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顾拜旦简介50字
顾拜旦 全名:皮埃尔·德·顾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
顾拜旦1863年诞生于法国巴黎一个信仰天主教的贵族家庭。父亲是一个保皇派官僚,母亲从事慈善事业,是一位虔诚的教徒。顾拜旦是家中最小的一个孩子,从少年时代,他就对体育有了广泛的兴趣,喜爱拳击、划船、击剑和骑马等项运动。他从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人学后,他很敬佩博学多才的修辞学老师卡龙神甫,因此缘故,对文史课程有浓厚的兴趣,并饶有兴味地涉猎了古希腊的灿烂文化。中学毕业后,他先人军事学院就读,继而攻读教育。为求深造,他又前往英国留学。在那里,他潜心研究了英国教育史,撰写过有关18世纪英国儿童教育家汤姆士·阿诺特之教育思想的学术论文。阿诺特曾经说过:运动是青年自我教育的一种活动。这句名言在顾拜旦的心灵中,诱发起致力于体育教育的火花。当时,他还考查了英国教育和体育的现状,对那里学校的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经常性的郊游十分赞赏,希望在法国各学校中也能设置体育课,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和刻苦锻炼、强健体魄的精神。那时,他对法国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失利深感痛心,希望通过改革教育,增强民众体质,来振兴法国。
在古希腊文化的熏陶和当时英国资产阶级教育的影响下,他逐渐萌发了改革法国教育制度和倡导体育运动的思想。大学毕业后,顾拜旦没有听从其父母的规劝,涉足军界、法律界,毅然选择了从事教育和体育的道路。
回国后,他陆续发表了《1870年后的法国史》、《教育制度的改革》、《运动的指导原理》、《运动心理之理想》、《英国与希腊回忆记》、《英国教育学》等一系列着作,提出了不少改革教育和发展体育的建议,引起法国人民的注意,并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
1875年至1881年间,在欧洲考古工作者们的努力下,处于毁坏之中的、不朽的古代奥运会的遗址不断被挖掘出来了,而且每年都迅速地公布挖掘的结果。因此,顾拜旦同其他一些对奥林匹亚感兴趣的人士一样,都能及时、详细地倾听到公布的情况。对此,他提出了一个十分有价值的挖掘计划。当时他曾写道:“德国人发掘了奥林匹亚的遗址,可是法兰西为什么不能着手恢复她古代光荣的历史呢?”
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顾拜旦西渡英吉利海峡,对英国体育运动开展的情况进行了考察。1887年,他作了《法国和英国中等教育制度对比》的报告,对英国将户外竞技游戏纳人教育内容给予很高评价,主张在法国学生中也开展竞技游戏,并以体育为重点来改革教育。1888年5月,顾拜旦针对学生因学业过重而过分劳累的问题提出:“惟一解决的办法是让孩子们游戏。”当年,顾拜旦就任法国学校体育训练筹备委员会秘书长。翌年,在圣克莱的推动下,成立了“法国体育运动联合会”。同年,顾拜旦代表法国参加了在美国波士顿召开的体育训练大会。与会期间,他进一步了解了世界体育发展的动态,敏锐地感到近代体育的发展正在走向国际化,一批国际性的单项体育联合会组织相继成立。例如,1881年建立了“国际体操联合会”1892年建立了“国际赛艇联合会”和“国际滑冰联合会”等。这些组织都为现代奥运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为了进一步考察各国开展体育运动的情况,顾拜旦不辞辛劳地访问了欧洲一些国家。1890年,他生平第一次访问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希腊的奥林匹亚。当他看到古奥运会的遗址时,十分感慨,并产生了举办由各国参加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想法,想以此增进各国运动员之间的友谊。
这一年,顾拜旦受法国政府委托,负责调查、研究大学的体育工作,于是,他借此机会向世界上许多国家发出了体育状况调查表。通过调查,他发现国际上各个体育组织之间充满了矛盾和混乱,对立情绪十分严重,体育运动日趋商业化。因而使他意识到,可以凭借古希腊体育的历史经验和传统影响,来推进国际体育运动,同时深切地感到,应该尽快地以古代奥林匹克精神,把现代奥运会创办起来,用“团结、友好、和平”的精神来指导比赛,以消除体育领域内存在着的种种混乱的不良倾向。于是,他便积极着手进行创办现代奥运会的工作。
