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关于登革热
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 登革热以浑身骨及关节剧烈疼痛、高热不退为特征,也被称为“碎骨热”,死亡率低。 什么原因引起登革热 (一)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未发现健康带病毒者。 (二)传播媒介:伊蚊,已知12种伊蚊可传播本病,但最主要的是埃及伊蚊和白伊蚊。 (三)易感人群:在新疫区普遍易感。 登革热有什么症状 潜伏期5~8d。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分为典型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3型。 登革热病毒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通常由在白天叮咬人的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这种疾病最初发生在热带地区,通常大多是发生在这些地区的雨季,这种环境下极易滋生大量携带病毒的蚊子。传染病的爆发规模越来越大,情况越来越严重,其中登革热出血热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世界卫生组织每年都收到大约500 000份登革热病例的报告,全球每年发生5,000万到1亿例登革热,更有24.5亿人受到感染的威胁。感染登革热轻则突然发热、剧烈肌肉疼痛、骨关节痛,重则广泛出血、迅速休克,在大多数国家登革热的死亡率大约为5%,大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壮年中。 本病于1779年在埃及开罗、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及美国费城发现,并据症状命名为关节热和骨折热。1869年由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学会命名为登革热。登革热属于黄热病毒属,自然就姓黄了。登革(Dengue)意思是得了这种病的人,由于肌肉关节疼痛,走起路来就像穿夹脚高跟鞋的女人。登革热病毒由兄弟四人分化成四大家族,被病毒学家称为DF-1、DF-2、DF-3、DF-4病毒型。因为四个家族成员都可能发生基因变异,所以引发的病也就不只是刻板的一种临床类型,除典型登革热外,还有更厉害的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 现在,这种疾病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由于在发达国家难觅踪影,也难以研究,很少有人注意到登革热。仅有的少数研究也要借用于人们熟悉的热带病的研究经费
② 登革热来势汹汹,提醒老、幼、病、胖、孕人群做好防护
据海关总署最新通告:截至2019年6月15日,多国出现登革热疫情,其中菲律宾共报告病例77040例,越南共报告病例59959例,马来西亚共报告病例52941例,泰国共报告病例26430例,柬埔寨共报告病例9201例,老挝共报告病例4216例,新加坡共报告病例3933例,马尔代夫共报告病例2485例,巴西共报告病例586569例,哥伦比亚共报告病例45622例,尼加拉瓜共报告病例27779例,墨西哥共报告病例20414例。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潜伏期3天至15天,多数为5天至8天, 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程度可从轻度发热到高热不等,同时伴有严重头痛、肌肉和关节痛及皮疹,面、颈、胸部潮红,严重者可因休克或其他重要脏器损伤导致死亡 。
防范登革热,重要的手段是防蚊驱蚊。
常用的、有效安全的防蚊驱蚊手段主要包括 环境控制、物理防护,以及化学防护。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蚊子的滋生情况。雌蚊子会在潮湿的地方或水里产卵,卵在水中会生长成幼虫,逐渐长成成年的蚊子便可以离开水,这就是为什么家里有时候会莫名其妙有蚊子的原因。
