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巴西资讯 > 巴西是怎么看待硫酸铵的

巴西是怎么看待硫酸铵的

发布时间:2022-12-15 17:54:15

‘壹’ 硫酸工业制法的历史

硫酸工业已有 200多年的历史。早期的硫酸生产采用硝化法,此法按主体设备的演变又有铅室法和塔式法之分。19世纪后期,接触法获得工业应用,目前已成为生产硫酸的主要方法。
早期的硫酸生产 15世纪后半叶,B.瓦伦丁在其着作中,先后提到将绿矾与砂共热,以及将硫磺与硝石混合物焚燃的两种制取硫酸的方法。约1740年,英国人J.沃德首先使用玻璃器皿从事硫酸生产,器皿的容积达300l。在器皿中间歇地焚燃硫磺和硝石的混合物,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氧、水反应生成硫酸,此即硝化法制硫酸的先导。
硝化法的兴衰 1746年,英国人J.罗巴克在伯明翰建成一座6ft(lft=0.3048m)见方的铅室,这是世界上第一座铅室法生产硫酸的工厂。1805年前后,首次出现在铅室之外设置燃烧炉焚燃硫磺和硝石,使铅室法实现了连续作业。1827年,着名的法国科学家J.-L.盖-吕萨克建议在铅室之后设置吸硝塔,用铅室产品(65%H2SO4)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1859年,英国人J.格洛弗又在铅室之前增设脱硝塔,成功地从含硝硫酸中充分脱除氮氧化物,并使出塔的产品浓度达76%H2SO4。这两项发明的结合,实现了氮氧化物的循环利用,使铅室法工艺得以基本完善。
18世纪后半期,纺织工业取得重大的技术进步,硫酸被用于亚麻织品的漂白、棉织品的酸化和毛织品的染色。吕布兰法的成功,又需大量地从硫酸和食盐制取硫酸钠。迅速增长的需求为初兴的硫酸工业开拓了顺利发展的道路。
早期的铅室法工厂都以意大利西西里岛的硫磺为原料,随着硫酸需求的不断增加,原料供应日益紧张。19世纪30年代起,英、德等国相继改用硫铁矿作原料。其后,利用冶炼烟气生产硫酸也获得成功。原料来源的扩大,适应了当时以过磷酸钙和硫酸铵为主要产品的化肥工业的兴起,从而使硫酸工业获得更大的发展。1900年世界硫酸产量(以100%H2SO4计)已达4.2Mt。1916年,美国田纳西炼铜公司建成了一套日产 230~270t(以100%H2SO4计)的铅室法装置。它拥有四个串联的铅室,每个铅室的容积为15600m3,这是世界上容积最大的巨型铅室。由于庞大的铅室生产效率低、耗铅多和投资高,19世纪后半期起,不断有人提出各种改进的建议和发明,终于导致以填充塔代替铅室的多种塔式法装置的问世。
1911年,奥地利人C.奥普尔在赫鲁绍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套塔式法装置。六个塔的总容积为600m3,日产14t硫酸(以100%H2SO4计)。1923年,H.彼德森在匈牙利马扎罗瓦尔建成一套由一个脱硝塔、两个成酸塔和四个吸硝塔组成的七塔式装置,在酸液循环流程及塔内气液接触方式等方面有所创新,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苏联和东欧,曾广泛采用五塔式流程。到50年代,苏联又开发了更为强化的七塔式流程,即增设成酸塔和吸硝塔各一座,其生产强度比之老式的塔式法装置有了成倍的提高,而且可以用普通钢材代替昂贵的铅材制造生产设备。
铅室法产品的浓度为 65%H2SO4,塔式法则为76%H2SO4。在以硫铁矿和冶炼烟气为原料时,产品中还含有多种杂质。40年代起,染料、化纤、有机合成和石油化工等行业对浓硫酸和发烟硫酸的需要量迅速增加,许多工业部门对浓硫酸产品的纯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使接触法逐渐在硫酸工业中居于主导地位。
后来居上的接触法 1831年,英国的P.菲利普斯首先发明以二氧化硫和空气混合,并通过装有铂粉或铂丝的炽热瓷管制取三氧化硫的方法。1870年,茜素合成法的成功导致染料工业的兴起,对发烟硫酸的需要量激增,为接触法的发展提供了动力。1875年,德国人E.雅各布在克罗伊茨纳赫建成第一座生产发烟硫酸的接触法装置。他曾以铅室法产品进行热分解取得二氧化硫、氧和水蒸气的混合物,冷凝除水后的余气通过催化剂层,制成含43%SO3的发烟硫酸。
1881发起,德国巴登苯胺纯碱公司的R.克尼奇对接触法进行了历时10年的研究,在各种工艺条件下系统地测试了铂及其他催化剂的性能,并在工业装置上全面解决了以硫铁矿为原料进行生产的技术关键。当时的接触法装置都使用在较低温度下呈现优良活性的铂催化剂。但其价格昂贵、容易中毒而丧失活性(见催化剂中毒、催化活性)。为此,早期的接触法装置,无论从硫化矿或硫磺为原料,都必须对进入转化工序的气体预先进行充分的净化,以除去各种有害杂质。1906年,美国人F.G.科特雷耳发明高压静电捕集矿尘和酸雾的技术在接触法工厂获得成功,成为净化技术上的重要突破。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欧美国家竞相兴建接触法装置,产品用于炸药的制造。这对接触法的发展颇具影响。1913年,巴登苯胺纯碱公司发明了添加碱金属盐的钒催化剂,活性较好,不易中毒,且价格较低,在工业应 用中显示了优异的成效。从此,性能不断有所改进的钒催化剂相继涌现,并迅速获得广泛应用,终于完全取代了铂及其他催化剂。
近30年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硫酸工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世界硫酸产量不断增长。

