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亚马逊平原成为世界最大的雨林分布区的原因
亚马孙平原位于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气流上升,高温多雨;东北部地势低,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可以深入到平原内部,降水丰富的地区范围广,形成世界最大的雨林分布区;地形封闭,暖湿气流不容易扩散,降水丰富;雨林面积大。
2. 为什么亚马逊流域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
主要有五个原因:
1、位于世界上最大的亚马孙平原;
2、地势西高东低,面向大西洋,湿润空气可以进入内陆地区;
3、在西部是安第斯山脉,湿润空气在东坡形成地形雨,降水丰富;
4、东部有圭亚那暖流和南赤道暖流经过,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5、以上因素,形成了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所以,在亚马逊流域会出现世界上面积最广的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雨林自然带。
3. 在巴西形成大片的热带雨林的原因
亚马孙平原是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地区。
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平原广阔;位于赤道低压带,南面、北面有低缓的高原,东南信风、东北信风都可进入;平原向东开口,沿岸有暖流,大西洋上的暖湿气流可以长趋直人,一直到平原西边;受到山地抬升作用,因而降水丰富,形成了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地区。
4. (1)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大的原因 (2)南美洲西海岸的各气候类型分布狭长的原因
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很大,主要原因是亚马孙平原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大面积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面积最大,西面、北面和南面地势比较高,气流上升强烈,东面有巴西暖流流过,增湿作用明显。热带雨林气候面积大,热带雨林面积很大。
南美洲西部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山脉纵贯整个南美洲,破坏了南美洲气候的纬度地带性规律。因此山脉西部形成狭长形分布的气候带,尤其是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更加狭长。
5. 为什么亚马逊河流域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具体
1.纬度低,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2.亚马逊平原广阔,地形完整。
3.地形平坦。
4.巴西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増湿的作用。
5.盛行的东南、东北信风从海洋吹来。
6. 为什么亚马逊河流域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亚马孙雨林之所以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地区因为这地方分布了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原因如下:
1、亚马孙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平原,陆地面积广
2、赤道穿过其中部,终年收到赤道低压的控制,气温高,降水多
3、北部是圭亚那高原,南部是巴西高原,西部是安第斯山脉,东部向大西洋敞口有利于水汽的深入
4、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大量的水汽,受到地形的阻挡形成地形雨
5、沿岸受到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
综上所诉,亚马孙流域是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也是最大的热带雨林的分布区
7. 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区面积大的原因
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位于南美洲北部亚马孙河中下游。介于巴西高原和圭亚那高原之间,西抵安第斯山麓,东滨大西洋,跨居巴西、秘鲁、哥伦比亚和玻利维亚4国领土,面积达560万平方公里(其中巴西境内22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该国领土1/3)。平原西宽东窄,地势低平坦荡。最宽处1280公里,大部分在海拔150米以下,平原中部马瑙斯附近只有海拔44米,东部更低,逐渐接近海平面。平原是在南美洲陆台亚马孙拗陷基础上,经第四纪上升、成陆后,由亚马孙河干流、支流冲积而成。平原降水多,原因是受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影响。
