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斯堪尼亚中国建厂选址如皋,解放动力发布“超低排放”柴油机技术
▎解放动力广州车展正式发布“超低排放”柴油机技术
11月20日,在第五届广州国际商用车展览会B区13.2展馆的一汽解放展台上,解放动力隆重举行“零排新技术?绿动新征程”2020年广州国际商用车展“超低排放”柴油机技术发布会。“超低排放”柴油机技术,是解放动力围绕全球最严苛的美国加州内燃机法规标准研发的成就,NOx排放比国六降低了95%,其排放NOx排放浓度平均值低于环境中NO2浓度,达到超低排放的高标准。
▎LG化学将向特斯拉ModelY上海项目供应电
据业内人士透露,韩国锂电池巨头LG化学近日与特斯拉(Tesla)签订合同,为特斯拉上海工厂生产的ModelY车型供应电池。目前,特斯拉的电池供应商有LG化学、日本松下和宁德时代三家。特斯拉ModelY采用的是NCM(镍钴锰)模式的三元锂电池,与其他两家电池供应商不同,只有LG化学供应NCM(镍钴锰)电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B. 卡车品牌scaina原名是什么
原名是斯堪尼亚。
它是瑞典的货车及巴士制造厂商之一,于1891年在瑞典南部的马尔默成立。斯堪尼亚的产品销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领先的重型卡车和巴士制造商之一,并凭借技术领先的模块化系统成为了商用汽车行业盈利能力最强的公司。
斯堪尼亚为客户带来的不仅仅是高品质产品,更包括专业成熟的运输方案与盈利方案。这是斯堪尼亚多年来在全球各大市场的普遍实践,也是斯堪尼亚正在中国推行的销售与服务模式。
将最有价值的产品和高效的运输解决方案带到中国,与中国客户、经销商、合作伙伴和驾驶员,以及中国政府机构、行业媒体和教育机构等积极分享现代物流运输的全新理念,斯堪尼亚愿与中国物流和运输行业共同繁荣。
(2)巴西斯塔尼亚和中国合作什么扩展阅读:
产品特点
1、外观特点
斯堪尼亚卡车已经完全摆脱了传统卡车方方正正、灰头土脸的形象,处处散发着时代的气息。斯堪尼亚有各种不同规格的驾驶室可供选择。由于采用了标准化和模块化的设计思想,使得各种驾驶室的操作变得极其简单,这样既降低了成本,又有利于根据市场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
位于车头两侧的鳃状导流孔不仅美化了外观,更重要的是它能将正面气流导向两侧门把手的下方,这样在雨天行驶时前轮溅的泥水便不会粘到门把手上,保持了车门的清洁。
车门两侧按照空气动力学原理安装的后视镜位置合理、视野宽阔,不仅使车身周围情况一目了然,而且降低了快速行驶时产生的噪声。
发动机是一辆车的核心部件、斯堪尼亚采用了一种新设计方案:发动机分为“冷--热”两侧,这带来很多优点。“冷”侧安装喷油泵和不发热的部件,这样就不会使燃料喷射系统增加热量,喷油时间更加准确,效率更高:“热”侧则安装排气歧管、涡轮增压器、压缩机、机油滤清器及冷却器。
发动机的供应有9L、11L、12L、16L四种排量,230马力至580马力八个功率级别。其中首屈一指的是排量16L的V8涡轮增压发动机,这个机型有两种最大功率级别为352KW和426KW,最大扭矩分别为2300N.m和2700N.m废气排放均已达到欧洲3号标准。
2、环保特性
自动离合器、电动液压离合器控制系统以及全新的换档方式构成了新一代斯堪尼亚智能换档系统的核心,并降低了车辆对环境的影响。
3、培训驾驶员
斯堪尼亚驾驶员辅助系统能帮助驾驶员以更加安全和经济的方式驾驶,减轻驾驶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作为大多数斯堪尼亚牵引车的标准配置,该系统可对驾驶员的驾驶技能进行实时评估,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4、安全
瑞典生产的汽车历来具有很高的安全性,斯堪尼亚卡车也不例外。采用高合金钢制造的驾驶室满足世界上最严格的冲击保护标准,其前部和后端能承受一吨重的物体从三米高处落下时的猛烈撞击,驾驶室的顶蓬能承受十五吨的静载荷而不至于使车门崩裂;
装配的第二代电子控制盘式制动器和ABS、EBD相配合使刹车距离进一步缩短;斯堪尼亚首创的前部防钻保护装置能有效避免小型车辆在与其碰撞时钻入卡车底部,充分考虑了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
C. 斯堪尼亚看重中国市场,中国制造基地正式揭牌
