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关地理知识的论文如何写,需要注意什么,请详细一点,谢谢
地理小论文写作的一般方法: 一、确定小论文的论题 一篇小论文能否写得成功,确定论题是很重要的。确定论题时,要充分考虑探索性与量力性结合的原则。所选论题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索性,这种科学探索又是在中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与能力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努力可以达到的。如清华附中高中学生选的“北京市风能利用前景”的论题、“古北口地区长城考察及其开发建议”的论题,均是如此。由于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索性,学生在小论文活动中便会兴致勃勃,劲头十足。 确定论题时,也要考虑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的原则。小论文应有严格的科学性,同时,中学生搞小论文活动应有教育意义,要达到一定的地理思想教育目的。 因之,地理小论文的选题是和地理课外教学实践活动的内容密切联系的,所选论题,实质上就是一项地理课外教学实践活动项目的主要内容。 二、搜集资料,熟悉前人工作经验 论题确定之后,也就是围绕这论题的课外活动项目的内容确定之后,应在教师指导下收集前人的资料,熟悉前人是怎样工作的,已经有了哪些成果,还存在哪些待解决的问题;这都可作为自己进行小论文写作活动时的重要参考资料,常常能够对自己的小论文写作起到重要作用。 三、实地调查,获取真知 没有实际调查研究和测试的详实材料,小论文是写不出来的。小论文的论题一经选定,就应考虑这篇文章的粗略提纲,根据提纲,去做有计划、有目的的地理调查研究和测试工作,以获取第一手材料。这样小论文写作便有了坚实的基础。否则,便只是前人地理资料的综合整理,而不是地理小论文,两者是有严格的区别的。 四、理论探讨,提出论点 在实地调查、测试,取得足够的第一手材料之后、中学生应围绕论题进行理论上的探讨,通过探讨,形成小论文的基本观点论点。中学生的选题,题目一般是不大的,其地理调查研究活动的地域范围也比较狭小,所用方法也是与中学教育相适应的简单易行的方法,不可能涉及高深的理论问题。纵然如此,在中学生所进行的理论探讨中,一定要经过提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要做到“小中见大”,要能反映出地理科学的理论和规律来,要写出自己的新颖见解,有一定的理论色彩。 五、谋篇布局,安排好小论文的结构 小论文与一般的科学论文在文章结构上相似,一般也分:序言、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 序言,主要介绍写作目的和意义或介绍一下全文,要简明扼要。 本论,是小论文的主体,是揭示调查研究和测试成果的重要部分,要详细写。介绍材料要充分,阐明观点要透彻,如有创见要勇敢地提出。文章要有理有据,有说服力。 结论,是小论文最后一个部分,是在本论的基础上,对全文作出概括性结论,明确地提出问题的性质、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尚待解决的问题。 显然,地理小论文的写作是中学地理课外教学实践活动中比较高层次的一种活动形式,具有一定难度。要求辅导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只有善于进行地理调研和论文写作的老师,才能辅导学生写成较成功的地理小论文。 除了地理小论文之外,也可以在中学生中开展其它地理写作活动,如写地理小品、地理课外阅读报告、地理游记等等。这些地理写作,既然不叫地理小论文,要求当然也不同,但都可以达到扩大地理知识面,给人以某种启迪的作用。
B. 关于巴西的地理小论文
巴西的地理位置及邻国
(1)地理位置: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大西洋西岸,大部分国土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是世界上占有热带面积最广的国家,也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还是领土和人口皆居世界第五位的着名大国。
(2)邻国:巴西的邻国众多,主要有北部的委内瑞拉、哥伦比亚,以及西部的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阿根廷、乌拉圭等,可以说,南美洲大部分国家是它的邻国。
巴西的自然环境特征
(1)地形:巴西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北部为亚马孙平原,占国土面积1/3,南部为巴西高原,占国土面积2/3。
(2)气候: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其气候特点是湿热。巴西是世界上占有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境内l/3为亚马孙平原,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降水丰富;2/3为巴西高原,属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旱季和雨季分明。
(3)河流:巴西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所有河流全部注入大西洋。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长度仅次于尼罗河,居世界第二。亚马孙河流域覆盖有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被称为“世界之肺”。
(4)资源:①巴西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区和巴西高原的热带草原上动植物种类繁多,生物资源丰富。亚马孙平原内森林茂密,人烟稀少,动植物种类繁多,被称为“世界动植物王国”。
