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佩德罗二世生平简介,佩德罗二世历史评价,佩德罗二世怎么死的
佩德罗二世生平简介,佩德罗二世历史评价,佩德罗二世怎么死的?
佩德罗·德阿尔坎塔拉二世(DomPedroⅡdeAlcantara,1825—1891,1840—1889在位),巴西帝国的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皇帝,史称佩德罗二世。他执政的近半个世纪内,巴西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佩德罗二世1825年12月2日出生在里约热内卢,是佩德罗一世的儿子。他出生之际,新独立的巴西帝国正处于动乱之中。自由民与黑奴举行了一系列起义暴动,迫使佩德罗一世在1831年退位,而由其幼子佩德罗二世继承皇位。当时佩德罗二世年方5岁,尚未成年,大地主贵族便组织了三人摄政委员会实施统治,后来改由一搏毁人摄政,佩德罗二世则潜心就学。他的一位老师是在巴西独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政治家,持废奴主张的若泽·博尼法秀。老师的政治倾向对佩德罗二世的思想有很大影响。
十年摄政期内,巴西各地的黑奴,城乡贫民、军人、小资产阶级和印第安人的起义仍是此起彼伏。1836年南里约格朗德省共和派的法拉波斯起义,坚持斗争达10年之久。这一时期,巴西的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裂,产生了保守党与自由党两大派。保守党代表传统贵族地主的利益,持保皇主张;而自由党则代表新贵的利益,主张限制皇权、甚至鼓吹建立共和政体。这二派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竞争激烈。摄政官如走马灯般地更换。国家面临着分裂的危险。
1841年7月18日,佩德罗二世举行了加冕仪式,正式登上皇位。1843年5月,他与意大利两西西里国王的女儿特雷莎·克里丝汀娜·玛丽娅公主结婚,曾生下几个孩子,但是只活下伊莎贝尔公主一个。
佩德罗二世登基不久,逐渐摆脱了在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受教育而与原宗主国关系密切的朝廷元老的影响,起用了一批本国培养的官员。葡萄牙人在巴野激西的特权地位下降,巴西本国的地主贵族,特别是东北的甘蔗种植园主与圣保罗一带新兴的咖啡种植园主,掌握了各级权力。1841年底,佩德罗二世恢复了被解散的国务会议,以监督立法和行政部门的工作,加强了中央集权。1844年8月,为增加财政收入并保护民族工业,佩德罗二世决定提高进口税率,并拒绝与英国续订《通商与航海协定》,因为这一条约规定英国商品进口只需付25%的从价税,对巴西经济极其有害。
这一期间,由于巴西劳动力非常不足,奴隶贩子的走私活动仍然十分活跃。由于巴西本国从贩卖奴隶的交易中获利不多,而且国内和国外禁止输入黑奴的呼声日高,佩德罗二世于1850年批准了严禁向巴西输入奴隶的“魁罗斯法”。原先用于购买黑奴而大量外流的资金开始留在国内,从而加快了国内的资本积累。
从十九世纪下半叶起,佩德罗二世开始重视巴西经济与文化事业的发展。使巴西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在佩德罗二世君临下,历届内阁为发展经济而采取了一些重要的措施。从1846年起允许免税进口机器,1860年设立了农业、商业与公共工程部。1858年设立了中央学院以训练工程技术人员,1874年创办了米纳斯吉拉斯矿业学院,1877年开办了巴伊亚农学院。在金融业方面,加强了控制和管理,为发展增加投资。1850年,佩德罗二世要求稳定货币以利经济发展;1866年 *** 控制了货币发行权,结束了各家银行滥发货币而造成的混乱局面。佩德罗二世还十分注意发展交通与通讯事基脊备业。1843年亚马孙河上首次开航蒸汽机船;1851年巴西首次与欧洲有定期邮船来往;1852年巴西建成第一条电报线路;1854年从里约热内卢通向皮特罗普利斯的第一条铁路竣工。沿海地区修建的铁路,方便了咖啡等农产品的出口。沿海与内河航运事业的发展,对扩大国内市场,加强沿海与内地的联系大有好处。而与其它国家的交通,通讯联系加强,便使巴西更积极地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发挥作用,也使巴西更易接受欧洲资本主义新思潮的影响。
这几项措施对经济发展起了良好的作用。在五十年代,新建工矿企业近百家。随着咖啡出口量的剧增。巴西在1860年外贸首次出现顺差。亚马孙流域的橡胶资源也开始得到开发。在佩德罗二世统治期间,巴西的工农业产值增加了10倍,财政收入增加了14倍。工厂企业的数目从1850年的50家增加到1889年的626家。铁路总长度在1889年达到900公里。
经济的兴旺,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继1843年巴西第一部小说、特谢拉的《渔夫之子》出版后,巴西文坛上出现了马塞多、阿尔梅达、迪亚斯、阿伦卡尔、库尼亚等大作家与诗人以及《瓜拉尼人》、《腹地》、《褐女郎》等一系列名作。佩德罗二世本人对历史学有浓厚的兴趣,他通晓阿拉伯语、梵语,希伯莱语等多种外国语言。在美洲享有盛名的巴西地理历史研究所就是在他的赞助下建立的。他向该研究所捐赠了自己的藏书与收藏品。外国知名学者来巴西访问游历,总会受到佩德罗二世的欢迎。巴西着名史学家阿布雷乌称五十年代是佩德罗二世皇朝的一个“辉煌”时代。
