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养殖皮皮虾用淡水还是海水
养殖皮皮虾用海水,水质的PH值尽量和它生存的海水PH一致。
1、水质管理
皮皮虾所生长的水域溶氧量要在5毫升每升以上,皮皮虾的性格很凶猛,它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养殖皮皮虾每天都要四分之一以上的水,保证水质的可见度在30厘米以上,温度保持在二十度到二十七度为最佳,有人做过实验,将皮皮虾从十七度的水中拿出来放到五度的水中,它的身体马上赶到不适弓起来,然后慢慢的甚至后昏迷过去,在高温中的水也会昏迷过去。
2、饵料管理
皮皮虾的饲料主要以小型海鲜为主,像一般的小鱼、虾子以及贝类它都能吃,但是主要最爱吃的还是小型贝类,在投食的时候最好以小块均匀的投食,这样可以减少对水质的污染,让皮皮虾摄食更方便,可以一次性投食多一点,避免饲料不够而造成皮皮虾之间进行抢食或互相残杀,投食的时间在傍晚,因为皮皮虾是夜行动物,白天不出来活动。投食量在它体重的百分之五即可。
3、日常管理
除了以上两点之外日常管理也要做好,首先要养成巡逻查看的习惯,及时检查塘口进水排水的情况以及皮皮虾的进食情况,水质是否污染严重等等因素。
4、孵化要求
皮皮虾的繁殖对环境的要求非常高,皮皮虾居住的洞穴及底质不合适它是不会产卵的,就算它产卵了他也不会孵化,所以要保证其环境合适,水质的PH值尽量和它生存的海水PH一致,鱼缸底部放上潮间带的软泥,大概铺到20厘米厚即可。
网络《皮皮虾养殖技术》
‘贰’ 水晶虾对水质有什么要求,用什么水养好
PH值:水晶虾喜欢微酸性的水,养殖的时候,需要使用PH值在5.5-7.0之间的水。GH值:因为水晶虾不喜欢太硬的水,所以在养殖的时候建议把水的GH值控制在2.0-4.0之间。繁殖期可以把GH值调节到4.0-6.0之间。水温:水晶虾很怕冷,养殖时建议把水温控制在20-24℃之间。‘叁’ 哪些水源可以用来养虾各有何特点
用来养虾的水源有三种,分别为自然海水、地表水和地下水。
(1)自然海水
要求虾池靠近海边。一般情况下,如果附近无工业污染、海区无赤潮发生,则水质条件好。目前,多数养殖场采用在海区打砂滤井,抽取砂滤海水使用。(2)地表水
包括河流、水库、湖泊、溪流、塘堰和生活污水。一般此类水质有机质含量偏多,浮游生物量也多,甚至会带有杂鱼、杂虾及其卵子。因此,使用此类水源在进水时,应在进水口设置过滤装置,如筛绢网等。(3)地下水
水质清洁,有机质、浮游生物含量少。使用地下水,养殖前期肥水难度稍大,中、后期换水安全性较好。地下水水质因地质不同而有差异,有些地区地质较好,水质优良;但有些地质差,则水质对养虾不利,使用时需先做处理。
‘肆’ 海水养虾中有什么水质要求
http://www.cxfish.com/skill_content.asp?id=56
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通常用溶解氧、pH值、氨氮、硫化氢、盐度、水色、水的味道和透明度来表示水质化学指标和物理性状。
溶解氧不仅是保证对虾正常生理工能和健康生长年必需物质,又是改良水质和底质的必需物质,在对虾养殖的全过程中无应保证有充足的溶解氧,最好在保持在5mg/L以上。养殖南美白虾底层水一般不应低于3.5mg/L以上。当溶解氧降到1mg/L时,南美白对虾便有浮头死亡的危险;养殖中国对虾底层水一般在短时间内不得低于4mg/L。水塘底质和水中浮游生物也需要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具泰车有关资料报道,在夜间对虾只消耗池塘中溶解氧的5%,池塘底质消约占50%~70%,浮游生物消耗约占20%~45%。
