三角洲。中国学者从中国东部油气勘探的实际出发,在对国内外现代和古代三角洲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中三角洲的发育特点将三角洲分为海相三角洲和湖相三角洲。
【1】海相三角洲
海相三角洲的划分主要参照Galloway(1976)的划分标准,同时结合成国栋、薛春汀(1991)对黄河三角洲的研究成果,将海相三角洲划分为河控、浪控、潮控和复合型4个亚类。 河控三角洲(见Galloway三元分类方案) 浪控三角洲(见Galloway三元分类方案) 潮控三角洲(见Galloway三元分类方案) 复合型三角洲 指河流、波浪、潮汐三者中两种或三种作用共同控制三角洲的形态。复合型三角洲的形成是河流、波浪、潮汐中两个或三个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河流/波浪相互作用形成了多瑙河三角洲;波浪/潮汐/河流共同作用形成的尼日尔爾尔河、湄公河、科珀河三角洲。
【2】湖相三角洲
受水盆地为湖泊时形成的三角洲,分为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吉尔伯特型三角洲。断陷湖盆和拗陷湖盆均有长、短轴之分,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一般发育于盆地的短轴方向,而吉尔伯特型三角洲一般发育在盆地的长轴方向。 扇三角洲 冲积扇直接入湖形成扇三角洲,它一般发育于断陷盆地的陡坡,可细分为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亚相。扇三角洲平原与冲积扇中的沉积特征相似,扇三角洲前缘类似于海相河控三角洲前缘的沉积特点,但其岩性较粗,相带范围较窄。我国中新生代盆地中发育有许多扇三角洲,如辽河西部断陷下第三系的双台子扇三角洲(李应暹,1985),松辽盆地白垩系的英台扇三角洲(李彦芳,1993)。 辫状河三角洲 辫状河直接入湖形成辫状河三角洲。它是在半干旱—半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在离物源区稍远的地形坡度较大的湖盆短轴滨岸地带,由辫状河携带沉积物入湖形成的。分流河道、河口砂坝、远端砂坝和前三角洲泥构成它的主体。我国内蒙岱海发育有典型的辫状河三角洲,如元子沟三角洲及步量河三角洲(王德发等,1991)。古代辫状河三角洲更加发育,如松辽盆地中生代断陷中的辫状河三角洲(李彦芳,1993)。 吉尔伯特型三角洲 曲流河从大型湖泊的长轴方向入湖形成的三角洲就是吉尔伯特型三角洲,亦即经典的曲流河三角洲。由于水体较深或波浪作用较强,曲流河携带的大量碎屑物在河口形成朵叶状、鸟足状或席状三角洲。由于这类三角洲的研究起源于吉尔伯特(Gilbert,1895,1890)对波尼维尔湖(LakeBonneville)Provo三角洲、Fork三角洲和Logan三角洲的描述,并据此提出了前积层、顶积层和底积层的概念以及三角洲的三层结构模式,因而称这类三角洲为吉尔伯特型三角洲。由它建立的模式为广大的三角洲学者所熟悉并一直沿用至今。典型的例子还有美国加利福尼亚小硫溪盆地中的曲流河三角洲。我国松辽盆地白垩系地层中曲流三角洲也相当发育,裘亦楠(1980)对此三角洲有相当深入的分析。此类三角洲蕴藏的油气十分丰富。
三角洲的主要类型有尖头状三角洲、扇形三角洲和鸟足状三角洲。
①尖头状三角洲,如中国的长江三角洲;
②扇状三角洲,如非洲的尼罗河三角洲;
③鸟足状三角洲,如美国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扇形 形成于入海河流含沙量高、河道分汊并经常改道、口外海滨水深较浅的河口区,由泥沙均匀地向海堆积而成,如中国黄河、滦河三角洲。在海水浅波浪作用较强能将伸出河口的沙嘴冲刷夷平的地区,常形成弧形扇状三角洲。中国黄河三角洲就是在弱潮、多沙条件下形成的扇形三角洲。它的特点是:河流入海泥沙多,三角洲上河道变迁频繁,有时分几股入海。泥沙在河口迅速淤积,形成大的河口沙嘴,沙嘴延伸至一定程度,因比降减小,水流不畅而改道,在新的河口又迅速形成新的沙嘴。而老河口断流后,又受波浪与海流作用,沙嘴逐渐被蚀后退,形成扇状轮廓。直至其上再有新河道流经时,这段岸线才又迅速向前推进。因此,随着河口的不断变迁,三角洲海岸是交替向前推进的,并在海滨分布许多沙嘴,使三角洲岸线路略具齿状。 舌形 形成于入海河流含沙量较高、汊道众多的河口区,其河口沙坝经波浪改造连接而成,如苏联勒拿河三角洲。 弓形 发育于入海河流含沙量不多、有潮汐作用的河口区,由河口附近沙体堆积为向海凸的弓形,如非洲尼日尔爾尔河三角洲。 鸟足形 形成于入海河流含沙量较高、河流作用占优势的河口区。所堆积构成的沙嘴,平面形态似鸟足而得名,以美国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最为典型。
