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巴西龟是外来物种,会导致生态失去平横么
已经证实大量的巴西龟会导致本地物种市区生态平衡。
理由是:
1.巴西龟繁殖能力很强,破坏生物链的平衡
2.巴西龟较本地龟凶狠,会追咬小的本地龟和吃本地龟的蛋,严重危害了本地龟的生存
3.不单是中国的本地龟受不了巴西龟,就是外国很多地区的龟因比较温顺而受到巴西龟的侵扰
㈡ 入侵物种巴西龟被装入盲盒销售,这样做的危害有多大
属于外来物种的巴西龟被一些电商放入盲盒销售。这样的行为在网络上也是引发了很大的争议。很多人对于商家的这种行为表示了谴责。毕竟巴西龟属于活体动物,不应该放入盲盒中,再加上这种龟如果入侵当地以后,会给一些地方的农业、水利、土壤和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甚至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这样做的危害,首先是可能对当地的农业产生危害。由于巴西龟是外来的入侵生物,如果通过盲盒在一个地方大量繁殖而没有天敌的话,很可能对这个地方的农作物造成很大的损害;其次,破坏生态环境。这种属于外来物种的巴西龟,如果大量泛滥的话,会打破当地原有的生态平衡系统,甚至可能会导致很当地很多物种的灭绝,严重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最后,引发疾病。由于巴西龟是外来品种,本身就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让一些感染了细菌和病毒的巴西龟在当地泛滥的话,还可能引发一些流行传染病。后果不可设想。
很多的入侵物种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尤其是这种通过盲盒销售的物种一般都没有经过相关的检验检疫,如果一旦带有某种病毒或者是病菌的话,很可能引发传染病或者其疾病。
㈢ 巴西龟,的问题
原产于美国中南部、被称为“生态杀手”的巴西龟正成为不少上海人的宠物,而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举动。因为巴西龟很可能制造类似于一枝黄花、水葫芦的生态恶果。
事实上,世界多国已对巴西龟下达禁令,而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中国国家地理》曾共同发表呼吁书,呼吁遏制其蔓延趋势。
围绕着巴西龟,来自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的专家态度明确:不要当宠物养,养了别放生。
现况调查:
上百只能当场拿货
万商花鸟市场位于闹市区,虽然面积不大,但每天前来选购的市民络绎不绝。
在市场南面的入口处,一家专售宠物龟的店铺抬眼可见。小店门口放置了不少小鱼缸,其内都按照大小、种类摆放了10多只小龟。“这是草龟,这是巴西龟,这是……”在老板娘的指点下,记者看到,这些宠物龟中,大小不一的巴西龟起码占据了总数的近三分之一,并依照大小以5至20元不等的价格出售。
小店内,一些成年的宠物龟被集中安置在一个大缸内,粗略估算约有二三十只,层层叠叠。除了巴西龟、长寿龟外,还有从国外引进的鳄龟等。“没听说上海有人买去吃,在广东倒是有不少。”老板娘说,巴西龟生长较快,大约12年就能长到3斤重,多被人买去用于观赏。
听说记者打算买来放生,老板娘强烈建议买那种杯口大小的巴西龟:“便宜,而且特别好养活。”她说,太小的巴西龟放生到河流中会淹死,稍大一点生存能力就强得多。
当被问及放生巴西龟是否会对河道生态造成影响,老板娘不以为然:“不会的!”