佩德罗二世对政治事务的兴趣不大,往往是行使节制权,在保守党与自由党之间起调解、仲裁等作用,让执行符合他思想的政党组成内阁掌握权力。他的统治比较开明,报刊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力。在对外关系方面,佩德罗二世 *** 反对殖民主义在拉丁美洲东山再起。1864年,他曾抗议西班牙入侵秘鲁,支持智利援助秘鲁的反抗西班牙战争。然而,在乌拉圭问题上,佩德罗二世表现出一定的大国沙文主义态度。他念念不忘佩德罗一世在乌拉圭战争中的败绩。在两国产生了一系列的边界纠纷之后,1864年9月14日他命令巴西军队开入乌拉圭,遭到乌拉圭人民的有力抵抗。次年,在英国和意大利的斡旋调停下,巴西军队撤出乌拉圭,承认了乌拉圭的独立。巴西奉行的基本上是睦邻政策,在国际上声誉较高,曾三度被选作国际纠纷的仲裁者。
1865年,佩德罗二世的巴西同巴拉圭进行了一场大战。在巴西同乌拉圭战争期间,巴拉圭的独裁者洛佩斯借口巴西入侵乌拉圭对巴拉圭的安全造成威胁,在巴拉圭河上截获了巴西军舰《奥林达侯爵》号,并派兵入侵巴西领土马托格洛索省,挑起了这场战争。佩德罗二世与乌拉圭和阿根廷结成了三国同盟,由阿根廷总统米特雷将军出任盟军总司令,对巴拉圭发起反击。后来,阿根廷与乌拉圭的军队大部分撤回本国平定内乱,佩德罗二世便任命卡夏斯公爵出任总司令继续作战。1869年,在佩德罗二世的女婿德沃公爵指挥下,巴西军队攻下了巴拉圭首都亚松森。洛佩斯率领残部逃到北方继续抵抗,于1870年被打死。战争便告结束。这次战争使巴西损失5万余人,耗费6,300万镑。
佩德罗二世在巴拉圭战争中为弥补兵员不足,曾下令解放一批皇室奴隶,将他们送上前线。这一措施对废奴运动起了人们未曾料到的推动作用。同时,在美国南北战争中林肯的废奴宣言的鼓舞下,巴西的废奴运动在巴拉圭战争末期和战后再度高涨。分布于巴西各地的废奴协会设立基金,帮助奴隶赎买自由。巴西 *** 为了缓和人民的废奴情绪,于1871年9月28日颁布了《新生儿自由法》,从而有力地切断了奴隶的来源。
七十年代,由于人民的废奴情绪得到一定缓和,佩德罗二世的统治又进入一个较平稳的时期,使他能够两度出国游历。自1871年3月至翌年3月,佩德罗二世访问欧洲列国,广泛交结学者文人,如英国小说家沃尔特、斯各特等人;还在埃及和巴勒斯坦参观了古迹。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与巴西的关系一度趋于紧张,随着美国成为巴西咖啡等农产品的主要市场,巴美关系重又趋于融洽。巴西统治阶级看到美国经济飞速发展,想借鉴美国的经验来治理巴西。在这种背景下,佩德罗二世接受了美国 *** 的邀请,于1876年3月赴美国参加开国100周年庆典,考察了美国发展经济的措施,工农业、文化教育和政治状况,移民政策等;结识了进步诗人朗费罗和科学家、发明家贝尔等人,接受了一些资产阶级的新思想。
但是,在平稳的表面现象之下潜伏着危机。与战后废奴思潮同时兴起的还有代表南方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共和思潮。一部分因废奴措施而蒙受损失的奴隶主贵族对君主制感到失望,也转而持共和观点。这两种思潮交叉发展,声势渐大。以佩德罗二世为首的帝国 *** 不断受到攻击。1873年,由于 *** 逮捕两位违反本国法律的主教,政教关系趋于恶化。 *** 失去了教会的支持。
进入八十年代后,废奴运动与共和运动的声势更为壮大。在强大的压力下,佩德罗二世批准解放年满65岁的老年奴隶的法案,并开始大批从欧洲移入移民以代替奴隶劳动。与此同时,受废奴思想和共和思想影响的巴西军队,越来越不满帝国 *** ,开始拒绝支持 *** ,这进一步加深了 *** 的危机。佩德罗二世面对这种困境一筹莫展,健康状况恶化,常常在内阁会议进行中就因体力不支而昏睡过去,只好第三次将政务交给女儿伊莎贝尔公主,于1887年6月30日起程赴欧洲疗养治病。
1888年初,巴西的国内形势极度紧张,废奴运动如火如荼。5月8日,国会被迫通过了无条件解放全部奴隶的法案,13日伊莎贝尔公主签署批准了这项史称“黄金法”的法令,最后的70万名奴隶得到了解放。里约热内卢和全国各地的人民都欢庆胜利。束缚巴西生产力发展的奴隶制这一枷锁终于被砸烂了。
在巴西废除奴隶制,便是宣判了君主制的死刑,因为奴隶主贵族是帝国的权力基础。大奴隶主贵族纷纷转向共和派,反对佩德罗二世皇朝。摄政王已无法驾驭国内动荡的局势,急忙电告佩德罗二世回国。佩德罗二世在8月匆匆赶回巴西。经过他的一番努力,局势略有缓和。次年,宫廷中传出佩德罗二世将让位于女儿的消息。具有共和思想的丰塞卡元帅素与佩德罗二世的女婿德沃公爵有矛盾。听到这个消息后,丰塞卡元帅加紧了密谋活动。1889年11月14日晚上,佩德罗二世欢宴招待外国来宾,举行了盛大舞会。翌日凌晨,佩德罗二世回到皮特罗普利斯的夏宫。共和派抓住这一时机,将起义部队开入里约热内卢,包围了内阁的会议厅,宣布废除帝制,确立共和政体。上午,佩德罗二世起床后作完弥撒。走出教堂便接到这一消息。他立即赶回里约热内卢。丰塞卡元帅向他宣布共和临时 *** 已经成立,要求他一家离开巴西。佩德罗二世为避免内战,表示同意。17日凌晨,佩德罗二世与皇后由士兵护送,同女儿女婿登上军舰,在巴纳瓜拉湾的格朗德岛转乘《阿拉戈斯》号邮船赴里斯本。