在波浪作用较弱的河口区,河流分叉为几股同时入海,各叉流的泥沙堆积量均超过波浪的侵蚀量,泥沙沿各叉道堆积延伸,形成长条形大沙嘴伸入海中,使三角洲外形呈鸟足状。由于这种叉道比较稳定,两侧常发育天然堤,天然堤又起着约束水流的作用,使叉流能够继续向海伸长。天然堤一旦被洪水冲积,就会产生新的叉流。美国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就是一个典型的鸟足形三角洲。在注入湖泊的河口,也常见有鸟足形三角洲。如我国的鄱阳湖、滇池等湖泊沿岸发育有许多大小不一的鸟足形三角洲。 尖嘴形 发育于入海河流含沙量不多,波浪作用较强的河口区,由主流河口堆积成突出于海中形成,如埃及尼罗河三角洲。 河口湾形 发育于潮汐作用和波浪作用强烈的喇叭状河口区,由河口湾被河流泥沙充填而成,如南亚恒河三角洲。
⑸ 历史:什么是金三角银三角
金三角是指位于东南亚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边境地区的一个三角形地带,总面积为19.4万平方公里。
这个地区因在地图上呈三角形而且盛产鸦片而得名,这里从18世纪法国人在这里推广鸦片种植开始到20世纪60年代,这个地区已成为以盛产鸦片闻名世界的四大毒品产地之一,这里成了罂粟种植、提炼、贩运和走私的黄金地带。
长期以来,这里一直活动着多股反政府武装和其他毒品武装,故又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
银三角是指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和巴西所在的安第斯山和亚马逊地区。这一地带总面积在20万平方公里以上,由于盛产可卡因、大麻等毒品而闻名。
银三角的产出基本就是美国专供,这里是全世界最大的古柯和可卡因产区,仅仅秘鲁、哥伦比亚和玻利维亚三国可卡因的产量超过全球总量的98%,全球古柯叶的种植面积为22万公顷。
(5)巴西的三角形是什么扩展阅读
金三角处于泰国、缅甸和老挝之间的三不管地带,也可以叫“管不了”地带。金三角地区丛林密布、道路崎岖,杂居着泰、缅、老各国的少数民族,由于与外部文明世界联系不多,这里生产方式落后,民风剽悍。
虽然金三角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但由于地处偏僻,政府鞭长莫及,故而当地的百姓有着长期种植罂粟的传统。尽管历朝历代政府都对鸦片种植深恶痛绝,但始终不能根除这颗毒瘤,好在当时技术落后,所以整个二十世纪之前这里的鸦片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不成气候。
可是欧美列强注意到这里之后一切都变了,因为西方世界对毒品需求的与日俱增,毒品的种植量也水涨船高。英、法、美等国先后到这一地区传授种植和提纯的技术,并定向对鸦片进行收购,因此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形成了第一个毒品生产的高潮。
此后鸦片的产量越来越多,到六十年代的时候从几十吨飙升到两百吨,到1988年的时候竟然升至一千吨以上,且三年之后就达到了不可思议的三千吨,足以满足全世界两年的毒品需求。不仅产量惊人,金三角地区海洛因的纯度之高,在全世界也是“有口皆碑”。
⑹ 请问"金三角,银三角,金新月"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啊
1、金三角: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边境地区的一个三角形地带。
2、银三角: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和巴西所在的安第斯山和亚马逊地区。
3、金新月: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朗交界的三角地带。
