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国商人去巴西高原租土地种大豆的原因
原因是当地地广人稀,可租用的耕地面积大,同时土地租金也很低。为了使种植的大豆能够从内陆运输到巴西东南部的阿苏港,中巴两国还合作建设“大豆专线”(两洋铁路),并升级改造现有铁路线路,提高大豆运输的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㈡ 有人说中国每年从巴西和美国进口很多大豆,为什么国内不大面积种植呢
大家应该都知道,中国一直以来都以“农业大国”而闻名。至于为什么有此称号想必大家也十分清楚。所以近几年来不断出台相关政策,调整农业发展机制,使得农业得到优先发展,让我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当然了,随着农业的不断地发展,这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就拿大豆举例吧,近些年来,中国进口了美国大量的大豆,而不收购我们国内自产的大豆。
首先,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是从贸易政策面和国内大豆实际需求量两个层面来考虑的。
总而言之,为什么会出现此类问题呢?结合我国自身的因素,大豆本身就是一种产量不是很高但需要大量耕地面积的植物,如果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并且占用大面积耕地用来种植大豆实在是得不偿失,最关键的是,我国产出的大豆无论是质量上还是品种上都不算是上乘,与之相比就大豆而言,似乎进口是考虑了一切利弊因素后最为稳妥,合适的选择。
㈢ 中国进口大豆数量往往要达到9千万吨,为何需要进口这么多大豆
到时候,其他粮食的产量变少了,势必要从国外购买。有专家指出,从国外购买大豆,其实是在间接节省土地资源、水资源等。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大豆是油料作物,我国主要用来榨油,而进口大豆的出油率更高。
不过,想要解决“过度依赖”的问题,倒也不是没办法。可以采用多个渠道的进口方式,与更多国家进行合作。另一方面就是使用大豆振兴计划,这一点农业部门早有筹划,我国明年的大豆产量或将有所提高。
㈣ 现在的中美贸易战,为什么中国要同意改汇率,还要买人家的(转基因)大豆,让我们觉得我们“妥协了”
嗯,中美贸易战里边有一些东西是不好说的。美国现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认为自己承担的责任太多,也就是说付出的太多,收获的太少,认为全世界都在从美国挣钱,而自己完全是奉献。再加上美国,嗯美国国债被中国持有的相当多,而且中国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人。如果要是从汇率上边进行变更的话,那么美元贬值或者说是还给中国的债务就会少很多,但是汇率这个事情比较存疑。
所以说汇率这个事情是比较纯一的,可以等待后续,然后买大肚的话,这个是比较无可奈何的事情,第一,国内现在生活水平提高,油脂使用太多了,中国去年进口石油我记得将近有一亿吨,一吨什么概念将中国1/3的可耕地面积种植为大豆才可能获取的大豆的量。
所以说购买粮食的话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可以的买卖,尤其是在和平时期,当然如果要是战争时期的话,那极有可能会出现问题,但是目前来说依然是和平时期。
㈤ 大豆起源于中国,我国8成以上靠进口,我国对大豆的需求量如何
大豆起源于中国,我国8成以上靠进口,可以发现我国对大豆的需求量非常大。
虽然大豆起源于我们国家,但是还要大部分靠进口,这样就对于大豆的需求量实在是太大了,日常生活中很多道家常菜都是没有办法离开大豆的,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要用的油,主要就是豆油,豆油就是每道菜必不可少的东西,所以我们国家对于大豆的需求量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真的是高出了非常多,因为其他国家主要用油是橄榄油。
㈥ 中国粮食对外依赖吗
在中国,粮食按品种来分包括谷物、大豆、薯类三种。其中,谷物主要包括稻谷、小麦、玉米三类。而谷物中的稻谷、小麦,又被称为“口粮”。以2021年为例,中国进口粮食16453.9万吨,占粮食总产量(68285万吨)的24.1%。这意味着,中国粮食对外依存度为19.4%。
我国进口粮食的4个主要国家
1、美国
美国有937万平方公里土地,世界第四。美国中部地区,有广袤的中央大平原,非常适合种植庄稼。美国的耕地面积多达157.7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一,美国通过大规模地机械化的种植,每年的粮食产量高达4.4亿吨。
美国只有3.3亿人口,人均粮食产量1346公斤,自身吃不完,所以美国是世界第一粮食出口国。我国主要向美国进口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等粮食。
2、加拿大