1891年12月5日,佩德罗二世在流亡中因患糖尿病在巴黎一家小旅馆中去世,终年66岁。他的遗体被运回里斯本安葬。1920年,巴西 *** 筹备巴西独立100周年庆典时,把佩德罗二世的遗骸运回巴西,在里约热内卢大教堂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综观其一生,佩德罗二世执行的政策基本上顺应民族经济发展的要求,维护了民族利益。但是,英国,美国,德国,荷兰等外国资本在他统治期内逐渐渗透巴西经济,使巴西新兴的民族工业发展缓慢,仅有的一些工厂企业也以生产消费品为主,农业上则长期保持着以出口作物为主的单一作物制这一殖民地农业的特点。佩德罗二世是封建君主,他的地位决定了他不可能主动采取革命性措施来废除奴隶制,更不可能主张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政体,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但是,他采取的大部分政策客观上符合历史的进程。他可以说是巴西历史上比较有作为的一个统治者。
本文由谋略学网整理发布,若转载本篇文章,请保留本文出处与链接。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mouluexue/renwu/2020051866
❷ 巴西帝国的历史
19世纪初,整个欧洲经历了拿破仑战争。葡萄牙更在1808年被法国所占领。因此,葡萄牙的布拉干萨王朝(Dinastia de Bragança)逃亡到南美洲的殖民地巴西,1809年更迁都里约热内卢。1815年,巴西得以成为王国,国家改称“葡萄牙、巴西和阿尔加维联合王国”(Reino Unido de Portugal, Brasile Algarves)。不久后,拿破仑战争结束,葡萄牙王室返回里斯本,并派摄政王佩德罗王子继续管治巴西。佩德罗于是开始进行大规模改革,废除王室颁布的盐税,又重整政府机关,更放宽人民的自由。此外,他更派出代表到葡萄牙议会参与政事,这使巴西的经济及文化都有很大的改善。可是,奴隶买卖仍然存在。
1821年9月,葡萄牙议会表决,废除巴西王国的名衔,所有位于里约热内卢的王室机关将被废除,并宣告巴西各省受里斯本管辖。因此,葡萄牙政府派遣军队到巴西驻兵,并把巴西的武装力量置于葡军的控制下,以加强对巴西的控制。后来在伯南布哥、巴伊亚等地,葡军和当地的武装分子发生武装冲突。1822年1月,议会要求佩德罗立刻返回里斯本,佩德罗拒绝,并宣告将留在巴西,不久后建立由若泽·博尼法西奥·德·安德拉达·席尔瓦(José Bonifacio de Andrada e Silva)为首的新政府,更要求葡萄牙驻军撤出巴西。
同年2月,葡萄牙驻巴西的军队开始打击巴西境内的分离活动。佩德罗于是撤销葡军指挥官的职务,并向葡军下达后退的指令。一个月后,葡萄牙增援部队到达里约热内卢外海,但被佩德罗拒绝入港,到达里约热内卢增援的葡军及驻巴西葡军在补给后返回葡萄牙。然而,在伯南布哥省、巴伊亚省却开始出现了流血事件,当地武装分子向驻军发动攻击,双方出现流血冲突。5月,佩德罗宣告自己成为“巴西的保护者”。
8月,葡萄牙议会决议,废除佩德罗的摄政王职务,并组织讨伐军讨伐巴西。1822年9月,到达圣保罗市的佩德罗,得悉本国将要派出讨伐军后,便到附近的伊皮兰加河(Rio Ipiranga)脱下军服上的葡萄牙徽章,拔剑宣誓“不独立,毋宁死!”(Independência ou Morte!),正式宣告巴西独立。1822年10月12日,佩德罗宣告自己成为巴西皇帝佩德罗一世,并在12月1日加冕,建立巴西帝国,由若泽·博尼法西奥·德·安德拉达出任帝国的首相。
佩德罗一世统治时期(1822-1831)
自佩德罗成为巴西皇帝后,便继续驱逐葡萄牙殖民者。他向英国聘请海军军官汤马士·科克伦将军(Admiral ThomasCochrane)及法国的皮埃尔·拉巴杜(Pierre Labatut)助战。他们率领巴西军在巴伊亚、马腊尼昂、帕拉等地击退葡萄牙殖民军,并重新控制这些地区。翌年,驱逐所有葡萄牙军,巴西帝国成功解除了葡萄牙的威胁。1824年,英国调停葡萄牙及巴西的纷争,1825年,双方达成协议,英葡承认巴西独立。
1823年,巴西帝国议会起草宪法,由三权分立作为基础的宪法主张剥夺葡萄牙人的被选举权,并限制皇帝的权利。佩德罗一世不满这部宪法,于是派军队到场解散议会,并把首相席尔瓦流放。同年6月,佩德罗打算改写宪法,以维护葡萄牙贵族及自身皇权作为方针。1824年,宪法出台,此部经修改的宪法比本来议会制定的宪法较能集中皇帝的权力。
在1824年中期,东北六省的共和派不满专制的统治,因此发起了叛乱,宣布各省脱离巴西独立。以伯南布哥省为中心的叛乱者组成了“赤道邦联”(Confederação do Equador),并在伯南布哥首府累西腓组织临时政府,欲脱离巴西帝国独立。佩德罗于是派兵镇压叛乱,翌年3月处死叛乱的策动者。
然而,葡萄牙殖民者离开以后,巴西却要面对邻国阿根廷的影响。1825年10月,巴西南部的西斯普拉丁省(Provincia Cisplatina)宣布脱离巴西并并入阿根廷,改称乌拉圭,巴西只得向阿根廷宣战。可是巴西未能取得任何突破,而阿根廷国内出现分离主义者的运动,双方只好在1827年中期签署草约,宣布乌拉圭仍为巴西领土。不久后,阿根廷再次对巴西用兵,翌年,巴西军被驱逐,双方于是签署和约,承认乌拉圭为独立国家。