1891年,顾拜旦改组了“尤利西蒙委员会”为“体育高级理事会”。同年他还创办了《体育评论》杂志,井以此为阵地,热情宣传他的体育主张。当时,顾拜旦的崇拜者狄东神甫创办了一个学术性的俱乐部,提出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顾拜旦非常欣赏和赞同这个口号,以后便把它作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口号。因为它体现了人类永远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
1892年11月25日,顾拜旦在“法国体育联合会”成立3周年的纪念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复兴奥林匹克》的演说,他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创办现代奥运会的倡议。
为使这一倡议迅速得以实现,顾拜旦提议“法国体育联合会”发起和召集一次由世界各国重要“体育联合会”代表参加的“国际性体育会议”,具体磋商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事宜。为此,成立了一个以顾拜旦为首,由英国、美国和法国社会知名人士组成的“筹委会”,嗣后,他又远涉重洋,奔赴英、美等国,进一步宣传复兴奥运会的主张。在他的推动下,1893年在巴黎召开了国际性的体育协商会议,讨论创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问题。
经过顾拜旦及其同事们的多年努力和精心筹备,“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代表大会”于1894年6月18日至24日在巴黎胜利召开。来自12个欧美国家的79名正式代表参加了会议。在这次历史性的会议上,一致通过恢复奥林匹克运动的宪章,确定了现代奥运会的宗旨,并规定只允许业余运动员参加。为了筹办现代奥运会,还正式成立了奥运会的永久性的领导机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希腊着名诗人泽·维凯拉斯被选为第一任主席,顾拜旦当选为秘书长。会议还决定,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于1896年4月在希腊举行。以后按古奥运会的传统,每4年举行一次。
1894年10月,顾拜旦再次对奥林匹亚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为了节约资金和交通便利,他取消了在奥林匹亚举办运动会的打算,决定按古希腊风格,在雅典新造一个可容纳5000名观众的体育场举办现代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经顾拜旦的多方奔走、积极努力,在希腊富商乔治·阿维罗夫资助下,首届奥运会于1896年4月5日在雅典胜利召开。
顾拜旦要求运动会能在世界各地举行,反对把希腊作为运动会的永久会址。他认为古代奥运会的光辉历史是希腊民族的,也是全人类的,只有使它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广泛传播,成为国际性活动,才能使奥林匹克精神发扬光大,更具生命力。
为捍卫奥林匹克精神的纯洁性,1912年,顾拜旦在斯德哥尔摩奥运会期间,发表了他的名作《体育颂》。热情地沤歌了体育,抒发了他的奥林匹克理想。为此,他荣获了该届奥运会文学艺术比赛的金质奖章。
1913年,顾拜旦精心地为国际奥委会设计了会旗,即一面中间由蓝、黑、红、黄、绿五只彩色圆环相套接成白色无边旗。它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以及全世界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相见。