基于蚊子的生长习性, 我们可以通过清理家中的卫生死角从而使卵和幼虫失去滋生的环境。
清理手段包括:
对于离开了水的成年蚊子,防蚊驱蚊手段主要包括两种:物理防护和化学防护。
物理防护手段中,蚊帐,纱窗纱门,衣物遮盖是最安全的。紫外防蚊灯也是一种物理防护手段,它是通过释放一种特定波长的光使得蚊虫接近灯管,然后触电身亡。
然而,有研究表明,紫外防蚊灯有效性很差,大约只能杀死4%的雌蚊子,但是我们经常会在集蚊盒里看到很多死蚊子,其实这些并不一定是蚊子,大部分是飞蛾或其他一些趋光性更强的飞虫。
我们知道蚊子主要通过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找到我们,当然也和人的气味,香水,汗液等有关。
所以, 会有一些驱蚊灯通过释放二氧化碳来引诱蚊子,有效性会比紫外防蚊灯好些 ,可以尝试,购买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
化学防护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直接用于皮肤上的驱蚊液,比如 驱蚊花露水 。另一类是杀虫剂,比如 蚊香片,电蚊香,杀虫气雾剂 等。
对于可以直接用于皮肤的驱蚊液,市面上大部分产品含的有效成分是【 避蚊胺 (DEET)】。
避蚊胺首次被美国环保局注册推向市场是在1957年,有60年的使用 历史 ,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早已被临床证实,安全有效的浓度范围是7%-30%,超市里很多驱蚊液含这种有效成分, 去正规商超买,不必满世界淘那些说明书都看不懂的网红驱蚊产品。
市面上还有一些有效成分是【 派卡瑞丁】 (picaridin)的驱蚊产品,它是继DEET之后最早用于防蚊驱蚊的有效产品;被美国环保局批准的其他驱蚊有效成分还包括【 驱蚊酯】(IR3535)和【柠檬桉叶油】 。
另外,含植物精油成分的防蚊驱蚊产品如薄荷油,豆油等,因为安全性较高,所以美国环保局免除注册即可上市,但是产品的有效性并没有很好的评估,防蚊效果差。
上述这些已经广泛长久使用且被环保局注册的有效成份, 只要按照产品说明正确使用都是非常安全的,也是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的 ,只有极少数人会发生刺激或过敏反应,如果出现这种反应,应及时停用。
大部分经环保局批准的防蚊驱蚊类产品均可安全用于成人,孕期哺乳期妇女和儿童,美国儿科学会(APP)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建议避蚊胺可用于2个月以上的儿童,并且最好使用较低浓度。
第二类就是不直接用于皮肤,用于环境的杀虫气雾剂或蚊香等。这类产品的有效成分主要分为【 除虫菊酯】和【拟除虫菊酯】 ,除虫菊酯是一种菊花中提取的天然成分,大约在1800年人们就意识到该成分有除蚊虫的作用。
【拟除虫菊酯】 是人工合成的成分,杀虫机制与除虫菊酯类似,作用于蚊虫的神经系统,通过与蚊虫直接接触导致瘫痪从而致死。和天然的除虫菊酯比起来,人工合成的拟除虫菊酯毒性大,作用时间长,杀虫效果更好。
我们难免会在使用过程中暴露于除虫菊酯和拟除虫菊酯,可能会吸入,或通过皮肤吸收, 该类产品的安全性如何呢?
通常认为按照产品标识的方法正确使用,对人体的毒性是可以忽略的。
【除虫菊酯】和【拟除虫菊酯】都比较容易分解,在环境中持续1-2天便会自行分解;若在阳光下,分解会更快。一旦这些成分进入体内,也会被身体快速代谢,代谢物主要经尿液排出体外。
所以,由于分解快代谢快,该类成分并无人体累积效应。
而且,比起WHO每日可接受的摄入范围,我们每天平均暴露的剂量小于千分之一。该类产品在正确使用下,不会对儿童、孕期妇女,和体弱多病的人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对于 婴幼儿、孕期哺乳期妇女,建议使用物理防护,如果需要选用化学防护,请选用正规渠道购买的驱蚊液,不要盲目海淘或网淘。
2个月以上宝宝首选【避蚊胺】、【派卡瑞丁成分】;3岁以下不要选用柠檬桉叶油。如果使用杀虫气雾剂,可以选用含天然成分的【除虫菊酯】。
