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巴西历史
巴西历史
巴西联邦共和国位于南美洲东部。面积 8511965平方公里。人口 13556万(1986),白人约占54%,混血种人约占38%,其他为黑人、印第安人等。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首都巴西利亚。
葡萄牙人殖民统治时期(1500~1822) 巴西古代印第安人主要属于图皮-瓜拉尼、热斯、加勒比、努阿鲁亚克等 4个部落集团。16世纪以前,尚处于原始公社阶段。
1500年葡萄牙探险家P.┭.卡布拉尔率船队横渡大西洋,4月22日发现了这块陆地,并宣布为葡萄牙属地。当地盛产一种叫做“巴西木”的红木,从中可以提炼出当时被认为十分贵重的染料,所以欧洲人后来就以“巴西”称呼这一地区。1530年,葡萄牙王室派M.A.de索萨率领移民到巴西。1532年葡萄牙殖民者开始建立居留地,1534~1536年将巴西沿海至《托德西利亚斯条约》划定的界线以东地区,划分成14个“封地”,作为世袭领地分封给封建主统治。1549年王室委任T.de索萨为第一任总督,统一管辖各“封地”,并建萨尔瓦多城(又称巴伊亚)为首府。此后,葡萄牙移民逐渐增加。1580年,葡萄牙王位为西班牙王室继承,国土被合并于西班牙;西班牙王室在葡萄牙设立印度及海外领地事务院,负责管理巴西。1624年,荷兰人占领巴西东北部大片土地,一直统治到1654年。1640年葡萄牙恢复独立,另设海外事务院管理巴西。1763年葡萄牙政府把巴西总督首府从萨尔瓦多迁往里约热内卢。
在殖民统治初期,葡萄牙人为寻找黄金和捕捉印第安人为奴隶,不断扩张巴西疆土。封建领主把大批掠夺来的土地赏给有功的军官和移民,于是在巴西逐渐形成许多大庄园和大种植园。殖民者强迫捕捉来的印第安人从事奴役性的繁重劳动,大批印第安奴隶被残酷折磨而死,或是逃亡丛林地带。由于劳动力不足,1532年起殖民者开始从非洲运入黑奴,至1585年巴西已拥有 1.4万多黑奴,成为当地的主要生产者。殖民地经济以农业为主,咖啡、棉花和甘蔗种植业以及畜牧业都有较大发展。1694年在米纳斯吉拉斯州发现大金矿,1729年又发现丰富的金刚石矿,采矿业随之发展起来。
面对殖民者的压迫和奴役,巴西人民不断掀起反抗斗争。1558年印第安艾莫雷人与邻近部落结成联盟,几乎把葡萄牙殖民者赶出两个“封地”。1572年,起义的印第安人曾占据 300多个村庄。1686年巴西东北地区爆发 1.5万多印第安人参加的暴动,最后迫使葡萄牙殖民者求和。1750~1756年,瓜拉尼部族反对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的战争,曾把耶稣会教士争取到自己一边。由于人民的反抗斗争,葡萄牙王室被迫于18世纪多次颁发禁止以印第安人为奴的敕令。与此同时,黑奴的斗争也十分激烈。1630~1697年,黑奴在伯南布哥举行起义,并按照非洲社会的组织形式成立了“帕尔马雷斯共和国”(见帕尔马雷斯起义)。巴西的土生白人不满宗主国的歧视,也不断举行起义。1660~1666年间,里约热内卢和累西腓的居民发动起义并夺取政权,最后遭到镇压。1684年,马拉尼昂的土生白人在贝克曼领导下,成立由贵族、僧侣和商人联合组成的洪达,逮捕地方当局代表。1710~1711年,伯南布哥地区的土生白人也举行过大起义。
18世纪末,随着种植园经济和工商业的发展,巴西人民要求摆脱葡萄牙统治和争取民族独立的呼声日益高涨。1789年,蒂拉登特斯在米纳斯吉拉斯密谋组织武装暴动,要求建立共和国,因叛徒告密而失败。1798年,在巴伊亚又发生了反对葡萄牙殖民统治的秘密活动,亦遭镇压。这些斗争推动了巴西独立运动的发展。
