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巴西资讯 > 巴西小罗儿子威廉得的什么病

巴西小罗儿子威廉得的什么病

发布时间:2022-09-23 16:46:01

❶ 足球知识

越位

越位规则是在1874年的足球规则中正式规定的。不过,那时的越位规则跟现在的越位规则有很大的不同。当时规定:攻方队员攻到前场,前面守方队员如果只有两个人(包括守门员)时,那么这个进攻队员就算越位了。19世纪70年代初,足球运动开始在西方等国盛行起来,那时,普遍重视进攻,而不大注意防守。这从当时一些国家常用的比赛阵形(1217,1226)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放在前面的锋线队员竟多达六七个。攻方攻到前场,就像决堤的洪水一样,势不可挡。守方一抢到球,也往往容易偷袭成功。这样,由于进攻的人多,防守的人少,造成攻与守的力量极不平衡,严重地影响了球技和战术的发展与提高。另外,由于攻守双方缺少人数上势均力敌的对抗,比赛也就不那激烈和精彩了。为此,一些人便在战术阵形上动脑筋,有些人则在规则上想方设法给进攻一方以适当的限制。越位规则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现在运用的越位规则,是1925年规定的,它对足球运动技术和战术的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越位规定的制度,也没有足球运动的今天。

越位,顾名思义就是越过球的位置的意思。用足球规则的术语来说就是:队员较球更接近于对方端线者,即处于越位位置。换句话说,当队员踢或顶球时,同队接球队员在对方半场内所站的位置是在球的前面,并且他与对方端线之间,只有对方一个队员时,就是越位了。

如果同队队员回传球或平行传球时(即球与接球人平行,距对方端线相等),接球人不算越位,因为他并未在球前面,仅与球平行。

判罚越位的关键,不是在队员接球时而是在同队队员传球时即同队队员踢球或顶球的一刹那。当传球时,接球队员如果不处在越位位置,而是在踢出的球在空中或在接球时跑到越位位置,不得判罚越位。相反,虽然队员在同队队员传球时处于越位位置,然后又跑回非越位位置接球,则应判罚越位。

在对方队员踢球时,同队队员停球或带球时,无论哪方的队员,无论在何位置,均无越位可言。因为判定越位是指同队队员传球时的一刹那,这是判定越位的主旨和关键所在。

如果守方队员故意退出场外造成攻方队员越位属不正当的行为,裁判员不但不判攻队队员越位,反而应在成死球时给守方队员予以警告。

国际足联最新规则规定:队员所站的位置与对方最后一个防守队员平行(守门员除外),不算越位。

下列情况不能算越位:

1.队员在本方半场以内者。

2.对方有两个较其更近于对方端线者。

3.最后触球或踢球为对方队员者。

4.直接接到球门球、角球、界外掷人的球及裁判员所抛出的球。

队员如处于越位的位置,如果裁判员认为该队员没有影响比赛,没有阻碍对方的活动,或没有从所处的越位位置获得有利条件,不应判罚。

如果裁判员已判断某队员越位,但在裁判员鸣哨停止比赛以前,守方队员企图抢截而接触了球,这个球又被越位队员所控制,则应判罚该队员为越位。这个问题在前面已经讲过,因为最后触球为对方队员。

如果裁判已鸣哨判定队员越位后,守方队员由于抢截而接触了球,这个球又被越位队员所控制,则仍应判罚该队员为越位,因为当同队队员传球时,裁判员已鸣哨并判定该队员为越位。就是说该队员已经犯规,也是我们常说的犯规在先了。

规则规定:最后触球或踢球为对方队员者,不算越位。

这一规定系指队员虽然处越位地位,但触球或踢球给他的不是同队队员而是对方队员。

队员进攻时,由于冲力关系使身体越过了球门线(跑入网内),裁判员应看该队员是否影响了守门员来决定是否判罚越位。

观众在看台上欣赏比赛,因为角度的关系,往往认为某队员已越位了,实际上并没有越位。只有巡边员的位置才能正确判断队员是否越位。

越位是足球规则中很重要的一条规则,也是较复杂的规则。从定义来讲一般球迷基本上都能理解它的精神实质。但是,足球比赛的形势错综复杂千变万化,场上队员不断地跑动,像有矛就有盾一样,有了造越位战术,也有反越位战术。

越位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越位是攻方的大“忌”,一个个极有威胁的攻势常常丧失在“越位”身上。守方也常用造越位战术瓦解对方强大的攻势,不费什么力气便可将球“抢”到而由本方踢间接任意球。

❷ 威廉三世的生平

威廉多次想传位给他的儿子。他仍任用宪法制定者托尔贝克领导代议制新政府。1862~1868年间,他得以透过内阁实行统治。1867年他试图出售卢森堡大公国。此举造成普鲁士和法国的一场战争,最终使得卢森堡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国家。此后他对议会影响变小,1877年索菲去世,多年的宫中战争落下帷幕。
1879年威廉决定娶一个德国小公国瓦尔德克-皮尔蒙特的埃玛公主为妻,一些政客们颇为气愤,因为她年少国王41年。当威廉得到议会许可,夫妇很快就结婚。她并不是他的第一选择。他曾经被她的妹妹波琳公主(Princess Pauline of Waldeck and Pyrmont),以及丹麦的提拉公主拒绝过。
爱玛了解威廉的反复无常的个性,因此婚姻非常愉快。1880年生下威廉明娜公主。
威廉1887年得了重病,1890年去世。因为威廉明娜尚未达到成年,爱玛成为摄政王后。在那个时候因为卢森堡大公国只能通过父系继承,在萨利克继承法(Salic Law)约束下,前拿骚公爵阿道夫继承为卢森堡大公。