有一些商家标明杀虫气雾剂产品不含避蚊胺,殊不知,避蚊胺只是用于皮肤防护,起不到任何杀虫的作用,杀虫气雾剂当然不需要这种成分,这不过是商家宣传的噱头罢了。
③ 登革热是什么病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热病毒所引起
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好象现在没了吧 不多
临床症状为突然发热 全身肌肉 骨骼 关节疼 极度疲乏 皮疹淋巴结重大和白细胞减少 病死率极低
下面是书上的介绍
登革(dengue fever)一词来自于西班牙语 是装腔作势的意思
乃描写本病急性期由于关节疼痛 起步态有装腔作势的样子 英语里dandy 即纨 故又名公子热
还有介绍登革热出血热
是登革热的一种严重类型 临床特征为起病较慢 发热2~4天后突然加重
发生出血和休克 (不知道是哪里出血 七窍?! - -~ 怕ing~)
血小板减少 白细胞增多 病死率极高
④ 巴西登革热疫情已经确诊四万人了!会影响到我们国家吗
这个很难说,要看我国预防的怎样,也要看它传播的速度。
⑤ 为预防登革热等传染病,巴西全国做出了什么行动
巴西发起了全国性灭蚊行动,卫生部宣传员开着车沿路向公民们介绍灭蚊的方法和措施,而且还使用电视网络这些媒体进行直播。指导人们即使的清理花盆、轮胎等地的积水。截止到今年11月份,巴西感染登革热和基孔啃雅乐的患者数量分别有97万和7万多例。主要是到了雨季,到处都有积水,而且温度比较适宜,导致蚊子到处产卵,而且环境卫生比较差,没有对积水和环境进行及时的清理。
城市里预防登革热的方式要进行加强城市卫生环境,要把路边有可能会积水的地方进行清理,特别是一些下水道,还有一些比较不会流动的湖水。要定期给这些地方进行灭蚊行动,彻底的消灭蚊子的滋生地。只有改善卫生环境,切断了登革了传播的途径,而且还要对患者进行隔离的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够减少登革热的传播,控制传染源。
⑥ 登革热发生的气候原因和对策(作文500-800)字
登革热(DengueFever)是登革病毒引起的疾病,最早记载这种病的是中国晋朝的文献,称之为水毒。因为此病导致肌肉疼和关节疼,在西方被称为“断骨热”。到了18世纪80年代,在北美、亚洲和非洲几乎同时出现登革热流行,也因此将这种病和其他病区分开,第一例登革热病例是美国着名医生本杰明·拉什在1789年报告的。
拉什是在《独立宣言》上签名的美国国父之一,几年后费城黄热病大流行中,他用放血疗法治疗了很多人,包括他本人,结果毁多于誉,拉什还是精神病学的创始人,从他开始,精神病被当作是疾病而不是异端怪异。
登革热的病因及其传播途径直到20世纪才完全清楚,1906年,其传播途径被确定。1907年,登革热成为第二个被确定的病毒病。这种病和和疟疾、黄热病一样是蚊子传播的。登革病毒(DENV)是RNA病毒,这种病毒早就存在了,但一直到几百年以前,这种病毒都是在野生动物中存在的,即在寄生登革病毒的伊蚊和灵长类动物之间循环,偶尔导致人类生病。但后来变成伊蚊和人类之间的循环,登革热就成了真正的人类疾病了。这种例子很多,埃博拉就是一例,目前埃博拉还处于其宿主和灵长类之中,并没有真正进入人类,但这种威胁是真实存在的。
登革热的快速增加是因为二战时间的大规模人口流动,现在在全球110个国家属于常见病,全球每年5千万到5亿多人被感染,导致50万人因此住院,25000人死亡。其中南亚12国每年300万人被感染,6000人死亡。非洲则有20%的人口受到登革热的威胁。
在过去半个世纪,登革热病例增长了30倍。登革热之所以增长得如此之快,有几种可能的原因,包括郊区快速发生,排水系统没有跟上;蚊子滋生地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气候变化和病毒进化;国际旅行增加等几个方面。正因为有这么多因素,控制登革热相对来说很困难。目前有25亿人生活在登革热流行区,其中70%在亚太地区,使得登革热成为仅次于疟疾的虫媒传染病,也是亚洲地区的严重的流行性疾病。
登革热患者死亡率1%到5%。大部分人症状温和,一周左右自愈。温和症状包括高烧、头痛、皮疹、肌肉疼和关节疼。严重的症状是登革出血热,使得血压急剧下降,有可能导致死亡。
这些症状其他疾病也有可能,怎样才能确定是登革热?
