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巴西河流山川简介
巴西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西部有面积比较小的山地,属于安第斯山脉的一部分。东部是面积很大的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
巴西有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亚马孙河自西向东流,沿途接纳了很多支流,形成一个巨大的水系网,最终流入大西洋。
⑵ 安第斯山脉算巴西的主要山脉么
不算,因为安第斯山脉是位于智利与阿根廷之间,与巴西一点关系都木有
⑶ 巴西地理
巴西自然地理
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面积8547403平方公里。人口1.5582亿(1995年),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8人。全境地势平坦,以平源和低缓高原为主。北部的亚马孙平原占国土面积的1/3。东南部的巴西高原起伏和缓,海拔600—900米。西南部的巴拉圭盆地是低湿的湖沼泽地带。北部边界的圭亚那高原地势较陡,内布利纳峰海拔3014米,是全国最高峰。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气候。
地理位置 翻开色彩斑斓的世界地图,在西经34 °45ˊ—73 °59ˊ、北纬5°16ˊ—南纬33°°45ˊ之间有一块着金黄色版图,它北起地处赤道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南至美丽富饶的巴拉那平原,东迎大西洋,西邻巴拉圭和玻利维亚,总面积854万多平方公里,占南美洲总面积的48%,仅次于前苏联、加拿大、中国和美国,居世界第五位。这就是被人们誉为“南美巨人”的巴西联邦共和国。
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国境线总长2.3万多公里,除智利和厄瓜多爾尔尔外,巴西与南美洲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均有共同边界。北与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圭亚那及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为邻,南与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接壤,西界秘鲁、玻利维亚。大西洋海岸线长达7000多公里,那延绵不断的沙滩,明媚的阳光,湛蓝的海水,每年吸引着数万游客前往观光游览。
巴西虽然幅员辽阔,却并没有一般大国常见的大片沙漠,也没有长年冰雪覆盖的冻土带,大自然赋予巴西的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广袤无垠的天然牧场以及丰富的地下宝藏。
地形地势 巴西南北最大长度4320公里,东西最宽4328公里。地形最大特点是高原多,约占领土面积的59%,但高度较低,超过海拔1200米的部分只占全国领土面积的0.5%。第二个特点是多良港而少岛屿、桑托斯、里约热内卢及阿雷格里港是巴西最繁忙的港口。北里奥格兰德州近海的费尔南多—迪诺罗尼亚群岛是巴西最大的一组岛屿,亚马孙河口的马拉若岛是巴西第一大岛。从地形上看,巴西由北向南大致可分为五个部分:
北部圭亚那高原。南缘大致与赤道平行,占国土总面积的2%,是亚马孙河与奥里诺科河两大河系的分水岭,平均高度超过巴西高原。与委内瑞拉交界处的内布利纳峰(海拔3014米)是巴西最高山峰。
亚马孙冲积平原。位于圭亚那高原和巴西高原之间,东小西大呈三角状,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3以上,地表略有起伏,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在300米以下。
巴西高原,亦称中央高原,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约占全国领土面积的一半。着名的马尔山脉和曼蒂凯拉山脉等位于高原东部边缘,与海岸平行。其中马尔山脉中的班代拉峰(海拔2890米)是巴西的第三高峰。巴拉圭河低地。地处巴西高原西南方,位于马托格罗索和南马托格罗索两州境内,亦称潘纳尔平原,是大查科平原一部分,多沼泽地。