老板娘还介绍说,随着清明节临近,巴西龟的销售最近一直不错,有的人一买就是好几十只。“如果要上百只,当场就能拿货;如果要更多也不需要提前预订,只要等上一会儿就能拿到货。”
而在市场北侧的另一家宠物龟店内,老板娘听说是要用来放生,便向记者推荐购买长寿龟,并称两者价格相差不多,“巴西龟生存能力太强了,会把河里的鱼虾全吃光,而本地龟只要吃些水草什么的就可以了。”
“之前有客户买了巴西龟去城隍庙等地方去放生,但不让放,因为巴西龟会破坏环境。之后别人来买放生龟,我都推荐他们买本地龟。”老板娘透露。
应对之策:
多国不让进口,我尚缺研究
被称为“生态杀手”的巴西龟到底能不能养?对这个问题,记者查阅国家林业局官网后发现,2003年8月4日,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布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梅花鹿等54种陆生野生动物名单的通知》中,巴西龟赫然在列。这意味着,巴西龟经过批准是可以人工养殖的。
为遏制巴西龟在中国野生环境中的蔓延态势,2009年5月14日,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中国国家地理》共同发表了一份呼吁书,并建议公众谨慎购买和饲养巴西龟。
在接受采访时,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史海涛坦承,由于龟的生活习性较为隐蔽,包括主管部门在内都缺乏研究,“关于巴西龟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性危害的证据,别人的经验应该是可以借鉴的。”
“巴西龟的危害在国外早已受到高度重视。美国1975年禁止非成年巴西龟的国内贸易,欧洲1997年禁止进口巴西龟,韩国2001年禁止巴西龟的进口。”史海涛举例说。
“不能像一枝黄花、水葫芦那样,等到无法收拾时,才想到治理,那就晚了。”史海涛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物种项目主任范志勇持有相同的观点。
最新进展:
已获立项,正展开调查
幸运的是,在经过长期呼吁后,有关部门已意识到巴西龟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海南师范大学网站的消息显示,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审,该校有9个项目获得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其中第一个项目就是“外来物种红耳龟(巴西龟的学名)的生态适应机制研究”,类别一栏填着“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项目负责人正是史海涛。
史海涛透露说,关于巴西龟在中国野外生存现状的调查已在开展,“内容包括巴西龟偏好什么样的环境,依赖什么样的食物,对当地环境的影响等等。”“希望研究可以为政府制定针对巴西龟等外来物种的进口管理、养殖管理和放生活动管理的相关法规和政策提供参考。”史海涛说。
巴西龟:抢吃抢喝抢地盘,还带传染病菌
大陆中、南部都已发现,经20年“入侵”已成台湾地区最普遍龟类
巴西龟被放生到野外,到底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在主张遏制巴西龟蔓延的专家眼中,巴西龟如同水葫芦、一枝黄花一样,是外来入侵生物,是“生态杀手”。甚至有专家担心,再过十几二十年,我国中部、南部的河流中,人们见到的乌龟只会剩下一种——色彩艳丽、头侧有红色条纹的巴西龟,而模样老土的本地龟则将彻底灭绝。
正是基于此,2009年5月14日,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中国国家地理》共同发表了一份呼吁书,要求遏制巴西龟等外来两栖爬行物种在中国野生环境中的蔓延态势,并建议公众谨慎购买和饲养。
那么,在专家眼中,巴西龟的“生态杀手”本性究竟体现在哪里?晨报请他们来帮您一起分析。
巴西龟危害一:
可能导致本地龟灭绝
呼吁书中称,巴西龟“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之一,其食性杂,栖息环境多样,繁殖、竞争和耐受能力强。其在野生环境中竞争能力极强,侵占本土物种栖息地,导致本土龟鳖类濒危或灭绝,破坏当地食物网,造成物种单一化,极大地危害自然生态平衡。”
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史海涛研究巴西龟多年,实地考察过不少巴西龟养殖场,对于巴西龟的超强适应能力印象深刻。