不用确定,去过登革热流行区,突然出现这些症状的,就要去看医生。如果症状属于上面说的温和的,也用不着做特殊的病毒检验和分析,因为等结果出来了,你可能早就好了,或者早就很不好了。
登革热病毒有四型,感染之后会对此型病毒终身免疫,对其他病毒暂时免疫,因此最多有可能得四回登革热,这种多次感染者容易得出血热。
由于没有特效药物,关键是保持液体平衡,如果能够喝水和排尿,其他方面没什么问题的温和症状的患者吃点止痛药,回家忍着。重症的患者则要住院,进行支持治疗、输液、如果失血严重的输血。
正在临床试验的登革热疫苗有几种,其中之一刚刚完成三期临床,安全性很好,有效性很不好,在泰国的临床试验,有效性仅30.2%,最终是56%,对四型病毒的有效率分别是54.5%,、34.7%、65.2%、72.4%,对登革二型预防能力最差。另外一项研究也只有60%,还是对二型最差。但疫苗可以将严重病例减少80%。
在这种情况下,预防登革热的关键在于蚊子,不要被蚊子叮咬。通过消除滋生地来控制伊蚊,首先要尽量确保没有开放式水源,如果做不到的话就往水里加杀虫剂。前者确实很难做到,后者有很大的健康隐患。半个世纪前全球灭蚊行动以失败告终,DDT对生态的影响一直到今天还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要采取个人措施以预防登革热。首先不要去登革热流行区,这也不容易,加上很多人就住在登革热流行区,包括中国南方的不少地区。这样就要采取穿长衣长袖,不要把皮肤暴露出来的办法,在休息和睡觉的时候要用纱窗蚊帐,或者使用驱蚊剂。
但是这些方法目前看来效果都不好,而且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登革热将会保持继续上升的趋势,是今天和未来人类面临的严重健康挑战之一。
⑦ 登革热有什么危害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
本病于1779年在埃及开罗、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及美国费城发现,并据症状命名为关节热和骨折热。1869年由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学会命名为登革热。20世纪,登革热在世界各地发生过多次大流行,病例数百万计。在东南亚一直呈地方性流行。我国于1978年在广东流行,并分离出第Ⅳ型登革热病毒。此后,于1979、1980、1985年小流行中分离出Ⅰ、Ⅱ、Ⅲ型病毒。
什么原因引起登革热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未发现健康带病毒者。患者在发病前6~8小时至病程第6天,具有明显的病毒血症,可使叮咬伊蚊受染。流行期间,轻型患者数量为典型患者的10倍,隐性感染者为人群的1/3,可能是重要传染源,丛林山区的猴子和城市中某些家畜虽然有感染登革病毒的血清学证据,但作为传染源,尚未能确定。
传播媒介:伊蚊,已知12种伊蚊可传播本病,但最主要的是埃及伊蚊和白伊蚊。广东、广西多为白纹伊蚊传播,而雷州半岛、广西沿海、海南省和东南亚地区以埃及伊蚊为主。伊蚊只要与有传染性的液体接触一次,即可获得感染,病毒在蚊体内复制8--14天后即具有传染性,传染期长者可达174日。具有传染性的伊蚊叮咬人体时,即将病毒传播给人。因在捕获伊蚊的卵巢中检出登革病毒颗粒,推测伊蚊可能是病毒的储存宿主。
易感人群:在新疫区普遍易感。1980年在广东流行中,最小年龄3个月,最大86岁,但以青壮年发病率最高。在地方性流行区,20岁以上的居民,100%在血清中能检出抗登革病毒的中和抗体,因而发病者多为儿童。
登革热有什么症状
一、典型登革热
(一)典型登革热
1. 所有患者均发热。起病急,先寒战,随之体温迅速升高,24小时内可达40℃。一般持续5~7d,然后骤降至正常,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d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称为双峰热或鞍型热。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
2.全身毒血症状 发热时伴全身症状,如头痛、腰痛,尤其骨、关节疼痛剧烈,似骨折样或碎骨样,严重者影响活动,但外观无红肿。消化道症状可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脉搏早期加快,后期变缓。严重者疲乏无力呈衰竭状态。