此外,顾拜旦还在体育方面开拓了运动心理学的领域。他先后发表了《运动心理学试论》(1913年)和《竟技运动教育学》(1919年)等名作;还发表了有关运动分类的见解,为体育学术研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从1896年至1925年,顾拜旦男爵一直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负责该组织的领导工作。在他任职期间,国际奥委会成员由14个发展到40个。同时,在他的支持下,先后成立了20多个国际专项运动联合会。1924年,他因年事已高,主动辞去担任28年之久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职务,但他被聘为终生名誉主席。
13年后(即1937年9月2日),顾拜旦男爵因心脏病在洛桑与世长辞,终年74岁。遵照他生前的遗愿,顾拜旦的遗体安葬在瑞士洛桑,而其心脏则安葬在古希腊奥林匹克的发源地——奥林匹亚。他希望即使自己已长眠于地下,但其心脏仍能与奥林匹克运动的脉搏一起跳动。
② 顾拜旦的生平和重要事件是什么内容
17岁那年,顾拜旦中学毕业了,他进入圣西尔军校。这所着名的军校被称作“将军的摇篮”,是青年人飞黄腾达的“阶梯”,很多人都求之而不得。可顾拜旦入学不久,就退学了,因为他对单调刻板的生活不能适应。后来,他进巴黎政治学院学习。在这里,他听到了许多有新思想的学者教授讲课,感到深受启发。
顾拜旦青年时期,法国在与普鲁士的战争中失败,法国人都为此伤心,想通过各种办法,使国家强盛起来。顾拜旦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并决定自费到英国考察,因为在他的心目中,英国的教育是成功的。
20岁那年,顾拜旦来到英国,先后考察了牛津、剑桥、威灵顿、哈罗等名牌大学。给他印象最深的,是这些学校里学生个个身体强壮,精力充沛,穿着精良的校服,仪容整洁。学校对体育十分重视,各种体育俱乐部十分活跃,经常举行各项健身和比赛活动。学生们素质很高,顾拜旦深受启发。
英国之行,使顾拜旦大开眼界,他从此立下志愿,要通过教育和体育救国,让法国青年一代强壮起来。他对大家说:“要使法国摆脱失败的耻辱,就要重新穿上球鞋,要让那些懦弱的思想封闭的青年进行体育锻炼,让他们的皮肤晒黑,学会冒险,懂得超越。”“体育有那么重要吗?”有人问。顾拜旦说:“体育不但能增强体能,更能充实精神,升华道德。体育教育,能培养人镇定、智慧和深思。强壮的肌肉能给人以自信,以力量,使思维更有条理。我们的口号应是:晒黑皮肤,坚强意志。”
顾拜旦先后四次到英国考察。1887年,他从英国回来,决定放弃学业,专心从事教育改革,从事体育事业。这个想法,得到了教育部官员的支持。从此,他总是穿着笔挺的礼服,手执带有球饰的手杖,到各种集会演讲,还写了大量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宣传体育的作用,号召青年人投入体育运动。不久,他又发起成立了“全法学校体育协会”,设立了“顾拜旦奖”,对那些在体育比赛中成绩优秀的运动员授予奖章。
在顾拜旦的倡导下,法国学校里的体育活动蓬勃开展起来。但是,他也受到了保守势力和宗教势力的攻击,有人说体育使学生相互接触太多,会传染病菌,有伤风化,有人甚至咒骂他是“英国走狗”。顾拜旦没有被吓倒,他四处讲演,反击那些攻击他的人。为了使法国青年一代身体强壮起来,精神振奋起来,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家产都投入了自己的事业。
正当顾拜旦为法国的体育事业奔走之际,欧洲大陆上的“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奥林匹克运动,起源于公元前776年。在古代希腊的奥林匹亚,每隔四年,要举行宗教祭祀和体育竞赛。参加体育比赛的,只限男子,而且是赤裸着身体,展示强健的体魄。优胜者可以获得橄榄枝编的桂冠。那是充满人类阳刚之美和友好向上气氛的盛会。这项活动延续了一千多年,到公元394年被罗马皇帝下令禁止。
到了19世纪,欧洲许多国家兴起了恢复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潮。北欧一些国家还模仿古代奥运会,举办过小型运动会。顾拜旦对这件事非常赞成,他称赞说:“北方的比赛,是多么美好的骑士般的壮举呀!”他认为奥林匹克运动是体育与艺术的结合,古希腊文化与骑士神话的结合,贵族和平民的结合,在体育场上,人们达到了和谐。他决心在法国复兴奥林匹克运动,要通过这项运动达到振兴国家、培养青年的目的。他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圣克莱。圣克莱在1887年创建了法国田径协会,顾拜旦提出以田径协会为阵地,复兴奥林匹克。圣克莱支持他,并建议由他担任了田径协会秘书长。
