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非洲的社会经济状况
世界银行总裁伍夫维兹指出,他认为非洲国家的经济状况如今大有起色,可非洲大陆仍是世界最贫穷的一洲。
日前,在尼日尔爾利亚首都阿布贾举行的投资高峰会中,伍夫维兹致词时说:‘如今非洲国家的情况已经大有起色,非洲是个正在向前迈进的大陆。’伍夫维兹对参加第七届沙利文高峰会的各国贵宾说:‘在过去十年中,15个非洲国家的经济增长率维持在4%左右,而莫桑比克与卢旺达的经济成长率在8%至10%之间。’伍夫维兹说:‘莫桑比克与卢旺达的人民显示,他们能够在内战结束后自行重建自己的国家。’伍夫维兹指出,非洲国家领袖如今愈益了解他们在推动民营化、重建经济、扫除贪污与推行改革方面的重责大任。伍夫维兹劝告非洲国家领袖,如今并非可以喘息片刻的时候,因为仍然有许多工作尚待完成。伍夫维兹还语带遗憾地指出:‘就平均国民所得而言,每一位非洲居民每天的生活费用只有一美元,这不只是令人感到悲哀的统计,而且也是相当可怕的数字。’
㈡ 巴西在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努力改变殖民地经济结构方面,都采取了哪些积极的措施
巴西在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努力改变殖民地经济结构方面,都采取了哪些积极的措施
地区间发展失衡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拉美国家自不例外。今天,这个问题依然是制约拉美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作为拉美第一大国的巴西,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更具典型性,而其治理地区发展失衡过程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给其它国家提供了启示。
地区发展不平衡的表现
由于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巴西人口和主要经济活动集中于沿海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因此东南部和南部地区最为发达、中西部地区次之、北部和东北部地区最不发达。由此导致巴西出现了所谓的“发达的巴西”和“落后的巴西”两个截然不同的区域。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尽管巴西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缩小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地区发展不平衡依然困扰其经济的持续发展,具体表现为:地区之间财富分布不均;各地区在中央财政收支中比重差异显着;人类发展指数(HDI)水平虽普遍有所改善,但其中部分指标差距依然明显;人口的地区分布也相差悬殊,等等。
更为重要的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与居民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不平等紧密相连,并且相互作用。巴西不同地区不仅人口分布不平衡,而且种族分布也不平衡。由于巴西的不发达地区聚集了比重较大的混血种人和印第安人,因此落后地区的发展问题直接表现为这些群体的贫困问题。巴西的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就成了人的经济不平等、社会不平等和政治不平等问题。有统计显示,不同的种族贫困状况大相径庭,其中混血人种和印第安人往往是贫困的代名词,是最易遭受不平等的群体。如,非洲后裔、混血人种和印第安人的平均收入远低于白种人和亚裔巴西人。此外,巴西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城市化水平超前,大量人口聚集于超大城市。据统计,1989年巴西东北部和北部、东南部以及南部地区的9个城市的人口为4060万,占全国人口的近1/3。其中,仅东南部地区的三大城市—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和贝洛奥里藏特市就集中了2740万人,占全国全部城市人口的65.5%、占全国人口的20%。
城市贫困问题是巴西发展模式的产物,也是亟待解决的痼疾之一。据统计,1989年上述9大城市中大约有1150万穷人,占全部城市人口的28.2%。其中,位于东南部地区的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两个城市的穷人绝对数量最多,均超过300万,分别占9个城市全部城市穷人数量的27%左右。而由于人口过分地聚集于拥挤的城市,引发了城市居民基本的卫生和环境等基础设施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其中广大城市贫民既是受害者也是导致这个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
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演变
导致巴西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的主要是地理、资源、历史和政策等四方面因素。有分析则认为,地理特征如气候因素,以及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公共和私人投资差异导致了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还有学者通过对巴西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深入研究后发现“巴西的经济发展,尤其是通过实施进口替代战略来发展工业化的同时加剧了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到底是何种因素导致或者加剧了地区发展的差距,巴西政府又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呢?
关于地区发展不平衡的起因。巴西的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始于殖民时代不合理的国际贸易分工,而且受制于不同地区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从殖民地时代到20世纪早期,巴西各地区的经济主要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形成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在工业化进程中,本国内需没有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之前,初级产品的出口是拉动巴西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当时,能够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地方就决定了区域的聚集模式。交替的增长周期使那些生产相应出口商品的地区受益,其中出现了东北部地区的“蔗糖周期”、中南部的“黄金和咖啡周期”,以及北部地区的“橡胶周期”,等等。由于本国经济严重依赖几种初级产品的出口,国际市场的行情波动决定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也决定着生产不同初级产品的地区的发展。东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都以出口初级产品作为经济支柱,前者主要出口蔗糖和棉花,后者以出口咖啡为主,到1870年左右,两个地区的收入相当,几乎看不出经济发展的差异。
后来这两个地区的经济走势发生了严重分化:南部地区得益于国际市场咖啡需求的持续增长(据统计,在1840~1910年期间,国际咖啡市场的需求年均增长率达到5%),并受益于英国在基础设施上的投资、素质良好的欧洲移民人力资本以及技术进步。随着咖啡出口数量急剧增加,南部地区经济日趋繁荣。大宗出口收入还为南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19世纪末期国家出台的本币贬值、关税保护等一系列政策让咖啡出口商和圣保罗地区的加工商受益。与此相反,东北部地区的蔗糖和棉花出口却频频受阻。蔗糖出口既面临欧洲甜菜糖的替代,更受到加勒比地区蔗糖的竞争。在国际市场糖价下跌的同时,巴西东北部地区的制糖业没有采用先进技术,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减少,转而靠销往本国的南部地区。在19世纪后几十年,国际棉花市场需求疲软,而产自美国南方采用更高技术和拥有更低国内运输成本的棉花占领了当时的主要市场—英国。因此,东北部地区的棉花也开始面向南部地区的市场,但南部地区开始出现了纺织工业保护主义。20世纪之交,对内贸易成为支撑东北部地区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在20世纪头十几年,东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之间的地区差距已经形成。