氨氮会穿透细胞膜损伤对虾组织器官,甚至造成对虾的死亡,在低浓底情况下也会降低对虾的生长速度和抗病力,引起白斑病虾病的暴发。氨氮含量升高能影响对虾的摄食量,因此应尽量降低氨氮的含量,使氨氮控制在0.5mg/L以下。
硫化氢是一种剧毒物质,低浓度影响对虾生长,高浓度使对虾死亡。养殖水体中硫化氢的浓度控制在0.1mg/L以下,池底不应有较多的臭泥和残饵。
PH值是反映水质状况的一个综合指标,如pH值升高说明水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强,水中溶解氧增多;pH值又是引起水化学成分变化的一个主要因素,如pH值降低可使有毒的硫化氢增加。因此在养殖南美白对虾时应将pH值控制在7.7~9.2,养殖中国对虾时应将pH值控制在7.8~8.6为宜。
透明度是反映水全中浮游植物和有机腐屑数量的一个间接的物理指标,水中浮游植物过多使水体富营养化,浮游植物过少,使水体过瘦,都不利于对虾的生长。在南美白对虾养成期内水体的透明度应控制在30cm~60cm为好,前期低一些,后期高一些;养殖中国对虾水体的透明度控制在20cm~40cm。
味道是说明池塘底层水、特别是底泥是否有腐败的有机物质的指标,如果水体发黑、有腥臭味道,说明水下腐败的有机物质太多,容易引发病害。
‘伍’ 淡水养殖虾水质条件
良好水色和透明度含有大量的浮游植物。当遇到恶劣环境时,其产生的氧气,比透明度高的水体多得多,可以保持水体有足够的含氧量,对虾能正常生长,例如,一场暴雨和特大暴雨,对两个水色和透明度均不同的虾塘进行比较,水色浓、透明度适当的虾塘,虾生长正常,水质稳定;明度大的虾塘,虾体有异常现象,例如南美白对虾,常出现红须、红尾、活力不强的现象。这些现象正是由于池塘水色浅,透明度大,浮游植物数量在水体中含量少而产生应激反应的结果。此外,不同水色和透明度的虾塘,水质变化也明显不同,例如,遇到同样恶劣的天气,透明度在25~30厘米,水色良好的虾塘,水质没有变化或变化不大。
对虾养殖全过程,放虾苗前必须肥水培养基础饵料生物。通过肥水,可使水体中浮游植物保持一个适当的密度和旺盛的生长状态,大量吸收水体中的新陈代谢物一氮和二氧化碳,并产生氧气,促进水体中正常的物质循环,以达到水体的自我更新。新建虾池可用经发酵的有机肥和生物肥,老池或土泥塘选用生物肥或植物肥及无机肥较好。施肥5~7天后,一般都能把水做起来,当池水透明度达30厘米左右时,应停止施肥;在养成中后期视水色和透明度情况分别补施和追肥,使水色和透明度达到放苗和养成期水质要求。通过肥水,培养出良好水色和透明度,为取得养虾成功打下良好基础。
明度高的虾塘,水质变乳白色,虾塘失去生态平衡,池塘大量藻类突然死亡,有害细菌大量繁殖,导致对虾发病。所以调节好水色和透明度极为重要。
‘陆’ 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技术
一、 调控水质 由于南美白对虾是海水虾,所以对池水中藻类的要求特别高,一般最适应的水色是由绿藻或硅藻形成的黄绿色或黄褐色,这些藻类是虾塘中的良性生物群落,有固氨、氮的净化作用。常讲的养虾要管好一池水,一个重要点就是采取措施使用水色调节至这一颜色。我市面上常用的方法是施有机肥,像颗粒鸡粪10-15公斤/亩.米。 南美白对虾适的PH值为7.8-8.5,若池水PH值低于7.5则需轻施工生石灰1.5-2.5公斤/亩.米,施用天数视PH值变化而定,一般在晴天上午9-10时施。 南美白对虾长至5厘米后,除使用生石灰调节水质外,最好施用光合细菌来调节水质,促进生长。但像东太湖地区,由于一般池性偏酸,每下雨一次后,须立即泼洒生石灰,同时配以光合细菌,以调节PH值,改善水质。