现代的硫酸生产技术也有显着的进步。50年代初,联邦德国和美国同时开发成功硫铁矿沸腾焙烧技术。联邦德国的法本拜耳公司于1964年率先实现两次转化工艺的应用,又于1971年建成第一座直径4m的沸腾转化器。1972年,法国的于吉纳-库尔曼公司建造的第一座以硫磺为原料的加压法装置投产,操作压力为500kPa,日产550t(100%H2SO4)。1974年,瑞士的汽巴-嘉基公司为处理含0.5%~3.0%SO2的低浓度烟气,开发一种改良的塔式法工艺,并于1979年在联邦德国建成一套每小时处理10km3焙烧硫化钼矿烟气(0.8%~1.5%SO2)的工业装置。
中国硫酸工业的发展 1874年,天津机械局淋硝厂建成中国最早的铅室法装置,1876年投产,日产硫酸约2t,用于制造无烟火药。1934年,中国第一座接触法装置在河南巩县兵工厂分厂投产。
1949年以前,中国硫酸最高年产量为 180kt(1942)。1983年硫酸产量达8.7Mt(不包括台湾省),仅次于美国、苏联,居世界第三位。1951年,研制成功并大量生产钒催化剂,此后还陆续开发了几种新品种。1956年,成功地开发了硫铁矿沸腾焙烧技术,并将文氏管洗涤器用于净化作业。1966年,建成了两次转化的工业装置,成为较早应用这项新技术的国家。在热能利用、环境保护、自动控制和装备技术等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贰’ 硫酸铵可以出口国外吗