史海涛说,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曾发现过巴西龟身影的野外地区,横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遍及农村、城市。“巴西龟可以吃植物,吃小鱼吃虾,吃蝌蚪甚至吃青蛙,本地龟抢食根本抢不过它。”史海涛说,如果一条河流里巴西龟的密度过高,就会破坏当地的食物网,导致本土龟鳖类濒危或灭绝。
在台湾地区,已有科学调查证明巴西龟是名副其实的“生态杀手”。资料表明,台湾地区原有食蛇龟、柴棺龟、中华鳖、金龟与斑龟5种原生淡水龟。但在20年的时间,由于生态恶化和巴西龟的引入,原生淡水龟的数量急剧减少,而巴西龟则成为台湾地区最普遍的龟类。
还有台湾学者的研究显示,在靠近基隆河中游河段处,1995年至1996年巴西龟占捕获的淡水龟个体数为14%;2001年至2002年间的同样河段,巴西龟所占比例已超过16%,最近几年的调查比例则超过22%。
欧洲也有类似的情况出现:法国学者曾进行过巴西龟对欧洲原生池龟生存影响的实验,结果发现,巴西龟在争夺食物和栖息场所方面优势显着,和巴西龟同池生活的欧洲池龟体重明显下降。
有专家还特别指出,由于巴西龟适应能力强,加上因为是外来物种在国内没有天敌,因此巴西龟繁衍得更加肆无忌惮。
巴西龟危害二:
致本土龟基因流失
呼吁书关于巴西龟的第二条罪状是,“由于巴西龟能够与本土其他淡水龟类杂交繁殖,导致本土淡水龟类的基因流失,也大大影响本土淡水龟类的遗传多样性”。
史海涛曾在养殖场看到过,巴西龟与本土淡水龟杂交后产下的小乌龟。“由于放生等因素,巴西龟经常会在某一个水域内,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这增加了巴西龟与本土淡水龟杂交繁殖的可能性。长此以往,本土龟的基因将不再纯正,慢慢的就可能导致灭亡,造成物种单一化。”
巴西龟危害三:
携副伤寒病菌,能传染人
呼吁还说,“巴西龟还是沙门氏杆菌传播的罪魁祸首,养殖龟类的85%携带副伤寒类沙门氏杆菌,尤其是幼龟。这些病菌已被证明可以传播给包括人在内的恒温动物并在其中流传。”
史海涛透露说,上述研究还在继续进行,“建议小朋友,不要把巴西龟当宠物养。如果已经作为宠物饲养的,那一定要注意在接触巴西龟后,及时洗手,不要立即拿取食物。”
呼吁
政府要严管巴西龟,市民不要养
2009年5月14日,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中国国家地理》共同发表过有关巴西龟的呼吁书,“今天依然适用,算是再次呼吁。”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史海涛表示。
1、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制定针对巴西龟等外来物种的进口管理、养殖管理和放生活动管理的相关法规和政策;
2、建议两栖爬行动物学者以及相关领域学者重视巴西龟等外来物种在中国的入侵状况研究;
3、建议公众不要购买巴西龟等外来入侵物种作为宠物饲养;
4、建议公众不要把巴西龟等外来两栖爬行物种丢弃、放生和放置在野外环境中。
巴西龟,学名红耳龟,头顶部两侧有2条红色粗条纹,属淡水龟类。
巴西龟原产于美国中南部,现已在欧洲、非洲、大洋洲、亚洲和美国原产地以外的美洲等世界范围内出现。
上世纪80年代,巴西龟进入中国,现已成为市场上数量最多也是最便宜的龟,不少人还将其作为宠物饲养。与此同时,由于大量的人将巴西龟遗弃或放生,内地在野外发现巴西龟的几率越来越高。
专家称,很少有人会坚持养巴西龟,因为它会一直长大,从鸡蛋大小变成巴掌大,然后变成碗那么大,再养下去就有脸盆那么大。“家里放不下了,加上养了那么多年,有感情了,又舍不得杀,所以还是放生,最后破坏了环境。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不要养。 ”
探访
巴西龟繁衍能力超强
嘉定特种水产养殖试验场位于嘉定华亭镇,每年可以孵化出30余万只巴西龟的龟苗。昨日,一名巴西龟养殖人员介绍了巴西龟的生活习性、孵化饲养情况。
据介绍,2003年,养殖场购买了第一批巴西龟,共有几万只,公、母比例1:4左右。“巴西龟一般要养到五六年才会性成熟,交配后产蛋。巴西龟吃的东西比较杂,荤的素的都吃,除了试验场配的饲料,巴西龟还喜欢吃小鱼、小虾、小蝌蚪,它们也吃蔬菜和西瓜。”养殖人员说。
环境条件不同,巴西龟的生活习性也会有所差异。养殖人员介绍说,在上海这种气候条件下,养殖场内的巴西龟会冬眠,时间为每年10月底到次年的4月中旬左右。