11月28日,斯堪尼亚中国集团在其最新收购的如皋制造基地正式揭牌。据了解,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旗下商用车子公司Traton集团下属重卡品牌--瑞典卡车制造商斯堪尼亚收购了一家中国卡车制造企业,以期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上对其产品进行本土化制造。
被斯堪尼亚收购的中国企业系南通皋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位于中国东部城市如皋。完成此次收购后,斯堪尼亚获得了在中国制造卡车的资质。
据了解,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市场,其销量在全球销售总量中占比40%。今年1-10月,中国卡车整体销量大幅提升24%,至387万辆。
但是,斯堪尼亚在中国的在售车型均为进口车型,价格明显高于中国竞争对手。所以,能否获得在中国制造卡车的资质对其来说至关重要。在中国实现本土化制造后,斯堪尼亚卡车的售价有望大幅降低,从而与中国卡车品牌展开产品品质层面的竞争。
斯堪尼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HenrikHenriksson也曾公开表示:“增加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对于斯堪尼亚乃至TRATON集团的全球增长来说,至关重要。”
Henriksson认为,斯堪尼亚到2020年代末,其在华销量至少要与其目前最大单一市场——巴西的销量持平。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D. scania历史
http://www..com/s?cl=3&wd=scania&t=5
太多了点
都是国外的客车品牌.
回答者:邋遢De天 - 经理 五级 5-9 23:57
Mercedes-Benz
尽管在1995年2月23日Mercedes-Benz客车部和位于斯图加特的Setra客车公司合并成立了一家全新的客车企业Evobus公司,但是由于仍然沿用了各自的产品系列,所以当我们无论从何种渠道看见Evobus的产品时,我们总能很容易的辨别这是Mercedes-Benz的产品还是Setra的产品,因此现在我们仍然倾向于把这两家公司进行单独介绍。
在Mercedes-Benz看来,世界客车的历史有多长,Mercedes-Benz客车的历史就有多长。在Karl Benz于1885年发明世界第一台汽车十年之后,1895年Benz制造出了世界第一台客车。今天,位于德国曼海姆市的Mercedes-Benz客车制造工厂除了拥有12条生产线带来的巨大产能之外,其产品也多次获得年度客车大奖。1997年O405城市客车、2001年Cito城市客车都被授予了欧洲年度最佳客车称号。而作为业界的领袖之一,从1997年展示首台燃料电池客车O405 NEBUS到2001年首台燃料电池客车走向市场,Mercedes-Benz在燃料电池客车方面的应用也走在世界的前列。
目前Mercedes-Benz城市客车主要有Cito系列和Citaro系列,而长途客车主要是Travego系列和Tourismo系列。Cito系列的城市客车不仅获得过年度客车奖,还在2003年国际公共交通协会(UITP)西班牙年会中受到了与会代表的好评。而Citaro系列城市客车在2002年的12月也找到了其第5000辆的买主。Travego和Tourismo长途客车侧围的线条设计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另外Travego客车还首次在客车中使用了FDR系统。
Setra
如果查找任何一本有关Setra历史的资料,都能很容易在醒目的位置找到其创始人凯斯鲍尔的介绍。从1896年开始,凯斯鲍尔在德国的乌尔姆市创建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公司,从那时开始,凯斯鲍尔就开始生产专门用于旅客运输的客车了,但是直到1950年,在凯斯鲍尔公司的基础上才正式更名为Setra公司,而此时的Setra则专门致力于制造豪华型客车。
在客车历史上,Setra公司首次完成了全承载式车身的设计,由于全承载式的车身具备三大优势:安全系数大大提高,车身重量得以减少,增加车内乘客空间。因此,当全承载式车身出现之后,很快便给世界客车工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现在欧洲客车已经普遍采用了全承载式的车身设计,目前全承载式车身设计在我国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另外,在1984年Setra还在全球第一次将ABS列为了客车的标准配置设备。