沿海平原从巴西北部沿海城市贝伦到南部的河雷格里港一线为平坦肥沃的平原,宽度从数公里到上百公里不等,经济发达,是巴西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热带气候 巴西的大部分土地处于赤道线与南回归线之间,只有占全国面积五分之一的土地位于南回归线之南,因而巴西的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根据气候特点,巴西共分潮湿赤道带、潮湿热带、半潮湿热带、半干旱热带和潮湿亚热带五个气候带。平均气温从南向北缓慢上升。然而亚马孙流域,尽管处于赤道带,但气温并不像人们相像的那样高,平均温度不超过27℃,最高气温不超过36℃。巴西利亚、圣保罗等高原城市平均气温仅19℃,气候宜人。在南部亚热带地区,平均温度在16℃—20℃,一些地势高的地方平均温度只有10℃,冬天有时还要下雪。不过巴西各地的湿度相当高,特别是在沿海地带。年降雨量随地区不同而有差异。在潮湿赤道带的亚马孙地区年降雨量最高为1500毫米—2500毫米。只有8月—10月是少雨季节。潮湿热带地区主要是在北里奥格兰德到圣保罗州北部的沿海地区,这里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巴西的大部分地区从米纳斯吉拉斯州、圣保罗州内地、南马托格罗索州和马托格罗索州的南部,到巴伊亚州、马拉尼昂州和塞阿拉州的内地,均属半潮湿热带气候,每年分旱季和湿季,年降雨量为1500毫米。半干旱热带在巴西东北部,年降雨量一般低于1000毫米,而且多集中于一段时期,全年大部分时间缺雨。南回归线以南的巴西土地属潮湿亚热带气候,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巴西与我国的季节正好相反,9月22日—12月21日为春季,12月22日—3月21日为夏季,3月22日—6月21日为秋季,6月22日—9月21日为冬季。
参考资料:http://jobsgood.com/news/new.asp?id=897&code=125&new_id=30&new_name=%C4%CF%C3%C0%D6%DE&name=%B0%CD%CE%F7
⑷ 巴西最大的山脉是什么
安第斯山脉
⑸ 世界最大的山脉是什么
“除却巫山不是云”山脉是相连的山体的统称,是沿一定方向延伸,包括若干条山岭和山谷组成的山体。而作为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可是有着迷人的风采。
安第斯山脉是陆地上最长的山脉,位于南美洲的西岸,范围从巴拿马一直到智利。属于科迪勒拉山系,从北到南全长8900余千米,纵贯南美大陆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山脉有许多海拔6000米以上、山顶终年积雪的高峰,且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山脉从智利的最南端合恩角,穿越阿根廷、玻利维亚、秘鲁、厄瓜多爾尔尔和哥伦比亚。 在委内瑞拉,安第斯山脉分成三个不同的山脉,其中一条山脉一直延伸到太平洋海岸。
基本简介
世界上陆上最长的山脉,南美洲西部山脉大多相互平行 ,全长约8900千米。一般宽约300千米,最宽处在阿里卡(Arica)至圣他克卢斯(Santa Cruz)之间,宽约750千米。安第斯山脉安地斯山系从南到北分为3大部分∶即南安地斯,包括火地岛和巴塔哥尼亚科迪勒拉;中安地斯,包括智利和秘鲁科迪勒拉;北安地斯,包括厄瓜多爾尔尔、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加勒比)科迪勒拉!
北段
(南纬4.01°以北):山脉成条状分支 、隔以广谷和低地 ,各条山脉多代表背斜构造,通过侵蚀,轴部出露花岗岩、片麻岩等古结晶岩,两翼则残留着白垩纪、第三纪砂岩和石灰岩。位于哥伦比亚,朝北向东延伸,最后加勒比岛的岛弧相连!
中段
(南纬4.58°~27.93°):宽度和高度显着加大,东、西科迪勒拉山脉之间楔入宽阔的山原--玻利维亚高原。从秘鲁到智利,在此山脉由西北转为东北走向。此地安第斯山的宽度最大,也有最多的火山活动遗迹,据知有超过900个的火山,高度由5000到7000米南段安第斯山,从智利一直到巴塔哥尼亚海岸,这一段有相当多的活火山!
南段
(南纬27.65°以南):高度和宽度逐渐减缩,东、西科迪勒拉合二为一。由于纵横断层交错,加以第四纪冰川和流水的侵蚀作用,山地显示分割破碎的形态,普遍具有阿尔卑斯型地貌特征!