❸ 德皇威廉二世在二战中有什么故事

他死于1941年,没有二战中的故事。

❹ 为什么威廉的昵称叫macoko比利

他的名字威廉·斯坦利·米利根,简称比利。比利是他名字谐音,后来比利成为别人对他的主要称呼。

威廉·斯坦利·米利根(比利),是美国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结果却获判无罪的嫌犯,因为他是一位多重人格分裂者。比利的多重人格达24个之多,他体内的人格可以互相交谈、下棋,互相控制对方的行为,所有的人格都居住在一个大厅中,谁走到大厅中心的一盏聚光灯之下,谁就是现在控制比利身体的人格,但这些人格互相都不会知道对方干了什么,所以比利接受治疗之前的生活是极其混乱的。


(4)巴西小罗儿子威廉得的什么病扩展阅读:

《24个比利》创作背景

作者丹尼尔·凯斯在俄亥俄州阿森斯市的阿森斯心理健康中心第一次见了比利。比利要求凯斯记述他的故事,并向其保证,他是第一个得知他内心感触的人,甚至比利的律师和精神病医生都不完全知晓;

他希望让世人了解他的精神疾病。凯斯对比利的情况存有疑虑但又颇感兴趣,当凯斯在新闻周刊看到登载篇题为《比利的十副面孔》的文章,进一步的激发了他的好奇心。

随后凯斯去阿森斯医院病房与比利谈话时,发现比利全然不同于第一次见面的样子,无法流畅沟通及提供细节,在多次尝试沟通后均以失败告终,凯斯有了放弃的念头。

其后的一天却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事情。比利的所有人格第一次完全的融合在了一起,成为了一个全新的个人。

此时的他不但能够清楚地记得过去发生的事情(包括所有人格的思想、行为、关系和不幸的经历,而且还能绘声绘色地描述出那些可笑的冒险行为。

凯斯在写作伊始,面临整个事情时间顺序这个棘手的问题,凯斯通过比利的账单、收据、保险单、学校和员工的记录以及母亲、妹妹、雇主、律师和内科医生提供的材料,最后才理清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作者凯斯始终保持着质疑的态度。然而,在与比利共同撰写本书的两年里,比利的回忆和态度又令凯斯不得不相信,此书披露的现象的确是事实。



❺ G病毒的感染

保护伞公司的天才研究员“威廉·柏肯”(英文原文为“William·Birkin”,在本文采用中文简化译名“威廉”),在费尽千辛万苦之后,终于将这个病毒开发了出来,不过由于这项发明可说是人类在病毒学上的极限,加上威廉本人的自尊心以及独占心作祟,因此他硬是不想把这个伟大的发明物交给保护伞公司。保护伞公司是请威廉博士开发G病毒的大老板,可是威廉博士却不愿意把G病毒交出来,当然是相当火大!因此为了抢夺这个极有利用价值的G病毒,就派了好几名“特殊工作部队“(USS狼队以及hulk小队,详见生化危机:浣熊市行动)的人,偷偷潜进威廉博士所在的那间地下研究所里面强夺。原本双方僵持不下,但在不可避免的状况下,威廉不幸身中数枪,而G病毒也被这些“特殊工作部队”的人所带走,这种状况对威廉来说可说是万念俱灰。此时他忽然想起G病毒的一项功能:“能够使濒临死亡的生物复活!”于是就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之下,威廉博士在濒临死亡之际,一针将自己培养出来的恶魔--也就是G病毒,注射进自己的体内……
G病毒感染后的威廉博士已经不再是个人类了,他拥有几近于不死的生命力、极强的腕力,以及令人惊异的恢复力。病毒除了夺取他的身体之外,更令其自我意识完全崩溃,进而逐渐取代。这也就是说,他从一位理性、聪明、冷静、造诣甚高的科学家,变成一个凶猛、残忍、狂暴、甚至完全失去理性的怪物。
G病毒严格说起来,可以促进生物体细胞强烈而迅速的分裂,并且使突变率大增,产生各种异样的细胞,最终成长为新的生物,不过最重要、同时也是最有可信度的说法,就是G病毒乃是以遗传生物学为中心,用“改变生物体基因”的高科技方式,使宿主发生身体上的重大改变。由于生物体本身的基因在一瞬间遭到改变时,由于个体蛋白质、酵素以及DNA本身的配合,将会产生千千万万种无法预测的结果,这也就可以拿来解释为什么威廉博士会在注射G病毒之后,能够产生这么奇怪的生理变化。
如此改变、改造、取代,甚至可以说是吞食掉一个生命,G病毒这种物质,可以说是亵渎了生物存在的尊严,更违反了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基于这些原因,它被称为“侵犯神之领域的极恶物质”,也是无可厚非的。 [G-2]
病毒感染后一定时间后的样子,BOSS 已长出了自己的头部,并正逐渐取代感染者原来的头,但仍然是保留着威廉的思考能力,右手眼球进一步巨大化,并且拳头进化成巨爪,左手和双脚都开始变成怪兽形态,呈现出新的力量,也就是G的特征-新的骨骼结构,新的皮肤,新的大脑,新的头颅。感染者头部移到原左胸,之前右胸破皮部分开始突出奇怪物体,肚皮处的新生双手基本脱离身体,此外在图片中没有显示的感染者的背部也会长出一只很小的眼睛,这后来发展成G左肩上缺少的眼球。人体特征基本消失。此时的G已不需要武器,会用出其不意的速度袭击对手
是表关主角在往研究所的大型升降梯上面碰到的。初次看到时,我也觉得他像个[怪鸟人],右手会突然长出巨大无比的爪子,而且右肩上面的眼睛又再度变大;原本Willam的人头已经被挤到左胸去,同时在左边腰部还出现了第二只左手的雏形;胸口的地方也已经开始出现第四只眼睛,全身的皮肤更是开始发黑并
浮肿。总之,整个[G]已经逐渐失去威廉本身的人形,而开始[怪物化]了…… [G-3]
威廉此时已经面目全非,腿上也长出一只眼睛,之前右胸突出奇怪物体变成刺状装饰品,右手臂眼球稍微变小,感染者头完全陷入体内,左臂也形成,但是没有眼球也比右手臂稍稍小点。它的心脏还有其他的内脏也经过了重重进化,这是由于G病毒在它的体内飞速传播的原因。新生双手完全可以自由活动,彻底没有感染者的特征,原双手后移宛如堕天使一般。由于身体基本已经对称,此时的威廉增加了一个跳跃的能力,其模样更加凶悍了,它是里关主角在往研究所的大型升降梯上面碰到的,也是表关主角最终BOSS战的形态之一。原先那[粗勇]的双手已经向后伸张,形成类似翅膀的[后手];在[G-2]时原本位于左边腰部的第二只左手,如今也正式长了出来,右手也是一样,于是就形成了第二对双手 ;大腿上方也长出了一只眼睛,跟前面所说的一样拥有视力;除此之外,胸口还出现了一堆不知用途的[刺状装饰品]。 [G-4]
由于体重增加,不得不四足行走,行动异常敏捷,胸口刺装物体变成大嘴,头部伸长(类似嘴的上部)。G-4看起来像个大狗,摆脱了双脚走路,而用四肢,彻底变成一个爬行动物。
这次,G已经彻底的失去了人型。已经不再是站立着的人形怪物了,它已经倒了下来,退化成为四只脚的爬行怪物;胸口那个[刺状装 饰品]已经打开来,成为一双令人畏惧的恐怖大嘴;除了这些身体上的变化之外,它的体形又变大了,肩膀上方也出现了许多眼睛。[G-4]最令人害怕的,就是它那无比敏捷的速度,再配合矫捷的身手及那个刺针大嘴,它的速度大大提升,而且保留了跳跃,刺咬,撕咬等能力而且有所提高,使得[G-4]在我眼中,是[G]最为可怕的一种形态! [G-5]
大量捕食丧尸,舔食者后突变为爬虫类生物,身形巨大,身上还保留食物残骸,身体柔软,但因为过于巨大,只能呆在电车厢,给人感觉犹如退化,G病毒彻底把一个人改变成一个恶心的怪兽。生化危机2的最后,你所要面对的就是G5。 在最后的最后,G5仍然毅力坚定的追杀着主角们,当他冲进主角们所在的电车的时候,炸弹被启动了,主角们逃离了电车奔向了光明的隧道口。得到了自由和安全。G5则被炸死在电车里。
G-5是一个长满触手的巨型的肉体,它靠吞食有机物来维持生命,它已经不是个普通的个体生物了,出现在里关的最后结局之处。这个形态的威廉基本上不用说移动速度了!是最慢的,但是块头却是最大的,必须要小心的是,只要它把你逼到死角的时候,你就会翘翘了!它已经没有很明显的[身体]了,个体已成为一大沱恶心的肉团,上面还有很多吞食了其他怪物的未消化体,在它的身上可以看到许多丧尸及利卡的手脚;四肢消失了(其实应该说是六肢才对,因为[G-4]有四只手),取而代之的是好几根巨大且可以伸长乱甩的触手……在我眼中,[G-5]不但代表着[G]的生命完结,同时也所以许多玩家在看到[G-5]的时候并不会觉得它很可怕,反而很替它感到可怜,甚至替它哀悼,因为它已经不再是个生命了,它已经不再有个体生存的尊严了,似乎变成了一个徒具力量,但毫无思想,毫无人性的怪物……