顾拜旦决定加紧行动,四处奔走,宣传奥运精神。许多知名人士,像作家大仲马、凡尔纳等人都支持他。1892年12月25日,顾拜旦在田径协会成立5周年纪念会上,第一次呼吁,在法国恢复奥运。但是他没有成功,大多数人没有响应,少数人还攻击他向外国风俗投降,说奥林匹克是希腊人的事,不适合法国。
顾拜旦没有气馁。他意识到,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不是一个国家的事,必须是各国联合行动,成为国际体育运动,才能成为现实。从这以后,他走遍了法国各地,又访问了欧美许多国家,用他那炽热的感情和演说家的口才,向各国领导人和体育界人士宣传奥林匹克,鼓动起人们的热情。为此,他把贵族家庭留给自己的财产都搭了进去。
人们被他那像火一样的热情感动了。他获得了各国人士的支持。1894年6月16日,由顾拜旦等人发起的“国际体育教育代表大会”在巴黎召开了。来自13个国家的29名代表汇集在巴黎索邦大学的阶梯形教室里,讨论开展学校体育的问题。两年后,首届奥林匹克大会在希腊雅典举行,13个国家的285名代表参加了这次盛会。
首届奥运会结束后,顾拜旦众望所归,当选为国际奥委会主席。他担任这个职务长达30年,把全部精力投入了事业。他的家庭生活很不美满,妻子性情古怪,把家产守得紧紧的,还经常发脾气。儿子和女儿都身体虚弱,思维能力差,成为负担。顾拜旦默默地忍受着生活的痛苦,30多岁,须发就白了。而他对奥运事业的热情始终如一。
③ 谁能说说有关顾拜丹的
皮埃尔-顾拜旦,法国教育家,少年时代酷爱体育,对古希腊灿烂文化饶有兴趣。1896年创办现代奥运会,开始了体育活动家的生活。他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之职长达27年之久,终生倡导奥林匹克精神,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1937年9月2日,当这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全世界都为之动容。
顾拜旦1863年诞生于法国巴黎一个信仰天主教的贵族家庭。父亲是一个保皇派官僚,母亲从事慈善事业,是一位虔诚的教徒。顾拜旦是家中最小的一个孩子,从少年时代,他就对体育有了广泛的兴趣,喜爱拳击、划船、击剑和骑马等项运动。他从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人学后,他很敬佩博学多才的修辞学老师卡龙神甫,因此缘故,对文史课程有浓厚的兴趣,并饶有兴味地涉猎了古希腊的灿烂文化。中学毕业后,他先人军事学院就读,继而攻读教育。为求深造,他又前往英国留学。在那里,他潜心研究了英国教育史,撰写过有关18世纪英国儿童教育家汤姆士·阿诺特之教育思想的学术论文。阿诺特曾经说过:运动是青年自我教育的一种活动。这句名言在顾拜旦的心灵中,诱发起致力于体育教育的火花。当时,他还考查了英国教育和体育的现状,对那里学校的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经常性的郊游十分赞赏,希望在法国各学校中也能设置体育课,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和刻苦锻炼、强健体魄的精神。那时,他对法国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失利深感痛心,希望通过改革教育,增强民众体质,来振兴法国。
在古希腊文化的熏陶和当时英国资产阶级教育的影响下,他逐渐萌发了改革法国教育制度和倡导体育运动的思想。大学毕业后,顾拜旦没有听从其父母的规劝,涉足军界、法律界,毅然选择了从事教育和体育的道路。
回国后,他陆续发表了《1870年后的法国史》、《教育制度的改革》、《运动的指导原理》、《运动心理之理想》、《英国与希腊回忆记》、《英国教育学》等一系列着作,提出了不少改革教育和发展体育的建议,引起法国人民的注意,并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
1875年至1881年间,在欧洲考古工作者们的努力下,处于毁坏之中的、不朽的古代奥运会的遗址不断被挖掘出来了,而且每年都迅速地公布挖掘的结果。因此,顾拜旦同其他一些对奥林匹亚感兴趣的人士一样,都能及时、详细地倾听到公布的情况。对此,他提出了一个十分有价值的挖掘计划。当时他曾写道:“德国人发掘了奥林匹亚的遗址,可是法兰西为什么不能着手恢复她古代光荣的历史呢?”