1807年,葡萄牙王室为躲避拿破仑一世入侵,逃往巴西里约热内卢。1815年12月,若昂亲王为缓和巴西人民的反抗情绪,宣布巴西与葡萄牙处于平等地位,成立葡萄牙-巴西-阿尔加维联合王国。1816年,若昂亲王即位,任“联合王国”国王,称若昂六世。葡萄牙王室驻巴西期间,采取了一些改良措施。如开放巴西港口,取消王室的垄断专营政策,出版报刊,建立剧院、图书馆、学校和医院等。但若昂六世的腐朽统治,引起人民不满。1817年伯南布哥人民起义,成立共和国,结果遭到镇压(见伯南布哥起义)。1820年葡萄牙本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821年若昂六世将王室迁回葡萄牙,并任命王子佩德罗为巴西摄政王。同年,葡萄牙议会向巴西下达各省直属里斯本的命令,并令佩德罗立即返回葡萄牙。这些命令激起了巴西人民的愤怒,独立运动席卷全国。佩德罗为保持布拉干萨王族的统治地位,于1822年9月7日宣布巴西独立,成立巴西帝国,接着加冕称帝,称佩德罗一世。1824年巴西颁布宪法。1825年,葡萄牙承认巴西独立。
帝国时期(1822~1889) 巴西帝国成立后,布拉干萨王朝的体制和葡萄牙贵族势力原封未动,大庄园制和奴隶制依然存在,巴西在经济和政治上都依附于英国。佩德罗一世实行专制统治,1823年强行解散议会,接着又用武力镇压了东北部伯南布哥等省的共和派起义。1825~1828年巴西与阿根廷进行争夺乌拉圭的战争(见乌拉圭战争),以失败告终。专制统治引起人民群众广泛不满,战争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社会矛盾,黑人也不断举行起义。1831年里约热内卢等地的居民发动起义,军队也加入起义者的行列,最后迫使佩德罗一世让位给他 5岁的儿子,即佩德罗二世。
佩德罗二世即位后, 由三人摄 政委员会主持政务。1833~1849年,巴拉、南里奥格兰德、巴伊亚、马拉尼昂和伯南布哥等省先后爆发大规模人民起义,基本目标是取消君主制、废除苛捐杂税、建立共和国和实行联邦制,最后均遭镇压。佩德罗二世于1840年 7月提前亲政。他利用30年代中期出现的两个重要政党-保守党和自由党交替管理政务,自己则保持最后裁决权。执政期间,工农业有所发展,咖啡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左右,橡胶在对外贸易中占有显着地位,资本主义因素日益增长,欧洲移民大量增加。但奴隶制度和专制统治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长年对阿根廷和巴拉圭的战争又加重了人民的负担。70年代后,巴西人民掀起大规模的废奴与共和运动。1888年5月13日,帝国政府被迫宣布废除奴隶制。1889年11月15日,军队与共和党人联合推翻帝国,组成以M.D.da丰塞卡为首的临时政府。
共和国建立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889~1945) 1891年 2月24日,国会通过宪法,定国名为巴西合众国。25日举行选举,丰塞卡当选为首届总统。共和国成立后,大种植园经济仍占主要地位。工农业生产有所增长。20世纪初,巴西咖啡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75%以上。资本主义因素进一步发展,但人民群众的生活并未改善,工人罢工、农民夺地、士兵起义不断发生。1893~1897年,巴伊亚腹地发生卡努杜斯农民起义;1911~1916年,南部地区发生康特斯塔多农民战争。20世纪初,工人运动兴起。1922年巴西共产党成立。1924年,以“尉官派”为主的军人举行起义,而后称为“普雷斯特斯纵队”的起义部队转战 13州,行程2.5万多公里,坚持战斗到1927年,给地主资产阶级的统治以沉重打击。1929年,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巴西陷入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之中。1930年10月,巴西几个州同时发生反政府武装暴动,以G.D.