❻ 求普鲁士国王菲特烈威廉二世的资料

威廉二世 (德意志皇帝和普鲁士国王)

威廉二世(Wilhelm II von Deutschland) 全称弗里德里希·威廉·维克托·艾伯特·冯·霍亨索伦 (Friedrich Wilhelm Viktor Albert von Hohenzollern) (1859年1月27日——1941年6月4日) ,是末代德意志第二帝国皇帝和普鲁士国王,从1888年到1918年在位。

1、早年生活

他在1859年出生于柏林,是腓特烈三世和维多利亚皇后的长子。维多利亚皇后是亚历山德拉皇后(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妻子)的姑妈,英国爱德华七世的姐姐。由于出生时发生臀位生产,令他患上了Erb's Palsy (暂译作:尔勃氏麻痹),以至左臂萎缩。在上面的相片中,他就用健全的右手掩着了左手。在很多相片中,威廉经常用左手拿着一对手套,让左手看起来长一点。他也喜欢用左手倚在剑或拐杖,做到比较体面的效果。

1888年3月9日威廉一世逝世后,他父亲被加冕为腓特烈三世皇帝但不久死于咽喉癌,同年六月威廉二世继位成为皇帝。

最近,有关宫廷对他出生之记录指出,威廉的脑部可能患过病,以致引致脑部损害。他如此的健康问题,可能令他培养了具有野心、冲动鲁莽的性格,以及在对待问题或别人时显出傲慢的态度。这样的德性有否影响他在个人及政治上的生活,历史学家还未有定论。如果此论调属实,那威廉的性格肯定造成他的施政弊病,例如革退俾斯麦的事件。他的母亲对儿子态度冷淡。基于对儿子的缺陷有罪咎感,母亲尝试迫儿子加紧运动,尝试治理好那种缺陷。故此,威廉与其母亲的关系不太好。另外,由于维多利亚皇后出生为英国贵族,她常常向儿子灌输英国地位至上的概念。她坚持只称呼儿子的英语名字:威廉在德语作“Wilhelm”,但她称之为”William“;她的次子之名字是“Heinrich”,就被称为“Henry”。未来皇帝威廉从小开始就对英国与英国人有复杂的感觉,可能影响了他后来对英国的态度。

2、战前统治

①社经政策

虽然威廉在未当皇帝前,曾很仰慕俾斯麦,但他登位后,就马上与这位铁血宰相发生冲突。其实,这位少年皇帝是不甘受制于人,想掌握统治帝国的最高权力。于是,他在1890年迫使俾斯麦去职。后来,他先后任命卡普里维伯爵、霍亨洛厄和伯恩哈特·冯·比洛继承职务。在1909年,特奥巴登·冯·贝特曼·霍尔维格成为首相。威廉尤其尊重贝特曼·霍尔维格的意见,并肯定他对内政事务的远大目光,例如他的普鲁士选举法改革。在战争进行三年后,威廉才在1917年勉强地与他分道扬镳。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首相都是高级公务员,而不是如俾斯麦一般的政坛老手。 其实,威廉想避免第二个俾斯麦出现,因为他认为俾斯麦过于专横—所有官员只能在他陪同下,才可会见皇帝。另一方面,在被逼退休后,俾斯麦一直猛烈批评威廉的政策。