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顾拜旦西渡英吉利海峡,对英国体育运动开展的情况进行了考察。1887年,他作了《法国和英国中等教育制度对比》的报告,对英国将户外竞技游戏纳人教育内容给予很高评价,主张在法国学生中也开展竞技游戏,并以体育为重点来改革教育。1888年5月,顾拜旦针对学生因学业过重而过分劳累的问题提出:“惟一解决的办法是让孩子们游戏。”当年,顾拜旦就任法国学校体育训练筹备委员会秘书长。翌年,在圣克莱的推动下,成立了“法国体育运动联合会”。同年,顾拜旦代表法国参加了在美国波士顿召开的体育训练大会。与会期间,他进一步了解了世界体育发展的动态,敏锐地感到近代体育的发展正在走向国际化,一批国际性的单项体育联合会组织相继成立。例如,1881年建立了“国际体操联合会”11892年建立了“国际赛艇联合会”和“国际滑冰联合会”等。这些组织都为现代奥运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为了进一步考察各国开展体育运动的情况,顾拜旦不辞辛劳地访问了欧洲一些国家。1890年,他生平第一次访问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希腊的奥林匹亚。当他看到古奥运会的遗址时,十分感慨,并产生了举办由各国参加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想法,想以此增进各国运动员之间的友谊。
这一年,顾拜旦受法国政府委托,负责调查、研究大学的体育工作,于是,他借此机会向世界上许多国家发出了体育状况调查表。通过调查,他发现国际上各个体育组织之间充满了矛盾和混乱,对立情绪十分严重,体育运动日趋商业化。因而使他意识到,可以凭借古希腊体育的历史经验和传统影响,来推进国际体育运动,同时深切地感到,应该尽快地以古代奥林匹克精神,把现代奥运会创办起来,用“团结、友好、和平”的精神来指导比赛,以消除体育领域内存在着的种种混乱的不良倾向。于是,他便积极着手进行创办现代奥运会的工作。
1891年,顾拜旦改组了“尤利西蒙委员会”为“体育高级理事会”。同年他还创办了《体育评论》杂志,井以此为阵地,热情宣传他的体育主张。当时,顾拜旦的崇拜者狄东神甫创办了一个学术性的俱乐部,提出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顾拜旦非常欣赏和赞同这个口号,以后便把它作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口号。因为它体现了人类永远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
1892年11月25日,顾拜旦在“法国体育联合会”成立3周年的纪念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复兴奥林匹克》的演说,他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创办现代奥运会的倡议。
为使这一倡议迅速得以实现,顾拜旦提议“法国体育联合会”发起和召集一次由世界各国重要“体育联合会”代表参加的“国际性体育会议”,具体磋商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事宜。为此,成立了一个以顾拜旦为首,由英国、美国和法国社会知名人士组成的“筹委会”,嗣后,他又远涉重洋,奔赴英、美等国,进一步宣传复兴奥运会的主张。在他的推动下,1893年在巴黎召开了国际性的体育协商会议,讨论创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问题。
经过顾拜旦及其同事们的多年努力和精心筹备,“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代表大会”于1894年6月18日至24日在巴黎胜利召开。来自12个欧美国家的79名正式代表参加了会议。在这次历史性的会议上,一致通过恢复奥林匹克运动的宪章,确定了现代奥运会的宗旨,并规定只允许业余运动员参加。为了筹办现代奥运会,还正式成立了奥运会的永久性的领导机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希腊着名诗人泽·维凯拉斯被选为第一任主席,顾拜旦当选为秘书长。会议还决定,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于1896年4月在希腊举行。以后按古奥运会的传统,每4年举行一次。