巴西龟每年产蛋的时间大都集中在5月15日至7月15日这2个月。“巴西龟平均一年下4次蛋,每次间隔半个月左右,每次能下10来只蛋。也就是说,一只巴西龟正常情况下,一年能下40多只蛋。”
巴西龟产下的蛋被养殖场工作人员捡起后,需要在孵化室孵化80多天,“比较强悍的是,巴西龟的蛋孵化的成功率在90%以上,而且小龟一出蛋壳,就能适应野外环境,直接就可以卖给花鸟市场了。”
养殖人员还透露说,自己曾亲眼看到过,巴西龟蛋在自然条件下孵成小龟,“这已经说明巴西龟在上海是具备自然繁殖的可能。”
作为巴西龟的养殖大户,经济收益受市场影响很大。据了解,2004年、2005年左右,巴西龟龟苗最贵时,一个能卖到10元钱左右。
另外,作为专业养殖机构,养殖场每年都会接到水产部门的通知,“要防止养殖的巴西龟逃逸,因为它们是外来物种,怕对本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好的影响。”
养殖人员还表示,在人们的印象中,巴西龟作为宠物养的比较多,但实际上巴西龟是可以吃的,煲汤、做菜都可以,“只是很多人不太知道。”(新闻晨报) 原产于美国中南部、被称为“生态杀手”的巴西龟正成为不少上海人的宠物,而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举动。因为巴西龟很可能制造类似于一枝黄花、水葫芦的生态恶果。
事实上,世界多国已对巴西龟下达禁令,而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中国国家地理》曾共同发表呼吁书,呼吁遏制其蔓延趋势。
围绕着巴西龟,来自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的专家态度明确:不要当宠物养,养了别放生。
现况调查:
上百只能当场拿货
万商花鸟市场位于闹市区,虽然面积不大,但每天前来选购的市民络绎不绝。
在市场南面的入口处,一家专售宠物龟的店铺抬眼可见。小店门口放置了不少小鱼缸,其内都按照大小、种类摆放了10多只小龟。“这是草龟,这是巴西龟,这是……”在老板娘的指点下,记者看到,这些宠物龟中,大小不一的巴西龟起码占据了总数的近三分之一,并依照大小以5至20元不等的价格出售。
小店内,一些成年的宠物龟被集中安置在一个大缸内,粗略估算约有二三十只,层层叠叠。除了巴西龟、长寿龟外,还有从国外引进的鳄龟等。“没听说上海有人买去吃,在广东倒是有不少。”老板娘说,巴西龟生长较快,大约12年就能长到3斤重,多被人买去用于观赏。
听说记者打算买来放生,老板娘强烈建议买那种杯口大小的巴西龟:“便宜,而且特别好养活。”她说,太小的巴西龟放生到河流中会淹死,稍大一点生存能力就强得多。
当被问及放生巴西龟是否会对河道生态造成影响,老板娘不以为然:“不会的!”
老板娘还介绍说,随着清明节临近,巴西龟的销售最近一直不错,有的人一买就是好几十只。“如果要上百只,当场就能拿货;如果要更多也不需要提前预订,只要等上一会儿就能拿到货。”
而在市场北侧的另一家宠物龟店内,老板娘听说是要用来放生,便向记者推荐购买长寿龟,并称两者价格相差不多,“巴西龟生存能力太强了,会把河里的鱼虾全吃光,而本地龟只要吃些水草什么的就可以了。”
“之前有客户买了巴西龟去城隍庙等地方去放生,但不让放,因为巴西龟会破坏环境。之后别人来买放生龟,我都推荐他们买本地龟。”老板娘透露。
应对之策:
多国不让进口,我尚缺研究
被称为“生态杀手”的巴西龟到底能不能养?对这个问题,记者查阅国家林业局官网后发现,2003年8月4日,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布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梅花鹿等54种陆生野生动物名单的通知》中,巴西龟赫然在列。这意味着,巴西龟经过批准是可以人工养殖的。
为遏制巴西龟在中国野生环境中的蔓延态势,2009年5月14日,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中国国家地理》共同发表了一份呼吁书,并建议公众谨慎购买和饲养巴西龟。
在接受采访时,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史海涛坦承,由于龟的生活习性较为隐蔽,包括主管部门在内都缺乏研究,“关于巴西龟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性危害的证据,别人的经验应该是可以借鉴的。”
“巴西龟的危害在国外早已受到高度重视。美国1975年禁止非成年巴西龟的国内贸易,欧洲1997年禁止进口巴西龟,韩国2001年禁止巴西龟的进口。”史海涛举例说。