从上述分析看,总的来讲,地理因素(如气候、地形、土壤等)和历史因素(殖民经济体系、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的波动等)决定了巴西最初的区域聚集模式,也可以认为是导致19世纪末期在巴西形成南北经济“二元结构”的重要决定因素,并由此拉开了巴西地区发展不平衡局面的序幕。
关于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凸现。这是巴西在20世纪初期至60年代之前推进工业化发展战略过程的一个“副产品”。在这个发展阶段,地区的平衡问题基本不在巴西政府的发展议程关注之内,相反,政府实施的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措施,导致了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的加剧。客观上讲,政策因素成为人为地加深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推动力量。
在此阶段,巴西经济经历了重要的结构性转变。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工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而东南部地区则成为内向型工业发展战略阶段的主要受益地区,因为巴西政府将发展的关注点一直放在本身已经较为发达的东南部和中南部地区。具体包括:早在20年代左右,巴西就形成了对东南部地区的咖啡产业的支持政策,这是首次从地区的角度出台这样的措施,强调对南部地区发展的关注;到了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阶段,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巴西的地区收入分配变得更多地集中于发达的东南部地区。20世纪50年代以后,巴西政府重点关注的是中南部地区的工业部门的发展,力图解决收支不平衡问题,并推动工业化进程的深化。
与此同时,东北部等地区的发展不仅没有得到联邦政府的专门的产业支持政策(如扶持糖或棉花生产的政策或产业调整政策),相反,在面对国际市场激烈竞争而转向本国东南部等发达地区市场的情况下,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让东北部地区还不得不消费价格高昂的工业制成品。因此,东北部等地区与中南部等地区之间的贸易条件在不断恶化,东北部地区靠输出初级产品获得的收入又被人为地以价格“剪刀差”的形式被中南部等地区获得,落后地区客观上为巴西全国的、尤其是东南部等发达地区的工业化进程的资本积累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重视效率的发展战略下,巴西政府出台了一些措施(如1956~1960年发展计划)来促进国家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并进一步使经济布局向东南部地区集中,而并没有任何对于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担忧。事实上,随着巴西在这个阶段经济的高速增长,它所采取的将投资集中于经济增长领先地区来促进国家发展的政策使地区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
关于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关注。实际上,早在1940年,巴西政府就倡导“西进”运动。50年代以后,巴西历届政府一直把开发落后地区作为基本口号之一,致力于对东北部、亚马逊流域和中西部地区的开发。
1956年库比契克当政时期,决心完成迁都的“百年梦想”,在不到四年的时间内,在巴西高原中部建起一座新都,并于1960年正式迁都巴西利亚。“迁都”是巴西政府开发落后地区的重要举措。巴西利亚位于中部高原,地理位置比较居中,可以充分发挥全国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的作用,其辐射力可以达到边疆地区。在迁都后的3~5年里,巴西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迁都的同时,政府还修建了通往东北部地区和北部地区的公路,从而为落后地区的开发奠定了基础。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迁都政策也使区域发展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减弱。
20世纪60~80年代,巴西政府采取更多切实行动治理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这个阶段可谓巴西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其间的1968~1973年,巴西经济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高增长,GDP年均增长率达10%以上,被誉为巴西“经济奇迹”。因此,这个阶段的经济环境为巴西政府解决地区差异创造了实力和条件,也为国家利用优势产业反哺落后产业、鼓励优势地区反哺落后地区来解决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成为可能和必然。巴西政府开始高度关注地区之间存在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并制定相应政策、措施,例如,直接投资于落后地区的发展项目、实行税收优惠等,有效遏制了区域聚集程度过高的趋势,促进了北部、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以北部地区为例,60年代以前该地区主要依赖橡胶出口,但在60年代期间却失去了在世界市场的几乎全部份额,此后仅靠技术含量较低的微波橡胶出口收入维持。针对这种状况,联邦政府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加大了对这个地区的投资开发力度,如对私人投资提供税收优惠和财政刺激措施,通过公共投资加强该地区与外界连通的道路交通建设,鼓励国有企业增加向该地区的直接投资,等等,为该地区带来发展动力。尽管北部地区在经济增长中也出现了环境退化、收入分配恶化等现象,但在改变地区落后面貌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1988年新宪法颁布后,巴西治理落后地区的努力受到一定的干扰。地方政府参与财政收入分配的比例锐减,联邦政府对于地区发展的投资一度减少。这些地区经济基础设施的匮乏,使得贸易和运输等缺乏效率,导致了生产成本的攀升,之后通货膨胀问题开始突显。为此,1994年巴西出台了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稳定计划,这些行动加上贸易自由化等改革措施,成功地吸引了外国直接投资,有效地规避了资金缺乏等困境。应当讲,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即巴西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阶段,巴西基本保持了80年代中期治理地区的不平衡发展所取得的成果。