1894年10月,顾拜旦再次对奥林匹亚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为了节约资金和交通便利,他取消了在奥林匹亚举办运动会的打算,决定按古希腊风格,在雅典新造一个可容纳5000名观众的体育场举办现代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经顾拜旦的多方奔走、积极努力,在希腊富商乔治·阿维罗夫资助下,首届奥运会于1896年4月5日在雅典胜利召开。
顾拜旦要求运动会能在世界各地举行,反对把希腊作为运动会的永久会址。他认为古代奥运会的光辉历史是希腊民族的,也是全人类的,只有使它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广泛传播,成为国际性活动,才能使奥林匹克精神发扬光大,更具生命力。
为捍卫奥林匹克精神的纯洁性,1912年,顾拜旦在斯德哥尔摩奥运会期间,发表了他的名作《体育颂》。热情地沤歌了体育,抒发了他的奥林匹克理想。为此,他荣获了该届奥运会文学艺术比赛的金质奖章。
1913年,顾拜旦精心地为国际奥委会设计了会旗,即一面中间由蓝、黑、红、黄、绿五只彩色圆环相套接成白色无边旗。它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以及全世界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相见。
此外,顾拜旦还在体育方面开拓了运动心理学的领域。他先后发表了《运动心理学试论》(1913年)和《竟技运动教育学》(1919年)等名作;还发表了有关运动分类的见解,为体育学术研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从1896年至1925年,顾拜旦男爵一直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负责该组织的领导工作。在他任职期间,国际奥委会成员由14个发展到40个。同时,在他的支持下,先后成立了20多个国际专项运动联合会。1924年,他因年事已高,主动辞去担任28年之久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职务,但他被聘为终生名誉主席。
13年后(即1937年9月2日),顾拜旦男爵因心脏病在洛桑与世长辞,终年74岁。遵照他生前的遗愿,顾拜旦的遗体安葬在瑞士洛桑,而其心脏则安葬在古希腊奥林匹克的发源地——奥林匹亚。他希望既使自己已长眠于地下,但其心脏仍能与奥林匹克运动的脉搏一起跳动。
④ 顾拜旦是什么人物
1914年6月,国际奥委会在巴黎召开第十六届全会。全会闭幕的日子——6月23日,正好是顾拜旦在巴黎索 邦第一次召集奥林匹克会议建议振兴古代奥运会的20周年纪念日。在奥林匹克运动诞生20年的喜庆之际, 国际奥委会主席顾拜旦男爵向与会的委员们献上了自己的杰作——国际奥委会会旗,它由洁白的底色和蓝、 黄、黑、绿、红的五色圆环组成的五环旗. 顾拜旦阐述了这面会旗的象征意义:“蓝、黄、黑、绿、红五环代表以奥林匹克精神参赛的五大洲。此外, 这6种颜色(包括白的底色)毫无例外地包含了世界各国的国旗颜色。黄色和蓝色代表瑞典,黑色、蓝色和白 色代表希腊、法国,英国、美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匈牙利的三色尽在其中;黄色和红色代表西班牙, 巴西、澳大利亚、日本、中国的颜色也包括在其中。它显然是一种国际性的标志。”全会上响起了热烈的掌 声,与会者对这面会旗的形式、颜色和所蕴涵的意义赞叹不已,欣喜不已。 后来又将5 个不同颜色的圆环解释奥运五环也称为奥林匹克环,从左至右为天蓝、黄、黑、绿、红五色。这 个标志是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由顾拜旦提议设计的,起初的设计理念是它能够概括会员国国旗的颜色,但 以后对这五种颜色又有其他的解释。1979年国际奥委会出版的《奥林匹克评论》(第四十期)强调,五环的 含义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见”。 为五 大洲的象征.蓝、黑、红、黄、绿为五个圆的颜色. 五个圆环代表着五大洲:大洋洲、非洲、美洲、亚洲、欧 洲.五种颜色从左至右分别是:上方蓝、黑、红,下方黄和绿.