目前,Setra公司城市客车主要以NF和UL系列为主,长途客车则以HD,HDH和DT系列为主。1996年S315NF被评为了欧洲年度客车奖,2001年,其Top Class 400再次获得该项殊荣。在奖台之外,Setra在市场上也获得了不俗的业绩。2002年12月,S415HDH在上市18个月之后,销量就突破1000辆。目前作为Evobus的分支,Setra和Mercedes-Benz 在2002年共销售了客车和底盘6720台,实现了8%的增长,而Evobus也因为有了Setra和Mercedes-Benz,其在德国的市场占有率目前已经高达57%。
MAN
虽然MAN公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58年建立钢铁工厂开始,但是正式起用MAN名称则是1908年的事情了。目前MAN商用车公司已经是MAN集团中最大的子公司。尽管专注于客车时间不长,1999年MAN才建立其客车事业部,但是自从2001年6月,MAN和Neoplan合并之后,MAN客车的比重在MAN商用车公司中已经得到了显着提高。2001年8月,MAN在扎耳茨吉特市(Salzgitter)组建了新的MAN客车公司。现在MAN客车公司的员工总数已经达到了2150人。2002年,包括Neoplan在内,MAN客车共销售了7650辆,实现了11亿5千6百万欧元的销售额,在德国也拥有了33.8%的市场占有率。
目前,MAN除了在斯图加特和扎耳茨吉特生产客车之外,在土耳其和波兰,MAN都有独立的客车工厂。2001年MAN和我国客车企业宇通在郑州合资组建了猛狮客车公司,今年3月份,MAN-宇通推出了其中国版的Lion`s Star-“莱茵之星”。
MAN城市客车以NL、NG、NM系列为主,长途客车则以Lion`s Star 和Lion`s Coach为主。尽管Lion`s Star 和Lion`s Coach推出的时间都不长,但是由于其独特的造型设计,一经推出就掀起了一股Lion旋风。2002年Lion`s Star被欧洲的Red Dot机构评为杰出造型设计奖。而在2002年IAA亮相的Lion`s Top Star和Lion`s Top Coach更是把MAN的造型理念发挥到了极致。
VanHool
作为比利时最大的商用车制造企业,VanHool从1947年诞生至今已经生产了超过5万辆客车,而VanHool公司本身也成为了比利时客车工业的一面旗帜。VanHool除了在诞生地Koningshooki生产客车之外,还在比利时的Bree市生产。目前VanHool生产的客车85%用于出口,而在出口的客车中,有60%销往了欧洲其他国家。近几年,VanHool每年还向美国出口约600辆客车。从1997年开始,VanHool客车的年产量维持在1700台左右。现在VanHool的员工人数已经接近5000人。
VanHool城市客车以A系列和AG系列为主。从A308、A300、A330、A600等,A系列客车普遍采用了低地板设计。AG系列则以铰接客车为主,AG300、AG500等。VanHool的铰接客车不仅提供两节车厢铰接而且还提供三节车厢的铰接客车。2002年10月,VanHool的A330城市客车还被授予2003年度客车称号。
Vanhool长途客车则以Acron、Astron、 Altano、Astromega系列为主。目前Vanhool长途客车占有欧洲长途客车大约10%的市场份额。另外,Vanhool客车在新型燃料方面的研究也值得称道,目前其不仅在氢燃料客车方面投入不少外,其双燃料客车和天然气客车都获得了用户的好评。
Irizar
成立于1889年的Irizar公司现在已经成为了西班牙最大的客车制造企业,拥有员工2605名。现在Irizar集团除了在西班牙生产客车之外,还拥有包括天津Irizar在内的六家海外企业。在2001年Irizar被评为了西班牙十大杰出企业。和大多数客车企业不同,Irizar没有追求产品的多样化,始终把中、长途客车作为自己的主业。在其2002财年,Irizar集团实现了2亿8千万欧元的销售额,比2001年增长了15%。自1998年以来,Irizar长途客车的年产量均超过了1200台,在西班牙,Irizar长途客车占有39%的市场份额。