硫酸铵出口特点为:出口操作--逢低买入逢高出口,出口形态--挤压颗粒硫酸铵的出口频率和数量明显增加,出口竞争力增强--中国硫酸铵相较于俄罗斯等货源的竞争力更大,并出口至美国的数量在我国硫酸铵所有出口国家中的排位从前几年的15名左右迅猛提高到了2015年之际的7名。
这些特点使得2015年全年硫酸铵出口总量打破历史最高纪录,而这已成为过去,从上述海关数据可知,2016年1月份硫酸铵出口量为43.07万吨,是2008年以来同期出口量最大的一年,再创佳绩!我们再看2008-2015年这八年期间,每一年的硫酸铵出口总量均较前一年有所增加,增幅20万吨-134万吨不等。
尤其是近三年的出口量增加尤为明显,中国化肥网小车认为2016年硫酸铵市场中“出口”仍将是关键词之一,甚至有可能是决定每一轮硫酸铵价格涨幅和涨价持续时间的最重要因素,何以得出这一结论?下面就来小小探讨一下。
纵向来看:8年以来,出口占硫酸铵总需求的比重越来越大, 2009年中国化工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当年中国硫酸铵产量约280万吨,出口88万吨,工业原料约30万吨,国内肥料消费量160-170万吨左右,出口占总需求的比重约为31%。
到了2015年,据估计产量约970-1000万吨,出口总量高达528万吨,工业及国内肥料消耗量虽也有增加,但增幅甚微。既然出口所占总需求的比重达到近50%这么大,那么出口仍将是2016年硫酸铵市场的关键词之一,其理由不言自明,只要国际上硫酸铵的价格较国内销售所得价格不低的太多的话,出口仍将继续发挥其消化国内货源。
尤其是拉动价格上涨的重要作用;当然,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2016全球经济大环境继续低迷为主,一旦我国硫酸铵主要出口目的地东南亚、巴西等国家经济出现大波动的话,我国硫酸铵出口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
横向来看:2016年出口相较于内需仍将对价格的上涨发挥巨大作用, 具体来看2016年内需复合肥企业对于硫酸铵的需求应稳中略减(近半年以来复合肥企业开工率同比偏低,且成品库存消化情况不理想),稀土方面的需求暂时不佳(据中国化肥网小车统计。
截止目前南方供稀土开采的硫酸铵厂家出厂价较春节假期前回落了50-100元/吨),业内只能将关注点放在出口、春夏两季农需和复合肥企业刚需上,而春夏两季农需应基本稳定(据悉水稻等喜硫作物的种植面积应不会有大变化),那么出口应该是决定价格涨跌的最重要因素。
如此一来,我们硫酸铵业内所必须关注的重中之重即为中间商对于焦化副产、己内酰胺副产及挤压颗粒硫酸铵的操作时间与数量,出口操作逢低买入逢高出口也是我们获利的关键,当然我们在进行内贸淡季储备之际为了降低风险,也应该尽量规避国外的采购旺季。
由上可知,出口乃兵家必争之地,业内纷纷期待2016年我国硫酸铵出口数量能有更大的突破,继续为国内硫酸铵价格的上涨发挥重要作用。

‘叁’ 初一科学

吸收热量没有问题,即使隔热措施有些欠缺,但这对实验影响不大
吸收热量,是因为达到平衡后的能量低于平衡前的能量.
铵盐都溶于水,且溶解是绝大部分是吸热的 是因为铵盐溶于水时电离吸热
硫酸铵是可以在水中溶解,是因为无沉淀和络和物的产生,且全部电离,与吸热无直接关系.所以这个问题需要从两方面来看待
(氨根离子与水生成一水合氨和氢离子)