地形地势
安第斯山脉其中阿空加瓜山(Aconcagua),海拔6962米左右,为西半球的最高峰。
此外安第斯山脉中的哥多伯西峰(Cotopaxi)是世界最高的活火山之一,海拔约5897米。南美洲诸重要河流的发源地。
安第斯山脉不是由众多高大的山峰沿一条单线组成,而是由许多连续不断的平行山脉和横断山脉(或科迪勒拉)组成的,其间有许多高原和洼地。分别称为东科迪勒拉和西科迪勒拉的东、西山脉界线分明,勾勒出了该山系的主体特征。东、西科迪勒拉总的方向是南北走向,但东科迪勒拉有几处向东凸出,形成形似半岛的孤立山脉,或像位于阿根廷、智利、玻利维亚和秘鲁毗连地区的阿尔蒂普拉诺那样的山间高原。
地质历史
安地斯山系是基于早期地质活动的新生代(最后的6,640万年)期间地球板块运动的结果。地质上属年轻的褶皱山系,形成于白垩纪末至第三纪阿尔卑斯运动,历经多次褶皱、抬升以及断裂、岩浆侵入和火山活动,地壳活动仍在继续,为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
安第斯山脉其中阿空加瓜山为安第斯山最高峰,海拔6959米。奥霍斯-德尔萨拉多山为世界最高火山,海拔6893米,南美洲多火山,它们主要分布在安第斯山,这里共有40多座活火山。
组成科迪勒拉的岩石年龄古老,开始是亚马逊坚稳地块(或巴西地盾)受侵蚀的沉积物约于4.5亿至2.5亿年前淤积在坚稳地块的西侧。这些淤积物的重力使地壳下陷,产生的压力和热量又使淤积物成为更耐久的岩石。因此,砂岩、粉砂岩和石灰岩分别变成石英岩、页岩和大理石。约2.5亿年前,组成地球大陆块的地壳板块结合成超级大陆──盘古大陆。后来盘古大陆及其南部贡德瓦纳古陆(Gondwanaland)发生分裂,板块向外分散,南美洲大陆板块与纳斯卡(Nazca)大洋板块互相碰撞(或会合),产生造山运动,因而形成安地斯山脉。
屏障作用
安第斯山脉安第斯山脉从南美洲的南端到最北面的加勒比海岸绵亘约形成一道连续不断的屏障。安地斯山脉将狭窄的西海岸地区同大陆的其余部分分开,是地球重要的地形特征之一,它对山脉本身及其周围地区的生存条件产生深刻的影响。位于阿根廷境内的阿空加瓜山(Aconcagua),海拔6962米,为西半球最高峰。
生态分布
安第斯山脉发现的侏儒蛙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垂直分带明显,随纬度、高度和坡向而异。北段地处低纬,综合反映热带湿润的基本特征。低地和低坡地带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在27℃以上,年降水量多超过2000毫米,热带山地常绿林所占比重很大。由下向上,气候和植被类型依次更替,直至高山冰雪带,垂直带图谱完整。中段自北向南气温年较差增大,降水量减少,主要反映干旱特征。南段地处中、高纬,体现温凉湿润特征。最冷月平均气温在低于10℃,最热月平均气温以上0℃。
动植物。在安第斯山脉,动植物的生存能力大部分取决于海拔高度,植物群落的生存也由气候、湿润的程度和土壤等条件决定,而动物则赖有丰足的食物来源才能生存;永久雪线是动植物生存的上限。有些植物和动物可以在任何海拔高度上生存,其他的则只能生活在某一高度。猫类很少生活在13,000尺以上,白尾小鼠通常不低于13,000尺,最高可达17,000尺。无峰驼(美洲驼、栗色羊驼、羊驼和骆马)主要为高原动物,生活在11,200尺~12,800尺之间高度,但也可在海拔较低的地方生活得很好。据认为,神鹰可以高飞至26,000尺。
考察勘探
安第斯山脉如上所述,安地斯山脉已有数千年人类居住史,到1530年代西班牙人征服南美洲时,高地的原住民已对安地斯山脉有了全面的了解,并在其中建成了广大的城市和道路网。西班牙的早期勘探伴随着掠夺和抢劫,虽然他们在统治过程中也在安地斯地区建设了许多现代化城市。
欧洲人对安地斯山脉的首次系统考察,以题为《地理录》(Relaciones geograficas,1579~1585)的一系列调查报告的形式出现,该书在逐步深入详尽的问答中记载了有关西班牙海外殖民地的大量地理的和经济的资料。1735年,由法国博物学家拉孔达明(Charles-Marie de La Condamine)率领的探险队开始测量安地斯山赤道子午线的弧度,且对厄瓜多爾尔尔山脉进行了长达数年的考察。德国博物学家兼探险家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进行了一系列更为重要的考察,他于1799年抵达委内瑞拉的海岸,在5年内对安地斯山脉的地质、气候、生物(特别是以高度为基础的生态区)进行了无数次的调查研究。
到19世纪中期,现已独立的安地斯各国曾发起并资助对山区进行科学的勘探。当时参加这项活动的在厄瓜多爾尔尔有英国登山家温伯尔(Edward Whymper),在秘鲁有秘鲁人索尔丹(Mariano Paz Soldan),以及绘制了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详细地图的意大利地理学家科达齐(Agostino Codazzi)。自19世纪后期以来,对安地斯山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发展,特别是采矿和铁路建设。