3.皮疹 于病程3~6日出现,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热样皮疹,红色斑疹,重者变为出血性皮疹。皮疹分布于全身、四肢、躯干和头面部,多有痒感,皮疹持续5--7日。疹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
4.出血 25~50%病例有不同程度出血,如牙龈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等。
5.其他 多有浅表淋巴结肿大。约1/4病例有肝脏肿大及ALT升高,个别病例可出现黄疸,束臂试验阳性。
(二)轻型登革热 表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短期发热,全身疼痛较轻,皮疹稀少或无疹,常有表浅淋巴结肿大。因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或漏疹。
(三)重型登革热 早期具有典型登革热的所有表现,但于3~5病日突然加重,剧烈头痛、呕吐、谵妄、昏迷、抽搐、大汗、血压骤降、颈强直、瞳孔散大等脑膜脑炎表现。有些病例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
二、登革出血热:分为两型即较轻的登革出血热和较重的登革休克综合征 。
(一)登革出血热 开始表现为典型登革热。发热、肌痛、腰痛、但骨、关节痛不显着,而出血倾向严重,如鼻衄、呕血、咯血、尿血、便血等。常有两个以上器官大量出血,出血量大于100ml。血浓缩,红细胞压积增加20%以上,血小板计数<100×109/L。有的病例出血量虽小,但出血部位位于脑、心脏、肾上腺等重要脏器而危及生命。
(二)登革休克综合征 具有典型登革热的表现;在病程中或退热后,病情突然加重,有明显出血倾向伴周围循环衰竭。表现皮肤湿冷,脉快而弱,脉压差进行性缩小,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到,烦燥、昏睡、昏迷等。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险,可于4~6小时内死亡。
登革热需要做哪些检查
血常规检查 病后白细胞即减少,第4~5d降至低点(2×109/L),退热后1周恢复正常,分类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高。可见中毒颗粒及核左移。1/4~3/4病例血小板减少,最低可达13×109/L。
部分病例尿及脑脊液可轻度异常。
血清学检查 常用者有补体结合试验、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和中和试验。单份血清补体结合试验效价超过1:32,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效价超过1:1280者有诊断意义。双份血清恢复期抗体效价比急性期高4倍以上者可以确诊。中和试验特异性高,但操作困难,中和指数超过50者为阳性。
如何治疗
一、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中隔离到完全退热为止,不易过早下地活动,防止病情加重。保持皮肤和口腔清洁。
二、对症治疗
(一)高热应以物理降温为主。对出血症状明显的患者,应避免酒精擦浴。解热镇痛剂对本病退热不理想,且可诱发G-6PD缺乏的患者发生溶血,应谨慎使用。对中毒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强的松5mg3次/日。
(二)维持水电平衡 对于大汗或腹泻者应鼓励患者口服补液,对频繁呕吐、不能进食或有脱水、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应及时静脉输液,但应高度警惕输液反应致使病情加重,及导致脑膜脑炎型病例发生。
(三)有出血倾向者可选用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C及K等止血药物。对大出血病例,应输入新鲜全血或血小板,大剂量维生素K1静脉滴注,口服云南白药等,严重上消化道出血者可口服甲氰咪呱。
(四)休克病例应快速输液以扩充血容量,并加用血浆和代血浆,合并DIC的患者,不宜输全血,避免血液浓缩。