‘肆’ 硫酸工业的世界硫酸工业

硫酸工业是化学工业中历史悠久的工业部门,世界硫酸产量仍在逐年增长。1970年世界硫酸产量91152kt,1980年143010kt,1984年147557kt。美国硫酸产量居世界第一位,1984年生产硫酸35863kt,占世界总产量的24%。其次是前苏联,1984年生产硫酸25300kt。发展中国家硫酸产量增长很快。摩洛哥1970年生产硫酸275kt,居世界第28位,1984年硫酸产量增加到4295kt,已跃居世界第6位。巴西和墨西哥的硫酸产量也分别上升到世界第11位和第12位。硫酸的最大消费者在各国均是化肥工业。现代硫酸生产技术主要特点如下:
①强化生产,降低投资。以硫黄制酸为例,进转化器的二氧化硫浓度已从70年代设计值10.5%提高到12%。转化器催化剂层的气体流速从0.36m/s提高到0.45m/s。由于气体浓度和流速的提高,使生产设备尺寸减小,建设投资降低。
②降低系统阻力,节约动力消耗。传统的柱状催化剂改为环形催化剂,使阻力最大的设备——转化器压力降减小一半;对于干燥、吸收塔采用大开孔率的填料支承结构和降低填料层高度;使设备配置紧凑,缩短气体管线长度。所有这些措施都使生产系统阻力降低,从而节省了动力的消耗。
③提高余热利用效率。新建硫酸厂都将含硫原料燃烧热和转化反应热,用来生产中压过热蒸汽,并用于发电。最近,美国孟山都环境化学公司开发用三氧化硫吸收反应热,生产低压蒸汽的技术,使硫酸工业余热利用效率大大提高。对于硫黄制酸,余热回收效率已达到90~95%。
④采用耐腐蚀材料,保证设备可靠运转。对于易受腐蚀的关键部件,广泛采用不锈钢和合金制作。例如:已广泛使用不锈钢管壳式酸冷却器、合金板式换热器或氟塑料酸冷却器取代老式的铸铁排管冷却浓硫酸;使用不锈钢制作转化器、换热器和开工预热器等。
⑤消除污染。广泛采用两转两吸流程以减少废气污染。还开发了许多种硫酸尾气处理工艺,可使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含量进一步降低到100ppm或50ppm以下。对于冶炼烟气制酸和硫铁矿制酸,采用了分离有害杂质和回收净化工序废酸的措施,以消除污水污染。
⑥生产设备的大型化和集中化。目前冶炼烟气制酸设备的最大单系列生产能力为日产硫酸2.54kt,硫黄制酸为2.81kt。美国新威尔士工厂集中建设了五套大型硫酸生产装置,总生产能力达每日11.5kt。生产设备的大型化降低了建设投资和生产费用。
⑦采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生产。80年代建设的大型硫酸厂,许多都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检测和控制。有的老厂也进行了改造,安装了电子计算机。使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生产,可以实现操作的最优化,有利于生产的稳定和成本的降低。
随着世界人口增加,粮食需要量的增多,化肥的生产将进一步发展。硫酸作为生产磷肥的主要原料,其生产也必将得到迅速发展。发展中国家硫酸工业的发展速度将高于发达国家。
中国硫酸工业 生产的主要品种是92.5%和98%浓硫酸,以及含游离三氧化硫20%的发烟硫酸。少数硝化法硫酸厂生产75%稀硫酸,也生产65%发烟硫酸、蓄电池硫酸、液体三氧化硫、液体二氧化硫、亚硫酸铵、亚硫酸氢铵等产品。1983年硫酸产量为8.7Mt,占世界第三位。硫酸的消费主要用于化肥和其他工业品的生产,总消费量的60%左右用于生产化肥。
硫铁矿是中国硫酸工业的主要原料,也使用冶炼废气和硫黄生产硫酸。1983年硫酸工业原料构成为:硫铁矿72.8%,硫黄16%,冶炼废气11.2%。随着国际市场硫黄价格的升高,已减少了硫黄进口数量,硫黄制酸所占比例将显着降低。重点硫酸厂有30家,产量约占总产量的40%。其余60%的硫酸由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约400家小型硫酸厂生产,每个厂的生产规模一般为年产硫酸10~40kt,也有的达到60~80kt。在生产技术方面,开发了硫铁矿沸腾焙烧、两转两吸、利用余热发电、塑料电除雾器等技术,以及生产环形钒催化剂和氟塑料酸冷却器等。其中许多已在工业中得到广泛推广使用。

‘伍’ 现代生物技术在解决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加入WTO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是件大事,它既带给我们巨大的发展机遇,也使我们遭遇到巨大的挑战。外贸形势说明:一场旷日持久的、空前惨烈的经济战已经打响。与生物技术密切相关的农业、医药等产业的状况也不容乐观。在这种激烈竞争形势下,中国企业必需学会积极发现并认真构筑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优势,在这当中打造企业自身的技术优势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令人欣慰的是,在新世纪向我们走来的时候,生物技术掀起了它的第三个浪潮。1999年在“Current Opinion in Microbiology”杂志的一篇文章中写到:继医药和农业之后,广泛认为工业生物催化将是生物技术的第三个浪潮。还有,1999年底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召开了一个学术讨论会后出版了一本题为“新生物催化剂:21世纪化学工业的基本工具”的专门性书籍。这些迹象表明:以生物催化为核心内容的工业生物技术在支撑新世纪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技术体系中的地位已经被提到空前的战略高度。笔者认为:正在向我们走来的“生物技术的第三个浪潮”对我国21世纪的经济发展将是个不可多得的机遇。本文将讨论这次技术革命的社会需求、技术内涵、具体实例以及这个新浪潮对产业结构所可能带来的影响。

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证明,一次技术革命的出现必然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密切相关:首先要有对新技术革命的强烈的社会需求;其次是必需拥有充满活力的创新技术。

1 社会需求

恩格斯说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当今人类社会面临人口、环境、资源、疾病等多种危机。人类急需从这些危机中摆脱出来,进入一个理想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在这个过程中,包括生物技术在内的高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1.1 环境压力

人类的生存环境正在迅速恶化,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水环境方面,根据近年我国政府的环境公报的统计数据,我国年废水排放量达416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各半。中国主要河流有机污染普遍,面源污染日益突出,主要湖泊富营养化严重。我国近岸海域海水污染严重,近海环境状况总体较差,海洋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作为海洋污染的综合指标之一的赤潮,仅1999年,中国海域共记录到15起。