20世纪60年代末期至90年代中期,是巴西政府开始关注、治理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重要阶段,通过其采取的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起码阻止了地区发展差距的继续拉大,但是巴西不同地区发展的现实情况依然存在严重的不平衡。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一种普遍现象,巴西也不例外。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在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上将束手无策或无所作为,尤其在当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恶化主要是由人为的政策因素导致的情况下,更应运用政策手段加以弥合,以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起码要防止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治理地区发展失衡的经验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巴西历届政府一直在为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不懈的努力,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治理落后地区发展问题方面积累了经验。
实现落后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实在落后地区的内部也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落后地区内部也可以划分出相对发达的次区域和更为落后的次区域。因此分析整个落后地区存在的优势,创造该地区内部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扶持地区内部的“增长极”来带动整个地区的发展将是关键。
其实,巴西早在治理北部地区时就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因地制宜地成功创造了三个“增长极”:亚马逊地区的“马瑙斯自由贸易区增长极”、朗多尼亚州的“西部农业增长极”、帕拉州的卡拉雅斯“矿产和金属产业增长极”。以上三个地区成为20世纪70~80年代北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在治理东北部地区的过程中,巴西政府力争改变以往支柱经济较为单一的局面,着重实施经济多元化战略,结合各地的优势,打造出石化、纺织服装和金属矿产等支柱产业。
采取多管齐下的政策治理地区发展不平衡。巴西政府治理落后地区采取的措施大的方面分为两种:投资政策和税收政策。鼓励私人部门、公共部门和国有企业向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和优势产业等领域进行投资,同时以税收优惠措施给予鼓励。事实上,在巴西政府的治理措施中,联邦政府转移支付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1970年,北部、东北部和中南部地区在中央财政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1.4%、10.0%和88.6%。而同期上述地区在中央财政支出中的占比分别为3.2%、13.4%和83.4%,其中北部和东北部地区在支出中的比重分别比其在收入中的比重高出1.8个百分点和3.4个百分点。说明联邦政府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对该地区的发展予以扶持。实际上,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资金尤其是联邦政府能够掌控的财政收入多寡是影响治理措施力度的重要条件。在1988年之后的一段时期,由于改革后的巴西联邦政府财力一度锐减,导致对落后地区的治理政策弱化。
通过成立专门机构甚至立法来保证政策的延续性。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来,巴西政府为治理地区发展失衡的局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治理措施的脉络基本上为:地区发展差距拉大→开始关注→初期以调研性质为主→出台鼓励性措施→设立专门的发展基金→写入法律法规(1988年宪法)→(1999年以后)成立专门的主管机构→成为国策(2003年出台国家地区发展政策)→更广泛范围的合作来治理(与其他拉美国家合作)。
在对北部地区的开发过程中,1953年巴西政府成立“亚马逊经济开发计划管理局”,开始组织对亚马逊地区进行有计划的开发;在东北部地区开发过程中,巴西政府成立了“东北银行”,为开发东北部地区提供雄厚的资金来源;成立“东北部开发管理局”,负责对东北部地区的开发;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是包括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在内的巴西不平等问题被1988年的巴西宪法所关注;1989年,巴西创建的“宪法融资基金”被认为是该国又一个最为重要的地区政策工具,其目标就是通过给予地方企业以特许贷款实现相应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享有优惠待遇的是“微型”和“小型”的农业生产者、“小型”和“微型”的企业、利用当地原材料的生产活动以及劳动密集型和基本食品生产经营项目等。此外,巴西政府的治理思路正在跳出落后地区自身、甚至是国家的界限,从更大的地理范围(如拉美地区和世界范围内)寻求解决落后地区的治理方法和经验,其中巴西与欧盟还就地区发展问题建立了对话机制等。
巴西政治制度的设计有利于地区发展政策的形成。巴西国内较小且经济实力弱的州在国会占有席位的比例远多于那些经济实力强大的州,从而体现出较高的代表性。而代表性差异主要表现在北部和东南部地区之间。东南部地区拥有全部选民的46%,但在议会中只占有33.6%的席位;而北部地区拥有4.8%的选民,却在议会中占有11.3%的议席。北部地区具有的较高代表性始于1932年,目的是要制衡圣保罗州和米纳斯吉拉斯州在联邦中的力量,削减上述实力强大的州对整个国家的控制能力,这种政治制度一直延续至今。正是让经济实力弱小的州在联邦议会中具有了较高的代表性,使得联邦政府、国会可以将地区不平衡问题纳入政治议程。
治理地区发展失衡的教训
要避免人为因素加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差距。拉美国家独立后因政策偏差而人为地加大了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比较普遍。在以工业化为主导的现代化进程中实行的某些经济政策及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结构调整,不仅未能改变经济活动主要集中于少数地区的不合理格局,反而进一步拉大了地区间的发展差距。20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初,巴西政府实施促进民族工业发展的进口替代发展战略,但民族工业主要集中于东南部地区;为发挥东南部和南部地区在全国经济中的优势和辐射作用,政府实行的倾斜政策反而不利于各地区的平衡发展。
区域开发应建立在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在拉美,巴西开发落后地区的经验最多,但教训也不少。巴西采取的一些措施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其开发落后地区的战略过于“贪大求快”。1971年,巴西政府提出了包括把亚马逊地区纳入一体化的“全国发展计划”,目标是“在一代人的时间内使巴西跻身于发达国家之列”。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巴西政府对西部的开发采取了超出国力的大预算、大规模、大投资的办法,例如“大卡拉雅斯计划”的预算投资高达600亿美元。此外,由于缺乏可行性研究,20世纪70年代修建的长达5000千米的“泛亚马逊公路”的使用率一度仅为50%,造成投资的极大浪费。这些耗资巨大的工程一度使巴西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值得注意的是,巴西在开发落后地区的过程中,违反了自然法则,忽视发展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造成“20世纪80年代世界最大的生态问题”。20世纪70年代,为了实现在20世纪末使巴西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梦想,军政府鼓励外资和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到亚马逊地区投资。但由于法规不完善,加上投资者急功近利,烧林开荒建牧场,结果使亚马逊森林、环境、自然资源和生物链遭到了破坏。1998年,亚马逊热带雨林被毁面积达1.68万平方千米。1999年2月巴西政府不得不颁布法令,无限期地不再受理对亚马逊森林开发的申请,要求已采伐20平方千米以上的企业立即停止采伐。巴西热带雨林面积的减少被认为是“不可逆转的世纪性过失”。