在面对阿根廷的战争期间,葡萄牙的若昂六世驾崩。作为长子的佩德罗一世便继承其王位。可是,国内的人都不认同他两国君主之身份,他只好把葡萄牙王位让给自己的长女玛丽亚,由弟弟米格尔摄政。1828年,米格尔篡位成为葡萄牙国王,佩德罗一世继续管治巴西。同年,乌拉圭得以独立,而战争亦使得国内的经济开始下滑,人民对佩德罗抱有怨言,巴西黑人亦开始爆发不同的起义。1831年,人们在首都里约热内卢爆发示威,紧接各地也出现不同的暴动。不久后,佩德罗一世被逼让位于儿子佩德罗二世,返回葡萄牙。
摄政时期(1831-1840)
1831年至1840年间,巴西帝国由三人摄政委员会理政,包括已回国的若泽·博尼法西奥·德·安德拉达。以辅佐年幼的佩德罗二世。在这几年间,巴西境内开始出现不同的骚动及暴乱,如1832年在东北部的帕拉伊巴省及伯南布哥省就出现了示威的浪潮。其后数年,国内的形势更加纷乱。1834年,安德拉达独自摄政,但无法控制各省的混乱事件,因此,国家放宽各省自治权,令中央政府的权威大幅削减。
破衫汉战争在摄政委员会执政的年代,国内出现骚乱根本是屡见不鲜的事情。当中比较着名的有1835年1月,帕拉首府贝伦(Belém)出现大规模暴动,政府军派出军舰镇压。九个月后,在南部的南里奥格兰德首府阿雷格里港中爆发叛乱,领导者成功取得城市的控制权,反对帝制统治,打算建立一个行联邦制的共和政体。政府军只好再派军队到当地扫荡,展开为期十年的“破衫汉战争”(Guerra dos Farrapos)。翌年,南里奥格兰德脱离巴西独立,建立共和国。另外,在1837年,巴伊亚首府萨尔瓦多亦出现伊斯兰教黑人起义,欲建立一个巴伊亚人的独立国家。再加上1839年马腊尼昂的市民起义,都令政府军措手不及。然而,这些动荡不安显示出各省对祖国的不满及对立,这个现象更一直延续到下一个世纪。
即使政府对各省的叛乱加以镇压,但政府却无力进一步加强对各省的控制。为了挽回局势,在1840年间,帝国议会漠视摄政委员会的休会法令,再次召开议会,并咨询小佩德罗登基的意愿。其后,小佩德罗同意登基,并于次年7月18日即位,恢复皇帝的统治,以回复国家的统一、和平及繁荣。
佩德罗二世统治时期(1840年-1889年)
佩德罗二世登基后,立刻废除联邦制度,再次建立中央集权的政府,加强对各省的控制。起初的几年间,共和主义者反对帝制,再次发起暴动,但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不久后,佩德罗加速集权,他运用宪法赋予的权力,解散自由派占多数的下院,并重新甄选出保守派的议员,以压制自由派的势力。此外,他又赦免各省叛乱者的刑罚,但同时把他们驱逐出境,解决国内的反对声音。
1850年,巴西进行土地改革,推行新的土地法,取缔以往非法占据的土地,并制定土地买卖的限额。同年,佩德罗二世开始着手废除在在巴西几百年之久的奴隶制度。在英国及本土部分人士的施压下,巴西政府首先宣布非洲奴隶的买卖为非法行径。不久后,英国对这个借口感到厌烦,便宣布奴隶买卖的行径与海盗无异,并派战舰到巴西海岸袭击这些奴隶运输船。在英国的武力干预下,巴西政府只好驱逐当地的葡萄牙奴隶贩子,并要求各省长官加以取缔。其后,更禁止外国向巴西输入奴隶。最后一艘的奴隶走私船自1855年后到达巴西后,巴西的奴隶买卖完全中止。
其后,巴西开始加强本土咖啡产业的发展,并加速进行工业化。在1871年至1880年间,本土的咖啡出口占总出口量的六成,比以往三十年增加一成之多。此外,巴西的棉花、烟草、可可豆、橡胶及巴拉圭冬青也是重要的出口产品。直至今天,巴西仍然是部分作物的主要出口国,也是奠基于此时的发展。随着巴西咖啡产业的急速增长,吸引了英国投资者的到来进行投资。在19世纪下半叶,巴西的铁道、航运及道路网开始加速发展,能够快捷方便的进出沿海及内陆,为巴西的运输网络带来正面影响。亦因如此,巴西的工业得以发展,加速巴西的工业化。
随着1864年爆发巴拉圭战争,巴西在战争中得以加速军需工业的发展。战争为巴西带来了宝贵的作战经验,亦令巴西军队得以进行现代化。不过,巴西在这场战争中亦付出很大的人命代价,换来的是巴拉圭的领土。此外,战争亦加强了道路网的建设及部分产业的发展,亦使得巴西开始走向现代化。当时欧洲的不稳局势为巴西带来欧洲的新移民,亦有助于巴西的发展。
废奴隶制
1870年代以后,废奴主义的呼声愈来愈大。1879年,主张废奴的人士开展了废奴运动,各省议员随即开展了省议会,投票表决废奴运动。1883年,“废奴联盟”成立,废奴运动蔓延全国。次年,六十五岁以上的奴隶得到解放,各省纷纷宣告废除奴隶的宣言。1888年5月,身处欧洲的佩德罗二世支援女儿伊莎贝拉公主签署废奴法令。5月13日,议会表决“黄金法”(Lei Áurea),宣告废除奴隶制度,而巴西奴隶制终于在此时走向灭亡。
正式瓦解
但是,自废奴运动后,共和派人士也希望能够打倒帝政,实现共和,令共和主义的呼声高涨。1887年,军官德奥多罗·达·丰塞卡组织军事俱乐部,开始策划政变。1889年11月15日,德奥多罗·达·丰塞卡与另一位军官弗洛里亚诺·阿劳霍·佩绍托联合共和派人士发动军事政变,成功包围内阁会议厅,抢夺政府控制权。丰塞卡宣告废除帝政,改行共和制,建立临时政府,而本来支持帝政的农场主及地主却因为佩德罗二世支持废奴制度而倒戈。两日后,佩德罗二世逃亡至法国,巴西帝国正式瓦解。
❸ 哪个国家最早消除黑人奴隶制的国家
美国人!虽然黑人奴隶是欧洲开始有的但是消除黑人制度确实是美国第一个开始、、希望帮到你!