瓦加斯为首的自由主义者同盟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建立了新兴资产阶级与自由派地主的联合政权。11月初,瓦加斯就任临时政府总统。1934年临时政府颁布新宪法。同年瓦加斯当选正式总统。他执政期间,宣布将地下资源收归国有,采取优先发展民族工业和实现农业经济多样化的方针,使经济有较大发展。1937年他解散所有立法机构和政党,进一步巩固了独裁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瓦加斯政府保持中立。1942年对德、意宣战。大战期间,巴西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加速发展本国经济。1945年瓦加斯辞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巴西(1945~1985) 1951年,瓦加斯再次当选总统,进一步推行发展民族经济的政策,采取了一些抵制外资的措施,经济有较大的发展。1954年发生军事政变,瓦加斯自杀。1956年起,J.库比契克·德奥利韦拉、J.da S.夸德罗斯、J.B.古拉特先后任总统。他们基本上继承了瓦加斯的发展民族经济的政策。1960年将首都迁到巴西利亚(见彩图)。1964年3月31日,军人发动政变,推翻古拉特政府,建立了以H.C.布朗库为总统的军人政权。此后,C.席尔瓦、E.G.梅迪西先后任总统。这 3届军政府在政治上取消民主制度,实行独裁统治;经济上鼓励利用外资,限制通货膨胀,对财政经济机构进行改组,促进了经济发展。1968~1973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 10%以上。1969年 10月30日改国名为联邦共和国。1974~1979年E.盖泽尔任总统,提出逐步实行有控制的“民主开放”政策。1974年8月15日,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79年3月,J.B.de菲格雷多就任总统。他继续推行“民主开放”政策,采取了一些准备向文官执政过渡的措施,如实行大赦,恢复多党制和州长与联邦参议员直接选举制等;对外实行独立外交,宣称巴西属于第三世界。1974~198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 7.1%。1981~1983年经济衰退,国内生产总值累计下降10.6%。1984年经济缓慢回升。目前巴西的经济实力居拉美首位。1985年巴西民主运动党和自由阵线党联合竞选获胜,由坦克雷多任总统。同年坦克雷多病逝,由副总统J.S.科斯塔接任总统。新政府把“和平、自主、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定为外交政策的最高原则。
B. 中国古代的"巴西"是指现在的哪个地方
中国古代的"巴西"是指现在的四川一带。
巴郡是中国古代的郡级行政区,辖今天重庆和四川两省部分区域。
秦于秦惠文王后元9年(前316年)置巴郡。
东汉兴平元年(194年),益州牧刘璋将巴郡一分为三:垫江以北为巴郡,江州至临江(今重庆忠县)为永宁郡、朐忍(治今重庆云阳县)至鱼复(治今重庆奉节县)为固陵郡。
建安六年(201年),永宁郡复称巴郡,郡治江州县。南齐移治今重庆巴南区。
隋开皇三年(583年)巴郡废。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渝州为巴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又改巴郡为渝州。至此,巴郡的名称不再使用。
C. 巴西的历史沿革
古代巴西为印第安人居住地。
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抵达巴西。他将这片土地命名为“圣十字架”,并宣布归葡萄牙所有。由于葡殖民者的掠夺是从砍伐巴西红木开始的,“红木”(Brasil)一词逐渐代替了“圣十字架”,成为巴西国名,并沿用至今,其中文音译为“巴西”。