加拿大国土面积为998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二。加拿大国土面积广阔,但是靠近北极地区,很多地方不适合种植庄稼。加拿大的耕地面积为38.6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七。加拿大的耕地主要集中在较为温暖的南部地区。
2021年,加拿大的粮食产量为5702万吨。加拿大只有3813万人口,自身吃不完,所以也是重要的粮食出口国。我国向加拿大进口大豆、小麦等粮食。
3、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国土面积为769万平方公里,世界第六。澳大利亚的耕地面积只有30.9万平方千米,仅占国土面积的4%,位居世界第十,但是澳大利亚的草原和森林面积十分广袤。
2021年,澳大利亚的粮食产量为5004.9万吨,位居世界第十二。澳大利亚人口只有2569万,自身吃不完,所以澳大利亚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出口国。我国主要向澳大利亚进口小麦等农产品。
4、巴西
巴西的国土面积为851.49万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巴西有全球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所以巴西的耕地面积比较多,有55.7万平方千米耕地,世界第五。2020年,巴西的粮食产量为2.21亿吨。
2021年,巴西遭遇了严重的干旱,粮食产量降至1.19亿吨。巴西有2.1亿人口。巴西的粮食能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还向世界大量出口。我国主要向巴西进口大豆等粮食。
回答于 2022-10-10
㈦ 中国为什么需要进口大豆和玉米现在农村荒山种大豆和玉米如何
很多人都说我们国家是农业大国,可是国家却一直在进口大豆和玉米,这是因为我们国家的耕地面积有限,所以为了保证小麦产量的输出,就只能够少种大豆和玉米,而现在国际上大豆和玉米的价格也不一样,所以综合算下来的话,进口大豆和玉米会比自己种植大豆玉米要更为合算一些。而且现在国际上的大豆和玉米会比国内生产的粮食便宜很多,品质也会更好一些,其中就涉及到非转基因大豆,所以在此情况下进口大豆和玉米也是非常划算的一笔账。现在农村荒山种植大豆和玉米是非常难以实现的,主要是因为现在没有农民愿意去种植大豆和玉米,而且现在的大豆玉米品种也是比较多,造成品质不够均匀,所以想要让农民真正收益的话也是比较难的。
最后虽然现在的玉米和大豆都非常的重要,但是相比于小麦,水稻等来比是有一定距离的。
㈧ 我国是世界大豆第一大消费国和第二生产国,为什么每年还都从美国及巴西大量进口豆奶是不是都是转基因
我国不允许种植转基因大豆,而非转基因大豆没法进行集约化种植,因此我国的大豆生产成本高得多,并不是我国的大豆就质量好,实际上我国的大豆质量整体比进口的非转基因大豆质量差点,而进口大豆则价格低廉,质量优良,对于企业而言,当然更愿意采用进口大豆作为生产原料。我国现在每一年进口大豆差不多7000万吨左右,要生产同样多的大豆,至少需要5亿亩土地。进口大豆生产的豆粨是真正可以替代鱼粉的饲料蛋白来源,这也是必须大量进口的原因。
同样,我国玉米大量库存,价格低,但仍然大量进口玉米,因为集约化生产的转基因玉米价格更低。
㈨ 中国拒绝美国大豆,却被巴西高价卖给中国,有何办法来制约巴西这种做法
自从美国对中国进行了贸易制裁后,受影响最大的美国农产品估计就是大豆了,毕竟中国在美国的大豆市场占到了六成的份额,这么大的量估计也就只有中国可以做到了。但是现在一被制裁,使得这些大豆的价格就变得很贵,甚至比自家生产还要贵,但是有些“中间商”就想来赚差价了,从美国一买,转手换个包装就卖给中国,这中间的价格差了一倍,而我们也正在扩大自己的大豆生产规模还有从其他产大豆的国家购买大豆,来缓解这些矛盾。
而我国近来不断扩大大豆的生产范围,我国正在对大豆种植面积进行有效的调整,并积极鼓励大豆种植,这样就减少了大约13%的大豆进口;还有从俄罗斯等地进口廉价的大豆也是中国对于美国制裁所制定的方案,这些都大大减缓了中国对于美国大豆的需求。
㈩ 为什么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
近二十年来,中国的大豆播种面积变化不大,在缓慢上升约15%之后又下降到原位。但中国每年进口的大豆数量则直线上升,2012年达到5300万吨,大约是该年中国自己生产的1300万吨的四倍。这意味着中国大豆消费总量的80%是进口的。在20世纪上半期,中国曾经是全世界最主要的大豆生产和出口国,而且直至1995年,中国消费的大豆基本由国内生产提供。如此短期之内、如此戏剧性的变化到底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呢?是像有的观察者所强调的那样,由于国外跨国资本凭借转基因大豆入侵和倾销,从而占领了中国的市场,中国政府则因加入世贸组织,迫不得已而委曲求全地接纳了损己利人的关税和贸易条件,由此协助外国跨国公司获得了绝对的优势?还是简单因为高科学技术的优质转基因大豆压倒了中国的天然大豆,反映的是农业必然的“现代化”和“高科技化”的全球趋势?还是另有别的更根本的原因?