❹ 日本人很少移民,怎么会在巴西生活了160万人
熟悉日本的朋友都知道,日本是一个相对保守的岛国,本身地理位置就十分封闭,再加上日本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很深,这让日本在明治维新前,基本没有和国外有什么交流。只是跟东亚的一些国家有往来。这种性格在现在依然存在,日本是对外移民最少的发达国家,到海外居住的日本人非常少。这跟华人不同,华人在海外人数众多,尤其在东南亚和欧美等地,我们都能找到华人聚居的唐人街。
不仅是巴西,日本后裔的足迹已经拓展到了整个拉美。在阿根廷,日裔人数超过了5万人,许多城市都有专门的日本社区。而在秘鲁甚至还出过一位日本后裔的总统阿尔韦托·藤森。由于日本人本身勤劳朴实的性格,虽然刚来到拉美时十分辛苦,但现如今的日本后裔基本都成为了拉美的中上阶层。
❺ 巴西什么时候独立的
1500年,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率探险队来到巴西,给这里起名叫“圣
十字地”。后来,人们在海岸附近的热带森林中发现二种可以提炼贵重的红色染料的树木,于是他们就把这里叫作“巴西”。“巴西”在葡萄牙语里就是红木的意思。1532年,葡萄牙人在巴西建立行政管辖区。此后,葡萄牙殖民者不断对巴西土着居民和从非洲贩来的黑人进行压迫和剥削,巴西人民终于掀起争取独立自由的浪潮。17世纪黑人来巴发起的反葡运动持续了六十多年。1792年,“巴西的国父”、民族英雄蒂拉登特斯被殖民者残酷绞杀,尸体被砍成9段。但革命的烈火仍在全国熊熊燃烧。
1822年9月7日,巴西宣布完全脱离葡萄牙而独立,成立了巴西帝国,年仅24岁的彼得罗一世成为巴西国王。1888年,巴西帝国废除了奴隶制。第二年,帝制垮台,巴西成立了联邦共和国。1891年,第一部宪法制定,定国名为巴西合众国,1969年国名又改为巴西联邦共和国。
❻ 清朝与巴西的关系
葡萄牙殖民者1553年窃据中国澳门后,以澳门为桥梁,开始了中国与巴西的交往。葡萄牙船只把精美的中国瓷器、丝绸和茶叶经里斯本运往巴西,返程时又把巴西的黄金、烟草等输入中国。中华文化受到巴西人民的珍爱,对巴西殖民地时期的社会文化与生活习俗曾一度产生过很大影响。19世纪前不断有零星中国人移民巴西。19世纪,巴西招募中国劳工到巴西种茶、开矿、修铁路与公路。1880年,清朝与巴西建交,但双方往来不多。
一、 招募中国茶农到巴西种茶
19世纪初期,澳门葡萄牙殖民当局利用澳门的特殊地位,伙同英国人开始掠卖中国人到拉丁美洲殖民地特立尼达和巴西做苦力,第一次将东方苦力贸易扩大到了拉美,揭开了西方殖民者向拉美输入契约华工的序幕,成为19世纪中叶后大批运往拉美契约华工的先驱。
180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代表在广州一带拐骗了300多名中国人。为避免清朝地方官员干预,先偷偷把这批人运到澳门集中,再租用葡萄牙船只运到马来半岛槟榔屿,然后换乘英国船运往加勒比海的特立尼达岛。
1808年初葡萄牙王室为逃避法国拿破仑入侵到巴西建立海外王朝后,为缓和巴西人民对葡萄牙殖民统治日益增长的不满情绪,采取了一些改良措施,以稳定巴西政局、发展巴西经济、解决王室与政府庞大的财政开支,摄政王若昂六世决定在巴西发展茶叶和咖啡种植,以取代中国直接向欧洲国家出口茶叶。为此目的,他决定延聘中国种茶技术员和茶农到巴西种茶。根据中国学者研究,1808年有少数中国茶农、1810年有数百中国茶农抵巴,在里约热内卢从事种茶工作,他们成功地种出了茶,使中国茶树在巴西许多地方成林。1810年5月13日,摄政王若昂六世签署法令,允许巴西同澳门直接进行贸易。巴西在澳门设立“招工馆”,不断私自“招募”华工到巴西修铁路与公路,开矿山,在种植园干活,在城市当建筑工人。
1888年巴西帝国政府彻底废除奴隶制,巴西劳动力匮乏,特别是咖啡种植园和亚马孙地区橡胶业发展急需大批劳力。1892年,巴西共和政府颁布法令,授权进口亚洲移民,优先选择日本与中国移民。1893年,巴西派特使访华,向清政府提出引进中国移民要求,条件是中国移民必须加入巴西国籍。可能是双方在国籍问题上存有歧见,清政府拒绝了巴西的移民请求,但巴西仍继续从中国私自招募中国劳工到巴西干活,最后一批300人是1910年到亚马孙腹地修铁路。据不完全统计,巴西在1808~1910年期间共从中国运进劳工约9000人,加上零星移民,可能达近万人。
二、清朝与巴西建交
巴西帝国自1850年起开始部分废除奴隶制。1864~1870年与巴拉圭发生战争,使巴西劳力紧张。巴西政府获悉美国、古巴、秘鲁等国从中国大量输入廉价劳工促进经济发展,因而主动向清政府提出建交要求,以便商讨招募华工和发展贸易。
1879年,巴西驻英国公使白乃多会见清政府驻英、法钦差大臣兼公使曾纪泽,要求向清廷转达巴西愿与中国建交、“决意遣使臣赴华立约并着意招工”之事。由于当时派遣华工在国际上引起一系列纠纷,清政府决定拒绝巴西要求,“不许提招工之事”,“能不立约最好”,不急于和巴西建交,要曾“切实劝阻”巴西使臣赴华。但巴西政府不予理采,仍于1879年任命巴西前驻欧洲国家的海军武官穆达海军中将(Artur Silveira da Mota,1843~1914,参加过巴拉圭战争,曾任巴西最大的战舰“尼泰罗伊”号装甲护卫舰舰长,1878年晋升为海军中将,1882年晋升为海军上将,并被授予男爵称号)为巴西帝国特使与全权公使(Enviado Estraordinário e Ministro Plenipotenciário)率巴西特使团乘“Vital de Oliveira”号护卫舰启程赴华。特使团其他成员为全权公使喀拉多(巴西驻巴拉圭公使Eardo Callado)、海军武官Luiz Felipe de Saldanha da Gama和巴西驻西班牙公使馆随员微席叶(Henrique Carlos Ribeiro Lisboa,兼使团翻译)。穆达一行先到巴黎会见曾纪泽,曾再次向他们重申清政府立场与态度。穆达当即表示,巴将不再提招工之事,只谈立约建交。巴特使团不听劝阻,仍坚持乘兵船赴华,经香港、广州、澳门与上海,于1880年6月1日(公历7月8日)抵达天津。清政府任命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为全权代表,在其驻地天津同巴西使臣议约。6月5日(阴历),李在总督衙门会见穆达一行,表示“欲联邦交自可共敦和好,但不必遂立条约。俟贵国以后有商船来华,生意兴旺,然后再议约章”。但巴方坚称,他们“奉命前来通约和好,总以条约为凭”。于是,双方于6月8日(阴历)开始举行两国关系史上第一次议约建交谈判。