Irizar没有城市客车产品,其长途客车产品主要有Century系列、Inter Century系列和PB系列。Century系列目前已经销售了3000多辆,我国的天津Irizar目前主要生产的就是Century系列车型。Inter Century系列长途客车在推出的这六年中,也已经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该车中部双门的大胆设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Irizar和Scania合作开发的Irizar PB在2002年被评为了年度客车奖。该车型在西班牙推出之后,已经使Irizar的销量增长了20%。2003年Irizar的目标是销售2700辆客车,实现20%的年增长率。
Volvo
作为Volvo集团中的一个子公司,总部设在瑞典的Volvo客车公司已经在欧洲、北美、南美和亚洲建立了众多工厂。从1928年Volvo首次在卡车底盘上制造其第一台客车算起,Volvo客车已经有了75年的历史。从1981年Volvo客车年产量突破4000台到2000年Volvo全球客车年产量突破11000台,Volvo客车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了全球第二大客车制造商。
Volvo客车产品囊括了城市客车、城间客车以及长途客车。其城市客车产品以Volvo 5000,Volvo 7000和Volvo 8500为主。其长途客车以Volvo 8500,Volvo 9700和Volvo 9900为主。Volvo客车除了可以后置发动机之外,其B12底盘中置发动机的独特设计至今仍然是客车底盘的经典之作。在1995年,使用B12底盘的Volvo B12客车获得了年度客车称号。
现在Volvo客车的开发平台已经全部升级为Volvo TX平台,这也是Volvo客车公司有史以来进行的最大规模的技改项目。现在我们熟悉的B7R,B10M等车型都是在该平台下开发完成的。除了生产客车之外,Volvo客车公司还提供配合Volvo移动科技的完整运输解决方案,而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Volvo在我国上海的合资公司申沃客车中看到影子。
Scania
成立于1891年的瑞典Scania公司,现在除了生产客车之外,还是全球重要的卡车和工业及船用发动机制造商。2002年Scania客车在全球共销售客车3774台,实现销售额39亿9千万瑞典克郎,销量较2001年下降了20%。在今年第一季度,Scania客车销售了1124台,同比增长了24%。作为欧洲重要的客车制造商,客车业务本身在Scania公司中占据的比重并不高,只有9%,2002年Scania将其客车事业部和卡车事业部进行了整合,希望以此提升客车业务。
Scania客车产品以Omni City系列、Omni Link系列和Omni Line系列为主。比较特殊的是Scania自身主要制造客车底盘,而车身一般由专业的车身工厂制造。2002年,Scania在俄罗斯也兴建了其专门的车身工厂以生产Scania客车。而从今年3月Scania提供的2002年度报告中我们可以发现,现在Scania正在逐步改变这种底盘和车身由不同工厂制造的局面。
目前,Scania客车主要销往墨西哥、西班牙、意大利、巴西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在2002年Scania共向墨西哥提供了424台客车,向我国台湾提供了284台客车。此外,我们从Scania身上还可以看出欧洲汽车企业之间的复杂关系,Volvo和德国大众目前仍然是Scania的最大股东
E. 斯堪尼亚独资建厂 大众加速中国商用车领域布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于2020年6月23日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0年版)》,放开了商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
紧随中国确定2020年取消商用车制造外商股比限制和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政策,完成对“皋开”全部股份的收购后,斯堪尼亚成为首批在华独资建厂的国外汽车制造企业之一。
从长远看,中国本土的重卡车企迟早也要像乘用车企业一样走出国门,扩展海外市场。一旦没有了家门口的优势,那比拼的肯定是产品力和相关服务。
用全球领先的产品作对标,利用汽车新四化时代的百年未有的战略机遇期,国内自主品牌商用车企业也可以实现对国际商用车巨头的弯道超车。
作为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市场,中国的魅力和巨大市场机遇是任何一家希望有所作为的车企所不能放弃的,更何况斯堪尼亚还是大众---这家从中国受益最大的跨国车企巨头旗下的品牌。