在社会政策上,帝相二人的意见同样充满分歧。最少,在统治初期,威廉对社会主义组织的容忍,赢得公众的正面评价。

②外交政策与步向战争

威廉二世生性冲动鲁莽,故此未能在德国的对外政策上采取理性的方案。其中一个好例子,是他对统治英国的表弟及英国一种爱恨交缠的关系。对他而言,与英国发生武装冲突是“最难以想象的事”;然而,随着他大量扩建海军的计划开始后,德国的崛起令英国甚为忧心。在1914年,战争爆发时,他认为自己是因为其舅父所设的外交陷阱而被卷入战争。其实,威廉未曾领悟到,自己的鲁莽行为已令自己帝王的形象受损。1896年,德兰士瓦的总统克鲁格成功镇压詹森远征,德皇竟然用电报向他祝贺。当时布尔人与英国关系紧张,所以英国对这克鲁格电报感到愤怒。而在八国联军事件中,他发表演说,勉励参与战役的德军,要他们仿效匈奴人般攻打中国。这令德军在后来的战争中被冠以“匈奴人”的绰号。

不幸地,他想出于好意为自己的外交政策辩护,但屡次犯上严重的错误,令对外关系更恶劣。最着名的例子,是他在1908年接受英国报章Daily Telegraph的访问。他借此宣扬德英的友好关系。可是,他一时意气用事,竟然冒犯英国、法国、俄国和日本。他指出,德国人不喜欢英国人(而他不是)、法俄两国曾煽动德国干预第二次布尔战争,以及德国的海军扩张是针对日本,而非英国。(他其中一句着名的话是:“你们这些英国人都是疯的,疯的。”) 因为他这番激烈的言论,连他的部下也噤若寒蝉。而他自己就在此事以后几个月,都保持低调。比洛由于没有适当编辑当天访问的纪录,被威廉革退。

虽然如此,德英两国的皇室仍然保持良好关系。在爱德华七世葬礼的出席名单上,威廉排名第一。

不过,报章的事件已令威廉受到严重的心理打击。其实,在最后十年的统治期间,他减少参与政府事务,是当时一般评论所未预料到的。

在战争前,威廉再次不跟随俾斯麦孤立法国的政策。纵然他欠缺诚意,他尝试与法国修好—但基于法国坚定不移的复仇主义(普法战争之失败)和对德国的愤恨,这些尝试的效果很有限。

威廉尝试缓和法国的复仇情绪,但与对英政策雷同,他还是不光彩地失败了,始终是因为他不懂随机应变。1906年,第一次摩洛哥危机发生—他访问丹吉尔时,不经意地提出支持摩洛哥独立的言论,因此触怒了想在该地扩展势力范围的法国。全凭他的外交官员表现出色,成功在阿尔赫西拉斯会议上避免德国与法国及两者同盟正面交锋。

革退俾斯麦以后,德皇任由在登位前签订的再保险条约在1890年失效。这令德国失去俄国的支持,从此不能保证她在德法两国有冲突时会保持中立。威廉的性格和主张,使德国对英法俄三国的政策摇摆不定。一方面,他忠于支持与奥匈帝国的联盟—他甚至在1889年向奥皇表示,只要奥国以任何理由出兵,德军也会鼎力支持;而另一方面,德国又愿意与英国合作,甚至想过与法俄两国组成强大的欧陆联盟—威廉认为在1905年与沙皇尼古拉二世会面后,已经得到俄国的支持。

③帝国主义的道路

威廉二世实行帝国主义,以显示德国蒸蒸日上的国力。他积极推行着名的世界政策(德语:Weltpolitik),具有强烈军国主义的色彩。

他欲借殖民地扩张,为德国寻找“一个太阳下的位置”(a place in the sun),一改以往俾斯麦以德国为核心的欧洲中心主义。

他通过1897年与1900年的新海军方案,实行提尔皮茨计划,以加快帝国的海军扩张,赶上大英帝国的海军力量。这与俾斯麦尝试跟英国保持良好关系的政策背道而驰。结果,在1889年的海军演练中,英国海军就邀请威廉二世和提尔皮茨到临,以展示其军力。德国一直都不甘在海军上落后于英国,积极争取海上霸权。

3、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德皇的朋友奥地利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人刺杀身亡。得知好友的死讯后,威廉感到大为震惊。于是,他向奥匈帝国提供协助,支持后者镇压策划刺杀行动的秘密组织,甚至容许奥国以武力对付怀疑是该组织的幕后黑手—塞尔维亚。威廉想在事件平息前留在柏林,但他的部下建议他按每年习惯在7月6日到北海出航。这样的建议,可能是出于德国政府中有人认为皇帝会干预事件,希望借此分散皇帝的注意,利用事件提升国家威望,甚至不惜一战。威廉虽然性格高傲,但对此甚为敏感。

德皇以奇异的方式对事件以电报作回应。奥国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后,塞尔维亚于7月26日表示接受所有条款,除了第六条:

“在奥国政府之有关部门的协助与指示下,塞尔维亚必须采取法律行动,惩罚策划或执行6月28日之刺杀事件,而现在于塞尔维亚领土的人士。”

塞尔维亚认为以上第六条条款违反了她的宪法规定,而且会损害她的主权独立,所以拒绝接受此条款。威廉于7月28日赶回柏林。阅读过塞国的回应后,他的回应是:

“非常好的方案。而且在48小时之内!这比理想更好。奥地利赢得了道义上的胜利,但既然赢了,就再没有任何开战理由了。[奥地利外交大使] Giesl 其实应该安心留在贝尔格莱德。在这份文件上,我实在不应该下达总动员的命令。” [Emil Ludwig, "Wilhelm Hohenzollern: The last of the Kaisers," G.P. Putnam's Sons, New York, 1927 (trans. by Ethel Colburn Mayne), p. 444]

