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巴西资讯 > 巴西国博藏品怎么样

巴西国博藏品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2-11-30 02:27:25

❶ 谁知道国家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

国家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
1 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出境文物第一号。器高47cm,1978年河南省汝州阎村出土,此缸本是盛放人骨所用,上画鹳鸟叼鱼及石斧。中国的石器时代图画极其罕见,而这幅图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史前图画,价值无可估量。
2 陶鹰鼎,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出境展览文物,1993年洛桑申奥展览会七件代表中国文化的文物之一,中国史前雕塑的代表作。这个陶鹰鼎威武雄壮,鹰胸为鼎腹,器口开于鹰背,鹰的双足和尾部为鼎足,后收的双翅围过鼎的中后部,形成一种前扑的动势。是中国史前文物中绝无仅有的神品。
3 后母戊鼎,也称司母戊鼎。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出境展览文物。中国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礼器。中国古代对财富的标准是计重制,越重越值钱。大鼎重达832.84公斤,在当时属于国之重器了。器身饰兽面纹及夔龙纹,耳外廓饰双虎食人纹。腹内铸有“后母戊”三字,字体雄健丰腴。该鼎是商王为了祭祀其母“戊”而作。大鼎于1939年3月在安阳出土,险些被切割卖走。村民将其埋在土里,终于熬过了八年抗战。战后大鼎被运到南京,由于太重,没被运到台湾。1959年转交国博。
4 四羊方尊,商代最大方尊。肩部耸出四个卷角羊头,尊腹为羊的前胸。此尊集线雕、圆雕、浮雕等各种技巧,端庄典雅,铸造精细,是商代泥范法铸造工艺的巅峰之作。这个器物解放前出土于湖南宁乡,抗战期间随湖南省银行内迁沅陵的途中,车队遭到日寇轰炸,四羊方尊被炸成了20多块。之后这些碎片就一直被丢弃在湖南省银行仓库的一只木箱内,直到解放后才被修复,现在几乎看不到破损的痕迹了。
5 利簋,西周。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簋为盛放黍稻之用,常与鼎组合使用,是重要礼器,天子可以用八簋。此簋是西周最早的青铜器,底部铸有铭文4行32字,记载武王征商,在甲子日早晨获胜,取得了政权,是唯一跟武王伐纣直接相关的历史实物,价值无可估量。
6 大盂鼎,西周。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出境展览文物。西周前期重器,鼎为圆体,口沿下环饰六个曲折角兽面纹,足上端饰卷角兽面纹,衬以雷纹为地,内壁铸铭文19行291字,铭文字体雄浑,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该鼎于清道光年间出土,曾被左宗棠收藏,是清末海内三宝之一。
7 虢季子白盘,西周。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盘为水器,此盘为先秦最大铜盘,堪称西周青铜器的魁首。它重400多斤,圆角长方形,盘内底部铸有铭文8行110字,通篇用韵,四字一句,句式工整,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此盘在太平天国战争时期被刘铭传发现,当时是一个马槽,后来刘家后人将其埋入土中,秘不示人,直到解放后捐献给国家。
8 九龙九凤冠,明代。明神宗(万历皇帝)孝靖王皇后凤冠。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出境展览文物。出土于定陵。帽胎以漆竹扎成,覆盖以丝帛面料,凤冠正面饰以九条等大的腾云金龙,均口衔珍珠宝石做成的珠滴,与九龙对应的是八只同样口衔珠滴的金凤,加上凤冠后侧正中的一条金凤,一共是九龙九凤。这件凤冠上嵌有宝石百余颗,珍珠五千多粒,华丽贵重之极。
9 太平天国玉玺,清代。国博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革命博物馆,里面都是近现代文物,所以我在近代和现代文物中各选了一个代表。这个洪秀全的玉玺是中国历代农民战争史中最重要的文物,也是中国近代史上首当其冲的重要史料文物。玉玺为清白玉质,印纽两侧均刻着精致丹凤朝阳的图案,四周刻有双龙双凤。玺面长、宽均各二十厘米,比清代皇帝的所有玉玺都大。印面上刻有吉利韵语11句44个字,和历代国玺都不一样,十分奇特。该玺在天京陷落后被曾国藩得到,一直藏于军机处,解放后归于中国革命博物馆。
10 开国大典油画。中国现代史上的最重要文物。被誉为“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1953年董希文作。董希文是国家文物局规定的“作品一律不得出境”的六位大师之一。此画曾被多次修改,见证了建国初期的历史。1955年,高岗集团被清算,于是高岗的原位以一盆鲜花代替。文革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批斗致死,于是在油画上也被抹去,换成了董必武。1979年,画家阎振铎受命,另画了一幅修改前的原始版本,继续对外展示。而记载了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的原画,则成了国博现代史文物中的扛鼎之作,国博新馆开馆前从未对外展示过。