在大气环境方面,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857万吨、烟尘排放总量1159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1175万吨。中国的大气环境污染仍然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少数特大城市属煤烟与汽车尾气污染并重类型。酸雨污染范围大体未变,污染程度居高不下。

在陆地环境方面,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7.8亿吨,工业固体废物累计贮存量64亿吨。工业固体废物的堆存占用大量土地,并对空气、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二次污染。削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是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有些地区已经形成垃圾围城、蓝天绿水不再的可怕局面。

以上情况说明:我国环境污染的规模已经达到十分严重地步。寻求已污染环境的治理措施,发展防止新的污染发生的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微生物是自然界基本的循环器,微生物及其酶系可以有效分解纤维素、木质素、脂肪、烷烃、芳香烃、某些人工多聚物等等,因此微生物可以在造纸、石油化工、纺织印染、食品加工、炸药、冶金、杀虫剂、除草剂、洗涤剂、电镀、生活污水等污染环境的治理中发挥巨大作用。例如最成熟的活性污泥废水处理技术就是依靠微生物的作用。毋庸置疑,生物技术是解决环境污染的一种基本工具,它能提供保护环境、恢复环境所必须的许多手段。

近30年来现代生物技术的多数内容已经渗透到环境工程领域中。有应用前景的领域包括废物的高效生物处理技术、污染事故的现场补救、污染场地的现场修复技术、可降解材料的生物合成技术等许多方面。具体环境生物技术内容包括构建高效降解杀虫剂、除草剂、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等污染物的高效基因工程菌和具有抗污染特性的转基因植物,无废物、无污染的“绿色”生产工艺,高效污水处理生物反应器,废物资源化,PCR技术及其他环境监测技术等。以上内容涉及重组DNA技术、固定化技术、高效反应器技术等单元技术及其技术组合的应用。

环境污染治理产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1990年为1900亿美元;2000年为3100亿美元,世界市场平均增长率达5%。但是其中环境生物技术(主要指微生物菌剂和部分环境监控工程)所占市场分额还十分有限。

1.2 资源压力

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资源压力。我们应该十分清醒地意识到“一次性能源的末日已经不远”已成为一个无须更多争论的前景。石油剩余储量1400亿吨,而年开采量为32亿吨,计算下来43年告罄!

在交通运输能源结构中石油大约占97%,随着石油资源不可避免的枯竭,在过去20年中,无论政府或工业部门都在十分积极地开发交通运输的代替燃料。一个正在成长、但尚存争论的替代燃料是发酵法生产的乙醇。任何农业国家都可以用现行技术生产燃料乙醇,其中美国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原料是玉米葡萄糖,而巴西则是蔗糖。汽车制造商目前生产的汽车都可以用混合有10%或85%燃料酒精(E85)的燃料。巴西用甘蔗年生产120亿升乙醇,以22%比例与汽油混合,或者可用近100%的乙醇。美国用玉米年生产50亿升乙醇,上百个加油站能提供E85号燃油。

目前的问题是需要政府的财政补贴才能维持燃料乙醇的正常生产。令人高兴的是从非食品植物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研究取得可喜进展。通过预处理、酶的应用和发酵工艺的改进,把各种农业下脚料,诸如玉米、稻、麦秸秆、甘蔗废料、废纸等统称为“biomass”的一些物质转化为燃料乙醇。这样一来,有希望进一步降低燃料乙醇的生产成本。历史上酒精的价格曾经从每升1.22降到0.31美元。如果酶法加工和生物量利用技术得以进一步改进,预期到2015年,价格还会降到0.12—0.13美元。乐观地估计,到时候即使没有政府的价格补贴政策,乙醇也可以取代汽油。

现代化工中差不多全部人工高分子聚合物的出发原料都来自石油或煤炭。全球庞大的化学工业对一次性矿业资源的过分依赖,使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资源短缺形势更加雪上加霜。2002年6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刚刚闭幕的Bi02002国际大会上有一个专题讨论会,来自不同国家的科学家认为:一个全球性的产业革命正在朝着以碳水化合物为基础的经济发展。科学家们已经预测:当今高分子化工的碳氢化合物时代将逐步让位于碳水化合物时代。目前正在开发的多聚乳酸、多聚赖氨酸、多聚羟基丁酸、燃料乙醇以及各种功能寡糖等可视为这个碳水化合物时代来临的前奏。