“不能像一枝黄花、水葫芦那样,等到无法收拾时,才想到治理,那就晚了。”史海涛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物种项目主任范志勇持有相同的观点。
最新进展:
已获立项,正展开调查
幸运的是,在经过长期呼吁后,有关部门已意识到巴西龟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海南师范大学网站的消息显示,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审,该校有9个项目获得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其中第一个项目就是“外来物种红耳龟(巴西龟的学名)的生态适应机制研究”,类别一栏填着“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项目负责人正是史海涛。
史海涛透露说,关于巴西龟在中国野外生存现状的调查已在开展,“内容包括巴西龟偏好什么样的环境,依赖什么样的食物,对当地环境的影响等等。”“希望研究可以为政府制定针对巴西龟等外来物种的进口管理、养殖管理和放生活动管理的相关法规和政策提供参考。”史海涛说。
巴西龟:抢吃抢喝抢地盘,还带传染病菌
大陆中、南部都已发现,经20年“入侵”已成台湾地区最普遍龟类
巴西龟被放生到野外,到底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在主张遏制巴西龟蔓延的专家眼中,巴西龟如同水葫芦、一枝黄花一样,是外来入侵生物,是“生态杀手”。甚至有专家担心,再过十几二十年,我国中部、南部的河流中,人们见到的乌龟只会剩下一种——色彩艳丽、头侧有红色条纹的巴西龟,而模样老土的本地龟则将彻底灭绝。
正是基于此,2009年5月14日,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中国国家地理》共同发表了一份呼吁书,要求遏制巴西龟等外来两栖爬行物种在中国野生环境中的蔓延态势,并建议公众谨慎购买和饲养。
那么,在专家眼中,巴西龟的“生态杀手”本性究竟体现在哪里?晨报请他们来帮您一起分析。
巴西龟危害一:
可能导致本地龟灭绝
呼吁书中称,巴西龟“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之一,其食性杂,栖息环境多样,繁殖、竞争和耐受能力强。其在野生环境中竞争能力极强,侵占本土物种栖息地,导致本土龟鳖类濒危或灭绝,破坏当地食物网,造成物种单一化,极大地危害自然生态平衡。”
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史海涛研究巴西龟多年,实地考察过不少巴西龟养殖场,对于巴西龟的超强适应能力印象深刻。
史海涛说,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曾发现过巴西龟身影的野外地区,横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遍及农村、城市。“巴西龟可以吃植物,吃小鱼吃虾,吃蝌蚪甚至吃青蛙,本地龟抢食根本抢不过它。”史海涛说,如果一条河流里巴西龟的密度过高,就会破坏当地的食物网,导致本土龟鳖类濒危或灭绝。
在台湾地区,已有科学调查证明巴西龟是名副其实的“生态杀手”。资料表明,台湾地区原有食蛇龟、柴棺龟、中华鳖、金龟与斑龟5种原生淡水龟。但在20年的时间,由于生态恶化和巴西龟的引入,原生淡水龟的数量急剧减少,而巴西龟则成为台湾地区最普遍的龟类。
还有台湾学者的研究显示,在靠近基隆河中游河段处,1995年至1996年巴西龟占捕获的淡水龟个体数为14%;2001年至2002年间的同样河段,巴西龟所占比例已超过16%,最近几年的调查比例则超过22%。
欧洲也有类似的情况出现:法国学者曾进行过巴西龟对欧洲原生池龟生存影响的实验,结果发现,巴西龟在争夺食物和栖息场所方面优势显着,和巴西龟同池生活的欧洲池龟体重明显下降。
有专家还特别指出,由于巴西龟适应能力强,加上因为是外来物种在国内没有天敌,因此巴西龟繁衍得更加肆无忌惮。
巴西龟危害二:
致本土龟基因流失
呼吁书关于巴西龟的第二条罪状是,“由于巴西龟能够与本土其他淡水龟类杂交繁殖,导致本土淡水龟类的基因流失,也大大影响本土淡水龟类的遗传多样性”。
史海涛曾在养殖场看到过,巴西龟与本土淡水龟杂交后产下的小乌龟。“由于放生等因素,巴西龟经常会在某一个水域内,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这增加了巴西龟与本土淡水龟杂交繁殖的可能性。长此以往,本土龟的基因将不再纯正,慢慢的就可能导致灭亡,造成物种单一化。”