金三角的范围包括缅甸北部的掸邦、克钦邦、泰国的清莱府、清迈府北部及老挝的琅南塔省、丰沙里、乌多姆塞省,及琅勃拉邦省西部,共有大小村镇3000多个。总面积为19.4万平方公里。“金三角”地区大部分是在海拔在千米以上的崇山峻岭,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土壤肥沃。
金三角的地貌特征:
此处交通闭塞、山峦叠嶂,总面积约15~20万平方公里。高低起伏的山脉形成了立体性的气候,山脚的人酷热难当时山顶的人可能要围在火塘边才可以抵御寒冷,相对来说高海拔地区的自然条件比较差,人们的生活要更困难。
气候环境:
该地区平均海拔高度为1500-3000米,土地肥沃,气候温湿。亚热带的长时间的日照使这里有足够的阳光促使各类植物的生长,东南亚的季风带的变化使这里形成了干湿两季,夏季西南季风从海上带来大量湿热性水分形成充沛降雨时形成湿季,东季北方干冷季风带影响时形成了旱季,这种周期性的变化调节着当地生物的节律。
生态河流:
湄公河是“金三角”形成的又一个重要地理原因,它从中国西北的青海径直向南流去,穿过了中国、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及柬埔寨六个国家,全长4009公里的河道将东南亚的崇山峻岭拦腰切断,加上山脉之间众多的深谷和湍急的支流,造成了无数的峡谷和绝壁,形成了大片的交通死角。由于以上特殊的地理原因,金三角地区在经济和文化方面与发达地区的联系较少,相关国家中央在很长时间内难以对金三角地期进行深入或有效的控制。
⑺ 巴西标志性建筑有哪些
1、巴西议会大厦
巴西议会大厦矗立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市的核心三权广场上,建于1958~1960年,设计人是巴西建筑师尼迈耶。
整幢大厦水平、垂直的体形对比强烈,而用一仰一覆两个半球体调和、丰富建筑轮廓,构图新颖醒目。在巴西灿烂的阳光下,它就象是一曲恢宏的乐章,自由自在地歌唱着,使人震撼,令人陶醉。
⑻ 有一张纸币,上面是BABCO CENTRAL DO BRASIL,1000元的,上面还有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好像是额外印上去
“BANCOCENTRALDOBRASIL”是葡萄牙语“巴西中央银行”的意思,你的这张纸币是巴西纸币。你的是巴西旧版货币:1000旧克鲁扎多CRUZADO改作1新克鲁扎多CRUZADONOVO。那个三角形是改值戳,原来巴西流通的货币单位是旧克鲁扎多,但是后来这个货币单位作废了,取而代之是新的货币单位新克鲁扎多。但是巴西国库里还有很多新的旧克鲁扎多,为了节约纸张和弥补新钞印刷时间的缺失,巴西就直接在旧克鲁扎多纸币上按新旧货币兑换比率(1000:1)来加盖改值戳,于是这些旧版货币就改头换面成为了新版货币新克鲁扎多。
这是原1000旧克鲁扎多纸币
⑼ 巴西地图是什么形状
巴西的轮廓形状像个锤子或者三角形。
巴西联邦共和国(葡萄牙语: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简称“巴西”,国名源于巴西红木。[1]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享有“足球王国”的美誉。国土总面积854.74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2]总人口2.02亿。与乌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十国接壤。巴西共分为26个州和1个联邦区,州下设市。
⑽ 巴西面值1000元的纸币上正面一个正三角是什么意思
你说的是巴西旧版货币:1000旧克鲁扎多CRUZADO改作1新克鲁扎多CRUZADONOVO。那个三角形是改值戳,原来巴西流通的货币单位是旧克鲁扎多,但是后来这个货币单位作废了,取而代之是新的货币单位新克鲁扎多。但是巴西国库里还有很多新的旧克鲁扎多,为了节约纸张和弥补新钞印刷时间的缺失,巴西就直接在旧克鲁扎多纸币上按新旧货币兑换比率(1000:1)来加盖改值戳,于是这些旧版货币就改头换面成为了新版货币新克鲁扎多。
这是原1000旧克鲁扎多纸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