地区发展不平衡严重危及社会和谐。城市化过于集中于超大城市的模式是包括巴西在内的拉美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大弊端。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拉美国家普遍出现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的现象,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但这种始终以大城市急剧扩张为中心的发展思路也使城市化出现失控。落后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人口向城市的大规模迁移使本已严重的发展不平衡问题进一步恶化。过度集聚化的城市发展造成人口、私人投资等从贫困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为了应对中心城市人口无节制的增长,国家只能加大对中心城市的投资而减少对落后地区的投资,导致落后地区经济发展进一步被削弱,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拉大,从而引发新一轮人口迁移。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大了中心城市的经济压力和社会压力,并对经济社会的总体稳定构成威胁。
与此同时,地区差异的扩大使地方离心倾向不断上升,对国家的政治稳定带来挑战,对国家的统一构成潜在的威胁。20世纪90年代,不仅在巴西南部的南里奥格兰德、圣卡塔琳娜和巴拉那3个州存在20多个分裂组织,一些分裂分子甚至酝酿成立独立国家,而且在东北部的分裂分子也提出要建立一个包括经济发展较落后地区在内的独立共和国。
结语
巴西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较为突出,治理地区发展差距的任务也非常艰巨。巴西政府一方面不断提升对失衡地区发展的关注,另一方面也在制定系统的战略,以动员全局的力量治理这个难题。历史上,巴西北部和东北部地区依靠初级产品出口的经济结构就因受到国际市场的变化而使各自的发展历程开始走向分化,而地区收入的减少加之国家发展战略的转轨也加剧了北部和东北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在治理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上,既要依靠本国内部的正确政策,也需要一个有利的国际条件,这样才能维持巴西经济社会稳定的发展,以保证按照既定的政策治理落后地区的进程不至于被干扰或是被打断。
其实,与巴西的情况类似,其它拉美大国的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也甚为严重。其中,在墨西哥,联邦区、哈利斯科州和新莱昂州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致使其他地区的经济似乎无足轻重;在阿根廷,以布宜诺斯艾利斯为轴心的潘帕斯地区发展一支独秀,其他省份则长期被排除在增长的繁荣之外。因此,拉美国家出现的“一个国家、两个世界”,甚至“一个城市、两种景象”的发展失衡情况应当引起我国的高度重视。
㈢ 非洲国家为了改变经济贸易状况,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1努力维持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
2适当的引进外资
3大力扶持本国的主要及传统经济强项
4非洲国家还要通过非盟的形式来增强整体的实力,并避免不必要的摩擦
㈣ 非洲经济情况怎么样
1、非洲(英文:Africa),全称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西部,欧洲以南,亚洲之西,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纵跨赤道南北,面积大约为3020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占全球总陆地面积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时也是人口第二大洲(约12亿)。
2、非洲大陆东至哈丰角(51°24'E,10°27'N),南至厄加勒斯角(20°02'E,34°51'S),西至佛得角(17°33'W,14°45'N),北至吉兰角(本赛卡角)(9°50'E,37°21'N)。
3、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阔,海拔在500米-1000米的高原占非洲面积的60%以上,有“高原大陆”之称。海拔2000以上的山地高原约占非洲面积5%。低于海拔200米的平原多分布在沿海地带,不足非洲面积的10%。非洲大陆平均海拔为650米。
4、非洲是世界古人类和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公元前4000年便有最早的文字记载。非洲北部的埃及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
应答时间:2020-10-15,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㈤ 非洲在发展民族经济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独立后的非洲国家,为了维护国家利益,消除殖民统治的恶果,改变殖民主义留下的落后面貌,在发展民族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显着成就。 首先是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不少非洲国家为了把经济命脉真正掌握在人民手里,使本国的资源成为发展民族经济的物质基础,先后开展了国有化运动,把一大批被新老殖民者霸占的土地、矿山、银行等收归国有。尽管有些国家的国有化搞得过早或过急,但这样做对于维护本国的经济权益、捍卫国家主权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国有化的同时,针对非洲缺乏资金和技术落后的情况,还要适当地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为了改善非洲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保证合理的出口价格,它们参加或建立了十几个原料生产和输出国组织。此外,非洲国家在要求改变国际货币体系、维护海洋权益等方面,也作了积极努力,取得了一些进展。所有这一切,皆有利于民族经济的发展。 其次是加强区域合作,逐步椎行经济一体化。许多非洲国家除了积极参加发展中国家各种原料输出国组织外,在非洲内部还建立了十几个专业化和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如“非洲国家咖啡组织”、“非洲花生理事会”及“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东非共同体”等等。这些组织运用集体力量,在筹集发展资金、创办联营企业、排除霸权主义的控制、促进区域开发和民族经济的发展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第三是加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力争早日实现粮食自给。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许多国家在发展传统经济作物的同时,采取了适当扩大粮田面积,增加农业和水利建设投资,加强技术改造等有效措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不少国家做到了粮食基本自给。 第四是积极发展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促进经济全面发展。为了促进非洲经济的迅速而健康的发展,许多国家把工业发展的重点放在适合本国国情的中小企业上。中小企业的原料和市场可以立足国内,并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技术设备简单等特点,有助于较快地扭转单一经济状态。在发展交通运输业方面,特别强调了落后地区的发展,努力改变过去少线无网、分布不合理的状况。 上述措施的实施,推动了非洲民族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原有基础太差,又遇到新老殖民主义的阻挠,加上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因此,在前进的道路上困难还很多,要改变非洲贫穷落后的面貌,尚需付出巨大代价。
