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金龙鱼大豆油到底能不能吃
非转基因的金龙鱼大豆油可以吃,转基因的不建议吃。金龙鱼大豆油有转基因和非转基因之分,非转基因和转基因的金龙鱼大豆油有如下区别。
1、它们的原料不同:转基因大豆油是通过分子生物技术来改变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大豆在营养品质、消费品质及性状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进行转变,转基因大豆油是以转基因大豆而提炼来的,而非转基因大豆油是使用纯天然的大豆来加工而成的一种大豆油。
2、它们的安全性不同:转基因大豆油在上述基因转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从而转换为对人体有害的蛋白质、引起人类的不良反应、产生维生素抗性,降低临床上使用抗生素的有效性等,而非转基因由于则较为安全,能够补充人体需求,添加维生素E,促进人体的吸收,可放心食用。
建议人们在选用大豆油时明确是非转基因的,这类大豆油是可以放心吃的,对于非转基因的大豆油,建议最好不要食用。
‘贰’ 现在市场的金龙鱼大豆油为什么都是来自巴西的转基因大豆
大豆来源,大豆油是大豆压榨后的下游产品。在中国的大豆压榨市场中,大豆原料主要分为进口原料和国内原料。其中,国内原料主要是东北地区种植的非转基因大豆,但产量非常有限,价格本身很高,在大豆油压榨市场中的份额越来越小。据统计,我国大豆年消费量约为1亿吨,其中进口大豆为9000万吨。
非转基因大豆是通过自然界中优胜劣汰的基因改变的。从而消除了转基因食品可能对人体造成的潜在危害。长期食用,安全可靠。
‘叁’ 巴西大豆油盛产季节
三月份为巴西大豆主要收获月份。
巴西高原主要是热带草原气候,光照条件好,分为干湿两季,生长期水分充足,有利于大豆的生长。巴西高原大豆9月播种,次年3月收获,或者10月播种,次年4月收获。
‘肆’ 家里有三桶大豆油,仔细一看:一桶产自美国,一桶产自巴西,还有一桶产自阿根廷。这是怎么回事
都是转基因的,这三国家的大豆,都是转基因的。转基因这东西吧,因为有巨大经济利益在这里面,所以学术界很多人说它有害,也有很多人说它无害。反正欧洲、日本、印度都禁止了转基因食品。中国如果不进口转基因豆油,每年的粮食供应是会短缺的。所以,想禁却不能禁,因为只有这几家能卖好多好多的大豆。如果禁了,没别处买大豆去,所以,中国一直没禁。
因为中国去国际市场上买的大豆,都是大宗货买的。这三个国家的大豆都在上海那卸货。然后由上海的榨油厂榨出来。也就是说,榨油厂可能是一家,但对于榨油厂而言,他们进货的时候,只是从上海的批发市场上进。进的一个批次的货上面会有标签产地在哪。所以,厂家不在乎进哪个地方的货,只要最后注明产地即可。其他的,他们都不管。
‘伍’ 哪个牌子的食用油是非转基因的
春节需警惕几大知名“转基因大豆油”品牌! 转基因大豆油利用中国广大消费者的不敏感,或者说是消费者对于“转基因潜在危害”的无知,已经在中国市场上横行了多年。并且对于中国人民的健康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潜在损害,也成为围剿东北大豆,使之濒临困境的主要原因。现在市场上的主要品牌有: 1、金龙鱼牌,大豆油、色拉油、调和油等 市场占有率约40%,资方为新加坡丰益国际华裔郭鹤年家族+美国ADM公司; 2、福临门牌,大豆油、色拉油、调和油等 市场占有率约30%,资方为国资中粮集团+新加坡丰益国际+美国ADM公司; 黑龙江农垦总局下属的九三油脂本来是坚定的“东北原生大豆油”加工商,近年来为摆脱企业生存危机,被迫在沿海各地也开设了几家工厂专门加工舶来的“转基因大豆油”,这种企业其实最需要消费者支持,拉一下就是坚定战士,推一下就彻底成了叛徒。 另外,我国目前各地方食用油品牌仍然多达数百个,大多数为降低成本,采用转基因大豆油,但是市场占有率不大,购买时可看清标注,如“本品为转基因大豆油,巴西大豆,浸出”等字样,购买时需请谨慎。 请同时注意,花生油如“鲁花”(山东民营企业),“胡姬花”(属丰益国际)目前是不含转基因的,可以购买; 实际上,近些年,无须等到我们宣传,有钱的高端人群早已根本就不食用“转基因大豆油”,他们食用的是高级的“橄榄油”、“玉米胚芽油”、“葵花籽油”等,最低也是“花生油”!他们出得起钱,也惜命!也许就包括那些公众面前支持转基因的院士、官员等(有条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调查一下)。 糊里糊涂食用“转基因大豆油”还以为拣了个便宜的正是城市中低收入人群和普通农民。他们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看书看报,而社会媒体怕拉不到广告对于“转基因大豆油”的潜在安全危害也不敢客观宣传,造成了吃了10年后的今天,很多人还是不知道什么转基因不转基因,有的甚至认为转基因油是含有外国高科技的送礼佳品,令人心痛。 每年,春节期间为食用油销售旺季,约占全年销售额30%,中秋国庆期间为第二位,占20%。各大企业均十分重视,商业促销模式层出不穷。 我们要在这个关键时期及时宣传,从身边做起,维护老百姓的转基因知情权和选择权,还原消费者上帝的本来面目,而不是任人宰割盘剥作贱的奴隶和小白鼠! 大家不要怕伤害了国企和华人资本的利益,他们实际上都有多手准备,如果转基因大豆油销量大幅下降,他们会增产花生油、橄榄油等,或者干脆支持东北原生大豆油。 我们实际上是在拯救他们,告诉他们不要眼里只有钱,为了“利润”,明知有健康疑问,还要卖给同胞!这是忘本! 到时,发愁的只有美国ADM公司和孟山都公司,只是活该!谁让他们为了利润,而违背良心游戏科学!