2013年9月7日,生物化学博士方舟子发起活动提倡公众“品尝”转基因食品,自称是一项“科普”工作,引起电视节目主持人崔永元的激烈评击,导致两人的“五轮激战”,一时转基因食品问题成为公众关心的热点,其中大豆问题特别突出。方舟子主要从科学主义和现代主义角度来看待问题,而在同一时段,王绍光、严海蓉等知名“左派”学者则主要从反对跨国资本和提倡民族主权角度出发来论证转基因食品对小生产者、中国农业和相关产业所带来的破坏性冲击,同时也把问题纳入长远的食物安全和环境污染框架内来进行讨论。本文重点论证了未曾得到双方重视的两点:一是当前大豆生产和进口背后的经济逻辑;二是中国政府政策中可取的抉择以及其所隐含的有可能成为充满建设性潜力的未来出路。
大豆生产
首先要明确的是,大豆生产是占用相对较多土地和使用相对较少劳动力的农业生产,其单位面积产值较低。它的单位面积产值要远低于高值农产品——诸如(我们称之为)“新农业”的拱棚/温室蔬菜、水果和肉鱼养殖。与大豆生产不同,后者是“劳力和(非机械)资本(如肥料、优质种子、拱棚、薄膜等)双密集”的农业,用地相对较少——其单位面积产值要远高于大豆和粮食生产的“旧农业”。新农业是中国近三十年来的农业革命——农业总产值(不变价格)达到了之前的足足六倍——的基本动力。
由于这个农业革命并不广为人知,我们称之为“隐性的农业革命”:和历史上的农业革命,特别是18世纪英国的农业革命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绿色革命”不同,它不是体现于主要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的增加,而更多是体现于从低值农产品转向越来越高比例的高值农产品。
显然,这三十年来的农林牧渔“大农业”总产值提高的来源主要不在于种植业的亩产量(亦即传统意义上的农业革命)增加,而在于农业结构的重组,主要是高值农产品在农业中所占比例的提高,尤其反映于牧业和渔业产值所代表的养殖业的大规模扩增。这期间,种植业的产值虽然增加了307%,但牧业则增加了943%,渔业更增加了1804%。
种植业本身之中,最能代表新农业的是拱棚和温室蔬菜,在产值增加方面起到远高于旧农业的谷物种植所起的作用。表2首先解剖种植业中的大豆和蔬菜所占的播种面积比例和产值比例。显而易见,蔬菜产值(相对农林牧副渔总产值的)比例要比其占用土地面积的比例高出甚多,而大豆的产值则相反地只是其所占土地面积比例的约六分之一。我们如果能够区分旧式的露地蔬菜种植和新型的拱棚或温室蔬菜(但目前的统计数据不允许这样做),其间差别会更加悬殊(我们缺乏水果的精确数据)。相对高产值的蔬菜和相对低产值的谷物种植间有很大的不同:蔬菜中的“设施农业”是基本和新型养殖业、渔业相似的,其按亩产值要数倍于谷物和大豆种植的旧农业。显而易见,在旧农业的谷物和大豆种植面积所占比例基本稳定的同时,其所占产值比例日益收缩,从不止四分之一收缩到不到六分之一。同时,新农业——蔬菜、养殖、渔业——的产值则和农业总产值的快速增加同步扩增,所占总产值比例已经快速扩增到谷物的四倍。这个农业结构的转变正是近三十年的“隐性农业革命”的核心。而在旧农业的谷物和大豆种植之中,大豆是单位面积产值最低的作物:其产值所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只是其播种面积的约六分之一,比谷物平均的四分之一还要低一半。
从土地使用(播种面积)角度来考虑,变化也非常显着。牧业,包括小农场的种养结合,以及渔业所用鱼塘的耕地面积,不好统计,但蔬菜和水果面积的变化则非常突出。蔬菜的播种面积从1980年的0.47亿亩扩增到2010年的2.85亿亩,达到之前的606%。同时期,水果的播种面积从0.27亿亩剧增到1.73亿亩,即641%。1980年,蔬菜只占到总播种面积的2.2%,水果占1.2%,菜果共占3.4%;2010年,蔬菜占到总播种面积的11.8%,水果占7.1%。两者合并起来达到18.9%。这个变化非常显着。