❷ 博物馆之城之四 国博拾珠-来国博不看这18件就等于没去

中国国家博物馆,大家都简称它为“国博”,位于北京市天安门广场东侧,隔着天安门广场与人民大会堂东西对称。

对于一个建筑面积近20万平米,参观面积近7万平米的世界单体最大的博物馆,48个展厅,3个常设展厅,不少于8个专题展厅,多个国内外的临时巡展,除了100多万件藏品的,还有机会看到国外博物馆的藏品,所以想要一次就能看全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位于地下一层的“古代中国”和北厅的“复兴之路”是以1840年为分界,分开展示中国的 历史 各个时代的绝大多数的文物藏品。其他展区的专题展厅是按照领域不同划分来特别展出的。即使是走马观花也不能错过以下18件“国家宝藏”,否则就等于没有来!

一,人面鱼纹彩陶盆,距今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1955年陕西省西安市半坡出土。

在新石器时代,多作为儿童瓮棺的棺盖来使用,是一种特制的葬具。高16.5厘米,口径39.8厘米,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口沿处绘间断黑彩带,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人面鱼纹,人面由人鱼合体而成,人头装束奇特,像是进行某种宗教活动的化妆形象。有的学者根据《山海经》中某些地方曾有巫师“珥两蛇”的说法以为人面鱼纹表现的是巫师珥两鱼,寓意为巫师请鱼附体,进入冥界为夭折的儿童招魂。

二,陶鹰鼎,距今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1958年陕西省华县太平庄出土。

鹰陶鼎高35.8厘米,口径23.3厘米,最大腹径32厘米。陶鹰鼎的整体造型为一只蹲着的老鹰。鹰的前胸为鼎腹,饱满粗壮,器口开在鹰的背部。鹰的双目圆睁,周身光洁未加纹饰,喙部呈有力的勾状。敦实有力的两足与宽扁下垂的鹰尾,构成陶鼎的三个支点,稳定地撑柱于地。两翼微微撑起,围过鼎的中后部,形成一种前扑的动势,配上鹰头部的大眼、利喙,使这只鹰显得威风凛凛,桀骜雄猛的气势。

仰韶文化多为彩陶的生活用品,陶鹰鼎是唯一一件以鸟类为造型的。是原始艺术与实用功能完美结合的典范,是远古时期不可多得的雕塑艺术珍品。并曾经在1993年时的洛桑申奥展览会上,成为代表中国文化的文物之一。

三,玉猪龙,距今5000年的红山文化,1971年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塔拉出土。

玉猪龙由一整块墨绿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高26厘米,身体呈C字形。它的鼻子前伸,并向上翘起,嘴紧闭,有2个并排的鼻孔,双眼突起,眼尾细长上翘,头上刻着方格网状纹。龙头之上是21厘米的长鬃。似有猪首特征,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

如果从龙身上的空穿过一根线吊起来的话,龙嘴与龙尾正好在一条水平线上,也就是说,这个空正好开在了玉猪龙的平衡点上。

四,后母戊青铜方鼎,距今3000年的商晚期青铜器,1939年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殷墟遗址出土。

方鼎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鼎的造型方正,鼎身四壁和足部都装饰有饕餮纹,鼎耳装饰有鱼纹和虎食人纹。鼎腹之中刻有“后母戊”三字。是目前发现的最重的中国古代青铜器。