㈥ 非洲经济状况
世界银行总裁伍夫维兹指出,他认为非洲国家的经济状况如今大有起色,可非洲大陆仍是世界最贫穷的一洲。
日前,在尼日尔爾利亚首都阿布贾举行的投资高峰会中,伍夫维兹致词时说:‘如今非洲国家的情况已经大有起色,非洲是个正在向前迈进的大陆。’伍夫维兹对参加第七届沙利文高峰会的各国贵宾说:‘在过去十年中,15个非洲国家的经济增长率维持在4%左右,而莫桑比克与卢旺达的经济成长率在8%至10%之间。’伍夫维兹说:‘莫桑比克与卢旺达的人民显示,他们能够在内战结束后自行重建自己的国家。’伍夫维兹指出,非洲国家领袖如今愈益了解他们在推动民营化、重建经济、扫除贪污与推行改革方面的重责大任。伍夫维兹劝告非洲国家领袖,如今并非可以喘息片刻的时候,因为仍然有许多工作尚待完成。伍夫维兹还语带遗憾地指出:‘就平均国民所得而言,每一位非洲居民每天的生活费用只有一美元,这不只是令人感到悲哀的统计,而且也是相当可怕的数字。’
㈦ 巴西农业在非洲的发展状况
一、农业发展的特点
1、农业资源利用率较低,增产潜力很大。 巴西的农业资源得天独厚,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等都十分丰富。巴西仍处在“拓展农业边疆”的发展阶段,耕地面积仍在不断扩大。巴西中西部着名的“稀树草原”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1%,其国家可耕地总面积为2.8亿公顷。(注:并非前面所说的12亿公顷,12亿公顷等于1200万平方公里,巴西总国土面积才是850万平方公里左右,这是不可能的)近20年来,巴西的耕地面积每年递增1.84%,从3440万公顷扩大到现在的4950万公顷,但仍只占到国土面积的6%,人均0.3公顷(4.75亩)。巴西农业增产的潜力极大,甚至有专家认为,巴西将是“21世纪的世界粮仓”。
2、农业以出口产品为主,但粮食尚需进口。 政府鼓励生产大豆等出口作物,以赚取更多的外汇,同时也可减少对咖啡、可可等传统出口作物的过分依赖。农业仍是国家赚取外汇的主要行业之一。
3、大庄园主农业和小农并存,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巴西的土地占有状况极不均衡。全国的良田大部分掌握在大庄园主手里,其规模大得惊人,最大的可以达到几万、甚至几十万公顷。他们经营现代化的商业性农场,以生产大豆、甘蔗、咖啡、可可等出口农产品为主。另一方面,占农场总数85%的是自给性小农,以生产木薯、黑豆等为主,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收入都很低。此外,巴西还有无地的农民1200万,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多半仍处于赤贫状态。
巴西的地区发展也很不均衡。在经济发达的南部、东南部地区,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有大量的资本投入。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是巴西的欠发达地区。特别是东北部,虽有不少河流湖泊,但是没有灌溉系统,由于气候干旱,农业基本上“靠天吃饭”,是全国最落后的地区。欠发达地区的小农主要依靠传统的耕作方式,有的甚至刀耕火种,对资源的破坏相当严重。
二、巴西农业生产
咖啡、蔗糖、柑橘和大豆生产居世界第一位,可可、大豆为第二位,玉米居第三。
1、种植业。巴西主要种植水稻、大豆、木薯、甘蔗、小麦、马铃薯等。由于灌溉面积微不足道,产量受气候影响很大。2002年,大米的产量为1048.9万吨(单产153公斤/亩),小麦的产量320.3万吨(单产98公斤/亩)。
近几十年来,巴西农业发展的突出特点是迅速发展了大豆生产。1994年大豆面积增加到了1194万公顷,产量达2485万吨,2002年巴西大豆产量达到4190.3万吨。巴西的大豆产量已经超过了亚洲的大豆总产量,仅次于美国,占世界总产量的1/5。大豆及其加工品的出口成了巴西重要的外汇来源,近年来平均为国家获得近30亿美元的外汇。其中,大豆常年出口量为300万-400万吨,创汇8亿多美元,大豆饼粕出口大致在850万吨,创汇16亿美元,豆油出口达50万-80万吨,创汇约3亿美元。
从70年代中期以来,巴西开始实施用甘蔗加工乙醇以取代汽油的计划,以解决能源不足的问题,因此甘蔗的种植面积大增。与此同时,棉花本来是巴西的第二大出口品,因棉田纷纷转产甘蔗和大豆,出口的结构也有明显的调整。此外,巴西的气候适宜于许多热带水果生长,柑桔和浓缩桔汁是重要的出口产品,香蕉、菠萝等也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畜牧业。巴西的牧场面积相当于耕地面积的3倍,广阔无垠的牧场是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养牛的头数和牛肉的产量均占世界第2位,猪的头数名列世界第3位。巴西的养禽业近年来发展很快, 2002年存栏有1.76亿头牛,3000万头猪,1.05亿羽小鸡。在肉类出口方面,巴西的禽肉和猪肉产量都占拉美国家的首位。肉类出口每年为国家创汇约8亿美元,其中尤以禽肉的出口增长较快。养牛业以放牧为主,集约化的奶牛场集中在大城市附近,奶产品仍需大量进口。在南美洲,巴西是奶制品最大的进口国,每年需耗费外汇1亿多美元。
3、渔业。巴西有很好的发展渔业的条件,但是现在渔业的生产水平还较低。巴西目前渔产品的出口只占拉美国家的第5位,而进口量却占第1位。80年代以来,水产品产量从90万吨下降到了目前的80万吨,主要是由于近海的捕捞量减少,而淡水鱼的产量一直稳定在20万吨的水平上。
4、林业。 巴西森林覆盖率高达60%,是林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90年代初,年产圆木2.65亿立方米,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1992年,巴西的林产品出口总额将近19亿美元,占拉丁美洲的54%。
5、农产品加工业。一方面,由于二元结构,巴西的农村发展很不均衡,许多地方没有相应的基础设施,储存、运销和加工的能力有限,因此农产品的损耗相当可观。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技术,无力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值的利益被转移到发达国家。以可可豆为例,巴西在1992年出口了5.2万吨可可粉,只赚得2151万美元;相反,地处寒温带的荷兰根本不产可可,却出口了10.3万吨可可粉,创汇高达1.46亿美元。
三、巴西农业对外贸易
巴西2002年出口产品中,初级产品出口17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8.1%。在出口的初级产品中,(1)大豆出口30.3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02%,其中向中国出口8.25亿美元居第一,其次是荷兰5.43亿美元、德国3.07亿美元、西班牙2.23亿美元、葡萄牙1.64亿美元、日本1.40亿美元、英国1.28亿美元、比利时卢森堡1.24亿美元、意大利0.97亿美元、法国0.94亿美元、其他4.18亿美元。(2)豆粕出口21.9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64%,其中出口荷兰6.40亿美元、法国4.73亿美元、比利时卢森堡1.11亿美元、意大利1.08亿美元、德国1.05亿美元、韩国0.97亿美元、英国0.90亿美元、泰国0.89亿美元、印尼0.82亿美元、西班牙0.78亿美元、其他3.2亿美元。(3)鲜、冻肉鸡出口13.3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21%,其中出口日本2.15亿美元、沙特1.88亿美元、俄罗斯1.69亿美元、德国1.11亿美元、荷兰1.01亿美元、英国1.01亿美元、香港0.76亿美元、阿拉伯联合酋长国0.57亿美元、科威特0.34亿美元、新加坡0.33亿美元、其他2.46亿美元。(4)咖啡豆出口11.9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98%,其中出口德国2.66亿美元、美国2.07亿美元、意大利1.16亿美元、日本0.92亿美元、比利时卢森堡0.57亿美元、西班牙0.49亿美元、法国0.47亿美元、斯洛文尼亚0.40亿美元、瑞典0.32亿美元、希腊0.28亿美元、其他2.55亿美元。