巴西龟危害三:
携副伤寒病菌,能传染人
呼吁还说,“巴西龟还是沙门氏杆菌传播的罪魁祸首,养殖龟类的85%携带副伤寒类沙门氏杆菌,尤其是幼龟。这些病菌已被证明可以传播给包括人在内的恒温动物并在其中流传。”
史海涛透露说,上述研究还在继续进行,“建议小朋友,不要把巴西龟当宠物养。如果已经作为宠物饲养的,那一定要注意在接触巴西龟后,及时洗手,不要立即拿取食物。”
呼吁
政府要严管巴西龟,市民不要养
2009年5月14日,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中国国家地理》共同发表过有关巴西龟的呼吁书,“今天依然适用,算是再次呼吁。”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史海涛表示。
1、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制定针对巴西龟等外来物种的进口管理、养殖管理和放生活动管理的相关法规和政策;
2、建议两栖爬行动物学者以及相关领域学者重视巴西龟等外来物种在中国的入侵状况研究;
3、建议公众不要购买巴西龟等外来入侵物种作为宠物饲养;
4、建议公众不要把巴西龟等外来两栖爬行物种丢弃、放生和放置在野外环境中。
巴西龟,学名红耳龟,头顶部两侧有2条红色粗条纹,属淡水龟类。
巴西龟原产于美国中南部,现已在欧洲、非洲、大洋洲、亚洲和美国原产地以外的美洲等世界范围内出现。
上世纪80年代,巴西龟进入中国,现已成为市场上数量最多也是最便宜的龟,不少人还将其作为宠物饲养。与此同时,由于大量的人将巴西龟遗弃或放生,内地在野外发现巴西龟的几率越来越高。
专家称,很少有人会坚持养巴西龟,因为它会一直长大,从鸡蛋大小变成巴掌大,然后变成碗那么大,再养下去就有脸盆那么大。“家里放不下了,加上养了那么多年,有感情了,又舍不得杀,所以还是放生,最后破坏了环境。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不要养。 ”
探访
巴西龟繁衍能力超强
嘉定特种水产养殖试验场位于嘉定华亭镇,每年可以孵化出30余万只巴西龟的龟苗。昨日,一名巴西龟养殖人员介绍了巴西龟的生活习性、孵化饲养情况。
据介绍,2003年,养殖场购买了第一批巴西龟,共有几万只,公、母比例1:4左右。“巴西龟一般要养到五六年才会性成熟,交配后产蛋。巴西龟吃的东西比较杂,荤的素的都吃,除了试验场配的饲料,巴西龟还喜欢吃小鱼、小虾、小蝌蚪,它们也吃蔬菜和西瓜。”养殖人员说。
环境条件不同,巴西龟的生活习性也会有所差异。养殖人员介绍说,在上海这种气候条件下,养殖场内的巴西龟会冬眠,时间为每年10月底到次年的4月中旬左右。
巴西龟每年产蛋的时间大都集中在5月15日至7月15日这2个月。“巴西龟平均一年下4次蛋,每次间隔半个月左右,每次能下10来只蛋。也就是说,一只巴西龟正常情况下,一年能下40多只蛋。”
巴西龟产下的蛋被养殖场工作人员捡起后,需要在孵化室孵化80多天,“比较强悍的是,巴西龟的蛋孵化的成功率在90%以上,而且小龟一出蛋壳,就能适应野外环境,直接就可以卖给花鸟市场了。”
养殖人员还透露说,自己曾亲眼看到过,巴西龟蛋在自然条件下孵成小龟,“这已经说明巴西龟在上海是具备自然繁殖的可能。”
作为巴西龟的养殖大户,经济收益受市场影响很大。据了解,2004年、2005年左右,巴西龟龟苗最贵时,一个能卖到10元钱左右。
另外,作为专业养殖机构,养殖场每年都会接到水产部门的通知,“要防止养殖的巴西龟逃逸,因为它们是外来物种,怕对本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好的影响。”
养殖人员还表示,在人们的印象中,巴西龟作为宠物养的比较多,但实际上巴西龟是可以吃的,煲汤、做菜都可以,“只是很多人不太知道。”(新闻晨报)
㈣ 入侵物种巴西龟被装入盲盒销售,生物入侵会带来哪些危害
本来就是外来物种的巴西龟被装入盲盒进行售卖的事件在网络上引发了很大的争议。很多人认为商家的这种行为是非常危险的。巴西龟属于外来物种,如果大量入侵的话,很可能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可以说后患无穷。再加上这种乌龟没有天敌,很可能泛滥成灾,造成的后果无法估量。