⑤ 顾拜旦被称为什么呢
由于顾拜旦对奥林匹克不朽的功绩,被国际上誉为“奥林匹克之父”。
1888年5月,顾拜旦针对学生因学业过重而过分劳累的问题提出:"惟一解决的办法是让孩子们游戏。"当年,顾拜旦就任法国学校体育训练筹备委员会秘书长。翌年,在圣克莱的推动下,成立了"法国体育运动联合会"。同年,顾拜旦代表法国参加了在美国波士顿召开的体育训练大会。
与会期间,他进一步了解了世界体育发展的动态,敏锐地感到近代体育的发展正在走向国际化,一批国际性的单项体育联合会组织相继成立。例如,1881年建立了"国际体操联合会",1892年建立了"国际赛艇联合会"和"国际滑冰联合会"等。这些组织都为现代奥运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5)巴西顾拜旦奖章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个人作品
顾拜旦一生着有《1870年后的法国史》、《教育制度的改革》、《英国教育学》、《运动的指导原理》、《运动心理之理想》、《体育颂》等着作。其中,最有名的是他在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期间发表的《体育颂》,并因此而获得该届奥运会金质奖章。
《体育颂》(Ode to Sport)是现代奥运先驱顾拜旦以霍罗德和艾歇巴赫的笔名创作的散文诗,在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缪斯五项艺术比赛"中获得奥林匹克文学艺术比赛金奖。
顾拜旦在这篇传世的散文诗中充满激情地讴歌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高度评价了奥林匹克运动在现代社会文明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也讽刺和批判了奥林匹克运动中的种种弊端,其主导思想是"体育就是和平",这也是他以"奥林匹克理想"为题的《文选》中多次阐释的奥林匹克主义,且被《奥林匹克宪章》所强调。
⑥ 谁是顾拜旦
顾拜旦,法国着名教育家,近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1863年1月1日生。他的杰出成就主要在学生教育方面和社会竞技运动方面。
1888年5月,顾拜旦针对学生“学业过劳”,提出“唯一解决的办法是叫孩子们游戏”。1889年5月,他利用万国博览会召开体育会议和学生运动会。1892年,他呼吁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之后于1894年6月成立了奥林匹克委员会,并于1896年在雅典召开了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现在奥林匹克已成为世界规模的体育盛会,他倡导的奥林匹克精神传遍了全球。由于他对奥林匹克不朽的功绩,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
皮埃尔·德·顾拜旦,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起人,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终生倡导奥林匹克精神。1863年1月1日出生于法国巴黎,1896年至1925年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也是奥林匹克会徽、奥林匹克会旗的设计者。顾拜旦不仅是世界着名的国际体育活动家,同时也是卓有成就的教育学家和历史学家。第二届国际奥委会主席勒巴龙·皮埃尔·顾拜旦的故居在法国的诺曼底省的米尔维勒城堡,古堡的门口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现代奥运之父、教育家、历史学家皮埃尔·顾拜旦:1863—1937。
顾拜旦出身于法国贵族家庭,拥有男爵称号。他从小喜欢贵族运动,如击剑、赛艇、骑马,也喜欢拳击。他父亲夏尔·德·顾拜旦(Charles de Coubertin)是出名的画家。
顾拜旦在社会竞技运动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1892年他呼吁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之后,于1894年6月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并于1896年在雅典召开了第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了体育活动家的生活。1924年顾拜旦辞去了担任28年之久的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1937年9月2日,当这颗伟大的心脏永远地停止了跳动,全世界都为之动容。
⑦ 一枚被截停的金牌,最遗憾的无冕之王德利马,输了比赛赢了人生
他是巴西体坛 历史 上可以与罗纳尔多比肩的伟大运动员,他没有获得过奥运冠军,也不是巴西最着名的运动员,但他用一场马拉松比赛征服了全世界。他是德利马,将奥林匹克竞技精神发挥到淋漓尽致的运动员,真正的无冕之王。