经过近两个月的艰苦谈判,双方反复辩难,“数易其稿”,最后以1874年签署的中秘友好通商条约为蓝本,并参照各国条约,定为16条。1880年8月1日(阴历)(公历9月5日),两国在天津签署了《中国-巴西和好通商航海条约》。9月2日(阴历),巴西特使进京进行了礼节性拜访活动。条约主要内容为:(1)宣布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互派使臣常驻对方首都,享有最优国使臣待遇。(2)在对方通商口岸,互设总领事、领事等官员,他们必须是真正官员,不得以商人兼充,不得经商。(3)限制领事裁判权。两国公民在华诉讼、涉及财产犯罪各案,“俱由被告所属之官员专行审断,各照本国律例定罪”。(4)促进往来通好,自由侨居,两国永存和好。(5)发展贸易,平等互利。两国人民均可到对方开放的通商口岸进行贸易,并享有“最优国”关税待遇,但禁止贩卖鸦片。
条约签署后到双方换约批准,其间还经历了一些曲折,巴西政府对条约中的某些条款持有异议,因为该条约与清朝同西方列强签署的不平等条约之间存在某些差别,主要是在治外法权方面。穆达在海军武官陪同下去日本,咯等人留下继续谈判,但住在上海。
1881年3月19日,双方在天津的谈判没有进展。7月21日,巴西代表再到天津谈判。在会谈过程中,经与咯拉多反复辩论,双方互作让步,加之德国驻华公使巴兰德从旁酌商,从而达成了妥协方案,如清政府同意巴方将原第10条中关于“听中国官员派差径往拘传审理”避入巴西使领馆或其商船、行栈的被告华民的规定,改为“由(中国)地方官员一面知照(巴西)领事馆、一面立即派差协同设法拘拿”,而巴西接受清政府提出的禁贩鸦片、商人不得兼充领事等项要求。这样规定,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事裁判权,有利于中国行使国家主权,又照顾了巴西应享的外交权利。但通过“最惠国”和治外法权原则,该条约同样给予了巴西类似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某些特权。最后将原订条约改定为17条,于1881年10月3日(阴历8月11日)在天津由李鸿章与喀拉多重新签字。1882年3月18日(阴历2月),清政府派谭钧培与巴西使臣在上海换约生效,并对外公布。
1883年8月,巴西帝国在中国通商口岸上海设立总领事馆,第一任总领事马尔丹根据条约规定在清政府颁给批准文凭后到上海就任。清政府也指派使法大臣曾纪泽从1883年起兼使巴西。
三、 清朝与巴西合众国的关系
从1889年11月15日巴西推翻帝国、建立合众国起,到1911年10月10日中国推翻清朝、建立中华民国为止,巴西历届总统就职均向清政府致国书问候,双方表示要“益固邦交”、“益增辑睦”。
1908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逝世,巴西派专使到北京吊唁。1909年8月,清政府出使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巴西四国钦差大臣兼驻上述四国公使刘式训从葡萄牙里斯本乘船到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向巴西总统佩卡哈呈递国书,受到热情接待。这是两国建交后中国使节第一次到巴西访问。1909年,巴西专使贝雷拉(Manuel Carlos Gonçalves Pereira,1911年返巴)来华,同清政府全权代表、外务部左侍郎联芳举行会谈,于1909年8月3日(阴历6月18日)双方在北京签订《中国巴西公断条约》,即中巴仲裁条约。条约共四条,规定双方共同维护通过仲裁和平解决争端的国际关系准则,今后两国如有“不能和平了结之案”,可提交海牙国际法院仲裁,以保障国际和平,但“须无碍两国利益及国家荣誉,亦不得干涉第三国利益”。条约于1911年10月由两国驻法国公使馆代办在巴黎换文生效。
清朝虽与巴西建交、缔约,但因寓居巴西的华侨不多,贸易也未展开,所以双方联系不多。为扩充海军,清政府于1894年8月18日购巴西大快船一艘。9月17日,中日海军黄海大东沟海战,北洋海军损失惨重。清政府又拟购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国舰船,未成。
❼ 从发展到衰落,巴西是如何一步步迈入“资源陷阱”的
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一场席卷全世界的经济震荡,对巴西更是一场致命的打击,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巴西经济与资源的过度捆绑,自然也得接受经济随价格波动的命运,这也是巴西经济大起大落的背景,也是近十年来巴西经济持续低迷的原因。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单纯依赖资源输出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创造繁荣,但归根结底创新才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将赚钱的本领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保证经济的持续繁荣。
❽ 巴西独立过程
葡萄牙人殖民统治时期(1500~1822) 巴西古代印第安人主要属于图皮-瓜拉尼、热斯、加勒比、努阿鲁亚克等 4个部落集团。16世纪以前,尚处于原始公社阶段。
1500年葡萄牙探险家P.┭.卡布拉尔率船队横渡大西洋,4月22日发现了这块陆地,并宣布为葡萄牙属地。当地盛产一种叫做“巴西木”的红木,从中可以提炼出当时被认为十分贵重的染料,所以欧洲人后来就以“巴西”称呼这一地区。1530年,葡萄牙王室派M.A.de索萨率领移民到巴西。1532年葡萄牙殖民者开始建立居留地,1534~1536年将巴西沿海至《托德西利亚斯条约》划定的界线以东地区,划分成14个“封地”,作为世袭领地分封给封建主统治。1549年王室委任T.de索萨为第一任总督,统一管辖各“封地”,并建萨尔瓦多城(又称巴伊亚)为首府。此后,葡萄牙移民逐渐增加。1580年,葡萄牙王位为西班牙王室继承,国土被合并于西班牙;西班牙王室在葡萄牙设立印度及海外领地事务院,负责管理巴西。1624年,荷兰人占领巴西东北部大片土地,一直统治到1654年。1640年葡萄牙恢复独立,另设海外事务院管理巴西。1763年葡萄牙政府把巴西总督首府从萨尔瓦多迁往里约热内卢。
在殖民统治初期,葡萄牙人为寻找黄金和捕捉印第安人为奴隶,不断扩张巴西疆土。封建领主把大批掠夺来的土地赏给有功的军官和移民,于是在巴西逐渐形成许多大庄园和大种植园。殖民者强迫捕捉来的印第安人从事奴役性的繁重劳动,大批印第安奴隶被残酷折磨而死,或是逃亡丛林地带。由于劳动力不足,1532年起殖民者开始从非洲运入黑奴,至1585年巴西已拥有 1.4万多黑奴,成为当地的主要生产者。殖民地经济以农业为主,咖啡、棉花和甘蔗种植业以及畜牧业都有较大发展。1694年在米纳斯吉拉斯州发现大金矿,1729年又发现丰富的金刚石矿,采矿业随之发展起来。