生物入侵的危害,首先是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很多新物种在一个地方出现后,如果任由其泛滥的话对于一个地方的生态平衡是有可能造成很大的破坏的,这也是新物种入侵的最大伤害;其次,打破物种的平衡。一个新物种的到来如果没有天敌的话,很快就会泛滥成灾,将原来的物种平衡性完全打破,甚至会导致很多物种在当地的灭绝,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最后,带来一些疾病。很多的新物种带有很多的传染性疾病,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而且随着新物种的繁殖,对人们的健康的危害也会越来越严重。
也有的新物种本身就含有一些病菌和病毒,如果入侵了当地的话,泛滥开来就会对当地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非常大的隐患。有的甚至会引发严重的传染病,后果会非常严重。
㈤ 放生巴西龟、福寿螺、食人鲳等外来物种,都可能会造成______,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锐减
生物入侵,也称生态入侵,是指外来物种因为偶然的机会进入某一适宜其生存和繁衍的地区,其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分布区域逐步扩展的过程.生物入侵的危害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外来生物巴西龟、福寿螺、食人鲳、水葫芦在当地没有天敌,放生后会在适宜的环境中往往呈大爆发趋势,难于控制,对生态系统产生的破坏性不可逆转,危及本地物种的生存,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就有可能像水葫芦那样严重危害当地生物的生存.水葫芦自1901年作为牲畜饲料引进我国以来,现已分布在从华北到华南17个省份的河道、湖泊和池塘中,覆盖率高达100%,导致大量水生动植物死亡.云南的滇池,其水面被水葫芦无情地侵占,湖中68种原生鱼种已有38种面临灭绝;16种高等植物到20世纪90年代只剩下3种,滇池周围日益干旱,气候调节功能大减.目前我国每年因水葫芦造成的经济损失接近100亿元,光是打捞费用就高达5亿至10亿元人民币. 故答案为:外来生物入侵. |
㈥ 巴西龟的危害有哪些 巴西龟为什么不能放生
巴西龟一来 本土龟灭绝
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史海涛指出,巴西龟在野外捕食能力强,并掠夺其他生物的生存资源,使同类物种的生存受到毁灭性打击,调查发现,有巴西龟的出现几乎无一例外地使其他本土龟类灭绝。与本土陆龟做个对比,巴西龟两岁就有繁衍力,而本土陆龟到七八岁才开始性成熟。等本土陆龟成熟长大,巴西龟早已是“子孙满堂”,抢夺食物,本土龟根本不是成群巴西龟的对手。抢了本土龟的美味不说,它们还和本土龟“联姻”,导致本土淡水龟类的基因污染,并且杂交品种在以后的繁殖中也许会产生新的变异,大大增强它的入侵能力。
巴西龟还是沙门氏杆菌传播的罪魁祸首。养殖龟类的85%携带副伤寒类沙门氏杆菌,尤其是幼龟。该病菌会同时出现在带病龟的粪便以及其生活的水域和岸边的土壤中,并且被证明可以自变温动物传播给恒温动物,可在鸟类和兽类中传播。据了解,美国每年大约有100万至300万人感染此病菌,其中14%的病例由龟类传染。
㈦ 巴西龟有什么危害
巴西龟,绝对不能放生到野外,当一种生物传入一个新的环境后,如果脱离了人为控制变为野生,在适宜的气候、土壤、水分及传播条件下,极易大肆扩散蔓延,形成大面积单优群落,破坏本地动植物,甚至危及本地濒危动植物的生存,从而丧失了生物多样性。这些入侵物种在其原来的生态系统中,必然有天敌控制其种群量,而在新的环境中通常没有这种控制机制,于是,这些物种就有可能泛滥成灾。
二、国内在香港和台湾,科学调查证明巴西龟是名副其实的“生态杀手”。巴西龟引进到台湾不到20年,已经在台湾定居繁殖建立族群,成为台湾最普遍的龟类,野外巴西龟会大量捕食小型鱼、贝及蛙类的卵和蝌蚪,造成当地生态水中浩劫。台湾的基隆河早已被巴西龟和琵琶鼠占据了。巴西龟2岁就有繁衍力,而本土陆龟到七八岁才开始性成熟,这也是巴西龟价格便宜的原因之一。巴西龟对食物和生存环境要求不高,环境适应能力很强,生长快,繁衍力强,捕食凶狠。如果随意放生,从长远来说,因其基本没有天敌,大量进入江河、湖泊,与本地龟抢夺食物,会威胁本地龟及相关物种的生存,对原有生态链造成极大的破坏。二、国外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政府最近宣布发起一场清剿外来乌龟的战斗,因为这种名为“红耳龟”的龟种可能会威胁到澳大利亚本土生长的龟类生存。