威廉在开战前的最后一刻,其实想劝谕奥地利和平解决事件。然而,在奥国政府还未得知德皇的意见时,政府内的部长与将军已经说服了八十四岁高龄的奥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于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4、战争

虽然威廉二世满怀扩张野心,但他有否发动战争,则难以有定论。他的确希望德国变得强大,但他从未想过以如此大规模的冲突来实现这目标。由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到德国向俄国宣战期间,德皇明白大战即将爆发,于是竭力争取和平。威廉与沙皇尼古拉二世在1914年7月29日沟通,尝试避免战争。他乐观地解读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最后通牒,认为奥军只会将战争限于该地。然而,威廉的努力为时已晚。在部下的劝谕之下,德皇下令总动员并开始进行施里芬计划。

当时,英国普遍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皇的战争” (也正如断言二战是希特勒的战争) 。此看法现在被视为不公平,这是基于它断言威廉二世要为此负上个人责任。但其实,威廉大力鼓吹军国主义,支持德国军扩,又支持军事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克虏伯公司),已经令他的国家陷入军事竞赛。当这竞赛变得难以驾驭的时候,战争就在所难免。

在签署总动员之命令时,威廉被认为曾经对部下说过“你们会后悔的”。但那边厢,他又鼓励奥地利对塞尔维亚采取强硬政策。在战争期间,威廉更自任德军大元帅。

作为战时国务的最终决策者,威廉要承受的负担实在太沉重。当战事持续,他越来越依赖部下的意见,以至1916年后的帝国变成一个军事独裁政权,由兴登堡与鲁登道夫操控。战争期间,受到挫败感与胜利的幻想影响,威廉的策略摇摆不定。虽然如此,这位德国皇帝仍然是国家的重要象征。他依然能监督军事生产、颁发奖章与发表演说鼓励士兵。

另外,德皇依然有自由任命官员的权利,能掌握重要的军事指令。1915年,他撤换总参谋长小毛奇,改用埃里克·冯·法金汉。同样地,在1916年的日德兰海战后,威廉下令海军减少与英军正面冲突。

1918年,德军的最后攻势宣告失败,四面楚歌。明显地,结束战争将会是明智之举。而那时,威廉早已失去所有权力。由于他不满被部下架空权力,他尝试在战争末期的危机中争取主导权。得知德军大势已去后,他支持德军向盟军投降,以免德国为继续打仗而遭受灭顶之灾。

5、退位

德国革命在柏林爆发时,威廉正在比利时Spa的德军总部。兵变令他十分惊讶,不知应否退位。直到那时,他相信即使自己被迫取消德意志皇帝的称号,仍可保留普鲁士国王的身份。不过,在1918年11月9日,为求政治统一,首相巴登亲王马克西米利安突然宣布把威廉以上两个称号也废除。威廉的皇帝梦幻灭了。亲王得知只有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弗里德里希·艾伯特能控制德国的局势后,自己也在皇帝退位后辞职。

然后,在德军总部,首席参谋总长鲁登道夫辞职,由威廉·格勒纳接任。格勒纳向德皇保证在元帅兴登堡的统领之下,德军会撤退至德国而不会镇压革命。故此,德皇只好退位。帝国已经失去最后的支持,就连兴登堡这个一生拥护皇帝的将军,也只能劝谕威廉退位。

11月10日,威廉流亡荷兰—一个在战争中保持中立的国家。凡尔赛条约第227条明确规定将威廉定为战犯,指他所犯的罪行侵犯了国际道德及条约的圣洁 (例如德国入侵永久中立的比利时) 。但荷兰的威廉明娜女王拒绝引渡他受审,不理会协约国的上诉。威廉凭着与女王的亲戚关系,在Doorn得到一座小城堡Huis Doorn,度过余生。他免除与官员和仆人的君臣关系,但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头衔。

6、战后生活

1922年,威廉出版他的回忆录,坚称自己没有犯下战争罪行。他一直邀请贵宾到他家作客,也十分留意欧洲事务。他本来很希望希特勒会帮他复辟王朝,但纳粹党始终未有如愿以偿。不过,对于希特勒成功解决德国的政经困难,他深感欣赏。德国在1940年占领荷兰后,威廉正式退出政治舞台。

1941年6月5日,威廉在荷兰的Doorn病逝,被葬于Huis Doorn,由希特勒为他举行一个小型军事葬礼。他生前希望葬礼上不摆设纳粹党的标志,但纳粹党没有理会。

7、婚姻和家庭

威廉二世与其妻奥古斯塔·维多利亚1881年2月27日,威廉二世与奥古斯塔·维多莉亚结婚。他们有七个孩子:

·威廉王储 (1882-1951).
·埃特尔·弗雷德里希王子 (1883-1942)
·阿达尔伯特王子 (1884-1948)
·奥古斯图斯·威廉王子 (1887-1949)
·奥斯卡王子 (1888-1958)
·约阿希姆王子 (1890-1920)
·维多莉亚·路易斯公主 (1892-1980)

威廉与妻子一直感情良好,而妻子在1921年4月21日去世,更令他非常痛心。在威廉被迫流亡荷兰后,他的幼子约阿希姆王子因受到参军后的忧郁症与婚姻失败之影响,在1920年开枪自杀身亡。

1922年1月27日,Prince Johann Georg of Schönaich-Carolath的儿子向威廉贺寿。威廉邀请他与其母[Hermine Reuss zu Greiz]到他家做客。威廉觉得Hermine非常吸引,并决定要娶她。威廉受到其支持者与子女反对,但仍在11月9日与Hermine结婚。Hermine的女儿Henriette (威廉的继女) 与约阿希姆王子之子Karl Franz Josef于1940年10月5日结婚,却在1946年离婚。Hermine则与丈夫感情良好,一直至威廉去世。