有意思的是,这个国之重器却是“一只耳”。原来在发现这个方鼎的时候,中国正处在抗日战争之中,当时被发现者锯掉了两个鼎耳。新中国成立之后,却只找到其中的一只。1959年,博物馆决定聘请山东博物馆修复青铜器的大师潘承琳,根据残存的鼎耳仿造了一个“假耳朵”。也就有了现在的被复原的方鼎。

五,四羊铜尊,距今3000年的商晚期青铜器,1938年湖南省宁乡市出土。

铜尊的上口最大径44.4厘米、高58.6厘米、重34.6千克,是中国仍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

铜尊是祭祀用品。整个器物是用两次分铸技术铸造的,采用了圆雕与浮雕相结合的装饰手法。将四羊与器身巧妙地结合为一体,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

铜尊高圈足,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尊的中部四角各塑一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同时,尊四面正中即两只羊的中间,各一只双角龙首探出。

铜尊出土于时正处在抗日时期,在随湖南省银行内迁沅陵的途中,车队遭到日寇轰炸,铜鼎被炸成了20多块。之后这些碎片就一直被丢弃在湖南省银行仓库的一只木箱内,十几年无人问津。1952年,新中国文化部派人找到了这个破碎的宝贝。2年后,经过文物修复大师张欣如的4个月的努力,终于成功修复了。现在几乎看不到破损的痕迹了。

六,利簋,距今2700年的西周早期青铜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

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千克。上圆上方,腹部和方座的纹饰以饕餮纹为主,四周装饰有夔龙纹、蝉纹和云雷纹。底部铸有铭文4行32字,记载武王征商,在甲子日早晨获胜,取得了政权。利簋是迄今能确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

七,琅琊刻石,距今2200年的秦朝晚期,原立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琅琊台。

琅琊刻石是秦代的一处摩崖石刻,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刻于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二十八年),刻有497字,前289字记述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功绩,后208字记录李斯、王绾等随从大臣的名字及议立碑刻的事迹,所以又称“始皇颂诗”;后半部分刻于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 刻有79字,记录了李斯随同秦二世出巡时上书请求在秦始皇所立刻石旁刻诏书的情况。所以又称“二世诏书”(一个是现世自嗨,一个是后世拍马屁的)。

传为李斯所书,属小篆书法作品,与《峄山刻石》《泰山刻石》《会稽刻石》合称“秦四山刻石”。

有记载北宋时期,前半部分就已经消失了。清朝时期后半段的刻石也开裂,最后碎落一地。后来辗转各地,最后在1959年移置到国博的前身“中国 历史 博物馆”直至今日。

残石高132.2厘米,宽65.8-71.3厘米,厚36.2厘米,存13行87字。

史记中记载的秦始皇巡游留下的刻石绝大多数都已消失,只剩2处,琅琊刻石是字数最多的一块了。

八,金缕玉衣,距今2000年的西汉,1973年河北省定县八角廊村40号西汉中山怀王刘修墓出土。

这件金缕玉衣共用玉1203片,金丝2567克,墓主人为中山怀王刘修,是河北满城汉墓墓主刘胜的后代,死于公元前55年。此墓曾在盗掘中被火烧过,这件玉衣是受过焚烧后的劫余之物,

金缕玉衣是汉代特有的、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制作一件中等型号的玉衣所需的费用几乎相当于当时一百户中等人家的家产总和。由于其价值连城,使得许多汉王帝陵多次被盗。到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下令禁止使用玉衣,从此玉衣在中国 历史 上消失了。

九、青瓷莲花尊,距今1400年前的北朝北齐,1948年河北景县封氏墓群出土。

同时一共出土了四件青瓷莲花尊,分别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故宫和河北博物馆。

青瓷是我国着名传统瓷器的一种。莲花尊器型为早期北方青瓷的代表作。从留存至今的十余件器物来看,均是器形高大。这尊莲花尊高59.5厘米,口径12.2厘米,底径20.2厘米。长颈直口,外沿饰一对桥形耳,溜肩,颈、肩部有六个双系环耳。贴塑六团花,六兽面纹,器身以多层仰、俯莲瓣堆雕。器盖雕饰莲瓣纹。