地处赤道附近,终年高温多雨,热带雨林广袤(3万多平方公里)、发育典型,亚马逊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蕴藏着世界五分之一的森林资源。植物茂盛,种类繁多,特有种占1/3。乔木以桃金娘科、芸香科、楝科、樟科、棕榈科、夹竹桃科等树种占优势。盛产红木、乌木、绿木、巴西果、三叶胶、乳木、象牙椰子等多种经济林木,富藏石油、锡等矿产资源。平原人烟稀少,交通不便,大部分地区尚未得到充分开发。
“亚马逊”或“亚马孙”都译自“Amazon”。
在大中小学与地理相关的教科书中,都统一译为“亚马逊”。因此,在学术上一般也译为“亚马逊”。实际上,从发音角度考虑,“亚马孙”也更为接近。
“亚马逊”这个译法也多见于港澳台出版物上。在一些非学术的旅游杂志上,也常可以见到“亚马逊”的译法。因此,口语中多受此影响,混称为“亚马逊”。为了便于大众理解,很多非学术性的电视节目也常译为“亚马逊”,例如电影《冲出亚马逊》。
8. 亚马逊平原热带雨林面积广大的原因-分类
亚马逊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雨林,其面积比欧洲还要大,有700万平方千米。它从安第斯山脉低坡延伸到巴西的大西洋海岸。亚马逊雨林对于全世界以及生存在世界上的一切生物的健康都是至关重要的。树林能够吸收二氧化碳,这种气体的大量存在使地球变暖,危害气候,以至极地冰盖融化,引起洪水泛滥。树木也产生氧气,它是人类及所有动物的生命所必需的。有些雨林的树木长得极高,达60米以上。它们的叶子形成“篷”,像一把雨伞,将光线挡住。因此树下几乎不生长什么低矮的植物。
亚马逊平原的野生动物种类非常繁多,而且数量丰富。19世纪末,根据一位英国自然学者的统计,共有14712种动物,其中8000多种尚未为人所知,现在已知的动物和鸟类超出了10万种,还有至少27种甲虫。可能另外还有几百万种正等待着人们去发现。
亚马逊平原的土着人居住在这里已有几个世纪。但大约500年前欧洲人来到这里后,许多土着人便沦为奴隶、死于疾病或被迫放弃他们传统的生活方式。这里的雨林现正处于严重的危险之中,因为人们为了开辟土地来种庄稼,或饲养牲畜来供应美国的肉类市场,正以惊人的速度对它滥伐滥砍。
亚马逊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占地球上热带雨林总面积的50%,达650万平方公里,其中有480万平方公里在巴西境内。这里自然资源丰富,物种繁多,生态环境纷法复杂,生物多样性保存完好,被称为“生物科学家的天堂”。
然而,亚马逊热带雨林却并没有因为它的富有而得到人类的厚爱。人们从16世纪起开始开发森林。1970年,巴西总统为了解决东北部的贫困问题,又做出了一个最可悲的决策:开发亚马逊地区。这一决策使该地区每年约有8万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坏,1969-1975年,巴西中西部和亚马逊地区的森林被毁掉了11万多平方公里,巴西的森林面积同400年前相比,整整减少了一半。
热带雨林的减少主要是由于烧荒耕作、过度采伐、过度放牧和森林火灾等,其中烧荒耕作是首要原因,占整个热带森林减少面积的45%。在垦荒过程中,人们把重型拖拉机开进亚马逊森林,把树木砍倒,再放火焚烧。
热带雨林的减少不仅意味着森林资源的减少,而且意味着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恶化。因为森林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消减污染及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
热带雨林像一个巨大的吞吐机,每年吞噬全球排放的大量的二氧化碳(CO2),又制造大量的氧气,亚马逊热带雨林由此被誉为“地球之肺”,如果亚马逊的森林被砍伐殆尽,地球上维持人类生存的氧气将减少1/3。
热带雨林又像一个巨大的抽水机,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再通过蒸腾作用,把水分散发到空气中。另外,森林土壤有良好的渗透性,能吸收和滞留大量的降水。亚马逊热带雨林贮蓄的淡水占地表淡水总量的23%。森林的过度砍伐会使土壤侵蚀、土质沙化,引起水土流失。巴西东北部的一些地区就因为毁掉了大片的森林而变成了巴西最干旱、最贫穷的地方。在秘鲁,由于森林木断遭到破坏,1925-1980年间就爆发了4300次较大的泥石流,193次滑坡,直接死亡人数达4.6万人。目前,每年仍有0.3万平方公里土地的20厘米厚的表土被冲入大海。
除此之外,森林还是巨大的基因库,地球上约1000万个物种中,有200-400万种都生存于热带、亚热带森林中。在亚马逊河流域的仅0.08平方公里左右的取样地块上,就可以得到4.2万个昆虫种类,亚马逊热带雨林中每平方公里不同种类的植物达1200多种,地球上动植物的1/5都生长在这里。然而由于热带雨林的砍伐,那里每天都至少消失一个物种。有人预测,随着热带雨林的减少,对皿年后,至少将有50-80万种动植物种灭绝。雨林基因库的丧失将成为人类最大的损失之一。
9. 亚马孙平原成为世界上热带雨林气候面积最广大的原因
1位于赤道 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全年高温多雨。
2 东临大西洋,整个平原呈口袋状迎接大西洋水汽,海洋水汽可以长驱内陆,并在西部安第斯山形成丰富地形雨 来自海洋的湿润东北 东南信风带来丰富降水。
3南赤道暖流经过,暖流经过的地区增温增湿,降水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