2 技术平台

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在生物技术基础性研究工作的带动下已经建立了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代谢工程、组合生物合成、生物催化工程及其他一系列工程体系和技术平台。这是第三个浪潮又一个必要条件。以下本文以发现新酶为例,简述这类技术平台的科学内涵。

对于工业目的,生物催化剂的吸引力不外乎高效率的催化作用及对底物结构严格的选择性。

当然,另一方面,生物催化剂用于工业目的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酶虽然有其令人满意的周转数(turnover numbers),即单位活性位点在单位时间内可以催化产生较大数量的产物。可是大多数酶的分子量很大,却只有一个唯一的活性位点。这样一来,单位质量的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有时候就显得很低。其次,酶一般是不大稳定的,在大多数工业系统中则很难采用这种脆弱的催化剂。最后,现有技术水平尚难保证以工业规模生产出各种物美价廉的生物催化剂。以上三条可概括为酶的可用性、稳定性和可生产性。在考虑把生物催化剂用作工业酶之前,以上三个难点必须加以克服。因此人们急需发现或创造新一代生物催化剂。近年,由于在新技术方面取得了许多新突破,又重新燃起了人们对酶在工业上应用的巨大兴趣。

发现或创造新一代生物催化剂的技术平台包括天然生物多样性的筛选、基因组测序、定向进化、噬菌体展示、理性设计、化学修饰、催化性抗体和核酶等。这里仅就与发现和创造新工业酶密切相关的前四项内容作些介绍和讨论。

2.1 生物多样性

自然界蕴藏着巨大的微生物资源,但是人类至今对极端环境微生物(extremophiles)和未培养微生物(unculturable microorganisms)两个资源宝库涉足不深,所以研究开发潜力极大。

可以预期,人们能从嗜酸、嗜碱、嗜冷、嗜热、嗜盐、嗜压等等极端微生物中获得许多有价值的酶、蛋白质以及其他活性物质。在过去几年中,随着重组酶生产技术的开发,使人们有可能从更广泛的来源获取更廉价的酶。近年在这方面取得的进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极端微生物培养技术的进步,更得益于把极端微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常用受体微生物宿主能力的提高。如此一来,人们有理由相信:在温和、便宜的生长条件下就可以生产出对极端环境具有耐受性能的生物催化剂来。

另外据知,能够在实验室培养的微生物的种类仅占自然界中微生物总数的不到1%!也就是说,还有99%的不可培养的微生物等待着我们用非常规手段加以研究。作为微生物资源研究和开发领域里的一个重大探索,可以采用最新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绕过菌种分离纯化这一步骤,直接在自然界中寻找有开发价值的微生物基因。把来源于未经培养的微生物的DNA克隆到业经培养驯化的宿主生物体中,然后用高通量筛选技术从重组的克隆里筛选为新酶编码的基因。

微生物世界展示给人类如此巨大的机会使我们兴奋不已,一些有识之士指出:未知的微生物世界或许是地球上最大的未开发的自然资源,能充分利用这个微生物资源宝库的国家必将取得发展的先机。

2.2 基因组测序

随着DNA测序能力的提高,对序列的分析能力也得到加强,于是可以发现许多新的基因。通过同已知基因序列进行比较来推断新基因表达产物的基本酶活性。当然目前的技术水平还不足以推断出这些酶性质的许多细节。因此必须表达这些新发现的基因,以确定它们在一个特定的过程中是否确实有用。假定,从一种生物体来源的所有的酶在它的正常生长温度下都有功能,那么来自超级嗜热微生物的DNA序列就能成为寻找在沸点附近仍然有功能的酶的合理起点;同样可以认为,嗜冷微生物的基因则可能成为在零度仍然具有功能的酶的可能来源。

因特网最新资料表明:大约60种微生物的基因组序列已经完成,另外还有近200种微生物基因组预期很快就可以完成。测序工作的努力已经揭示了数万个新基因,主要的是编码酶的一些基因,其中大约三分之一可以被归到“有功能”的家族里,这是一个十分丰富、而且每天都在增加的新工业酶后选者的来源。相信随着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将会有大量新的工业酶被人类发现。