②巴西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铁的储量居世界前列,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上,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二位。锰的储量也很大,是世界四大产锰国之一。但是煤、石油资源短缺。
③巴西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水力发电占全国发电总量的90%以上。
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1)人口:巴西人口数量大约1亿7千万,是世界人口数量第五大国,9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带。这里海上交通便利;气候温暖湿润,适于人们居住;开发较早,经济发达。
(2)人种:巴西的土着居民印第安人是黄种人,随着黑人奴隶被贩卖到拉丁美洲。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之间通婚普遍,形成特殊的混血人种。在巴西,以自种人为主,占总人口一半以上;混血人种其次,约占40%;黑种人占6%;印第安人不到l%;黄种人最少,主要包括印第安人、日本人和华人。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玛雅文明以及独特的艺术文化。
在巴西这个民族的大熔炉里,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成具有特色的拉丁美洲文化。热情的桑巴舞、盛大的狂欢节以及世界一流的足球运动,无不透射着这个民族的活力与激情。
(3)居民语寿:通用葡萄牙语。
(4)居民宗教:多信奉天主教。
(1)二战以前,由于受殖民地主义的长期统治,巴西经济落后,以单一出口农矿产品经济为主,殖民初期出口木材,l6世纪种植甘蔗,17世纪出口矿石,l9世纪种植、出口咖啡等。成为世界上的“咖啡王国”。
二战结束后,巴西发展了多种经济结构,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农业仍是巴西重要的基础部门。
(2)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巴西铁矿储存量大,质地优,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主要分布在国土的东南部,巴西主要的矿产资源是铁、锰、金、钨等;巴西水力资源丰富,能源矿短缺,为弥补煤和石油的不足,巴西和巴拉圭合作,在西南边境的巴拉那河上修建了着名的伊泰普水电站,年发电量达800亿千瓦时。
巴西的主要工业部门有汽车制造、纺织、钢铁、造船、石油、化工等。其中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已经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之列,重要的工业中心有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它们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邻近铁矿区的地区。
(3)巴西的农业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主要有咖啡、甘蔗、剑麻、香蕉、大豆等。其中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咖啡豆、蔗糖、橘汁成为巴西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热带雨林的危机
(1)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湿热
(2)亚马孙河流域——地球上最大的热带雨林,60%在巴西境内。
热带雨林的作用
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调节全球气候;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环境问题:森林遭受破坏,水土严重流失,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全球气候也将受到影响,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保护热带雨林:可持续发展——《21世纪议程》
巴西政府已经制定了《我们的大自然计划》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城市化问题
(1)分布:巴西的人口90%以上集中在东部沿海,巴西高原和亚马孙平原人口稀少。巴西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且大城市十分集中。
(2)城市:人口超过l 000万的特大城市有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圣保罗是巴西最大城市和工业中。里约热内卢是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港口,新建首部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上。
(3)城市化问题:巴西城市人口占人口总数的3/4。人口高度集中,城市化速度过快,带来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污染严重等。
(4)解决措施:巴西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解决城市化问题,如把首都迁到巴西利亚,一方面加强了对内地的开发和管理,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城市规模过大所造成的城市化问题。