⑹ 巴西的地形,,地势特点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巴西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地形分布:南部是巴西高原,北部是亚马逊平原,高原占三分之二,平原占三分之一。
地势特点:中部低,两边高。北部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逊平原,南部为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巴西南端纬度较高,多丘陵、平原,多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偶见霜雪,大部分人口居住于此,是农业基地。大西洋沿岸有数条山脉,最高海拔2,900米。北部圭亚那高原的内布利纳峰海拔3,014米,为全境最高点。
(6)巴西最大山脉是什么扩展阅读:
巴西联邦共和国,简称巴西,国名源于巴西红木。 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领土面积851.49万平方公里,约占南美洲总面积的46%,在世界上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排行第五。
地形地貌:
巴西的地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中部和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的亚马逊河流域。
全境地形分为亚马逊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圭亚那高原,其中亚马逊平原约占全国面积的1/3,为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约占全国面积60%,为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最高的山峰是内布利纳峰,海拔2994米。
⑺ 什么山脉北面是最高的巴西高原
曼蒂凯拉山脉?
曼蒂凯拉山脉位于巴西东部,为西南-东北走向。该山脉从南帕拉伊巴河西北岸隆起,向东北延伸近320公里,一直延伸到大西洋沿岸。
曼蒂凯拉山脉的北部就是巴西高原。
巴西地形图
⑻ 巴西境内有山脉吗如果有,叫什么名字
巴西境内的较着名山脉有马尔山脉、阿曼拜山脉。
阿曼拜山脉:南美洲巴西高原西南缘的山脉。在巴西南马托格罗索州和巴拉圭东部。系马拉卡茹山脉向南延伸部分,构成巴西高原西坡,南段构成巴拉圭与巴西的边界。长约320公里。平均海拔300-400米,最高峰海拔767米。西坡陡峭,地形多呈单面山,为巴拉圭河与巴拉那河的分水岭。
马尔山脉:意译“海岸山脉”。巴西高原东缘向大西洋海岸急剧倾斜的山脉。北自巴伊亚州南部,向南延伸至南里奥格兰德州,长约1,500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不少山峰超过2,000米,最高峰为中段奥尔冈斯山脉的佩德拉-杜西诺峰,高达2,263米。多由花岗岩和片麻岩组成,并有古老的火成岩露头。山脉在许多地方逼近海岸。有铁路通内地。中段气候温和,植物繁茂,设有国家公园。
希望对你有帮助。。。。
⑼ 巴西西临什么山脉
巴西境内的较着名山脉有马尔山脉、阿曼拜山脉。
阿曼拜山脉:南美洲巴西高原西南缘的山脉。在巴西南马托格罗索州和巴拉圭东部。系马拉卡茹山脉向南延伸部分,构成巴西高原西坡,南段构成巴拉圭与巴西的边界。长约320公里。平均海拔300-400米,最高峰海拔767米。西坡陡峭,地形多呈单面山,为巴拉圭河与巴拉那河的分水岭。
马尔山脉:意译“海岸山脉”。巴西高原东缘向大西洋海岸急剧倾斜的山脉。北自巴伊亚州南部,向南延伸至南里奥格兰德州,长约1,500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不少山峰超过2,000米,最高峰为中段奥尔冈斯山脉的佩德拉-杜西诺峰,高达2,263米。多由花岗岩和片麻岩组成,并有古老的火成岩露头。山脉在许多地方逼近海岸。有铁路通内地。中段气候温和,植物繁茂,设有国家公园。
希望对你有帮助。。。。
⑽ 巴西最高的山峰是那座山峰
巴西最高的山峰是内布利纳峰,海拔2994米(一说3014米),位于亚马逊州塔皮拉佩科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