16世纪30年代葡派远征队在巴建立殖民地。1549年任命总督。其后整个殖民地在葡萄牙统治下,顺着大西洋沿岸结成一体。1555年法国入侵,占领了相当于今天的里约热内卢的地方,打算在南美设立一个法属殖民地的据点。然而由于法国人无法自欧洲吸引殖民者前来,所以终于在1565年被葡萄牙人逐出里约。两年之后,葡萄牙人创建了里约城。葡萄牙人在巴西殖民地的上统治权直到1630年,才再度又面临挑战。
1807年拿破仑入侵葡萄牙,葡王室迁往巴西。1820年葡王室迁回里斯本,王子佩德罗留巴任摄政王。1822年9月7日宣布完全脱离葡萄牙独立,建立巴西帝国。接着加冕称帝,称佩德罗一世。1824年巴西颁布宪法。1825年,葡萄牙承认巴西独立。
帝国时期(1822~1889)巴西帝国成立后,布拉干萨王朝的体制和葡萄牙贵族势力原封未动,大庄园制和奴隶制依然存在,巴西在经济和政治上都依附于英国。佩德罗一世实行专制统治,1823年强行解散议会,接着又用武力镇压了东北部伯南布哥等省的共和派起义。
1889年11月15日丰塞卡将军发动政变,推翻帝制,成立巴西合众国。新政府打着“秩序和进步”的口号,并以总统制为基础来加强巴西的近代化,除了生产全世界四分之三产量的咖啡之外,在经济上也缔造了佳绩。后来在1930年代的世界经济大恐慌下,“咖啡经济”受到了沉痛的打击,随之而来的政变、独裁统治和君主立宪等体制使得政治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1964年巴军人政变上台,1967年改国名为巴西联邦共和国。1985年3月军政府还政于民。1989年11月15日,巴举行了近30年来第一次全民直接选举,费尔南多·科洛尔当选总统。1992年12月29日,科洛尔总统因涉嫌受贿被迫宣布辞职,副总统伊塔马尔·佛朗哥即日接任总统。1994年10月3日,费尔南多·恩里克·卡多佐在全国大选中获胜,1995年1月1日就任巴西第38任总统。1998年10月4日,卡多佐再次当选。1999年1月1日,卡多佐就任巴第39任总统,任期至2002年12月31日。
2002年10月,以劳工党为首的左翼政党联盟候选人卢拉赢得大选,成为巴历史上首位直选左翼总统。2006年10月,卢拉战胜社会民主党候选人阿尔克敏,获得连任。2010年10月迪尔玛·罗塞芙作为劳工党候选人赢得大选。
D. 巴西在唐朝叫什么
古代巴西为印地安人居住地。
直到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抵达巴西。并宣布归葡萄牙所有。由于葡殖民者的掠夺是从砍伐巴西红木开始的,“红木”(Brasil)一词逐渐代替了“圣十字架”,成为巴西国名,并沿用至今,其中文音译为“巴西”。
E. 世界各国古代都叫什么
中国:中央之邦;
日本:古称“倭”“大和”,分别为“山峡”与“多山之地”之意;最早使用“日本”一词,为在孝德天皇大化元年前后。
朝鲜:古称“高丽”,系山高水丽之意,14世纪末,李成桂建立李氏王朝,改国号为“朝鲜”,意为“早晨清新的国家”;
泰国:古称“暹罗”,指称皮肤较黑的部族;1939年改国名为“泰国”,意为“自由之国”;
缅甸:宋以缅甸山区遥远,道路阻隔,应而称之为“缅”(遥远之意);
柬埔寨:汉称“扶南”,为“山地之王”意,后称真腊,明开始称“柬埔寨”;
老挝:以国内主要民族“寮”族得称;
越南:~~~
马来西亚:在梵文中意为“黄金之国’;
新加坡:“狮子城”之意;
菲律宾:西班牙殖民者以菲利普二世的名字命名;
印度尼西亚:以希腊文“水”和‘岛“组成,,表示其既为海国,,又为岛国;
文莱:马来语中意为“水果”,专指芒果;
东帝汶:在帝汶东部。帝汶在印尼语中意为“东方”,因其位于努沙登加拉群岛最东边得名;
印度:因信得河而来,古时印度人以信度表示河流;
巴基斯坦:意为“清真之国”;
孟加拉国:因主要民族得称;
尼泊尔:藏语中意为“木头房子”;
不丹:出自梵文,意为“吐鲁番的边疆”;