浮雕莲瓣是莲花尊的重要造型特征,俯视时向外伸展的层层莲瓣宛如盛开的莲花,其形状如曼荼罗坛,且与印度珊奇佛塔的造型十分相似。

青瓷莲花尊大多出自墓中,应是带有宗教意义的随葬品,很可能用于安放灵魂,超度死者亡魂,使其免受轮回之苦,可以认为莲花尊是佛教和中国灵魂观念结合的产物。

十,安济桥石栏板,距今1400余年的隋代,1953年河北省赵县出土。

安济桥又名赵州桥,位于河北省赵县。是世界上现存年代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其建造工艺独特,在世界桥梁史上首创“敞肩拱”结构形式,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在中国造桥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全世界后代桥梁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

栏板长方形,两面雕龙。正面双龙周身鳞甲,身体相向似钻透栏板,头相背,前爪互推。背面双龙相对而驰,身体交缠,后肢撑地。

该栏板是修复安济桥时从淤泥中清理出来的。当时一共挖出大小桥石1200余块,但拼接较为完整、有雕刻和铭记的石块不多。其中,各式雕龙栏板7块,本栏板是其中之一。

十一,彩绘浮雕武士石刻,距今1100年前的五代后唐同光元年,1994年河北曲阳王处直墓出土.。

这件彩绘武士像,高113.5厘米、宽58厘米、厚11.7厘米,是镇墓石刻。采用高浮雕的手法雕在一块长方形汉白玉上,身着铠甲,手持宝剑,头顶凤翅盔,脚踏似牛怪兽,头顶含珠凤鸟,双手扶剑,剑尖直指怪兽口中的荷花,该形象取材于佛教中的护法天王。其艺术风格上承唐代之遗韵,为研究古代绘画、雕刻艺术提供了极其珍贵的材料。

此石刻的墓主人王处直,生前官拜唐代、后梁的义武节度使,节制易、定、祁三州,为河北地区的重要藩镇将领。其养子王都发动兵变,把王处直软禁,最终忧愤而死。王都为了挽回名声,遂为养父修筑了一座豪华大墓。此石刻原本是镶嵌在墓门后的甬道一侧。1994年5月,王处直墓被盗。2000年,这件被盗的彩绘浮雕武士石刻出现在美国纽约的中国文物拍卖会上。经中国政府多方交涉,2001年5月23日,美国海关总署在纽约世贸中心将其归还中国。

十二,木雕观音菩萨坐像,距今1000年的宋代晚期,2005年从海外收藏家收购回国的。

坐像高两米,保存完整。菩萨头戴高花冠,面目清秀,柳叶弯眉,双目微睁,嘴唇稍抿,大耳垂,两颊丰满,略带笑容。神态端庄安详,好似进入了无我的境界。

坐像的回归,不仅成为国内博物馆收藏的体量最大的宋代木雕,同时弥补了国内宋代木雕的空白,在具有很高的 历史 价值的同时,也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

十三,双凤麒麟纹石刻,距今700年前的元朝,1966年北京市桦皮厂西部明代城墙墙基出土。

该石雕长105厘米,宽120厘米,厚13厘米,画面主体使用了四连弧的开光装饰形式,中以缠枝纹衬托双凤戏珠图案。双凤头如锦鸡、嘴如鹦鹉、身如鸳鸯、翅如大鹏等体征都一致,但有两处不同:一处是下方的凤头上有像灵芝一样的冠和缕束状的颈羽,而另一只没有,第二处是下方的凤有五条浪草纹尾羽,而上方的凤是卷草纹尾羽,这应该是雄性和雌性的区别。开光之下是两只追逐嬉闹的麒麟,背景是海涛纹。石雕两侧以缠枝纹为装饰。

此石刻布局美观大气,手法纯熟自然,是元代石刻艺术中的精品,应该是皇宫或皇家园林中的丹陛石。

十四,孝端皇后凤冠,距今400年的明朝万历年间,1957年北京市昌平县定陵出土。

凤冠通高48.5厘米、冠高27厘米、径23.7厘米,重2320克。凤冠用漆竹扎成帽胎,以丝帛为面料,前部饰有9条金龙,口衔珠滴,下有8只点翠金凤,后部也有一金凤,共9龙9凤。后侧下部左右各饰点翠地嵌金龙珠滴三博鬓。此冠共嵌未经加工的天然红宝石100余粒,珍珠5000余颗。