C. 地理小论文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或技巧吗
地理论文最好要抓至一个方面来写,因为地理涉及面极广。如果天马行空,极可能会收不住尾,且会造成泛泛而谈的情况。
范文:
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指全球大小不同的自然综合体内部的各要素和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内部具有相对一致性、外部具有独特性的整体。地理环境中各要素和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地理环境中这一要素影响另外的要素,这一要素的变化影响到另外要素的变化。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及信风带控制的大陆中心和大陆西岸,由于常年受到副高下沉气流及来自内陆的信风控制,因此,气候极其干燥。由于水分不足,地表径流浅或全无,物理风化强烈,风成作用盛行,形成大片沙漠、砾漠,植被稀疏,动物则因食物不足而相当贫乏。以上各要素之间是一环扣一环,一个要素影响另外的要素。当其中一个要素发生变化时,其它要素因受其影响,相应的也会发生变化。如人类在沙漠地区引水灌溉,改变水这个要素,就会使其它因素以及整个地理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沙漠中的绿洲。
又如,在赤道两侧,一般是热带雨林地区,但在赤道两侧的安第斯山脉和东非高原,由于地形这个要素发生了变化,引起其它要素以及整个地理环境也发生变化。安第斯山脉地理环境呈垂直分布,而东非高原则属热带草原景观。另外,地理环境各要素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如赤道两侧低平地区,由于全年高温多雨,因而生长茂密的热带雨林,地面发育着砖红壤,森林内生活着多种动物,在这里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是原因,茂密的热带雨林等是结果。但在某些热带雨林地区,由于人为的滥伐,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反过来也会影响气候、土壤、动物等,使整个地理环境发生变化,出现草原及半荒漠景观。显然,在这里植被的变化是原因,其它要素的变化却成了结果。
其次,地理环境中,这一部分会影响到另外的部分,这一部分的变化,会影响到另外部分的变化。如北美洲和欧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的西风带,欧洲位于亚欧大陆的西侧,北美洲位于两大洋之间,但欧洲气候海洋性显着,而北美洲却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北美西部高山高原地区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暖湿西风深入内地,使太平洋的影响仅局限于太平洋沿岸一带,而对东部广大地区的影响则很小,完全不可能同大西洋对欧洲气候的影响相比。由于气候不同,导致两洲地理环境差异显着,这说明北美高山高原地区对整个北美地理环境特征的形成有巨大的影响。
又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同纬度地区地理环境不同:东部圭亚那高原及奥里诺科平原为热带草原地区,同纬度西侧为热带雨林区;东部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区,同纬度西侧为热带草原及热带荒漠区;南纬40°以南,西侧为温带森林区,东侧巴塔哥尼亚高原则为温带半荒漠及荒漠区。显然,安第斯山脉对南美东、西部地理环境的分异起着重要作用。即安第斯山脉这部分影响了它东西两侧的部分。再如,在地质史上存在冰期和间冰期,冰期时,大量地表水以冰层的形式被固结在陆地上,由此引起海平面下降,大陆架露出海面,结果使陆地面积扩大,轮廓发生变化,陆上动植物分布也发生变化。同时,海平面下降还引起流入海洋的河流侵蚀基准面下降,河流下蚀作用加强,河谷下切更深,陆地地形分割剧烈;间冰期,固结在大陆上的冰层消融返回海洋,海平面上升并淹没了大陆架,陆地面积缩校同时,海平面上升,提高了陆地河流的侵蚀基准面,河流下切力减弱,陆地地形分割也不厉害。
以上表明大陆部分冰川的伸展与退缩,影响范围扩及全球。在这里,显然冰川的扩大与收缩是原因,其影响是结果,但另一方面,冰川的伸缩又是许多原因造成的。这里,同样也可以看出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各部分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原因和结果是可以互换位置的。
再次,全球大小各级自然综合体内部,任何一个要素和部分的发展变化,都要受到整体的制约。自然综合体一经形成就具有稳定性,其内部各要素和各部分是整体不可分割的部分,要单独改变其中任一要素和部分是困难的。当然,在人类强有力的影响下,地理环境也会发生局部的变化,如由于人工灌溉、沙漠地区可以出现局部绿洲;由于人为滥伐,热带雨林可以局部出现草原及半荒漠景观,但一旦人类的影响停止,让其自然发展,只要大气环流形势不变,最终地理环境仍然要恢复它原来的面貌。这表明任何一个要素和部分的发展变化都要受到地理环境整体的制约。
以上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和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内部联系密切、具有相对一致性,外部具有独特性的整体。其中部分要素的变化,影响着整体,反之,整体也制约着部分要素的发展变化。
以这篇论文为例,它明确了主题。所就好写多了,你完全可以利用它的格式,自己再选一个主要研究方面来写。
D. 地理论文怎么写
学生写地理小论文包括选择好题目,搜集材料,确立论点,写作修改等几个方面。
一、选用合适的题目