锡金:尼泊尔语中意为“新地方”;
斯里兰卡:僧加罗语意为“光明,灿烂,富裕的土地”;
马尔代夫:梵文“岛屿”;
阿富汗:因国内主要民族“阿富汗族”得称;
伊朗:从“雅利安人”衍生而来,波斯语中意为“贵人”;
伊拉克:阿拉伯语中意为“血管”,,指流经伊拉克的两河;
黎巴嫩:在古腓尼基语中意为“白色的山岭”,指山顶积雪;
约旦:因“约旦河”得名,在希伯来语中,“约旦”意为“咆哮”之意;
土耳其:突厥;
塞浦路斯:希腊文中“铜’之意;
沙特阿拉伯:从统治家族“沙特”得名,“沙特”意为“幸福”;
科威特:阿拉伯语中“小城堡”之意;
阿曼:“宁静的土地”;
也门:右边之意,,即:站在麦加,面向东方,也门即在其右;
巴林:巴林岛;
阿联酋:。。。。。
澳大利亚:拉丁文中意为“南方的大陆”,古时,托勒密推想,北方既有陆地,南方也必有一块陆地;
新西兰:来源于荷兰语,意为“新的海中陆地”;
巴布亚新几内亚:“巴布亚”一词源于马来文,意为“卷头发”,“新几内亚”为殖民者荷兰人所起,因当时初登上岛,见当地居民皮肤黝黑,很像西非几内亚人;
所罗门群岛:源于圣经故事所罗门王藏宝之地;
斐济:得名于其主岛“维提岛”;
汤加:当地土着名称,意为“圣地”;
基里巴斯:原称吉儿伯特,为发现本岛之殖民探险家名字;
埃及:埃及人读作:迷死儿,阿拉伯语意为“辽阔的土地”;
利比亚:历史悠久,不可考,希腊时代泛指埃及以西所有非洲大陆;
突尼斯:得名自其首都突尼斯城,,乃阿拉伯人扩张时,为攻打柏柏尔人之加太基而建立的要塞“塔尔欣”之误称;
阿尔及利亚:阿拉伯语“群岛”之意,指被沙漠包围的绿洲;
毛里塔尼亚:“摩尔人之国家”;
塞内加尔:得名于塞内加尔河;
冈比亚:因河得名;
几内亚:在土着苏苏人语中意为“魔鬼”,西方殖民者初登上陆,土着人以为是魔鬼,大叫“几内亚”,西方人以为此即为当地地名,,顾命名为“几内亚”;
塞拉利昂:葡萄牙语中意为“狮子山”,;
利比里亚:取义拉丁文“自由的土地”,为美国殖民协会安置释放黑奴向当地酋长购买的土地;
科特迪瓦:科特迪瓦;
加纳:古代加纳王国;
多哥:泻湖之滨,因其海岸多泻湖;
尼日尔爾利亚:得名于尼日尔爾尔河,“尼日尔爾尔”在柏柏尔语中即为“河”之意;
尼日尔爾尔:~~~~
佛得角:得名于非洲西角,佛得角;
乍得:得名于乍得湖,当地语“一片汪洋”之意;
刚果:刚果河;
中非:~~~
喀麦隆:葡萄牙语“大龙虾”之意,为当时葡萄牙殖民者在河口捕鱼时捕到大量龙虾得名;
加蓬:当地河口形状似当时葡萄牙殖民者衣服的名称“卡膀”;
安哥拉:得名于班图国家姆本杜王国的恩哥拉国王;
埃塞俄比亚:“黝黑的面容”,古埃及人误以为当地人的皮肤是由于太阳烤炙所致;
吉布提:当地语意为“我的锅”,传说西方人来到后问一位正在煮饭的老人此地如何称呼,老人误以为问他,这是什么东西,,回答:我的锅~~
索马里:当地人以为是一位古代富人的名字;
肯尼亚:班图语“鸵鸟”之意,因肯尼亚山被当地人比喻为鸵鸟;
坦桑尼亚:坦嶱尼碦与桑几巴尔人的国家。“坦嶱尼碦”意为水的交汇处,指坦嶱尼碦湖,“桑几巴尔”为波斯语“黑人土地”之意;
赞比亚:要求独立的民族主义者政党的名称,以赞比西河得名;
津巴布韦:“石头城”之意,国内有古代遗址“大津巴布韦遗址”;
莫桑比克:原为一古代城堡的名称;
马达加斯加:葡萄牙殖民者误以为此地为摩加迪沙王国,错误的拼音和错误的读法所致;
科摩罗:阿拉伯语“月亮”之意;
挪威:北方航道之意,指沿海岸线的航道;
芬兰:得名于主要民族芬兰人;
瑞典:由中世纪一古国名演化而来;
丹麦:丹人的国家;
冰岛:当地居民不愿再有移民过来,顾给此地取了个吓人的名字“冰岛”~~
英国:不列颠,古不列当人居住于此,初被称为布列顿尼亚。
爱尔兰:“绿色”之意;
荷兰:“森林之国家”;
比利时:来源于古贝尔基人,意为“勇敢”之意;
卢森堡:古萨克森语“小城镇”之意;
法国:源自“法兰克人”,意为“自由人”;
罗马尼亚:“罗马人的国家”;
保加利亚:来与于突厥人保加尔族;
阿尔巴尼亚:积雪的山岳;
意大利:~~~~~,小牛生长的地方??