在威廉结婚之前,他曾深深倾慕Grand Duchess Elizabeth Fyodorovna (后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媳妇,维多利亚女皇之孙女,亦即威廉的表妹) ,更为她写下数段情诗。Elizabeth最初受到他吸引,但后来拒绝了威廉的追求。在一战期间,威廉曾多次想协助她逃离俄罗斯,但她不为所动。最后,Elizabeth于1918年被布尔什维克党人杀害。威廉始终未能追求到她,但威廉到老年时承认没有忘记过她。

威廉在位期间,曾经有传言指他与其好友Philip Fürst zu Eulenburg-Hertefeld有染。在当时,这种同性恋行为乃德国法律所不容许 (有关禁止男性同性恋行为之法律,详见第175条) 。传言引致1907年的Harden-Eulenburg Affair。俾斯麦曾经指出威廉与Eulenburg有“不正当关系”,但此话可能只是纯粹的推测。

8、琐事

·小威廉与他的父亲腓特烈太子 (1863年) 威廉是维多利亚女王的第一个外孙。在女王临终前的一刻,威廉还握着她的手,直到她离世。当时,英国民众曾因此深深感动。很可惜,威廉的形象在1914年被破坏了。

·威廉曾经到希腊的科孚岛旅游,自此对考古学产生浓厚兴趣。他也喜欢在悠闲时描绘宏伟的建筑物与战船,但专家认为他的构想过于浮夸与不切现实。威廉也爱好打猎和砍伐树木。流亡期间,他在自己的别墅大量砍伐树木。该地的森林在最近才回复过来。

·威廉收藏了大量制服与服装,经常转换服装,多达一天内更衣四次。

·威廉在司图加特有一座行宫。他在行宫时,会在每个星期日的中午进行巡游。他与部下及骑兵穿上军服,在大街上巡游,吸引附近居民观看。

·基于与外祖母维多利亚女王的关系,威廉二世有不少亲戚是欧洲王室领导人。德国后来与英国和俄国交战,而当时的英皇乔治五世是威廉的表弟;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妻子阿历山德拉就是上述Elizabeth Fyodorovna的妹妹,所以尼古拉就是威廉表妹的丈夫。三位皇帝都能说流利英语,并以兄弟互相称呼 (分别叫做 Willy、Georgie 和 Nicky ) 。

·时至今日,仍然有一小群支持君主制的德国人在每年威廉的逝世周年到Huis Doorn聚会,以示他们对这位末代德国皇帝的忠诚。

9、文献

在历史研究中,威廉二世在德国历史的角色颇受争议。在1950年代前,他最初被视为重要而令德国历史蒙羞的人物。但后来,一般认为对于世界大战的爆发,他的角色不太重要,甚至完全没有影响。可是,在1970年代,John C. G. Rohl教授等人又不同意此论调。无论如何,曾经有很多关于威廉二世传记推出,其中以第一部传记 (Emil Ludwig) 最为着名。

❼ 斯蒂芬·威廉·霍金是怎么得到的那种病

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又称路格瑞氏症(Lou Gehrig's disease),俗称为渐冻人症,是一个渐进和致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起因是中枢神经系统内控制骨骼肌的运动神经元(motor neuron)退化所致。ALS病人由于上、下运动神经元(upper/lower motor neurons)都退化和死亡并停止传送讯息到肌肉,在不能运作的情况下,肌肉逐渐衰弱、萎缩。 最后,大脑完全丧失控制随意运动的能力。这种疾病并不一定会如老人痴呆症般影响病人的心理运作。相反,那些患有晚期疾病的病人仍可保留发病前的记忆,同样的人格和智力。
这种病除了少数遗传性病人外(小于10%),大部份人得病的原因不明。[1]