二、严格投饲 由于南美白对虾饵料系数较低,一般为1.5-2.0,所投饵不宜过多。在对虾体长小于2厘米前,若不考虑池内的基础饵料(红虫),则日投饵料店量为150克/万尾,以后随时着虾的逐渐长大,投饲量也逐渐增加,以投饲后2小时全部吃完为标准。 投饲管理要做到相对合理,既要吃饱、吃好,又要兼顾养殖环境和节约成本,一般坚持: 1.勤投少喂(每天不少于4次); 2.傍晚后和清晨前多喂; 3.水温高于32℃,水质变劣时少喂; 4.对虾大量蜕壳的当日少喂,蜕壳1天后多喂; 5.池内竞争性生物(蝌蚪)多时适当多喂(今年这个问题较普遍)。 投饵量的多少、时间均要灵活掌握,一般养殖前期池内基础饵料较多,可少喂;中期应投优质对虾专用料;后期为了促生长,像我们吴江地区应适量投喂一些轧碎,清洗后的新鲜螺蛳,以改善海水虾淡养过程中壳薄、色淡的问题。
三、 适时增氧 对南美白对虾而言,对溶氧要求较高,一般养殖要求3-5毫克/升,因此特别要重视增氧问题。所以我们提倡在白对虾3厘米以后开始开启增氧机,从起始的每天2小时逐渐增加开启时间,对虾长至6厘米以后,每天至少要开10小时,特别是晴天中午的5小时更重要。又因我市是淡水养殖,一般池水水质不十分差的情况下,尽量不换水或少换水,强化投饲管理,以光合细菌得以调节,同时延长增氧机的开启时间,这样既改良了水质,又对增强南美白对虾的活力,提高成活率有益处,这一点去年在东太湖得到了良好的验证。当然,每5亩配3KW的增氧机是必不可少的,另外为保证南美白对虾的色泽、提高运输成活率,最好在后期适当施些食盐以调节盐度。
四、 防病 南美白对虾(特别是巴西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力,但不是说不得病,象病毒性、细菌性及其它营养性、真菌性疾病都有要做到积极预防,及时治疗。象常规的烂尾、黑鳃 、褐斑、红腿等只要采用普遍的杀菌消毒剂即可。这里提的重点是病毒性疾病,主要症状为病虾形体消瘦,甲壳变软,体色变深;胃不饱满,活动差,附着物增多,黄鳃、肿鳃,头胸甲出现明显的白色斑点。病毒感染后对虾不一定发病,但环境压力可诱发病毒,细菌的原发性感染也可引起病毒感染。对虾病毒目前尚无特效方法,但淡水养殖切断了垂直传播――这一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使发病率大大降低,应做到以防为主。
‘柒’ 明虾用淡水还是盐水养
回答养虾用什么水质要根据虾的品种而定,养殖淡水虾一般可以用经过除氯后的自来水,养殖海水虾一般可以用海水素(海水晶)调配的人工海水。虾按出产来源的不同可分为海水虾和淡水虾两种,海水虾又叫红虾,包括龙虾、对虾等,其中以对虾的味道较为鲜美,属于食中上味、海产名品。
‘捌’ 龙虾养殖需要什么水质
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龙虾的健康生长和发育,养殖过程中,池水的ph值保持在7.5-8.5之间,透明度为30-40厘米,要经常加注新水,定期泼洒生石灰溶液,调节水质,防止病害发生及脱壳不遂等。
养殖小龙虾生长适宜水温为24℃-30℃,当温度低于20℃或高于32℃时,生长率下降,水温15℃以下时幼体成活率极低。饲养水域昼夜温差不能过大,仔虾幼虾昼夜温差不要超过3℃,成虾不要超过5℃,否则会造成重大损失。