(五)脑型病例应及时选用20%甘露醇250~500ml,快速静脉注入,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以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发生。
⑧ 巴西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一直高居不下的原因是什么
巴西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一直高居不下的原因是巴西人口基数大,医疗卫生系统较为薄弱,而且居家隔离措施实施效果欠佳。尽管从3月底就开始采取社会隔离措施,但最近的调查显示社会隔离率均低于50%,低于理想的70%的社会隔离率。
当前趋势是,巴西感染人数或将在未来几天内上升至全球第二位。巴西人口达2.1亿,医疗卫生系统较为薄弱。与此同时,大多数欧洲国家的疫情曲线已经趋于平缓。
尽管巴西当局最初预计疫情曲线将在5月达到顶峰,地方政府也开始考虑本月取消管控措施,但眼下的数字表明依然还有数周时间才会达到峰值,因此社交隔离措施将继续延长。
巴西人口最多的圣保罗州也是该国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州政府表示正在考虑实行全面隔离措施,因为迄今为止采取的社交隔离措施尚未显现出明显的效果,并且该州的医疗卫生系统已经濒临崩溃。
(8)巴西登革热为什么那么严重扩展阅读
巴西多种流行病集中暴发:新冠肺炎、流感、登革热和麻疹等叠加
巴西现在正渡过由埃及伊蚊传播的登革热的高发期。这种蚊子还会传播寨卡病毒、黄热病和基孔肯雅热等。巴西的登革热高发期通常在4月至5月间。根据巴西卫生部的最新数据,今年迄今已报告了676928例登革热疑似病例,已有265人死亡。
报道称,从去年6月开始,随着南半球冬季的到来,登革热病例有所减少,但普通流感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的病例有所增加。根据官方数据,2019年巴西有1122人死于流感。
今年,流感和登革热的高发期与新冠病毒重叠,因此更难区分病例的病因,因为这三种疾病在最初几天会引起相似的症状。
除此以外,还必须重视在巴西五个地区(北部、东北部、中西部、东南部和南部)仍处于活跃暴发期的麻疹。今年到目前为止,巴西已报告2910例麻疹病例,其中近一半在帕拉州(也是受新冠病毒影响最严重的州之一),已有3人死亡。
⑨ 登革热是什么病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俗称花斑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登革热不会由人直接传染给人,也不会由空气或接触传播,截止到2019年10月还没有疫苗可预防。
其潜伏期通常约5天-7天,具有传播迅猛、发病率高等特点。由于本病系由蚊子传播,故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在每年的5月-11月份,高峰在7月-9月。
(9)巴西登革热为什么那么严重扩展阅读
预防:
1,管理感染源
地方性流行区或可能流行地区要做好登革热疫情监测预报工作,早发现,早诊断,及时隔离治疗。应尽快进行特异性实验室检查,识别轻型患者。
对可疑患者应进行医学观察,患者应隔离在有纱窗纱门的病室内,隔离时间应不少于5日。加强国境卫生检疫。
2,切断传播途径
防蚊、灭蚊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改善卫生环境,消灭伊蚊滋生地,清理积水。喷洒杀蚊剂消灭成蚊。
⑩ 巴西为阻挡疾病发起灭蚊运动,为何蚊虫身上携带多种病毒
巴西发起了一项号召民众抗击埃及伊蚊的全国性行动。卫生部表示,此举旨在遏制由该类蚊虫导致的登革热、寨卡热以及基孔肯雅热等疾病的传播。
抗凝剂主要是一种蛋白质复合物,注入人体后会引起免疫反应,产生组胺,让血管扩张、皮肤发红,血管通气性升高,局部长包、变痒。
如果蚊子先叮咬了一个携带病毒的人,病毒在它的体内繁殖。那么,在叮咬下一个人时,注射麻醉剂和抗凝血剂的过程,就会造成病毒传播。
乙类传染病又叫严格管理传染病,SARS、艾滋病、肺结核、新冠肺炎都属此类。建议大家在出境之前,对目的地做充分了解,尤其是当地的感染性疾病,做到防患于未然。当出现疑似登革热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耽误病情,出现难以挽回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