❽ 德皇威廉二世的人物生平

1859年1月27日, 威廉出生于柏林,是威廉一世的长孙,腓特烈三世和维多利亚皇后的长子。由于出生时发生臀位生产,他患有厄尔布氏麻痹(Erb's Palsy ),以至左臂萎缩。为弥补这一生理缺陷,威廉自幼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尤其擅长于马术。1877年,他以皇长孙的身份进入着名学府波恩大学,专攻法律与国家学。1881年获学士学位。
由于威廉二世出生时是臀位生产,使他罹患了厄尔布氏麻痹(Erb's Palsy),以致左臂萎缩。他很多时候拍照时刻意侧着半身,巧妙凸显出功能正常的右手,并且遮掩有缺陷的左手。在很多相片中,威廉二世经常用左手戴着手套,让左手看起来比较修长,他也喜欢用左手倚着佩剑或拐杖,让自己看起来比较体面一点。. 1888年3月9日威廉一世逝世后,他父亲被加冕为腓特烈三世皇帝,但99天后死于咽喉癌,同年六月,29岁的威廉二世继位成为皇帝。由于腓特烈三世是被庸医误诊而死,当时威廉曾经愤怒地说过:“英国医生杀了我的父亲!”
21世纪初的宫庭文献中有关于他出生纪录:威廉可能因为患严重疾病,导致脑部功能有问题。他如此的健康问题,可能使他日后性格变得充满野心而且冲动鲁莽,以及待人接物方面表现得有些骄横。这是否妨碍了他的政治前途与日常生活,历史学家还尚未有定论。若此论点属实,那威廉的施政弊病肯定是来至于他的个性所造成,例如辞退俾斯麦。他的母亲维多利亚·阿德莱德·玛丽·路易丝公主对他的管教太严,让公婆威廉一世夫妇有机会在威廉二世面前挑拨离间。他母亲基于对儿子的生理缺陷有罪恶感,不断要求要威廉二世要勤加运动。却导致威廉二世与其母亲关系非常恶劣。另外,由于腓特烈皇后出身英国王室,她常常向儿子灌输英国地位至上的概念。她坚持只称呼儿子的英语名字:威廉在德语作“Wilhelm”,但她称之“William”;次子之名字是“Heinrich”,就被称为“Henry”。未来皇帝威廉二世从小就对英国有种极为复杂的感觉,也可能因此改变他对于英国的外交政策。.
虽然威廉在未当皇帝前,曾很仰慕俾斯麦,但他登位后,就马上与这位铁血宰相发生冲突。究其根源,当时的德国正由封建社会直接进入帝国主义社会,以俾斯麦为代表的旧官僚阶层已无法适应生产关系的变革,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变革。于是,作为德国帝国主义阶层的最高代表,威廉二世在1890年命令俾斯麦辞职。后来,他先后任命卡普里维伯爵、霍亨洛厄和伯恩哈特·冯·比洛继承职务。在1909年,特奥巴登·冯·贝特曼·霍尔维格成为首相。威廉尤其尊重贝特曼·霍尔维格的意见,并肯定他对内政事务的远大目光,例如他的普鲁士选举法改革。在战争进行三年后,威廉才在1917年勉强与他分道扬镳。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首相都是高级公务员,而不像俾斯麦这样的政坛老手。威廉想避免第二个俾斯麦出现,因为他认为俾斯麦过于专横─—所有官员只能在他陪同下,才可会见皇帝。而俾斯麦退休后,一直猛烈批评威廉的政策。
威廉二世对社会主义组织的采取容忍的态度,赢得了公众的正面评价。
威廉二世生性冲动鲁莽,故此未能在德国的对外政策上保持理性。其中一个例子是,他跟统治英国的表弟及英国一种爱恨纠缠的关系。对威廉二世而言,跟英国发生武装冲突是“最难以想象的事”;然而,随着威廉二世大量扩建海军的计划开始,德国的崛起令英国甚为忧心。在1914年,战争爆发时,他认为自己是因为其舅父所设的外交陷阱而被卷入战争。实际上,威廉未曾想到,自己的鲁莽行为已经让自己帝王的形象受损。1896年,德兰士瓦的总统克鲁格成功镇压詹森远征,威廉二世竟然用电报向德兰士瓦总统祝贺。当时布尔人与英国关系紧张,因此英国对这克鲁格电报感到极为愤怒。而在八国联军事件中,他发表演说,勉励参与战役的德军,要仿效匈奴人般攻打中国。导致德军在后来的战争中被冠上“匈奴人”的绰号。
他想为自己外交政策辩护,却屡次犯了严重的错误,反而使得外交关系更恶劣。最着名的例子,是他在1908年接受英国报章《每日电讯报》的访问。他想借此机会宣扬德英的友好关系。可是,他逞口舌之快,竟然冒犯英国、法国、俄国以及日本。他指出,德国人并不喜欢英国人、法俄两国曾煽动德国干预第二次布尔战争,以及德国的海军扩张是针对日本,而非英国。(他还讲了一句:“你们这些英国人真是疯了。”) 因为他这番激进的言论,连他的部下也噤若寒蝉。而威廉二世本人在此事之后几个月,都保持低调。比洛由于没有适当编辑并取舍当天访问的纪录就,被威廉给辞退。
虽然如此,德英两国的皇室仍然保持良好关系。在英王爱德华七世葬礼的出席名单上,威廉名列第一。
不过,这次的报导的事件已令威廉二世心理受到严重的打击。在他最后十年的统治期间,他极少参与政府事务,这是当时社会所意想不到的。
在战争前,威廉不再继续俾斯麦所倡导的:孤立法国的政策。虽然威廉二世的诚意不足,却也努力尝试法国修好—─不过因为法国之前在普法战争受到德国极大的羞辱,所以威廉二世想为两国关系破冰的计划,效果极为有限。
威廉尝试缓和法国的复仇心理,但还是跟对英国的建立外交政策一样,最后都宣告失败,这是因为他实在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1906年,第一次摩洛哥危机发生─—他访问丹吉尔时,不经意地提出支持摩洛哥独立的言论,触怒了想在该地扩展势力范围的法国。所幸,外交官员表现出色,才成功在阿尔赫西拉斯会议上避免德国与法国及两者同盟正面交锋。
辞退俾斯麦以后,跟俄国签订《再保险条约》在1890年失效,威廉二世未积极与俄国洽谈如何延续该条约。这令德国失去俄国的支持,从此之后无法保证俄国在德法两国有冲突时会保持中立。威廉的性格和主张,让德国对于英法俄三国的外交政策始终摇摆不定。一方面,他坚持与奥匈帝国的同盟─—1889年,他甚至向奥皇表示,只要奥国以任何理由出兵,德军也会全力支持;此外,德国又与英国合作,甚至曾经想跟法俄两国组成强大的欧陆联盟─—威廉自认为在1905年与沙皇尼古拉二世会面后,就已经得到俄国的支持。

❾ 巴西威廉吗米去哪了

去世了。巴西威廉把进球献给母亲玛丽亚·若泽。但几个小时后,巴西时间10月12日上午,他的母亲泽泽(爱称)夫人就因病去世,享年57岁。

❿ “威廉二世之死”是怎么一回事呢

自古宫廷多纷争。在权势和财富的驱使之下手足相残、杀母弑父之事可谓比比皆是。人称“红面庞”的威廉二世似乎也是因为此类原因而丧命于狩猎场的。

1100年8月的一天,黄昏时分,英王威廉二世在新林骑马狩猎。新林在英国南部,当时是皇家狩猎苑。威廉的弟弟亨利和一些随从同行。一行人分为几个狩猎小组,国王和他的亲信顾问蒂雷尔一组猎鹿。国王看见一只赤鹿跑过,立刻射了一箭,射中了赤鹿,但是它没有死。很长一段时间威廉坐在马鞍上不动声色,他用手挡着夕阳的斜照光线,想看清楚那只受伤的赤鹿的行走路线。

蒂雷尔就在此时射了一箭,鹿没有射到,却射中了国王,国王向前面倒下去,那支箭在国王摔到地上的时候更深地插入他的胸膛,国王当时便没了气息。蒂雷尔急忙跑出树林向法国逃去。亨利则和其他人策马飞奔,赶到邻近的收藏皇室财宝的曼彻斯特。亨利把财宝抢到并确实予以掌握后,便马上赶回伦敦,加冕登基为亨利一世。此时,距威廉去世仅3天,众人从猎鹿的树林离开时,威廉二世仍然暴尸荒野。