也可以同时使用生物益生菌进行调节,益加益水产em菌种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增重,增加产量;净化水质,改善环境,延长换水间隔。并且无任何副作用。
每半个月倾泻一次含氨基酸、多糖物质的复合生物菌剂商品,使池水pH值保持在7.5-8.5之间,在小龙虾到达3钱左右时可运用水体补钙商品,添加水体钙离子浓度,推进小龙虾蜕壳成长。
发现水质损坏,且出现小龙虾上岸、攀爬乃至逝世等景象时,需要改进水环境:
1、先放掉底部老水、脏水、废水,然后参加新水,此时由于水质损坏一次换水量可添加到30%左右;
2、换水后可运用微生物商品进行全塘倾泻,如:光合菌可添加水体含氧量、改进水质;芽孢类杆菌可排泄各种生物酸类物质按捺、杀死有害菌,避免虾病迸发;乳酸菌可调理小龙虾消化系统微生态平衡、助消化、推进成长,一起乳酸菌还可产生亚硝酸盐还原酶将亚硝酸盐降解为无毒的NH4+。
3、低温期可每隔15~20天左右定时向水体中倾泻微生物生态制剂,高温期可每10天左右倾泻一次微生物生态制剂。使用有利菌种制剂,使之构成优势菌群来按捺致病微生物的种群数量、成长、繁衍和损害程度,并分化水中有害物,添加溶氧,改进水质。使用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蛭弧菌、芽孢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等,均能起到必定的改水防病效果,但单一菌种的效果有限,最好挑选规范公司出产的复合菌剂。
采纳“看、观、摸、尝、闻、测、查”办法,能有效地区分水质的好坏。
1、看
即看水色。水色是水中浮游生物的品种和数量的反映。养虾池的水色以茶褐色、黄绿色、淡绿色为好,这些水色具有“肥活嫩爽”的特色,无反常气味,水体富含很多对虾喜食的硅藻和绿藻,且溶氧足够,有害物成分少,十分利于对虾成长。
2、观
指调查虾池及周围生物的动态。若发现池中鱼类浮头、螺爬出水面,日落后塘周围有很多蚊虫,有很多海鸥等鸟类在塘面上回旋扭转等景象是水体缺氧的征兆。当水体严峻缺氧时,对虾会浮头游塘,眼和触角显露水面,受惊也不下沉逃避。
夜光虫、甲藻和发光细菌很多增殖会使水体发光,很容易导致虾池缺氧。除了对虾因投饲缺乏而游塘外的反常活动外,别的都是直接或间接由水质恶化所导致,是水质不良的表现。
3、摸
指用手指捻一捻虾池水,假如手感发涩阐明水质正常;如发滑,水质通常较差。
4、尝
指用嘴尝尝虾池水滋味,如仅仅发咸,通常是好水,如苦味严峻,则是水质欠安的表现。
5、查
查看虾池底是不是黑化。假如池底变黑,发出臭味,标明底质变坏。出现变黑的因素:清池不完全;投饵过量;池水过肥,换水不行;水体中有很多丝状藻或水草老化枯身后沉底腐朽;基层水长时间严峻缺氧。
在饲养中后期池底较易出现黑化,为淤积于池底的有机物在细菌等效果下进行非氧化分化,构成池底“黑化区域”。特别是料台是不是洁净,料台的脏否能够直接表现水质以及底质的改变
‘玖’ 用来养虾的水质要达到怎样的标准
要求酸碱度、盐度、溶解氧、混浊度、化学耗氧量、重金属及各类无机营养盐含量等主要水质指标,在对虾养殖要求的安全浓度范围之内。水源水质的要求参考《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或《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的养殖用水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