2004年雅典奥运会马拉松比赛,已经35岁的运动员德利马第三次站上奥运会的舞台,这也将是他最后一次参加奥运会。在1996年亚特兰大和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他的成绩都不理想,他期待在奥林匹克运动发源地希腊雅典铸造属于他的辉煌。
作为巴西最好的长跑运动员之一,即将实现他一生的梦想同时也为巴西收获 历史 上第一枚奥运会马拉松金牌。一路领先夺金在望的德利马,在距离终点不足7公里领先优势还有20多秒的时候,意外发生了,一名身穿短裙的观众突然闯入赛道将他推到路旁,失去重心的他差点摔倒。所幸旁边的观众紧急阻止,才让德利马成功挣脱这名男子的束缚重回赛道。
尽管重新回到路线上,但由于被耽误的时间,更严重的是之前的节奏被打乱,遥遥领先的优势尽失,先后被意大利及美国的两名选手超越。
距离冠军只有一步之遥,却因为场外因素导致无缘夺冠,面对如此大的心理落差,他没有向所有人猜想的那样愤怒,没有沮丧也没有抱怨。
进入主会场后,他甚至面带微笑张开双臂送出飞吻,以这样的方式庆祝到达终点,他如沐春风般的笑容震撼了人心。最后他获得巴西 历史 上第一枚奥运会马拉松铜牌。但在很多人心里,他才是比赛真正的冠军。他展现出来的胸襟和宽宏气度,打动了全世界的观众,这也正是奥林匹克 体育 竞技精神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争取本该属于巴西的荣誉,也为了平息民众愤怒,巴西代表团在比赛结束后立即进行了抗议,要求奥运会组委会向获得第三名的德利马颁发复制金牌,但巴西代表团的请求遭到回绝。此次事件同时也引发了许多巴西民众的不满,他们认为奥委会没有为保障运动员安全、维护比赛秩序而采取应有的措施。声称自己遭到了抢劫,在他们看来,一名观众能如此轻易突破防线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如果他手中有武器的话,谁也不能想象会发生些什么。
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国际奥委会授予他“顾拜旦奖章”,表彰他在面临事故及其后果时所展现出的公平竞争和发扬奥林匹克精神的出色表现。同年他被被巴西评为年度最佳运动员。
雅典奥运会之后,德利马并没有过多埋怨谁,而是说:“我的目标是赢得奥运会奖牌。感谢上帝,我实现了这个目标,获得铜牌的快乐胜过一切可能有的怨恨之情。”
在2016年8月6日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作为主火炬手点燃奥运圣火,那一刻无上荣光,奥林匹克精神因为他的故事而熠熠生辉。虽败犹荣,或者说,在人们心中,他就是真正的冠军,真正的无冕之王。
⑧ 谁点燃了里约奥运会开幕式的圣火
最终点燃奥运圣火的主火炬手是巴西马拉松名将利马。
本届奥运会点燃主火炬的既不是传奇球星贝利,也不是之前所传的网球名将库尔滕,而是一位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有些陌生的面孔,马拉松选手德-利马。
2004年马拉松赛场,德-利马状态正佳,遥遥领先了其他选手大半个赛程,冠军几乎是唾手可得。可是谁都没有想到,就在距离终点还有5公里的时候,路边突然冲出来一位精神失常的观众。这位观众直接撞上了利马,虽然没有造成伤害,但是两人还是纠缠了10几秒利马才得以摆脱。尽管之前领先的优势很大,但是由于利马被打乱了节奏,最终他还是被后来居上的意大利和美国选手超越,只获得了一枚铜牌。
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国际奥委会授予他皮埃尔-德-顾拜旦奖章,奖励他在面临事故及其后果时所展现出的杰出的公平精神。
⑨ 你认为,国际奥委会颁发的顾拜旦奖章是什么样的荣誉奖章
新华社瑞士洛桑1月15日电 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15日在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授予中国紫砂艺术大师吕俊杰顾拜旦奖章,后者成为紫砂艺术界第一位捧起这枚金质奖章的艺术家。
顾拜旦奖章是为纪念现代奥林匹克之父皮埃尔·德·顾拜旦,国际奥委会于1964年设立顾拜旦奖章这一奖项,以表彰为奥林匹克运动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士。
皮埃尔·德·顾拜旦(Le baron Pierre De Coubertin,1863~1937),是法国着名教育家、国际体育活动家、教育学家和历史学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起人。1863年1月1日出生于法国巴黎的一个非常富有的贵族家庭。1896年至1925年,他曾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并设计了奥运会会徽 、奥运会会旗。由于他对奥林匹克不朽的功绩,被国际上誉为“奥林匹克之父”。
总结:顾拜旦奖章是国际奥委会为奖励那些事实证明在奥运会中具有高尚精神的运动员或对体育作出重大贡献的其他人所专门设立的。中国紫砂艺术大师此次获得顾拜旦奖章是无上的荣誉,是对其工作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