显然,在人多地少的中国,农业结构越来越多转向高值农产品。这也是中国农业越来越依赖进口大豆和谷物的基本经济原因,更是中国积极在巴西购买土地来生产大豆的基本经济动因。纯粹从经济角度来考虑,用新农业替代旧农业,是划得来的。将用地较少、产值较高的新农业产品(蔬菜、水果、肉鱼)的出口与用地较多、产值较低的旧农业的进口来交换,也是划得来的。
我们也可以这样来考虑:如果中国想要完全由自己来生产每年所消费的大豆,每年需要另外播种多少亩大豆,占用全国总播种面积多少?表4和图1按照历年大豆进口量和国内大豆单产量来估算答案。显而易见,2009年以来,每年需要另外播种约四亿亩以上的大豆,占到全国总播种面积的15%~20%。这意味着必须减少如此幅度的谷物或高值新农业产品,实际上根本就不可考虑。这是国内大豆产量没有显着增加而大豆进口快速增长的基本原因。
而近二十年来大豆的播种面积之所以没有更多地缩减(虽然,最近几年——从2009到2013年——也显示了令人担忧的急剧下降;这个问题下面还要讨论),主要是因为国家出于保证基本食品供应独立性的考虑,一直都在补贴不那么高效益的大豆和粮食种植(包括粮食种植按亩补贴和机械购买补贴),并大规模储备粮食借以稳定价格(在价格过低时买进、过高时抛出,于2008年所储备粮食达到总产的20%以上)。②在大豆主产区,如黑龙江,大豆和小麦、水稻、玉米享受一样的种粮补贴。③在内地非大豆主产区,大豆一般不享受种粮补贴,这和那些地区大豆种植面积小和零散有关。但近年来各地政策执行中,出现一种趋势,即按照承包地面积进行种粮补贴,而不考虑实际种植品种。同时,国家针对大豆,最近正在设计所谓的“目标价格补贴”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如果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按两者的价差核定补贴额,由政府直接补贴给农民;如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则不启动补贴。预计“目标价格补贴”制度将成为大豆这一农产品最主要的补贴方式,未来也许可以起到稳定大豆生产的作用。④国家的保护措施是大豆播种面积在近二十年来没有更大幅度缩减的基本原因。如果简单按照中国劳动力相对丰富和便宜,以及美国、巴西等国家的土地相对丰富和便宜的“比较优势”逻辑来考虑,更为经济的结合是更高度的分工和交换:由中国来负担更多的劳动相对密集的蔬菜、水果的种植和肉鱼养殖,由美国、巴西、阿根廷来负担更多的土地密集粮食生产。但是,粮食结构从来就不简单决定于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也起了一定作用。
对中国进口大豆的来源地美国来说,其经济逻辑则正好相反。转基因大豆占到绝对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抗农达”(RR,Rounp Ready )转基因大豆的一个关键特征:“农达”(Rounp )草柑膦是美国最广泛使用的除杂草剂,而所谓的“抗农达”的含义就是RR转基因大豆具有抗拒这种除草剂的能力。这是个关键特征,因为对地多人少的美国农业来说,节省劳动力而不是节省用地才是最关键的因素。这里应该说明,迄今转基因大豆并没有能够实现比天然大豆要高的单位面积产量。美国之所以能够相对廉价生产这种转基因大豆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借草柑膦的使用而节省了除草所需的劳动成本,而不是因为它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这也是美国这种转基因大豆之所以能够占据到其本国90%的大豆生产以及大规模占据中国进口大豆市场的重要因素。