2.3 定向性进化

在以发现工业酶为主要目标的所有技术中,定向进化(directed evolution简称DE)可能是最强有力的一种。DE是一种快速而廉价的发现各种新酶的方法。这类新酶在特定的条件下应该比天然酶工作得更好。DE模拟自然进化,这种进化取决于从多样性群体中选择合适“个体”,这里的“个体”就是酶。DE是定向的,意思是研究者通过一步步改进使选择的各种酶要符合一定预期的标准。DE从克隆拟改进的酶的基因起始。分离到的基因通过体外突变使其多样性得到加强。然后,克隆这些突变株的DNA,并且在通常的受体中表达,分析表达产物的酶活力,选择最好的变异株克隆。它的基因又作为下一轮筛选的新起点。使用这一方法需要掌握两项重要的支撑技术,即DNA重排(DNA shaffling)和高通量筛选技术。

2.4 噬菌体展示

该技术最初是用于鉴定和分离蛋白质的一些结构域,该结构域能够牢固地结合到别的分子上。但是近年这个核心技术又经过进一步设计和发展,致使拟被改良的酶在理论上也可充当被鉴定和分离的靶子。噬菌体展示最简单的形式涉及把小段靶子DNA,(该DNA应该是突变和筛选的靶子)插入噬菌体的基因组中,其插入位置要求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域能够出现在噬菌体颗粒的表面上。靶子基因的突变导致各种不同的结构域在表面上展示,如果各种不同的结构域的任何一个能足够牢固地结合到一种固定化底物上,则编码这个结构域的颗粒便粘到这一固定相上,借以把它们从未结合的结构域分开。然后把结合的噬菌体从固定化的底物上洗脱下来,收集之,增殖之。重复这一过程则可以增加获得具有优良品质酶的几率。

3 两个实例

以下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举两个实例。一个是酶制剂L—天冬酰胺酶;另一个是氨基酸,L—天冬酸。这两个例子在我们讨论的生物技术第三个浪潮这个主题下有一定的代表性。

3.1 L-天冬酰胺酶

作为抗白血病首选药物的L—天冬酰胺酶早就用大肠杆菌发酵的方法生产,但是生产和应用至少存在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细胞形成酶的能力很低;另一个问题是酶在体内半衰期短。这两个问题的存在导致药物生产成本过高,加大了患者的负担。

本实验室借助基因工程技术提高了酶合成能力,首先从大肠杆菌获得编码该酶的基因,体外重组之后再转化到大肠杆菌体内,不同的是强化了上游调控元件,便大大提高了酶合成能力40多倍!

本实验室解决半衰期短和稳定性差的策略是制备L—天冬酰胺酶—抗体的融合蛋白。首先从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得到L—天冬酰胺酶(ASNase)的保护性抗体scFv46,然后构建融合蛋白scFv-ASNase及ASNase—scFv。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这两种融合蛋白比天然ASNase的抗蛋白酶降解的能力强,并将天然ASNase的体外半衰期由2小时分别提高到9小时和6小时,另外,二者对高温及低pH条件都具有较强的抗性。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预测了融合蛋白ASNase—scFv及scFv—ASNase的三维结构,并与报道的天然ASNase的三维结构进行比较分析。通过结构分析并结合上述的实验结果,提出scFv的保护机制是scFv的空间阻碍效应(如封闭蛋白酶作用位点)与改变酶分子静电势表面的综合作用结果。

借助完全基因组序列信息进一步提高L—天冬酰胺酶的稳定性的新尝试。通过近年中国科学院一个科学家小组的不懈努力,完成了一种极端嗜热微生物长达2689443 bp全部基因组的测序研究工作。为进一步提高L—天冬酰胺酶的稳定性并延长该药的体内半衰期,我们在这方面作出了的新努力,即试图借助完全基因组序列信息,从一株极端嗜热微生物中寻找稳定性更好的L—天冬酰胺酶。

本实验室已经测知E.coli L—天冬酰胺酶的氨基酸序列及为其编码的基因核苷酸序列。在上述极端嗜热微生物的完全基因组序列数据库中搜寻E.coli L—天冬酰胺酶的结构类似物,结果在No.967号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中,发现了一个一级结构与L—天冬酰胺酶十分相似的蛋白质。其中35%(115/323)的氨基酸完全一样,另有52%(171/323)的氨基酸相似。因此,有理由相信在这株极端嗜热微生物中很有可能存在一个与E.coli L—天冬酰胺酶有类似功能的蛋白质。又鉴于该基因来自极端嗜热微生物,预期这个蛋白质还将会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当然,一切结论将留待通过对该基因的克隆、表达、产物的分离和功能分析的结果予以最后的证实或澄清。