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选用合适的论文题目。如属侧重理论探讨性质的地理论文,需要广泛阅读这方面的书刊文章。运用地理基本原理和地理事实材料论证、补充或否定某一学说、假说或理论等。如属侧重于实际应用方面的地理论文,需要在积累、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某一地理现象,解决某一地理问题。
一般来说,小论文题目选择要建立在观察地理、地质现象,搜集地理资料的基础上。例如,教师带领学生考察幕阜山以后,可以拟定大桥河的成因,鲁溪洞的特点及成因,喀斯特地貌与溶洞。又如,参观武宁湖畔万福工业园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谈谈万福工业开发区与武宁湖的环境关系等。题目要具体,不宜太大,否则,学生不容易把握。
二、搜集可靠的资料,充实论据。
搜集资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阅读文献材料,了解别人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提出了哪些见解,提供了哪些资料,以便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充实、提高和发展。老一辈科学家,他们多年辛勤劳动所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可作为写作参考或佐证。引用这些资料写出来的论文不仅有较大的说服力,而且大大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扩大了学生的思路,充实了学生的论据。
三、确立清晰的论点
这里的论点是指对某个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观点和见解。例如:以“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原因”为题的论文,其论点应确定为1.稳定的政治局势2.完善的金融机构3.开放的外汇市场,宽松的金融管理。4.强大的经济实力量5.方便快捷的联络。根据这些论点,从而得出纽约具备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的优越条件的结论。
四、写作并修改论文
指导学生编拟并修订写作提纲,着手撰写地理小论文。在论文中提出地理论点,用地理学的理论和事实材料论证论点,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可靠,结论准确。一篇好的文章,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和简单明了的结尾。
指导学生写论文,教师必须有较高的地理修养、实践经验和写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指导工作。
E. 地理论文怎么写
1、积累资料:资料来源可从地理课堂中来;课后的教学反思、辅导学生;教研活动;课题研究;网络资料等,平时做个有心人,不断积累丰富的资料,为论文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2、精选论题:一个好的题目是吸引编辑和读者的最关键的步骤,论文标题的切入口宜小,对于一般的一线教师来说,最好和实践教学经验类的标题为主,例如地理培优策略、地理命题编写的要领,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心得等等。
3、精心论证:围绕论点或者大论题包括每段的小论题或者中心句,作详细的论证,论证的案例最好是来自自己的学校、自身的经验,有独特性和新颖性,这样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文章的原创性。
4、细心修改:有人认为好的文章是靠修改出来的,这个观点也是非常符合本人的写作实际,发表的论文也不少了,不少的文章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却,经过自己的修改,或者借助同事、专家的指点明显地有很大的改观,毕竟每个人的观点都是有差异性的,文章的结构、语句、字词都是可以得到不断的改善。
F. 地理论文。内容:你想去的大洲是哪个,为什么
是我我就去澳洲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面积居世界第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和巴西,约相当于五分之四个中国。它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由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等岛屿组成。澳四面临海,东南隔塔斯曼海与新西兰为邻,北部隔帝汶海和托雷斯海峡与东帝汶、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相望。面积769.2万平方公里。占大洋洲的绝大部分。海岸线长36735公里。虽四面环水,沙漠和半沙漠却占全国面积的70%。在东部沿海有全世界最大的珊瑚礁群──大堡礁。海岸线长达37521公里。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澳大利亚的地形很有特色。西部和中部有崎岖的多石地带、浩瀚的沙漠和葱郁的平顶山峦,东部有连绵的高原,全国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拨2230米,在靠海处是狭窄的海滩缓坡,缓斜向西,渐成平原。沿海地区到处是宽阔的沙滩和葱翠的草木,那里的地形千姿百态:在悉尼市西面有蓝山山脉的悬崖峭壁,在布里斯本北面有葛拉思豪斯山脉高大、优美而历经侵蚀的火山颈,而在阿德雷德市西面的南海岸则是一片平坦的原野。
墨累河和达令河是澳大利亚最长的两条河流。这两个河流系统形成墨累-达令盆地,面积约10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大陆总面积的14%。最长河流墨尔本河长3490里。艾尔湖是靠近大陆中心一个极大的盐湖,面积超过9000平方公里,但长期呈干涸状态。