面对殖民者的压迫和奴役,巴西人民不断掀起反抗斗争。1558年印第安艾莫雷人与邻近部落结成联盟,几乎把葡萄牙殖民者赶出两个“封地”。1572年,起义的印第安人曾占据 300多个村庄。1686年巴西东北地区爆发 1.5万多印第安人参加的暴动,最后迫使葡萄牙殖民者求和。1750~1756年,瓜拉尼部族反对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的战争,曾把耶稣会教士争取到自己一边。由于人民的反抗斗争,葡萄牙王室被迫于18世纪多次颁发禁止以印第安人为奴的敕令。与此同时,黑奴的斗争也十分激烈。1630~1697年,黑奴在伯南布哥举行起义,并按照非洲社会的组织形式成立了“帕尔马雷斯共和国”(见帕尔马雷斯起义)。巴西的土生白人不满宗主国的歧视,也不断举行起义。1660~1666年间,里约热内卢和累西腓的居民发动起义并夺取政权,最后遭到镇压。1684年,马拉尼昂的土生白人在贝克曼领导下,成立由贵族、僧侣和商人联合组成的洪达,逮捕地方当局代表。1710~1711年,伯南布哥地区的土生白人也举行过大起义。
18世纪末,随着种植园经济和工商业的发展,巴西人民要求摆脱葡萄牙统治和争取民族独立的呼声日益高涨。1789年,蒂拉登特斯在米纳斯吉拉斯密谋组织武装暴动,要求建立共和国,因叛徒告密而失败。1798年,在巴伊亚又发生了反对葡萄牙殖民统治的秘密活动,亦遭镇压。这些斗争推动了巴西独立运动的发展。
1807年,葡萄牙王室为躲避拿破仑一世入侵,逃往巴西里约热内卢。1815年12月,若昂亲王为缓和巴西人民的反抗情绪,宣布巴西与葡萄牙处于平等地位,成立葡萄牙-巴西-阿尔加维联合王国。1816年,若昂亲王即位,任“联合王国”国王,称若昂六世。葡萄牙王室驻巴西期间,采取了一些改良措施。如开放巴西港口,取消王室的垄断专营政策,出版报刊,建立剧院、图书馆、学校和医院等。但若昂六世的腐朽统治,引起人民不满。1817年伯南布哥人民起义,成立共和国,结果遭到镇压(见伯南布哥起义)。1820年葡萄牙本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821年若昂六世将王室迁回葡萄牙,并任命王子佩德罗为巴西摄政王。同年,葡萄牙议会向巴西下达各省直属里斯本的命令,并令佩德罗立即返回葡萄牙。这些命令激起了巴西人民的愤怒,独立运动席卷全国。佩德罗为保持布拉干萨王族的统治地位,于1822年9月7日宣布巴西独立,成立巴西帝国,接着加冕称帝,称佩德罗一世。1824年巴西颁布宪法。1825年,葡萄牙承认巴西独立。
帝国时期(1822~1889) 巴西帝国成立后,布拉干萨王朝的体制和葡萄牙贵族势力原封未动,大庄园制和奴隶制依然存在,巴西在经济和政治上都依附于英国。佩德罗一世实行专制统治,1823年强行解散议会,接着又用武力镇压了东北部伯南布哥等省的共和派起义。1825~1828年巴西与阿根廷进行争夺乌拉圭的战争(见乌拉圭战争),以失败告终。专制统治引起人民群众广泛不满,战争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社会矛盾,黑人也不断举行起义。1831年里约热内卢等地的居民发动起义,军队也加入起义者的行列,最后迫使佩德罗一世让位给他 5岁的儿子,即佩德罗二世。
佩德罗二世即位后, 由三人摄 政委员会主持政务。1833~1849年,巴拉、南里奥格兰德、巴伊亚、马拉尼昂和伯南布哥等省先后爆发大规模人民起义,基本目标是取消君主制、废除苛捐杂税、建立共和国和实行联邦制,最后均遭镇压。佩德罗二世于1840年 7月提前亲政。他利用30年代中期出现的两个重要政党-保守党和自由党交替管理政务,自己则保持最后裁决权。执政期间,工农业有所发展,咖啡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左右,橡胶在对外贸易中占有显着地位,资本主义因素日益增长,欧洲移民大量增加。但奴隶制度和专制统治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长年对阿根廷和巴拉圭的战争又加重了人民的负担。70年代后,巴西人民掀起大规模的废奴与共和运动。1888年5月13日,帝国政府被迫宣布废除奴隶制。1889年11月15日,军队与共和党人联合推翻帝国,组成以M.D.da丰塞卡为首的临时政府。
共和国建立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889~1945) 1891年 2月24日,国会通过宪法,定国名为巴西合众国。25日举行选举,丰塞卡当选为首届总统。共和国成立后,大种植园经济仍占主要地位。工农业生产有所增长。20世纪初,巴西咖啡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75%以上。资本主义因素进一步发展,但人民群众的生活并未改善,工人罢工、农民夺地、士兵起义不断发生。1893~1897年,巴伊亚腹地发生卡努杜斯农民起义;1911~1916年,南部地区发生康特斯塔多农民战争。20世纪初,工人运动兴起。1922年巴西共产党成立。1924年,以“尉官派”为主的军人举行起义,而后称为“普雷斯特斯纵队”的起义部队转战 13州,行程2.5万多公里,坚持战斗到1927年,给地主资产阶级的统治以沉重打击。1929年,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巴西陷入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之中。1930年10月,巴西几个州同时发生反政府武装暴动,以G.D.瓦加斯为首的自由主义者同盟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建立了新兴资产阶级与自由派地主的联合政权。11月初,瓦加斯就任临时政府总统。1934年临时政府颁布新宪法。同年瓦加斯当选正式总统。他执政期间,宣布将地下资源收归国有,采取优先发展民族工业和实现农业经济多样化的方针,使经济有较大发展。1937年他解散所有立法机构和政党,进一步巩固了独裁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瓦加斯政府保持中立。1942年对德、意宣战。大战期间,巴西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加速发展本国经济。1945年瓦加斯辞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巴西(1945~1985) 1951年,瓦加斯再次当选总统,进一步推行发展民族经济的政策,采取了一些抵制外资的措施,经济有较大的发展。