‘陆’ 什么牌子的豆油好
金龙鱼,全国十大品牌之一。
豆油
豆油是从大豆中提取出来的油脂,具有一定粘稠度,呈半透明液体状,其颜色因大豆种皮及大豆品种不同而异,从浅黄色至深褐色,具有大豆香味。
用料
大豆毛油的颜色因大豆种皮及大豆的品种不同而异。一般为淡黄、略绿、深褐色等。精炼过的豆油为淡黄色。
特点
大豆油的理化常数:
相对密度(d20℃4℃) 0.9150-0.9375
折光指数(n20℃D) 1.4735-1.4775
粘度(E020℃) 8.5左右
凝固点(℃) -18~-15
碘值(g碘/100g油) 120-137
皂化值(mgKOH/g油) 188-195
总脂肪酸含量(%) 94.96
脂肪酸平均分子量 290左右
豆油的成分组成
大豆油的脂肪酸组成
成分 含量(%) 成分 含量(%)
棕榈酸 6-8油酸25-36
硬脂酸 3-5亚油酸52-65
花生酸0.4-0.1亚麻酸2.0-3.0
大豆油中含有大量的亚油酸。亚油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幼儿缺乏亚油酸,皮肤变得干燥,鳞屑增厚,发育生长迟缓;老年人缺乏亚油酸,会引起白内障及 心脑血管病变。
大豆毛油有腥味,精炼后可去除,但储藏过程中有回味倾向。豆腥味由于含亚麻酸、异亚油酸所引起,用选择氢化的方法将亚麻酸含量降至最小,同时避免异亚油酸的生成,则可基 本消除大豆油的“回味”现象。
精炼过的大豆油在长期储藏时,其颜色会由浅变深,这种现象叫做“颜色复原”。大豆油的颜色复原现象比其它油脂都显着,而油脂自动氧化所引起的复杂变化可能是其基本原因。 采取降低原料水分含量的方法可以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此法正广为采用,基本上解决了大豆油色泽。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豆油
‘柒’ 世界食用油产量排名
从高到低排序为中国,美国,巴西,阿根廷,欧盟,印度,墨西哥等。世界食用油产量达到59029千吨。中国,美国,巴西分别以17805千吨,10578千吨和7960千吨位列前三。
‘捌’ 哪些国家产植物的食用油
食品行业用的最多 最广的是棕榈油,棕榈油主要产在东南亚。大豆油就很多了,主要在中国 北美。其它的葵花籽油 菜籽油 橄榄油比较小众,产地也不集中。
‘玖’ 哪些国家有食用油
食用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我们吃的食用油有很多是国外进口大豆或者大豆油,我国的食用油基本上以进口为主吗?那么我们的进口的大豆原材料又是从哪里进来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大豆出口大国--美国
美国曾经是我国进口食用油的第一大国,美国的大豆以往对我国的出口量极大,近几年由于关税的增长和其他国家陆续的种植,美国的大豆出口到中国的占比在渐渐减少。
【2】我们不了解的巴西大豆
巴西是中国进口食用油的主要国家之一,巴西的大豆油蛋白质丰富,能够更好的给我们提供蛋白质的营养,但是由于巴西大豆的价格在日益的提高,从巴西进口的大豆也在逐渐的减少。
【3】相互依赖的阿根廷
阿根廷也是种植大豆的主要国家,中国进口阿根廷的大豆油,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阿根廷的农业发展,同时阿根廷大豆油也是巩固中国双边关系的重大产品。
【4】葵花籽油的乌克兰
乌克兰对中国的食用油进口主要以葵花籽油为主,乌克兰是世界上比较大的葵花籽油产地,由于它的土地肥沃,并且采用轮换种植的方法,加上优良的生产工艺,使得乌克兰葵花籽油更加的优质,我国的葵花籽油大部分来自乌克兰。
【5】我们的好邻居--俄罗斯
我国对俄罗斯的食用油进口,主要以合作种植为主,这样不仅仅帮助俄罗斯发展农业,同时由我国提供更好的大豆材料,俄罗斯的开放让我们能够更好的摆脱远洋进口运输原材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大豆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