大豆需求
当然,促成当前的大豆经济结构背后的另一主要经济动力是市场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考虑,其中的关键因素是近三十年来伴随人民收入提高而来的中国食品消费的转型,从(我们称之为)原来的8:1:1(粮食:蔬菜:肉食)比例朝向(黄宗智和彭玉生根据目前大陆城市中上层收入人群以及台湾地区消费状况而预测的)4:3:3的演变。图3显示1980年以来这些不同食品所占的总食品消费比例的演变。近三十年来,中国人均肉—鱼消费有显着的增加,水果同样,蔬菜消费的变化则体现于不是简单的量性增加,而是越来越多的不同品种和高档蔬菜的消费,而粮食消费则大规模减少。
大豆消费总量在近二十年来所增加的部分(约四倍)主要并不是大豆或传统豆制品(豆腐、豆皮、酱油、腐乳等)消费的增加,而是新式豆制品消费的增加,主要是人们食用的豆油和养殖业所用饲料中的豆粕。豆油消费的增加主要来自伴随人们收入提高而来的更多食用油的需求。与菜油相比,豆油脂肪含量较低,比较健康。之前,菜油一直是中国的主要食用油,但近年来其地位已经被大豆油所取代。虽然如此,这些年来油菜的播种面积仍然基本稳定,豆油消费的增加是加在之前的菜油消费之上的,反映了人们伴随收入增加而增加食用植物油消费的大趋势。
豆油之所以多用进口转基因大豆不仅是因为其原料相对便宜,也因为其含油量(19%)要高于中国的天然大豆(17%)。对比近年来各种不同食用油的消费量,说明豆油使用扩增的总体趋势。今天其总量已经达到将近一千万吨,消耗的大豆原料在五千万吨以上,一部分来自国内自产,更多来自进口大豆和豆油。
豆粕用于饲料则主要源自肉食消费增加及其所导致的养殖业的快速扩增,由此促使饲料需求的大规模扩增。而大豆之所以被用于饲料的关键原因在于大豆豆粕所起的作用:动物营养科学研究发现,一份豆粕加上四份玉米或其他饲料,能够使猪、牛、鸡、鸭、鱼更高效地把饲料消化为蛋白质。近年来新添加的饲料使用基本属于这种新的高效豆粕饲料。说明近年来进口的大豆约三分之二是用于生产饲料的。饲料中的“饲用豆粕”之所以主要依赖进口转基因大豆主要是因为其价格相对便宜。有的相关论述认为中国是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在大豆方面迫不得已只征收3%的进口税。有论者指控,1995年黑龙江省因其大豆减产而把本省所产大豆限于省内使用,由此触发从境外进口大豆的长期趋势。美国生产商由此看到商机,借助于其先进的饲料生产技术而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这些观察都没错,但如果没有上述相对便宜的基本动因,进口大豆绝对不会达到如今的规模。当然,美国政府大力补贴出口的转基因大豆生产也起了一定作用。但对中国来说,地多人少国家所产的大豆既然基本比地少人多的中国便宜,更便宜点只会更加强使用进口大豆的动机。也就是说,中国政府之所以继续接受低关税是有其经济考虑的。当代的中国政府是一个主权性较强的国家,也是个精打细算的政府,绝对不应错认为是类似于帝国主义时期关税完全受人摆布的国家。
至于中国的土产天然大豆(迄今国家不允许转移因大豆在国内种植——原因之一是转基因大豆与天然大豆混合的话,很可能会导致天然大豆基因的变异),与转基因大豆相比,一个重要的优点是蛋白质含量普遍要比转基因大豆高。这是中国能够出口大豆蛋白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中国出口天然大豆蛋白快速增长,2010年达到22万吨的规模,占全球总大豆蛋白出口量的一半以上。虽然如此,大豆蛋白出口量还只相当于进口大豆的较小比例:2010年总值才约四亿美元,只是进口大豆总值250亿美元的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