但是国王之死至今仍是疑点重重:威廉二世是死于意外,还是被他那充满野心的弟弟谋害了呢?或是如最近有人所说的威廉二世心甘情愿地依照异教徒的可怕教规自杀身亡呢?大多数人相信传说中所出现的凶兆,这凶兆是威廉到新林行猎前夕所做的一个噩梦。他梦见自己躺在血泊中而被惊醒,惊醒时不断狂叫。此外,还有人说听见国王命令蒂雷尔杀死他,因为根据威廉信仰的“宗教”,他已经老而无用,作为一个权力逐渐衰落的国王,必须在仪式中引颈就戮。

威廉一世共有3个儿子,威廉二世是老二。威廉一世在世时已给3个儿子分家,留给长子罗伯特的是法国的诺曼底,给次子威廉的是英国,三子亨利没有土地,只获得一笔财富。罗伯特与威廉经常争执不下,甚至兵戈相见,但是罗伯特和亨利在1096年以诺曼底为抵押,向威廉借了他们所需的钱。罗伯特在1100年夏季启程返国时,还娶了一个十分富有的女人。威廉决定,决不让哥哥还债把诺曼底赎回,他开始计划强夺诺曼底。新林猎鹿驾崩事件就是在他做这种准备的时候发生的。

同时,如果亨利真的企图篡夺英国王位,他一定已把形势看得非常清楚,出乎意料之外的新发展对他篡位的计划有所妨碍。所以亨利先下手为强,其后只须对付一个哥哥而不必再与两位兄长争雄。威廉驾崩,罗伯特又远在他乡,亨利就能篡夺他原本无权过问的王位。证明亨利要对猎鹿时发生“意外事故”负责的一个有力证据是:他从未试图抓蒂雷尔回来以弑君之罪论处,甚至没有没收蒂雷尔的土地以示惩罚。

可是,以亨利的本领和为人是否能组织这样一个谋朝篡位的大阴谋呢?蒂雷尔跟主谋勾结杀掉恩公和朋友,又会得到什么好处呢?事实上自惨祸发生直到去世,蒂雷尔都不承认他有弑君行为。

依上所述,亨利的嫌疑不可不谓最大,但他要策划这样一个缜密的阴谋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真兇何在,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自古宫廷多纷争。在权势和财富的驱使之下手足相残、杀母弑父之事可谓比比皆是。人称“红面庞”的威廉二世似乎也是因为此类原因而丧命于狩猎场的。

1100年8月的一天,黄昏时分,英王威廉二世在新林骑马狩猎。新林在英国南部,当时是皇家狩猎苑。威廉的弟弟亨利和一些随从同行。一行人分为几个狩猎小组,国王和他的亲信顾问蒂雷尔一组猎鹿。国王看见一只赤鹿跑过,立刻射了一箭,射中了赤鹿,但是它没有死。很长一段时间威廉坐在马鞍上不动声色,他用手挡着夕阳的斜照光线,想看清楚那只受伤的赤鹿的行走路线。

蒂雷尔就在此时射了一箭,鹿没有射到,却射中了国王,国王向前面倒下去,那支箭在国王摔到地上的时候更深地插入他的胸膛,国王当时便没了气息。蒂雷尔急忙跑出树林向法国逃去。亨利则和其他人策马飞奔,赶到邻近的收藏皇室财宝的曼彻斯特。亨利把财宝抢到并确实予以掌握后,便马上赶回伦敦,加冕登基为亨利一世。此时,距威廉去世仅3天,众人从猎鹿的树林离开时,威廉二世仍然暴尸荒野。

但是国王之死至今仍是疑点重重:威廉二世是死于意外,还是被他那充满野心的弟弟谋害了呢?或是如最近有人所说的威廉二世心甘情愿地依照异教徒的可怕教规自杀身亡呢?大多数人相信传说中所出现的凶兆,这凶兆是威廉到新林行猎前夕所做的一个噩梦。他梦见自己躺在血泊中而被惊醒,惊醒时不断狂叫。此外,还有人说听见国王命令蒂雷尔杀死他,因为根据威廉信仰的“宗教”,他已经老而无用,作为一个权力逐渐衰落的国王,必须在仪式中引颈就戮。

威廉一世共有3个儿子,威廉二世是老二。威廉一世在世时已给3个儿子分家,留给长子罗伯特的是法国的诺曼底,给次子威廉的是英国,三子亨利没有土地,只获得一笔财富。罗伯特与威廉经常争执不下,甚至兵戈相见,但是罗伯特和亨利在1096年以诺曼底为抵押,向威廉借了他们所需的钱。罗伯特在1100年夏季启程返国时,还娶了一个十分富有的女人。威廉决定,决不让哥哥还债把诺曼底赎回,他开始计划强夺诺曼底。新林猎鹿驾崩事件就是在他做这种准备的时候发生的。

同时,如果亨利真的企图篡夺英国王位,他一定已把形势看得非常清楚,出乎意料之外的新发展对他篡位的计划有所妨碍。所以亨利先下手为强,其后只须对付一个哥哥而不必再与两位兄长争雄。威廉驾崩,罗伯特又远在他乡,亨利就能篡夺他原本无权过问的王位。证明亨利要对猎鹿时发生“意外事故”负责的一个有力证据是:他从未试图抓蒂雷尔回来以弑君之罪论处,甚至没有没收蒂雷尔的土地以示惩罚。

可是,以亨利的本领和为人是否能组织这样一个谋朝篡位的大阴谋呢?蒂雷尔跟主谋勾结杀掉恩公和朋友,又会得到什么好处呢?事实上自惨祸发生直到去世,蒂雷尔都不承认他有弑君行为。

依上所述,亨利的嫌疑不可不谓最大,但他要策划这样一个缜密的阴谋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真兇何在,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阅读全文

与巴西小罗儿子威廉得的什么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65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1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2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3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0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0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09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1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3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3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59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5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7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8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14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0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4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3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2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