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虽然时差与中国(含港澳台)只有2-3小时,但是季节却完全相反。12月-2月为夏季,3月-5月为秋季,6月-8月为冬季,9月-11月为春季。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于2亿年前,具有独特的地理和特点,澳大利亚跨两个气候带,北部属于热带气候,每年11月-次年04月是雨季,11月到第二年的4月是旱季,由于靠近赤道,1月-2月是台风期。澳洲南部属于温带气候,四季分明。澳洲内陆是荒无人烟的沙漠,干旱少雨,气温高,温差大;相反在沿海地区,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呈明显的海洋性。
参考资料:http://..com/link?url=-QaJb2gqOHKVWrhRFrVHEEHJr7c-X2w8g_NJP6WCZKxTy
G. 啊啊啊啊~~~地理小论文怎么写啊
首先,要写一个独聚匠心的题目,一吸引读者的好奇心[暂不举例(呵呵,我也没想出来个好题目,靠你自己啦!)]
然后,内容要新颖,不要沉迷与老套,这个就要靠你自己去搜集一些真实可靠的资料了,要有说服力的!加上你自己独特的见解,等让人心服口服!
最后,一切准备就绪,接下来,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项,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流淌的把你所搜集的资料和你独特的见解联系起来,然后写下来!
这样,就可以写出一篇出色的论文了,(切记,句子不要过于华丽,也不要过于朴实)
H. 巴西的地理内容
巴西
1.南美洲位于西半球南部,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临加勒比海,西北角与中美地峡相连,南隔德雷克海峡同南极洲相望
2.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五大国。
3.巴西的土着居民是印第安人。居民是由白种人、黑白混血种人、黑种人构成。在这个民族的大熔炉里,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拉丁美洲文化(文化融合的例子:桑巴舞、足球、狂欢节)。巴西通用语言为葡萄牙语,其他的拉美国家通用西班牙语
4.巴西境内的世界之最: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亚马孙河、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是世界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5.主要地形区
主要地形区 面积占全国的比重 气候类型
巴西高原 2/3 热带草原气候
亚马孙平原 1/3 热带雨林气候 6.巴西铁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东南部是铁矿石主要分布地区,伊塔比拉露天铁矿石巴西最大的铁矿山。在现代工业方面,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已经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巴西是南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7.由巴西和巴拉圭合资修建的伊泰普水电站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水电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农业是巴西重要的经济基础部门。热带经济作物,如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咖啡豆、蔗糖、橘汁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8.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提供良好的生境、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木材、调节全球气候。
9.受破坏的原因:修路、砍伐优良木材、发展采矿业、开辟大型农牧场、垦荒。
10.带来的后果:亚马孙地区的开发,引起了深刻的环境问题。森林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11.措施:巴西政府在1990年向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提交了《巴西环境报告》,表明了改变以往以环境为代价的开发方式,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开发方式的决心。
12.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21世纪议程》,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念被世人接受,并开始付诸实践
13巴西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且大城市十分集中。人口过渡集中引发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
主要城市:圣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也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首都是巴西利亚;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