红耳龟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宠物被带到澳大利亚的,之后它们以惊人的速度在澳大利亚繁衍。当它们被证实对当地生态平衡极具威胁性时,其繁衍的数量已经相当之大。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已经将这种乌龟列为最具入侵性的100种生物之列。澳大利亚有关当局警告说,红耳龟可能会为那些从事淡水渔业养殖的人带来重大的损失,因为这些龟喜食淡水龙虾等生物。此外,在维多利亚州和新南威尔士州一些水域也发现了红耳龟的的踪迹。昆士兰州还使用一种拉布拉多猎狗进行猎捕红耳龟。这种猎狗嗅觉很灵敏,可以发现红耳龟的尿迹和卵。如果发现了龟卵,捕猎人员就会将龟卵从土里挖出来处理掉。此外,昆士兰州政府还规定,如果发现任何人饲养或出售红耳龟,将会被处以6万澳元的罚款。
㈧ 养巴西龟对人体的害处
主要是巴西龟可能携带的病菌,比如沙门氏病菌。
巴西红耳龟还是沙门氏杆菌传播的罪魁祸首。养殖龟类中约85%都携带有副伤寒类沙门氏杆菌,尤其是幼龟。该病菌已被证明可自变温动物传播给恒温动物,美国每年约有上百万人感染此病菌,其中14%的病例由龟类传染。
以幼龟携带量最大,此病菌对孕妇,婴幼儿的危害极大,当然,成年巴西龟身上也会携带沙门是病菌,只是数量比幼龟少一些而已,所以,家里有巴西龟的朋友们要注意,尽量避免孕妇和婴幼儿与龟的接触,在接触巴西龟后,及时洗手,不要立即拿取食物。
(8)巴西龟导致什么物种灭绝扩展阅读
生态杀手巴西龟的危害:
一、可能导致本地龟灭绝
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之一,其食性杂,栖息环境多样,繁殖、竞争和耐受能力强。其在野生环境中竞争能力极强,侵占本土物种栖息地,导致本土龟鳖类濒危或灭绝,破坏当地食物网,造成物种单一化,极大地危害自然生态平衡。
二、致本土龟基因流失
由于巴西龟能够与本土其他淡水龟类杂交繁殖,导致本土淡水龟类的基因流失,也大大影响本土淡水龟类的遗传多样性,由于放生等因素,巴西龟经常会在某一个水域内,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这增加了巴西龟与本土淡水龟杂交繁殖的可能性。
长此以往,本土龟的基因将不再纯正,慢慢的就可能导致灭亡,造成物种单一化。
三、携副伤寒病菌,能传染人
巴西龟还是沙门氏杆菌传播的罪魁祸首,养殖龟类的85%携带副伤寒类沙门氏杆菌,尤其是幼龟。这些病菌已被证明可以传播给包括人在内的恒温动物并在其中流传。
建议小朋友,不要把巴西龟当宠物养。如果已经作为宠物饲养的,那一定要注意在接触巴西龟后,及时洗手,不要立即拿取食物。
㈨ 关于巴西龟的问题。
你的说法不对。巴西龟会被冻死,本土野生龟难道不会被冻死吗?自然灾害,气候对于乌龟的影响是大自然本来就有的规则。但是,没有造成某个物种彻底灭绝啊。巴西龟作为外来物种的危害,在于它不是本土生物,对于本土乌龟,巴西龟在各方面都很强势,争夺食物,与本土乌龟杂交,破坏本土生物繁衍,巴西龟也会把本土乌龟当食物,由于本土乌龟在生存等能力上比巴西龟弱,这样最终会导致本土乌龟物种灭绝,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外来物种打破了原有的自然规则,快速繁衍,本土物种凋零,这就是破坏生态。
有一则新闻说,冬天某某湖上,浮着一片冻死的巴西龟。你想想本土龟去哪里了?(十之八九,已经被巴西龟消灭了),哪里来的那么多巴西龟?(全是有些人,搞什么祈愿放生,或者买了不想养了)。就连我们这边的农村,湖里面也会出现巴西龟,可见,外来物种有多强悍,能跑到偏僻的乡村。你只看到有些把巴西龟死掉了,其实还有很多活得好好的,继续在破坏生态。
㈩ 入侵物种巴西龟被装入了盲盒销售,入侵物种对我国当地的物种有什么危害
近日在电商平台上面,出现了一款名为“宠物活体盲盒”的产品,商家会在里面放入乌龟、仓鼠等小动物来作为噱头,从而吸引网友进行选购。并且这些商家还不接受退换等,态度极其恶劣。而作为我国外来入侵物种的巴西龟也被装入到这种盲盒进行销售,这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反感,因为入侵物种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会影响到我们本地物种的生存。
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外来入侵物种,而电商平台上这种动物盲盒应该要列入有关部门的整治名单中,不能让一些外来入侵物种入侵到当地的生态系统,这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都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