圣马力诺:圣徒马力诺;
马耳他:腓尼基语“庇护所”之意;
摩纳哥:据称为古希腊英雄海格力斯所建,意为“隐士”;
安道尔:·古代查理曼大帝建立的一个小缓冲国;
西班牙:来自于希腊语“兔子”因当时腓尼基人来到时,发现当地兔子很多;
葡萄牙:“温暖的港湾”,波尔图,,后来泛指全国;
匈牙利:匈人的国家;
奥地利:“东方地区”,查理曼时代此地为查理曼帝国的东部边境;
瑞士:来自其一个州的名字,意为焚烧,原来,这里为森林,焚烧后适合人居;
德国:人民的国家??
俄罗斯:源于罗斯,指由斯堪的纳维亚南下的瓦兰几亚人;
加拿大:易洛魁语“棚户”之意,,初法国探险家来此,问当地居民此为何处,答曰:棚户~;
美国:~~~~~~不讲~
墨西哥:来源于阿兹特克人战神名;
危地马拉:当地印第安语“森林之国”;
伯利兹:一个海盗名;
洪都拉斯:西语“无底深渊”;
哥斯达黎加:富裕的海岸;
巴拿马:当地印第安人称呼,意为“鱼乡”;
巴哈马:“浅滩”之意,得名于当地地势;
古巴:一个土着部族名称;
海地:当地印第安语“高山”之意;
格林纳达:“石榴”,形似石榴;
巴巴多斯:“长胡子”,当地一种无花果很像胡子;
巴西:红木;
厄瓜多爾尔尔:古人称,“太阳之路”;
哥伦比亚:~~~~~不讲;
委内瑞拉:小威尼斯,殖民者初到此地发现当地居民住在湖边的吊楼里,,似威尼斯;
苏里南:部族名;
秘鲁:玉米之仓;
智利:世界边缘;
玻利维亚:玻利瓦尔;
巴拉圭:一条彩色的河流;
乌拉圭:贝壳之河;
阿根廷:银;
F. 巴西的别称是什么
巴西的别称是足球王国。
巴西即巴西联邦共和国,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享有“足球王国”的美誉。国土总面积851.49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
巴西的文化具有多重民族的特性,巴西作为一个民族大融炉,有来自欧洲、非洲、亚洲等地区的移民。足球是巴西人文化生活的主流运动,是2014年世界杯举办国。
G. 巴西在文言文中代表什么地方
巴西,中国古代郡名,属于益州。巴西郡,是东汉末年至隋朝期间,中国在今天四川和重庆地区的一个郡级行政区划,巴西意为“巴郡以西”,与同时期的巴郡、巴东郡合称“三巴”,但实际位置上巴西郡大致在巴郡以北,巴东郡以西。
H. 巴西被称为什么 巴西的别称是什么
巴西被称为‘足球王国’,另外因为巴西是世界山最大的咖啡出口国、生产国,所以巴西还有‘咖啡王国’之称。
巴西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地。16世纪初沦为葡萄牙殖民地。1822年9月7日建立巴西帝国[3],1889年推翻帝制成立共和国。1891年建立合众国。1967年改为现国名。
巴西的文化具有多重民族的特性,作为一个民族大融炉,有来自欧洲、非洲、亚洲等地的移民。足球是巴西人文化生活的主流运动。
(8)古代称巴西叫什么扩展阅读:
地理位置
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地跨西经35到西经74度,北纬5度到南纬35度。东临南大西洋,北面、西面和南面均与南美洲任意一个国家接壤(智利、厄瓜多爾尔尔除外)。
北邻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圭亚那、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西界秘鲁、玻利维亚,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海岸线长约7400公里。领海宽度为12海里,领海外专属经济区188海里。
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领土面积851.49万平方公里,约占南美洲总面积的46%,在世界上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排行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