(5)甘蔗原糖出口11.1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84%,其中出口俄罗斯4.94亿美元、加拿大0.85亿美元、伊朗0.80亿美元、埃及0.62亿美元、马来西亚0.39亿美元、美国0.38亿美元、阿拉伯联合酋长国0.38亿美元、尼日尔爾利亚0.35亿美元、沙特0.33亿美元、其他1.72亿美元。(6)橙汁出口8.6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44%,其中出口比利时卢森堡3.13亿美元、荷兰2.45亿美元、美国1.42亿美元、日本0.76亿美元、韩国0.26亿美元、澳大利亚0.15亿美元、波多黎各 0.099亿美元、中国0.073亿美元、新西兰0.036亿美元、其他0.19亿美元。(7)鲜、冻牛肉出口7.7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29%,其中出口智利1.12亿美元、荷兰1.09亿美元、意大利0.64亿美元、沙特0.63亿美元、埃及0.58亿美元、英国0.53亿美元、俄罗斯0.45亿美元、德国0.40亿美元、西班牙0.39亿美元、以色列0.28亿美元、其他1.60亿美元。(8)豆油(毛油)出口6.7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12%,其中出口伊朗2.25亿美元、印度1.57亿美元、中国1.17亿美元、埃及0.43亿美元、摩洛哥0.37亿美元、孟加拉0.27亿美元、塞内加尔0.17亿美元、马来西亚0.11亿美元、南非0.10亿美元、突尼斯0.08亿美元、其他0.19亿美元。
四、巴西农业科学技术
巴西主要的农业科研和推广机构是“巴西农牧业研究公司”和“巴西农牧业技术推广公司”,分别成立于1973和1974年,均隶属农业部。现在,巴西农牧研究公司是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农业科研单位之一,拥有高级农业科研人员2000人,在全国有41个研究中心。在它成立以来的22年里,向社会推出科研成果8000多项,投资回收率高达43%。该公司的主要资金靠联邦政府拨款,此外,该公司还经常接受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私人企业委托的研究项目。这个公司根据国家农业发展的需要,近20多年来研究的重点有:
1、大豆品种改良。70年代巴西大豆年产量仅150万吨左右,经过该公司的努力,培育出了适合赤道地区生长的16个新品种,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低纬度地区试种大豆的热带国家。大豆的单产从每公顷1000公斤提高到2000公斤。目前,巴西大豆种植已逐步由南部、东南部向北部转移,特别是中西部稀树草原地区,大豆产量达2500吨左右。
2、高产品种的培育。巴西已经成功地育成了适合本国气候与土壤条件的小麦新品种,使单产大幅度提高,减少了对进口小麦的依赖。此外,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科学家们还培育成了胡罗卜、马铃薯、甘蔗良种。
3、稀树草原的开发研究。鉴于稀树草原对于巴西农业发展的重要性,1975年专门成立了一个研究中心,研究该地区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问题。经过20余年的研究和开发,吸引了外国资本,本地区的种植面积已由过去的450万公顷扩大到1000多万公顷,成为巴西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和出口基地。
4、根瘤菌育种技术。由于采用这种技术,已经使巴西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每年用于进口氮肥的费用估计可以节省15亿美元。
5、生物工程方面的研究。巴西在胚胎移植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目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巴西农牧业技术推广公司拥有2.3万名职工(其中科技人员1.3万),在全国设有2500余个办事处,其使命是将农牧业新技术直接传授给农业生产者。
五、巴西农业政策支持体系
(一)巴西农业政策的演变
在巴西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巴西的农业依然能够继续发展,主要得益于农业政策的适时调整。巴西农业政策的总体目标是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但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政策特点。以1994年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的达成为标志,巴西农业政策明显分为两个大的阶段。
在1995年以前,巴西的农业政策经历了由补贴向价格支持的转变,目的是支持和保护农民收入。1965-1985年用于农业的政策资金累计约2191亿美元,其中310亿用于农业补贴,其他用于投资和市场政策。限于财政压力,巴西政府从1985年开始取消对农业的补贴,转为以农产品价格支持为主的政策。1975年以前,巴西的农产品出口以咖啡为主。从1975年开始转向谷物,如大豆、玉米、大米和小麦等。为了促进农业结构的转型,从1975年开始正式对大豆、豆类和木薯等实行价格支持。还专门成立了农牧业技术研究公司,改良大豆等,使之更适合于巴西的土壤。从1985年开始,价格支持(PGPM)成为农业政策的支柱,其目的是确保农民具有稳定的收入。价格支持主要有两个手段:一是联邦政府的直接购买(AGF),当市场价格低于规定最低价格时政府买入。例如1987年政府用最低价格方式购买农产品达1230万吨;另一个是营销贷款(EGF)。价格支持促进了巴西农业的发展。1985年到1995年,农业补贴由142亿美元减少到60亿美元,但是,谷物产量却由5980万吨增长到8000万吨。
上述政策一直持续到1994年WTO的成立与农业协议的签署。从1995年开始,农业市场更加开放。一方面出于财政压力,另一方面考虑到必须遵守WTO的游戏规则,巴西政府开始转变农业政策,提出了两个新的政策措施来逐步取代旧的价格支持政策,即产品售空计划(PEP)和期权合约补贴(option contracts)。旧的价格支持计划目前仅限于稻米、玉米、小麦、木薯和豆类等主要作物。2000年,政府购买了51.7万吨大米、9.3万吨豆类和0.3万吨其他作物。这一阶段的政策目标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保持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是针对大农场,减少价格支持,使之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提高;二是确保农民收入不低于城市居民收入,维持社会的稳定,主要是针对小农户而采取家庭农业支持计划,防止农村人口向大城市的过快和过度流动而造成社会问题。从1995年开始,虽然对农业的补贴和价格支持力度降低,但是谷物产量却不断增长,由1995年的8000万吨增长到2001年的9830万吨。
㈧ 巴西大力发展大豆种植业,为什么非洲国家不学习他们
因为大豆可能并不适合我们国家的发展,而且我们国家人口众多,根本就不适合效仿他人。
㈨ 非洲许多国家正在进行经济多样的改革,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经济的特点
近年来,
在多种因素作用下,
非洲经济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
许多非洲国
家进入了历史上最快最好的发展时期。
非洲经济的良好表现,
不仅烘托了中非合
作论坛的氛围,也为进一步发展互利共赢的中非关系奠定了重要基础。
1.
多数国家经济增速加快,部分国家出现飞跃性增长。
2003年以来,
非洲经济摆脱低迷状态,
进入稳步增长阶段。
据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报告,2003年非洲经济增长率为4.3%,2004年为4.5%,2
005年超过5%。权威机构最近预测2006年非洲经济增长率为5.4%,
2007年可望提高到5.
9%。
非洲经济的这一良好表现,
在非洲历史上是罕
见的。
由于近年来石油价格持续上涨,
非洲产油国的经济表现尤为醒目。
撒哈拉
以南8个石油出口国安哥拉、喀麦隆、乍得、刚果、科特迪瓦、赤道几内亚、加
蓬和尼日尔爾利亚的经济增长率连续达到或超过10%,呈现出十分喜人的发展态
势。
2.