在更多利好政策的支持下,未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乃至区域总部。更加开放的市场将给国内带来更多经济增长的动力,也促进国内自主品牌商用车企业,更多从用户角度出发,在新四化时代,以持续的研发投入来实现技术的迭代升级,最终形成车企与国家双赢的局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F. scana这个标志在很多大型货车上有看到过,有谁知道这是什么车,哪里出产的
楼主你好,按照你说的应该是SCANIA(斯堪尼亚汽车),而不是scana。
斯堪尼亚汽车,也称世冠汽车,是瑞典的货车及巴士制造厂商之一,于1900年在瑞典南部的Malmö镇成立。目前和中国客车企业金龙合作生产大巴车
G. 实锤!斯堪尼亚中国建厂,如皋制造基地即将揭牌 | 卡车之友网
多年来坊间热议的“斯堪尼亚中国建厂”一事终于实锤落地!《卡车之友网》刚刚获悉,斯堪尼亚如皋制造基地即将揭牌。未来随着基地的建成达产,“公路之王”斯堪尼亚在中国市场竞争力显然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并将极大促进中国卡车制造业的全面提升。
斯堪尼亚自从1965年进入中国以来,产品可靠性能和卓越品质持续赢得广大用户信任,“公路之王”美誉度广泛传播。其实,在建厂实锤落地之前,斯堪尼亚已经释放了足够强烈的信号,特别是在全新战略中将“中国”上升为重要单元。
此前,斯堪尼亚在中国建厂迟迟得不到实质性推进,客观上受到中国汽车产业投资政策及持股比例的限制,随着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于2020年6月24日发布的《2020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中确定“放宽制造业、农业准入。其中,放开商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实施,前景为之豁然开朗。
政策导向因素是影响因素之一,但在斯堪尼亚全球化发展战略中,对工厂的布局还要基于自身发展稳步推进。近些年来,斯堪尼亚不断加强经销商渠道和服务网络的建设,包括金融支撑,其实为斯堪尼亚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前,任职斯堪尼亚中国战略中心执行董事何墨池(MatsHarborn)表达过观点:斯堪尼亚在中国市场销量达不到“10000辆”,就不会考虑建设生产工厂。随着如皋制造基地建设达产,斯堪尼亚在中国市场,特别是高端产品领域能否实现预期还有待验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H. 斯堪尼亚的发展历史
最初是1891年在南泰利耶成立的一家制造火车车厢的工厂,公司名称为Vabis。
不久,VABIS公司在创始初期,主要生产火车车厢。其后几年,随着英国和法国等国产品的更新换代,一种用发动机驱动的车辆越来越受到欢迎。
1897年,VABIS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第一辆机动车,这亦是斯堪尼亚公司乃至整个瑞典出产的第一辆汽车。第一辆卡车的诞生则是在五年之后的1902年,1909年VABIS推出的一款20马力的3吨卡车还一举夺得了1909年瑞典皇家汽车俱乐部国际卡车竞赛的金奖。
1910年11月,为了更好的提升产品品质,增加竞争优势,在马尔默公司的执行董事佩·阿尔佛雷德·诺德曼的极力促成下,位于马尔默的Maskinfabriksaktiebolaget Scania公司和VABIS公司合并成立了斯堪尼亚-VABIS公司。1911年,新合并的公司迅速推出了第一辆城市巴士——Nordmark巴士,该产品为两家公司精诚合作的结晶,其底盘由马尔默的斯堪尼亚工厂制造,而发动机和车身则来自于南泰利耶的VABIS车间。
在1912到1916年间,受到亨利·福特在美国获得巨大成功的鼓舞,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承运商开始放弃马车而转向机械车辆的大趋势的影响,包括公司每年都在增长的股息,诸多因素集合在一起促使斯堪尼亚-VABIS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投资。随着公司对马尔默的工厂进行扩建并在南泰利耶工厂建起了自己的铸造和锻造生产线,以及对电动设备的开发与制造,斯堪尼亚-VABIS跻身欧洲领先的标准轻型卡车制造商行列。