1954年发生军事政变,瓦加斯自杀。1956年起,J.库比契克·德奥利韦拉、J.da S.夸德罗斯、J.B.古拉特先后任总统。他们基本上继承了瓦加斯的发展民族经济的政策。1960年将首都迁到巴西利亚(见彩图)。1964年3月31日,军人发动政变,推翻古拉特政府,建立了以H.C.布朗库为总统的军人政权。此后,C.席尔瓦、E.G.梅迪西先后任总统。这 3届军政府在政治上取消民主制度,实行独裁统治;经济上鼓励利用外资,限制通货膨胀,对财政经济机构进行改组,促进了经济发展。1968~1973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 10%以上。1969年 10月30日改国名为联邦共和国。1974~1979年E.盖泽尔任总统,提出逐步实行有控制的“民主开放”政策。1974年8月15日,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79年3月,J.B.de菲格雷多就任总统。他继续推行“民主开放”政策,采取了一些准备向文官执政过渡的措施,如实行大赦,恢复多党制和州长与联邦参议员直接选举制等;对外实行独立外交,宣称巴西属于第三世界。1974~198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 7.1%。1981~1983年经济衰退,国内生产总值累计下降10.6%。1984年经济缓慢回升。目前巴西的经济实力居拉美首位。1985年巴西民主运动党和自由阵线党联合竞选获胜,由坦克雷多任总统。同年坦克雷多病逝,由副总统J.S.科斯塔接任总统。新政府把“和平、自主、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定为外交政策的最高原则。
❾ 最后一个废除奴隶制制度的国家是哪个国
巴西于1888年正式废除了奴隶制,它是最后一个废除奴隶制的拉美国家。
北非国家毛里塔尼亚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在法理上保留奴隶制残余的国家。尽管政府1981年曾颁布过废除奴隶法,但并未切实推行。
❿ 为啥说巴西是民族大熔炉
巴西最有魅力的特点之一就是多种族的大融合,从热闹繁华的圣保罗到悠闲慵懒的内陆乡村,你都会看到呈现出多种深浅不同肤色和各种相貌的巴西人,你也会听到对不同族群的形形色色称谓。
在巴西被“发现”以来的500多年历史中,有过太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前来这里冒险或求生,历史将巴西变成了一个复杂的多民族大熔炉。巴西最早的居民是土着印第安人(indios)。第一批葡萄牙殖民者来到后与当地人通婚产生了新的人种梅斯蒂索人(mestizos),在当地出生的欧洲人叫克里奥约人(criollos),后来,大批非洲黑人被贩卖到巴西,葡萄牙人与非洲黑奴又有了黑白混血的后代穆拉托人(mulatos),黑人与印第安人的混血叫桑博人(zambos),混血种人之间的再混血形成了日益壮大的融合种族。
1888年奴隶制在巴西被废除,种族差异也变得愈来愈模糊。接着,不断涌来的移民还有意大利人、德国人、波兰人、阿拉伯人、日本人、中国人……曾经主要是白人和黑人组成的巴西人,肤色变得愈来愈黄,即使看上去很明显是巴西白人,也往往会有欧洲人、非洲人、土着人乃至东方人的混合血统。
我们在圣保罗工作期间,多次遇见土生土长的巴西人主动告诉我们说,他的祖父或外婆是中国人,或者他有几分之一的中国血统。据统计,白人在巴西人口中约占54%,黑白混血种人约占近40%,黑人占5.39%,印第安人与黄种人分别为0.16%和0.46%。
就地区分布而言,白人大都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南部和东部,黑白混血种人多在北部和东北部,土着印第安人主要生活在亚马孙流域。巴西国土辽阔,大量的各族移民在不同地区形成了具有独特传统的社会群体。南里奥格兰德州是高乔人的家园,他们是葡萄牙、西班牙殖民者和瓜拉尼印第安人的后裔,以捕猎为生,拥有独特的南美洲牛仔文化。高乔山脉是意大利人移民后裔的居住地,巴西最早的葡萄园是他们开辟的。
巴伊亚州是巴西黑人的文化中心,他们喜爱的菜肴、歌舞都可追溯到遥远的非洲,巴伊亚人喜欢节日,在这个州很难碰上没有节庆活动的时候。生活在亚马孙地区的被同化的印第安人或葡萄牙人与印第安人的混血后裔,在亚马孙河两岸从事打鱼和耕作,过着简朴的自给自足生活。至于像圣保罗那样现代化、国际化的大都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就曾成为各国移民的首选地,他们虽不属于同一种族,却是一个富有创业精神、充满活力的群体,他们通过奴隶贸易、开矿探险和咖啡种植把圣保罗州变成了全国最富有和繁荣的地方。总之,在巴西这片土地上,亚马孙地区的印第安人和他们的祖先一样划着独木舟,巴伊亚人信奉非州的宗教,巴西南部举行德国风格的啤酒节,这一切,在巴西人看来,只是不同地区巴西人的不同习俗而已。
多种族融合的巴西与其他一些有着不同种族的国家相比,共处得更和谐,也有着更多的宽容与尊重,但不同的肤色依然是不同社会地位的印记,种族歧视依然存在,黑人和混血人种生活在脏乱的贫民区,从事社会底层的最脏最累的劳动,白人则总是属于最富有最有权威的上层,即使少数黑人进入了技术高层,也得不到与白人同等的报酬。
尽管如此,巴西在整合如此复杂的多元文化方面还是取得了出色成就,多种族的各样传统经过独特的发展融合成了一个具有特色的整体,他们有对国家的共同认知,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英雄、共同的历史乃至共同的幽默感,以及混合着各种信仰的宗教。随着社会的进步,如今有色人种的地位得到了明显改善,穿西服的黑人身影开始出现在政坛,有了有色人种的联邦议员,足球运动员贝利也成了巴西历史上的第一位黑人部长。
享有“多种族熔炉”之称的巴西,更加多姿多彩。风俗习惯巴西的风俗习惯与欧洲差不多。巴西人有时较拘礼,有时又十分随和。初见面时,人们以握手为礼,然而亲戚朋友彼此问候,也习惯拥抱、亲颊。不仅如此,就是对完全不相识的陌生人也可以拥抱、亲颊。“社交”礼仪的亲颊,是在两颊各亲一下。男女彼此亲颊问候,女人与女人也习惯如此,然而在大多数社交圈中,黑人彼此不兴这一套,而习惯握手,同时用左手在对方肩上拍一拍。比较亲近的男士彼此习惯拥抱,在对方背上重重拍打。不过,由于社会地位有高低,究竟谁该亲谁,其中有微妙的区别。
巴西人热情奔放,易交往,乐于助人。巴西人在社交场合为了表示尊重和礼貌,不会插嘴打断别人说话。不要打听巴西人工资、财物等情况。对女性,不要问其年龄和婚姻状况。巴西人毫不在乎在大众面前表露情感,他们慷慨好客,到他们家里做客,酒杯里永远有酒,盘子与咖啡杯里永远不空。