经济改革思想深入人心,改革措施继续推进。
历史上西方国家对非洲的长期殖民统治,
导致了非洲经济对外部市场尤其是宗主
国市场的严重依赖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认识到,要发展经济,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
就必须进行经济改革,
改造殖民地经济结构,
摆脱经济发展对外
部的依赖。为实现这一目标,非洲国家领导人先后制定了《蒙罗维亚宣言》
、
《拉
各斯行动计划》以及《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
。这些文件是非洲国家领导人对非
洲经济发展现状与出路长期思考的重要成果,
标志着非洲经济改革的认识不断深
化。
尤其是
《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
全面分析了非洲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
因素,
提出了非洲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
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规划。
非
洲各国在《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的指引下,不断推进经济改革,采取了一些务
实的行动,
制定了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
并借鉴其他国家经济改革的经验,
取得
了一些积极成果。
3.
区域经济合作升温,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
南部非洲经济合作已明确时间表。
2006年10
月,
南部非洲14国领导人在约翰内斯堡举行特别峰会,
商讨加快“南部非洲发
展共同体经济一体化”步伐的措施,确定了南共体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具体目标,
2008年建立自由贸易区,
2010年建立关税同盟,
2015年建立共同市
场。
其二,
西非经济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
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成员国首脑会议
已达成短期行动计划,
即2007年底前建立自由贸易区和关税同盟,
改善西非
国家出口商品的市场准入;
实施一系列能源、
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领域的项目;
建立用于预防和解决地区冲突的和平基金。
目前西非地区经济一体化已从初级合
作阶段跃升为高级合作阶段,
在非洲处于领先水平。
其三,
东非和中非的自由贸
易区计划已经启动。2004年3月,东部非洲三国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
正式签署东非关税同盟协议。
2004年7月,
中部非洲国家自由贸易区正式启
动。
这些措施均在朝着实现全非洲货物、
资本、
货币和服务自由流通的远景目标
前进。如果成功实施,将促进非洲经济发展,增强非洲的国际竞争力。按照目前
进度及构想,非洲统一大市场有望在今后30年内建成。
4.
资源经济仍居主导地位,经济多元化趋势明显。
金融频道申请认证!
财富值双倍 检索优先 专属展现 同行交流
非洲是资源丰富的大陆,能源和矿产品等资源开发一直是非洲国家的优势产业,
资源经济在非洲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石油资源开发更引人注目。
随着非洲石油探明储量不断上升,
以及产量和出口量快速增长,
非洲在全球石油
供应格局中的地位大幅提升。
但是,
由于国际市场能源和矿产品的价格经常大幅
波动,
国际市场价格直接决定一些非洲国家经济的景气状况,
不利于其经济持续
稳定发展。为改变这一态势,近年来,非洲产油国大力推进经济多元化战略,在
继续发挥资源优势、
加快石油工业发展的同时,
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
积极改善
投资环境,发展石油上下游工业。如尼日尔爾利亚、赤道几内亚、喀麦隆、安哥拉等
国家鼓励外国公司投资海上油气田,
就近开办石油炼化工业,
吸引了巨额的外国
投资。
许多非洲国家已经认识到,
实施符合非洲现状的经济多样化战略,
是非洲
国家发展方向。
5.
国际社会增加援助和减免债务,外部发展环境趋于改善。
2002年6月,
西方八国首脑会议通过了向非洲提供援助的
《非洲行动计划》
,
2003年6月通过了《援助非洲行动计划实施报告》
,承诺进一步增加发展援
助,
减免非洲国家债务等。
据统计,
2003年非洲国家获得的官方发展援助增
加了3.9%,从2002年的222.3亿美元增至230.9亿美元。八国
集团峰会还决定免除18个非洲国家400亿美元债务,
并在今后5年增加10
0亿美元对非政府开发援助贷款。最近,有关国家纷纷宣布对非洲的援助计划,
中国已宣布今后三年内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亿美元优惠贷款,
其中相当一部
分面向非洲;
英国承诺2005/2006财年对非洲援助增至10亿英镑,
2
006/2007财年达到12.
5亿英镑;
日本决定在今后3年将对非援助翻
一番。显然,增加援助和减免债务,有利于实现非洲经济振兴、贫困人口减半等
发展目标,也为非洲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当然,目前非洲经济尚存在不少困难,增长面临不少制约。非洲农业基础薄弱、
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
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不足、
人口增长过快、
劳动力素质
较低等问题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但是,只要世界和平发展的大局不发生扭转,
只要非洲各国继续联合自强,非洲经济发展的前景就依然十分光明。
二、农牧生产主要特点及地位
1
、非洲现有
53
个独立国家,面积
3029
万平方公里(包括近海岛屿)
,占世
界陆地总面积的
1/5
;人口
7.8
亿。
2
、非洲有“高原大陆”之称。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沙漠面积约占非洲大陆
面积的
40
%,撒哈拉沙漠为世界之最,面积
777
万平方公里。非洲气候地处热
带,
95
%以上地区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温度在
20
℃以上,只有南北两
端和局部山区的年平均温度低于
20
℃。
3
、农业是非洲最重要的经济部门。非洲除南非、利比亚等
11
国外,其余都是以
农业为主的国家,
农业产值约占全洲国民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
农业产值比重超
过
30
%的有
21
个国家;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
2/3
,有
1/2
的国家农业人口占
80
%以上;农产品出口约占出口总额的
1/4
,有
32
个国家的出口贸易以农产品
为主;
非洲还是世界热带和亚热带作物的重要产地,
许多产品在世界上占有极重
要的地位。
4
、注重发展出口经济作物,但
80%
的国家粮食不能自给。非洲虽有发展农
业生产的良好条件,但在长期的殖民统治下,许多国家都是单一种植,把物力、
财力、
人力集中在供出口的经济作物生产上,
粮食生产落后,