其后,发动机的设计制造则是促成斯堪尼亚-VABIS能够在1920年卡车市场中获得成功的关键。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斯堪尼亚-VABIS公司对除北欧国家之外的出口陷于停顿。虽然车辆出口受挫,但瑞典军方却出乎意料的下发了大量订单。结果,出口的不足被这突如其来的订单大大抵销。 二十世纪的斯堪尼亚公司被公认为瑞典工业界的“睡美人”。因为当时工匠们在类似于传统式农村作坊的车间里进行生产,但是他们拥有良好的技术,竞争优势明显。真正柳暗花明的转折出现在1927年,斯堪尼亚-VABIS在原有发动机的基础上推出了一款功率可达100马力的六缸发动机,与此同时,卡车的设计也日趋成熟。过时的链条传动被传动轴和装有滚动轴承的车轮所取代。
1929年,斯堪尼亚-VABIS的总设计师奥古斯特·尼尔森在美国出差时受到“平头巴士”的启发,3年之后,斯堪尼亚-VABIS推出了第一款“平头巴士”。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和可靠的质量,斯堪尼亚-VABIS已经能够更加从容的应对各种苛刻的使用环境。即使在经济大萧条时期,斯堪尼亚-VABIS巴士依然保持着奇迹般平稳的市场需求。当失业率越来越高的时候,斯堪尼亚-VABIS的工人不但能保住工作,甚至偶尔还要加班,他们成为20世纪30年代瑞典机械制造业工人心中的偶像,被人们称为“VABIS精英旅”。
正是斯堪尼亚汽车和发动机的非凡质量,在二十世纪真正促进了公司的成长。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一辆1928年制造的斯堪尼亚卡车由于湖面浮冰开裂而沉入湖底。半个世纪之后,一个当地老爷车协会将卡车打捞上来。人们惊奇地发现,卡车的发动机、底盘和车体均处于良好状态,卡车随即被修复,重新驶上了公路。从这件事也足以看出斯堪尼亚当时过硬的产品质量。
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一些挑剔的客户也推动了斯堪尼亚公司的向前发展。这部分客户为数不多,但却很难使之满意——例如邮政局和公路局。他们对标准化的车辆并不满意,而需要具有独特性能的车辆。于是,斯堪尼亚公司的工程师们往往与其客户并肩工作。严苛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造就了斯堪尼亚卓绝不群的制造工艺。这在之后的二次大战中体现的尤为突出。
20世纪40年代,斯堪尼亚-VABIS逐渐由一家以熟练技工为主的制造公司发展成为高效的现代工业企业。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斯堪尼亚-VABIS公司几乎完全变成了一家军工企业。公司负责为瑞典军方供应汽车,其中也包括军用特种车辆——坦克、装甲人员运输车和四轮驱动越野载重卡车等。在军用车辆上,公司首次采用4缸、6缸和8缸发动机。这些发动机的设计奠定了斯堪尼亚模块化设计理念和高度组件标准化的基础。
1943年底,斯堪尼亚-VABIS开始为和平时期生产做准备,并转向现代化大规模生产。公司准备开发新的卡车车身系统并设计新的巴士,同时质量也日益提高,两年内,每辆卡车的平均客户投诉量从9起降至1起。至此,公司已经做好走向世界并扩大生产的准备。
20世纪60年代是瑞典国内卡车市场快速增长的时期,同时也是斯堪尼亚-VABIS的扩张阶段。瑞典对于卡车尺寸,重量等参数的政策比较宽松。这也鼓励了生产商为了满足更重的运输任务开发功率更大的发动机,强度更高的底盘及重型传动系统。这正是斯堪尼亚公司当时在欧洲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之一。
斯堪尼亚-VABIS于1954年推出Regent卡车。很快,Regent就成为卡车领域的旗舰车型并保持这一称号多年之久。在更新并扩大瑞典重型运输公司的车队规模方面,成为同行业中与沃尔沃实力相当的市场竞争对手。
到50年代末,斯堪尼亚-VABIS在瑞典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40%-50%。在最重量级的卡车领域,其市场份额一度曾超过70%。然而更为迅猛的是当时急剧增长的对外出口。
经过数年的发展,斯堪尼亚-VABIS在瑞典及海外增设了多个生产基地。荷兰人阿德里安?比尔斯成为瑞典之外第一个斯堪尼亚卡车的经销商。他在质量和服务方面的高标准为斯堪尼亚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销售树立了典范。