凤冠上除了五颜六色的珠宝外,尤其吸引人的还有就是点翠的部分。点翠是中国传统的首饰制作工艺,就是用剪子剪下活翠鸟脖子周围的羽毛,再用镊子把羽毛排列在图上粘料的底托上。被取过羽的翠鸟往往很快死亡。

这项残忍的工艺,在1933年随着点翠所用的翠鸟羽毛的绝市,中国最后的一家点翠工厂终于关闭,点翠也由烧蓝工艺所取代。

十五,“皇帝之宝”玉印,距今350年前的清朝初。

这方玉印通高16.1厘米、边长16.1匣米、钮高9.8厘米。印文为阳刻满、汉文“皇帝之宝”,印钮为盘龙状。清朝皇帝的印章称为“御宝”,当初放置在故宫的交泰殿,有专门的机构尚宝司来管理。

清朝康熙年间,清政府共有29方御宝,比明朝多出5方,这方印是当时清政府使用最频繁的一块了。清朝干隆年间,对于御宝重新考证排次,规定了25方御宝,规范了各宝的使用范围。

这方“皇帝之宝”主要是用于皇帝发布诏令文书,所以是25方里使用最频繁的一方了。

十六,圆明园鼠首兔首,距今260年前的清朝初期。原属圆明园西洋楼海晏堂前大水法铜像。

圆明园兽首铜像是1759年(干隆二十四年)修建圆明园古迹海晏堂时,由欧洲传教士意大利人郎世宁主持设计,法国人蒋友仁设计监修,清宫廷匠师制作。

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

2013年6月28日,经过之前的“拍卖事件”,在漂泊百年后,圆明园鼠首兔首最终由法国皮诺家族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

十七,太平天国玉玺,距今160年前的清晚期。

这个洪秀全的玉玺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史料文物。玉玺为清白玉质,印纽两侧均刻着精致丹凤朝阳的图案,四周刻有双龙双凤。玺面长、宽均各二十厘米,比清代皇帝的所有玉玺都大。印面上刻有吉利韵语11句44个字,和历代国玺都不一样,十分奇特。

该玺在天京陷落后被曾国藩得到,一直藏于军机处,解放后归于中国革命博物馆。

十八,中国国家博物馆西侧外立面,1959年建成。20世纪50年代的十大建筑之一。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是由成立于1920年的“国立 历史 博物馆”和1950年的“中央革命博物馆”组成的。1959年,作为建国十周年,即20世纪50年代的十大建筑之一的两馆新址在现在的位置建成竣工。1961年,已经更名为“中国 历史 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中间分分合合,最终在2003年2月28日,两馆合并,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成立。2011年3月,经过4年多的改扩建,国博再次对外开放。

这次改扩建保留了原博物馆的西、北和南的外立面。尤其是西侧的柱廊式大门的主入口,门廊位于22级花岗岩的石阶之上,24根高32.7米、宽1.5米、下部为花岗岩的须弥座的方形石柱组成的门廊,门廊两端各衬以一个高39.88米的大门墩。门廊顶部的檐口贴有黄色镶嵌绿花纹的琉璃砖,顶部中央的一组红色旗徽尤为突出。其整体色调和风格与隔着天安门广场的人民大会堂遥相呼应,保留了天安门广场的整体面貌和天际线,使天安门广场的整体形象保持均衡一致。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西侧的主出入口,已经有60多年的 历史 ,本身就是一座文物,它见证了我们国家的发展,目睹许许多多发生的事迹,虽然现在并不使用,但是如果您还有时间,一定要绕过去看看。

目前,国博把咖啡厅挪到了北厅,靠北面玻璃窗处。喝着带有国博特色的咖啡,透过穿梭的车流望着远处天安门的红墙金瓦,身处中华文化的长河之中,我想你再也找不出这样的地方了吧!

阅读全文

与巴西国博藏品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6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39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2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98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7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0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68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31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3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57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2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71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79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11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78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28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