80
%的国家和地区
粮食不能自给,每年进口大批粮食。
5
、土地占有制形式的多样性。非洲土地占有制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前资
本主义的土地所有制,
包括盛行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部落所有制和普遍存在于北
非、
东北非的地主占有制,
在部分热带丛林及高山地带,
还存在着原始公社所有
制;二是欧洲殖民者入侵后,霸占了大片肥沃土地,雇用当地劳动力,经营种植
园或农场,
形成了资本主义土地占有制;
三是国家独立后,
有的实行土地国有化,
有的进行土地改革,
并组织一些合作社,
出现了一种新的土地占有制形式———
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6
、农业生产水平低。非洲许多国家还盛行迁移农业,多数地区的耕作方式
和技术都非常落后,现代化水平极低,仰天靠地,丰歉皆由天定,使农业生产水
平低而不稳。
粮食单产不足世界平均数的一半,
咖啡、
棉花等也只有世界单产水
平的
2/3
,都是水平最低的一洲。
7
、畜牧业地位重要,但生产水平低。畜牧业是非洲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
其中博茨瓦纳、毛里塔尼亚、索马里、纳米比亚等都以畜牧业为主。
1981
年共
有各种牲畜
5
亿多头,
人均一头多;
不少牲畜数量在世界上占有突出地位,
如骆
驼占
2/3
,山羊和毛驴分别占
1/3
与
1/4
。由于经营粗放,多游牧、半游牧,因
此生产率和商品率都很低,出肉率、产奶量等都是世界最低水平。
8
、林业发展较快,但利用不合理、非洲森林面积达
6.4
亿公顷,占世界的
17
%,森林覆盖率为
21
%,是世界重要的热带木材产区之一。近年来林业发展
较快,木材采伐量的增长超过世界平均速度。但利用不合理,所产木材
90
%作
薪柴,
工业用材很少,
并多以原木形式出口;
大部系热带森林,
采伐很少,
因此,
非洲林业发展潜力很大。
非洲土地肥沃,海岸线漫长,是一块宜农、宜牧、宜植、宜渔的好地方,
被称为世界上重要的农业区域、
牧业区域经济作物产区和渔业区域,
是大多数国
家的经济支柱。非洲的可可、丁香、腰果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非洲也是世界上
热带森林最广阔的地区,盛产乌木、桃花心木、黑檀木、紫檀木、罗汉松等珍稀
名贵树种。洲的粮食作物种类繁多,有麦、稻、玉米、小米、高粱、马铃薯等,
还有特产木薯、大蕉、椰枣、薯芋、食用芭蕉等。非洲的经济作物,特别是热带
经济作物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棉花、
剑麻、
花生、
油棕、
腰果、
芝麻、
咖啡、
可可、甘蔗、烟叶、天然橡胶、丁香等的产量都很高。乳香、没药、卡里特果、
柯拉、阿尔法草是非洲特有的作物
㈩ 巴西经济状况
巴西综合实力居拉美地区首位,经济结构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服务业产值和就业人口长期保持50%以上。1967-1974年,巴西经济创造了年平均增长10.1%的“巴西奇迹”。20世纪80年代受高通货膨胀困扰,经济出现停滞甚至严重衰退。从90年代开始,巴西向外向型经济模式转轨。卢拉政府上台后,采取稳健的经济政策,金融形势趋于稳定,外资流入加大,生产恢复增长,就业岗位增加,经济实现强劲复苏。
(一)2005年经济形势
2005年,受石油涨价、国内需求增长乏力、政府继续执行货币紧缩政策、投资不足以及农业减产等因素影响,巴西经济虽继续保持增长,但速度有所放慢。全年GDP增长率为2.3%,比上年低2.6个百分点,也低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以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国内通货膨胀基本得到控制,财政状况继续得到改善,有利的国际环境为巴西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会,外汇储备的增加为提前偿还外债创造了条件。
受干旱和雨量分布不均的影响,2005年巴西农牧业产值仅增长0.8%,而上年增长率达5.3%。南部农业主要产区减产5.51%,全国主要作物总产量为1.13亿吨,比上年减产658万吨。总收获面积为4760.4万公顷,同比减少0.58%。预计2006年巴西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为4693万公顷,比2005年减少4.68%;产量为1.28亿吨,同比增长13.22%。
巴西工业保持连续6年增长势头,但受高利率政策的抑制,2005年产值仅增长2.5%,低于上年6.2%的水平。其中,加工业和建筑业增长率均为1.3%,大大低于上年水平,公共工程部门增长3.6%,采掘业增长最快,达10.9%。
巴西服务业2005年增长率为2%,比上年少1.3个百分点。其中运输业、金融业和通信业的增长率均比上年放慢,只有租赁业和政府机构服务业产值增长率比上年稍高。
2005年巴西公共部门(包括联邦、州、市三级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初级财政盈余(不包括偿还债务和利息的收支差额)累计达935.04亿雷亚尔(合374.6亿美元),占GDP的4.84%,比预期目标高0.59个百分点。联邦政府、州和市级政府以及国有企业完成的比例分别占2.88%、1.10%和0.85%。虽然2005年累计实现初级财政盈余935.04亿雷亚尔,但同期累计支付的债务和利息高达1571.45亿雷亚尔(合629.6亿美元,占GDP的8.13%),因此中央政府最终的财政结果是账面赤字634.41亿雷亚尔(合254.2亿美元),占GDP的3.29%。
截至2005年12月30日,巴西外汇储备余额为538亿美元,比11月底减少105亿美元,主要原因是12月21日和22日分两次提前还清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全部贷款(154.4亿美元)。2005年巴西累计吸引外资151.93亿美元,比上年(181.66亿美元)下降16.4%。
受石油价格上涨影响,2005年巴西城市交通、电力、通信等价格上涨,但由于美元对巴西货币雷亚尔贬值,进口商品和进口农业生产物资价格下跌,弥补了因农业歉收5.5%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全年通货膨胀率为5.69%,略超过预定目标(5.1%)。
2005年,巴西新增正式就业人数125.4万人,比上年有所减少,但远高于2003年64.5万人的水平,为1992年以来创造就业机会最多的第二个年份。巴西劳动部预测,卢拉政府4年执政期满时,新增正式就业人数可达500万人,超过上届政府创造的就业人数(181.5万人)一倍多。与此同时,2005年平均失业率也从前两年的两位数字降到9.8%。
(二)2006年展望
2006年影响巴西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将与2005年大致一样,国际环境的变化至关重要,特别是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的涨跌,将影响巴西铁矿砂、大豆等产品的出口。农业生产将直接受自然条件的制约。汇率变化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因素。2005年巴西货币雷亚尔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14.3%,雷亚尔持续升值势必影响巴西的出口。
总体来看,2006年巴西经济可望稍好于2005年。据预测,2006年巴西GDP增长率可望达到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