1956年,斯堪尼亚公司进入巴西,并在瑞典之外开设了首家生产厂。在巴西的成功运营为斯堪尼亚公司通往国际市场开辟了道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位于荷兰Zwolle市的生产厂成为斯堪尼亚公司进入欧洲共同体市场的大门。斯堪尼亚公司的卡车和巴士迅速进入全球市场 - 从白雪皑皑的挪威山峰到烈日炎炎的非洲沙漠,都有斯堪尼亚卡车的踪迹。这种极富前瞻性的发展策略为斯堪尼亚在20世纪70年代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20世纪70年代,斯堪尼亚-VABIS凭借其涡轮增压14升350马力的V8发动机一枝独秀,使斯堪尼亚在长途运输领域牢牢站住了脚跟,成为一家在整个欧洲拥有一个密集的维修网络的公司。由于有了斯堪尼亚的大功率发动机,短短几年时间内其销售额就在诸如德国和法国的主要大陆市场中急剧攀升。
斯堪尼亚的模块化思想实际上早在20世纪20年代便初露端倪,以“独创性的设计即是最简单的设计”为出发点,在此后的半个世纪中,斯堪尼亚不断尝试如何使用尽可能少的标准零部件组合成更多类型与尺寸的卡车和巴士。60年代,斯堪尼亚顺利实现了发动机和传动系的模块化生产,而从80年代初面世的斯堪尼亚2系列开始,斯堪尼亚的模块化思想和成熟的生产系统则被充分应用于所有重型卡车和大型巴士的研发与制造。
1987-1988年,斯堪尼亚推出了3系卡车并于1989年赢得“年度最佳卡车”奖。在3系卡车中,斯堪尼亚进一步完善了其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和生产体系。凭借着模块化组合系统的成功应用,斯堪尼亚公司做到了按照客户要求生产“量身定制”的卡车,率先将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宗旨引入客户服务。
20世纪90年代,随着斯堪尼亚模块化生产系统的成熟,生产和制造系统的全球化合作得以成为现实。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法国分厂、波兰分厂、墨西哥分厂陆续成立,加上此前创建的巴西分厂、荷兰分厂和阿根廷分厂,斯堪尼亚的全球生产格局得以基本确立。 进入21世纪,斯堪尼亚继续巩固与强化自身在全球商用汽车市场的领跑地位。2004年,斯堪尼亚面向欧洲市场推出了荣获2005年“年度卡车大奖”的R系列重型卡车,该系列产品在着眼于前沿技术应用和提高车辆运营经济性的同时,亦十分重视对驾驶员驾乘环境的改善——这也是斯堪尼亚“关注驾驶员”理念中的应有之义。
2009年,在全球商用汽车行业因经济危机而陷入低迷之际,斯堪尼亚推出了在R系列基础上全面升级的全新R系列产品,不仅为整个行业在燃油经济性、驾驶性能以及车辆的整体性能等方面树立了新的标杆,也极大地提振了行业信心。除了在外观内饰、空气动力学性能和人体工程学等方面进行改进外,全新R系列还配备了全新斯堪尼亚智能换档系统,从而拥有了更快速、流畅和智能化的换档变速效果。
而“斯堪尼亚驾驶员辅助系统”(Scania Driver Support System, SDS)在全新R系列上的首次应用也进一步将“关注驾驶员”落在实处。该系统可对驾驶员在实际操作中的油耗水平、驾驶效率和技能等做出即时评价和持续评估,从可能帮助驾驶员提高驾驶技巧、克服不良驾驶习惯并有效降低油耗。
众望所归的斯堪尼亚全新R系列轻松摘得了2010年“年度卡车大奖”,并在全球市场引起热烈反响。2010年,全新R系列更拥有了730马力的V8发动机版本,可满足长途运输对车辆动力和可靠性的最高要求,也成为了迄今为止拥有最强马力的重型卡车产品。
正是凭借着雄厚的新技术与新产品研发能力以及对产能、成本和资本支出等的灵活控制,斯堪尼亚在2009年众星黯淡之时经受住了经济危机与市场萎缩的严苛考验,续写了斯堪尼亚连续70多年保持盈利的历史。
2010年是全球经济开始走向回暖的一年,也是斯堪尼亚全面复苏的一年。得益于欧洲、拉美和亚洲市场需求的回升,以及公司在经济危机期间对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的不懈提升,斯堪尼亚2010年的盈利和现金流创下了公司历史上的最好纪录。“经受住全球性经济危机考验的斯堪尼亚更为强大,而全球经济逐步回暖的趋势也将进一步惠及斯堪尼亚的长期发展。”担任斯堪尼亚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的雷夫?奥斯汀先生在2011年年初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