3.2 L—天冬酸

通常的生产方法是用富含L—天冬酸酶的微生物细胞,经过固定化处理后,将底物反丁烯二酸转化为L—天冬酸。本实验室早期也曾作过一些工作并且投入生产应用。在2000年柏林生物技术大会上得知,日本一个公司采取一系列改进措施,使生产工艺水平大大提升了一步。首先为解决酶合成能力低下问题,也是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合成能力50倍;固定化酶的通透性问题因采用离子交换性质的材料而得以解决;反应热—反应器设计及降低反应温度,从37℃降低到20℃;消除了污染环境的副产物硫酸铵,代之以能重复使用的反丁烯二酸铵;正在开辟L—天冬酸的新用途,用于制造多聚L—天冬酸酶。这个经过改进的新工艺既是先进的、高效的,又是绿色的、环保的。使这一产品的生产工艺几乎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代表了21世纪传统产业改造的方向。

4 产业结构

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时代:社会经济发展所遇到的一些重大障碍有待工业生物技术去解决;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形成了一批先进的技术平台;许许多多实例说明生物技术的第三个浪潮正在向我们走来。我们相信:在这第三个浪潮中,中国和世界工业生物技术产业结构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上世纪工业生物技术产业格局大体上包括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有机酸、(醋酸、乳酸、柠檬酸、衣康酸、苹果酸、葡萄糖酸等)、酶制剂、单细胞蛋白、溶剂(丙酮、丁醇)、乙醇、核酸、核苷酸等等。传统产业的全面技术改造:向高产、优质、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过度,还肯定诞生一批新产业,包括生物材料产业、生物能源产业、生物化工产业及环境生物技术产业等等。

‘陆’ 巴西菇的种植

1、栽培方式

巴西菇为发酵料开放式畦栽或床栽,栽培方式与双孢蘑菇完全相同。只是生长发育所需的温湿度与双孢蘑菇差别较大,栽培中注意季节并及时调整即可。

2、栽培

配方:稻草750公斤,木屑700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硫酸铵8~10公斤,尿素5~8公斤,石膏30公斤。

配方:玉米秸350公斤,棉籽壳350公斤,麦秸150公斤,干鸡粪150公斤,硫酸铵10公斤或尿素5公斤,石膏10~15公斤。

建堆发酵。建堆发酵程序为主料预湿→加水混合搅拌→建堆下宽1.2~1.5米,上宽0.8~0.9米,高0.8~1米)→料温升至70~75℃时(约7天)第一次翻堆并加入化肥→再建堆4天后第二次翻堆,以后分别隔3~4天各翻堆1次(翻堆共5次,整个发酵过程23~25天)。

填料上床二次发酵方法与双孢蘑菇完全相同。整料播种穴播为主,辅以上层少量菌种层播,最后在菌种上铺1厘米左右厚的料。

发菌和覆土发菌期间保持料温24~28℃经20天左右菌丝可长至料的2/3,此时便可覆土。覆土多使用耕作层以下的底土(生土),对土粒的要求及覆土方法与双孢蘑菇相同。

3、调水出菇

巴西菇出菇要求温度高,高温下易滋生病和虫病,因此,菇房大气相对湿度不可过高,应低于双孢蘑菇。在适宜的环境条件和管理下,一般播种45天左右可见到扭结。

子实体从原基出现至可采收一般10天左右,一个出菇周期可采收4~5茬。出菇期的管理除控制温度与双孢蘑菇不同,通风量要较双孢蘑菇多外,其它管理均与双孢蘑菇相同。



(6)巴西是怎么看待硫酸铵的扩展阅读

巴西菇的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灰分及醣类等,与其它菌行相比,巴西菇的蛋白质和糖质含量较丰富,且子实体中多糖体B-16-D葡聚糖蛋白质复合含量较多,陆续证明为可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及降血糖功能,确认其在医学免疫疗法上及敬用上的价值。

至2011年在日本约有五百家医院使用巴西菇来辅助癌症治疗, 与菇菌类的当红产品灵芝相较,巴西菇每一克约含有六十到七十毫克的B-16-D葡聚糖蛋白质复合体,比灵芝的十到二十毫克高出许多。

阅读全文

与巴西是怎么看待硫酸铵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6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39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2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98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7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0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68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31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3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57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2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71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79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11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78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28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